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保健]泡湯時節又到了~~~補充水分很重要喔!!

[轉貼][保健]泡湯時節又到了~~~補充水分很重要喔!!

2006台北溫泉季今日登場,對許多喜好泡湯的人來說,讓身體泡在暖乎乎的溫泉是一大享受,也是養生、健身的活動;但醫師提醒,泡溫泉還是需注意,避免浸泡過久、溫度過高,泡湯後或泡湯時,仍要記得隨時補充水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沈邑穎表示,溫泉的溫熱效應,就如同針灸,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對長期冰冷體質者有所助益。

另外,中醫院區中醫師申一中則指出,溫泉中所含礦物質,如硫磺有殺菌、收斂作用,可幫助改善皮膚問題;值得注意的是,硫磺泉水對於皮膚表層具刺激性,民眾浸泡後一定要再以清水沖洗一遍才行。

書田診所皮膚科醫師蔡長祐也說,國外的確有不少研究顯示,溫泉水中所含菌種、礦物質及微量元素,具有抗自由基、抗發炎效用,對皮膚問題如乾癬等,有修復效果。

但他提醒,溫泉的溫度最好控制在42℃以下,勿較體溫高出太多,尤其是患有脂漏性皮膚炎或酒糟者,因遇熱會有紅、癢等症狀,也不適宜泡溫泉;此外,青磺、白磺等泉水成分,因酸鹼值較低,亦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蔡長祐建議,有皮膚問題的民眾,最好選擇酸鹼值較為中性的碳酸泉。申一中則強調,患異位性皮膚炎者,因高溫會破壞皮膚角質層,以致皮膚缺水搔癢,反而會使病情惡化。

中興院區心臟內科醫師陳冠宇表示,浸泡時間過久、溫度過高,加上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是有靜脈回流不佳、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疾病問題者,泡溫泉時都可能因身體血流量集中周邊血管,致使腦部血流量不足、缺氧,而產生暈眩,或代償性的心跳加快,不得不謹慎。

因此他呼籲,民眾在泡溫泉前可先以熱毛巾沾泉水擦拭全身,或從四肢開始浸泡,等身體適應熱水後,再全身浸泡。另外,最好不要忽冷忽熱,泡完後不要立刻沖冷水,且浸泡時間不宜過久,並保持空氣流通。

沈邑穎也建議,膝關節退化者可採坐浴法,泡到腰部即可,以免高溫,溫泉水比重過大,導致胸悶、頭暈。

TOP

剛好想去泡湯了吶
給它記下來^^~
再去泡湯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