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好孩子 作者:吳老狼 (連載中)

第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  

  出師不利,君子軍開始第一次正式訓練的當天晚上,剛組建僅一天時間的君子軍就出現了第一個逃兵,這個逃兵也不是別人,正是那個被陶應點名擔任親兵的林清。逃走時,林清還用娟秀的筆跡在墻上留下了一行字——無聊!懶得陪你這個書獃子玩了!

  成軍僅一天就出現了逃兵,對於剛組建的君子軍來說自然不是什麼好消息,本就不是十分很高的士氣也多少受到了影響,從來就沒看好過君子軍前景的陶應堂弟陶基更是垂頭喪氣,大嘆君子軍前途徹底無亮,又暗暗埋怨伯父害人,硬把自己塞到了這麼一個沒用的堂哥麾下,連累了自己的遠大前程。而陶應收到消息後,並沒有大發雷霆,也沒有暴跳如雷,只是在君子軍將士展開第二次訓練前,又對君子軍將士訓了一次話。

  「弟兄們,有一個好消息告訴你們。」站在九百君子軍將士的隊列前,陶應語出驚人,面帶微笑的大聲說道:「這個好消息就是,一個會在戰場上拖你們後腿的懦夫、一個在戰場上會讓你們白白送命的禍害、一個會把我們從精誠團結變成一盤散沙的垃圾,在昨天晚上自己滾蛋了!當了逃兵了!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我們君子軍的上上下下,都應該為此感到慶幸!感到高興!」

  君子軍將士中響起了一片竊竊私語,全都對陶應這番話萬分驚奇,站在陶應正前方第一位的陶基更是不給兄長面子,直接就翻起了白眼,暗罵兄長白癡,這樣的事怎麼能大張旗鼓的張揚?還公開表示慶賀,這不是變相煽動君子軍將士當逃兵是什麼?

  「弟兄們,你們一定很奇怪,我們君子軍成軍第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暗暗嘲笑了陶應的紙上談兵和自己的小心過甚後,玄德公很快接受了糜竺兄弟的好意,把自己騎兵隊伍裡的次等北匈奴戰馬挑選出來,換成糜竺兄弟重金買來的西域好馬,然後把這些次等戰馬交給親自送馬過來的糜芳,讓糜芳帶回徐州獻給陶謙父子,再讓陶應拿這些二等馬去武裝注定三流的君子軍。

  同時劉備向糜芳交代道:「煩勞叮囑糜別駕,徐州始終還是陶府君所有,凡事過於張揚,對別駕兄弟的聲譽也有害無益。所以備認為,別駕兄弟也勿須太把君子軍的事放在心上,倘有洩露,勢必引起陶府君反感,為別駕兄弟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多謝玄德公指點,糜芳一定轉告家兄。」糜芳心領神會,知道劉備是要自己兄弟放鬆對陶應的監視,以免走漏風聲,橫生枝節,引來陶謙大怒。

  答應過後,糜芳又猛然想起一事,忙又向劉備拱手說道:「玄德公,家兄還有一事要糜芳稟奏玄德公,家兄查到,陶應小兒命曹宏為他準備了十名木匠和一批上好木材,又從曹宏麾下借到五十丹陽兵,在君子軍營地中單獨劃出幾個草房,讓木匠在草房中打造一些木器,但到底是什麼木器,因為丹陽兵嚴密封鎖,家兄與糜芳都無從探察。家兄懷疑,陶應小兒很可能是造新武器!」

  「木器?木製的新武器?」劉備啞然失笑,道:「再上好的木材,造出來的武器,能趕得上鐵製的武器堅硬鋒利?」

  「是啊。」糜芳附和道:「糜芳也覺得兄長太過小題大做,但兄長一定要糜芳將此事稟奏玄德公,請玄德公小心提防,做出指示。」

  「用不著浪費時間和精力了。」劉備輕蔑的說道:「一個書獃子,拿著一堆木材,能造出什麼新武器?撞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七章 怕賊惦記
   
