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清靜經》

本帖已經被作者加入個人空間

《清靜經》

老君曰:
         大道無形, 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 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 長養萬物。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
         有清有濁, 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 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 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 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 動者靜之基。
         人能常清靜, 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 而心擾之;
         人心好靜, 而慾牽之。
         常能遣其慾, 而心自靜;
         澄其心, 而神自清。
         自然六慾不生, 三毒清滅。
         所以不能者, 為心未澄, 
         慾未遣也。

         能遣之者, 
         內觀其心, 心無其心;
         外觀其形, 形無其形;
         遠觀其物, 物無其物。
         三者即悟, 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 空無所空;
         所空既無, 無無亦無;
         無無即無, 湛然常寂;
         寂無所寂, 慾豈能生?
         慾既不生, 即是真靜。

         真常應物, 真常得性;
         常應常靜, 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 漸入真道;
         既入真道, 名為得道。
         雖名得道, 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 名為得道。
         能悟之者, 可傳聖道。

         老君曰:
         上士無爭, 下士好爭;
         上德不德, 不德執德;
         執著之者, 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
         不得真道者, 為有妄心。
         既有妄心, 即驚其神;
         既驚其神, 即著萬物;
         既著萬物, 即生貪求;
         既生貪求, 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 憂苦身心,
         便遭濁辱, 流浪生死,
         常沉苦海, 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 悟者自得。
         得悟道者, 常清靜矣!
------------------------------------------------------------------------------------------------------------
                                從道教神學的角度解讀《清靜經》
            ‧劉怡君‧
         本文嘗試由道教神學的角度,探討「道──道言─
       ─道言的聆聽者」之間的關係,解讀《太上老君說常清
       靜經》的經文內容,從而呼應道教神學中的濟度思想,
       以彰顯本經在解決人類出路方面的終極意義。

         由經文首言「老君曰……」,佐以經名「太上老君
       說……」,當可看出此經為太上老君所言說。在道教信
       仰內部的觀念裡,老君為無世不存的永在天尊,祂是道
       所凝聚的一個終極實體,也是道的化身。透過老君的歷
       世化生,大道參與並揭露了每個時空的道啟與道言,因
       天時傳道,以天機度人,內在於萬物而協助萬物經歷一
       次又一次生命的鍊度。

         經中接著提到道的體和用:因其無形,而能生育天
       地;因其無情,而能運行日月;因其無名,而能長養萬
       物。祂是兩極性的根源(清/濁、動/靜),然其二元
       屬性的根本,則是在清與靜。從這裡,可以看出道化生
       、生化萬物的原則,正在於「降本流末」;也就是說:
       道創生了萬物,因道言而成肉身,因此人的肉身可視為
       道的律動性、神性、生命語言的展現;也因此人身亦具
       備了靈寶祖,與天地、宇宙同源同構(皆為道),故
       能夠聆聽、學習與彰顯道言和道啟。

         道言與道啟又傳達了什麼訊息呢﹖既然道的本質是
       清靜的,人理應復歸於清靜,才能夠返回於道。經文中
       詳列了如何回歸清靜的方法,也清楚地啟示了回歸清靜
       後的境況,甚而告誡了人們若不能復歸清靜,將沉淪到
       何種情況。這些啟示,皆是清晰而明確的:祂明白地告
       知奉道者該如何淨化自己的身心,如何明白大道作為萬
       物的根源,其自身是一個完善的整體,也是一個清靜的
       終極實體;而人作為一個淨化的道言聆聽者,本身不僅
       是道言生命的聖顯,也必須向自己生命的本源來學習。
       唯有如此,才能覺悟有限生命的暫存性,體驗大道的神
       聖性,並使奉道者能在當下以自身生命,直接面對大道
       ,與直觀、感悟道的言說,而喚起個人對道的終極獻身
       ,使人們得以恢復神性生命,讓奉道者的靈寶玄珠得以
       恢復光芒。透過這種光照,進而完成生命的解救之道,
       也達到與道相遇,同行、同在的終極目的。

         這樣的濟度之道,從道之所以能夠化生萬物的體用
       出發,透過太上老君所揭示的道啟,使奉道者得以基於
       自身分享來自大道的神性生命,藉著澄心、遣欲的淨化
       工作,達到「湛然常寂」、「常應常靜」的「常清靜」
       境地。在這樣的過程中,奉道者即能完成自身生命的解
       救,而進入與道密契的回歸之道;這是道啟所揭露的濟
       度訊息,也是太上老君對奉道者的應許。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