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事關生死存亡,中國的全局研判和戰略選擇!

事關生死存亡,中國的全局研判和戰略選擇!

原標題:形勢異常嚴峻,事關生死存亡,中國的全局研判和戰略選擇!
李光滿 · 2021-03-08 · 來源:李光滿
只要我們不出現重大戰略誤判,只要我們不發生內亂,只要我們不被西方策劃的顔色革命所瓦解,中國就不會失敗,就不會輸也不會垮,任何外面的敵人都打不垮摧不毀中國,都無法讓中國屈服,這也是我們一定能最終取勝的關鍵。
  當前的國際形勢十分嚴峻,如何在紛繁複雜的形勢下做出正確的戰略判斷,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事關國家未來,我們必須冷靜、理性、清晰地做出正確的判斷,並提出正確的對策,確保不犯顛覆性錯誤,確保不發生系統性風險。

  一、中國的兩大戰略判斷

  一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一個對世界格局變化大趨勢的總判斷,這個判斷的重點不在美國是否衰落,而在中華民族的複興和中國的重新崛起,中國的重新崛起決定著世界大變局的基調,在全世界各國都在距離美國越來越遠的時候,只有中國在快速追趕美國,並會在可以預見的時間點其國內生産總值會超過美國,這種趨勢已經形成,無論是美國,還是其它國家,或任何政治勢力都無法阻擋和改變這一趨勢,而且這一趨勢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是百年之變,千年之變,是世界的中心重回東方、重回中國,這一判斷至關重要,它讓我們充滿希望,也充滿自信。

  二是“中國發展仍然處在戰略機遇期”。這一戰略判斷是在黨的十二大上作出的,到十九屆五中全會仍未改變。盡管世界形勢風雲變幻,大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形勢日益嚴峻,地區沖突甚至戰爭不斷,但在核威懾下,大國間的大規模戰爭暫時不會爆發,中美俄三個大國之間暫時不會爆發直接的大規模戰爭,世界以和平爲基調的形勢不會改變,正是基于這一判斷,中國五年一個周期的發展規劃才會有序實施,中國的軍費才會溫和增長而沒有大幅增長,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才會穩步推進,這都是爭取在戰略機遇期內盡管強大自己,以應對未來更嚴峻的考驗和挑戰。

  當前中美之間的矛盾、沖突日益激化,戰爭形態已經由軍事戰爭演變爲多領域、多維度、全方位的戰爭形態,在貿易、科技、金融、網絡、太空、輿論、政治、外交、文化等領域激烈進行,爆發軍事沖突的風險也在增大,因此現在戰爭與和平的形式已經發生變化,我們在大力提升現代化武器裝備水平的同時,加緊科技創新和突破,加快産業轉型,解決好卡脖子問題,抓住仍然存在的“戰略機遇期”,在關鍵時adwe期,扭住發展這個主線,堅定不移地實現對美國的超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二、中國提出的國際主張和倡議

  一是全球命運共同體主張。這是基于數百年來資本主義世界和帝國主義國家對全球的野蠻殺戮、掠奪、蹂躏的殖民曆史和當前全球共同面對的嚴重的戰爭、糧食、資源、環境問題提出的一個有關人類命運的重大命題,中國呼籲並倡議和平、綠色、友好、公平發展,全球共享發展紅利,合作共贏,這是中國思想、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價值觀的體現,這一主張將使中國在與以美國爲首的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國家的競爭中,在未來重新建立國際秩序和制定國際秩序的規則中,始終站在人類道義的制高點上,具有道義的正當性,看起來虛,實則具有無與倫比的強大而恒久的力量。

  二是一帶一路倡議。一帶一路倡議先是以戰略提出,後改爲倡議,實際上是一個無比宏大的戰略構想。這一倡議的提出具有深邃的曆史眼光和寬廣的戰略視野,是扭轉全球地緣政治重心和全球戰略格局的一個宏大構想。在一帶一路倡議之下,世界的重心將重回亞歐大陸,世界的中心將重回東方,無論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還是海上絲綢之路,都是由東向西延伸,貫穿整個亞歐大陸直到非洲,而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都將成爲亞歐大陸之外的海島國家,漸漸地被曆史所淡化所遠離所抛棄,這才是一帶一路倡議最重大的曆史價值,它帶來的是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三、對中美關系的戰略判斷

