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臺灣電子代工行業進入低迷期 新年並未緩解

臺灣電子代工行業進入低迷期 新年並未緩解

從13年開始,所有臺灣上市公司均要公告合並營收數據,非合並營收數據不再公布。因此我們報告也會做出相應調整,部分公司統計口徑有所變化,同比和環比數據無參考意義不再列出,但不影響對行業整體趨勢的分析判斷。
    1月份,行業淡季效應明顯,臺灣電子行業營收總體表現一般。盡管有傳統華人春節電子商品采購旺季到來,但受限於平板電腦、智能機等需求排擠,歐美地區也進入NB銷售淡季,臺灣代工企業營收普遍低迷。六大代工廠(鴻海、廣達、緯創、和碩、英業達、仁寶)總共實現合並營收6165.7億新臺幣。鴻海集團1月合並營收達到3135.3億元新臺幣,環比下滑明顯。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公布1月營收,合並營收為371.1億元新臺幣,環比增長27.8%,同比增長37.2%。目前國外芯片已經率先開始預建新庫存,臺系IC設計業者在春節後又將迅速接棒。一季度晶圓代工產業有望無視淡季效應,展現出景氣恢復的充足動能。展望未來,公司13年成長動能不減。

    蘋果去三星化的大趨勢確定,臺積電明年蘋果訂單成長空間較大。

    觸控面板模組大廠宸鴻1月份合並營收達到新臺幣197.7億元,環比下滑11.6%,同比增長39.0%。勝華方面,1月份合並營收為73.5億元,環比增長4.8%,同比下滑17.3%。面對2013年中大尺寸需求大幅起飛,宸鴻也積極擴建產能,包括子公司達鴻在臺中增建4.5代線新廠,日前宣布擴充化學強化玻璃新產線、福建5.5代線新廠等等將有助於宸鴻持續領先同業,鞏固市占龍頭地位。近期市場供應鏈傳出,在朝向輕薄化的趨勢下,蘋果已擬定下一代iPad機種也將舍棄雙面玻璃G/G觸控面板技術,將沿用iPadmini采用的高階G/F2薄膜結構觸控技術,並朝向外型無邊框的設計,預計下半年可望邁入大量生產,以此推斷,上市時間將可望落在第3季。不過蘋果並未證實此一說法。

    1月份臺灣LED產業繼續行業淡季。LED晶粒龍頭廠晶電1月合並營收13.5億元,同比增長25.9%。晶電對未來景氣展望樂觀,農歷新年前部分TV背光訂單回升明顯,預計3月份業績可以明顯攀升。根據晶電的披露,1月份非合並營收也實現的環比增長,顯示景氣需求正從谷底回升。晶電也表示,雖然2月份有春節影響出貨,但接單表現良好,並且高階LED芯片需求較旺,產能利用率達到了7成左右。

    1月份光學廠商業績一邊。臺灣四大鏡頭/鏡片廠商亞洲光學、大立光、玉晶光、今國光的總營收為49.6億元,環比下滑15.0%,同比增長35.0%。

    其中大立光實現營收22.4億元,環比下滑29.0%。

    我們維持上月觀點,認為更需要註重結構性機會的把握,建議關註智能機、平板電腦、光學器件產業的投資機會。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