  一轉眼,君子軍的正式訓練就進入了第十天,第十天的訓練和前九天都是大同小異,上午依次是五禽戲、負重行軍、騎圓木和練站姿,下午依次是引體向上、正步行軍和馬刀劈砍,最後還是騎圓木,過程枯燥得令人髮指,進度也緩慢得讓人崩潰。

  好不容易結束了第十天的各項訓練,陶應下令軍隊解散,疲憊不堪的九百君子軍將士倒是歡呼著衝向伙房了,陶應麾下目前唯一勉強拿得出手的副手堂弟陶基卻益發的垂頭喪氣,提著馬鞭無精打采的走向伙房,甚至都沒有邀請就在旁邊的堂兄陶應同去用飯。看到陶基這副模樣,陶應先是一笑,又暗暗心道:「是時候過這小子交點底了,不然的話,不光他越來越想走,君子軍的士氣也會受到更多影響。」

  盤算到這裡,陶應快走幾步追上陶基,一拍陶基的肩膀道:「三弟,別急著去吃飯,和二哥走,帶你去看些新東西。」

  「什麼新東西?」正在盤算如何離開君子軍的陶基強打精神反問,陶應不答,只是拉起陶基就走,陶基無奈,也只好任由陶應拉著,並肩趕往君子軍營地後營的軍中工地,由陶謙嫡系丹陽兵嚴密看護的軍中工地。

  進到了工地,陶應從曹宏那裡借來的十名木匠正在吃飯,大量古怪的半成品堆在原始車床旁邊,陶應正要拿起一個半成品給陶基觀看,卻意外的看到便宜老爸陶謙的頭號心腹曹宏竟然也在工地中,還正在和幾個丹陽兵低聲嘀咕什麼,陶應不由驚訝問道:「曹將軍,你怎麼也在這裡?」

  「二公子?三公子?你們怎麼也來了?」曹宏回頭看到陶應和陶基兄弟,慌忙領著幾個丹陽兵過來行禮,「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八章 霹靂車

  糜竺和糜芳兄弟的祖業其實是在徐州東海郡的朐縣,大部分的產業也集中在朐縣,不過糜竺被陶謙提拔為徐州別駕從事後,為了起居和辦公方便,糜竺在徐州城內購置了一座極大的宅院,後來糜芳隨兄入仕,也住進了這座宅院之中,為了安置他們的家眷僕人,宅院又得到更進一步的擴大和裝飾,規模很快超過徐州頭號大地主陳珪父子的宅院,成為當之無愧的徐州第一府邸。

  有大宅院就有密室,糜府的密室自然也不少,很湊巧,此刻的糜竺和糜芳兄弟就在其中一間密室中密談,而放在他們面前的,則是一幅粗糙得慘不忍睹的簡陋草圖,圖上歪歪扭扭的畫有一輛巨大的四輪木車,車底很矮,沒有車廂,車上有兩根並排的立柱,沒有尺寸,也沒有半個字的文字說明,讓糜竺兄弟不知道是什麼車,更不知道這破車有什麼用。

  對著粗糙草圖琢磨了半天琢磨不出什麼名堂,糜竺有些沉不住氣了,忍不住向糜芳問道:「賢弟,你是不是上當了?一萬三千錢買到這張破草圖,上面畫的破木車連做什麼用都不知道,有什麼意義?」

  「拿到這張圖的時候,小弟也這麼懷疑。」糜芳皺著眉頭答道:「可是小弟派去收買丹陽兵的家僕說,那個收了咱們錢的丹陽兵對天發誓,他絕對是照著陶應小兒秘密製造的新木器畫的,還說我們不信他也沒辦法,隨便我們要不要,小弟派去的家僕只好說錢先給五千,等確認了草圖不假再補上剩下的五千錢。那個丹陽兵不幹,還要毀掉草圖,我們的家僕無奈,只好用一萬錢把這張破草圖買了回來。」

