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史料] 世界百年空戰紀實

"威塞爾演習"--德軍對丹麥和挪威的空降突擊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國法西斯發動了侵略波蘭的戰爭,9月3日,英
法等國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至9月底,德軍完全佔領了波蘭。
    德國滅亡波蘭之後,加緊準備在西線進攻。至1939年11月中旬,德國已
將兩個集團軍群的領率機關、5個集團軍的指揮機關和47個師(其中包括9個坦
克師和4個摩托化師),從波蘭和德國中部調到德國西部邊境。

    野心勃勃的"威塞爾演習"計劃

    在進攻英、法之前,希特勒決定首先侵佔北歐的丹麥和挪威。丹麥位於波羅的
海和北海之間,扼海上交通要衝。挪威地處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西北部,北臨巴倫
支海,西濱大西洋,南起北海,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德國首先佔領這兩個國家,就
可以打破英、法對德國海軍的封鎖,使德國艦艇能暢通無阻地進入北海和大西洋,
並可以在挪威西海岸建立海軍基地,限制英國海軍的行動,這就保障了德國進攻西
歐的北翼安全。同時,還使瑞典供應給德國的鐵礦砂可以通過挪威北部的納爾維克
港運出,經挪威海面運往德國。德國每年消耗1500萬噸鐵礦砂,其中1100
萬噸要取道挪威從瑞典進口。此外,挪威"國民大會黨"的頭目、前國防部長吉斯林,
早就想把挪威和德國聯結成"德國-斯堪的納維亞共同體", 這正中希特勒下懷,他
也正想建立"一個大德意志聯邦"。於是德國便決定侵佔這兩個國家。
    丹麥、挪威都是小國,國防力量薄弱。丹麥只有兩個步兵師,海軍艦艇僅有2
萬噸。1935年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丹麥認為加強戰備反會引起德國的
猜疑,因而未作戰爭準備。挪威有6個步兵師,但不滿員,且配置分散,首都奧斯
陸附近配置兩個師,其餘分別配置在克裡斯蒂安松、卑爾根、特隆赫姆和納爾維克
等地。此外有均已超齡的艦艇64艘,飛機190架。挪威的防禦作戰計劃是建立
在英、法派遣遠征軍的基礎之上的。德軍針對丹麥、挪威的這些弱點,採取了閃擊
戰,在閃擊戰中使用了空降兵。德軍閃擊丹麥、挪威的空降作戰,是戰爭史上第一
次大規模的空降作戰。
    德國於1939年10月即開始進行入侵作戰的準備,代號是"威塞爾演習"。
這一入侵計劃的要點是"以陸軍採取欺詐、 突襲的手段,越過丹德邊境佔領丹麥,
同時以登陸兵和空降兵奪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機場,爾後向內地發動進攻,佔領挪
威全境;以航空兵對付英、法海軍,避免海上大規模的交戰。德軍集中了7個步兵
師、1個摩托化旅及若干獨立坦克營、摩托化營共14萬人,以1個加強步兵師和
警察師佔領丹麥,其餘兵力用以奪占挪威,並以1300架飛機及234艘艦艇支
援和保障地面部隊行動。希特勒任命福爾肯霍斯特上將為德入侵部隊總指揮官。
    "威塞爾演習"的空降作戰計劃是:第一階段,使用傘兵在丹麥戰略要地空降,
以保障從海上登陸的部隊和從地面越過邊境的部隊快速向前推進,同時使用另一支
傘兵部隊奪占挪威南部的重要機場,保障主力機降,爾後從後面突擊挪威港口,接
應登陸部隊上岸;第二階段,視情況在挪威中部、北部地區空降,以保障地面部隊
快速向內地發展。空降兵在發起進攻第一天的具體任務是:在丹麥,奪取奧爾堡東
西兩側各1個機場,這兩個機場是空運和進攻挪威的重要跳板,同時奪占丹麥首都
哥本哈根的門戶--沃爾丁堡大橋;在挪威,奪取起首都奧斯陸附近的福內布機場,
同時奪取挪威西南海岸斯塔萬格的索拉機場,在此建立對付來自海上英軍進攻的空
軍基地。計劃使用的作戰部隊中包括了傘兵第1團及第159、193、324三
個機降步兵團,空降作戰部隊約1萬人。傘兵及航空兵由第10航空隊司令蓋斯勒
中將指揮。傘兵第7師師長斯圖登特派出了他最優秀的團長薩斯曼准將來領導傘兵
部隊。保障空降的有第5航空隊加布倫茨中將指揮的500架運輸機,其中絕大部
分是容克-52運輸機,還有少量容克-90和福克-200大型運輸機,這些飛
機負責運送空降部隊。德國北部的施塔德、石勒蘇益格及尤太森機場為空降出發機
場。
   

    1940年4月6日,漢堡的"廣場飯店"門前擠滿了德軍的汽車,空軍軍官們
相繼走進這家飯店。幾周前,這裡就成了第10航空隊的司令部,指揮著為執行迫
在眉睫的"威塞爾演習"的全部空軍部隊。蓋斯勒中將把手下的指揮官都叫到這裡,
向他們交待了任務,並把擬定得異常詳盡的"威塞爾演習"的出擊命令發給了空軍軍
官們。大家討論了行動細節。這次作戰的"戰地空運司令"加布倫茨中將詳述了作戰
時間表,要求各空運部隊務必牢記:在首先降落的機場上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傘兵
著陸後必須在20分鐘內佔領機場,以確保後續機降部隊著陸。

    兵不血刃的空降突擊

    4月9日凌晨,德國以防止英、法入侵,用武力保衛丹麥、挪威中立為名,發
動了侵略戰爭。德軍空降兵分3路向丹麥和挪威的4個機場同時發平空降突擊。
    第1路德軍突擊隊直起丹麥奧爾堡兩側的機場及沃爾丁堡大橋。5時30分,
第1特殊任務轟炸航空兵團(運送空降兵的運輸航空兵團的代號)第8中隊的容克
-52運輸機,運載著空降兵第1團第4連從尤太森機場起飛,向丹麥飛去,7時
左右,1個排的傘兵在丹麥北部奧爾堡的兩個機場上空成功傘降。在德軍傘兵的突
然襲擊下,丹麥軍隊未作任何抵抗,因此德軍沒有動用更多的兵力便奪取了這兩個
重要機場。緊接著,準備用於挪威的第159步兵團在此機降,這兩個機場便成了
德軍向挪威空運部隊和物資的中轉站。
    第8中隊的其他容克式飛機越過波羅的海,一直飛往沃爾丁堡大橋。還是在兩
天以前,第4連連長格裡克上尉就被叫到漢堡司令部。軍參謀長哈林豪森把他領到
大地圖前,用食指指著連接丹麥的西蘭島和法爾斯特島的一條紅線說:「這兒就是
沃爾丁堡大橋,全長3.5公里。它是連接南面格塞島和西蘭島,即連接哥本哈根
的唯一通道。 "哈林豪森強調說:「一定要把這座大橋完整無損地搶到手。在這裡
投下你的部隊, 在我們的步兵從格塞島到達這裡之前,你能堅守住大橋嗎?"這正
是傘兵部隊組建兩年以來盼望已久的作戰。格裡克爽快地回答:"能!"格裡克馬上
飛回施滕達爾,研究了倉促收集起來的僅有的一點資料:一張不太可靠的地圖--鄰
近城鎮沃爾丁堡的概圖,還有一張畫有法爾斯特島和西蘭島之間的馬斯納德小島的
彩色明信片,明信片的背景上印有這座大橋。現在,在清晨燦爛的陽光下,那長長
的沃爾丁堡大橋出現在前方。
    6時15分,格裡克上尉發出跳傘信號,幾秒鐘內機艙內便變得空無一人。白
色的降落傘飄飄悠悠地落向沃爾丁堡大橋附近。傘兵著陸時,地面沒有槍炮聲,也
沒有警報聲,似乎這一帶還沉睡在和平的夢境之中。格裡克降落在通向鐵橋的鐵道
路基旁。他把機槍架在路基上,從這裡既可以掃射丹麥的海岸陣地,又可以掩護他
的部下安全降落。然而,丹軍陣地一片寂靜。因此,傘兵們從地上躍起後沒有打開
空投的武器箱,只用隨身佩帶的手槍就衝進了丹軍陣地。他們從嚇得舉起雙手的哨
兵前面通過,直插縱深,數分鐘內就解除了大橋守備部隊的武裝。1個班的傘兵器
著繳獲的自行車,迅速奔到橋上,守橋的衛兵也一槍沒放就投降了。這時,令傘兵
瞠目的是一支德軍步兵從大橋對面衝了過來。原來這是第305步兵團的先遣部隊,
他們按預定計劃從瓦爾內明德乘舢板登上格塞島,一路上沒遇到抵抗,順利到達這
裡。這樣,德軍就完全控制了這座大橋。
    傘兵和步兵的先遣部隊會合一路,開進沃爾丁堡小鎮,接著又佔領了一座連接
馬斯納德島和西蘭島的大橋。他們沒有一個小時就完成了任務。同時,德軍登陸部
隊在西蘭島、菲英島和法爾斯特島上陸。越過丹德邊境侵入丹麥的地面部隊也未遇
到抵抗。德軍迅速向丹麥內地推進,一舉進入首都哥本哈根。開戰僅4個小時,丹
麥便宣佈投降。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傘兵的戰例,也是第一次兵不血刃的空降
突擊作戰。

