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DC]數位相機的閃光燈使用經驗

[DC]數位相機的閃光燈使用經驗

中低檔數位相機一般都具備三種閃光燈模式,即自動閃光、消除紅眼與關閉閃光燈。再高級一點的產品還提供「強製閃光」,甚至「慢速閃光」功能。那麼,它們的區別何在?實際拍攝使用時又有哪些注意要點?且聽筆者道來。不對之處,請共同探討。


1、自動閃光

通常,傻瓜相機(使用膠捲)與數位相機在不作任何設定變動的時候,閃光燈模式都預設在「自動閃光」模式下。此時,相機會自動判斷拍攝場景的光線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就會自動在拍攝時打開閃光燈進行閃光,以彌補光線。我們大部分的拍攝情況下,「自動閃光」模式都足以應付。


2、消除紅眼

「紅眼」現象在拍攝人像照片(尤其是比較近的距離、環境較陰暗)時常會發生。這是由於眼睛視網膜反射閃光而引起的。如果你不想讓拍攝出來的人或動物的眼睛出現「紅眼」,可以利用數位相機的「消除紅眼」模式先讓閃光燈快速閃爍一次或數次,使人的瞳孔適應之後,再進行主要的閃光與拍攝。


3、關閉閃光(強製不閃光)

顧名思義,就是強迫數位相機關閉閃光燈。不管拍攝環境的光線條件如何,都不準閃光。此功能最適宜於靜止使用閃光燈的地方進行拍攝。如筆者就曾經利用此功能在峨眉山萬年寺拍攝金佛、在故宮拍攝「龍珠」。此外,借助此功能在黃昏或弱光環境更能營造出自然的拍攝氣氛。


4、強製閃光

也就是「關閉閃光」的相反,即不管在明亮或弱光的環境中,都開啟閃光燈進行閃光。通常用在對背對光源的人物進行拍攝。

因為拍攝人物時,如果主體處於背光位置(如拍攝一間室內光線黑暗的房中的人物,主體背對著明亮的窗戶),主體的正面就會處於陰影中看不清楚。此時可借助此功能,在閃光燈的有效覆蓋範圍內拍攝到主體受光均勻的照片。


5、慢速同步閃光(Slow)

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拍照時,如果使用閃光燈加較高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很容易造成前景主體太亮,甚至是白晃晃的一片,而背景卻依舊灰暗,無法辨別細節。而「慢速閃光同步」會延遲數位相機的快門釋放速度,以閃光燈照明前景,配合慢速快門(如1/5秒)為弱光背景曝光。這樣,就能夠拍攝出前後景均得到和諧曝光的照片。筆者自己的實際經驗是在雨霧天的黃山上拍攝「迎客松」,效果令人滿意。

不過,使用此功能有兩點注意事項,大家可要聽好︰


(1)在弱光環境拍攝時,使用慢速快門可能會因為拍攝人的手抖動而導致照片模糊。我建議大家用相機專用腳架支撐數位相機,以保持穩定。


(2)使用閃光燈輔助拍攝時,注意拍攝距離應該處於閃光燈的有效覆蓋範圍之內。中低檔數位相機內置的閃光燈覆蓋範圍有限,用攝影愛好者的話來說,其閃光指數較低(一般在1~9米內),不過已經基本滿足普通拍攝需要。

[ 本帖最後由 philxyz0316 於 2006-11-14 23:09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