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123
發新話題

『風水』風水入門

『風水』風水入門



  《葬書》云:「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古稱堪輿,堪者,天道也,輿者,地道也,堪輿者,即天文地理之學也。

  風水,是古人在擇地建造居所之時,對各種條件,如氣候、地質、地形、環境、景觀等因素的綜合判斷,以及建築當中的種種禁忌的總稱。

  此種學說起源於黃帝時代,至商朝時,在甲骨文中已有大量關於建築的蔔辭,如作邑、宗廟、作宮室等,都是古人對選擇居所而進行「卜居」或「蔔地」的動作,當時已運用於皇宮建築之上。

  原始風水學說,是把陰宅與陽宅看成一體的。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古代天文學與地理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思想學術特別活躍,著作有《考工記》、《管子》、《周禮》等,學術氣氛濃厚,陰陽、五行、八卦、氣運諸學說方興未艾,開始總結建築經驗與選址理論,為後世風水理論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漢代以後,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的觀念形成五行陰陽,四方、天干地支等概念。而各種術數如蔔筮、星占、相術、仙術等盛行一時,使風水學理論趨於成熟。當時的重要要著作有郭璞的《葬經》,南北朝王征的《黃帝宅經》,唐朝楊筠松的《撼龍經》、《疑龍經》、《青囊經》,均對後世發生極大的影響。

  到了唐朝以後,葬地選擇越來越受重視,不論陰宅陽居,對山川形勢,宅墓方位、坐向等已非常講究。宋元開始,己對太極與陰陽八卦圖和理論闡釋,羅經此時亦被廣泛運用。

  明清時期風水理論的運用幾達頂峰,當時的重要堪輿學著作,如《地理正宗》,徐善繼與徐善述的《地理人子須知》,蔣大鴻補撰《地理辨正》,葉九升的《地理大成》等。風水學說中對擇宅與選墓的理論,到了此時期經已分為兩個不同的系統,雖然其中仍然有許多共通的相關性。

  風水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深奧學科,集天文、地理、環境、建築、園林、預測、統計集成學於一體。經五千年歲月的檢驗、求證、實踐、應用,有它的一整套規律和理論,歷代列為方術和方技。

  風水學重視「生氣」,視「生氣」為生命(旺)之氣,即陰陽交感能生萬物之氣,亦可稱其為構成生命的要素,其在地上的一切皆本源於天且陰陽之氣在「地中」可展現「地氣」的特質,此生命之氣可從有機生命體演替現象中發現。《葬經》從喪葬角度提出「風水」的概念。它認為埋葬死者應該選擇有生氣的地穴,才能使之再生。同時,風水同時也提到「氣」的概念。氣是萬物之源,有聚有散,有行有止,聚則成行,散則化體。大自然中運行之氣因風與水的激盪與調和關係而凝於地穴,通過地形查看,認識風與水的特有關係,選擇地形,這就是「風水」。風水展現之地氣,視為生命之氣,可以從有機生命體演替現象中發現。所謂「大地」為萬物化生最明顯《葬書》裡:「夫土者氣之體也,有土斯有氣。」「五氣行地中,發而生乎晚物。」「經曰:『土形氣行,物因以生。』」說明瞭氣依附土的存在,運行於中發揮而生萬物,故大地亦可稱為萬物之母。《易經》坤卦篆辭:「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此意說明轉化成「有土斯有財」的觀念。

  風水強調氣與水的關係,認為氣是構成萬物的精微原始物質,氣由本體道產生。氣與道不同,道是無形無象、無限廣大的;氣是有限有邊際的。氣產生天地,氣的清陽部分散佈而成天,重濁部分凝聚而成地。天地形成之後,天地之間的萬物得以產生。氣又叫「精」,有陰陽之分。陰陽精氣化生天地萬物,歷經氣到「無始」、到「有始」、再到「有有」的過程。

  氣之所以能化生萬物,是因為氣內部包含對立統一的陰陽兩方面。陰陽二氣絪醞運動,對立交感,萬物就在此過程中產生。天地萬物均受陰陽之精氣而成;太陽、月亮、星辰積陽氣(火氣)、陰氣(水氣)與日月散逸的精氣而成。因此自然界日月星辰,雷電霧露,風雨霜雪,飛禽走獸,魚蝦鼠蟻,森林萬象,無不是陰陽二氣相薄相感、強弱施化而成。這些物類形成之後,依然售陰陽之氣變化規律的支配,按照陰陽四時變化而盛衰生息。

  因此,陰陽變化規律是氣運動的規律,從自然到人類的生息變化,都是「陰陽之氣相動」。在人體的生命運動過程中,陰陽之氣遵循著「和」的法則,其具體表現為人的形、氣、神三者的協調平衡。形體是生命寄存的軀殼,氣是構成生命的物質,精神是調節生命運動的機制。三者的協調平衡,是靠陰陽之氣的「和」來實現。正最社會是人類合群生息的系統,與自然萬物與生命機體一樣,其存在著與運動也遵循「和」的規律。「人氣」同天地之氣、陰陽之氣一樣需要「和」,這樣社會才能安定和平。

  風水大致可分為兩個派別:一是形勢(巒頭)派,另一個是理氣派。前者著重於山川大地的形勢與環境的選擇:主要有形勢派、形象派、形法派。後者偏重於方位座向與陰陽五行的應用:主要有八宅派、命理派、三合派、翻卦派、飛星派、五行派、玄空大卦派、八卦派、九星飛泊派、奇門派、陽宅三要派、廿四山頭派、星宿派、金鎖玉關派。其中又分有側重陰宅與陽宅之別。此種學說的理論是建立於古代中國人對「氣」的概念上。古人認為整個宇宙是由「氣」生成,天地未形成之前是一個「無」,天地乃由「無」中之元氣生成,輕的氣上升為天,濁的氣下降為地,這輕與濁的氣就是陰陽二氣。而傳統風水的看法,都是以此種陰陽二氣所講的「聚氣」原理推演而來的。

        古云:「不知巒頭者,不可與言理氣;不知理氣者,不可與言巒頭。精於巒頭者,盡頭功夫理氣自合;精於理氣者,盡頭功夫巒頭自見。」

形勢派的原理:

一提起形勢派,人們就會想到以形勢論吉凶的風水祖師管輅和郭璞。形勢派偏重地理形勢,主要是以龍、穴、砂、水、向來論古凶。形勢派雖然分巒頭派、形象派、形法派這三個小門派,但實際上這三個小門派是互相關聯的,並沒有完全分離。

巒頭派:

巒頭表示自然界的山川形勢,自然地理的巒頭包括龍、砂、山。龍是指遠處伸展而來的山脈;砂,是指穴場四週三百六十度範圍之內的山丘;山,是指穴場外遠處的山峰。

形象派:

形象實際上是風水中一門高深的學問,因為它是把山的形勢生動地看做某一種動物或其他物體。例如某個山的形狀像一隻獅子。有關形象的名稱很多,如美女照鏡、七星伴月等不勝枚舉。

形法派:

形法指的是在形象化派的基礎上展開的巒頭中的一些法則,主要是論述形象與穴場配合的法則。例如有一條道路與穴場對沖,在形法派中稱為「一箭穿心「。

總之看形象的,離不開山體(巒頭):看山體的,也脫離不了形象和形法。在中國很多山勢高崇的地方,由於其山勢影響大,很多風水師都重視山勢形象與巒頭。

理氣派(又稱屋宅派或三元理氣派)

由於理氣派將陰陽五行、八卦、河圖、洛書、星象、神煞、納音、奇門、六壬等幾乎所有五術的理論觀點都納入其立論原理,形成了十分複雜的風水學說。正因為理氣派過於繁雜,才分出許多小的門派,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學習風水學的人要特別注意選擇,否則不但學不到東西,還可能做出凶禍的風水來。

八宅派:

八宅派綜合起來只有兩點:一是將坐山配遊星論吉凶。所謂遊星就是:伏位、天醫、生氣、延年四吉星和五鬼、絕命、禍害、六煞四凶星。以此八星根據住宅的八卦山起伏位,分別將此遊星配在先天八卦方位,配吉則吉,配凶則凶。二是根據住宅八卦坐山,分為東四宅與西四宅,然後與人命結合,即東四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而論吉凶。一般來說,八宅派計算命卦都是以年支為準。換句話說,在同一年出生的人,如果性別相同他們的命卦都是相同的,對他們的風水佈局也是相同的。那麼一年之中出生有幾百萬人,按照八宅派風水觀點來論,他們都在一個共同點上。因此,八宅派的風水理論過於簡單粗略。特別是東西命配東四宅,西四命配西四宅的觀點更是粗陋不堪,難以準確。希望學習風水的讀者千萬不要照搬不誤。但以遊星論吉凶,在放門路或在室內佈局與玄空飛星配合起來可有參考價值。具體用法筆者在後面再做論述。

命理派:

以宅主命局中的五行喜忌配合廿四山方位的五行及玄空飛星進行風水佈局,配合裝飾顏色等,對各類陽宅的室內裝潢以及風水調整具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三合派與二十四山頭派:

以山水為主,將廿四山與坐宅配山論生剋關係,所謂坐宅山,實際上是指坐宅在羅盤上的五行與宅外山峰或各個建築物之間構成的五行生剋關係。配水則以十二長生位來論吉凶。十二長生就是命理學中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一般都以向上配水和水的來去論吉凶,主要是用於陰宅。但在三合派中向上配水與十二長生存在陰陽混雜之象,運用起來往往會有偏差。所以筆者提醒學風水的易友,以十二長生論水的來去之吉凶,不可全用,一定要分辨陰陽,配盡陰盡陽為善。

翻卦派:

以八卦翻出九星卦為主,然後再配合山水以論吉凶。翻卦派有幾種翻法,如輔星翻卦,又名黃石公翻卦法,它是根據納甲起以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來推斷吉凶。

玄空飛星派:

是將山向配合元運挨排山向,元盤九星,從而看水山配合室內佈局論旺衰吉凶。所謂玄空九星指的是:一白在坎為貪狼,二黑在坤為巨門,三碧在震為祿存,四綠在巽為文曲,五黃中央為廉貞,六白在乾為武曲,七赤在兌為破軍,八白在艮為左輔,九紫在離為右弼。玄空學的實質就是注重元運的旺與衰,以及一至九九個數位的生剋制化與命局中喜忌配合、只要讀者能把握住這一點,就算是玄空學已入門,一般來說就可以為人調整室內風水。但要把握玄空學的真髓,當然還要深入學習。

星宿派:

星宿派指的是二十八宿,如亢金龍、氏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等,分別代表五行屬性。根據坐向論生剋,主要是用來徇二十四巒頭的理氣吉凶。

理氣派還有奇門派、五行派、玄空大卦派以及金鎖玉觀派和紫微大數派等等。

 

  有關風水派別,嚴格地說起來就是形勢派和理氣派。它們的理論也是彼此滲透、互相融通的,這正是萬法歸宗之意。所以,學習風水學要對兩派的精華兼收並蓄。既要精通理氣派,也要吸收形勢派的精髓。但由於風水學門派繁多,有用和無用駁雜其中,學習者一定要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不要走入風水學的誤區。

  風水可分陰宅和陽宅,陰宅與陽宅原理相同,禍福與影響力也同樣重要,分別只在效應之快慢。陰宅主靜,而效應較慢而長遠,陽宅主動,效應較快及短。陰宅對人的影響是間接、綿遠及緩慢的,陽宅對人的影響那麼直接迅速和見效快捷。故此現代人較重視陽宅風水,而較少留意陰宅風水。

  風水學說流傳了數千年,到今天還沒有一套完整統一的學理,由於它的學理過於深奧,早期的風水是以口授的方式授徒,而古今房屋結構變化甚大,故有些傳統的風水理論有的已失傳,有的已經與時代脫節,不合時宜了。就以理氣派而言,在(立極)上,內地以門為向,香港有以大門為向,也有以窗為向,台灣有以門為向,也有以路為向。

  但風水並不是萬能的,要不然所有有真材實學的風水堪輿師都變成世界巨富了。而人生經歷過程可將之比喻為微積分,分數涵蓋風水(家居、工作或經營環境)、命運、本身的修養及努力等各方面的總和。當一切都呈現正數時,恭喜你--一帆風順、心想事成;當有正有負時,有好有壞,未及理想;如一切均呈負數時,你已該努力進取、奮鬥,並祈求神佛、祖先保佑了。

  風水應用於最關鍵之處,僅能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極難能起死回生的。好的風水,僅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如果不努力,一樣白白浪費了大好風水。

TOP

雪心賦



蓋聞天開地闢,山峙川流,二氣妙運於其間,

一理並行而不悖,氣當觀其融結,理必達於精微.

地學中,巒頭與理氣,是相輔相成,巒頭中不離理氣,理氣中不離巒頭.

由智士之講,求豈愚夫之臆度.

體賦於人者,有百骸九竅;

形著於地者,有萬水千山.

自本自根,或隱或顯.

胎息孕育,神變化之無窮;

生旺休囚,機運行而不息.

地靈人傑,氣化形生.

孰雲微妙而難明,誰謂茫眛而不信.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勢使人合,山勢使人離.

古人卜宅,有其義而無其辭,後哲著書,傳於家而行於世.

葬乘生氣,脈認來龍;

穴總三停,山分八卦.

納氣指氣由外來,在內納之,故宅重門路,人居其中,納之也.

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

眛於理者,孰造於玄微.

惟陰陽順逆之難明,抑鬼神情狀之莫察.

布八方之八卦,審四勢之四維.

有去有來,有動有靜.