    飛奪福內布機場

    第2路德軍突擊隊的目標是攻佔挪威首都奧斯陸附近的福內布機場。原定作戰
計劃是兩個連的傘兵搭乘運輸機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在福內布機場傘降,佔領機場
後,步兵乘運輸機在機場機降。4月9日凌晨,空降兵第1團的第1和第2連的傘
兵分乘29架容克-52運輸機,在8架梅塞施米特-110飛機掩護下,從德國
的石勒蘇益格機場起飛,準備飛越斯卡格拉克海峽,傘降佔領奧斯陸的福內布機場。
當時,從海面到6000米高空,大霧瀰漫,霧上方還有多層烏雲,能見度只有2
0米。在這種情況下,低空飛行是不可能的,如果在雲上飛行,那什麼時候向下穿
雲呢?到了一定的時候還看不到地面又將怎麼辦呢?要知道,這可是飛行在挪威連
綿起伏的群山之間!率領第一攻擊波的德雷韋斯中校飛在機群的前面,他的心情非
常緊張。天公不做美,越接近奧斯陸峽灣霧越濃,有時甚至連編隊的僚機都看不見。
德雷韋斯咬緊牙關控制著自己,他深知他擔負的任務在整個戰鬥中佔有何等重要的
地位。這時,後面機組的指揮官向他報告說丟失兩架飛機。原來有兩架容克-52
飛機忽然在濃霧中失蹤了。德雷韋斯中校心想,這恐怕只是剛開頭,他負不起再這
樣飛下去的責任,於是下達了返航命令。有些飛機在剛剛佔領的丹麥的奧爾堡機場
著陸,有些飛機則返回了原機場。"廣場飯店"裡的指揮官們從返航的報告中意識到,
那種一直擔心的事情已經成為現實,也感覺到挪威並非不戰就能降伏。這時是8時
20分。
    第二攻擊波正按原命令,與第一攻擊波間隔20分鐘朝著福內布機場飛去,上
面乘坐的是第324步兵團第2營的官兵。當傘兵不能按預定計劃降落的時候,蓋
斯勒中將接到戈林發來的一道嚴厲的命令, 命令他立即召回後幾批攻擊部隊。 而
「戰地空運司令"加布倫茨卻不同意他的上司把他的部隊召回。他竭力說服蓋斯勒:
"即使未佔領機場, 我們也能強行著陸。最先著陸的部隊可能已經為我們突破了敵
人的防禦。 "蓋斯勒卻認為,這樣下去容克式飛機都將成為挪威軍隊嘴邊的肥肉。
由於加布倫茨堅持己見,蓋斯勒未通過他就直接向飛往奧斯陸的空運部隊發出了命
令:"命令所有飛機返航!第10航空隊。"然而,第二攻擊波的指揮官瓦格納上尉
雖然接到了返航命令,但他沒有執行。他認為已接近福內布機場,下達這樣的命令
是非常愚蠢的, 他不知道傘兵未能傘降奪取機場。更使他感到奇怪的是"第10航
空隊"這個署名。 他的部隊隸屬於"戰地空運司令"加布倫茨,這樣重要的命令必須
經過他才能下達。他猜想這也許是敵人玩弄的鬼把戲。因此他佯裝不知,未予理睬,
率領機群繼續前進。這樣,機長們都要接受一場儀表飛行和壞天氣飛行的考驗。接
近海岸線的地方霧氣最濃。第二攻擊波的飛行員們經驗似乎較為豐富,他們不顧惡
劣的氣象條件,設法在陰沉的雲霧中飛向目標。他們的運氣還真不錯,奧斯陸附近
天氣晴朗,能見度良好。容克式飛機的前導機組已經到達福內布上空。瓦格納向下
觀察著盤旋了一周。這是一個石山環抱的小型機場,有兩條混凝土跑道,坡度較大,
跑道終點與水相連。只見機場上有兩架飛機正噴著火舌。看來,戰鬥正在進行,德
軍戰鬥機正在機場上空盤旋。瓦格納向機長們發出了著陸信號,容克式飛機以小半
徑盤旋進場著陸。在瓦格納的飛機進場著陸時,守衛機場的挪威軍隊的猛烈火力擊
中了他的飛機,他本人也被擊中了致命部位,副駕駛急忙加大油門,把飛機又拉了
起來。
    由漢森中尉指揮的在福內布上空擔負掩護任務的德軍8架梅塞施米特-110
戰鬥機,按預定時間出動執行掩護任務。30分鐘前,他們就和挪威戰鬥機交鋒了。
8時38分,他們受到9架挪威鬥士飛機從太陽一側發起的攻擊。鬥士飛機是英國
造的單座戰鬥機。漢森沒有與挪軍戰鬥機糾纏,而是按照預定計劃於8時45分到
達福內布上空,執行掩護傘兵空降的任務。在短暫激烈的空戰中,漢森的8架飛機
損失了兩架,剩餘的6架梅塞施米特-110戰鬥機在找到福內布機場後,襲擊了
機場內及其附近的挪軍高炮和高射機槍陣地,並打中了兩架已著陸的挪軍鬥士式飛
機,機場上兩架著火的飛機就是在漢森中隊的低空攻擊下起火燃燒的。漢森不知道
傘降突擊分隊由於天豈不好已被迫返航,在壓制了挪軍地面防空火力後,仍然在福
內布機場上空巡邏,等待運載傘兵的飛機。時間1分鐘1分鐘地過去了,3個紅色
燃料警告燈向漢森發出了警告,燃料馬上就要用光。按計算,在福內布上空,燃料
只夠用20分鐘,在此期間,傘兵必須拿下機場,而現在時間已到。就在這極其緊
要的時刻,9時05分,容克-52式運輸機的1個三機編隊飛來了,漢森這才松
了一口氣。他並不知道這是第二批空運部隊,也不知道飛機上並沒有傘兵。直到瓦
格納上尉的飛機在著陸時,由於地面的對空炮火猛烈又拉了起來,漢森才大吃一驚。
    6架梅塞施米特-110飛機的汽油都快用盡了,其中有3架還各被打壞了一
台發動機。漢森這時明白,他的中隊必須冒險強行在福內布機場著陸。他通過無線
電向倫特少尉發出命令:"你準備先著陸,我們掩護。"倫特少尉的飛機向左轉彎,
開始著陸。這時,從他的右機翼上噴出一股黑煙,發動機被打壞,螺旋槳停止了轉
動。由於福內布機場的跑道很短,飛機必須在緊靠跑道頭的地方接地。但只靠一台
發動機來完成這個任務是非常困難的。在離跑道頭100米的地方,飛機的高度下
降得過低,於是倫特把油門開到最大,用左發動機向右轉彎,勉強進入著陸。但飛
機的速度太大,接地又過晚…. ..漢森中尉和另外4架飛機一直注視著倫特少尉著
陸,他們與跑道方向交叉著掠過機場,壓制著從混凝土陣地上射擊的挪軍。儘管如
此,機槍子彈還是追逐著滑跑中的飛機,打得飛機周圍沙塵飛揚。突然,漢森看到
和倫特並排著陸的還有一架容克-52飛機。原來,當瓦格納上尉進入福內布機場,
被對空炮火打死後,大部分運輸機都返航了,只有繼任大隊長英根霍芬上尉帶著少
數幾架容克-52運輸機正接著強行著陸。這架容克-52飛機降落在第二條跑道
上。如果容克機和梅塞施米特-110飛機在兩條跑道的交叉點相撞,機場就不能
用了。幸虧梅塞施米特-110飛機的著陸速度快,比笨重的容克-52飛機先通
過了交叉點。但倫特無法使飛機停下來,飛機猛地撞在斜坡上。接著漢森的飛機開
始迫降,他的右發動機也被打壞,排氣管噴出白色的油煙。在跑道頭上空幾米的地
方,他收汽油門,柔和地後拉駕駛桿,隨後接地。漢森的飛機緊挨著燃燒的兩架斗
士飛機飛馳而過,脫離了挪威的機槍火力範圍。漢森看到倫特的飛機正給他騰跑道,
說明倫特沒發生意外。奇怪的是,向他們猛烈射擊的機槍這時卻鴉雀無聲了。
    原來,駐在福內布的挪威戰鬥機中隊長達爾上尉,經不住德國戰鬥機的猛烈火
力,命令鬥士飛機自選著陸機場,不要到福內布。結果,只有1架鬥士飛機完整地
保留下來,其餘均被擊傷或因燃料不足被迫拋棄。當德軍戰鬥機在福內布機場著陸
時,達爾上尉已載著地面維護人員返回阿克斯胡斯要塞。隨後,高炮和高射機槍就
停止了射擊,福內布機場的防禦就這樣崩潰了。
    漢森一跳出飛機,就指揮後續著陸的戰鬥機分散到機場的北緣,以便能讓飛機
上的機槍自由地控制森林一帶。就這樣,幾名德軍戰鬥機飛行員佔領了福內布機場。
    在第一攻擊波中途掉隊的幾架容克-52飛機,在耽擱了30分鐘之後,此時
也在福內布機場著陸了。
    9時17分,又有一個容克-52飛機三機組著陸。它們一直滑跑到挪軍輕型
高炮陣地前。步兵們悠閒地從飛機裡走出來,活動著手腳。漢森跑過去,把挪軍的
對空火炮陣地指給他們看,步兵這才躲進掩體,並派出了突擊班。很快,突擊班帶
著俘虜回來了,機場上的挪威軍隊投降了。
    這時,德國駐挪威使館的陸空軍武官施普勒上尉驅車來到機場,他原是來接應
空降部隊的,看到這種情況後,立即命令機組人員向本國發報,報告福內布機場已
被控制。由於空降計劃已被打亂,空降部隊分散降落在各個機場,3個小時後,作
戰部隊才空運到福內布機場。
    德國海軍運載陸軍部隊的艦隊早上在奧斯陸峽灣受阻, 旗艦"布呂歇爾」號重
型巡洋艦有7時23分被挪軍炮彈和魚雷擊沉。此時,德軍艦載部隊在奧斯陸港外
遭到挪威軍艦和岸炮的阻擊,仍不能靠岸。為了趕緊佔領奧斯陸,根據上級命令,
在福內布著陸的空降部隊以1500人組成數個閱兵方隊,頭紮綵帶,在航空兵的
掩護下,以古代征服者的姿態,沿著主要街道開進奧斯陸的市中心。德軍估計挪威
軍隊會被這種虛張聲勢所嚇倒, 不會有什麼抵抗,因此命令中有這樣的話:"可能
的話,用和平方式來完成這次任務。必須以客氣而堅定的姿態出現。對一切抵抗都
應採取最恰當的方式予以解決。 "德軍空降兵這種傲慢的樣子,使住在奧斯陸鬧市
的一位美國記者感到非常驚訝。 他寫道:"這是一支令人無法置信的兵力單薄的小
部隊, 只要六七分鐘隊伍就可以過完,它僅僅由兩個不完整的營組成。"德國人下
的賭注贏了。由於空降兵突然出現在首都,挪威政府沒有任何準備。同時,德軍的
行動得到吉斯林為首的法西斯特務組織"第五縱隊"的策應,他們不僅在戰前向德軍
提供了城市、港口、機場的防禦配系、兵力部署及軍事設施的資料,收買要害部門
中的有關人員,擾亂軍心,進行顛覆、破壞活動,而且當德軍開進奧斯陸時,吉斯
林分子佔領了電台,頒發假命令,指令各要塞和艦隻向德軍投降。因此,德空降部
隊兵不血刃地佔領了這個有30萬人口的城市。這是世界上首次被空降兵佔領的首
都。緊接著,空降部隊從背後進攻港口,控制了奧斯陸港灣要塞,使德軍2000
餘名登陸兵迅速上陸。

