28 123
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之北漢燕王 作者:琨大少(連載中)

第二十章 歸心


    兩個人影自環跪在四周的軍士們中間,奔走到敖烈面前,一齊跪倒在敖烈身前,異口同聲的高喊:“某二人誓死追隨主公!”

    敖烈鬆開緊握著呂布手臂的雙手,淚眼朦朧中,向跪倒在身前的兩人看去,不是張遼和田疇,又是誰?

    “文遠,子泰,你二人這是......”張遼抬起頭,看著敖烈堅定的說道:“某得主公提拔於行伍,任命為先鋒,此恩遼無以為報,唯有追隨主公左右,為主公執鞭墜鐙!”

    田疇也是不容置疑的說道:“自古忠臣不侍二主,何況疇先受主公知遇之恩,再受主公再造之恩,焉有棄主公而去之理?”

    敖烈急忙上前扶住兩人的臂膀,強行將兩人拉了起來,感慨著說道:“你二人心思,某心中明瞭。可是朝廷任命不可違背,你二人均是朝廷命官,怎可擅離職守?我意,你二人便跟隨在某大哥麾下,如何?”

    張遼聞言,掙扎著脫離敖烈的扶持,然後脫下身上的衣甲,扔在地上,大聲疾呼:“某堂堂九尺男兒,豈可言而無信!今日寧願棄官不做,也要追隨主公左右!”田疇跟著大喊:“正是如此!”

    呂布看到這一情形,連忙上前拉住敖烈,說道:“二弟,天子詔書中言明,著越騎校尉張遼在威遠將軍部下聽令,現今你這個威遠將軍要去幽州,自然也應該帶著部下一同前去才是。”

    張遼和田疇向呂布遞過去一個感激的眼神,然後齊聲說道:“奮威校尉言之有理!”

    就在敖烈左右為難的時候,又從軍士們中間走出百多名戰士,排成四排整齊的站到敖烈身前,大聲喊道:“我等誓死追隨將軍!”說完,這百多名戰士效仿張遼,脫下衣甲丟在了地上。然後跪倒在敖烈身前。脫下衣甲,就意味著脫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一章 幽州台


    轉眼之間,三個月過去了。大漢傳統的中秋佳節就要來臨。中秋節前夕,這三個月來一直被王敖嚴格要求、艱苦訓練的敖烈終於得以暫時放鬆一下。

    中秋節當日,王敖和敖烈師徒二人還抽空,登了一次聞名於世的幽州台。幽州台是燕國的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台,因燕昭王當初在台上堆滿了黃金,用以招賢納士,每招納一位賢士,燕昭王都會取過一部分擺在台上的黃金予以賞賜。久而久之,黃金台成為了幽州薊郡的一處象徵。但是隨著歲月的變遷,燕國早已不復存在,又經歷了先秦、大漢兩個朝代,黃金台的名聲也隨著歲月的洗禮,變成了今天的幽州台。但仍不失為一處名勝古蹟。

    敖烈站在幽州台上,心中思緒萬千,一時之間,感慨不已。王敖看出了敖烈有心事,站在台上嘆息了一聲,悠悠問道:“烈兒,你可是有什麼心事?”敖烈回頭看了師父一眼,也是嘆息著說道:“站在幽州台上,可仰視蒼天,俯視大地,令人心曠神怡。然而,在這樣一處充滿著先賢古事的地方,徒兒看到的,卻是我大漢江山搖搖欲墜之困境,邊境蠻夷連年入侵之慘烈,心中很是煩悶。”

    王敖沉默了一會兒,說道:“不錯,我大漢江山早已是今非昔比,可憐高高在上的天子和大臣們卻還茫然不知,猶自內鬥不休,唉,我大漢,將要病入膏肓矣。想當年為師去投軍,卻屢屢遭到上司輕視。讓為師空有一身本事,卻找不到報國之門,若非如此,為師又怎會甘心隱居山林二十餘年?除了你師叔之外,再沒有人知道為師隱居之所,直到那天你誤打誤撞的跑到村裡來,為師見你是可造之材,更兼心性淳厚,愛民如子,這才動了愛才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二章 才高八斗  


    就在眾位官員作詩取樂的時候,一名郡守手持酒杯來到敖烈面前,說道:“久聞州牧膝下有龍虎二子,次子敖烈更是文武雙全,昔日曾做《飛將令》、《別呂布》、《相見歡》等佳作,今日是中秋佳節,各地官員匯聚一堂,不若,請威遠將軍賦詩一首,以映襯良景,如何?”