迢迢山發跡,由祖宗而生子生孫,汩汩水長流,自本根而分支分派.

入山尋水口,登穴看明堂,嶽瀆鍾星宿之靈,賓主盡東南之美.

立向貴迎官而就祿,作穴須趨吉而避凶.

必援古以證今,貴升高而望遠.

辭樓下殿,不遠千里而來,問祖尋宗,豈可半途而止.

祖宗聳拔者,子孫必貴,賓主趨迎者,情意相乎.

右必伏,左必降,精神百倍;

前者呼,後者應,氣萬千.

辨山脈者則有同幹異枝,論水法者則有三叉九曲.

卜雲其吉,終焉允臧,吉地乃神之所司,

善人必天之克相,將相公候,胥此焉出,榮華富貴,何莫不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毋忽斯言;

得於斯必深造於斯,蓋有妙理.

要明分合之勢,須審向背之宜.

散則亂,合則從,離以分,類以聚.

是以潛藏須細察,來止要詳明.

山聚處,水或傾斜,謂之不善,水曲處,山如散亂,謂之無情.

訣以言傳,妙由心悟.

既明倒杖之法,方知卦例之非.

辨真偽於造次之間,度順逆於性情之外,未知真訣,枉誤世人.

細看八國之周流,詳察五星之變化.

星以剝換為貴,形以持達為尊.

金清土濁,火燥水柔.

木之妙無過於東方,北受生而西受剋;

火之炎獨尊於南位,北受剋而東受生.

水在坎宮,鳳池身貴,金居兌位,烏府名高,土旺牛田,木生文士.

水星多在平地者,妙處難言,火星多出高山,貴而無敵;

木須有節,金貴連珠.

所貴者活龍活蛇,所賤者死鰍死鱔;

雖低小不宜瘦削,雖屈曲不要欹斜.

德不孤,必有鄰,看他侍從;

眼不明,徒費力,到底糢糊.

五星依此推,萬變難以枚舉.

論山可也,於水何如.

交鎖織結,四字分明.

穿割箭射,四凶合避.

撞城者破家蕩業,背城者性強心.

發福悠長,定是水纏玄武,為官富厚,必然水繞青龍.

所貴者五戶閉藏,所愛者三門寬闊.

垣局雖貴,三門逼窄不須觀,形穴雖奇,五戶不關何足取.

元辰當心直出,未可言凶,外面轉首橫欄,得之反吉,

以之界脈則脈自止,以之藏風則風不吹.

水纔過穴而反跳,一文不值,水若入懷而反抱,一發便衰.

水口則愛其緊如葫蘆喉,抱身則貴其彎如牛角樣.

交牙截水者最宜聳拔,當面瀦水者惟澄凝.

聳拔者如赳赳武夫之捍城,澄凝者若肅肅賢臣之拱位.

水口之砂,最關利害,此特舉其大略,當自察其細微.

水固切於觀流,山尤難於認脈.

聳於後必應於前,有諸內必形諸外.

欲求真的,遠朝不如近朝,要識生成,順勢無過逆勢.

多是愛遠大而嫌近小,誰知迎近是而貪遠非.

會之於心,應之於目.

三吉六秀,何用強求,正穴真形,自然默合.

死絕處有生成氣局,旺相中察休廢蹤由.

棄甲曳兵,過水重興營寨,排鎗列陣,穿珠別換門牆.

游龜不顧而參差,是息肩於傳捨;

連珠不止而散亂,似假道於他邦.

滾滾桃花,隨風柳絮,皆是無蒂無根,未必有形有氣.

若見土牛隱伏,水纏便是山纏,或如鷗鳥浮沉,脈好自然穴好.

水外要四山來會,平中得一突為奇.

細尋朝對之分明,的要左右之交固.

堂寬無物,理合辯於周圍,水亂無情,義合求於環聚.

當生不生者,勢孤援寡,見死不死者,母弱子強.

鶴膝蜂腰,恐鬼劫去來之未定,蛛絲馬跡,無神龍落泊以難明.

彷彿高低,依稀繞抱.

求吾所大欲,無非逆水之龍,使我快於心,必得入懷之案.

蜂屯蟻聚,但要圓淨低回;

虎伏龍蟠,不拘遠近大小.

脈盡處須防氣絕,地卑處切忌泉流.

來則有止,止則或孤,需求護托.

一不能生,生物必兩,要合陰陽.

有雌有雄,有貴有賤.

其或雌雄交度,不得水則為失度.

倘如龍虎護胎,不過穴則為漏胎.

可喜者龍虎身上生峰,可惡者泥水地邊尋穴.

犀角虎牙之脫漏,名為告訴之星;

驪珠玉幾之端圓,即是頁陳之相.

亦有穴居水底,奇物異;

更有穴在石間,剝龍換骨.

水底必須道眼,石間貴得明師.

豈知地理自有神,誰識桑田能變海.

骨脈固宜剝換,龍虎鬚要詳明.

或龍去虎回,或龍回虎去,回者不宜逼穴,去者須要回頭.

蕩然直去不關欄,必定逃移並敗絕.

或有龍無虎,或有虎無龍,無龍要水繞左邊,無虎要水纏右畔.

或龍強虎弱,或龍弱虎強,虎強切忌昂頭,龍強尤防嫉主.

莫把水為定格,但求穴裏藏風,到此著眼須高,更要回心詳審.

兩宮齊到,忌當面之傾流,一穴當中,防兩邊之尖射.

東宮竄過西宮,長房敗絕;

右臂尖射左臂,小子貧窮.

最宜消息,無自昏迷.

相山亦似相人,點穴猶如點艾,一毫千里,一指萬山.

若有生成之龍,必有生成之穴,不拘單向雙向,但看有情無情.

若有曲流之水,定有曲轉之山,何用九星八卦,只須顧內回頭.

莫向無中尋有,須於有處尋無,或前人著眼之未工,或造化留心以褔善.

左掌右臂,緩急若冰炭之殊;

尊指無名,咫尺有雲泥之異.

傍城借主者,取權於生氣;

脫龍就局者,受制於朝迎.

大向小扦,小向大扦,不宜亂雜.

橫來直受,直來橫受,更看護纏.

坐忌空,不忌短,特論常理,豈所執於翻身迴結之局?

山直來,穴橫受,多忌眾忌,彼惡知乎脫龍就局之奇.

勢逆砂順,誰識離鄉堪取貴,水朝砂抱,須知此地好救貧.

須知移步換形,但取朝山證穴.

全憑眼力,斟酌高低,細用心機,參詳向背.

內直外,儘堪裁剪,入外直,枉費心機.

勿謂造化難明,觀其動靜可測.

山本靜,勢求動處;

水本動,妙在靜中.靜者池沼之停留,動者龍脈之退卸.

眾山止處是真穴,眾水聚處是明堂.

堂中最喜聚窩,穴後須防仰瓦.

更看前官後鬼,方知結實虛花.

山外拱而內逼者,穴宜高;

山勢粗而形急者,穴宜緩.

高則凶降伏,緩則四勢和平.

山有惡形,當面來朝者禍速;

水如急勢,登穴不見者禍遲.

趨吉避凶,移濕就燥.

重重包裹紅蓮瓣,穴在花心,紛紛拱紫微垣,尊居帝座.

前案若亂雜,但求積水之池;

後山若嵯峨,必作掛燈之穴.

截氣脈於斷未斷之際,驗禍福於正不正之間.

更有異穴怪形,我之所取,人之所棄.

若見藏牙縮爪,機不可測,妙不可言.

石骨過江河,無形無影,平地起培塿,一東一西.

當如沙裏揀金,定要水來界脈.

平洋穴須斟酌,不宜掘地及泉;

峻峭山要消詳,務要登高作穴.

穴裏風須迴避,莫教割耳吹胸;

面前水要之玄,最怕衝心射脅.

土山石穴,溫潤為奇,土穴石山,嵯峨不吉.

單山亦可取用,四面定要關欄,若還獨立無依,切忌當頭下穴.

風吹水劫,是謂不知其所裁.

左曠右空,非徒無益而有損.

石骨入相,不怕崎嶇,土脈連行,何妨斷絕;

但嫌粗惡,貴得方圓.

過峽若值風搖,作穴定知力淺.

穴前折水,依法循繩,圖上觀形,隨機應變.

穴太高而易發,花先發而早淍.

高低得宜,褔祥立見.

雖曰山好則脈好,豈知形真則穴真.

枕龍鼻者,恐傷於唇;

點龜肩者,恐傷於殼.

出草蛇以耳聽蛤,出峽龜以眼顧兒.

舉一隅而反三隅,觸一類而長萬類.

雖然穴吉,猶忌葬凶.

立向辨方,的以子午針正,作當依法,需求年月日之良.

山川有小節之疵,不減真龍之厚褔,年月有一端之失,反為吉地之深殃.

過則勿憚改,當求明師;

擇焉而不精,誤於管見,謂凶為吉,指吉為凶.

擬富貴於茫茫指掌之間,認禍褔於局局星辰之內,豈知大富大貴,

而大者受用,小吉小褔,而小者宜當.

偶中其言,自神其術. 茍一朝之財賄,當如後患何!

謬千里於毫釐,請事斯語矣.

追尋仙跡,看格尤勝看書;

奉勸世人,信耳不如信眼.

山峻石粗流水急,豈有真龍,左迴右抱主賓迎,定生賢佐.

取象者必須形合,入眼者定是有情.

但看富貴之袓墳,必得山川之正氣.

何年興,何年廢,鑑彼成規,某山吉,某山凶,瞭然在目.

水之禍褔立見,山之應驗稍遲.

地雖吉而葬多凶,終無一發;

穴尚隱而尋未見,留待後人.

母執己見而擬精微,須看後龍而分貴賤.

三吉鍾於何地,則取前進後退之步量.

劫害出於何方,則取三合四衝之年應.

遇吉則發,逄凶則災.

山大水小者,要堂局之寬平,水大山小者,貴袓宗之高厚.

一起一伏斷了斷,到頭定有奇蹤,九曲九彎迴後迴,下手使尋水口.

山外山稠疊,補缺障空,水外水橫欄,弓圓弩滿.

TOP

飛星賦



又名飛星斷:
周流八卦,顛倒九疇;

察來彰往,索隱探幽;

承旺承生,得之足喜;

逢衰逢謝,失則堪憂;

人為天地之心,凶吉原堪自主;

易有災祥之變,避趨本可預謀;

小人昧理妄行,禍由己作;

君子待時始動,福自我求。

復壁揕身。

地雷復.三二同宮,坤為積土,有牆壁之象。

又為身,震犯坤土,故主土擊。

壯途躓足。

雷天大壯.三六同宮,壯,大壯也,震為足,乾為行人,乾金剋震木故主跌仆也。

同人車馬馳騁。

天火同人.九六同宮,乾為馬、為遠、為行人,離日剋之,故有此象。

小畜差徭勞碌。

風天小畜.六囧同宮,巽為命令,乾為大人,乾剋巽,故有差徭勞碌之象。

五陽剋一陰乙辛兮家室分離。

乙辛兮家室分離。

三七同宮,乙為震、為主、為夫、為反、為出,辛即兌,為妻妾、為少女、為毀折、震兌對峙沖剋,故有此應。失令家室分離。

辰酉兮閨幃不睦。

四七同宮,辰即巽,巽為長女,酉即兌,兌為少女,兌巽相剋,故主閨幃不睦。

寅申觸巳,曾聞虎咥家人。

地山謙.參宿為白虎在申宮,寅宮亦有尾虎,申寅衝,衝則動,再遇流年巳火弔來,寅刑巳、巳刑申、三刑會,自有咥人之象,又像取坤虎、艮山巽風,然事不常見下,故取象於犬傷。