  「錢是小事,反正現在糧價布價飛漲,一萬錢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十九章 糜家妹子

  對陶應霹靂車的實用性懷疑歸懷疑,象徵性的馬屁該拍還得拍,糜竺一邊搖頭晃腦的欣賞陶應的傑作,一邊言不由衷的恭維道:「公子果然高才,想不到失傳數百年之久的霹靂車,竟然能在公子手中煥然重生,下官佩服,佩服之至。」

  「公子,此車如此神妙,到了戰場定然能夠發揮神效,糜芳喜愛之至。」糜芳考慮的是另外一層,試探著問道:「公子,下官斗膽,想謄抄一份公子的霹靂車草圖,讓家中工匠幫助公子打造,也順便開開眼界,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那可不行。」陶應趕緊把草圖合上,搖頭說道:「此車乃是陶應心血所在,也是陶應在戰場上的殺手鑭,必須小心保密,倘若流傳出去,讓敵人有所防備,那就收不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了。」

  糜芳又悄悄向糜竺使了一個眼色,糜竺知道糜芳是想讓自己幫忙勸說陶應,準備抄一份草圖獻給劉備——如果這霹靂車真能在攻城戰中發揮作用,那也就幫上劉備的大忙了。但糜竺並不開口索要,只是故意問道:「公子,這麼說來,你向下官賒購檀木、鑌鐵和生絲,就是準備用來造霹靂車了?下官不明白,這攻城霹靂車,為什麼要用到價格高昂而且稀少的檀木、鑌鐵和生絲?」

  「別駕請細看。」陶應不知是計,立即再次展開那幅霹靂車草圖,指著其中幾個部件解釋道:「別駕請看,這霹靂車的投臂最為關鍵,所需木材要求堅固耐用,具有彈性,所以陶應就想換上木材之中最好的檀木一試,說不定能把更重的石彈投出更遠。」

  糜竺點頭,一邊用心默記著陶應草圖上的霹靂車尺寸,一邊又問道:「公子,那鑌鐵和生絲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章 人才問題

  就像施捨乞丐一樣,第二天上午,糜芳果然派幾個家奴給陶應送來了兩百斤上好鑌鐵和一百斤生絲,當時陶應正在校場練兵,收到消息後也沒當面致謝,直接讓糜府家奴把鑌鐵和生絲送到木材工地,交給保衛工地安全的丹陽兵都伯嚴龍驗收,糜府家奴不敢違抗,老實將軍需送到工地門前。

  百密一疏,陶應不想看糜府家奴的噁心嘴臉,不料卻給了糜府家奴乘機刺探軍機的大好機會,糜府家奴到了君子軍工地門外後,隔著寨柵,糜府家奴清楚看到了正在緊張試制中的君子軍攻城武器回回車,雖然這輛回回車還只是雛形,卻也給糜府家奴製造了深刻印象,回到糜府之後,糜府家奴暗中向糜竺和糜芳兄弟稟報不提。

  因為回回車的基本外形與大型霹靂車頗為相似,糜竺兄弟自然認為君子軍工地上那輛回回車就是霹靂車的雛形,再結合從其他渠道收集到的情報,糜竺兄弟也終於相信了君子軍秘密打造的新式武器就是霹靂車,又派出了心腹家人,把消息和默記的霹靂車圖紙送往一百四十里外的小沛獻給劉備,請劉備決定下一步行動。

  三天後,劉備的答覆送回糜竺兄弟面前,在給糜竺兄弟的書信上,劉備要求糜竺兄弟放棄對君子軍的進一步刺探行動,避免徹底激怒老而不死的陶謙老賊,同時劉備要求糜竺兄弟盡可能的幫助和援助陶應打造霹靂車,這樣既可以安撫對糜竺兄弟越來越反感的陶謙一家,又方便劉備在接管徐州後,順便接管陶應開發出來的攻城利器霹靂車。