    攻佔索拉機場

    第3路德軍突擊隊負責攻佔挪威的重要港口城市斯塔萬格附近的索拉機場。攻
佔機場的任務同樣分傘降和機降兩步來完成。第1特殊任務轟炸航空兵團第7中隊
的12架容克-52飛機,載著空降兵第1團第3連的傘兵首先從德國的施塔德起
飛,執行空降佔領斯塔萬格的索拉機場的任務。在西部海面上,這12架飛機衝進
了雨幕之中。第7中隊的中隊長是卡蓬特上尉,他的部下只受過單機儀表飛行訓練,
沒進行過編隊儀表飛行訓練,更沒在海上實際飛行過。他們連救生衣都沒帶,如果
在雲中相撞的話,就永遠也別想再飛了。雲層把整個中隊都吞沒了,雖然是間隔很
近的密集編隊,但還是互相看不清楚,最近的飛機看上去也如同影子一般。卡蓬特
指望挪威海岸上空是晴天,如果在挪威山谷間著陸時還是這樣差的能見度就等於自
殺。 他決定繼續飛行,並安慰他的部下說:"1小時後天氣會好起來的,雲層將會
很快消散。 "不久飛機一架接一架地從雲層中鑽了出來。中隊重新集合時少了1架
飛機。後來得悉,那架飛機弄錯了航線,落在了丹麥。剩下的11架飛機貼著海面
繼續向北飛行。到9時20分,機群才接近斯塔萬格。然後,編隊僅以10多米的
高度鑽出山谷,接著轉向北,飛過綿延起伏的丘陵,終於到達索拉機場。傘兵們早
已做好了準備,把強制開傘繩掛在鋼索上,飛機兩側艙門大開,等著跳傘的信號。
卡起特把飛機上升到120米,然後關了油門向下滑行。儘管在敵人嚴陣以待的1
20米上空滑行非常危險,但他認為跳傘必須在低速下進行,這樣才不致使部隊落
地後過於分散。隨著跳傘信號鳴叫,傘兵們迅速跳了出去,只用了幾秒鐘每架飛機
12人都已跳出,隨後投下武器箱。運輸機完成任務後,加大油門,重新下降高度,
飛向高炮的射擊死角返航。
    100多名傘兵器然落向地面,指揮官布蘭迪斯中尉還沒把部隊集合起來,就
遭到挪軍機槍火力的猛烈射擊。此時,擔負掩護和支援的梅塞施米特-110戰鬥
機大都已返航,幸好有2架迷航的戰鬥機邊飛邊找,這時來到斯塔萬格並立即投入
戰鬥,給正在落地的德軍空降部隊提供航空火力支援。挪威軍隊的主要支撐點是機
場邊上的兩個堅固的碉堡。傘兵們將手榴彈投進碉堡的槍眼,只用了半個小時就占
領了機場,接著拆除了設置在跑道上的鐵絲網。這樣,斯塔萬格的索拉機場就可供
空運部隊使用了。
    10分鐘後,第193步兵團第1和第2營在該機場機降。部隊著陸後,從機
場向北突擊,擊潰挪軍的零星抵抗後,很決佔領了斯塔萬格。
    與此同時,在克裡斯蒂安松和卑爾根的德軍登陸部隊,未遇抵抗,即行上陸,
佔領了這兩個港口。
    在空降兵和海軍登陸兵從空中和海上發動進攻時,德國的轟炸機部隊在挪威的
克裡斯蒂安松、埃格松、斯塔萬格和卑爾根等地進行了威懾性飛行,並攻擊了奧斯
陸的切勒機場、奧斯陸峽灣各個島嶼上的炮台以及霍爾門克聯的高炮陣地。挪軍經
不住這樣強大的軍事壓力,到4月9日傍晚,挪威的大部分陣地都已掌握在德國空
降兵手中。德軍指揮官福爾肯霍斯特的指揮所隨即轉移到挪威。

    軟弱無力的反擊

    在第一天的作戰中,德軍以少量的傘兵和步兵部隊奪取了挪威和丹麥的重要城
市。第二天和第三天,為了加強已經佔領的空降場和港口的力量,容克-52運輸
機在空中穿梭般地不斷運送部隊和物資。至此,德軍入侵的第一階段作戰結束。
    德軍第二階段的作戰,是搶在英軍行動之前,向北發展,把在挪威所佔的各個
孤立的空降場和登陸場聯結起來,並向挪威內地快速推進,以便完全控制這個國家。
    4月11日,德國派出12架容克-52飛機到挪威北部港口納爾維克增援兩
天前登陸的德軍。這批運輸機在港口北部16公里已凍結的哈特維格湖上著陸,運
來了一個山地榴彈炮連,以支援佔領灘頭陣地的部隊。
    爾後,德軍充分利用每一架運輸機,竭盡全力增強佔領特隆赫姆的兵力。為了
運送增援部隊和裝備,容克-52運輸機又重新在結冰的湖上著陸。至4月18日,
這個港口城市已集中了3500名德軍。這一行動迫使英軍撤銷了原定在22日將
第147旅機降在特隆赫姆的計劃。考慮到德軍已建立防務,英軍決定放棄正面進
攻,而把部隊投到城北160公里的納姆索斯和城南128公里的安達爾斯內斯。
4月16日,英軍第146旅在旅長菲利普斯准將指揮下,用了兩個營的兵力於夜
間進入納姆索斯,並向南通過格隆向施泰因切爾運動。在同一天的夜間,600多
名英國海軍陸戰隊員在安達爾斯內斯登陸,並向當博斯鐵路樞紐站前進,企圖切斷
從奧斯陸到特隆赫姆的鐵路線,分割德軍。兩天之後,英軍第148旅也在安達爾
斯內斯登陸。
    德軍當然懂得當博斯的重要性,但苦於缺乏兵力,只能抽出一個傘兵連去奪取
鐵路樞紐站。4月15日下午5時,該連150名傘兵乘坐容克-52運輸機飛向
當博斯。15架飛機穿進濃雲上升,在900米高度穿出雲層,飛行時沒有用導航
設備。飛行員通過時間和距離的估算,在接近當博斯時才用了導航設備。德軍準備
在當博斯著陸時受到挪軍高炮火力的猛烈攻擊,不得不尋找新的空降地域。連長施
米德中尉在南邊6公里處找到一個良好的著陸場,接著傘兵在該地區實施傘降。傘
兵在空降過程中遭到挪軍地面火力的射擊。傘兵和投物袋是在大雪覆蓋的田野和森
林地區著陸的,落地傘兵極為分散,到傍晚前只集合起來兩名軍官和61名士兵。
第二天早晨,這支小部隊切斷了當博斯南部的鐵路線,並構築了防禦陣地,希望能
堅守到增援部隊到達。但在那裡圍攻他們的挪軍有1500人。由於兵力對比懸殊,
又不能得到補給,17日德軍被趕出陣地,退到一個莊園裡。他們在這裡的石頭建
築物之間一直堅持到19日,當只剩下34名士兵的時候,施米德決定投降。
    英軍雖然在海上和納爾維克港取得了一些勝利,但由於天氣惡劣和登陸部隊動
作遲緩,未能及時擴大戰果。與此同時,德軍卻控制了挪威的中部和南部,而且已
有了攻佔北部的能力。到5月14日,德軍進攻荷蘭已經取得相當的進展,因而希
特勒能夠抽出一些部隊向挪威增兵。福爾肯霍斯特所指揮的部隊增加到8萬人,以
對抗1.7萬名挪威軍隊和4.5萬名英國及其盟國軍隊。5月15日至27日,
德軍向納爾維克源源不斷地運送傘兵和機降部隊,使防禦陣地的兵力達到10個營。
挪威中部的德軍也沿海岸朝北向著納爾維克市前進了300多公里,奪取了莫紹恩
和幕市港口,並向博多挺進。在激烈的戰鬥中,德軍常利用傘兵部隊和少量海上登
陸部隊,繞過英軍的陣地而進入其後方地區。每當出現這種情況,英軍就得被迫很
快後撤,或者被切斷退路而投降。6月初,盟軍在挪威北部進行了最後一次抵抗之
後開始撤兵。至6月10日,德軍佔領了挪威全境。
    德軍空降突擊丹麥和挪威,是戰爭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空降作戰和空運補給的戰
例。多達500架的運輸機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座"空中橋樑",而"兵從天降"也是
一個創舉。德軍雖然由於氣候惡劣、機場條件不好而迫降等原因損失運輸機170
架,空降部隊傷亡1000餘人,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整個戰役卻獲得了成功。
這次空降突擊為各國後來的空降作戰提供了經驗,德軍甚至把它視為範例。

