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三國第一強兵 作者:鱸州魚(連載中)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七六章 東萊太史慈


    王羽等這個消息等了很久了,準確的說,他等的不是消息本身,又或救援孔融賣人情的機會,他只是在等這名信使。

    這名信使是個魁梧青年,看年紀大概二十多歲,長得有若峻嶽崇山,比王羽還要高上少許,肩膊寬厚,眼神犀利,身著皮甲,背後露出了兩支短戟,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迫人的氣勢。

    “見過君侯,在下奉孔使君之命,特來求援,眼下,孔使君被困都昌城,黃巾賊正四面攻打,危在旦夕。”

    此人儀錶非凡,讓人一見便為之心折,但王羽卻覺得,對方的神情舉止都有些怪異,他只是奉上書信,說明了事故原由,然後就一聲不吭了,全然不像是個求救的信使,更像是在賭氣似的。

    “足下何人?”王羽其實已經想到了對方的身份,這一問只是為了確認,同時也是找些話題。

    “某乃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

    果然是他,王羽心中暗喜,繼續問道:“本侯回返泰山不久,當時聽聞孔北海被困朱虛,正遣人探聽虛實,意存營救,一時還沒有消息傳回,如今,孔北海怎地又到了都昌?”

    “某先前已經往渤海走過一趟,聯絡上了公孫將軍,公孫將軍遣了一支兵馬前來救援,張饒圍攻朱虛不下,聞訊後,便撤圍而去,轉頭圍攻臨淄,將渤海援兵擋在了路上。”

    太史慈看起來有些不耐煩。皺著眉頭解釋道:“某單騎回返北海探訊,方知孔使君已經離開了朱虛城,欲回返據城,結果路上又被黃巾賊管亥圍攻,不得已,一路向北退卻。最後卻是到了都昌。”

    泰山眾將聽得既好笑又心驚。

    笑的是孔融不甘寂寞,不自量力,氣比天高,卻偏偏命比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七七章 軍威煊赫


    “文則,你點三千兵馬,與無忌一道,做子義的副將,同去青州解圍。”王羽不是說說而已,得到了太史慈的回答,他馬上就做出了部署。

    “……喏。”于禁和方悅微一遲疑,但最終也沒提出質疑。他們不明白王羽這麼做的道理,可從過去的經驗上來看,王羽應該不會拿軍中大事開玩笑。

    “子義,你還需要準備一下麼?”王羽轉向太史慈,後者還沒從震驚中完全清醒,愣愣的看著王羽,好半晌才如夢方醒的打了個激靈,“不需要,某這就可以上路。”

    “甚好。”王羽揮手示意,讓三將自行離開,準備出兵。

    太史慈稀裡糊塗的跟著於禁走了,府內陷入了寂靜,片刻後,徐晃緩緩開口道:“主公,您喜歡此人的勇武?但是,用這樣的方法……是不是有點太冒險了?”

    “算不上冒險。”王羽淡然一笑道:“有文則跟著,他還能鬧出什麼亂子不成?反正某本來也是要出兵救援的,現在不正好一舉兩得麼。”

    “主公說的是……”

    徐晃點點頭,但眉宇間的疑色卻依然未消:“此人性子頗為桀驁,晃以為,他似乎有向主公挑釁邀戰,借機揚名的打算,結果一聽到主公命他領軍的命令,卻又是這般神態……言行不一,其中恐怕是有些緣故的。”

    黃忠也出言附和道:“公明說的不錯。主公,如今敵視我軍的人很多,雖然此人帶了孔北海的文書,卻也不可不防。”

    不怪二將憂慮,古往今來,招攬人才的方法多不勝數。但從來沒聽說有一見面就委任以統帥千軍之責,而被招攬那個也是問都不問,直接就答應下來的。

    這不合情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七八章 搖身一變


    如今臨淄被黃巾二十萬大軍圍攻,北海相孔融起兵救援,卻被打敗,眼下已經潰逃回了北海,青州的局勢一團糟,與齊國毗鄰的岳安國自然也是人心惶惶。

    有門路的,有本事的人,紛紛逃向冀州、兗州,乃至東萊等地;普通百姓沒這個本事,也只能惴惴不安的躲在城內,只有到了夜裡,才敢到城外去轉轉。

    由於大亂持續的時間很長,早在收穫時節之前,就已經鬧得很大了,所以,一直到了入冬時分,樂安國南部的莊稼還沒有收割完。

    只有博昌是個例外,博昌是青州樂安國中部的一個縣城,距離青州治所臨淄只有一百多裡路,城外時不時的就能見到黃巾軍的影子。

    大亂初起時,這裡也是一夕三驚,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城中軍民卻都松了一口氣,一支三千多人的兵馬自北而來,駐紮在了博昌城外。

