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涉性侵助理教授無罪?

涉性侵助理教授無罪?

更新日期:2008/06/07 04:33 張孝義、陳志賢台北報導
淡江大學某知名助理教授,被控利用幫學生推薦出國留學、找工作機會,連續對4名學生性侵案,台北地方法院審理後,認為這名助理教授的行為固然可議,但沒有犯法的事證,因此判他無罪。檢方則對此強調無法接受,將會提起上訴。

台北地檢署原起訴檢察官認為,當時4名被害女學生,都明確指控該助理教授以論文過關、推薦等理由,藉老師權勢脅迫她們與他發生性關係,被害人均否認是出於自願。當初證人及被害人指述的犯罪事證明確,檢方才依法起訴。

檢方認為,一部分被害人在法院審理期間「翻供」,有可能是被害者對犯罪者產生情感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所致。

已婚的淡江大學助理教授被女學生指控,利用幫學生推薦出國留學、找工作機會,對4名女學生強吻、擁抱、愛撫,甚至發生性行為,遭檢方以利用權勢對女學生性侵害罪嫌起訴。

被告在審理時,坦承有接吻乃至於性行為的發生,但他辯稱發生當時,與女學生是男女朋友、兩情相悅,並沒有利用權勢。與助理教授發生性行為的女學生出庭作證時,也表示事發當時對教授有好感,甚至曾經交往。

法院審酌後,認為被告與學生發生性關係,是在兩情相悅下產生。至於猥褻部分,經查指控助理教授的這位女學生當時的舉措,確實會讓被告認為是自願而為,並非出於強迫,因此判他無罪。

TOP

更新日期:2008/06/29 04:32 陳志賢台北報導
某知名大學尤姓助理教授,被控利用幫學生推薦出國留學、找工作機會,連續對四名女學生性侵案,台北地院審理後,認為尤的行為固然可議,但女學生是「兩情相悅」,判決無罪。檢察官不服,已提起上訴。

一名被害女學生,在得知尤某獲判無罪時,相當氣憤,打電話請檢察官「一定要上訴」。女學生向檢方說,她確實被尤逼迫口交,尤的行為不只是「可議」,甚至是「可惡」。她認為,法官曲解、片段解讀她的說法,令她很不服氣。

已婚的某私立大學尤姓助理教授被女學生指控,利用幫學生推薦出國留學、找工作機會,對四名女學生強吻、擁抱、愛撫,甚至發生性行為,利用權勢對女學生性侵害。

尤某在審理時,坦承有接吻乃至於性行為的發生,但他辯稱發生當時他與女學生是男女朋友關係、兩情相悅,並沒有利用權勢。

法官以女學生曾替尤某畫素描、與尤一同看婦產科,甚至有人出庭作證時,也表示事前曾對教授有好感,認定尤某與學生發生性關係是在兩情相悅下產生。至於猥褻部分,法官認為女學生當時的舉措,確實會讓尤認為是自願而為,並非出於強迫,因此判他無罪。

不過,檢方認為,當時四名被害女學生,都明確指控尤某以論文過關、推薦等理由,藉老師權勢脅迫她們與他發生性關係,被害人均否認是出於自願。當初證人及被害人指述的事證明確,檢方才起訴。

檢方指出,法官以有人曾替尤畫素描、一起看婦產科,即認為尤沒有強制性交犯行,並不適當。刑法利用權勢姦淫罪,並非以強暴脅迫作為前提,是加害者利用一種長期、漸進式的關係、方式,來引導被害人信賴其權威、價值,進入無法抗拒的潛意識狀態為要件。

針對法官曾訊問被害人與尤發生性關係,是否與指導論文有關時,有人回答無關,認定尤無脅迫姦淫一事,檢方說,這是法官將尤長期利用權勢脅迫的時程,過度簡化、並切割性侵害的時間點所致。

檢方也認為,部分被害人「翻供」,疑係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同情加害者所致。但無論如何,法官以簡短不當問題詢問被害人,很難期待被害人能整理自己遭性侵害後錯綜複雜情緒,作出正確判斷。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