  盡管這些年中美關系沖突不斷,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和打擊從未停止,但中國對中美關系的戰略判斷並沒有大的變化,仍然是“合作共贏”,如果說有變化,只是從“合作共贏”變成了“合則兩利,鬥則兩傷”。

  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定位卻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即從有合作有競爭向全面的競爭、對抗、沖突甚至戰爭轉變,這一轉變的標志性事件是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亞太再平衡戰略,將美國60%以上的軍事力量的調整部署到亞太地區,再到特朗普對中國發動全面貿易戰和科技戰,進而將亞太戰略升級爲印太戰略,現在拜登又在此基礎上搞五眼聯盟、民主國家聯盟對付中國,其對華政策是基于“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且是唯一的政治、軍事、科技競爭對手”這一基本定位和政治判斷,遏制、圍剿、打壓中國已經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基本方略,中美關系已經墜入低谷和冰點。在對中美關系的定位和行動上,中國和美國有著不同的理解和判斷,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我個人認爲中國對中美關系的定位和判斷應該及時做出調整,應抛棄中美合作共贏理念,強化鬥爭思想,以鬥爭求和平,通過鬥爭贏得戰略主動。如果仍然堅持合作共贏不放,中國將永遠處于被動挨打狀態,放棄幻想、堅持鬥爭應該成爲中美關系的新常態。

  四、對全球局勢的基本判斷

  第一,俄羅斯在大國的地位。俄羅斯經曆了蘇聯解體的陣痛,西方仍然不放過俄羅斯,從未放棄進一步解體俄羅斯,雖然經過普京二十余年的勵精圖治,俄羅斯扭轉了進一步解體、進一步衰敗的局面,保持了全球第二大軍事強國的地位,也保持了在美、中、俄三角中的重要大國地位,仍然是世界多極格局中的重要一極,俄羅斯保持大國地位對國際局勢的穩定和大國競爭的平衡十分重要,也對中國作出“戰略機遇期”、爭取更長的和平發展時間的戰略判斷十分重要。

  俄羅斯經濟單一,除了能源和軍工,沒有其它重要支柱産業,在國際能源價格波動、美歐日嚴厲制裁的情況下,俄羅斯要想重新恢複昔日的大國榮光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看不到希望。

  這些年俄羅斯始終在美歐日的高壓下生存,不得不放棄對歐洲的癡癡戀戀,掉頭向東,與中國結爲戰略夥伴關系,中國與俄羅斯形成了唇亡齒寒的關系,一旦俄羅斯解體或進一步衰落,中國將獨自面對美國及其帝國主義國家集團的聯手打擊,如此中國的未來前景堪憂,而如果俄羅斯沒有中國經濟上的支撐,也將難以承受美歐日日益嚴厲的制裁和封鎖,因此,中俄戰略夥伴關系是今後相當長曆史時期內中俄聯手抵禦美歐日集團戰略打擊的關鍵因素,是維護全球戰略力量平衡的關鍵因素,是中國擺脫被動局面、走出困境、沖破包圍圈、最終戰勝美國的關鍵因素。

  當前任何破壞中俄關系的言論都不利于中國國家利益,都是資敵行爲,保持牢不可破的中俄戰略夥伴關系是當前中國最重要的外交戰略。

  第二,歐洲的搖擺性。雖然歐洲多爲發達國家,經濟體量是世界重要一極,但從根本上講,如今的歐洲國家大都是美國的半殖民地,由于受北約集團的捆綁和受美國在歐洲駐軍的控制,歐洲國家並沒有軍事主權,其政治主權亦受美國的強力影響,歐洲成立歐盟表明歐洲政治家們想讓歐洲掙脫美國控制,比如以歐元對抗美元,還想組建歐洲軍隊以擺脫美國的軍事控制,但至今歐洲的獨立仍然前途渺茫。由于政治和軍事上缺乏獨立性,也由于老年化程度加深和福利社會的拖累,歐洲分裂和衰落趨勢明顯。