    自從這支兵馬到了後,小股的黃巾軍就再沒敢接近過這裡,因為他們是大名鼎鼎的幽州軍。

    博昌人不知道這支幽州軍為何來此,又為何駐留不去,但人們都很高興,身處亂糟糟的青州,有這麼一支兵馬在城外,自然令人非常安心。

    有人歡喜有人愁,樂安國相宋斌就很發愁。

    身為一國之相,他要考慮的事情比普通人要多得多,城外有一支兵馬護衛,固然增強了安全保障。但同時,也有可能把黃巾主力給吸引過來。

    幽州軍以騎兵為主,只有不到一千人的步卒,輕兵而來,來去自然都很便利。黃巾賊若是真的來了,追不上幽州軍。肯定要把怒氣發洩在博昌城上,到時候反倒不美。

    何況,這支兵馬的保護也不是白提供的,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七九章 奔襲都昌


    一支千多人的騎兵停駐在了萊蕪城外。士兵們忙著喂馬喝水吃東西,將校們則聚在一處商議軍情。

    “子義,你是主將,你說接下來該怎麼辦?”

    “無忌兄,小弟這個主將是做不得數的,看過于將軍操演的精銳,慈自歎不如,哪裡還敢妄稱主將?先前卻是某太過狂妄了。”

    太史慈連連擺手,他和王羽的脾氣差不多,不是狂妄的人,但若認定對方是對頭,他也不會客氣了。

    見識過泰山軍的軍容,他哪還不知道自己托大了?這樣一支精兵,別說現在,就算過上三五年,他一樣練不出來。

    震驚過後,他心生敬佩,態度比先前客氣了許多:“這些年慈走南闖北,名士什麼的見得多了,最後覺得都差不多,之前在幽州遭人輕視了,把火氣帶到了泰山,現在想來還真是冒犯了君侯,慚愧,慚愧。”

    “以子義的本領,居然也會遭人輕視?誰的眼界這麼高?”方悅很驚訝,他的脾氣也是比較直率的那種,很快就跟太史慈相處得很熟絡了。

    太史慈一副悻悻不樂的樣子,冷哼道:“還不是那位自稱皇叔的玄德公……”

    “是他?不會吧?”方悅疑惑道:“某在酸棗跟隨主公,也見過此人,雖然覺得有些說不出的味道,但此人應該算是個有德之人,而且頗有禮士之風,在酸棗他對文和先生就很恭敬。比對主公還恭敬呢。”

    “知人知面不知心,誰知道他是不是裝出來的?”太史慈撇撇嘴道:“也罷,二位兄長都在此,正好給小弟評評理,看看那位玄德公是不是沒拿正眼看人?”

    “你說,你說。”方悅起勁道。白馬義從的那個校尉秦風也湊了上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八零章 都昌城下


    奉高。

    “主公,那太史慈果如你所料,拋下步兵,奔襲都昌去了。”徐晃匆匆走進帥府,人還沒出現,聲音已經遠遠傳來。

    “恭喜主公,又得一上將。”

    王羽正跟賈詡議事,聞訊也是面露喜色,賈詡的反應更是快的驚人,他敏捷的起身拱手,高聲賀喜,動作之快與他的身材完全不相符。

    “好一個太史子義,果然是個雷厲風行的脾氣。”

    王羽摸摸下巴,低頭看向桌案上的輿圖,沉吟道:“這樣看來,計畫又推近了一步,可以全面實行了,傳令文則,讓他進駐萊蕪,儘早做好守城準備,公明,你辛苦些,加速搬運糧草到萊蕪,一定要在大戰前儲存足夠的數量。”

    “喏!”徐晃抱拳應諾,卻沒急著離開,而是略帶疑慮的問道:“以白馬義從的戰力,有心算無心,襲破都昌城下的賊軍應該不難,不過,之後黃巾的動向……主公的威名已遍傳天下,若是都昌又大勝,賊眾難道不會心存怯意嗎?”

    想了想,他又補充道:“而且,據細作回報,青州黃巾並無統一指揮,想要集結起來,並大舉入寇,恐怕……”

    王羽擺擺手道:“反正遲早會來,早點做準備,總比事到臨頭,措手不及強。在萊蕪囤積糧草,若是賊軍不來,我們就打過去,先安定了齊國再說。”

    “末將明白了。”徐晃釋然領命而去。

    恭維了一句後,賈詡就一直沒出聲,直到徐晃離開,他才轉向王羽,疑道:“主公,解釋一半留一半,這可不像是您的作風啊,莫非您又有什麼特別的打算了?”

    “這件事麼,暫時保密。”王羽搖搖頭,臉上笑眯眯的,但眼神中的犀利精芒,卻怎麼都無法掩飾。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1


又失火了?

完全是下意識的,管亥心中閃過了這麼一個念頭。

不是他聯想力不夠豐富,實在是最近連營內失火太過頻繁了,幾乎一兩天就一次,最要命的幾天,一天就要燒個兩三次!