家人不和有口舌。

壬甲排庚,最異龍摧屋角。

水雷屯.震為龍,坎為雲、為雨,兌為澤,震坎相生,雲從龍象,兌來衝剋,龍飛騰象,主有龍陣摧屋,然事亦非常見,下故取象於蛇。

破家,老女人與少男相處,多個少女,少男跟少女出走。

或被犬傷,或逢蛇毒。

艮為狗,逢三刑以猘犬,斷若坤為主,則斷牛傷。

八二同宮,巽為蛇,必弔太歲到向,方斷傷人,否則見蛇而已。辰戍相衝

青樓染疾,只因七弼同黃。

澤火革.兌為少女、為賊妾,離為心、為目,心悅少女,淫象也,五黃性毒,故主患楊梅瘡毒。

寒戶遭瘟,緣自三廉夾綠。

震為蟲,中五性毒,巽風夾之,故瘟又有風疹。

赤紫兮,致災有數。

七赤為先天火數,九紫乃後天火星,二星相併,水如衝動,災必驟發,洩之反不見殃,火性炎烈故也。

黑黃兮釀疾堪傷。

二黑在一,二運為天醫,餘運為病符,若與五黃同到,疾病損人。

交至乾坤,吝心不足。

乾為金,坤為吝嗇,故吝而無厭。

同來震巽,昧事無常。

震為出,巽為入,出入不當,故因循誤事。

戍為僧尼,自我有緣何益。

戍為僧,未為尼,失時相生,何益。

乾坤神鬼,與他相剋非祥。

乾為神,坤為鬼,剋則有鬼神指責。

當知四蕩一淫,淫蕩者,扶之歸正。

四為風,故蕩,水趨下須扶,蓋得時吉,失時凶,此四為主,非一為主也。

須識七剛三毅,剛毅者,制則生殃。

凡三七皆不可剋制,剋制則其禍尤烈。

碧綠風魔,他處廉貞莫見。

雷風相薄,本主瘋病,疊五黃則立應。

紫黃毒藥,鄰宮兌口休嘗。

火昧苦,五性毒,故為毒藥,若兌金貪五土之生,則毒藥入口矣,嗜煙者如之。

酉辛年,戊己弔來,喉間有疾。

兌為喉舌,逢五黃必生喉症。

子癸歲,廉貞飛到,陰處生瘍。

一為腎,故雲陰處,五主膿血,故有生瘍之象。

豫,擬食停。

豫,雷地。也坤為脾胃,木剋之,脾胃受傷故停。

臨,雲洩痢。

臨,地澤也。澤金洩坤腹之氣,澤性注下,故主痢。

頭嚮兮六三。

乾為首,震為聲,雷性上騰,故頭鳴,大抵肝陽上升等症。

乳癱兮四五。

四為乳,五為膿血。

火暗而神志難清。

火為神,若離宮幽暗,主神昏,此兼氣色斷,下仿此。

風鬱而氣機不利。

在天為風、在地為氣,巽宮窒塞,故有此應。

切莫傷夫坤肉震筋,豈堪損手離心艮鼻。

此言方位不可有惡形受剋。

震之聲、巽之色,向背當明。

向背指形勢言。

乾為寒,坤為熱,往來切記。

往來指門路及形勢言,遇乾坤雙至,必患三陰瘧疾。

須識乾爻門向,長子癡迷。

乾爻戍也,乾為知、為健,失時則癡迷矣。

誰知坤卦庭中,小兒憔悴。

二為病符,若飛到東北方,主少男病,凡乾坤二卦,以老父老母斷,十有一二驗,以所到方之卦斷,十有八九驗,因六子當事故也。

因星度象木反惻兮無仁。

反側指形說,震為仁。

以象推星,水欹斜兮失志。

坎為志,欹斜亦指形言。

砂形破碎,陰神值而淫亂無羞。

陰神,陰卦也,二、四、七、九是。

水勢斜衝,陽卦憑則是非牽累。

陽卦一、三、六、八也。

巽如反臂,總憐流落無歸。

四綠到處,砂形如臂向外反抱者,主流落他鄉,因風性飄蕩故也。

乾若懸頭,更痛遭刑莫避。

懸頭,斷頭砂也,遭刑,殺戮也。

七有葫蘆之異,醫卜興家。

七為刑,有除惡之象,故為醫,洪範七稽疑,故為卜、葫蘆砂,形如葫蘆也。

七逢刀盞之形,屠沽居肆。

刀盞,砂形也,七乃西方金,故為屠,又為口舌,故為沽也。

旁通推測,木工因斧鏧三宮,觸類引伸,鐵匠緣鉗錘七地。

此憑砂之形象以斷,千變萬化,總在形與星也。

至若蛾眉魚袋,衰卦非宜,猶之旗鼓刀鎗,賤龍則忌。

蛾眉女貴,魚袋男貴,失運反賤,旗鼓刀鎗,用不合法,反主盜賊也。

赤為形曜,那堪射脅水方,碧本賊星,怕見探頭山位。

射脅水探頭山最凶,若七三臨之禍更甚。

若夫申尖興訟。

尖者,尖峰也,在一九為文筆,在四為畫筆,在申為詞訟筆。

辰碎遭兵。

辰乃天罡,破碎非宜。

破近文貪,秀麗乃溫柔之本。

一四雜七,其弊如此。

赤連碧紫,聰明亦刻薄之萌。

三九雜七,始聰明而漸刻薄,兩卦夾雜之弊如此。

五黃飛到三叉,尚嫌多事。

用法俱合,流年五黃到三叉,尚有小疵。

太歲推來向首,尤屬堪驚。

承氣雖吉,太歲到向猶恐損人。

豈無騎線,遊魂鬼神入室。

騎線如巳丙,丁未等騎線之向也,遊魂如乾離、坎坤、艮巽、震兌是也,若遊魂失運,鬼神畫見,如九運用巳丙向,堂中黑暗,承巳氣多丙氣少,堂中午後,或見鬼神,人不敢居,或疑堂下有伏屍,不知非也,乃卦氣使然耳。

更有空縫、合卦、夢寐牽情。

空縫乃一卦之空縫,如丙午、辰巽等是也,合卦如乾坤、坎離是也,見此則人嘗用心於無用之地,夢寐縈,若用騎線向,較空縫尤甚。

寄食依人,原卦情之戀養,拋家背父,見星性之貪生。

承上騎線空縫而言、如九運亥壬,門向申庚,宅向外卦承乾氣,亥九喜生壬五,五為戀養。養者,養之也,內承兌氣,庚七喜受坤二之生,即為貪生。金水之養,申庚貪土金之生。生者,生我也。如是者主寄食依人,拋家而去也。壬亥門向,又為空縫合卦。

總之助吉助凶,年星推測,還看應先應後,歲運經營。

流年九星入中宮,弔動運盤,足以助吉、亦足以助凶。吉凶先後不一,年星與運星二推測,自知先後之應,故曰歲運經營。

TOP

千金賦



江西劉若谷
嘗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師所秘而不宣。

失其旨者,節節皆差。

得其訣者,處處是道。

首識尋龍之法。次明結作之情。

詳究點穴之方。細看砂水之意。

偃蹇剝換者,乃變化之機。

起伏曲折者、乃行度之準。

出身貴展肩而開面。落脈怕現骨而露筋。

渾穆端嚴、方成大器。

歪斜直硬,悉是空圖。

胎息在於隈藏。星辰間而突起。

陰陽動靜,兩者貴乎兼施。

虛實剛柔,各處求其相濟。

不知其子觀其父。不識其主視其奴。

前呼後擁,定為貴冑之兒。

反背側身,只是他人之僕。

纏送者,有踴躍不遑之勢。

環衛者,有歸降朝拱之情。

節節追尋,尋到一局方可止。

枝枝細看,看其一變正堪求。

後面散漫而來,則以成星為貴。

一路牽連而至,則以跌斷為奇。

體態剛強,下貴鋪氈褥。

本身細嫩,後頭不嫌粗雄。

結作將成,身必先轉。

真龍若住,勢必前趨。

細心睇認以其真情放開眼眸以觀其形勢。

山下成爐底,斷其有結無差。

腰間帶水星,定是龍去不遠。

前山亂雜,須知移步換形。

拜伏當前,有如君皇即位。

或因就局而趨於橫逆。有時避煞而閃於偏斜。

全勢不回,雖巧媚端嚴而亦假。

週圍拱顧,即奇形怪狀而愈真。

若見四面逼囚。許得一洩而通其閉。

莫道滿盤盡美,須知一破餘皆非。

界水穿肩,無庸眼。

頂斜直竄,不必留心。

兩畀深崖漏,龍虎雖端非結。

合水成尖嘴,乳頭縱好是空荒。

入首模糊,縱有星辰而無用。

玄武不顧,須有氣脈總成空。

畀脈最喜坦平。肩背必須圓厚。

過脈是來龍性命,防護宜週。

束咽為入穴根基貫串當緊。

莫道好頭面,須詳審其真情。

休言無跡無蹤,務必細看落脈。

穴上看分金之圓暈。穴下看托起之兜唇。

穴旁看腮角之盪開。穴前看徵茫之合水。

後以束咽為的。前以爐底為真。

內以毬圓唇托為憑。外以天心十道為準。

正面難扦須向角。頂脊不化下求尋。

百死取其一生。眾同求其獨異。

渾渾噩噩,神藏象貌之中。

隱隱隆隆,氣聚皮膚之內。

若隱若現,驗生氣之潛藏。

有絃有稜,識星辰之開面。

邊厚邊薄,方是靈機。

邊縮邊長,乃為妙諦。

無論窩鉗乳突,結穴定有用神。

任你平地高山,到穴不離化氣。

總之體要靈,龍要變。砂要抱。水要朝。

貪多者,須識其微。制遠者,先識其近。

金魚不合,枉教九曲來朝。

肘腋不全,虛勞萬山獻秀。

寧可龍虎有缺。最嫌堂氣無收。

察情意於面目之間。辨真假於向背之際。

局不取闊,而取聚。

砂不論格而論情。

若是我砂,面前無不回顧。

果為我局,下定必窩平。

補缺填空,一可當百。

傾流散蕩,萬派皆空。

曲直短長,處處求其中節。

高低大小,務必裁取合宜。

點穴對定天心,難移尺寸。

放棺緊接來氣,酌其淺深。

寧從是處求非。莫向無中作有。

讀書者,貴心領而神會。

尋地者,要目巧而心靈。

熟記此篇胸有成竹。竊其一訣,妙用無窮。

巒頭妙義,盡括於斯。

變化神明,存乎學者。

TOP

青囊序



楊公養老看雌雄.天下諸書對不同.

先看金龍動不動.次察血脈認來龍.

龍分兩片陰陽取.水對三叉細認蹤.

江南來龍江北望.江西龍去望江東.

是以聖人蔔河洛.瀍澗二水交華嵩.

相其陰陽觀流泉.蔔世蔔年宅都宮.

晉世景純傳此術.演經立義出元空.

朱雀發源生旺氣.一一講說開愚蒙.

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元關.

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陰陽不待言.

識得陰陽玄妙理.知其衰旺生與死.

不問坐山與來水.但逢死氣皆無取.

先天羅經十二支.後天再用幹與維.

八幹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同此推.

二十四山分順逆.共成四十有八局.

五行即在此中分.祖宗卻從陰陽出.

陽從左邊團團轉.陰從右路轉相通.

有人識得陰陽者.何愁大地不相逢.

陽山陽向水流陽.執定此說甚荒唐.

陰山陰向水流陰.笑殺拘泥都一般.

若能勘破個中理.妙用本來同一體.

陰陽相見兩為難.一山一水何足言.

二十四山雙雙起.少有時師通此義.

五行分佈二十四.時師此訣何曾記.

山上龍神不下水.水裡龍神不上山.

用此量山與涉水.百里江山一響間.

更有淨陰淨陽法.前後八尺不宜雜.

斜正受來陰陽取.氣乘生旺方無煞.

來山起頂須要知.三節四節不須拘.

只要龍神得生旺.陰陽郤與穴中殊.

天上星辰似織羅.水交三八要相過.

水發城門須要會.郤如湖裡雁交鵝.

富貴貧賤在水神.水是山家血脈精.

山靜水動晝夜定.水主財祿山人丁.

乾坤艮巽號禦街.四大神尊在內排.

生剋須憑五行佈.要識天機玄妙處.

乾坤艮巽水長流.吉神先入家豪富.

請驗一家舊日墳.十墳埋下九墳貧.

惟有一墳能發福.去水來山盡合情.

宗廟本是陰陽元.得四失六難為全.

三才六建雖為妙.得三失五盡為偏.

蓋因一行擾外國.逐把五行顛倒編.

以訛傳訛竟不明.所以禍福為胡亂.


楊公養老看雌雄,天下諸書對不同.

雌雄者,陰陽之別名,乃不雲陰陽,而言雌雄者,言陰陽,則陰自為陰,陽自為陽,疑乎對待之物,互顯其情者也,故善言陰陽者,必言雌雄,觀雌則不必更觀其雄,而知必有雄以應之,觀雄則不必更觀其雌,而知必有雌以配之,天地兩雌雄也,山川雌雄中之顯像者也,地有至陰之氣,以招攝天之陽精,天之陽氣,日下交乎地,而無形可見,止見其草木百穀,替榮秋落,蛟龍蟲豸,升騰蟄藏而已,故聖人制婚姻,男先乎女,亦以陰之所在,陽必求之,山河大地,其可見之形怕陰也,實有不可見之陽以應之,所雌雄者也,故地理家不曰地脈,而曰龍神,言變化無常,不可以跡求者也,青囊經所謂陽以相陰,陰以含陽者,此雌雄也,所謂陽本陰,陰育陽者,此雌雄也,所謂陰用陽朝,陽用陰應者,此雌雄也,所謂資陽以昌,用陰以成者,此雌雄也,楊公得青囊之秘,洞徹陰陽之理,晚年其術益精,以此濟世,即以此養生,然其中秘密,惟有看雌雄之一法,此外別無他法,夫地理之書,汗牛充棟,獨此一法,不肯筆之於書,先賢口口相傳,間世一出,蓋自管郭以來,古今知者能有幾人,既非聰明智巧所能推測,又豈宏覽博物所得與聞,會者一言立曉,不知者累牘難明,若欲向書卷中求之,更河漢矣,故曰,天下諸書對不同也,曾公安親受楊公之秘,故其所言深切著明如此,彼公安者,豈欺我哉.

先看金龍動不動,次察血脈認來龍.

此以下乃言看雌雄之法,金龍者,氣之無形者也,龍本非金,而雲金龍者,是乃乾陽金氣之所生,故曰金龍,動則屬陽,靜則屬陰,氣以動為生,以靜為死,生者可用,死者不可用,其動大者,則大用之,其動小者,則小用之,此以龍之形象言也,形象既得,斯可辨其方位矣,血脈即金龍之血脈,非龍而實龍之所自來,所謂雌雄者也,觀血脈之所自來,即知龍之所自來矣,察其血脈之來自何方也,知血脈之來自何方,即可認龍之來自何方矣,此楊公看雌雄之秘訣,非世人倒杖步量之死格局也,俗注辰戌醜未四金,惡煞為金龍者.

龍分兩片陰陽取,水對三叉細認蹤.

兩片,即雌雄,陰在此則陽必在彼,兩路相交也,三叉,即後城門界水合處,必有三叉,細認蹤,即察血脈以認來龍也,知三叉之在何方,則知來龍之屬何脈矣,俗注:以兩片為左旋右旋,以三叉為生旺墓.