  由于歐洲對美國的依附性和從屬性,歐洲對中國、俄羅斯的態度經常表現出搖擺性、精神分裂症狀態是非常正常的。在香港、台灣、南海、新疆這些西方制造的熱點事件上,歐洲一些主要國家都選擇站在美國一邊,與中國爲敵,對這一點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以爲歐洲可以成爲中國堅定的合作者甚至戰略夥伴,這種想法也是極爲幼稚的,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歐洲大國會始終表現出搖擺性,對歐洲我們既要加以利用又要堅決鬥爭,但要與美國有所區別。

  第三,印度始終是中國的敵人。從曆史上看,因爲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中印之間並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沖突和戰爭。然而由于英國在離開時埋下了一批地緣政治地雷,又因爲當時的印度領導人野心膨脹,要當地區霸主,不斷侵占中國領土,以至于中國不得不發動一場對印自衛反擊戰,將印度打回原形。莫迪上台後,野心再起,2017年在洞廊地區侵入中國領土引發兩國軍事對峙,2020年又在加勒萬河谷侵入中國領土再次引發兩國邊境沖突。

  印度人口多,未來一定會超過中國成爲全球第一人口大國,地理上印度扼守印度洋,經濟、軍事和科技都有一定的發展潛力,未來一定會成爲一個全球性大國,始終是中國戰略上的敵人。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或會有暫時緩和,但一定是長期敵人,這一基本判斷十分重要。一是印度是中國唯一沒有簽訂劃定陸界協議的國家,印度仍然占領著大片中國領土,而且還想繼續蠶食中國領土,是目前世界上少數仍然對中國有領土野心的國家。二是以印度目前的發展速度,未來很可能會成爲全球經濟大國,隨著國力的提升,印度的野心也一定會繼續膨脹,與中國對抗而不是與中國合作會成爲印度的國家戰略,是中國西向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最大破壞者。三是印度位于印度洋要沖,特別是扼守著馬六甲海峽印度洋一側的出口,必將成爲中國軍事進入印度洋保護中國發展利益的重要障礙。

  始終把印度作爲敵人應該成爲中國的重要共識,基于這一共識制定對印鬥爭策略,分裂、遏制、消弱、打擊印度是中國必須采取的戰略行動。

  第四,五眼聯盟終將被曆史抛棄。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組成的五眼聯盟本身是一個情報共享組織,最近才被翻出來成爲一個政治、軍事概念。我要強調,五眼聯盟目前從政治和軍事上仍然只是一個概念,並不是一個政治、軍事組織或聯盟,而且這些國家都是島國(美洲可看作亞歐大陸之外的一個大島)。隨著美國的進一步衰落,所謂的五眼聯盟注定會分崩離析,不僅不會成爲一個政治軍事聯盟組織,而且這個概念也會被淡化,就像今天的葡語區、西語區、英聯邦一樣,沒有任何價值。

  現在的五眼聯盟國家除了新西蘭,其余四國都在反華方跳得很高,中國要對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這些國家狠狠打擊,絕不手下留情,直到這些國家再也跳不起來,再也不敢跳出來,這既是做給美國看的,也是做給歐洲看的,殺雞儆猴,讓歐洲國家知道,如果像這些國家一樣反華,必將付出慘痛代價。

  五,中國周邊的四大戰略基點

  美國一直對中國實施島鏈戰略、C型包圍、Q型絞殺,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戰略壓力,也增加了中國發展的難度。中國要突破美國的包圍,必須穩定以下四個戰略基點。

  一是東面的朝鮮。美國在日本韓國有大量駐軍,日本橫須賀是美國唯一海外航母基地,美駐日韓軍事基地是美國離中國最近的軍事基地,是美國遏制中國的軍事前沿,通過日韓遏制中國是美國永遠不會改變的戰略。