    公孫瓚附在敖烈耳邊,輕聲說道:“此人乃是涿郡太守崔琰崔季珪,原是青州人士,因黃巾之亂,避禍於幽州。”崔琰?又一位三國名人!在歷史上,崔琰是曹操手下的大臣,是一位專長於內政的能臣,而且面容俊朗,長相清秀,深得曹操喜愛。曹操稱魏王之後,在一次接見匈奴使者的時候,曾讓崔琰代替自己坐在王位上,而曹操本人卻拿著一把刀站在崔琰身後充當侍從。

    向崔琰看去,敖烈發現其本人,果然和史書裡描述的一樣,眉目疏朗、鬚長四尺、聲姿高暢,確實是一位美男子。舉起手中裝滿白水的酒杯,敖烈站起身來,對著崔琰說道:“原來是季珪兄,久仰久仰,烈年紀尚幼,不慣飲酒,以茶代酒,敬季珪兄一杯。”依照東漢慣例,十二年為一輪,一輪之內的人相交,如沒有血親或是同門情誼的,可以稱呼為兄,為了表示尊敬,再在兄前面加上表字,所以敖烈才稱崔琰為季珪兄。

    崔琰微笑著舉起酒杯,和敖烈對飲了一杯。然後說道:“還請威遠將軍再做佳作,琰洗耳恭聽。”聽到崔琰的話,大廳中的一眾官員都把視線轉移到了敖烈的身上,等著敖烈的佳作。畢竟,傳言為虛,眼見為實,雖然敖烈文武雙全之名聽得眾人如雷貫耳,但畢竟誰也沒有親眼見到敖烈作詩不是?沙場上的事做不得假,但這吟詩作賦,捉刀代筆者可是多了去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三章 秉燭夜談


    崔琰急忙讓開半個身位,延手請道:“不知敖將軍深夜來訪,有失遠迎,快請進。”敖烈笑呵呵的說道:“季珪兄,某敬你為兄長,你卻一口一個將軍相稱,這是不是有失公允啊?”一邊說著,一邊走進了崔琰的房中。

    崔琰聞言一怔,隨即笑著說道:“我倒是想稱呼將軍一聲賢弟,卻未知將軍是何表字。”一句話說的敖烈啞口無言。東漢習俗,男子會在二十歲的時候行加冠之禮,一般的人家都是在加冠禮上,由家中長輩賜予表字。也有提前有表字的,但也要等到大婚的時候,為了讓女方長輩對女婿稱呼方便。現在的敖烈年僅十歲,一沒到加冠的年齡,二沒有迎娶蔡琰,哪來的表字?

    “好吧,季珪兄唉怎麼叫就怎麼叫吧。”敖烈被崔琰打敗了,略顯懊惱的說道。崔琰看著敖烈的神情,忍不住輕笑道:“將軍少年有成,年歲未及加冠,便有了偌大名聲,人皆呼為'小霸王',天子更是下詔親封威遠將軍,將軍還有何苦惱之事?”

    敖烈聞言,心中一動,認真的說道:“某此次深夜造訪,正是有件煩惱之事,還望季珪兄解惑。”崔琰原本只是玩笑的話,可是看到敖烈認真了起來,忍不住說道:“將軍但說無妨。”敖烈伸手請崔琰落座,然後坐到崔琰的對面,整理了一下思路,這才說道:“季珪兄乃是天下名士,烈想問季珪兄一言,當今天下,亂象已現,如今黃巾之亂尚未平息,餘堂據守各地;西涼烽煙又起,邊章、韓遂用兵自立,其心可誅;北方邊境又連年遭受匈奴、烏桓和鮮卑的侵擾,百姓已是苦不堪言;廟堂之上,天子卻被外戚和宦官蒙蔽,聖聽不達;更兼外戚與宦官內鬥不休,忠臣良將大多心灰意冷,避居山林。烈敢問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四章 換裝  


