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問題] 比利時連環爆炸幕後 恐怖分子向北約宣戰(圖)

比利時連環爆炸幕後 恐怖分子向北約宣戰(圖)

來源: 茅嶽霖撰寫/日期: 2016-03-22
  布魯塞爾時間3月22日,據比利時聯邦警察局消息顯示,布魯塞爾紮芬特姆機場發生的爆炸已造成34人死,百余人傷。與此同時,布魯塞爾市內三處地鐵站也發生連環爆炸,其中一處襲擊地點更靠近歐盟總部。目前尚無組織宣稱爲其負責之際,此次事件也成爲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襲擊後歐洲範圍內的又一場連環襲擊。
  報道顯示,據比利時內政部情報顯示,此次襲擊與巴黎恐襲關系密切。衆所周知,巴黎恐襲與“伊斯蘭國”(ISIS)聯系緊密,北約和歐盟也在反恐戰爭中表現活躍,鑒于布魯塞爾不僅僅是北約總部所在地,歐盟總部也位于此。這就意味著此次襲擊的針對目標就不僅僅落在比利時身上,這可能已經成了一場瞄准了北約和歐盟的示威行動。
  必須承認,比利時22日發生的連環襲擊盡管來的突然,但它也在意料之中。比利時警方在18日抓獲了招兵買馬,意圖謀劃襲擊的巴黎恐怖襲擊主要嫌疑人薩拉赫·阿蔔杜勒-薩拉姆(Salah Abdeslam)後,該犯審訊中供稱已拓展了“新團夥”,更表示另有三十余名“巴黎恐襲嫌犯”潛伏在比利時。加之比利時警方在薩拉赫的住所內搜出大批武器,這就讓比利時爆發恐怖襲擊的概率大大提升。
  對此,比利時內政部便從3月18日開始後發出警報,把該國的國家安全警戒等級提升到最高級。該國還在布魯塞爾各車站、歐盟機構和重要景點確保軍警巡邏,可即便如此,比方的努力還是沒能最終阻止此次連環襲擊的發生。
  

  此次恐襲造成近200死傷(圖片來源:Reuters/VCG)
  當機場爆炸現場的英國“天空電視台”記者強調最初的炸彈爆發于“美航櫃台”附近時,襲擊者的針對性已經可見一斑。對此,已經有美國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美方“推測此爆炸事件爲恐怖襲擊”,更可能是對薩拉赫被逮一事的報複。
  就比利時及其周邊近年來的安全形勢來說,盡管該國相對穩定,但北約和歐盟的所在國本身就有著安保不嚴的問題。早在2011年12月13日,該國東部靠近德國的軍火重鎮列日就發生了一起槍手持械襲擊民衆,造成7人死123人傷的慘劇。盡管此案與“基地”等組織並無關聯,但它充分暴露了作爲軍火大國的比利時對武器管制不嚴的問題:此案犯人在自宅輕易藏匿了9,500件軍火零件,並持有FN FAL自動步槍等武器,而這一點將在有組織的恐怖分子出現後帶來大麻煩。
  伴隨著“基地”等恐怖分子沿鐵路于歐洲和中東往來,作爲西歐鐵路交通樞紐的比利時就難免要面對武裝恐怖分子的威脅。到2015年時,歐洲各國已有5,000人赴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其中包括大約600名英國人、1,200名法國人和至少350名比利時人。他們大多沿歐洲國際鐵路一路向南赴土耳其參戰。
  德國情報機構指出,自2013年以來,加入“基地”、“努斯拉陣線”以及“伊斯蘭國”前身的歐洲“聖戰者”已經初具戰鬥力。在“伊斯蘭國”戰場不利之際,這些參加恐怖組織的歐洲人就有可能返回原籍,制造事件。
  也就在巴黎于2015年1月發生《沙爾利周刊》編輯部槍擊案之後,比利時也發生了類似的暴力事件。就在2015年1月15日,比利時東部城市韋爾維耶也發生了警方與“IS小組”的交戰。在這場行動中,比利時軍警得到情報,擊斃兩名並生擒一名“曾去過敘利亞,並與伊斯蘭國組織的武裝分子會面”的恐怖分子。盡管這一行動以比方勝利告終,但已有比利時媒體披露,稱一些恐怖分子用于襲擊巴黎的武器就是在比利時當地購買的。
  事實上,從法國到比利時乃至荷蘭、德國的國際鐵路已經成爲歐洲恐怖分子穿行無阻,相關當事國卻應對乏力的一條路線,比利時及布魯塞爾更已成爲其中一大汙點。在2015年11月的巴黎恐襲之前,已經有恐怖分子在2015年8月21日于布魯塞爾取得武器,騙過安檢登上前往法國的國際列車。盡管此次襲擊被車上的美軍士兵無意瓦解,但比利時作爲歐洲反恐後方中最爲薄弱的一環就顯得極爲突出。
  于是,當歐洲和北約嘗試將恐怖分子或恐怖主義消滅于境外時,比利時的客觀環境就成了恐怖分子發動襲擊的一大天然屏障。當美國率領“北約”在敘利亞采取反恐行動,歐盟也對美、俄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采取不反對態度時,恐怖分子在布魯塞爾有針對的襲擊就顯得一目了然:這不僅僅是對歐盟的挑戰,也是對北約的挑釁。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