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美國雜志:中國與美國或在夢遊中開戰

美國雜志:中國與美國或在夢遊中開戰

來源: 環球網/日期: 2015-04-22


  解放軍武直10大機群練突防作戰。(資料圖)

  美國《國家利益》雜志4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與美國:夢遊中步向戰爭?中國領導人愛講“和平崛起”,並花大量時間思考“過去的教訓”。但上世紀讓人相信中國和平崛起的理由並不多。相反,曆史上新興國家挑戰主導國家地位的例子很多,通常最後導致戰爭。最能透視中美關系可能走向的例子是一戰前的英德關系。如今,中美間競爭愈演愈烈,很像當初英德對抗:中美對峙也是權力分配和經濟及意識形態因素的産物。美國政策精英如今對相對力量的轉移惴惴不安。

  經濟上的競爭和意識形態的反感激起美外交精英的“中國威脅”感。政界很多人認爲,中國經濟成就是其采取自私自利和不自由政策的結果。他們害怕中國的貿易和經濟政策會損害美國地緣政治和經濟利益——這也與1914年前英國對德國的擔憂類似。

  美國對中國成功的擔憂正在加深。沖突能否避免取決于兩國的關鍵利益。對北京而言,答案直截了當。中國希望成爲東亞(和東南亞)的地區霸主,想在自家後院確立地緣政治主導地位。對美國而言,如今在東亞的支配地位對其國家安全並無多大益處。畢竟,由于地理位置及壓倒性的軍力優勢,美國是有史以來最安全的大國。

  那華盛頓爲何要堅持維持在東亞的主導地位呢?根本原因是觀念上的。美國想要支配該地區以確保其市場對美國的經濟滲透和自由觀念開放。中國被視爲威脅,因爲其存在本身就對美國安全所依賴的“門戶開放世界”的觀念構成挑戰。

  不誇張地說,對美國在東亞的最大威脅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的自由世界觀的政策結果。美國的意識形態偏好是其對華大戰略的強大動因。但這種大戰略不僅令美中産生矛盾,更加劇了北京的不安全感及其對華盛頓意圖和野心根深蒂固的疑慮。

  事實上,當初對于崛起中的德國,英國也曾進行過是采取遏制還是安撫政策的辯論。今天,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前者的觀念占據美國外交界的主流。美外交界認爲北京應滿足于目前擁有的——或更確切地講,華盛頓願意讓中國擁有的。但這種強硬政策只會堅定北京認爲美國決意阻止中國崛起的看法。

  美國忽視中國對自身利益的看法,造成中美關系不信任和敵意上升。若真想避免對華直接沖突,美國必須做出艱難甚至痛苦的調整,采取接納中國崛起的政策。(作者克裏斯托弗·萊恩,喬恒譯)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