    第二日一早,大部分官員吃過早飯之後,就向劉虞辭行,回歸各自的管轄地了。崔琰和公孫瓚是最後離開的兩個人。崔琰臨走時悄悄告訴敖烈,他寫給荀彧的書信,今天一大早就已經派隨從送走了,叮囑敖烈若是荀彧來投奔,千萬要以禮相待。其實崔琰也知道,自己不說這些話敖烈也一樣會這樣做,但是在崔琰的內心裡,已經把敖烈當做了未來的明主,所以也就一再叮囑了敖烈幾句。敖烈也沒有任何的不耐煩,有人在自己耳邊隨時提醒自己幾句,這是好事,他可不會把崔琰的一片好心當做耳邊風。

    至於公孫瓚,這個地地道道的武人,之所以最後離​​開,是因為他見獵心喜,忍不住和敖烈切磋了幾招,當然,以敖烈的武藝,自然可以輕易擊敗公孫瓚,但是敖烈卻並沒有那麼做,讓公孫瓚在自己手下走過三十招之後,才挑落公孫瓚的長槍。

    送走他們兩人之後,敖烈回到自己的房間,然後派人去叫張遼和田疇來議事。沒讓敖烈等多久,張遼和田疇就先後進入了敖烈的房間。看到二人之後,敖烈示意二人落座,然後說道:“兄弟們最近可好?”張遼知道敖烈問的,是從九原跟來的那百餘名精銳,這些精銳平時都住在幽州大營中,歸張遼統率和訓練。

    張遼回答:“主公,那些老兄弟都很好,這些日子操練的也很賣力。”敖烈放下了心,又說道:“某時刻想著對兄弟們的承諾,某答應過他們,到幽州之後,為他們準備衣甲兵器,所以,某打算近期弄一批衣甲武器,配備給兄弟們。”

    田疇立刻說道:“主公,州牧大人已經按照幽州軍的制式裝備,將裝備分發給兄弟們了。”

    敖烈搖了搖頭,說道: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五章 倒履相迎


    不知不覺的,時間來到了十一月。距離中秋佳節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這兩個月中,敖烈的生活簡直回到了前世上小學的日子。兩點一線,每天除了到軍營去看看血殺營的訓練,就是回到府中接受嚴師王敖的地獄式操練。生活雖然略顯枯燥,但是在王敖的鐵腕之下,敖烈每天過的很充實,每天都被折騰的欲死欲仙。

    這一日清晨,敖烈剛剛修煉完無極九陽功,還沒來得及穿上外衣,霜兒就闖了進來:“公子,外面有一位先生指名說要見你。”敖烈看了一眼盤坐在一旁,閉目養神的王敖一眼,連忙打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悄悄站起身,小聲問道:“是誰要見我?”霜兒吐著舌頭看了王敖一眼,這才小聲答道:“來訪的人說是叫荀彧。”

    “哦,知道了。”敖烈一邊拿起外衣,一邊漫不經心的說道。猛然間,拿在手中的外衣掉在了地上,敖烈睜大了雙眼,大聲問道:“誰?你剛才說是誰?”霜兒急忙伸出玉手摀住敖烈的嘴,向王敖的方向指了指,這才小聲說道:“荀彧啊,怎麼公子你認識他嗎?”

    來不及解釋,敖烈擺脫霜兒的玉手,也不顧穿上外衣,只穿著小衣就向門外跑去。霜兒一陣驚愕,然後撿起地上的外衣,一邊拍打,一邊向敖烈追去。盤坐在一旁的王敖睜開雙眼,眼中盡是笑意,低聲自語著:“荀家那小子來了?呵呵,王佐之才終究要效忠蓋世雄主了。”

    敖烈一路狂奔,甚至是把鞋子跑掉​​了也渾然不覺。霜兒一路追趕,順帶把敖烈跑丟的鞋子也撿了起來。

    來到門口,看到兩名血殺營的精銳客氣的攔著荀彧,敖烈急忙跑上前去,對著兩名精銳斥道:“不得無禮!快快退下。”兩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六章 剿滅紅石谷


