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中國如何實現扶貧目標?港媒講了個“石頭湯”的寓言故事

中國如何實現扶貧目標?港媒講了個“石頭湯”的寓言故事

來源:環球時報作者:盧什·沙皮洛、安吉爾·林
2021-03-16 07:02

香港《南華早報》3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如何通過調制“石頭湯”戰略實現扶貧目標? 在石頭湯的寓言中,一個人來到某村莊,問那裏的人有什麽麻煩。他們說:“我們沒吃的。”他在鎮上的廣場上架起大鍋,在鍋裏放入石頭和水。幾分鍾後,他說:“這湯一定會很美味。如果有一個洋蔥就更好了。”

一名村民拿著一顆洋蔥走了過來。又有一個人拿了一根胡蘿蔔、一個土豆,每個村民都貢獻了一些東西,最後煮成了一鍋美味的湯。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需要這麽委婉。2013年出任國家主席後,他將扶貧列爲政府的核心任務之一——並設定2020年爲最後期限。2016年,中國中央政府的“十三五”規劃明確承諾到2020年消除極端貧困。

這是一個大膽的宣布。幾千年來,絕對貧困一直是中國的現實。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解決這個老問題,可謂雄心勃勃。今年2月25日,習近平宣布,這個標志性的改善民生運動取得了成功。

這是如何做到的?四個關鍵環節幫助中國實現了這一雄心勃勃的目標,即明確而有重點的運動、爲地方政府提供激勵和資源、跟蹤家庭層面的貧困情況以及從非政府來源調動資源(即“石頭湯”戰略)。

首先,該戰略被打造爲一場運動。它激發了人們在指定期限內實現明確目標的熱情。雖然扶貧一直是政府工作的一部分,而且在1990年至2011年期間,絕對貧困人口的數量已經減少了4.39億,但仍有數千萬人生活在極端貧困線以下。該運動將扶貧提升爲國家議程的重中之重。

其次,激勵措施在地方一級進行了調整,促使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縣級政府官員不再嚴格按照當地年度國內生産總值進行考核。取而代之的是對他們扶貧成果的評價。中國政府爲這些工作提供了大規模的財政支持。

再次,要求不放過任何一個人的指示,意味著要對貧困者給予個別關注。建立了貧困戶建檔立卡制度,以記錄、跟蹤和管理每一個貧困戶。

最後,邀請重要的合作夥伴爲消除絕對貧困的“石頭湯”添加原料。在中國,當政府發出明確的行動號召時,公司、基金會和非營利組織都希望表明響應號召,並提供他們的技能和資源。

與教育、醫療或環境保護等其他問題不同,扶貧需要各種幹預措施相結合。政府提供了鍋、水和石頭,許多私營部門的行爲者提供更多的原料。

中國不拘泥于某個特定的“配方”,不斷調整激勵機制,集中各方資源,從而能在2020年最後期限前宣布脫貧攻堅取得勝利。

現在,這項工作進入更具挑戰性和更長期的“鄉村振興”階段。我們將看到扶貧攻堅的經驗和策略能否長期落實。(作者盧什·沙皮洛、安吉爾·林)

巴基斯坦《國際新聞報》3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與貧困的鬥爭  中國這個世界大型經濟體已經讓8億人擺脫了貧困,這是一個罕見的成就。在中國慶祝戰勝赤貧的同時,西方國家卻稱其爲宣傳。

中國的批評者往往忽略的是,中國政府優先考慮扶貧計劃。過去8年,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累計投入2460億美元(近1.6萬億元)。政府向偏遠地區派駐了300萬名公務員,投入扶貧工作。據統計,2000年的貧困率約爲49.8%,到2020年降爲零。

中國政府深知,使農村低收入者脫貧只是第一步,下一項挑戰是確保他們不返貧。爲此,政府提供了更好的技術,使貧困農民能夠銷售産品。政府還爲這些人提供了各種技能培訓項目,再加上教育補貼。有了更好的技能和教育,年輕一代將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

中國社會仍然面臨許多挑戰,扶貧要想持續,仍需付出大量努力。不過,政府已成功實現了“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同時保障了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得到了世界銀行的稱贊。(作者沙赫·法哈德,喬恒譯)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