TOP

天兵奇襲"荷蘭要塞"--德軍對荷蘭的空降突擊

    早在1939年10月德國就開始策劃對西歐的進攻,希特勒為此下達了第6
號指令,陸軍總司令部擬制了行動計劃,代號為"黃色方案"。這個作戰計劃實際上
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施裡芬計劃"的翻版, 即通過比利時的中部向法國首都巴黎實
施主要突擊。1940年1月10日,一名攜帶西線作戰計劃的德軍軍官因座機迷
航在比利時期降,使該計劃落入英、法手中。有鑒於此,德軍"A"集團軍群參謀長
曼施坦因認為,如果再執行這一計劃,勢必難以達成戰略突然性。他在各種場合不
斷強調:法國陣地的弱點位於馬奇諾防線的西北端,即馬奇諾工事與盟軍機動地段
的接合點。因此,進攻部隊的大部分兵力應直奔這個方向。曼施坦因不顧陸軍總參
謀長哈爾德等高級將領的反對,建議改向阿登山區實施主要突擊。希特勒對此建議
非常感興趣。1940年2月24日,德軍最高統帥部發佈了一道指令,正式採納
了曼施坦因的意見。經過修改後的作戰計劃,主要進攻方向將通過阿登山區,首先
攻佔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的北部,擊潰法國北部之英、法軍隊,爾後再從
西、北兩個方向進攻巴黎;在馬奇諾防線正面,開始只以佯動進攻牽制,待主力攻
占巴黎繞至該防線側背時,再進行前後夾擊,圍殲該線法軍主力。

    臨 戰 受 命

    德國佔領丹麥並在挪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以後,認為進攻西歐的時機已經成熟。
到1940年5月初,德軍已在從北海到瑞士一線集中和展開了136個師(其中
包括10個坦克師、6個摩托化師)、坦克3000多輛、飛機4500多架,編
為3個集團軍群。具體部署如下:
    "A"集團軍群,由博克上將指揮,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由第
2航空隊支援,配置於荷、比國境線直至亞琛地區,任務是突破德、荷邊境上的防
線,佔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
    "B"集團軍群,由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轄第4、第12和第16集團軍,共
44個師,由第3航空隊支援,配置在亞琛至摩澤河一線,是主要突擊集團,任務
是經過盧森堡和比利時的阿登山區向聖康坦、阿布維爾和英吉利海峽方向實施突擊,
割裂法國北部和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軍隊;
    "C"集團軍群,由萊布上將指揮,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17個師,配置在
馬奇諾防線正面,進攻開始時先實施佯動,牽制該線法軍。
    德軍戰略預備隊共47個師,配置在萊茵河地區。
    英法等盟國在戰前均無充分準備。法國認為德國打敗波蘭後可能會繼續向東進
攻蘇聯,即使要進攻法國,也要在四五年以後。英國則指望地面作戰由其盟國承擔,
自己只負責海上封鎖和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荷、比、盧三國則抱有嚴守中立可免
遭侵略的幻想。盟軍的作戰計劃直到1940年3月才確定。該計劃規定,如德國
向比利時實施主要突擊,則以兩個法國集團軍和1個英國集團軍向比利時機動,在
比利時軍隊的協助下,將德軍阻止在代爾河一線;如德軍向馬奇諾防線實施正面進
攻,則以1個集團軍群堅守防禦,以另1個集團軍群進行增援;英國海軍從海上封
鎖德國。
    荷、比、盧、法和英國遠征軍共有135個師(其中包括3個坦克師、3個摩
托化師)、3000餘輛坦克、1300多架飛機,還可利用英國本土1000多
架飛機。荷蘭的10個師、比利時的22個師,均配置在本國東部邊界線附近。英、
法軍隊共103個師、編為3個集團軍群,分別配置於法國北方各省和德、法邊境
的馬奇諾防線及其以東地域。
    1940年5月10日,德軍向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展開了全線進攻。
荷蘭首當票沖。德軍在進攻荷蘭時,再次使用了空降部隊,進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第一個戰役規模的空降作戰。
    進攻荷蘭的德軍為"A"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共10個步兵師和1個傘兵師、
1個機降師,指揮官是庫赫勒將軍。德軍對荷作戰的企圖是:以空降兵的突然襲擊
保障地面部隊快速越過荷蘭邊界, 突破哥雷比-皮爾防線的防禦,向鹿特丹、海牙
兩地進擊。
   

    保持中立的荷蘭是1939年9月歐洲首批進行戰爭動員的國家之一。在波蘭
被入侵的第二天,荷蘭政府就下達了戰爭動員令,此後一直保持著防禦作戰準備狀
態。荷蘭的防禦計劃是根據英、法、荷、比四國聯合抗擊德軍進攻的協議而制定的。
計劃規定荷蘭軍隊在英、法陸軍到達前,只在邊界線上和縱深內的築壘地域進行防
御,遲滯德軍進攻,保障英、法軍隊展開。
    荷蘭軍隊兵力有限,不足以防守由馬斯特裡赫特到北海的400公里長的邊界,
為防禦德軍入侵,他們設有3道防線:在邊境地區構築有一般的築壘陣地,只部署
少量兵力; 而後是哥雷比-皮爾防線,荷蘭的10個步兵師主要依托這一防線組織
防禦;最後是"荷蘭要塞",即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烏德列支和海牙地區,這一地
區有海灣、河流和大面積水域,構成了良好的天然障礙,而且東有北臨艾瑟爾運河
的格雷伯築壘地域,南有從瓦爾河到鹿特丹的防禦工事做屏障,"荷蘭要塞"是荷蘭
中樞神經所在地。 為了能在哥雷比-皮爾防線遲滯德軍,盡量拖延時間,必要時可
把下萊茵河、馬斯河和瓦爾河的防洪壩打開,以大水在這一地區構成障礙,並有利
於主要港口城市的防禦。
    德軍對於荷蘭可能利用水障防禦這一點是清楚的。當時有一個辦法可以打破荷
軍的計劃,使德軍的裝甲部隊避免遭受洪水的威脅,這就是在地面部隊突破主要防
線的時候,同時攻佔上述三條主要河流上的要害橋樑,以保障德軍迅速通過。這就
是空降作戰的主要任務。
    早在1939年10月27日,德軍第7空降師師長斯圖登特將軍就被希特勒
召到柏林的帝國辦公廳密談。希特勒說,在波蘭戰役中,我們有意不使用空降部隊,
為的是避免過早地暴露秘密。但是現在準備立即展開西線的大規模攻勢,該是使用
空降部隊的時候了。斯圖登特奉命著手制定作戰計劃。
    斯圖登特把這次空降作戰行動分為奪占海牙和鹿特丹兩個重要地域。在海牙,
空降作戰的部隊為第22機降師的兩個團和第7傘降師的1個營,由第22機降師
師長斯龐尼克將軍指揮。其任務是首先以傘降的方法奪占海牙周圍的瓦爾肯堡、奧
肯堡和伊彭堡3個機場,然後機降兩個步兵團,攻入荷蘭首都海牙,俘獲荷蘭皇室、
政府機關和高級指揮部成員,癱瘓其中樞神經,同時阻止這一地區的荷蘭部隊向受
威脅的哥雷比-皮爾防線增援, 並使荷蘭空軍不能使用"荷蘭要塞"的軍用機場。在
鹿特丹,空降作戰的部隊為第7傘降師的4個營和第22機降師的1個團,由第7
傘降師師長斯圖登特指揮,主要任務是奪取瓦爾港機場和鹿特丹的維列姆大橋、多
爾德雷赫特大橋、 默爾迪吉克大橋,為正面進攻的第18集團軍打開進入"荷蘭要
塞"的通路。 為保證奪取和扼守這些橋樑,除使用傘兵直接在大橋附近傘降外,在
瓦爾港機場還將機降1個步兵團,作為預備隊,以支援各橋的戰鬥。參加空降作戰
的兵力為1.6萬人,其中傘降部隊4000人,機降部隊1.2萬人,由第2航
空隊約500架容克-52運輸機運送。德國西部的威塞爾、明斯特、利普施塔特、
帕德恩博等9個機場為空降出發機場。空降縱深為40.100公里。為了達成最
初空降的突然性,規定運輸機從北海上空繞道飛行,從西北方向由海上進入目標。
    斯圖登特的計劃在後來的6個月中雖然經過修改,但其基本設想並無大的改動。
希特勒一方面觀察西歐事態的發展,與英、法保持著和平信件的往來;一方面又尋
找實施突然襲擊的良機。在此期間,斯圖登特曾11次接受了準備襲擊的命令,每
次命令都是在臨起飛之前被撤銷。第12次接到襲擊的命令是在5月9日,這一次
空降作戰計劃終於得到了實施。
    荷蘭當局根據其駐柏林武官從德國最高統帥部諜報局搞到的情報,預料到德軍
將要進攻。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中將對德國空降部隊突擊"荷蘭要塞"的威脅了如指
掌,他不斷提醒起部下注意防範。因此,從5月7日期,荷蘭採取了一些反空降措
施:在各機場的跑道上和公路的重要地段上準備了載重汽車、設置了地雷和其他障
礙物;加強了機場、城市的警戒和偽裝;加強了值班飛機和增加了高射火器;在沿
海組織了猛烈的對空火力。但荷軍大多數軍官對此並不重視,他們過於相信哥雷比
-皮爾防線、洪水的威力和法國實施支援的諾言。

