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資訊》道教文化與習俗

《資訊》道教文化與習俗

道教文化與中國民間習俗

盧世菊魯迅先生曾說:「中國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文化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文化,已深入進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傳統生活及傳統思維方式之中,道教文化已在中國民間習俗的方方面面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傳統節日中,在居家行旅的日常生活中,在生老病死的人生驛站中,無不有道教文化的斑斑痕跡。

一、歲時節令的神靈傳說

中國民間保存有各種各樣流傳已久、相沿成俗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及其相關的風俗習慣與道教文化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很多是源於道教的傳說,甚至純粹是道教節日。現將目前尚存並在民間仍有一定影響的歲時節日中有關道教傳說標舉如下,從中不難看出道教文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熱鬧、也是最快樂的節日,期間充滿了與道教人物誕辰有關的神仙傳說和風俗習慣。正月初五,傳說是米神娘娘的生日,不能淘米做飯,將米煮熟是大不敬,此說在湖北農村尤為流行。這一天,還是財神玄壇趙公明的生日,商家和企業財源廣進;吃好穿好的人們在這一天都要早早起床,以鞭炮、鑼鼓和三牲酒席去迎接他的到來。這一天夜裡閤家要吃湯圓,因為湯圓形似「元寶」,又叫「進元寶」,據說這象徵財神爺恩賜的財寶。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道教經典說他歷經三千二百劫,「漸入虛無妙道」,又經過一億劫,才修成了玉皇大帝;還說他是元始天尊的後代,是太上老君送到人間去的。因此,對這位「總領宇宙主宰之君」的誕辰誰也不敢怠慢。這一天,各地宮觀要舉行神仙大會,善男信女紛紛到宮觀去叩頭進香。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後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故稱為「上元節」。道教說,天、地、 水為三元,又稱三官,主管人間的禍福、鬼神的升轉,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為三官生日,正月十五就是天官大帝的誕辰。這天,道觀常常舉行齋會,善男信女也要去三官殿堂進奉香火。正月十五還是廁神紫姑的祭日,人們擺上供物,迎請紫姑,向她占卜蠶桑農事和吉凶禍福。

二月來臨,春暖花開,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聖誕。這土地神與民眾最接近,他能保佑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宅平安、添丁進口。因此每逢二月初二,民眾莫不燒香供祀,頂禮膜拜。在清顧鐵卿《清嘉錄》中記錄鄉民慶賀土地神生日的場面:「官府謁祭,吏胥奉香火者,各牲樂以獻。村農亦家戶壺漿,以祝神厘。」這種場面今天是難以見到了,現在,偏 遠的農村也還保留有這種祭祀習俗。

三月清明是中國的又一傳統節日。民俗活動主要是掃墓祭祖、踏青戴柳。在浙江農村,清明節除了祭祖、踏青之外,還要祭蠶神。道教稱蠶神為「玄名真人」所化,據說,靈寶天尊憫人間苦樂不均,衣無所得,乃命玄名真人化身為蠶蛾,教民養蠶織衣,村民感德,立祠奉祭。

五月初五端午節來臨。關於端午節的起源,眾說紛紜,就全國習俗而言,認定端午起源於屈原和紀念屈原者為多。但一些學者考證認為,在《晉書》上未見有關端午節的記載,該節的形成可能與道教祭祀水神或龍神而舉行的神祭有關,並舉例論證說,江西端午划龍舟比賽前有請龍、祭龍儀式。這種說法雖屬一家之言,但至少說明端午節與道教仍有一定關聯。

七月十五中元節,又稱「鬼節」。中元節是道教神地官大帝誕辰和「赦罪之辰」。這一天鬼魂都會出來,或到人間看望子孫後代,或搗亂給人帶來災異,這是鬼的節日,所以人們要在這一天祭祖、上墳。中元節在民間頗受重視,祭祖、上墳的習俗至今仍在南方各省保留著。

八月十五中秋節,有祭月、拜月、吃月餅之俗。道教徒認為,這天是太陰朝元之辰,應守夜焚香,祭拜月神。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有出遊登高、賞菊、插茱萸、放風箏、飲菊花酒、吃重陽糕等習俗。這一節日的起源傳說也與道教有關。據南朝吳均《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道士費長房遊學數年。費對桓說,九月初九你家中有災難,應趕快回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禍乃可消。桓聽其言,舉家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暴死。後人沿襲成俗 ,為避免災禍,在重陽節登高飲酒,遍插茱萸。

十月十五下元節,是水官大帝誕辰,也是水官解厄之日。是日,宮觀建醮解厄,民家則多備豐盛菜餚,享祭祖先、神靈,以祈福祿。

十一月的冬至又稱「冬節」,家人團聚,備辦佳餚,祭天祀祖。民間至今仍重此節,如浙江杭州等地有「冬至大如年」之說。為什麼此節如此受到人們重視呢?原來冬至是道教元始天尊的的誕辰,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靈,是萬神之主,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人們當然不敢馬虎。

臘月二十三祭灶節,習俗是將灶神送往天上的祭祀活動。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至人間監督善惡之神,一旦發現令他不滿的行為,就暗地裡記上一筆帳,等到臘月廿四他就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作一次總匯報,然後降災殃於有罪之人。因此人們在這一天要在灶間擺上豬頭和酒肉,燒香上供,祈願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

以上是受道教傳說影響的歲時節日,通過對它們的考察可以發現:一部分歲時節日本身就是道教的節日,只是因為有了民眾的參與,增加了世俗的內容,不再局限於某一神祇的誕辰祭祀活動,從而演變為中國的傳統節日了;另一部分傳統的歲時節日是因為有了道教傳說和祭祀儀式的參與,從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二、節慶活動的仙風道跡

歲時節日中的仙風道跡,為節日增添了神奇、歡樂和喜慶。一些道教活動儀式和慶典已經演變成一種深層的心理意識沉澱在民間,如今我們在歲時節日中仍然能夠看到的燃放煙花爆竹、懸掛桃符、貼門神春聯、踏青戴柳、懸艾掛蒲、張掛印符等風俗習慣,實際上都是道教的禳災祛邪、驅鬼避瘟等法術的體現。

燃放爆竹是在節慶或喜慶的日子裡必不可少的儀式,在現代人的眼裡,爆竹能增添喜慶,所以為廣大民眾所歡迎。但究其原始意義卻是從一種驅鬼辟邪術而來。據《荊楚歲時記》稱:「正月初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由於山臊、惡鬼害怕亮光、爆竹聲和紅色,所以人們利用響聲嚇退它們,不過這時的爆是用竹節放於火中燒裂發出巨響。當臨爐煉丹的道士無意中發明了能產生巨大聲響的火藥之後,就把它應用到驅鬼的法術中,製造出各種各樣的爆竹,以代替山竹爆裂而達到驅邪保平安的目的。

