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鄧小平為什麽“怕”回家?

鄧小平為什麽“怕”回家?

鄧小平為什麽“怕”回家?
說起“膽子”,小平同誌的膽子是最大的。中野千裏躍進大別山,一著險棋,改寫了整個中國的戰局,連“蔣委員長”也不得不驚呼“膽大包天”;淮海之役戰略決戰,60萬解放軍吃掉80萬重裝的國軍,沒有“天大的膽子”,是圍不了碾莊抓不了黃維殺不了黃伯韜的。直到改革開放,20年前的南巡也好,浦東的開發開放也是,“大膽試大膽闖”,“膽子更大一點”,更成為小平同誌的口頭禪。“不怕”,是小平同誌的突出風格,“不怕困難,不怕得罪人,不怕失敗,不怕冒險”,再加上文革浩劫中的“不怕唱反調”,我們的小平同誌就是這樣一個人。

  然而小平同誌,似乎又是最膽小的,一個“怕”字,竟然數次出現在小平同誌的嘴裏。就拿“回家看看”這件人之常情的“小事”來說,小平同誌16歲少小離家,直到他去世,77年沒有回到過老家廣安。建國以後,小平同誌九至川蜀,卻從未踏上廣安的土地,三中全會後,廣安縣委兩次邀請小平同誌回家,都被他拒絕。直到1988年6月,自貢燈會在北海公園舉行,四川記者再問觀燈的小平同誌,“這麽多年過去了,您就沒想過回家看一眼?”沒料到小平同誌搖了搖頭,更沒想到小平同誌以他著名的簡潔,只說了兩個字——“我怕”……

  小平同誌邪不怕鬼不怕,還怕回家?他“怕”的究竟是什麽?據鄧榕說:我們姊妹幾個都很想回家看看,跟他說了好幾次,可他就是不讓。他自己不回去也罷了,也不讓我們回去。父親告訴我們,我們一回去,就會興師動眾,騷擾地方。又據鄧林說,父親一向嚴於律己,“回去了,這個請你辦事,那個請你幫忙。不答應吧,情面難卻,答應吧,違反紀律。”


  原來如此,小平同誌的“怕”,一怕“擾民”,怕給家鄉的幹部群眾添麻煩,尤其是怕興師動眾那一套;二怕“越權”,小平同誌權那麽大,但從來不為家鄉“辦事”。廣安那麽窮,小平同誌從未開口給廣安撥過一分錢,只是嚴肅地交代廣安縣委,現在這點口糧太少了,群眾會吃不飽,一定要把糧食搞上去……

  以大膽鐵腕著稱於世的小平同誌,面對人民,面對權力,膽子居然這麽“小”,這麽“怕”,這自然有著個人的品德、操守和風格的修為,但更是來自於一個馬克思主義者對於民主的制度,對於一部共產黨人的政治學的恪守——在那篇《共產黨要接受監督》的著名演講中,小平同誌講的恰恰不是膽子要大,而是“膽子太大了不好”,恰恰不是“不怕”,而是三個“怕”字。“怕”什麽呢?共產黨人要“一怕黨,二怕群眾,三怕民主黨派”,從而要“謹慎一點”,決不可膽大妄為。如果說,小平同誌對於“回家”的“怕”,是一段悠揚的佳話,那麽他關於共產黨人要“三怕”的警句,則更是振聾發聵的告誡了——我們今天有些“共產黨人”,缺少的不正是這三“怕”嗎?

  現在我們說,共產黨員要“夾著尾巴做官”,當然不是說要謹小慎微,而是說,要有所“敬畏”。那麽小平同誌“敬畏”什麽呢?他的“敬”,在於“愛”——“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熱愛我的祖國和人民”。而他的“畏”,則更為深沈——“一個革命政黨,就怕聽不到人民的聲音,最可怕的是鴉雀無聲”。這句話印在《鄧小平文選》第134頁上,題目叫做《怕就怕鴉雀無聲》,我們千萬不要忘記。

TOP

現在有一些幹部對人民群眾缺少敬畏之心!

TOP

回覆 2樓 十分想说 的帖子

是啊簡直就是在愚弄百姓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ZGF 於 2012-3-21 20:13 發表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是啊簡直就是在愚弄百姓啊
因為這些幹部不是人民選出來的,他們的眼睛是朝上的!

TOP

回覆 4樓 十分想说 的帖子

他們就知道向領導負責就是不知道向人民負責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