江南龍來江北望,江西龍去望江東.

此所謂兩片也,金龍本在江南,而所望之氣脈,反在江北,金龍本在江西,而所望之氣脈,反在江東,蓋以有形之陰質,求無形之陽氣也,楊公看雌雄之法,皆從空處為真龍,故立其名曰大玄空,雖雲兩片,實一片也,俗註:江南午丁未坤為一卦,江北子癸醜艮為一卦,共一父母,江西申庚酉辛戌乾亥壬為一卦,江東寅甲卯乙辰巽已丙為一卦,共一父母,兩卦之中,互相立向者.

是以聖人蔔河洛,瀍澗二水交華嵩,相其陰陽觀流泉,蔔世蔔年宅都宮.

此即周公下洛之事,以證地理之道,惟在察血脈認來龍也,聖人作都,不言華嵩之脈絡,而言瀍澗之相交,則知所認之來龍,之以瀍澗也,又引劉公遷幽,相陰陽,觀流泉,以合觀之,見聖人作法,千古一揆也.

晉世景純傳此術,演經立意出玄空,朱雀發原生旺氣,一一講說開愚蒙.

推原元空大卦,不始於楊公,蓋郭景純先得青囊之秘,演而立之,直追周公製作之精意也,乃其義不過欲朱雀發源得生旺之氣耳,來源既得生旺,即是來龍生旺,而諸福坐致矣,來源若非生旺,則來龍亦非生旺,而禍不旋踵矣,景純當日以此開喻愚蒙,其如愚蒙之領會者少也,俗說:龍取生旺之氣於穴中,水取生旺之氣於穴前,又指氣之生旺為長生帝旺墓庫,合三叉者.

一生二兮二生三,三生萬物是玄關,山管山兮水管水,此是陰陽不待言.

陰陽之妙用始於一,有一爻,即有三爻,有一卦即有三卦,故曰一生二,二生三,此乃天地之玄關,萬物生生之籥也,又恐人誤認山水為一,而不知辨別,故言山之玄關自管山,而水之玄關自管水,不相混雜,蓋山有山之陰陽,而水有水之陰陽也,通乎此義,則世之言龍穴砂水者,真未夢見矣,俗註:生旺墓三合為玄關者.

識得陰陽玄妙理,知其衰旺生與死,不問坐山與來水,但逢死氣皆無取.

此節暢言地理之要,只在衰旺生死之辨也,衰旺有運,生死乘時,陰陽玄妙之理,在乎知時而已,坐山有坐山之氣運,來水有來水之氣運,所謂山管山水管水也,二者皆須趨生而避死,從旺而去衰,然欲識得此理,非真知河洛之秘者,不能,豈俗師所傳龍上五行收山,向上五行收水,順道長生之說,所能按圖而索驥者乎.

先天羅經十二支,後天再用幹與維,八幹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同此推.

羅經二十四路已成之跡,人人所知,何須特舉,此節非言羅經製造之法,蓋將羅經直指雌雄交媾之玄關,以明衰旺生死之作用爾,十二支乃周天列宿之十二次捨,故曰先天,地道法天,雖有十二宮,而位分八卦,每卦三爻,則十二宮不足以盡地之數,故十幹取戊己歸中,以為皇極,而分佈八幹為四正之輔佐,然猶未足卦爻之數,遂以四隅四卦補成三八,於是卦為之母,而二十四路為之子焉,卦為之公,而二十四路為之孫焉,識得子母公孫,則雌雄之交媾在此,金龍之血脈在此,龍神之衰旺生死亦盡乎此矣,俗註:子寅辰乾丙乙一龍為公,什申戌坤辛壬二龍為母,卯巳醜艮庚丁三龍為子,酉亥未巽癸甲四龍為孫.

二十四山分順逆,共成四十有八局,五行即在此中分,祖宗卻從陰陽出,

陽從左邊團團轉,陰從右路轉相通,有人識得陰陽者,何愁大地不相逢.


此一節申言上文未盡之旨,子母公孫,如何取用,蓋二十四山,止應二十四局,而一山之局,又有順逆不同,如有順子一局,即有逆子一局,一山兩局,豈非四十八局乎,此局得何五行,則龍神得何五行,五行不在此中分乎,然五行之根源宗祖,非取有形可見,有跡可尋之二十四山分五行,乃從玄空大卦雌雄交媾之真陰真陽分五行也,論至此,玄空立卦之義,幾乎盡矣,而又恐人不知陰陽為何物,又重言以申明之,曰:如陽從左邊團團轉,則必陰從右路轉相通,言有陰即有陽,有陽即有陰,所謂陰陽相見,雌雄交媾,玄空大卦之秘旨也,言左右,則上下四旁皆如是矣,此即上文龍分兩片,江南龍來江北望之意,而反覆言之者也,無奈世人止從形跡上著眼,不能領會玄空大卦之妙,故又發歎曰:有人識得此理者,乃識真陰陽真五行,真血脈,真神龍,隨所指點,皆天機之妙,何愁大地不相逢乎?若不識此,雖大地當前,目迷五色,未有能得其真者也,俗註:陽龍左行為順,陰龍右行為逆,陽亥龍左行為甲木,陰亥龍右行為乙木之類.

陽山陽向水流陽,執定此說甚荒唐,陰山陰向水流陰,笑殺拘疑都一般.

若能勘破固中理,妙用本來同一體,陰陽相見兩為難,一山一水何足言.


又言所謂識得陰陽者,乃玄空大卦真陰真陽,而非世之所謂淨陰淨陽也,若據淨陰淨陽之說,則陽山必須陽向,而水流陽,陰山必須陰向,而水流陰,時師拘拘於此,而不知其實無益也,真陰真陽,自有箇中之妙,世人不得真傳,無從勘破耳,若有明師指點,一言之下,立時勘破,則知不但淨陰淨陽不可分,所謂真陰真陽者,雖有陰陽之名,而止是一物,又何從分,既知陰陽為一物,則隨手拈來,無非妙用,山與水為一體,陰與陽為一體,二十四山卦氣相通者,皆為一體矣,夫淨陰淨陽者,一山只論一山之陰陽,一水只論一水之陰陽,故拘執有形,不能觸類旁通耳,玄空大卦,一山不論一山之陰陽,而論與此山相見之陰陽,一水不論一水之陰陽,而論與此水相見之陰陽,所以為難知難能,而入於微妙之域,此豈淨陰淨陽之說,拘有形者,所可同日而語哉.

二十四山雙雙起,少有時師通此義,五行分佈二十四,時師此訣何曾記.

即上文二十四山分順逆之義,而重言以歎美之,此雙隻起者,一順一逆,一山兩用,故曰雙雙起也,五行分佈者,二十四山,各自為五行,不相假借也,雖如此雲,而其中實有奧義,惟得秘訣者,乃能通之,時師但從書卷中搜索,必不得之數也,於此可見二十四山成格有定,執指南者,人人能言之,而微妙之機,不可測識矣,俗注:乾亥為一,甲卯為一,丁未為一之類,釋雙雙起者.

山上龍神不下水,水裏龍神不上山,用此量山與步水,百里江山一響間.

此即上文山管山水管水之義,而重言以歎美之,且又以世人之論龍神,但以山之脈絡可尋者為龍神,即其所用水法,亦以山龍之法,不求乎水以資其用耳,不知山與水,乃各自有龍神也,特為指出,以正告天下後世焉,山上龍神,以山為龍者也,專以山之陰陽五行推順逆生死,而水非所論,剛柔異質,燥濕殊性,分路揚鑣,不相假也,即有山龍而兼得水龍之氣者,亦山自為山,水自為水,非可以山之陰陽五行混入乎水之陰陽五行也,山則量山,以辨山之純雜長短,水則步水,以辨水之純雜長短,得此山水分用之法,百里江山,一覽在目,此青囊之秘訣,亦青囊之捷訣也,嗚呼!此言自曾公安剖露以來,於今幾何年矣,而世無一人知者,哀哉,俗註:論山用雙山五行,從地卦查來龍入首,論水用三合五行,從天卦查水神去來者.

更有淨陰淨陽法,前後八尺不宜雜,斜正受來陰陽取,氣乘生旺方無煞.

來山起頂須要知,三節四節不須拘,只要龍神得生旺,陰陽卻與穴中殊.


此淨陰淨陽,非陽龍陽向水流陽之淨陰淨陽也,蓋龍脈只從一卦來,則謂之淨,若雜他卦,即謂之不淨,而辨淨與不淨,尤在貼身一節,或從前來,或從後至,須極清純,不得混雜,八尺言其最近也,言此尤為扼要,所謂血脈也,一節以後,則少寬矣,此節須純乎龍運生旺之氣,若一雜他氣,即是煞氣,吉中有凶矣,來水如此,來山亦然,須審其起頂出脈結穴,一二節之近,要得龍神生旺之氣,蓋龍頂上聚,受氣廣博,能操禍福之柄,即或直來側受之穴,結穴之處,與來脈不同,而小不勝大,可無虞也,此以知山上龍神,水裏龍神,皆以來脈求生旺,而尤重在到頭一節,學者不可不慎也,俗注:以左轉右轉順逆為陰陽者.

天上星辰似織羅,水交三八要相過,水發城門須要會,劫如湖裏雁交鵝.

此以天象之經緯,喻水法之交會也,列宿分佈周天,而無七政以交錯其中,則乾道不成,而四時失紀矣;幹水流行地中,而無支流以界割其際,則地氣不收,而立穴無據矣,故二十四山之水,其間必有交道相過,然後血脈真而金龍動,大幹小枝,兩水相會,合成三叉而出,所謂城門者是也,湖裏雁交鵝,言一水從左來,一水從右來,兩水相遇,如鵝雁之一往一來也,此詳言水龍審脈之法,而立穴之妙,在其中矣.

富貴貧賤在水神,水是山家血脈精,山靜水動晝夜定,水主財祿山人丁;

乾坤艮巽號禦街,四大神尊在內排,生剋須憑五行布,要識天機玄妙處;

乾坤艮巽水長流,吉神先入家豪富.


乾坤艮巽,各有衰旺生死,非可概用,須用五行辨其生剋,生即生旺,克即衰死,生為吉神,死為凶神,要在玄空大卦,故雲天機玄妙處也.

請驗一家舊日墳,十墳埋下九墳貧;惟有一家能發福,去水來山盡合情.

宗廟本是陰陽元,得四失六難為全;三才六建雖是妙,得三失五盡為偏,

蓋因一行擾外國,遂把五行顛倒編;以訛傳訛竟不明,所以禍福為胡亂.


此節旁引世俗五行之謬,以見地理之道,惟有玄空大卦,看雌雄之法,所以尊師傳戒後學也,蓋唐以後,諸家五行,雜亂而出,將以擾外國,而反以禍中華,至今以訛傳訛,流毒萬世,曾公所以辨之深切也歟.

TOP

青囊經



第一節 上卷 化始
經云:

天尊地卑,陽奇陰偶。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

三八為朋,四九為友,

五十同途。闔闢奇偶,

五兆生成,流行終始;

八體弘布,子母分施。
天地定位,山澤通氣,

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
中五立極,臨制四方,

背一面九,三七居旁,

二八四六,縱橫紀綱。
陽以相陰,陰以含陽,

陽生於陰,柔生於剛。
陰德弘濟,陽德順昌,

是故陽本陰,陰育陽,

天依形,地附氣,

此之謂化始。

  
第二節 中卷 化機
經曰: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天分星宿,地列山川,
氣行於地,形麗於天,

因形察氣,以立人紀。
紫微天極,太乙之禦,

君臨四正,南面而治,
天市東宮,少微西掖,

太微南垣,旁照四極。
四七為經,五德為緯,

運幹坤輿,垂光乾紀,
七政樞機,流通終始。

地德上載,天光下臨,
陰用陽朝,陽用陰應,

陰陽相見,福祿永貞,

陰陽相乘,禍咎踵門。
天之所臨,地之所感,

形止氣蓄,萬物化生,

氣感而應,鬼福及人。
是故天有象,地有形,

上下相須,而成一體。

此之謂化機。


第三節 下卷 化成
經曰:

無極而太極也,

理寓於氣,氣囿於形;

日月星宿,剛氣上騰。
山川草木,柔氣下凝。
資陽以昌,用陰以成;

陽德有象,陰德有位。
地有四勢,氣從八方,

外氣行形,內氣止生,

乘風則散,界水則止。
是故順五兆,用八卦,

排六甲,布八門,

推五運,定六氣,

明地德,立人道,

因變北,原終始,

此之謂化成。


青囊經。蔣大鴻注
上卷

天尊地卑,陽奇陰偶,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闢闔奇偶,五兆生成,流行終始。八體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中五立極,制臨四方,背一面九,三七居旁,二八四六,縱橫紀網。陽以相陰,陰以含陽,陽生於陰,柔生始剛,陰德宏濟,陽德順昌。是故陽本陰,陰育陽,天依形,地附氣,此之謂化始。