掛桃符,貼門神、春聯是春節習俗之一。臘月三十或正月初一,各家各戶清早起來於門前掛桃符,貼上門神,以及寫在紅紙上的春聯,以求避凶趨吉,室宅安寧,增添節日氣氛 。

桃符是以兩塊長約七八寸、寬一寸餘的桃木做成,上書除禍降福的吉利語,春節時釘在大門兩側,桃符起源於《山海經》中的神話,據說有辟邪作用。門神是貼於大門上的可驅鬼辟邪的畫像,貼門神的習俗來源已久。《荊楚歲時記》中就載有:「正月一日,繪二神貼於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之門神。」相傳神荼和鬱壘是東海渡朔山上把守桃樹的兩位神將,能食百鬼,因此民間將神荼、鬱壘像畫在桃木板或紙上,貼於門上,專門治鬼,他們是我國民間最早描畫的門神。儘管唐宋以後,門神為鍾馗打鬼的畫像和唐太宗的兩位大將秦叔寶、尉遲恭持劍執鞭的畫像所取代,但新的門神並未完全代替舊的門神,而是新舊同時供奉,這反映出民間信仰的多樣性和綜合性。

貼春聯是由掛桃符演變過來的一種春節習俗。起初,人們在桃符上題一諸如「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有令在此,諸惡遠避」等一類壓邪話語符咒。五代時,後蜀主孟昶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可算是最早的春聯,但民間並未普及。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時,不准在桃木板上題字,而改在紅紙上,並傳令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從此,「春聯」之名才通行,貼春聯之俗才大興。現在的春聯當然不僅是辟邪物,還是表現人們抒發對現實生活感受和對理想生活願望的一種特有的民間文學形式了。

戴柳插柳是清明節常見的民風。人們祭祖踏青,歸來時折上幾根柳枝紮成圓圈或帽子形狀戴在頭上,或將柳枝插於屋簷和門窗上,這是因為傳說柳條有避災驅毒之效。《燕京歲時記》載:「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一種在水邊舉行的除災求福的祭祀)於渭水之隅,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以後,此俗在大江南北迅速傳開。如今江蘇沙洲一帶,仍以柳枝扎帽而戴,或用柳枝作成柳球玩耍,或採集柳芽與麵粉調和後攤餅而食,這都是取柳枝能避災免禍之意。

每到端午,可以看到村村寨寨,大街小巷不少人家的門前掛有菖蒲和艾條,此俗多見於南方,流傳久遠。《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並踏百草,采艾以為人,懸門上,以禳毒氣。」以現代科學觀點來看,農曆五月初五,正當初夏,多雨潮濕,細菌極易繁殖,是各種蛇蟲猖獗之時,而菖蒲具有提神、通竅、殺菌之功效,艾葉能驅蚊蠅,所以端午各家門前掛菖艾。但在古人的心裡,是認為它們具有禳毒驅邪的魔力。「艾旗召百福,蒲劍斬千邪」,這一民間流傳的諺語即是最好的證明。

中國疆域廣闊,各地與道教有關的歲時節日和慶典活動的習俗還有很多,難以詳述,但從上述的種種節慶民俗活動中的仙風道跡,還是不難看到道教對中國社會生活的滲透和影響 。

三、生活習俗的道教印痕道教對民間生活習俗的影響,首先表現在試圖祛病消災的法術方面。

古人生了病往往請道士,道士用法術驅逐致病的妖孽鬼祟。這種驅妖的法事場面一般較大,《紅樓夢》第一錈二回就生動地作了描述,說大觀園被查抄之後,園中接二連三地有人生病,說是賈府有白虎精作怪,「賈赦沒法,只得請道士到園作法事驅邪逐妖。」書中具體描述的道士驅妖捉鬼的情節在古代社會有典型意義,由此可見道教法術對古代社會生活習俗的影響之大。

近代的民間仍有請道士辦齋醮除病患的習俗。民國時期,長江中上游的一些農村由於山高路遠水深,普遍缺醫少藥,就請巫師或道士作法祈禱,有歷時一天一夜的,還有多至三天三夜的。

今天,尤其是在體現高度文明的城市,已很少看到在古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道士作法驅逐妖孽、舉辦齋醮法事了,但在邊遠偏僻的農村,這種習俗依然存在,只是與舊時的表現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

道教對民間生活的影響,還表現在喪葬習俗方面。古代,人死後家中要請道士或和尚來做道場「超度」亡靈。在湘西、鄂西和貴州、浙江等地,仍有為亡人「開路」、「打繞棺」和「接煞」等習俗。

道教對民間生活習俗的影響,還表現在俗人自己充當舉行道教儀式的主角,自己施行某些法術。也有用道教的符菉方術,在病人的床上或家門上貼上黃紙,上寫:「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斬妖治邪」、「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諸邪迴避」等文字。這些習俗的存在足以說明道教的影響是很大的。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如今人們有病還是要找醫生來醫治的。

綜上所述,道教文化對中國民俗文化的影響是非常廣泛而深刻的。

鄉儺佛粥一年新─臘八節

一:臘月的由來

古人習慣上將農曆十二月叫做「臘月」。為何將農曆十二月稱為「臘月」呢?談起這起源,恐怕必須由先民從狩獵時期剛進入農業初期的事說起。「臘」字的本義,原是把各種祭祀配合在一起舉行的意思。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一切的風俗習慣,都免不了與農業生產發生關係,農民的生活,無論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是十分的忙碌,然而比較起來,大概只有冬季才有較多的空閒時間,所以常在大豐收之後的年底舉行盛大的祭典,表示慶賀和慰勉自己一年來的辛勞。

基於傳統敬祖的觀念,首先想到的祭祀對像便是列祖列宗了;同時又想到農業的收成,不單是靠人力,風調雨順也是一大主因,當然也應該感謝神靈的庇佑;最後更希望以祭典為自己驅除不祥和疫癘,永保平安,所以利用「臘祭」將各種祭祀合併在一起舉行,藉以表達自己內心的誠意,因此,把祖先、神靈和天地合在一起祭祀,便稱為「臘祭」。因而「臘」可是包含了好幾種意義的。

臘:

也就是祭祀先祖,可以說在夏朝時便已經開始了。這裡的「臘」其實也就是「獵」的意思。為什麼要打獵呢?因為要舉行祭典,便必須去獵取百獸,若是獵取野獸很多一時吃不完,只好抹上鹽風乾起來,留著以後慢慢吃,因為是「獵祭」剩下來的,所以叫做「臘味」。「臘祭」的日子,早先並不固定,不過在周朝時大約都是在新舊年交替的時候,這個時間,換成農曆,就是十二月的時候,而日子在當時也並沒有固定。由於周朝在我國文化奠基的工作上著力最深,影響也最大,所以後代雖經曆法的改變,人們仍然是在這時舉行祭典,這大概就是「過年」祭祀活動的一個萌芽吧!