管亥開始還試圖排查奸細,可沒排查多久,他就絕望的發現,這件事的難度比一夕攻破都昌城還高。

在攻打朱虛前,他的部隊只有不到一萬人,在短短一個多月間,一下翻了五倍還多!聲勢和戰鬥力固然都有所增長,但本來就不算嚴密的管理,也順理成章的變得更加混亂了。

實際上,別說是管亥這樣的賊頭,就算是徐榮這樣的當世名將,也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將急速擴大的軍隊打造成鐵板一塊,否則陽人之戰中,王羽也不可能得到潛入的機會。

管亥軍隊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有同鄉在的還好說,可以互證清白,但這個時代的人口流動率太差了,很多人都只認識本村的人,幾十裡外就像是另一個世界一般,哪裡又分得清楚誰是奸細,誰是真賊?

更何況,很多人壓根就是被管亥挾裹進來的,都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哪裡又肯通力配合?

所以,儘管管亥一直懷疑有奸細作祟,但也無可奈何,只能加強了對軍事物資的監管。可失火的情況還是在繼續著,哪怕一叢野草,時不時的也會發生自燃,情況極其詭異。

逮什麼就燒什麼的奸細?還是軍隊規模太大,管理跟不上的固有缺陷?

管亥有些迷茫,打家劫舍不需要懂兵法,自己人多勢大的時候就打,打不贏就往山裡跑,等對方防禦鬆懈了再回頭鑽空子,只要懂得這些,就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大當家……是渠帥才對。

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就算他這個大當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八一章 馬踏連營2


他沒有應對這大場面的經驗,沒想到只是因為吃驚發了會兒愣,局面就演變得不可收拾了。不過他知道,來的兵馬不會太多。

張饒那二十萬大軍不是擺設,已經正往齊國集中過來的各地黃巾,也不是瞎子。如果泰山軍大軍犯境,不會一點警訊都沒有,張饒也不會只是不痛不癢的說,有小股騎兵在境內活動!

何況,他還知道更準確的情報,從洛陽回返的泰山軍不足萬人,這段時間王鵬舉也沒有擴軍行動,就算泰山傾巢而出,來的也只有數千人罷了,而自己的大軍,足足有五萬以上!

實際上,來的人可能連數千都沒有,因為來的是騎兵,王鵬舉又不是真的神仙,難道揮揮手就能變出幾千匹戰馬嗎?

“都別逃,傳我的將令,準備反擊,違令者斬!”管亥一腳踢翻了一名從身前跑過的嘍囉兵,順手又抓住了另一個。

他這個大當家是結結實實的砍出來的,死在他刀下的,有官軍、有豪強、有百姓、也有很多同道。殺官軍是為了反抗;殺豪強是為了報仇;殺百姓是為了掠奪;殺同道是為了自保和爭權!

所以,他在軍中向來很有威望,別說嘍囉兵,就連張饒這種大方,都對他異常看重,不但許下重酬邀請他共襄盛舉,而且還跟他分享了很多很機密的情報。

可是,在生死關頭,誰還顧忌這些?沒人理會管亥,就連被他揪住脖領子的小嘍囉,都用力一掙,將唯一的外套留給了他的大當家或者渠帥,頭也不回的跑進了黑暗深處,只有光溜溜的的臀,微微映射著火光,好像一隻飛遠的螢火蟲。

“站住!我是你們的大當家,是你們的渠帥!聽我的命令,殺回去!外面只有千八百的騎兵而已,泰山軍的騎兵就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1


管亥和太史慈都是東萊人,是名副其實的同鄉,然而此刻,他卻一點都沒有看見同鄉的喜悅,滿心裡都被震駭和怒火填滿了。

太史慈太兇悍了!

他把部屬甩在身後,一個人沖了進來,雖然如此,但他這一人一騎的破壞力,全然不亞於一整隊騎兵。

太史慈的戰法相當罕見,他左右手各持一件兵器,槍戟合璧,在奔馬上同時揮舞起來,只見寒星點點,戟刃翻飛,如同一股不斷變幻方向的龍捲風似的,將所過之處攪得一片狼藉。

還沒等管亥想好要返身接戰,還是繼續追趕白馬義從,太史慈已經以不可阻擋的態勢,一口氣沖到了方陣中央,肆意屠殺起管亥軍中極其稀有、寶貴的弓箭手來。

“停步!”在槍戟合璧形成的旋風下,那些來之不易的弓箭手一個接一個的倒在血泊中,管亥大怒,他揚刀怒吼:“小的們,先隨我圍殺此僚!”

應者寥寥,在眼下這種不利局面下,遇到這種勇冠三軍的敵人,對賊兵士氣的打擊不是一般的大。看著太史慈殺人如割草芥的效率,有幾個不怕死敢往上撞的?