此篇以無形之氣,為天地之始,而推原道之所從來也,夫陽氣屬天,而實兆於地之中,聖人作易,以明天地之道,皆言陰陽之互為其根而已,天高而尊,地下而卑,然尊者有下濟之德,卑者有上行之義,一陰一陽,一奇一偶,其數參伍,所以齊一,其形對待,所以往來,天地之匡廓,由此而成,四時之代謝,由此而運,萬物之化育,由此而胚,夫此陰陽奇偶之道,隨舉一物,無不有之,天地無心,聖人無意,自然流露,而顥其象於河圖,遂有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五十同途之象,聖人因其象而求其義,以奇者屬陽,有天一天三天五天七天九之名,以偶者為陰,而有地二地四地六地八地十之名,蓋有一必有二,有三必有四,有五必有六,有七必有六,有七必有八,有九必有十,所謂參伍之數也,此一彼二,此三彼四,此五彼六,此七彼八,此九彼十,此所謂對待之形也,天數與地數各得其五,此所謂一成之數,而百千萬億無窮之數,由此而推之也,天數地數,各得其五,合二五而成十,蓋有五即有十,猶有一即有二,陰陽自然之道也,故有天之一,即有地之六,有地之二,即有天之七,有天之三,即有地之八,有地之四,即有天之九,有天之五,即有地之十,此陰陽之數,以參伍而齊一者也,易曰,五位相得,蓋謂此也,而一六在下,則二七必在上,三八在左,則四九必在右,五居中,則十亦居中,此陰陽之數,對待而往來者也,易曰,五位相得,而各有合,蓋謂此也,以其參伍而齊一,故一奇一偶燦然而不棼,以其對待而往來,故奇偶之間,而一闔一闢,潛然而自應,此生成之所從也,天一生水,而地六成之,地二生火,而天七成之,天三生木,而地八成之,地四生金,而天九成之,天五生土,而地十成之,一生一成,皆陰陽交媾之妙,二氣相交,而五行兆焉,降於九天之上,升於九地之下,周流六虛,無有休息,始而終,終而複始,無一息流行,則無一息不交媾,當其無而其體渾然已成,當其有而其體秩然有象,聖人因河圖之象數,而卦體立焉,夫河圖止有四象,而卦上成八體十何也,蓋一畫成爻,爻者交也,太始之氣,止有一陽,是名太陽,太陽一交,而成太陰,是曰兩儀,太陽太陰再交,而成少陰少陽,並太陽太陰,是曰四象,此河圖之顯像也,蓋即河圖每方二數,析之則有八,此河圖之象隱而顯者也,故卦之八,由於四象,爻之三,由於三交,乾坤二卦為母,六卦為子,此八卦之子母也,諸卦自為母,三爻為子,此一卦之子母也,以此分施造化,佈滿宇宙之間,於是舉陽之乾為天,對以陰之坤為地,謂之天地定位,天覆於上,則地載於下也,此陰陽之一交,而成天地者也,舉陽之艮為山,對以陰之兌為澤,謂之山澤通氣,山載於下,則澤受於上也,舉陽之震為雷,對以陰之巽為風,謂之雷風相薄,雷發於下,則風動於上也,舉陽之坎為水,對以陰之離為火,謂之水火不相射,水火平衡,形常相隔,而情常相親也,此三陰三陽之各自為交,而生萬物者也,先賢以此為先天之卦,伏羲所定,本於龍馬負圖而作,實則渾沌初分,天地開闢之象也,四象虛中,而成五位,此中五者,即四象之交位,乾之真陽,坤之真陰,皆無形而為土之形,此土之下為黃泉,皆坤地積陰之氣,此土之上為清虛,皆乾天積陽之氣,而土膚之際,平鋪如掌,乃至陰至陽,乾坤交媾之處,水火雷風山澤,諸凡天地之化機,皆露於此,故中五者,八卦托體儲精,成形顯用之所也,故河圖洛書,同此中五以立極也,河圖雖有四象,而先天陽升陰降,上下初分,未可謂之四方,自中五立極,而後四極劃然,各正其方矣,有四方之正位,而四維介於其間,於是八方立焉,統中五皇極而為九,分而布之,一起正北,二居西南,三居正東,四居東南,五複居中,六居西北,七居正西,八居東北,九居正南,謂之九疇,此雖出於洛書,而實與河圖之數符合,天地之理,自然發現,無不同也,布其位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其八方之位,適與八方之數均齊,聖人即以八卦之,而其次序曰,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此則四正四維,不易之定位也,數雖起一,而用實首震,蓋成位之後,少陽用事,先天主天,而後天主日,元子繼體代父為政也,易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者,古今之禪代推移,週而復始者也,震巽離坤兌乾坎艮者,日月之出沒,四時之氣機,運行遷謝,迴圈無端者也,先賢以此為後天之卦,昔者大禹治水,神龜出洛,文王因之作後天之卦,豈伏羲畫卦之時,未有洛書,而大禹衍疇之時,未有後天卦位耶,竊以為圖書,必出於一時,而先天後天卦位,亦定於一日,伏羲但有卦爻,而文王始系之辭耳,河圖洛書非有二數,先天後天非有二義也,特先天之卦以陰陽之對待者言,有彼此而無方隅,後天之卦以陰陽之流行者言,則有方隅矣,至其作卦之旨,要在於陰陽之亙根則一也,夫易之道,貴陽賤陰,則陽當為主,而陰當為輔,而此雲陽以相陰者何也?蓋陽之妙,不在於陽,而在於陰,陰中之陽,乃真陽也,故陰為之感,而陽來應之,似乎陰反為君,而陽反為相,此經言神明之旨也,然陽之所以來應乎陰者,以陰中本自有之,以類相從,故來應耳,豈非陰含陽乎,陰含陽則能生陽矣,一切發生之氣,皆陽司之,則皆自陰出之者也,剛柔即陰陽,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易曰:乾剛坤柔,又曰: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八卦之中,皆有陰陽,則皆有剛柔,若以陽為剛,以陰為柔,則宜乎剛生於柔矣,而乃雲柔生於剛者何也;無形之氣,陽剛而陰柔,有形之質,陰剛而陽柔,於有形之剛質,又生無形之柔氣,質生氣,氣還生質,故曰柔生於剛也.凡其所以能為相助,能為包含生生不息,如是者,則以陰之與陽,蓋自有其德也.惟陰之德,能弘大夫陽,以濟陽之施,故陽之德,能親順夫陰,以昌陰之化,此陰陽之妙,以氣目感,見於河圖洛書,先後天之卦象者如是,由是則可以知天地之道矣.天地之道,陽常本於陰,而陰常育於陽,故天非廓然空虛者為天也,其氣常依於有形,而無時不下濟,地非塊然不動者為地也,其形常附於元氣,而無時不上升,然則天之氣,常在地下,而地之氣,皆天之氣,陰陽雖曰二氣,止一氣耳,所以生天地者此氣,所以生萬物者此氣,故曰化始也.

中卷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氣行於地,形麗於天,因形察氣,以立人紀。紫微天極,太乙之禦,君臨四正,南面而治,天市東宮,少微西掖,太極南垣,旁照四極。四七為經,五德為緯,運斡坤輿,垂光乾紀,七政樞機,流通終始。地德上載,天光下臨,陰用陽朝,陽用陰應,陰陽相見,福祿永貞,陰陽相乘,禍咎踵門。天之所臨,地之所盛,形止氣蓄,萬物化生,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是故天有象,地有形,上下相須而成一體,此之謂化機。

此篇以有形之象,為天地之化機,而指示氣之所從受也,上文既明河圖洛書,先天後天八卦之理,聖人作易之旨盡於此,天地陰陽之道亦盡於此矣,然聖人不自作易,其四象八卦,皆仰法於天,故此篇專指天象以為言,夫易之八卦,取象於地之五行,實因天有五曜,五曜凝精上,而五行流氣於下,天之星宿,五曜之分光列象者也,地之山川,五行之成體結撰者也,故山川非列宿,而常具列宿之形,觀其形之所呈,即以知其氣之所稟,夫有是形,禦是氣,物化自然,初未及乎人事,而聖人仰觀俯察,人紀從此立焉,木為歲星,其方為東,其方為中央,其令為季夏,其德為信,金為太白,其方為西,其令為秋,其德為義,水為辰星,其方為北,其令為冬,其德為智,洪禦世宰物,一天地之道也,備言天體,則有七政以司元化,日月五星是也,有四垣以鎮四方,紫微天巿太微少微是也,有二十八宿以分佈周天,蒼龍七宿,角亢氏房心尾萁,朱鳥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白虎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璧是也,四垣即四象,七政即陰陽五宿之根本,其樞在北斗,分之四方,而為二十八宿,故房虛昂星應日,心危畢張應月,角鬥奎井應歲星,尾室觜翼應熒惑,亢失婁鬼應太白,箕璧參軫應辰星,氏女胃柳應鎮星,臨制其方,各一七政也,渾天周匝雖雲四方,而已備八卦二十四爻之象矣,非經無以立極,非緯無以嬗化,一經一緯,真陰真陽之交道也,交道維絡,而後天之體,環周而固於外,地之體,結束而安於中,此元氣之流行,自然而成器者也,其始無始,其終無終,包羅六合,入於無間,雖名陰陽,一氣而已,人能得此一氣,則生者,可以善其生,而死者可以善其死,地理之道,蓋人紀之一端,此端既立,則諸政以次應之,故聖人重其事,其用在地,而必求端於天,本其氣之所自來也,然氣不可見,而形可見,不可見之氣,即寓於有可見之形,形者氣之所成,而即以載氣,氣發於天,而載之者地,氣本屬陽,而載之者陰,故有陰即有陽,地得其所,則天氣歸之,天地無時不交會,陰陽無時不相見,相見而得其沖和之正,則為福德之門,相見而不得其沖和之正,即為相乘,而名禍咎之根,禍福殊途,所爭一間,良足畏也,且亦知星宿之所以麗於天,山川之所以列於地者乎,天之氣,無往不在,而日得天之陽精,而恆為日,而月得天之陰精,而恆為月,五曜得天五氣之精,而恆為緯,至於四垣二十八宿,眾星環列,又得日月五星之精,而恆為經,此則在天之有形者,有以載天之氣也,地之氣無往不在,而山得日月五星之氣,而恆為山,川得日月五星之氣,而恆為川,此則在地之有形者,有以載地之氣也,列宿得天之氣,而生於天,列宿與天為一體也,山川得地之氣,而生於地,山川與地為一體也,萬物之生於天地,何獨不然,夫萬物非能自生,借天地之氣以生,然天地非有意生萬物,萬物各自有地焉,適與天地之氣,相遇於窅冥恍惚之中,夫有所沾濡焉,夫有所綢繆焉,夫有所苞孕焉,遂使天地之氣,止而不去,積之累之,與物為一,乃勃然以生耳,地理之道,必使我所取之形,足以納氣,而氣不我,去則形與氣交而為一,必使我所據之地,足以承天,而天不我隔,則地與天交而為一,夫天地形氣既合而為一,則所葬之骨,亦與天地之氣為一,而死魄生人,氣脈灌輸,亦與為一,福應之來,若機張審括,所謂化機也,不然,蓄之無門,止之無術,雖周天列宿,炳燿中天,而我不蒙其照,雖大地陽和,滂流八表,而我不沽其澤,天為匡廓,地為稿壤,骨為速朽,子孫為寄生,我未見其獲福也,可不慎哉,可不慎哉.

下卷

無極而太極也,理寓於氣,氣囿於地,日月星宿,剛氣上騰,山川草木,柔氣下凝,資陽以昌,用陰以成。陽德有象,陰德有位,地有四勢,氣從八方,外氣行形,內氣止生,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是故順五兆,用八卦,排六甲,布八門,推五運,定六氣,明地德,立人道,因變化,原終始,此謂之化成。

此篇申言形氣雖殊,而其理則一,示人以因形求氣,為地理入用之準繩也,易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所謂象帝之先,先天地生,能生天地萬他之祖根也,本無有物,無象無數,無方隅,無往不在,言太極,而無極可知,後賢立說,慮學者乙太極為有物,故申言以明之曰,無極而太極也,大而天地,細而萬物,莫不各有太極,物物一太極,各一物全具一天地之理,人知太極物物皆具,則地理之道,思過半矣,理寓於氣,氣一太極也,氣囿於形,形一太極也,以至中有太極,故能下凝,資陽以昌,資之乙太極也,用陰以成,用之乙太極也,太極之所顯露者,謂之象,而所宣佈者,謂之位,地無四勢,乙太極乘之,而命之為四勢,氣無八方,乙太極禦之,而命之為八方,勢與方者,其象其氣,而命之為勢為方者,其極,極豈有定耶,則勢與方,亦豈有定耶,四勢之中,各自有象,則八方之中,亦各自有氣,然此諸方之氣,然此諸方之氣,皆流行之氣,因方成形,只謂之外氣,苟任其流行而無止蓄,則從八方而來者,還從八方而去,千山萬水,僅供耳目之玩,如傳捨,如過客,總不足以浚發靈機,滋荄元化,必有為之內氣者焉,所謂內氣,非內所自有,即外來流行之氣,於此乎止,有此一止,則八方之行形者,皆招攝翕聚乎此,是一止而無所不止,於此而言太極,乃為真太極矣,無所不止,則陽無所不資,陰無所不用,而生生不息之道在其中,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萬事萬物,皆胚胎乎此,前篇形止氣蓄,萬物化生,蓋謂此也,然但言止,而不申明所以止之義,恐世之審氣者,茫然所措手,故舉氣之最大而流行無間者,曰風曰水,夫風有氣而無形,稟乎陽者也,水有形而兼有氣,二者皆行氣之物,氣之陽者,從風而行,氣之陰者從水而行,而行陽氣者,反能散陽,以陽中有陰也,行陰氣者,反能止陽,以陰中有陽也,大塊之間,何處無風,何處無水,風原不能散氣,所以噓之使散者,病在乎乘,水原不能止氣,所以吸之使止者,妙在乎界,苟能明乎乘與界之為義,審氣以推太極之法,概可知矣,上文反覆推詳,皆泛言形氣之理,至是乃實指地理之用,於是總括其全焉,順五兆,以五星之正變審象也,用八卦,以八方之旺衰審位也,排六甲,以六甲之紀年審運也,布八門,以八風之開闔審氣也,地理之矩矱盡於此矣,推五運,以五紀之盈虛審歲也,定六氣,以六氣之代謝審令也,謹歲時以扶地理之橐籥,盡於此矣,如是則太極不失其正,而地德可明,然聖人之明地德也,非徒邀福而已,蓋地之五行,得其順,則人之生也,五德備其全,而五常若其性,聖賢豪傑,接踵而出,而禮樂政刑,無不就理,豈非人道自此立乎,然此亦陰陽變化,自然之妙,雖有智者,不能以私意妄作,夫亦為知其所以然,因之而已,夫蔔地葬親,乃慎終之事,而子孫之世澤,皆出其中,則人道之所以終,即為人道之所以始,然則斯道也者,聖人開物成務,無有大於此者也,謂之化成宜哉.