蠟:

也就是祭祀與農業有關的八種神。許慎的《說文解字》說:「年,谷熟也。」由此可見,年的原始意義和農事收成有關。古代的農業技術不如現代發達,所以在辛苦的耕種過後,收成的季節通常也就成為了狂歡慶祝的時機。而慶祝收成時,除了慰勞自己一年來農事的辛苦外,也要感激上天的賜與,並祈求來年能有同樣的豐收。

臘祭其實就是祭祀這門、戶、中霤、行等神祇的儀式。在《禮記》「郊特牲」另外提及:「天子大蠟八」,這裡的「八蠟」指的是八種與農業有關的神。臘祭原本表示一個生產週期的結束,一直要到曆法確定以後,臘的種種祭祀才逐漸被分散並融入現在陰曆年的各項習俗中。通常這種祭祀大典,只有在大豐收之後才會舉行,平日是不輕易舉行的,而且若是收成不理想,便可以免去,以避免人力的浪費。



根據《漢書》「禮儀志」中的記載,儺是一種驅除疫鬼的儀式,是由許多年青力壯的人扮成金剛神,敲土鼓,用歌舞驅走魔鬼的儀式。過年時值新舊交接之際,各種除舊布的新措施就成了這個節期的主要任務。過往一年如有任何疾病災禍,都要趁這個時機舉行一個象徵性的儀式加以驅除,確保它們來年不再為害世間,這就是「儺」的由來。

臘祭及大儺都是歲末重要的祀典。民間的儀式或許比不上宮廷的盛大,但是它們酬神、驅邪、祈福的基本精神卻是相通的,所以可以從現存的許多過年的習俗中,找出臘與儺殘存的痕跡。

相傳臘祭早在神農氏時就有了,到了夏商周時臘祭很受到當時統治者的重視。《禮記.月令》記載:天子再每年十二月,都要宰殺牲口,釀製美酒,舉行臘祭,祈求天地祖宗保佑,以求得來年豐收。由於臘祭是在十二月舉行,所以稱十二月為「臘月」。
既然臘祭是年終歲末最重要的大型慶典,那麼,臘祭又是在哪一天舉行祭祀呢?其實原本在漢代以前,臘祭的日子並不固定,有時候在十二月初,有時候在十二月底,到了漢代才開始把臘祭固定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恰巧第一年的臘祭日正好在臘月初八,人們便於記憶,就把祭祀的日子訂為臘月初八了。

二、臘八節的由來:

農曆十二月八日是中國傳統的臘八節,家家戶戶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為什麼稱為「臘八節」呢?除了臘祭的日子為臘月初八,故明臘八節的說法外,尚有一種說法:由於臘祭的神有先嗇、郵表、蝃神、司嗇神、水庸神、貓虎神、坊神和昆蟲神等八種,故名。

實際上,臘祭一直到南北朝時才真正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作為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在古代,人們把臘八節看做是新春的序幕,因此相當受到重視。南北朝時流行著「臘鼓鳴,春草生」的名諺,反映了農民在節日中敲打臘鼓,載歌載舞,迎接新春的歡樂景象。

東漢以後,臘八這一天也是佛教徒的盛大節日─佛成道節,又叫做佛成道日。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折磨,便於二十九歲那年毅然捨棄王位,出家修道。經六年苦行但仍無法悟道,有一天,他來到了人煙稀少的摩揭國,因勞累飢餓過度體力不支而暈倒。幸好遇到一個牧羊女將身邊攜帶的雜糧加上野果,用青泉水熬煮成乳糜狀的粥餵食,才得以恢復體力,精神振奮,便在河裡洗個澡,然後坐在菩提樹下沉思,終於在臘月初八,悟道成佛。由於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為了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便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也因此成為「佛陀成道紀念日」,這便是臘八粥的由來。

三、臘八節的習俗與傳說

臘八節最主要的習俗是吃臘八粥。臘八粥又叫「七寶粥」、「五味粥」或「佛粥」。在古時候臘八粥是用紅小豆、糯米煮成,後來材料逐漸增多;南宋時則用胡桃 、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現今所用材料和古代有所不同,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干、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葡萄乾、杏仁、蓮子、糯米之類,湊成八種,加上紅糖、白糖熬煮成粥。至於台灣的臘八粥,本來只有甜的一種,後來有一種以肉片、木耳、蝦仁…,為材料煮成的鹹粥,兩種都很好吃。

吃臘八粥的習俗形成於宋代,北宋時京都在臘八節時,宮廷、官府、寺院都要準備大量的臘八粥,用來祭佛和施捨貧民。民間野爭相倣傚,廣為流傳,許多雲遊四方的僧人也挨家挨戶的募化臘八粥。到了明代,臘八粥更成為皇帝賞賜給朝中大臣的節令佳食。清代,連皇帝、皇后、太子等都要煮臘八粥,不但賞賜給文武大臣,還賞賜給宮女,並向各大寺院發放米、果供僧侶食用,以表達對佛教的推崇;有的寺院則在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窮人又把它叫做「佛粥」。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了以後可以增福增壽。

在民間,家家戶戶都會熬煮臘八粥來祭祖祀神,然後饋贈親朋好友,全家聚在一起品嚐。家中有飼養雞鴨狗豬等家禽家畜的,也要餵它們吃幾勺,據說這樣會長得比較快。假如院子裡頭有種果樹的話,還要在樹幹上塗上一些臘八粥,據說這樣做果樹會多結果實。臘八粥家家戶戶煮得很多,可以吃好幾天,寓意「年年有餘」。然而,古人吃臘八粥並不僅是為了紀念佛祖成道,還帶有祈求五榖豐登、六畜興旺的寓意,甚至有人把吃臘八粥與延年益壽聯繫起來。其實臘八粥的種種材料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冬季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既可口又有營養,確實能增福增壽。

關於臘八粥的由來,民間有許多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吃臘八粥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小時後因為家境貧苦,父母親把他送到財主家放牛。有一天,他牽牛過橋,不料因為橋面太窄,老牛一不小心跌到橋下摔斷了腿。財主知道了,十分生氣,便把他狠狠揍了一頓後關進一間小木屋,不給他飯吃。

三天三夜沒吃東西,朱元璋餓壞了,想找東西充飢,找了半天只發現了一個老鼠洞。朱元璋失望之餘,想挖隻老鼠煮著吃,不料卻只挖到了一個老鼠倉庫,裡面有大米、豆子、紅棗、芋頭、花生等等,應有盡有。他喜出望外,便把這幾樣東西河在一起,煮成一鍋粥,因為實在太餓了,因此吃起來特別美味。

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雖然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但吃膩了,也覺得不合口味。這時,她突然想起小時後吃老鼠糧豆煮的粥時的情景,便立刻命御廚用各種糧食和乾果,煮了一鍋糖粥,果然覺得香甜可口,別有風味。那天正是臘月初八,所以就叫他為「臘八粥」。朝中的文武官員看見皇帝愛吃這種粥,便爭相倣傚,後來流傳到民間,成為一種習俗。

大陸有些地方臘八節還有吃赤豆粥的習俗,據說吃了赤豆粥可以袪除瘟神疫鬼。古人吃赤豆粥的時候,還舉行用赤豆打鬼的儀式。為什麼會進行這種儀式呢?