  朝鮮是中國與美國駐日韓基地之間的緩沖地帶,是中國與美國軍事和政治鬥爭的軍事前沿,保持並強化與朝鮮的戰略關系應該是中國對美鬥爭的基本戰略,朝鮮安全,中國首都和上海、東北就安全,朝鮮失守,中國就會門戶大開,安全不保。

  二是北面的俄羅斯。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中俄關系的重要性,這裏不再贅述。這裏只強調一點,中俄戰略夥伴關系是長期的,不是權宜之計,即使將來美國衰落了,中國強大了,中俄關系依然重要,中俄沒有必要成爲敵人,中俄一旦爲敵,中國必將受到牽制,日本、印度、其它大國都會趁虛而入,中國必然兩面受敵或重新陷入戰略困境,與俄羅斯保持友好關系應該成爲中國的長期戰略。

  三是西面的巴基斯坦-伊朗。因爲印度的存在和威脅,巴基斯坦必然靠近中國,依賴中國,這是巴鐵存在的政治基礎。正是因爲中巴之間有著牢不可破的地緣政治需要,中巴經濟走廊才能成爲中國最重要的西向戰略通道,隨著中國與伊朗之間4000億美元投資協議的落實,這一戰略通道必然延伸到伊朗,因此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中國-巴基斯坦-伊朗一線將成爲中國政治、交通、能源、軍事、外交的重點,是中國一帶一路成敗的關鍵。

  四是南面的老撾和柬埔寨。就像巴基斯坦與印度的對應關系一樣,老撾和柬埔寨與越南之間也存在著這種對應關系,只要越南繼續發展並存有地區野心,老撾和柬埔寨就會繼續靠向中國,這也是數十年來中老中柬始終保持良好關系的地緣政治基礎。未來隨著中老柬鐵路的通車,中老柬的關系將更加緊密,成爲中國在東盟保持影響力和控制力的戰略基點,在南海問題上,老撾和柬埔寨就曾給予中國巨大而關鍵性的支持。

  中國最終是要在大湄公河次流域形成一個與中國保持強紐帶關系的地緣政治區域,其核心是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四個國家,通過緬甸進入印度洋,形成中巴經濟走廊之外的第二條進入印度洋的陸上通道,如果完成這一構想,中國通過一帶一路構建亞歐大陸的構想將可變成現實。

  六,台灣問題

  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而不是外交,但由于台灣問題的敏感性和複雜性,也由于解放台灣涉及中美關系,涉入到國際格局變化,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我們對台灣問題始終慎之又慎。

  解放台灣至少在四個方面對中國至關重要,是不管多難中國都必須解決的戰略難題:一是中國統一的必然要求,二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政治夙願。三是中國沖破美國島鏈封鎖、走向大洋的必然要求。四是中國四海連爲一體、不再分割、不再受日本、越南等國威脅、保持中國海洋及陸上安全的必然要求。

  我們在解放台灣問題上是等待時機還是創造時機?等待時機是一種消極的被動的方式,創造時機則是一種積極的主動的方式。我曾在多篇文章中表達我的觀點,那就是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多方面圍困台灣,通過軍事和經濟雙重鉗制台灣,使台灣失去經濟和軍事對抗能力,如果台灣當局依然頑固地走台獨路線,勾結外部勢力執意搞台獨,就必須當機立斷,以武力解放台灣,實現祖國統一。現在台灣島內搞獨立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正在消失,武力統一台灣應該成爲主要選項。

  我要強調的是,解放台灣沒有萬全之策,解放台灣的時機隨時都存在,關鍵是做出決策的決心和實現統一祖國的意志,這是我們這代人的曆史責任,也是我們民族的共同期盼。

  以上是我對當前國際形勢的基本判斷,以及我們應該采取的戰略、策略、方針,我堅信,只要我們不出現重大戰略誤判,只要我們不發生內亂,只要我們不被西方策劃的顔色革命所瓦解,中國就不會失敗,就不會輸也不會垮,任何外面的敵人都打不垮摧不毀中國,都無法讓中國屈服,這也是我們一定能最終取勝的關鍵。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