TOP

陽宅天元賦



---蔣大鴻---
天元垂象,九霄開梵氣之中。

大地炳靈,九野兆坤維之紀。
龍馬以河圖啟瑞,神龜以洛書效
珍。剖混沌之先機,昭乾坤之大法。

自然妙化,至人因之。
建都邑以御萬邦,授室廬以綏兆姓。
明堂九室見於月令之文,乃井八家考之徹田之制。

粵稽黃帝始創宮室,我祖文公爰營洛邑。

當時著為憲令,後世遵為遺規。
士民日用而不知,聖人先知而不講。

秦火之後,典籍蕩然。

千聖不傳之心,一線寄諸哲士。
黃石授之圻上,乃出青
曩。蕭相功成末央,大開北闕。

逮於管郭,微言莫稽。

比及楊曾,正術始顯。
嗣後偽書雜出,異軌爭馳。

家造滅蠻之經,入排掌中之卦。

詞能害志,偽且亂真。
固世道之衰微,抑亦天機之隱秘
不得無極之誤,豈知目講之傳。

萬世洪荒,一朝剖破。

坐山定宅,宅既不真。

東西分宮,宮亦全謬。

五鬼六煞:豈皆絕命之方。
生氣天醫,不盡延年之路。

貪狠巨門高聳,未是吉星。
廉貞破軍昂頭,詎真兇曜。
欲執遊年訣法,斷無取驗機關。
要明八宅之真,先識九宮之數。

年分甲子,運轉三元。
上元一白為君,坤震為輔。

中元四綠居首,五六相承。

七赤下元,艮離襄旺。
春榮秋落,莫尋出運之龍。

陽往陰來,須遇本官之水。
正偏曲直,惟貴格清。

廣狹淺深,只求位的形局之糢糊猶可,方隅之雜亂難言。
曠野平原,耑取流神結體。

關廂村鎮,多將衢路分蹤。

城隅依城為憑,山谷旁山立局。
高樓峻宇,礄星借插於鄰家。

堰堤橋樑,動氣交衝乎轍跡。
牆籬皆能障蔽,竹木亦可攔當。

總之,水為引氣之神,察其來,又看兜抱
風多動氣之力,性主散,須用遮攔。

噓吸須辨陰陽,化機總歸一局。
風之所送,即是水之所交。

陽之所噓,亦即陰之所吸。

交類牡牡,如影隨形。
應若宮商,似響斯答。
水氣在土膚之上,當以光交,風氣來空虛之中,但隨質取。
光交親憑目睹, 質取變有多端。

若逢空缺即為來,一有遮攔旋作止。
辨明止來二氣,方知噓吸真機。

更有宅神,尤多妙用。

權衡內外,變化吉凶。
蓋內氣是宅內之方隅,外氣是宅外之風水。
內外俱凶成廢宅,內外俱吉是仙宮。

外凶內吉,僅許小康。
外古內凶,難除瑕玷。

此言曠野一家之宅,非言城市比屋之居。

若夫接宇連甍,尤重升堂入室。

略陳規矩,以備推求。
大體先論宅形,機括更看門路。

四方正直,備有八宮。
匾闊直長,偏居二卦。

一曲須論首尾,三灣亦取兩頭。

長短消除,廣狹轉變。
均齊方正,有左衰右旺之時。

缺曲偏斜,辨此濁彼清之界。
掛有定理,格不一方。

假如震兌橫若幾樣,二卦適均。

艮坤折若罄形,兩宮並至。
試問門開何地,乃知氣入之源。

細分內室何方,始定歸根之路。
若門通前後,則卦不一家。

更室居中,則氣收兩捨。
向兼寅甲,坐雜亥壬。

東房富則西房必貧,南枝榮則北枝定萎。
察重輕於門路,測深淺於卦文。

析纍乃彰,合居不判。

欲較門之力量,亦辨宅之形模。

方宅四周,門通八國。
如其曲折,難以推移。

坤向深沈,兌離二門皆不應。
正南重疊,巽坤兩戶總無憑。

門若居中,左右截然分氣。
門若旁啟,一邊獨領真情。

全憑內路之曲折直長,引神入室。
並審旁門之有無純雜,漏氣奪胎。
總之多門不如一門之專精,遠路豈同近路之親切。
總門統一家之隆替,房門辨夫婦之安危。

別有男女弟昆,驗分居之房門。
下至奴婢妾妻,據所授之一氣。

萬花谷裡,豈無一樹先零。
數池中,亦有鯨魚漏網。

宅大則所招之勢必遠,宅小則所受之氣亦微。
總求領氣為樞機,細審真方分順逆。

改一門,頓分枯榮。

移一巷,立判災祥。

折屋添房,若取東宮西捨。整新換舊,須知旺位衰方。

或彼家吉而此家凶,或昨日興而今日替。
其機可畏,其理難明。

嘆肉食之終迷,遇真詮而罔覺。
有宅於此,吾所共疑。

何祖父顯而未祚衰微,何舊主傾而更姓驟起。
亦有弟肥兄瘦,豈無主弱奴強。

愚人不識氣機,輒議全無宅法。
不見芳春綠草,履秋霜而自凋。

譬諸大早赤苗,沛甘霖而立起。
舌人趨其景運,薄祚遇其衰時。

實有天心,適符地脈。

此理捷於影響,至人秘而不傳。

世重葬經,每輕宅相。

夫反氣入骨,固人道報本之常經。
立命安身,亦孝子守身之本務。祖
先實以後昆為血脈,邱墓反以住宅為安危。
其理甚微,不可不察。

且死者已枯之骨,非歷久而不
榮。生人食息之場,隨呼吸而立應。
欲求朝瘁暮榮之術,須識移宮換宿之奇。
歷試不渝,吾言若契。

將此重任,慎簡其人。
苟非同天地之心,何以通造化之妙。

按圖索驥,難悉端倪。
觸類引伸,粗陳大概。

省察之機寓日,變化之巧因乎心。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果精其術,真堪羽翼斯民。

克守遺規,庶以延長世澤。
至理不易,上士何由傳之下愚。

天道無私,祖父豈敢胎其孫子。
我茲懼矣,肖慎姌哉!

TOP

天元歌



論陽宅《天元歌 》.蔣大鴻
人生最重是陽基,卻與墳瑩福力齊。

宅氣不寧招禍咎,骨埋真穴貴難期。
建國定都關治亂,築城置鎮係安危。

試看田舍豐盈者,半是陽居偶合宜。

陽居擇地水龍同,不厭前篇議論重。

但比陰居宜闊大,不爭秀麗喜粗雄。
大江大河收氣厚,涓流滴水不關風。

若得亂流如織錦,不分元運也亨通。

宅龍動地水就裁,尤重三門八卦排。

只取三元生旺氣,引他入室是胞胎。
一門乘旺兩門囚,少有嘉祥不可留。

兩門交慶一門休,大事歡欣小事愁。
須用門門都合吉,一家福祿永無憂。

三門先把正門量,後門房門一樣裝。
別有旁門並側戶,一通外氣即分張。

設若便門無好位,一門獨出始為強。

門為宅骨路為筋,筋骨交連血脈均。

若是吉門兼惡路,酸漿入酪不堪斟。

內路常兼外路看,宅深內路審門闌。

外路迎神並界氣,迎神界氣兩重關。

更有風門通八氣,牆空屋缺皆難避。

若遇祥風福頓增,若遇殺風殃立至。

矗矗高高名嶠星,樓台殿閣亦同評。

或在身傍或遙應,能迥八氣到家庭。
嶠壓旺方能受蔭,嶠壓凶方死氣侵。

衝嶠衝路莫輕猜,須與元龍一例排。

衝起樂宮無價寶,衝起囚宮化作灰。

宅前逼近有奇峰,不分衰旺也成凶。

抬頭咫尺巍峨起,泰山壓倒有何功。

村居曠蕩無關鎖,地水與門一道編。

城巷稠居池水潤,路風門嶠並同權。

一到分房宅氣改,一門常作兩門推。

有時內路作外路,入室私門是握機。

當辨親疏並遠近,抽爻換象出神奇。

論屋神祠祖最嚴,故人營造廟為先。

夫婦內房尤特重,陰陽配合宅根源。

八宅因門坐向空,一元衰旺定真蹤。

運遇遷移宅氣改,人家興廢巧相逢。

天醫福德莫安排,豈是周公真八宅?

無極大士傳流的,誰見遊年獲福澤。
逢興鬼絕更昌隆,遇替生延皆困迫。

太歲神殺若加臨,禍福當關如霹靂。
門內房房有宅神,值神值星交互測。

此是遊年剖吉凶,不合三元總虛擲。
九星層進論高低,間架先天卦數推。

雖有書傳都不驗,漫勞大匠資心機。

山龍宅法有何功,八面山門亦辨風。

或有山溪來界合,兼風兼水兩相從。
若論來龍休論結,論結藏穴不藏宮。

縱使皇都與郡邑,祇審開陽不審龍。
俗言龍去結陽宅,此是時師識見庸。

但取陽居釀家福,山居不及澤居雄。

陰居蔭骨及兒孫,陽宅氛氤及此身。

偶爾僑居並客館,庵堂香火有神靈。
遇者三元輪轉氣,吉凶如響不容情。

透明此卷天元宅,一到人家識廢興。

TOP

天玉經



內傳上
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

江西一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

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應無差。

二十四龍管三卦,莫與時師話,

忽然知得便通仙,代代鼓駢闐。

天卦江東掌上尋,知了值千金,

地畫八卦誰能會,山與水相對。

父母陰陽仔細尋,前後相兼定,

前後相兼兩路看,分定兩邊安。

卦內八卦不出位,代代人尊貴,

向水流歸一路行,到處有聲名,

龍行出卦無官貴,不用勞心力,

只把天醫福德裝,未解見榮光。

倒排父母蔭龍位,山向同流水,

十二陰陽一路排,總是卦中來。

關天關地定雌雄,富貴此中逢,

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

三陽水向盡源流,富貴永無休,

三陽六秀二神當,立見入朝堂。

水到禦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

應綬若然居水口,禦街近台輔,

鼕鼕鼓角隨流水,豔豔紅旆貴。

上按三才並六建,排定陰陽算,

下按玉輦桿門流,龍去要回頭。

六建分明號六龍,名姓達天聰,

正山正向流支上,寡夭遭刑杖。

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

仙人秘密定陰陽,便是真龍岡。

陰陽二字看零正,坐向須知病,

若遇正神正位裝,撥水入零堂,

零堂正向須知好,認取來山腦,

水上排龍點位裝,積栗萬餘倉。

正神百步始成龍,水短便遭凶,

零神不問長和短,吉凶不同斷。

父母排來到子息,須生認生剋。

水上排龍照位分,兄弟更子孫。

二十四山分兩路,認取五行生,

龍中交戰水中裝,便是正龍陽.

前面若無凶交破,莫斷為凶禍,

凶星看在何公頭,仔細認蹤由。

先定來山後定向,聯珠不相放,

須知細覓五行蹤,富貴結金龍。

五行若然翻值向,百年子孫旺,

陰陽配合亦同論,富貴此中尋。

東西父母三般卦,算值千金價,

二十四路出高官,緋紫入長安,

父母不是未為好,無官只豪富。

父母排來看左右,向手分休咎,

雙山雙向水零神,富貴永無貧;

若遇正神須敗絕,五行當分別,

隔向一神仲子當,千萬細推詳。

若行公位看順逆,接得方奇特,

公位若來見逆龍,男女失其蹤。

更看父母下三吉,三般卦第一。

  

內傳中

二十四山起八宮,貪巨武輔雄.

四邊儘是逃亡穴,下後令人絕。

惟有挨星為最貴,洩漏天機密,

天機若然安在內,家活當富貴,

天機若然安在外,家活漸退敗。

五星配出九星名,天下任橫行。

幹維乾艮巽坤壬,陽順星辰輪。

支神坎震離兌癸,陰卦逆行取。

分定陰陽歸兩路,順逆推排去,

知生知死亦知貧,留取教兒孫。

天地父母三般卦,時師未曾話,

玄空大卦神仙說,本是此經訣,

不說宗枝但亂傳,開口莫胡言,

若還不信此經文,但覆古人墳。

分卻東西兩個卦,會者傳天下,

學取仙人經一宗,切莫亂談空,

五行山下問來由,入首便知蹤。

分定子孫十二位,災禍相連值,

千災萬禍少人知,剋者論宗枝。

五行位中出一位,仔細秘中記,

假如來龍骨不真,從此誤千人。

一個排來千百個,莫把星辰錯,

龍要合向向合水,水合三吉位,

合祿合馬合官星,本卦生旺尋,

合凶合吉合祥瑞,何法能趨避,

但看太歲是何神,立地見分明,

成敗定斷何公位,三合年中是。

排星仔細看五行,看自何卦生,

來山八卦不知蹤,八卦九星空,

順逆排來各不同,天卦在其中。

甲庚丙壬俱屬陽,順推五行詳,

乙辛丁癸俱屬陰,逆推論五行,

陰陽順逆不同途,須向此中求,

九星雙起雌雄異,玄關真妙處。

東西二卦真神異,須知本向水,

本向本水四神奇,代代著緋衣。

水流出卦有何全,一代作官員,

一折一代為官祿,二折二代福,

三折父母共長流,馬上錦衣遊.