相傳在遠古時代,天地是相通的,而黃帝是當時天地最高的統治者。有一年,地上的蚩尤叛亂,企圖奪取帝位,於是和黃帝展開了一場惡戰,最後黃帝誅殺了蚩尤,獲得最後的勝利。後來,黃帝傳位給顓頊,不料顓頊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卻倒行逆施,殘害了不少忠良。結果報應落在他三個兒子的身上。顓頊的三個兒子生下來不久便死掉了,一個去了「江水」,便成瘧鬼,專門傳播瘧疾,使人發冷發熱。一個去了「若水」,化做魍魎,專門模仿別人的聲音,奪人心魄。還有一個變成小鬼,躲在屋子裡黑暗的角落,專門叫人生瘡害病,還經常嚇唬小孩。而據說它們最怕赤豆,因此每逢臘八節,人們便到處撒赤豆,把它們趕跑,便可以確保一年內全家大小平安。

其實,這是一種迷信,但吃赤豆粥確實有益身體健康,因為赤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磷、鈣、鐵和蛋白質,多吃可以治腳氣病,並對產婦有催乳、通乳的作用。

總之,臘八節是中國傳統的臘祭和佛教成道紀念日相融合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祀天敬祖與崇佛融為一體,而且摻入了祈求農業豐收、延年益壽的因素,因此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節日。

吃尾牙

過年的序幕揭開於農曆的臘月十六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於傍晚的時候,供奉牲禮─雄雞(象徵生意興隆之意)、鴨、魚、肉、蛋等。向(廳頭)神桌上拜土地公,燃燒金紙。然後將長凳子擺在門口,供奉五味碗(日常生活飯類),拜地基主(歷來住在該住宅的無主孤魂,俗稱好兄弟),燒經衣、銀紙。一般住戶在此日一家團圓食尾牙。

「牙」是民間祭拜土地公的儀式。台灣傳統習俗中,作生意的人在農曆每月初二及十六日,都必須準備一些牲畜、水果、香枝、紙錢等、祭拜地基主(土地最早的主人)以及土地公,在牲禮當中不可少的是一隻雄雞拔毛煮熟的白斬雞,這是用來象徵生意興隆的。而祭拜後的菜餚可以給家人或員工打打牙祭,因此也稱為「作牙」;農曆的二月二日是頭牙,十二月十六日是尾牙。

「作牙」的起源出於善良的社會風俗習慣,代代相傳。所謂「牙」字,為「牙旗」之簡稱,因古時荒地滿目,未經開墾之地,時有相爭開拓,致有格鬥、毆打等事發生。為識別起見,各地區(或軍旗)之西邊,均畫有獸牙之形狀,如牛角、羊角…等,以代表各地區之人員,或族人,或者軍隊的標誌;至於古代商場的買賣介紹人,往往被稱為「牙郎」或「牙儈」、「牽鉤仔」,故商人向「牙郎」們請客致謝等方式,拜祭土地公的節目,稱為「做牙」。

頭牙也正是土地公的生日,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一般農家在農曆二月二日這天舉行「春祭」,祈求一年五穀豐收並祝福土地公萬壽無疆;八月十五日還要祭拜一次,稱為「秋祭」,在五穀有了收成時感謝土地公賜給人們的豐收。土地公是老百姓的守護神,崇拜土地公是根源於人類對土地的信仰,主要為求生命繁衍或農作物豐收。在神明裡,土地公並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反而更親近人間,人們遇見任何問題,都會找上深入民間的土地公,祈求豐收、生意繁榮,就連治病、陞官、轉職也找他幫忙;台灣的土地公特別多,所以有「田頭田尾土地公」的說法。

建醮祈福 媽祖繞境 中元普渡

建醮的由來

「醮」-本系中國古代祭名,為祭神之意,漢末道教盛行之後逐漸衍變成「僧道設壇祭神」的專有名詞,其原始意義,主要在於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可是,道教通俗信仰隨著人漢人移墾台灣而被導入與生根之後,由於受到閩俗傳統信鬼尚巫之風,與開拓之際所遭遇「毒霧瘴氣」的影響,建醮的目的,遂巧妙的結合了祈神酬恩和施鬼祭魂,而成為規模盛大的祭典。

建醮的種類:

醮祭的種類繁多,台灣常見的,僅祈安醮、瘟醮、慶成醮、火醮等。其中,慶成醮系慶祝廟宇的落成,而常與祈求平安的祈安醮並行實施,合稱「祈安慶成醮」,醮祭中也以此者居多。因凶荒成瘟疫流行,而祈禱平安瘟醮,以及為水、火災死者祈福的水醮、火醮,都較少見,往往附屬於祈安慶成醮儀式中舉行。

以醮期的天數分,則有一朝醮、二期醮、三朝醮、五朝醮等,其中以長達五天的五期醮規模最為盛大。三朝醮次之;但因儀式內容相當充實,媲美大醮,且較易舉行,故三朝醮多被視為標準規模的關係。

建醮的時間:

民間舉行建醮的時間,多集中於季秋以至仲冬,也就是農曆、十、十一月三個月,這時正好是傳統農村社會收割後閒暇之期,過早則農稼正忙,無暇顧及;過遲則新年將屆,有所不宜。這也可見,民間大祭典和生活的季節性之間的密切配合。

建醮的經費來源:

建醮的經費來源,可分為「斗燈道份」與「丁口錢」兩種,斗燈設於道場內,其名目可多達數百個,且分等級,重要的如天官首、地官首、水官首等,其中尚有象徵醮域全體信徒的「總斗燈」一個。斗燈首份需按名目的等級,繳納多寡不等的款額。由於信徒對斗燈有著莫大的關切,在認捐時十分踴躍,爭先恐後輸誠,以祈神明降福,是為可靠的財源。丁口錢則是向醀域內的信徒,不分男丁、女口,每人捐獻小額金錢,以資建醮費用,是沿用已久的籌款方式。

建醮活動:

醮祭的進行由廟宇管理委員會出面總理一切事宜,稱為安醮局。

醀祭時,醮場須豎燈篙,旨在對天神、地祇、孤魂野鬼等明示 此地特舉行醮祭、燈篙通常立在廟前,陰陽分開,左邊對天界神祇,右邊則對陰間幽靈,對神祇的中央最高竿須懸天燈。豎燈篙之後有放水燈,使含冤 落水或失足落水的怨鬼可藉此分享醮祭。在醮祭期間,醮域須全面素食禁屠,市場亦禁賣魚腥葷。醮祭最終日至當晚十二結束,齌戒禁忌才解除。翌晨,家家戶戶備妥牲醴「拜天公」,中午舉行過火儀式,信眾踩過火堆,絲亳無傷,以顯示降福避邪的神力,傍晚則家家戶戶備祭品普渡,到晚上普渡結束,家家戶戶大開筳席,宴請親友,到午夜,由道士行「謝燈篙」禮,將篙竿拆除,醮典才圓滿結束。