  儘管劉備也不相信陶應真能搞出能夠攻城的霹靂車,但劉備又認為,如果陶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一章 劣馬好馬

  帶著人才匱乏的痛苦與怨念,時間不知不覺進入了興平元年的四月,在君子軍即將滿月的頭一天,陶應和君子軍將士期盼已久的戰馬終於拿到了手裡,數量總共九百一十二匹,其中超過七百匹是陶應點名要的蒙古母馬,餘下的則是其它馬種,仍然大部分是陶應喜歡的母馬,但也有一部分是騸馬——可憐的曹宏將軍實在無法完全滿足陶二公子的古怪胃口,好在陶二公子也通情達理的做出了一些讓步。

  不得不承認,光從外表來看,陶應喜歡的蒙古馬在形象上確實有點慘不忍睹,矮小得比毛驢大不了多少,尤其是和曹宏送來湊數的少部分大宛馬比起來,那更是矮小瘦弱得可憐,所以除了陶應本人之外,所有的君子軍將士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那些高大神駿的大宛馬和西域馬身上,期盼著自己能分到這些好馬,不要把那些矮驢子分給自己,而陶基更是乾脆利用自己的陶應副手身份,直接拉著最高大最神駿的一匹大宛馬不放,強烈要求陶應把這匹戰馬分配給他。

  陶應沒有立即答應陶基的請求,而是先命令君子軍集合列隊,然後讓陶基把那匹大宛馬和一匹蒙古馬拉到君子軍將士面前,大聲向君子軍將士說道:「弟兄們,騎了一個月的圓木頭,今天我們的戰馬終於到手了,你們也馬上就要騎上戰馬,開始真正的騎兵訓練了!歡呼吧,歡迎我們的戰馬,歡迎我們的朋友!」

  君子軍將士隊伍裡響起歡呼聲音,還有人舉起了武器和旗幟搖晃,陶應笑著點點頭,先示意君子軍將士安靜下來,然後又大聲說道:「弟兄們,在分配在前,我還有兩個重要問題必須要告訴你們!第一,你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二章 歪打正著

  戰馬裝備到位,開始騎術訓練的同時,君子軍營地的搬遷工作也迅速放上陶應的日程——陶應可不想把自己的先進裝備和先進戰術在徐州城外暴光,讓某些二五仔把陶應的法寶洩露給小沛那位皇叔。所以戰馬剛一分配完畢,陶應立即決定以騎兵訓練需要廣闊空間為借口,請求陶謙允許自己離開彭城到其他地方駐紮。

  聽取了陳登的好心建議,陶應本已決定把君子軍新營地選擇在彭城南面八十里外的梧縣縣城,但是讓暗中觀察陶應的陳登疑惑的是,在他把話說得如此明顯的情況下,陶應仍然當眾向陶謙提出請求,希望把君子軍新營地搬遷到徐州目前最富庶也最繁華的下邳,結果也正如陳登所料,整體實力元氣大傷的陶謙果然不敢把下邳隨便交給兒子,什麼理由都不給的就斷然拒絕了陶應的懇求,也讓糜竺兄弟在背後狠狠嘲笑了一通——陶應小兒,果然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書獃子!

  移駐下邳的請求遭到拒絕,陶應也只好退而求其次,請求改駐梧縣,結果陶謙這一次沒再讓兒子難堪,一口答應了陶應的請求,允許君子軍全體搬遷至梧縣駐紮,同時陶謙還主動下放權力,讓陶應兼起梧縣政事,準備在觀察兒子的軍事才能之餘,也隨便考察一下兒子的政治才能。陶應心領神會,慨然領命,立即開始著手君子軍營地搬遷的諸項事務。

  營地的搬遷時間定在了四月初六,四月初五這天傍晚,陶應在把君子軍搬遷的諸項事務準備和安排得差不多了,難得在天色將黑時離開君子軍營地,領上十幾個親兵,返回徐州城中向陶謙與陶商告別。