馬上斬頭水出卦,一代為官罷,

直山直水去無翻,場務小官班。

  

內傳下

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

卯山卯向迎源水,驟富石崇比,

午山午晌午來堂,大將值邊疆,

坤山坤向水坤流,富貴永無休。

辨得陰陽兩路行,五星要分明,

泥鰍浪裡跳龍門,渤海便翻身。

依得四神為第一,官職無休息,

穴上八卦要知情,穴內卦裝清。

要求富貴三般卦,出卦家貧乏,

寅申巳亥水來長,五行向中藏,

辰戌醜未叩金龍,動得永不窮,

若還借庫富後貧,自庫樂長春。

大都星起何方是,五行長生旺,

大旆相對起高岡,職位在學堂,

捍門官國華表起,山水亦同例,

水秀峰奇出大官,四位一般看。

坎離水火中天過,龍墀移帝座,

寶蓋鳳闕四維朝,寶殿登龍樓。

罡劫弔殺休犯著,四墓多銷鑠。

金枝玉葉四孟裝,金廂玉印藏。

帝釋一神定縣府,紫微同八武,

倒排父母養龍神,富貴萬餘青。

識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

北斗七星去打劫,離宮要相合。

子午卯酉四龍岡,作祖人財旺,

水長百里佐君王,水短便遭傷。

識得陰陽兩路行,富貴達京城,

不識陰陽兩路行,萬丈火坑深。

前兼龍神前兼向,聯珠莫相放,

後兼龍神後兼向,排定陰陽算.

明得零神與正神,指日入青雲,

不識零神與正神,代代絕除根。

倒排父母是真龍,子息達天聰,

順排父母倒子息,代代人財退。

一龍宮中水便行,子息受艱辛,

四三二一龍逆去,四子均榮貴,

龍行位遠主離鄉,四位發經商。

時師不識挨星學,只作天心摸,

東邊財穀引歸西,北到南方推.

老龍終曰臥山中,何當不易逢,

止是自家眼不的,亂把山岡覓。

世人不知天機秘,洩破有何益,

汝今傳得地中仙,玄空妙難言,

翻天倒地更玄玄,大卦不易傳。

更有收山出煞訣,亦兼為汝說。

相逢大地能幾人,個個是知心,

若還求地不種德,穩口深藏舌。



內傳上:      蔣大鴻注

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江西一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

南北八神共一卦,端的應無差。


天玉內傳,即青囊奧語,挨星五行,玄空大卦之理。楊公妙用,止有一法,更無二門,此乃反覆其詞,以授曾安公者也。江南江北江東江西,曾序已先下註腳矣。但南北東西,應有四卦;而此雲三卦者,緣玄空五行,八卦排來,止有三卦故也。江東一卦者,卦起於西,所謂江西龍去望江東,故日江東也。八神,即八卦之中,經四位而起父母,故曰八神。四個,言八神之中曆四位也。一者,此一卦祇管一卦之事,不能兼通他卦也。江西一卦者,卦起於東,反而言之,即謂江東龍去望江西亦可,故日江西也。亦於八卦之中,經四位而起父母,則亦曰八神,四個二者,此一卦兼管二卦之事,而不能全收三卦也。比如坎至巽,乃第四位,巽至兌,亦第四位;八卦之中各經四卦,故日八神四個也。南北八神考,乃江北一卦,所謂江南龍來江北望也。不雲四個者,此卦突然自起,不經位數,與東西兩卦不同也。八神共一卦者,此卦包含三卦,總該八神,又非八神四個二之比也。夫此東西南北三卦,有一卦止得一卦之用者,有一卦兼得二卦之用者,有一卦盡得三卦之用者,此謂玄空大卦秘密寶藏,非真傳正授,斷不能洞悉其妙旨也。俗註:寅至丙為東卦,申至壬為西卦,午至坤為南卦,子至艮為北卦 。

二十四龍管三卦,莫與時師話,忽然知得便通仙,代代鼓駢闐。

二十四龍本是八卦,而八卦又分三卦,此玄空之秘,必須口傳,若俗註:丙本南離,而反屬東卦,壬本北坎,而反屬西卦,牽強支離,悖理之極。且雲四個一者,寅辰丙乙四個,在一龍;四個二者,申戌壬辛四個,在二龍,又屬無謂。

天卦江東掌上尋,知了值千金;地畫八卦誰能會,山與水相對。

天地東西南北,皆對待之名,所謂陰陽交媾,玄空大卦之妙用也。此節方將山與水相對一言,略指一班,洩漏春光矣;非分天卦於江東,分山水相對於地卦也,若以辭害志,分別支離,即同癡人說夢矣。俗注 :天卦地支從天干,以向論水神旺墓,地卦天干從地支,以龍論山水生死者 。

父母陰陽仔細尋,前後相兼定,前後相兼兩路看,分定兩邊安。

卦有卦之父母,爻有爻之父母,皆陰陽交媾之妙理。此節一刖後,指卦爻而言;一卦之中為父母,卦前卦後,偏旁兩路,即為子息、,若不仔細審察,恐於父母之胎元不真,而陰陽有差錯矣。俗註:以一刖兼後為一大卦,屬向首;後兼一刖為地卦,屬龍家,為兩邊者 。

卦內八卦不出位,代代人尊貴;向水流歸一路行,到處有聲名;

龍行出卦無官貴,不用勞心力;祇把天醫福德裝,末解見榮光。


八卦之內有三卦,在三卦之內,則為不出卦而吉,三卦之外,即為出卦而凶;向須卦內之向,水須卦內之水上者皆歸本卦,則全美矣。天醫即巨門上福德即武曲,此乃一行所造小遊年卦例,以溷挨星之真者也。蓋謂世人誤認卦例為九星五行,必不能獲福也.

倒排父母蔭龍位,山向同流水,十二陰陽一路排,總是卦中來。

倒排父母,即顛顛倒之義,陰陽交媾,皆倒排之法;山向與水神,必倒排以定陰陽。十二陰陽,即備二十四山之理,言雖有二十四位陰陽,總不脫八卦為父母也。

關天關地定雌雄,富貴此中逢;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

雌雄交媾之所,乃天地之關竅,知其關竅,而後交媾可定也。江南龍來江北望,江西龍去望江東,此為翻天倒地,已詳奧語注中。俗註:以辰戌醜未,為闢天關地。

三陽水向盡源流,富貴永無休;三陽六秀二神當,上見入朝堂。

三陽者,丙午了也。天王青囊,既重挨星生旺矣,而此節提出主陽,別有深意,非筆舌所能道。六秀者,本卦之二爻,故日二神。天王以卦之父母為三吉,以卦之子息為六秀。俗註:艮丙巽辛兌丁為一八秀。

水到玉街官便至,神童狀元出,印緩若然居水口,玉街近台輔,

鼕鼕鼓角隨流水,豔豔紅旆貴。


鼓角紅施,皆以形象言。俗註:乾坤艮巽為玉街,長生前一位為鼓角,後二位為紅旆。

上按三才並六建,排定陰陽算;下按玉輦捍門流,龍去要回頭。

三才即三吉,六建即六秀,此節上二句論方位,故須排定陰陽。下二句論形勢;玉輦捍門,皆指去水,須纏身兜抱,故謂之日回頭也.俗註:以長生諸位為六建,及王輦捍門,俱就方位言者 。

六建分明號六龍,名姓達天聰;正山正向流支上,寡夭遭刑杖。

下二句,緊接上二句而言;水之取六建是矣。然卦之山向,在四隅卦中,則用本卦支神之六建;在四正卦中,又當用本卦於神之六建。若卦取正山正向,而水又流他卦之交上,是陰差陽錯,而必有寡夭刑杖之憂矣。學四正卦,而四隅卦不辨自明矣。此節以下,專辦干支零正陰陽純雜,毫釐千里之微也。

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仙人秘密定陰陽,便是正龍岡。

共路兩神,即一干一支也。一干一支皆可為夫婦,然有真夫婦、有假夫婦,真夫婦為正龍,假夫婦即非正龍矣。如巽已為真夫婦,丙午亦真夫婦,若已丙則不得為真夫婦矣。其他做此。

陰陽二字看零正,坐向須知病,若遇正神正位裝,發水入零堂,

零堂正向須知好,認取來山腦,水上排龍點位裝,積粟萬餘倉。


青囊天玉,蓋以卦內生旺之位為正神,以出卦衰敗之位為零神;故陰陽交媾,全在零正二字,零正不明,生旺必有病矣。若知其故,而以正神裝在向上為生入,而以零神裝在水上為克入,則零堂正向,豈不兼收其妙乎。向水既妙,而來山之腦,未必與坐向相合,又當認取果來之山,又與坐向同在卦內,則來脈又合;非但一向之旺氣而已,惟水亦然。蓋山有來山之腦,而水亦有來水之源,水龍即是山龍,亦須節節排去,點位裝成,果能步步零神,則水之來脈,與水之入口同一氣;山之坐向,與山之來脈同一氣。斯零正二途,別無閒雜,而為大地無疑矣。

正神百步始成龍,水短便遭凶,零神不問長和短,吉凶不同斷。

此承上文而言,正神正位裝,向固吉矣;然其向中來氣,須深遠悠長,而後成龍,若然短淺,則氣不聚,難以致福。至於水則不然,一遇正神,雖一節二節,其煞立應矣,其零神之長短,又與正神有異,使零神而在水,雖短亦吉,若零神而在向,雖短亦凶;是零神之吉凶,在水向之分,而不繫乎長短也。

父母排來到子息,須去認生剋,水上排龍點位分,兄弟更子孫。

亦承上文排龍而言,卦之中氣為父母,卦之二爻為子息,而本宮他卦之父母為兄弟。上二句言山上排龍,下二句一 水上排龍。山上排龍,從父母排到子息,總是一卦,則卦氣純矣;然須認其卦之生剋,若得卦之生氣,則純乎吉,若得卦之克氣,則純乎凶矣,豈可以其卦之純一,而遂謂吉哉。山上排龍來脈一路,大都只在一卦之內,至於水上排龍則不然,水有一路來者,亦有兩三路來者,故須照位分開,而不能拘一卦之父母,只要旁來之水,亦在父母一氣之卦,謂之兄弟。兄弟卦內又有子孫,雖非一父母,而總是一家骨肉,來路雖多,不害其為吉也。凶者反是.

二十四山分兩路,認取五行主,龍中交戰水中裝,便是正龍傷,

前面若無凶交破,莫斷為凶禍,凶星看在何公位,仔細認蹤由。


此一節,專指卦之差錯者而言。兩路者,陰陽生死也;二十四山,每山皆有兩路,非分開二十四山歸兩路也。兩路之中,須認取五行之所主,五行所主,貴在清純。若龍中所受之氣,既不清純,而吉凶交戰矣,倘能以水之清純者救之,庶龍氣遇水之制伏,而交戰之凶威可殺;奈何又將龍中交戰之卦,裝入水中,則生氣之雜出者,不能為福,而死氣之雜出者,適足為禍,正龍有不受其傷者乎。然水之差錯,其力足以相勝,吉多者吉勝凶,凶多者凶勝吉。入口雖然交戰,而來水源頭,若無凶星變破,則氣猶兩平,雖不致福,亦未可據斷為凶禍。且凶星之應,亦有公位之分,吉凶雙到之局,只看某房受著,便於此房斷其有禍,不受奢者亦不應也。非如純凶不雜之水,房房受其殃禍之比,故其蹤又當仔細認雲。

先定來山後定向,聯珠不相妨,須知細覓五行蹤,富貴結金龍。

此節單指山上龍神而言。青囊天玉,原以來山所受之氣,與向上所受之氣,分為兩局;然兩局又非截然兩路,故雲聯珠不相妨。此不可約略求之者也,須當細覓蹤跡;若是富貴悠久之地,必然來山是此卦,而向首亦是此卦,一氣清純,方得謂之全龍耳。

五行若然翻值向,百年子孫旺,陰陽配合亦同論,富貴此中尋。

此節上二句言山上龍神,下二句言水裏龍神。五行翻值向者,五行之旺氣值向也;翻即翻天倒地之翻,言生旺氣翻從向上生入也。山管人丁,故雲百年子孫旺,而富貴亦在其中矣。陰陽配合,水來配合也,亦與向上之氣同論,但用法有殊耳。水管財祿,故雲富貴此中尋,而子孫亦在其中矣。

東西父母三般卦,算值千金價,二十四路出高官,緋紫入長安,

父母不是未為好,無官只富豪。


此節發明用卦之理,重卦體而輕爻,重父母而輕子息;蓋同一生旺,而力量懸殊也。言東西,而南北在其中矣。青囊天玉之秘,只有三般卦訣,若二十四路不出三般卦之內,則貴顯何疑,然卦內又當問其是父母之卦否,高官緋紫,必是父母之氣,源大流長,所以貴耳。若非父母,而但乘爻神子息之旺,則得氣淺薄,僅可豪富而已。