建醮儀式結束後,供奉神位的正廳,一個月內謝絕外入進入參拜,保持聖堂潔淨,惟恐受外人感染污穢之氣,影響建醮成果。建醮的完成,不僅了償民眾的心願,帶來心神上的安寧,而且,就古代的農村生活而言,還具有娛樂的效果,使民眾在農忙之餘,得以歡樂一番,更促進人際之間的和睦。

而在今日人際關係日趨生疏冷漠的工商業社會中,若大家不鋪張浪費,實亦不失為一項有意義的交誼活動。

傳說中的鬼月:

台灣民間,葨歷七月稱為「鬼月」。七月初一為「開鬼門」,也就是打開地藏王所管轄地獄門的日子,直到七月三十才「關鬼門」。

據說,在這三十天之間,幽冥界的「好兄弟」,都爭先恐後的跑出來逍遙陽間,徘徊街上找些好吃好喝的。

所謂「好兄弟」,就是指陰間的餓鬼孤魂而言,因不敢直呼餓鬼孤魂,故才暱稱其為「好兄弟」。鬼門關開放之後,陽間的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供拜「於味碗」──魚、肉、雞、鴨和菜五種祭品。此外還供奉糕、粿、水果等等,所有祭品均要插上一炷香,然後再焚燒經衣、銀紙,給好兄弟做盤纏,這就是七月初一下午的「拜門口」。
  尤其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鬼門大開之日,故俗信這天最好別出門,以免撞鬼,更別到河邊去,免得不慎失足被鬼拉下水。為要祈求平安,大肆殺雞宰鴨,設立香案,招待「好兄弟」飽食一番,這就是台灣所謂的「七月半大拜拜」;真是「四海之內皆兄弟」推及幽冥界定!

七月十五日是佛道兩教一個重要節日。依照道教的說法,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道教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上、中、下三元節,分別有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大帝(三界公)下降,考察人間善惡七月十五日,同時亦為佛教的「盂蘭盆蘭」。佛教徒要舉行「盂蘭盆法會」,供養僧伽,為現生之父母植福,為過去七世父母超度。盂蘭盆法會實為中元節之濫觴,數千年來流轉變遷,形成所謂「中元普渡」的風俗習慣,然而沿襲至今,國人只知其-吃拜拜,其二-燒紙錢,反倒遺忘盂蘭盆會的意義了。

目連救母:

盂蘭盆會即起源於著名的民間故事──「目連救母」。根據佛教的「盂蘭盆經」記載,原來釋迦牟尼最初傳揚佛教的時候,首先說服了當時印度兩個最有名的學者,一是摩訶舍利尊者,一是摩訶目犍連尊者(簡稱目連)。目連皈歸佛陀,出家為僧後,遂成為佛家鐊子中最具神通的第一人。他曾運用神通之力放斿天堂,看見了父親的靈魂,父親告以其母正受苦於地獄的惡鬼道中。目連於是不辭千辛萬苦趕往地獄,以缽盛飯予母親解餓充飢,無奈飯入其母之口,立即化成火炭。目連苦思救母之法,遂向其師求援,釋迦牟尼告曰:「你母罪孽重,非你一人之力所能如願,須仗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你可在七月十五日,為現在危難的七世父母,備百味五果於盆中,供養十方大德,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目連遵辦,廣請眾僧舉行盂蘭法會為七世父母行禪定意,其母終得解脫餓鬼之苦。

普渡的由來:

基於言些惡鬼孤魂食物入口即化為火炭,食物無法下嚥,須由僧道為其化,食消除焰火,所以世俗都在七月十五延僧結盂蘭盆會,誦經施食,為他們「放焰口」,救渡先亡倒懸之苦,也就是今日俗稱的「普渡」。

普渡的由來猶有一說,相傳唐朝李世民游地府,因眾鬼卒被囚困於地獄門而無法超生,要求李世民為他們超渡,於是李世民還陽後,即刻命令唐三藏至印度取真經,為無主的孤魂作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羅天大醮,目的在使他六道輪迴,轉世陽間。

所以舉行普渡的用意,不僅是請好兄弟吃大拜拜,希望他們安安份份莫在人間到處騷擾,最主要是藉著普渡祭拜的機會,代向閰王求情,請閰王慈悲為懷,能夠盡量讓他們投胎轉世早日脫離鬼域,回到陽間重新做「人」,故普渡是一椿極富「人情味」的事啊!

私普:

在普渡之中,還分成「公普」和「私普」兩種。顧名思義,前者是大家一起普渡,後者是自家的普渡。私普是同一個村莊在指定的同一天舉行祭典,由於是各自進行自己的普渡,因此並不以寺廟為中心,且費用自行負擔。私普當天,家家戶戶都擺出香案飯菜,招待來自陰間的好兄弟。

公普:

公普,一曰「盂蘭盆會」一曰「中元祭」,各村落都在同一天以同一寺廟為中心舉行祭典。日期就是七月十五日。

舉行公普前夕,要在廟前「豎燈篙」。豎燈篙就是用一支長竹竿,頂端掛著圓形燈籠,上書「慶贊中元」。豎燈篙的目的是方便那些出了鬼門的好兄弟認清方向,引他們前來接受普渡。據說,燈篙豎得愈高,照得愈遠,可以招聚更多的好兄弟。因此,若用二、三丈長的青竹做燈篙,則表示是普通程度的普渡,只能招待較少的鬼魂;若是大型的建醮,就得豎立五、六丈高的燈篙。

豎燈篙是針對陸上的陰客而用,若是邀請水裡的鬼魂,就得「放水燈」。國人相信,落水而斃命者,經年滿身淋漓浸於水牢之中,甚為淒苦。想要離開水牢,就要引誘一個活人落水頂替(俗稱「找替身」,或「叫猴替」)。聖佛慈悲,不忍水牢再添新魂,故讓寺廟僧道舉行放水燈,藉著漂流燈火的招引,超渡水鬼脫離苦海。放水燈是在廟普前一夜舉行。水燈分為「水燈頭」和「水燈排」兩種。水燈頭有圓形的,也有小屋狀的「紙厝」。水燈排是竹筏式的燈架,架上分成數十格,甚至數百格,每格均裝有一盞燈。