    海 牙 受 挫

    5月10日凌晨,德軍航空兵襲擊了荷蘭、比利時、法國的40多個機場,奪
取了制空權。對荷蘭之戰來說,最激烈的戰鬥並不是後來地面軍隊的突破,而是隨
後德軍和荷軍在「荷蘭要塞"內的空降和反空降作戰。
    凌晨3時30分,德軍對荷蘭的瓦爾港、海牙、阿姆斯特丹、希爾維薩姆等地
實施航空火力準備。在轟炸海牙兵營時,由於荷軍未及時發出空襲警報,約800
名士兵被炸死在床上。航空火力準備一直持續到運輸機進入空降地區。
    4時,運載第一批空降突擊部隊的運輸機開始起飛。5時30分,第18集團
軍向哥雷比一皮爾防線發起正面進攻。
    在海牙方面,第7傘降師第2團第1營乘坐65架容克-52運輸機,在戰鬥
機護航下, 從夜航機場起飛。機群在越過荷蘭國境線,掠過平原,通過哥雷比-皮
爾防線以及在飛向海岸時,把飛行高度降到30米作超低空飛行。當飛到海牙以西
的河流交織地區時,飛機爬升到180米,並分成3個突擊分隊,分別飛向海牙周
圍的瓦爾肯堡、奧肯堡、伊彭堡3個機場。飛臨海牙北邊瓦爾肯堡機場的傘兵突擊
分隊看到了德軍空軍對機場實施航空火力準備時投下的最後一批炸彈,正當轟炸機
向後轉彎返航的時候,容克-52運輸機開始進入目標。傘兵降落在跑道上,很快
集合完畢,與荷軍機場警衛分隊展開戰鬥,把荷蘭軍隊驅逐出機場。7時30分左
右,德軍傘兵完全控制了機場。降落在海牙南邊奧肯堡機場和海牙西邊伊彭堡機場
的兩個傘兵突擊分隊也同時佔領了這兩個機場。這樣,德軍傘兵為即將到達的機降
部隊準備了3個良好的著陸場。
    但是,德軍雖然佔領了機場並清除了跑道上的障礙,可是在每個機場上只有一
個輕裝傘兵連在進行迎接機降的準備和堅守機場。當德軍第一批機降部隊的100
架飛機運載1個步兵營飛抵瓦爾肯堡和另外1個步兵營飛抵伊彭堡,並於7時30
分左右著陸的時候,荷蘭軍隊正準備向這3個機場實施反衝擊。伊彭堡周圍的高射
炮火一直很猛烈,因而運載步兵的飛機有12架被擊中。有的飛機帶著熊熊烈火著
陸,倖存的士兵鑽出飛機,立即與反擊的荷軍激戰起來。在瓦爾肯堡機降的步兵從
正在滑行的運輸機中跳出來進入攻擊,沉重的容克-52運輸機有的在鬆軟的跑道
上陷了下去,直陷到輪軸,因而無法再起飛,結果被炮火擊中燃燒起來。
    下午,荷軍組織了6個步兵營、1個炮兵旅又1個炮兵團向3個機場進行大規
模反擊。機場周圍燃燒的德軍飛機殘骸使荷軍士氣大振,他們以優勢兵力發起猛烈
的反衝擊。
    在瓦爾肯堡,荷蘭步兵第4旅的3個營,在1個炮兵團的火力支援下,對據守
在機場上的德軍傘兵和步兵實施了反衝擊,並將德軍從西北方向趕出機場。德空降
部隊第二批運輸機到達機場上空的時候,飛行員看到雙方在跑道周圍進行著激烈的
戰鬥。飛行員與地面部隊沒有無線電聯繫,只能目視發現一些德國旗幟標示的陣地,
並據此判明德軍的位置。地面的混亂局面使飛行員不敢冒險著陸,只好在空中盤旋。
看著機場上到處是第一批被擊毀的破爛不堪的運輸機,他們心裡明白,第一批攻擊
部隊遇上了不小的麻煩,在這樣的機場上已無法繼續著陸。空中指揮官下達了取消
在機場著陸的命令。帶隊長機率領機群飛向附近的海岸,在卡特威吉克附近選了一
塊海灘當做備降場。然而,這塊場地的土質實際上比他預料的要鬆軟得多,因此在
這裡先著陸的14架飛機當中,有7架接地失事無法再起飛,著陸場頓時一片混亂。
帶隊飛行員本人也被困在這裡。他用無線電命令空中的其餘飛機,要他們在通往海
牙的公路上找地方著陸。由於戰前曾預想過發生在公路上著陸的情況,所以德國空
軍的運輸機飛行員曾在德國古特爾斯洛赫附近的公路上練習過在公路上著陸的飛行
技術。於是整個編隊向西南轉彎,圍繞這個城市盤旋飛行,最後試圖在德爾夫特至
鹿特丹的公路上著陸。但荷軍在此段公路上事先已設置了障礙物,因而在降落的3
0架容克-52運輸機中,有幾架由於在著陸時損壞得過於嚴重而不能起飛,一些
飛行員和大量機降部隊因此而喪生。陷在卡特威吉克附近海灘上的7架飛機和機上
人員,遭到荷蘭步兵第4旅第2營的攻擊,被趕出著陸場。第一批在瓦爾肯堡機場
著陸的部隊,被荷蘭軍隊趕出機場後,退至瓦爾肯堡村莊裡的防禦陣地。荷軍炮兵
對這些陣地連續轟擊了一個下午,但是德軍據壕死守,拚死抵抗荷軍的反擊。
    在奧肯堡和伊彭堡,荷軍從中午發動的反衝擊也非常積極。荷蘭近衛旅派出該
旅的第1營,在1個炮兵旅的支援下對奧肯堡機場實施反衝擊,德軍傘兵1個連在
那裡孤立無援,被驅逐出機場,向西南方向退卻。荷蘭近衛旅第2營和第3營,在
海牙倉庫守衛部隊的支援下攻擊伊彭堡機場,經過激烈的戰鬥之後,奪回了該機場。
荷軍經過在海牙周圍的一系列協同良好的反衝擊之後,將主動權從德軍手裡奪了過
來。
    下午4時,第三批運載預備隊及補給物資的運輸機飛臨海牙上空,但是這些飛
機只能在海牙幾個機場的上空無能為力地盤旋,因為地面仍在進行激烈的戰鬥,飛
機不可能找到一塊安全的地方著陸。鑒於這種情況,斯圖登特通知第三批所有飛機
統統在德軍已佔領的鹿特丹南面的瓦爾港機場降落。於是這些飛機從下午5時到6
時相繼進入瓦爾港機場機降,並在那裡領受了在鹿特丹作戰的新任務。
    第22機降師師長斯龐尼克是隨著第二批機群飛到伊彭堡機場上空的,由於無
法著陸,便飛往奧肯堡機場。這裡的情形也跟那裡差不多,防空炮火很猛,跑道上
儘是飛機殘骸。突然,斯龐尼克乘坐的那架容克-52運輸機也被荷軍的高炮擊中。
受了傷的運輸機在空中盤旋著,尋找著陸的地點。機上的人看到有的飛機在海岸的
沙灘上迫降在鬆軟的沙地裡,也有的飛機降落在鹿特丹至海牙之間的公路上。這架
飛機的飛行員費了好大勁才降落在靠近森林的一塊空地上。海牙周圍到處是被迫降
落的運輸機和德軍空降人員,大部分人員被分割在4個地方,他們大都是從自己的
目標地域被趕出來的。天黑前,斯龐尼克把各小股部隊集中起來,約數百人,在海
牙郊外的奧弗賴斯希構築了"刺蝟陣地"。因為兵力太弱,無法向市區進攻,又沒有
任何控制住的簡易機場,斯龐尼克所受領的攻佔荷軍統帥部的任務無法完成。5月
10傍晚,他通過攜帶式無線電台設法和第2航空隊取得了聯繫,後來接到庫赫勒
的命令,讓他放棄原來的計劃,停止對海牙地進攻,向鹿特丹北部挺進。
    荷軍在海牙方面贏得了作戰的勝利。在海牙落地的德軍空降部隊在荷軍的反攻
下大部被殲,有1500被俘,運輸機損失90%。