父母排來看左右,向首分休咎,雙山雙向水零神,富貴永無貧,

若遇正神須敗絕,五行當分別,隔向一神仲子當,千萬細推詳。


此亦承上文,用卦須父母而言,父母排來,要排來山之龍脈也;來山屈曲,必不能盡屬父母,兼看左右兩爻子息若何?若於息純清不雜,又須向首所受之氣,逢生旺則休,逢衰敗則咎。若雙山雙向卦氣錯雜,須得水之外氣,悉屬零神克入相助,剛雙山雙向,為水神所制伏,而富貴可期矣。萬一水路又屬正神,則生出克出,兩路皆空,而敗絕不能免矣。公位之說,乃因洛書八卦震兌坎離,而定盃仲季三子之位,隔向一神,猶在離卦之內,故日仲子。天玉略露一班,以為分房取驗之矩矱;言仲而孟季可類推矣。

若行公位看順逆,接得方奇特;宮位若來見逆龍,男女失其蹤。

承上文仲子一神,而概言公位之說。順則生旺,逆則死絕。然不雲生死,而曰順逆者,若論山上龍神,則以生氣為順,死氣為逆,若論水裏龍神,則又以死氣為順,生氣為逆故也。

更看父母下三吉,三般卦第一。

通篇皆明父母三般卦理,反覆詳盡矣,終篇複申言之,若曰千言萬語,只有此一事而已,無複他說也,蓋致其叮嚀反覆之意雲。

內傳中

二十四山起八宮,貪巨武輔雄,四邊儘是逃亡穴,下後令人絕。

此節反言以見旨,興起下文之意,言一行所作小遊年卦例,以二十四山起八官,而取貪巨武輔為四吉,若其說果是,則宜乎隨手下穴,皆吉地矣,何以四邊儘是逃亡穴,下後反令人敗絕哉;則知卦例不足信,而別有真機,如下文所云也。

惟有挨星為最貴,洩漏天機秘,天機若然安在內,家活當富貴,

天機若然安在外,家活漸退敗。五行配出九星名,天下任橫行。


緊接上文。卦例既不可用,惟有挨星玄空大五行,乃為陰陽之最貴者,天機秘密,不可流傳於世,但可偶一洩漏而已。安在內,不出三般卦之內也,安在外,出三般卦之外,出卦不出卦,福禍迥分,安得不貴耶。夫挨星五行,非如遊年卦例,但取四吉而已。蓋八卦五行,配出九星,上應鬥杓,知九星之作用,便可橫行於天下,無不回應矣,卦例雲乎哉。

幹維乾艮巽坤壬,陽順星辰輪,支神坎離震兌癸,陰卦逆行取。

分定陰陽歸兩路,順逆推排去;知生知死亦知貧,留取教兒孫。


此節分出玄空大卦干支定位,以足前篇父母子息之義。四維之卦,以天干為主者也,幹維曰陽;四正之卦,以地支為主者也,地支曰陰,此陰陽非交媾之陰陽也。知卦之所主,則父母子息,不問而自明矣。其陰陽兩路,每一卦中,皆有陰陽兩路可分,非將八卦分為兩路,何者屬陰,何者屬陽也。其順逆推排,即陰陽兩路分定之法,非乾艮巽坤為陽順。坎震離兌為陰逆,若如此分輪;則皆順也,何雲逆乎。至於四卦之未,各綴一字,曰壬曰癸,此又挨星秘中之秘,可以心傳,而不可以顯言也。

天地父母三般卦,時師末曾話,玄空大卦神仙說,本是此經訣,

不識宗枝但亂傳,開口莫胡言,若還不信此經文,但覆古人墳。


曰天地,曰東西,曰父母,曰玄空,曰挨星,名異而實同,若於字義屑屑分疏,則支離矣。此節蓋恐學者得傳之後,以為太易而輕忽之,故極言讚美,以鄭重其辭,非別有他義也。說到覆古人墳,是徵信實著,予得傳以來,洞徹玄空之理,今效注此經文,駁一刖人之謬,直捷了當,略無畏縮,皆取信於覆古人墳,蓋驗之已往,券之將來,深信其一毫之無誤,自許心契古人,而可以告無罪於萬世也。

分卻東西兩個卦,會者傳天下,學取仙人經一宗,切莫亂談空,

五行山下問來由,入首便知蹤。


此亦叮嚀告戒之語,而歸重於入首,蓋入首一節,初年立應,尤不可不慎也。

分定子孫十二位,災禍相連值,千災萬禍少人知,克者論宗枝。

此節,直糾時師誤認子孫之害;蓋子孫自卦中分出,位位不同;豈如俗師幹從支,支從幹,二十四路,止作十二位論;若如此論法,必致葬者災禍相連值矣。既遭災禍,而俗師終不知所以災禍之故,胡猜亂擬,或雲下凶,或雲支凶,總非真消息也。夫災禍之發,乃龍氣受克所致,而龍氣之受克,實不在干支,蓋有為干支之宗者焉,所謂父母是也。知其宗之受克,則知干支亦隨之而受克,所以不免災禍矣。此深言十二位分子孫之說,其謬如此。

五行位中出一位,仔細秘中記,假若來龍骨不真,從此誤千人。

此節又詳言出卦不出卦之密旨。蓋同一出位,而有卦內卦外之不同,若在卦內時,則似出而非出,若在卦外,則真出矣。此中有秘,當密記之,在卦內,則龍骨真;在卦外,則龍骨不真矣。

一個排來千百個,莫把星辰錯,龍要合向向合水,水合三吉位,

合祿合馬合官星,本卦生旺尋,合凶合吉合祥瑞,何法能超避,

但看太歲是何神,立地見分明,成敗斷定何公位,三合年中是。


一個排來,變化不一,故有千百個也。龍向水相合,前篇已盡,祿馬官星,在本卦生旺則應,不然則不應;此見生旺為重,而祿馬官星,在所輕矣。

排星仔細看五行,看自何卦生,來山八卦不知蹤,八卦九星空,

順逆排來各不同,天卦在其中。


五行總在何卦中生,不在干支中定,所謂父母子息也。不知八卦蹤跡,何從而來;則九星無處排矣;蓋星卦之順逆,各有不同,即此一卦入用,或當順推,或當逆推,有一定之氣,而無一定之用,所謂天下諸書對不同也。要而言之,則玄空二字之義盡矣。

甲庚丙壬俱屬陽,順排五行詳;乙辛丁癸俱屬陰,逆推論五行。

陰陽順逆不同途,須向此中求;九星雙起雌雄異,玄關真妙處。


此略舉幹神卦氣之例。陽四幹,則順推入卦;陰四幹,則逆推入卦;一順一逆,雖不同途,而此中有一定之卦氣,可深求而得者。至其每卦之中,皆有一雌一雄,雙雙起之法;乃陰陽交媾,玄關妙處也;又不止一卦有一卦之用而已。舉八幹,而支神之法,亦在其中矣。

東西二卦真奇異,須知本向水,本向本水四神奇,代代著緋衣。

此節又重言向水,各一卦氣兼收生旺之妙,向上有兩神,水上有兩神,故曰四神。

水流出卦有何全,一代作官員,一折一代為官祿,二折二代福,

三折父母共長流,馬上錦衣遊,馬上塹頭水出卦,一代為官罷,

直山直水去無翻,場務小官班。


水不出卦,須折折在父母本宮,若折出本官,雖折而後代不發矣。馬上塹頭,即一折父母,便流出卦,如塹頭而去也。本卦水,又以曲折為貴,乃許世代高官,若止直流,雖然本卦,而官職卑矣。

內傳下

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狀元;卯山卯向卯源水,驟富石崇比;

午山午晌午來堂,大將值邊疆;坤山坤向坤水流,富貴永無休。


此明玄空大卦,向水兼收之法;舉四山以例其餘,皆卦內之純清者也。乾宮卦內之山,作乾官卦內之向,而收乾官卦內之水,則龍向水三者,俱歸生旺矣;非回龍顧祖之說也。或雲狀元,或雲大將,或雲驟富者,亦舉錯以見意,不可拘執。

辨得陰陽兩路行,五行要分明,泥鰍浪裏跳龍門,渤海便翻身。

陰陽兩路,上文屢見,此重言以申明之耳。下二句,言變化之易。

依得四神為第一,官職無休息。穴上八卦要知情,穴內卦裝清。


前篇本向本水四神奇,是姑置來龍;而但重向水。此節穴上八卦要知倩.又從穴上逆推到來龍,以補四神之不及。穴上是龍,穴內即向也。

要求富貴三般卦,出卦家貧乏。寅申已亥水長流,五行向中藏。

辰戌醜未叩金龍,動得永不窮。若還借庫富後貧,自庫樂長春。


前篇甲庚壬丙一節,是四正之卦,此節又補四隅之卦,觀此,則支水去來凶之言,當活看,不可死看矣。辰戌醜末,雖俗雲四庫,其實玄空不重墓庫之說,借庫出卦也,自庫不出卦也;是重在出卦不出卦,不重墓庫也。

大都星起何方是,五行長生旺。大旆相對起高崗,職位在學堂,

捍門官國華表起,山水亦同例,水秀峰奇出大官,四位一般看。


此節言水上星辰,即山上星辰,只要得生旺之氣,在山在水,一同論也。

坎離水火中天過,龍墀移帝座;寶蓋鳳閣四維朝,寶殿登龍樓;

罡劫弔殺休犯著,四墓多銷鑠。金技玉葉四孟裝,金箱玉印藏。


坎離水火一句,乃一章之所重,其餘星宿,總是得生旺,則加之美名;逢死絕,則稱為惡曜,名非有定,星隨氣變者也。

帝釋一神定縣府,紫微同八武。倒排父母養龍神,富貴萬年春。

帝釋丙也,八武壬也,紫微亥也。帝釋神之最尊,故以縣府名之;其實陰陽二宅得此,貴之極矣。然其妙用在乎倒排,非正用也。

識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北斗七星去打劫,離宮要相合。

上二句,引起下文之義,言識得三卦父母,已是真神路矣,猶須曉得北斗七星打劫之法,則三般卦之精髓方得,而最上一乘之作用也。北斗雲何?知離宮之相合,即知北斗之義矣。

子午卯酉四龍岡,作祖人財旺;水長百里佐君王,水短便遭傷。

取子午卯酉,以其父母氣旺也,言四正,則四維可以例推矣;水短遭傷,以其出卦之故。

識得陰陽兩路行,富貴達京城,不識陰陽兩路行,萬丈火坑深。

此即顛顛倒之意,皆上文所已言,而詠歎之。

前兼龍神前兼向,聯珠莫相放,後兼龍神後兼向,排定陰陽算。

明得零神與正神,指日入青雲,不識零神與正神,代代絕除根。


龍神向首,皆有兼前兼後之法,兼者,父母兼子息,子息兼父母,此即正神零神之義。

倒排父母是真龍,子息達天聰;順排父母到子息,代代人財退。

父母子息,皆須倒排,而不用順排;如旺氣在坎癸,倒排則不用坎癸,而得真旺氣,順排則真用坎癸,而反得殺氣矣。似是而非,毫釐千里,玄空大卦千言萬語,惟在於此。

一龍宮中水便行,子息受艱辛;四三二一龍逆去,四子均榮貴;

龍行位遠主離鄉,四位發經商。


此節又申言本卦水,須折折相顧,若一折之後,便出本卦,雖然得發,必受艱辛矣,必三四節逆去,皆在本卦,乃諸子齊發也。位遠,即出卦,一出卦,即主離鄉;若出卦之後,又歸還本卦,反主為商,得財而歸,其應驗之不爽如此。

時師不識挨星學,只作天心摸,東邊財穀引歸西,北到南方推。

老龍終日臥山中,何嘗不易逢,祇是自家眼不的,亂把山岡覓。


東邊財穀二句乃托喻,即江南龍來江北望之意,玄空妙訣也。歎息世人不得真傳,胡行亂走,旨哉言乎。

世人不知天機秘,洩破有何益,汝今傳得地中仙,玄空妙難言,

翻天倒地更玄玄,大卦不易傳,更有收山出殺訣,亦兼為汝說,

相逢大地能幾人,個個是知心,若還求地不種德,隱口深藏舌。


篇終述敘傳授之意,深戒曾公安之善寶之也。結語歸重於種德,今之得傳者,不慎擇人,輕洩浪示,恐雖得吉地,不能實受其福矣;而洩天寶者,重違先師之戒,其不幹造物之怒,而自取禍咎者,幾希矣。

TOP

陽宅斷



問君陽宅如何斷。先把星辰水道看。

看他勢到落何邊。勢到水纏禍福見。

水道相沖定不祥。三合六沖之年應。

不拘州鎮與鄉村。先要通巷開煞路。

煞路若閉生孤寡。長病淫慾家不寧。

天心若內成文曲。此是號為伶丁屋。

八方切忌不通暢。定知此家遭回祿。

掃火若見亦如之。陽風無制亦同推。

丙丁嗟莪如逢木。三六九年一火災。

天井陰陰不見陽。鰥公寡母不離堂。

入首若值雙金煞。室母寡婦愛外郎。

天井不宜深大闊。門樓切忌廁相當。

亂石對門凶事見。禾倉在後有災殃。

上塘連下塘。寡母坐空房。

前溝及後圳。隨母嫁爺娘。

左右屋高豎。奴婢欺家主。

堂前兩值屋。兄弟無妻宿。

賓主不和睦。

前逼後有塘。伶丁不可當。

左窟右路叉。男女好貪花。

牆頭若對門。病訟見重重。

前後有空屋。子孫多牢獄。

前高後屋低。子媳受孤恓。

文曲占瘋腳。廉貞犯眼目。

TOP

 22 123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