小屋狀的水燈頭是釘在具有浮力的香蕉莖或保麗絨皮上,內插蠟燭一根,門邊有時還貼有「水路悠悠迎義魂」、「燈光爍爍接陰客」之類的小門聯。

放水燈之,前先由善男信女們捧著水燈,緊跟在鑼鼓陣之後,看熱鬧的人會自動加入行列,遊行街上一周。這群包括了大鼓吹樂、水燈頭、水燈排、樂團和化裝隊伍會愈來愈長。隊伍浩浩蕩蕩地到達河邊以後,僧道就誦經導引,紿口不語的信徒,則將點燃的水燈,一一放入水中,任其漂流遠去。

放水燈的意義,是要藉著燈光,集聚水裡的鬼魂,讓他們紛紛來到陽間接受普渡。放水燈的第二天,就是寺廟舉行公昔的正日。公普的第一步驟,要設祭壇於廟庭,祭壇之中書寫「盂蘭盆會」或懸掛「三官大帝」像。壇的前方是上下兩層神桌,上置神像、香燭、盛白米的斗燈等私。神桌前面放列長桌,供奉牲醴、漢席碗和「看牲」-用麵粉材料,捏造成的飛禽走獸、魚介水放或歷史人物。祭壇旁邊還供著紙糊的「大士爺」-陰間諸鬼的代表,俗稱「鬼王」。據說,在中元普渡,大士爺主司刀配供品予諸小鬼之職,人們不願大士爺分配不公,而引發好兄弟之間的爭執,故於大士爺頭頂供上觀世音菩薩像,以司監督之責。

位於大士爺左右,各有一座方型紙厝,左側即「翰林所」-供讀書人的孤魂休息;右側則為「同歸所」-供一般孤魂歇憩之用。紙厝內有都擺「經衣山」的紙條;據說此山裡埋藏有鬼魂所需之各式陰間用品。此外,紙厝內尚分男室、女室,可見人們對陰間性別、階級之分野設想周密!

普渡結束,希望鬼王召令眾鬼返回陰間,於是要舉行「火燒大士爺」的儀式。公普時,廟前廣場所搭置的臨時席棚,俗稱「孤棚」,參加普渡 的供戶就把「孤飯」和各種祭品置於孤棚台上,供品均插上三角旗一面,寫著「普渡陰光」、「敬奉陰光」等字句。

「搶孤」、「搶旗」於早年的台灣曾風盛一時,如今視之陋習,已不多見。搶孤如在諸好兄弟尚未飽食之前搶食,必然招其不滿,而惹來不平安的一年,故以放煙花為信號。時間一到,煙花一放,成千上萬的人爭先恐後搶奪孤棚裡好兄弟吃過的供品。尤其是置於孤棚上之三面小旗──「頭旗」、「二旗」、「三旗」。

搶孤的習俗,據稱是為了表示勇武,趁孤魂餓鬼進佷之時,搶奪他們的食物、旗幟,其目的是要證明活人比死心人強,諒鬼魂也不敢向活人作祟吧!另一種解釋說爭搶孤棚裡各種供祭物、旗幟,是為了獲得吉祥、幸福。據說,所搶得的旗幟,可高價轉售予航海人,將其插於船上,航行必然一帆風順。昔日搶孤時,人潮擁擠,你推我爭,往往造成無數的傷亡。甲午年,台灣妄撫劉銘傳有鑒於,此乃下令禁止,搶孤、搶旗遂少見於今日。

中元普渡時,往往有「神豬競重」、「羊角競長」比賽,並安排野台戲表演諸類活動來「與鬼同樂」!

在敲鑼打鼓聲、氤氳的香煙和虔誠的祭拜裡,中元普渡的盛典,一直熱鬧的持續到七月三十──「關鬼門」。

農曆七月三十,乃地藏王菩薩誕辰,而自鬼門來到陽間的好兄弟,在飽食盛筵後,也需於此日回轉陰間。於是,家家戶戶上供祭拜,一則向地藏王祝壽,一則歡送各路好兄弟。而各寺廟也在午夜時,刻拆去燈篙。故「關鬼門」之日,又稱「謝燈腳」。

至此,所有鬼月的活動終於落幕告停了。

中元普渡就正面意義而言,可藉此增添生活情趣及街坊的聯誼,充滿人情味;但若過分奢侈,鋪張,甚至迷信,就不足取了俗語說:「亦著神,亦著人」個人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所謂;「天助自助者」即為此意。

宗教信仰的由來

尋求精神寄托是人類共有之現象,因初民對所處環境的自然變化無法解釋,遂一律視與鬼神有關,為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乃有各種祭祀行為產生,而祭祀之對象,最初以自然星象、山川河谷丘陵等為主,繼而擴及庶物、祖先、雜鬼等物,最後始形成宗教信仰。

宗教與科學的關係

因為宗教信仰是建立在信仰主體人單方面的相信上,故其本質是不能以科學態度衡量的。如中國人相信宇宙冥冥之中有一主宰(上帝);佛教相信六道輪迴及涅盤境界:基督教則相信耶和華創造世界,而耶穌是耶和華的獨生子(代表人),信其教者死後可以上天堂等等。因此,從信仰之本質來看,任何宗教皆有其共通性,不應有所謂「高等宗教」、「低等宗教」之分。

其次,宗教經近代人之改革與賦予理性化以後,與科學是不衝突的,科學追求的是對外界的認知;宗教則轉趨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安適,如美國的科學技術領先世界各國,但其國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皆有宗教信仰。又供產國家中,不少反對宗教者,未見特別發達,由此可見宗教與科學,而不衝突。更何況即使科學再發達仍有不足之處,於是宗教為人們生活的最後寄諮語:「舉頭三尺有神明。」,因此透過宗教,使人不致陷入絻望的而確信人生仍有光明的一面。

府城的宗教

台灣的民間信仰,無論在本質上或形式上都與大陸閩南和奧東一帶寫異。因為台灣人民的祖先大部分是來自閩奧的移民,當時,台灣地痟民貧,山多瘴癘,地多瘟疫為消災解危,移民就把故鄉的通俗信仰傳入,由於台南是台灣開發的起點,所以台灣流行的各類宗教都是由此地發展出去的。

今日流行於府城的宗教有下列幾種:

佛教:

佛教引台灣是在明鄭時期。鄭成功父子在台施政,皆引陳永華輔佐。陳永華為儒家之奉行者,特別重視教育,除興建學校外,廣建寺廟,一秉禮記祭法之原則,對「法施於民」、「以死動事」、「以勞定國」、「捍大災、御大患」者,皆加崇祀,對佛教亦未加以禁止。 當時所建佛寺,皆祀觀音,如觀音亭、龍湖巖等都是,僅在今台南縣、市附近,文獻足征為明鄭時代所建之佛寺,即達四所之多。 清朝領有台灣以後,佛教有梢當的發展。因鄭克塽降清後,文武官 、兵皆被遣送大陸,重要官員宅邸被改為寺廟者頗多,如鄭家宅邸於康熙二十九年被台廈道王效宗、總兵王化行改為海會寺;李茂春之夢蝶園於康熙三十三年皮被知府將毓英改為法華寺;寧靖王邸於康熙二十三年被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改為大媽祖廟,讓廟住持並兼任台灣府僧網司事,管理僧侶事務。 由於清代台灣地方官吏崇佛教,除正規佛教寺院系由僧侶住持外,傳統祠廟亦多以僧侶為住持,如台灣府大天後宮,終清之世,皆由僧侶住持。

