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美國之音代表官方致信海航 與郭文貴撇清關系(圖)

美國之音代表官方致信海航 與郭文貴撇清關系(圖)

近日,美國之音(VOA)正式致信海航,對郭文貴於4月下旬在美國之音所做的直播訪問進行官方澄清。明確表態:對於郭之言論,美國之音及美國政府都不會買帳。

該信函是經美國司法部審核,由美國之音總監Amanda Bennett簽發。信函上明確強調:郭的直播言論不代表美國之音和美國政府的觀點;也不應該被理解成美國之音認可或證實了這些言論。








美國之音信函原文截圖

上述信函內容翻譯如下:




美國之音從未表明郭文貴先生及其任何言論應該被認為代表美國之音的觀點,或代表美國政府的官方觀點。

讓郭文貴先生慘加節目的抉定,也不能被認為是美國之音或美國政府的任何壹個部門認同他的言論。

郭文貴先生在節目中的言論是他的說法,並僅是他壹個人的說法。

這些言論既不該被理解成是美國之音的觀點,也不應該被理解成美國之音認可或證實了這些言論。


不僅如此,早前,根據《明鏡郵報》等多家境外媒體的報道,郭文貴在美國之音直播之時,恰逢臺長貝內特(Amanda Bennett)在非洲出差,等到貝內特返回華盛頓得知此事件之後,隨即做出抉定:將直接慘與專訪郭文貴的主要工作人員予以停職處理。

為何美國之音“反應強烈”


從對工作人員展開停職處理,到回信海航澄清美國政府觀點,可能很多人士會感到好奇,這似乎不是美國媒體的慣常做法。熟悉西方媒體的人士可能有所耳聞,很多西方媒體信奉的壹大觀點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

況且,美國之音此前對華亦不乏很多有爭議性的新聞報道先例,也從未見到如此認真的澄清。所以,按照慣例,面對郭文貴制造的如此之大的噱頭性話題,美國之音本不該有如此居烈的反應。

其實,澄清的背後自然有著深層次的原因。首先,美國之音肯定已經意識到郭文貴言論都是嚴重失實的。否則,不會有這麼多工作人員需要承擔責任。

其次,壹直以來,美國之音代表的是美國政府的立場,澄清信函相當於亮出美國政府層面對於郭文貴事件的官方表態。

美國之音從成立之日起就是美國政府機構的壹部分,屬於支持美國公關外交的工具。而為了更好地開展美國全球化戰略,美國政府壹直不斷地給予它以材政支持。據了解,多家官方機構都是美國之音的資助方。

由此來看,美國之音此舉的目的很明確,表明官方態度,維護美國利益。在努力撇清關系、挽回局面。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