    鹿特丹得手

    在鹿特丹方面,5月10日凌晨3時,刺耳的汽笛聲就開始響徹街頭和港口,
這是空襲警報。瓦爾港機場附近的荷軍步兵都躲進了機場的戰壕和地道裡,守在機
槍和迫擊炮旁,而這時卻有兩個預備連的士兵仍在機庫的臨時宿舍裡蒙頭大睡。正
在他們做著美夢時,死神降臨了。無數顆炸彈從天而降,落到機場邊緣的戰壕裡和
高炮陣地上爆炸。有一顆重磅炸彈正好命中了那座預備隊正在裡面酣睡的大機庫。
機庫中彈後,馬上燃燒起來,頃刻便倒塌了,不少士兵被壓在裡邊。瓦爾港機場的
防衛骨幹力量就這樣被消滅了。這次極為準確的轟炸是德軍向鹿特丹方面實施空降
突擊的序幕。
    就在瓦爾港的爆炸聲停止、對空炮火寂靜下來的同時,天空中又傳來了飛機發
動機的轟鳴聲。德軍第1特殊任務轟炸航空兵團第3大隊的運輸機,運載著傘兵第
1團第3營和第2營的1個連,於5時準時地進入了鹿特丹的南部。炸彈坑遍及瓦
爾港機場,燃燒著的機庫冒出的濃煙使他們在空中很快認出了目標。傘兵們跳出了
機艙,只見在機場和機場周圍的天空中出現了一個接一個的小白點。他們在空中飄
蕩了15到20秒鐘,慢慢地接近地面。這時,荷軍才發現這是德軍空降傘兵。接
著,地面響起了機槍的射擊聲。荷軍的防空炮火開始也一度打得很猛,可後來逐漸
減弱,並且火力也不集中了。傘兵遭受的最大損失是由自己的過錯造成的:1架載
著傘兵的容克-52運輸機竟然在大火熊熊的機庫正上方實施空降,結果,絲綢做
的降落傘見火就著,許多傘兵就這樣被活活地摔死了。但大部分傘兵是在瓦爾港機
場兩側著陸的,並立即投入了戰鬥。這樣一來,荷軍就不得不分散火力對付機場外
圍的傘兵。經過約1小時的激戰,傘兵控制了瓦爾港機場。
    德軍在做好迎接機降部隊的準備後,第16機降步兵團開始機降。首先,一個
運輸機中隊試圖在機場著陸,但遭到小口徑高炮的射擊。有1架容克-52運輸機
的油箱被打漏,兩台發動機起火。這架飛機好歹著陸了。還沒等飛機停下來,艙門
便打開了,士兵們從裡面跳了出來。他們是施維貝克中尉指揮的第16機降步兵團
第9連的兩個排,是機降部隊的先遣分隊。緊接著,容克-52運輸機陸續在燃燒
著的飛機旁著陸。 該團第3營營長霍爾蒂茲中校事後曾這樣寫道:"不出所料,這
裡是一片驚人的轟響。發動機的轟鳴聲、機庫裡彈藥的爆炸聲和重起擊炮彈的爆炸
聲交織在一起。敵人的機槍在阻止飛機降落。但我們的士兵早已敏捷地跳出機艙,
開始了攻擊。 "在德軍機降過程中,荷軍以密集炮火猛烈抗擊搭載步兵的運輸機,
有幾架運輸機被地面炮火擊中,其中1架墜地著火。荷蘭海軍的幾艘小型艦艇也企
圖轟擊著陸的機降部隊,但被德國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所驅逐。此時,荷步兵第3
營在重迫擊炮火力和鹿特丹北部炮兵火力支援下,正在進行反擊,但糟糕的是德軍
突然發出了綠色信號彈--這是荷軍停止重火器射擊的信號,荷軍無從得知德軍是怎
麼知道他們的信號的--結果荷軍炮兵誤認為這是自己發出的信號,因此停止了射擊。
機場守軍失去了炮火支援,經不住德軍傘兵和機降步兵的攻擊,最後的抵抗陷於崩
潰,殘部舉起雙手當了俘虜。這時,德軍運輸機還在一架接一架地著陸,瓦爾港機
場徹底落到德軍手中。

    奪 占 大 橋

    英國皇家空軍在5月10日至11日的夜間,曾用轟炸瓦爾港機場,破壞主跑
道的辦法支援過荷軍。但是德國容克-52運輸機仍然在滑行道上、停機坪上以及
附近的開闊地上不停地起飛和著陸。
    然而,佔領一個機場只不過是個開端。德國這次對鹿特丹進行空降作戰的主要
目的是奪取市中心馬斯河上的幾座重要橋樑。他們必須盡快佔領並扼守住這幾座橋
梁。在瓦爾港機場著陸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必須通過鹿特丹南部市區,走幾
公里後才能到達馬斯河。為了防止荷軍在他們到達之前將那幾座橋樑炸掉,德軍采
取了必要的措施,這就是另外兩支空降分隊的任務。
    一支是施勒特中尉指揮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11連和部分工兵,約120人。
他們在進攻發起的頭一天夜裡,潛入到奧耳登堡附近的次維捨南浴場。午夜,他們
登上了在那裡待命的12架亨克爾-59雙翼水上飛機。這是一種老式飛機,在它
那箱形的機身下,掛著很大的浮筒。這種飛機被海軍用來警戒海面和救護,把它用
於作戰,實在是太笨拙了。可是,就是這樣笨拙的12架水上飛機,現在卻從次維
捨南海(實際是一個近似圓形的內陸湖)起飛了。飛機的載重量達到了最大限度。
5月10日7時,這些飛機沿著新馬斯河,6架由東,6架由西進入了鹿特丹市中
心。飛機以離水面幾米的高度超低空進入目標,在維列姆大橋附近,成兩列著水,
隨後駛向大橋。這時,機降兵打開艙門投下橡皮筏,然後坐上橡皮筏划向岸邊。他
們從防護堤登岸後,立即向東棧橋突擊,迅速佔領了舊港附近的萊烏和科依特兩座
橋樑,緊接著又奪取了南面最長的那座維列姆大橋,拆除了荷軍設置在橋上的炸藥。
鄰近的鐵橋也被相繼佔領。幾分鐘內,12架亨克爾-59飛機運來的步兵和工兵
就在馬斯河兩岸構築起了橋頭堡。荷蘭守備部隊立即反撲。德軍士兵躲在橋下、牆
後和建築物的角落裡抗擊,死守著他們的橋頭陣地。荷軍的第一次反撲被擊退了。
但不管怎樣,德軍的兵力只有120人,如果這樣下去,被消滅恐怕只是個時間問
題。
    另一支空降分隊是第1傘兵團的第11連,約60人。他們在維列姆大橋以北
不遠的一個運動場上傘降著陸後截住幾輛市內公共電車,橫穿費耶努爾特區,急忙
趕到河邊。當時,第16機降步兵團11連正被困在橋頭,情況危急,他們的到來,
使形勢有了好轉。傘兵們越過馬斯河,來到北面的橋頭堡。
    不久,在瓦爾港機降的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經過激烈的巷戰後,也突到馬
斯河畔,他們佔領了河上的幾座小型橋樑和馬斯河中的諾德島,並進一步增強了扼
守維列姆大橋的力量。
    荷軍被趕出大橋後,從岸邊陣地和附近高建築物上向維列姆大橋猛烈射擊,並
出動炮艇對橋頭進行炮擊,對大橋進行了火力封鎖。此時再想從橋上通過是非常困
難的。德軍真正打通維列姆大橋則是在5天4夜之後。但留在北岸的60名傘兵憑
借橋頭堡,頂住了荷軍的猛烈反擊,使荷軍也始終無法利用這座大橋。
    在通往"荷蘭要塞"的道路上,除了鹿特丹市的維列姆大橋外,還有多爾德雷赫
特大橋和默爾迪吉克大橋。德機降部隊必須在這些橋樑未被炸毀時將它們奪到手,
並堅守到第18集團軍的先頭部隊第9裝甲師開到,才有可能順利佔領荷蘭。所以
在鹿特丹方面作戰的空降部隊,還必須突擊奪取多爾德雷赫特大橋和默爾迪吉克大
橋。
    奪取多爾德雷赫特大橋的是第1傘兵團第3連的兩個排。他們著陸後幾分鐘就
佔領了大橋,並拆除了橋墩上安放的炸藥。戰鬥中,連長布蘭迪斯中尉陣亡。由於
此處建築物佈局很亂,並靠近橋樑,荷軍利用有利地形趁德軍立足未穩進行反起。
於是德軍將布勞爾上校率領的第1傘兵團主力和在瓦爾港機場機降的第16步兵團
第1營投入該橋作戰。雙方進行了持續3天的反覆爭奪,直到5月13日第9裝甲
師開到,德軍才完全佔領了多爾德雷赫特大橋。
    奪取默爾迪吉克大橋的是第1傘兵團第2營。該營沒有保持完整建製作戰,有
一個連去支援攻佔瓦爾港機場。剩下的兵力在德轟炸機對橋旁的碉堡和高炮陣地進
行了準確的俯衝轟炸之後,由布羅蓋上尉指揮,在橋的南北兩個橋頭堡附近傘降,
對大橋守衛分隊進行兩面夾擊,經過短促激戰,順利奪取了這座橫跨荷蘭迪普河的
長1.2公里的公路橋和長1.4公里的鐵路橋,並扼守到正面進攻軍隊到達。
    在鹿特丹和多爾德雷赫特地域空降的德軍不僅擊退了荷軍的反覆衝擊,而且還
向多爾德雷赫特以南推進,並與在默爾迪吉克大橋附近作戰的德軍空降部隊建立了
聯繫,他們使荷軍始終未能炸毀任何一座大橋。10日中午,斯圖登特飛抵瓦爾港,
接管鹿特丹、多爾德雷赫特、默爾迪吉克三角地區的防務。
    在正面進攻的德軍第18集團軍於5月11日突破了整個哥雷比-皮爾防線。
當荷軍旗圖往鹿特丹撤退時,發現德軍已佔領了那些橋樑,於是部隊便混亂起來,
這樣更加快了德軍的前進速度。5月12日晚,德軍胡比克少將指揮的第9裝甲師
先遣營到達了默爾迪吉克。13日清晨,裝甲車隊在空降兵們高舉雙手的歡呼聲中,
通過了默爾迪吉克大橋向北推進,接著佔領了多爾德雷赫特。當天傍晚,第一輛坦
克開進了鹿特丹。
    在維列姆大橋,德軍第16機降步兵團第3營仍在起命固守著。雖然荷蘭的重
炮和炮艇仍在猛轟維列姆大橋,但無濟於事。德方的損失也很大。營長霍爾蒂茲中
校奉命撤回堅守在北橋頭堡的60名傘兵。但是他們無法撤回來,因為荷軍封鎖得
太嚴。由於維列姆大橋為荷軍封鎖,德軍地面進攻部隊被阻於橋的南端。
    5月13日16時,德軍開始敦促防守鹿特丹的荷軍投降,經過一天談判,沒
有結果。5月14日15時,德軍航空兵對鹿特丹市進行了狂轟濫炸,近60架轟
炸機一次投彈1300餘枚,共重97噸,市中心受到很大破壞,建築物大部分被
焚燬,居民死亡900餘人。空襲後,17時整,荷軍城防司令斯哈羅上校親自走
過維列姆大橋向德軍投降,並於1小時後簽署了投降書。
    在馬斯河岸邊陣地上堅守了5天4夜的德軍空降部隊的倖存者,從建築物中、
地下室和戰壕裡爬出來。橋頭堡裡死亡的傘兵很多,活著的都是滿身泥土,衣服破
爛不堪。緊接著,裝甲部隊通過公路橋,向北去接應第22機降師的殘餘部隊。德
軍命令荷蘭士兵帶著武器到集合地點集中,此時,碰巧一支德國黨衛軍部隊通過市
區,以為突然與"武裝"的荷軍遭遇,頓時槍聲大作。斯圖登特聽到槍聲,馬上跑到
司令部的窗口,想加以制止。就在這時。一顆流彈打中了他的頭部。幸虧有一名荷
蘭的外科醫生為他及時治療,他才免予喪命。
    5月14日20時30分,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通過廣播命令全軍投降。
荷蘭皇室及政府逃往倫敦。
    德軍空降部隊在荷蘭的空降作戰並沒有全部成功。由於荷軍戰前預有反空降准
備,德軍空降兵受到重大損失。德軍在荷蘭共空降1.6萬餘人,傷亡4000餘
人,1600名傘兵被荷軍俘獲並運送到英國。在海牙的空降完全失利,其第22
機降師失去了幾乎一半的軍官和1/4的士兵。在鹿特丹的空降雖然取得成功,但
也傷亡很大。德國空軍投入的500架運輸機損失了117架,這些飛機大多是由
空軍航校提供的,飛行員大都是航校的飛行教官。這次空降作戰,使德空軍的後備
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