此外,各地著名廟宇曾由僧侶出任住持者,尚有台南縣南鯤身代天府、台南市普濟殿等,不勝枚舉。清代台灣佛教之盛,由此可見一斑。

日本據台初期,台灣的佛教分成二大系統發展,第一個系統在日本人之間流傳,第二個系統則為台灣傳統之佛教。

日式佛教傳入台灣,導源日人設置隨軍布教和尚。當清廷割讓台灣,台人不願臣倭,組織武裝力量抗日,日人派軍強取時,日本佛教各宗即隨各軍隊傳入台灣,從事忍問日軍士兵及軍屬,至台灣主要抗日活動式微後,日本各宗派即擬以中國人為對象,開始傳教。然因語言不通,績效不佳。至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八)姒後,因經濟來源不繼,日籍僧侶為謀生存,再改以日人在台官眷為傳道對象,並以襄贊在台日人喪葬法事為其主要課題。如此傳入台灣的日本佛教宗派,有曹洞宗、真宗本願寺派、大谷派、木邊派、臨濟宗、淨土宗西山派、真言派、日蓮宗、天台宗、法華宗、華嚴宗等共八宗十二派。日本全國佛教十三宗四十八派,可說已大半傳入台灣。

台灣傳統佛教,原無嚴密組織,與傳統祠祀相似。日人於明治維新後,即派人赴歐洲研究基督教之宗教改革,以為推動日本宗教改革之參考。及其據有台灣,掌握台灣宗教狀況後,亦逐步加以革,對正統佛教,則加強其戒、律、法之研究,培養年輕僧侶,遠赴日本各佛學校進修。對傳統祠廟內之僧侶,亦逐步將其架空。至日據末期,日人為謀迅速同化台人,更強迫傳統祠廟與日本佛教各宗派合流,於各祠廟大門掛上佛教某宗派布道所之木牌,否則將予拆除。

齋教:

清初,台灣漸次傳入一種含有濃厚佛教色彩的新興宗教,通稱「齋教」,於日本據台後,反而成為台灣佛教之主流。齋教開山祖羅清(明正統七年至嘉靖六年,一四四二~五二七),山東省萊州府即黑縣豬尾城人。

齋教教義,是揉合儒、釋、道三家思想而成者,其教外貌似佛,內持似儒,科儀則近道,信徒不圓顱、方頂、出家、自謀生活於市井中,而特嚴三皈五戒規,三皈是:皈自性修出之智慧「佛」、做事不偏不易之「法」、氣象清淨巍巍不動之「僧」:五戒為:戒殺生害命(仁)、戒偷盜(義)、戒邪淫(禮)、戒誑語(智)、戒開葷飲酒(信)。另有聖諭六條為:「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其終極理想,則為儒家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實現。

方便無法領三皈五戒者受其教,於飲食方面,有變通辦法,允許只受三皈依之教徒行早(每日早晨吃素)或花齋(每月初一、十五,或三、六、九全日素食),以方便信徒信守,故其教能大盛。

齋教傳入台灣,以康熙年間金幢派蔡文舉門下最早,龍華派則於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於台南安平海頭社設立化善堂。嘉慶年 間有台南德善堂;道光年間有台南德化堂等之創立,此後痊台各地,無不有齋教之存在。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台灣割日後,台民抗日武裝活動迭起,日軍復施以無情屠戮,民心頗為不安。民國元年(日本大正二年,一九一二)台南龍華派齋堂七堂即聯合成立「齋心社」,以便彼此支援合作。民國四年(大正四年,一九一五),齋教信徒余清芳、羅俊等人籍宗教信仰,號召台灣居民抗日,設本部於台南市民「西來奄」,出入全島齋堂。然事機不密,被日警偵破,緝黨人數名。

日人於西來奄事件發生後,十分重視台灣之宗教,亟亟於台灣宗教之同化工作,民國二十六年(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第二次中日戰爭伋生,日本全力貫澈「皇民化」運動,台灣佛教界在日人高壓下,完全採取日本佛教之服裝、法式、儀式。齋堂亦如佛寺,其開山祖羅清神像及有關經典完全被柰止使用。

台灣光復後,由日本傳入之佛教各宗派撤離,日人所建各寺院分別由佛教及有關機關接管。

一貫道:

又稱天道,該教信奉無生老母(或稱無極老母、瑤池金母),主要教義謂:無生老母因世界無人類為傳人衍人種,乃命其眾多子女(原子)到人間來,行前付以八寶(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囑任務完成後,速返真空家鄉母子團圓。但諸原子下凡後,迷失本性,忘了回鄉大道,故老母派彌勒佛下凡渡九二億原子,而以三教諸聖仙佛協助度化工作。所以一貫道崇 拜神佛以「明明上帝」為主,此外,孔子、太上老君、彌勒佛等儒道釋各方都是其供奉的對象,其至有五教聖人的出現,即儒道釋外,又加上回教及 教的教主。一貫 道的禮拜場所稱為佛堂,教徒彼此以道親相稱。

一貫道於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開始傳入台灣,他們先在台北市找到落腳點後,即沿著縱貫鐵路南下傳教。他們先勤學閩南語,以拉近彼此距離,再憑著宗教的犧牲、奉獻精神貧苦大眾服務,漸漸感動鄉民,僅約一年時間,台北、苑裡、苗栗、豐原、布袋、北門、台南等地,都有了基本的信徒。目前台南市的佛堂有天帝聖崇德聖堂,關帝 聖堂因一貫道恰於大陸淪陷前後迅速傳入,並在台灣積極發展組織,爭取信徒,遂使政府主管安全單位十分注目。該教雖主張吃素,但卻准信徒吃蛋,致外人懷疑其教為旁門左道,政府乃於民國四十年二月開始,依照「查禁民間不良習俗辦法」第二條規定,予以查禁。但一貫道徒認為這是無生老母考驗他們,堅定其信心之一絕佳機會,人人更勇於傳教。至民國五十二年,政府取締政策變為積極掃蕩,警方對一貫道持嚴格掃蕩做法,一貫道教徒對治安人員亦抱持敵視態度,此時,一貫道領袖人物為化解此一對立情勢,乃聯名在新生報刊登聲明,要求一貫道信徒自動解散。

民國五十三年六月,台灣省道教會在中央日報刊登啟事,呼籲一貫道信徒歸回道教會。一貫道各佛堂大部份遂加入道教會,但也有小部份加入佛教會。 民國六十年十月二十五日,中華民國宣佈退出聯合國,六十一年二月,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台灣民心頗覺不安,一貫道基於宗教使命感,乃乘機復出,並將其傳教重點,置於吸收大專程度之知識青年,積極提升信徒素質,並於寒假召集大專學生信徒,施姒教義、儀節等訓練,且於其中選拔優秀人才以備他日為宣道之講師。