    距離幽州治所薊郡百里之外的一座山谷,名為紅石谷。這裡到處都堆疊著深紅色的巨石,因而得名。

    一條彎曲的山徑,曲曲折折的在紅石谷前盤過,山徑兩旁滿是健壯的楓樹,時值初冬,楓樹上艷紅的楓葉早已不復存在,而是變成深紅中帶著些許的枯黃,鋪落的地上,和紅石谷附近的石頭交錯在一起,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此刻,明媚的眼光鋪灑下來,照耀著整個山谷。兩個衣著襤褸的大漢卻感覺不到陽光的溫暖,站在紅石谷口附近的一塊巨石背後,躲避著初冬的北風。

    “牛娃,你說為啥俺倆就這麼倒霉,要在這谷口喝西北風。”其中一名大漢開口對令一人說道。

    那個被稱為牛娃的漢子哆嗦著,把四處漏風的衣領拽緊了一些,這才說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首領怕官軍打過來唄,再說,也不是天天讓咱倆站崗,有啥可抱怨的。”

    先前說話那大漢也學著牛娃的樣子,拽緊了領口,接著問道:“官軍?哪來的官軍?現在這世道,當兵的都拿不到軍餉,要不然誰會窩在這鬼地方當山匪啊。”

    牛娃沉默一會兒後說道:“也是,咱們首領以前不就是官軍麼,還不是一樣帶領著大傢伙窩在這山谷裡,每天為了吃飯發愁?要是有糧食,有田地,俺才不願意當山匪呢。”回頭看到大漢不​​理自己,而是一連震驚的看著前方,伸手推了推大漢:“你看什麼呢?”一邊說一邊順著大漢的目光看去。

    這一看不要緊,牛娃看到數十騎官軍正在快速向自己的方向接近,最讓他震驚的是,這些官軍都穿著精良的柳葉鐵甲,握著明晃晃的鋼刀!牛娃等人原本都是農夫,走投無路之下,才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七章 初步整合


    一眾山匪目瞪口呆的看著血殺營的精銳,聽著他們帶著一往無前的氣勢呼喊出的口號,心中都是一陣震動。和匈奴交戰?在東漢這個年代,在所有漢人心中,無論是多麼孱弱的漢人,都存有和匈奴人決一死戰的信念,畢竟,雙方結下的積怨太深了。每一個抗擊匈奴的人,在大漢子民的眼中,都是英雄!

    低頭看了匪首一眼,敖烈問道:“你叫什麼名字?”那匪首喘著粗氣道:“俺叫大力。”敖烈微笑著繼續說道:“你想不想加入到我的麾下?成為像他們一樣的大漢精兵?”大力連忙點頭說道:“想!只要有口飯吃,沒人願意當山匪,更別說是和匈奴人開戰了。”

    敖烈大笑了幾聲,對著山匪們說道:“現在,某給你們一次機會,只要符合某的幾個條件,某就可以讓你們投到麾下。前提是,你們必須說實話。”

    頓了一頓,敖烈又大聲喊到:“凡是殺過人,見過血的人,出列!”

    四百多山匪中,猶猶豫豫的走出了二百多人,排成四排站在敖烈面前。敖烈看了這二百多人一眼,又大聲說道:“凡是沾染過窮苦百姓鮮血的,出列!”二百多人中,又有三十多人向前走了幾步。

    敖烈面色一冷,沉聲說道:“現在我就教給你們,成為精銳的第一條,那就是,魚肉百姓者,殺無赦!”隨著敖烈的話音,他身後飛奔出三十多騎精銳,向著出列的三十多個山匪策馬奔去。還沒等人反應過來,三十多血殺營精銳同時抽出鋼刀,整齊劃一的斬落。

    一片血​​光瀰漫了天空。一刀!確切的說是每人一刀,準確無誤的將三十多山匪的頭顱斬了下來。整個過程行雲流水,電光火石之間便已經完成了。

    看著三十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28 123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