  陶應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三章 同室共處

  直到把陶應蹬踹得從床上滾下去,躲開陶應不懷好意的貼近騷擾,林清先喘了幾口粗氣,然後努力掙扎發現掙不脫身上的繩子,只得紅著臉又羞又恨的沖陶應罵道:「臭騙子,把我身上繩子解開!」

  「為什麼要解開?」陶應呻吟著爬起來,還當著林清的面下流的揉了揉關鍵部位——剛才這裡可挨了林清兩腳,幸虧沒有踢實。

  「為什麼要解開?當然是放我了,難道你還想私自扣押良家女子?」林清紅著臉嚷嚷道。

  「我是抓逃兵,不要忘了,你現在還是被徐州官府通緝的君子軍逃兵。」來到這個時代好不容易逮到一個可以接近的美女,非常喜歡在娛樂場所開辦公用品發票的陶副主任怎麼可能就這麼放了?

  「我是女人,不是逃兵。」林清漲紅著臉辯解道:「女人不是士兵,所以我也不是逃兵。」

  「誰說女人不能逃兵?」陶應這段時間好歹也讀了一些古書,立即反駁道:「《商君書》裡清楚寫著,三軍者,壯男為一軍,婦女為一軍,老弱為一軍。前段時間曹賊攻打徐州,我們徐州軍隊也組織一些婦女上城參戰,所以你雖然是女人,但你既然已經在我的君子軍登記造冊,你就是我君子軍的士兵,現在也是君子軍的逃兵。」

  「這個……。」林清被陶應辯駁得啞口無言,圓溜溜的大眼睛轉了一轉後,林清又狡辯道:「我是在你的君子軍隊伍裡登名造了冊,但上面的名字、籍貫和住址都是假的,我不叫林清,也不是住在徐州石鼓街,所以你要的那個逃兵,是住在徐州石鼓街的林清,不是我。」

  「冒名從軍,假報籍貫,又一條重罪!」陶應打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十四章 皇叔好意

  光陰似箭,剛一晃眼,君子軍在陶應和陶基的率領下移駐梧縣,就已經過去了三月有餘,在這三個來月的時間裡,徐州五郡和徐州周邊的情況,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戰火暫時停歇,經歷了曹軍之亂的徐州五郡當然開始了恢復元氣,但是因為人口大量減少的緣故,人力和物力一起匱乏,經濟和民生的恢復速度十分之緩慢,繼而連累被曹軍重創的徐州軍隊主力,導致徐州軍主力的重建過程步履維艱,計劃中的重建規模一再削減,想要恢復到戰前的鼎盛狀態,簡直不知要到何年何時。

  干弱必然枝強,徐州官軍實力銳減,徐州境內的大小軍閥和豪強盜匪自然乘機坐大,盤踞在開陽一帶的臧霸隊伍利用陶謙無力壓制的大好機會,乘機把隊伍規模擴充到了一萬五千餘人,實力反過來壓過了徐州主力;而廣陵這邊,徐州軍頭號叛徒笮融也乘機招降納叛,壯大實力,聚集了一萬多烏合之眾在廣陵一帶作威作福,還無比狂妄的喊出了打進彭城捉陶謙、獻給曹操保徐州的口號,陶謙痛恨這個叛徒入骨,奈何元氣大傷,實力不足,也只好強壓怒火裝聾作啞了。

  不過相對起小富則安的臧霸和外強中乾的笮融來說,徐州境內真正讓陶家父子寢食難安的人,還是咱們的劉備劉皇叔!和書上寫的一樣,咱們的劉皇叔在小沛可以說是勤政愛民,廣佈恩德,與民秋毫無犯不說,還輕徭役薄賦稅,盡量給小沛百姓休養生息的機會,很快就盡得小沛民心,弄得徐州五郡無家可歸的難民流民紛紛湧向小沛,徐州士民官兵個個心向劉皇叔,歌功頌德之聲載於舟道。

  相比之下,剛剛經歷了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