民國七十年以後,一貫道信徒開始努力爭取傳教合法化,並向報刊投稿,針對外界批判一貫道之「教義邪而不正」、「裸體膜拜」、「對政治有不良企圖」提出解釋與說明。此後,由於黨、政、教育等界。漸漸有一貫道信徒擠身領導階層,出任中央民意代表者日多,加以歷次選舉,一貫道信徒也都理性的與執政黨合作,支持執政黨提名候選人,以證明該教實無治野心;對各種公益活動皆能積極參與,且治安單位對該教多年之觀察,亦未曾查獲不法情形,該教之作為終於獲得各界認同。政府也終於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十三日,由內政部正式 宣佈取 消禁止一貫道傳教的命令。一貫道始成為中華民國之合法宗教。

道教:

台灣的道教,於明鄭時代由福建傳入,以崇奉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的武當山派為主流,並且盛極一時,因明太祖開國、明成祖靖難,皆引道士為助手,而崇信道教。鄭成功入台灣,致力建設台灣為反清復明根據地,有關宗教設施,一以明朝為式,武當道士及玄天上帝之信仰亦被傳入。兼以當時盛言,明鄭政府所在之安平鎮與七鯤身酷似龜蛇,遂廣建真武廟以為之鎮。流風所及,台灣道教之發展,遂更為迅速。台灣淪於清朝統治以後,重佛輕道如明鄭時期所建最重要廟宇大上帝廟即被兵丁永久佔居,原住持之道士,除極少數外,不得已乃淪入民間,為人家做法事以圖存。無法在思想、學術上用功夫,致其社會地位日漸淪落。

淪入民間之道士,俗稱司公,從頭飾之不同,可分成烏頭及紅頭兩類,所謂烏頭者系以黑布及裡網巾纏其頭,所事以凶、喪事為主;中復分成靈寶、老君、天師、瑜珈四派。所謂紅頭系以紅布及紅綢巾纏其頭頭,所事則以喜事及為人消災解厄為主。台灣受日本統治時,日本台灣總督府以道教為中國之本土宗教,蘊含中國文化色彩在內,深恐不利其殖民政策之推行,遂故意加以壓抑,動輒斥為低級迷信,以打擊中國人之信仰心,以遂其他日以佛教及日本神道取代之目的。

日人以道教發源於中國,易引起台灣人民思念祖國之愛國情緒,不利其侵略政策之推行,乃倡皇民化運動,焚燬寺廟神像(美其名日寺廟神天),揚佛抑道,只許佛教寺庵日本化後繼續發展,而不許道教新建寺廟,不許成立道教組織,道士欲繼續執業者,須先至佛教講習班受訓,執業時須穿僧服。不許人民稱道士為道士,不許人民信仰道教,信仰道教者,其戶口冊上之宗教信仰欄,一律改為佛教。此外,尚令僧尼遷入道教寺廟,並沒收寺廟財產,移充他種社會教化基金,不一而足。當時台灣住民,雖反對日人此種暴,但懾於日本軍警武力高壓,都敢怒不敢言,只得於暗中加以抵制。

雖然不久日人即於民國三十四年(一九四五)無條件投降,台灣光復,但日本推行數十年之抑道揚佛,指斥中國傳統信仰為迷信之說法,已深入知識份子心中,知識份子對傳統信仰抱持敬而遠之,甚至排斥之態度,其能認識道教本質而加以支持者,實少之又少。而且台灣道士由於缺人之組織,只注重於符咒驅鬼的法術,乃助長了法師和童乩的流行。此外,道教經咒龐雜,往往由傳授者任意解釋,或與儒說附、或與巫術合流,或依旁佛教,今日表現於民間日常生活中最顯著的就是冠婚、葬祭和歲時祭祀,今日全省的寺廟,大多帶有道教色彩。

台南地區供奉較盛的神佛:

王爺:王爺信仰是台灣民間的強勢信仰,在台南地區亦是,供奉王爺的廟宇就有一五七間。王爺又稱千歲 、大人、代天巡狩等,王爺信仰來源有下列幾種:

  鄭成功系統、大王廟、大人廟等主祀王爺即是鄭成功;

  瘟神系統;

  英靈系統:生前有功死後尊為王爺,如蕭王爺祀「蕭何」,姚王爺「姚崇等」。

媽祖:又稱天上聖母、天後等。台灣四周環海,而媽祖屬海上守護神,故其信仰特別受重視。台南 中區的大王后宮,土城 聖母廟及鹿耳門的天後宮都是有名的廟宇。

保生大帝:乃未朝泉洲地方名醫、死後升天後又常下凡拯救世人,或率領神兵助陣御離救駕等。因曾救宋高宗平安過江避金兵,故高兵下詔在其故鄉建廟祀之,且賜與「大道真人」的尊號,而民間又稱其為「大道公」。在台灣凡泉洲移民處一定建廟祭祀保生大帝,台南地區,對保生大帝的尊崇,也可顯示台南地區來自泉洲移民眾多的證明。

玄天上帝:又稱上帝。乃信仰「北極星」而神格化的結果,北極星可在航海中指示方向,故成航海家信仰的對象,鄭成功登台後,就在今民權路口建廟祭祀。玄武位北方,故其廟稱「北極殿」。民間又傳說上帝公本為屠夫,晚年悔悟殺生無數,乃以屠刀部腹剔出胃腸投入河中,因而被度至西天成佛,而其胃入河後成龜,腸則成蛇,在河中作怪,上帝公乃降服之,收為部下,因此廟中玄天上帝一定腳踏龜蛇。

阿彌陀佛:阿彌陀是梵語,義為無量,包含無量壽及無量光的意思。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所以眾生有,難口中直念「阿彌陀佛」,即盼彌陀適時來臨,引導脫離苦,難以通往西方極樂世界。俗云:「家家隬陀佛、戶戶觀世音。」可見其在民間信仰的並遍。又云「祀觀音是修現世、祀彌陀是修來世。」

觀音菩薩:台灣民間俗稱「觀音佛祖」。觀音有多種現身,有送子、千手、千目,如意輪...等觀音、又「法華經普門品」亦謂觀音有三十三現身,時而男,時而女,視所度對像而不同。一般寺廟後進為觀音廳或大士殿、即主祀觀意、旁祀十八羅漢,可見其信仰之普遍。又佛家有隬陀三聖或西方三聖之說,即謂彌陀悲智兼備居中,觀音在左側,主慈悲,勢至菩薩位右側主智慧。

三寶佛:佛家以佛、法、僧三者藏一切之功德,故尊之為三寶;後以釋迦佛、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三者最具功德,而奉之為三寶佛。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