管亥環視一圈,見嘍囉們臉上都有懼色,他也不多囉嗦了,這種時候想靠語言鼓動士氣是沒用的,想要鼓起嘍囉的戰意,只能自己身先士卒,滅了對方的威風再說。

他手下雖然沒有騎兵,但這麼多年看也看出門道了,騎兵的威力全在速度提起來後的衝擊力,失去了衝擊力的騎兵,就是大號的靶子!嗯,白馬義從這種輕騎兵是特例。

太史慈從方陣邊緣一直沖到了方陣中央,接連殺了近三十個人,的確很威風,但他的衝擊力已經耗盡,在人群之中。也沒有重新加速的機會。

只要自己擋住他,等嘍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八二章 勇不可當2


身體還在半空中,太史慈的手卻沒閑著,右手槍交左手。然後在背後一抹。像是變戲法一般,十余支短戟憑空出現在他手中。他手指一撥,短戟排成了一個扇面,再下一刻。他右臂猛力一揮!

熊熊火光之中,乙太史慈的身體為中心,一道光弧憑空閃現,結成了一個越來越大的扇面,呼嘯著。向他腳下橫掃而去!

嘍囉們哪裡想到,對手還有這種奇招?即便想到了也沒用,太史慈的暗器功夫可不是王羽那種半路出家的,他這是實打實千錘百煉出來的!一流武將遇上了,都需得凝神應對,普通的雜兵?只有挨宰的份兒!

“噗!噗!噗!”利刃入體聲不絕於耳,慘呼聲也是響成了一片,嚴陣以待的殺陣,轉瞬間就變成了一地哀鴻。對太史慈再形不成任何威脅。

他安然落地,雙手在胸前乍合即分,恢復成了槍戟合璧的架勢,看著駭然止步的管亥,他冷笑著問道:“你就是賊酋管亥?”

“老子就是管亥。專殺為昧良心的朝廷出力的狗腿子!到了黃泉下,別忘了送你上路的人是誰!”管亥大怒,眼中凶光爆閃,掄起大刀沖了上去。

他的心腹見狀。也是紛紛鼓噪著殺了上去,和勇不可擋的大當家一起。圍攻一個沒有馬的騎兵,還不手到擒來嗎?

“好,好得很!找的就是你!”確認了管亥的身份,太史慈長笑一聲,槍戟再次變成了旋風,向著數量眾多,不乏好手的敵人反沖而去,毫無懼色。

管亥的招數並不繁複,實際上,用大刀這種武器,也使不出什麼複雜的招式,想提升戰力,就得在運力使力上下功夫。

所以,他迎接太史慈的,仍然是迎頭一刀!

太史慈的應招也沒什麼變化,左手畫戟一揮,撞偏了刀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五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一八三章 何謂空談


    城外鏖戰了大半夜,都昌城內也沒消停。城外的喊殺聲,以及哭喊慘叫聲驚天動地,火光照亮了半邊天,除非是既聾且瞎之人,否則怎麼也會有所察覺。

    孔融和他的幕僚、部將們不聾也不瞎,所以,在突襲戰開始不久之後,一干人等就聚在城樓上觀戰,準確的說,他們只是在顫慄而已。

    “是有援軍來了嗎?哪路援軍,居然有這般威勢?以諸君之見,我軍要不要出城助戰?”

    在最初的震撼過後,孔融問了一連串的問題,不得不說,他在軍事方面雖然是個徹頭徹尾的外行,但幾個問題卻都問在了點子上。

    “使君,此舉萬萬不可啊!”

    一眾名士尚在沉吟,早有一人猛的撲出佇列,伏地大哭,連聲勸諫道:“賊酋管亥雖是賊身,但卻足智多謀,有萬夫不當之勇。家兄安國素有勇名,當日在虎牢關下對戰華雄,尚且只負輕傷,便全身而退,結果在朱虛城下,竟然不足五合就被管賊斬了……”

    “此外還有宗將軍,宗將軍也是北海郡久負盛名的勇將了,可遇上管亥,卻也不是三合之敵!賊勢浩大,又有管亥這種萬夫難敵的猛將在,青州雖大,又有何人能制之?只能高牆厚壁,待其糧草將盡,自行退卻方是上策,請使君明鑒!”

    眾人聞聲急看時,卻見哭諫之人正是在朱虛戰死的大將武安國胞弟,武安邦。

    武家乃是北海望族,子弟都練武藝,各個弓馬嫺熟,以安國安邦二兄弟為最,此二人都有百人之敵,也不是膽怯之人,這般失態,實屬罕見。

    不過,眾人也能理解,當日管亥在朱虛城下罵陣邀敵,這二兄弟可不是這般作態,而是立主出戰,說什麼不殺管亥,誓不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