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醫藥] 壓力情緒所造成的疾病與治療

[醫藥] 壓力情緒所造成的疾病與治療

由於現代社會壓力越來越大,使得國人因壓力的增加導致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人越來越多。精神官能症最主要是指心理社會適應障礙的臨床表現。就其症狀的內容而言,主要是指由於心理社會壓力,引發了內在的心理衝突,從而造成了臨床上失眠、憂鬱或焦慮等種種症狀。精神官能症包含種類眾多,常見的精神官能症包括:

1慮病疾患:這是最常見的精神官能症,指的是病人出現自主神經亢奮的焦慮症狀,如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強迫症、畏懼症以及創傷後壓力疾患。

2心身症疾患:指的是心理、社會的壓力所引發的生理症狀,如慮病症、心因性疼痛、轉化症、身體化症、身體畸形畏懼症。

3解離型疾患(舊稱歇斯底里症):指的是心理、社會的壓力所引發的失憶或遺忘身份,如解離性失憶症、解離性漫遊、多重人格。

4心性功能障礙:指的是心理、社會的壓力所引發的性功能障礙,如性慾望疾患、性興奮疾患、性高潮疾患、性疼痛疾患。

5飲食疾患:如心因性厭食症、暴食症。

6畫睡眠疾患:指的是睡眠量或質的異常,如失眠、夢魘、夢遊、睡眠麻痺症(俗稱鬼壓身)。

7憂鬱性精神官能症:意指心理、社會的壓力所引發的憂鬱性情緒困擾。

 

對於精神官能症的治療,臨床上包括了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與生理回饋等模式。

就藥物而言,當代精神科治療精神官能症的藥物主要包括benzodiazepine(BZD)、B-blocker、serotonin receptor inhibitor(SSRI)、TCA、MAOI等藥物:

基本上BZD是藉由與中樞神經神經元細胞膜中的GABA接受體結合而達到抗焦慮及減輕壓力感的的效果,由於此藥物的毒性低、安全性高、且對抗焦慮的效果佳,因此此類藥物已逐漸受到精神醫學藉普遍性的重視而被廣泛的使用。B-blocker乃是藉由抑制自主神經系統中B腎上腺素的過度亢奮而造成焦慮的結果。SSRI、TCA、MAOI等藥物主要是作為抗憂鬱劑使用其中由於SSRI類藥物副作用低且安全性高同樣的已成為治療憂鬱情緒的重要藥物。

在心理治療方面常見的包括心理分析、改變認知、人際關悉重建等個別或團體的心理治療。

心理分析最主要是藉由解決童年早期未解決的衝突,經由防衛機轉所形成的具傷害性的自我及人格特質。認知性心理治療最主要是藉由瞭解及改變負面的認知、錯誤的推論來增加正向的自我控制及思考型態。至於人際關悉重建乃是藉由釐清個體及環境間不適應的關悉型態來解決人際間的衝突及降低壓力。

行為治療最主要乃是基於學習理論,藉由改變造成個體不適應的習慣性行為模式,據以治療病人。常用的行為治療包括:系統減敏法、洪水法、嫌惡療法、思考停止法、角色扮演、生理回饋、放鬆訓練等療法。行為療法針對某些精神官能症如強迫症、恐慌症、畏懼症、心身症、飲食疾患皆有十分良好的療效。

至於生理回饋治療,乃是透過先進的電子儀器來觀察自己的生理現象:如心跳、血壓、膚溫、膚電位、肌電位、腦波、胃酸PH值等指標,來治療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的疾患,特別是針對壓力症候群及與焦慮情緒所導致的相關身體症狀特別有療效,這是一種十分具有潛力、遠景及療效的治療模式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