TOP

功虧一簣--德軍一次不成功的空降作戰

    德軍在西線節節獲勝,使希特勒的侵略野心大大膨脹。希特勒的視線又開始轉
向東線,盯住東歐和蘇聯的廣大國土和財富了。希特勒認為,消滅布爾什維克主義
是法西斯主義稱霸歐洲和世界的決定性步驟之一。在波蘭覆滅、法國投降後,他下
令立即制定進攻蘇聯的秘密軍事計劃--"巴巴羅薩計劃"。1940年12月,他批
准了該計劃。為了執行"巴巴羅薩計劃",希特勒採取了一系列步驟,擴大法西斯侵
略集團,並進一步加強對巴爾幹地區的控制,以保障德國侵蘇的南翼以及糧食、石
油和原料的供應;同時可以利用巴爾幹半島的有利位置,突擊英國在地中海、近東
和北非的戰略要地。1940年11月20日,匈牙利霍爾蒂法西斯政權加入德意
日三國同盟,成為希特勒在東南歐的一條走狗。位於巴爾幹半島北部、盛產石油、
並同蘇聯有幾百公里邊界的羅馬尼亞,是希特勒為發動侵蘇戰爭急於要控制的國家。
11月23日,在希特勒支持下通過政變建立的安東尼斯庫獨裁政權加入了三國同
盟,被拴到法西斯德國的戰車上。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亞加入三國同盟,
德軍30萬人開進保加利亞,進逼南斯拉夫邊境。
    1941年3月25日,南斯拉夫宣佈加入三國同盟,引起了本國人民的強烈
反對。27日,在一次政變中,親德政府被推翻。南斯拉夫人民的革命行動和希臘
軍民正在對意大利軍隊的英勇抗擊,打亂了法西斯的侵略部署。希特勒不得不把進
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推遲,首先征服南斯拉夫和希臘。

    咽喉要道--科林斯大橋

    4月6日,也就是在南斯拉夫與蘇聯簽訂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的第二天,德國
及其僕從國未經宣戰便對南斯拉夫發動了進攻。4月12日,貝爾格萊德淪陷。4
月18日,南斯拉夫軍隊投降。
    在進攻南斯拉夫的同一天,德軍在意軍的配合下從保加利亞向希臘發起進攻。
4月9日,德軍佔領了薩洛尼卡,希臘的精銳部隊在東北部被打垮。4月19日,
德軍進到希臘中部地區、希臘第1集團軍已來不及撤退,於23日投降。希臘第2
集團軍和駐希臘的英聯邦軍隊,一面阻擊德軍前進,一面有計劃地從伯羅奔尼撒半
島等地向南撤退,準備從海上逃往克里特島和北非。德軍為了阻止希軍和英聯邦軍
的撤退,決定使用空降兵奪取科林斯大橋,斷起退路,以達圍殲之目的。
    科林斯城位於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東北端,為半島的交通要衝。它的北面為一條
5公里寬的狹長沙質地段,是連接著伯羅奔尼撒半島和希臘大陸的地峽。在這個狹
長地段上,有一條24米寬的運河溝通科林斯灣和薩羅尼克灣。距科林斯城北5公
裡橫架於運河上的科林斯大橋,成為希臘大陸與伯羅奔尼撒半島之間的唯一通道,
也是希軍和英聯邦軍向伯羅奔尼撒半島撤退的必經之路。
    當德軍繼續向南推進,進入布拉洛斯和塞爾莫普萊隘路的時候,由亨利·威爾
遜中將率領的英聯邦軍(由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人組成)已經知道,由於德軍
已集中兵力快包圍了希臘大陸東、西兩側的港口,拉夫里昂港和拉菲納港附近的海
面是不能再利用多久了。他們唯一的撤退路線就是伯羅奔尼撒半島南部的納夫普利
昂、卡拉梅和莫內姆伐西亞港口。這就極大地增加了科林斯狹窄地帶的重要性。威
爾遜下令讓澳大利亞軍直屬炮兵指揮官李准將負責防守伯羅奔尼撒半島,直到盟軍
完成南撤任務時為止。李很清楚,能夠有效阻止德軍追擊的唯一地方,當然是憑借
科林斯運河上的橋樑。如果在撤退完成前失掉這座橋,希臘大陸上的盟軍部隊就會
被切斷通往港口的通路。為此,他必須努力使這座橋得到嚴密的守衛。
    4月24日下午,李在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阿爾戈斯登上指揮車,朝北向著科林
斯大橋方向駛去。在大橋附近,他看到了一些已挖好的94毫米口徑高射炮隱蔽掩
體和兩輛屬於裝甲第4團的坦克。坦克手們告訴他,在橋那邊還有兩輛坦克。他知
道,這支部隊的其餘部分配置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從科林斯到帕特雷的北部沿海一
線。除此以外李還看到,有一部分來自澳大利亞第6野戰連的工兵正在橋墩上裝置
炸藥,他們打算等到最後一批英聯邦軍隊撤過橋之後,把橋樑炸毀,堵塞運河航道,
以阻止德軍追擊。儘管英聯邦軍隊通過其情報部門已知德軍是有能力對科林斯大橋
進行裝甲或空降襲擊的,但由於敗退到這裡的守橋部隊不斷遭到德國空軍的襲擊,
已經十分疲勞,加之這座橋很快就會被工兵炸毀,所以沒有在橋周圍構築防禦工事。
    李看到這些情況後,感到非常著急,他認為必須把一支比較強的部隊配置在科
林斯大橋,如果德軍運用裝甲力量或空降兵對橋發起攻擊,企圖突破運河,這支守
橋部隊要能夠堅守到增援部隊到達。這時已近黃昏,澳大利亞第16和第17旅步
兵群的卡車開始陸續通過大橋,公路兩側再次出現長長的步兵隊伍。李找到過橋部
隊的指揮官艾倫,告訴他現在這座橋已顯得極端重要,請求撥給他1個營的兵力,
支援他扼守科林斯大橋。艾倫也認為需要加強大橋的防禦,於是命令正在過橋的步
兵第6團第2營的兩個連退出行軍縱隊,留守大橋。李將1個連配置在橋北邊沿鐵
路一帶,將另1個連配置在科林斯以南約兩公里半的地區。
   

    這樣,至4月25日,加上原來的守橋部隊,李已在運河地域組建起1個營,
他給這個營命名為"地峽部隊",由第19營的一個連長戈登少校指揮,主要負責守
衛大橋。其兵力部署是:橋北端有兩個步兵連和部分工兵及10門高射炮;橋南端
有1個步兵連、1個摩托化步兵連及12門高射炮。橋南還駐有裝甲第4團司令部,
有坦克4輛。守衛大橋的總兵力是4個步兵連及1個坦克團團部。

    英雄有用武之地

    德軍空降兵自組建以來就一直把斷敵退路當作是自己最適宜擔負的任務,但以
前卻沒有機會實踐過這種典型任務。渴望再一次獲得戰鬥榮譽的斯圖登特為捕捉有
利戰機,已在上個月就將他的部隊從德國開到保加利亞。4月24日下午,他將空
降奪取科林斯大橋的任務交給了空降第7師第2團。該團司令部設在保加利亞中部
的普羅夫迪夫,團長是斯特姆上校。斯圖登特命令他在26日進行突擊,空降兵力
為:第2團的第1和第2營,加強有工兵、重火器各1個連,共1500人。保障
空降的為50架容克-52運輸機和12架滑翔機。斯特姆上校接受任務後立即進
行準備,他將運輸機和滑翔機從普羅夫迪夫地區轉場到奧林匹斯山南方的拉裡薩,
計劃用那裡的機場作為空降出發機場。德軍偵察機對科林斯狹窄地帶進行了空中偵
察,並對科林斯大橋及其周圍地區拍攝了航空照片。斯特姆研究了科林斯大橋的航
空照片後,下達了作戰命令,規定兩個傘兵營乘運輸機傘降,工兵連乘滑翔機機降。
著陸後,對目標形成合圍,傘兵向守橋部隊攻擊,並阻擊向大橋增援的部隊;工兵
要盡量靠近大橋著陸,迅速拆除安裝在橋上的爆炸物,以防英聯邦軍破壞大橋。空
降戰鬥中,由戰鬥機和俯衝轟炸機各1個中隊負責空中掩護和航空火力保障。為了
阻止對方增援,德國飛機將封鎖橋樑地區的公路,首先要封鎖住半島北面從納夫普
利昂和阿爾戈斯通向科林斯的道路。25日拂曉,已撤到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英聯
邦部隊繼續向南面港口行進。為了防備空襲,車輛都進行了偽裝並隨時注意隱蔽。
德軍的轟炸機和往常一樣準時趕來,這些日子它們把大部力量集中在從科林斯到南
部一些港口的公路上。另外還有戰鬥機在低空巡邏,並待機攻擊地面目標。德機的
轟炸雖不猛烈,但整天持續不斷,對公路的襲擊從未間斷過半個小時以上。在阿爾
戈斯附近,由於英聯邦軍一些車輛的位置被德國空軍飛行員發現,德機隨之進行了
突擊,結果引發了一場大火。德軍旗繁的戰術空中攻擊,使英聯邦軍在白天行軍遭
到阻礙,並使起士氣受到挫傷。由於盟軍在這裡沒有什麼空中力量,所以德軍的飛
機可以在空中任意飛行,尋找目標。
    25日夜間,尚在希臘大陸南部的英聯邦軍步兵第5旅,成為最後一批有計劃
地從拉夫里昂港乘船撤走的大部隊。在德軍的強大攻勢下,盟軍在雅典北部的防線
當天夜間開始瓦解。因此,威爾遜中將不得不作出這樣的決定,即英聯邦軍隊再也
不能在雅典附近上船。唯一的撤退辦法就是通過科林斯大橋向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南
部港口前進。這時,他手下還有兩支主力部隊仍在運河北側:一支是在克裡克歐希
附近與德軍裝甲兵第9師保持著戰鬥接觸的步兵第4旅,還有一支是正在馬拉松地
區進行戰鬥的裝甲兵第1旅。威爾遜命令這些部隊通過科林斯大橋撤退。於是這兩
支部隊利用夜間開始通過科林斯大橋向南撤退。
    約在午夜時分,新西蘭師騎兵團的1個中隊在漢福德少校指揮下,與配屬給該
中隊的步兵第22和第28營一道通過了科林斯大橋。他奉命向"地峽部隊"指揮官
戈登報到,以加強科林斯大橋的防守力量。但他竟自作主張,決定次日早晨再去,
當天夜間下令將自己的部隊駐紮在了橋南邊的一個小樹林裡。然而,第二天早晨漢
福德已不能把部隊開往科林斯大橋了。
    4月26日早晨5時,德軍空降兵登上運輸機起飛,開始了兩個多小時航程的
飛行。還不到7時,德軍的戰鬥機和轟炸機已提前到達,開始對科林斯大橋附近的
各個軍事目標進行了猛烈的轟炸掃射。先是9架戰鬥機對英聯邦軍高射炮陣地實施
小角度俯衝轟炸和掃射。然後又有約70架戰鬥機進行補充攻擊。戰鬥機空中攻擊
5分鐘後,又飛來了20架斯圖卡式轟炸機,這些轟炸機在飛入英聯邦軍陣地上空
時,根本就不把這些高炮放在眼裡,它們的拉起高度僅150米,用重型和輕型炸
彈對橋樑地域實施俯衝轟炸。為了使炸彈發揮最大的作用,這些飛機還進行了許多
次沒投彈的俯衝。在40分鐘之內,守橋部隊一直處於德軍飛機不停的狂轟濫炸之
中。由於沒有自己的空軍進行空中支援,這些已經過兩個星期後撤行軍而疲憊不堪
的守橋部隊根本無力反抗。7時40分,斯圖卡式轟炸機突然增加了轟炸次數,而
且對科林斯大橋的南北兩側進行了集中轟炸。然後,飛機的轟炸又突然停止。原來,
運載斯特姆的空降部隊的運輸機已經飛到科林斯灣。
    德軍運載空降兵的機群從拉裡薩機場起飛後,先以三機編隊隊形在45米的高
度上超低空飛行,到達科林斯灣上空後,上升到120米高度由西向東進入大橋上
空進行空降。在沒有損失一架飛機的情況下,至8時10分空降完畢。12架剛剛
脫開拖曳索的滑翔機,拖著減速傘無聲地在橋的兩端著陸。工兵連的100餘人迅
速跳下滑翔機衝向大橋,數分鐘便奪佔了大橋兩端的橋頭堡,切斷了橋上引爆炸藥
的導電線。與此同時,傘兵陸續在大橋南北兩側附近著陸。在首批跳傘的傘兵中,
有52歲的斯特姆上校,他親自帶領傘兵並指揮戰鬥。傘兵第1營在運河北岸著陸,
經短促戰鬥, 擊潰了守橋部隊。「地峽部隊"指揮官戈登少校與各自獨立作戰的分
散的小分隊失掉了聯繫。他試圖以他自己的連和所有能找到的士兵,沿運河北岸建
立一個環形防禦陣地,但被德軍擊退,並被分割成幾個孤立無援的小組。傘兵第2
營在橋的南頭著陸,由於飛機飛得有點偏南,結果把傘兵投到一塊高地頂部,這塊
高地位於運河與橋南主要守橋部隊所在地的中間。事後據一位英軍高射炮兵連連長
說,德軍傘兵進入戰鬥時相當密集,當他們的降落傘張開時,相互之間幾乎是在碰
撞著。"他們僅僅有幾秒鐘的降落時間,要想在降落中射擊他們,是根本不可能的"。
傘兵看陸後立即遭到守軍步兵和坦克的攻擊,經過激戰,傘兵擊退了攻擊的守橋部
隊,擊毀了4輛坦克(其中一輛經德軍修理後,就投入對英軍陣地的進攻作戰),
並攻佔了利林頓上校的裝甲第4團司令部。澳大利亞的工兵在德軍的攻擊下也已潰
散。

    意 外 爆 破

    正當傘兵轉向橋頭時,科林斯大橋突然在巨大的爆炸聲中騰空而起,橋樑完全
炸離橋墩掉入運河之中。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爆炸,直到戰後也未搞清楚。德軍認
為是一發炮彈偶然擊中炸藥而引爆的,這些炸藥是從橋桁上取下來堆積在路上正准
備運走的。英軍則有人說是一名英軍上尉干的,他在橋附近匍匐前進,並用步槍射
擊捆紮在橋桁上的炸藥包,第二次射擊命中,炸藥包引起爆炸。從爆炸後的橋樑現
場來看,似乎後一種說法更為可信。
    對於德軍傘兵來說,科林斯大橋的炸毀意味著他們沒有完成任務,或者至少說
沒有完成主要任務。德軍現在雖然能阻止住繼續向伯羅奔尼撒半島撤退的盟軍,但
他們卻喪失了向南面港口快速推進的能力。對於英聯邦軍來說,則使仍戰鬥在運河
北面的第4旅倖存者的退路被切斷了,使他們失去了經由半島乘船撤退的希望。這
時,守橋部隊已沒有能力組織反擊,於是,大橋炸毀後被運河分割成南北兩部分的
德軍傘兵便繼續進行掃蕩並加強迫陣地。
    運河北岸的傘兵伏擊了一支英軍旗車運輸隊,這支汽車隊當時根本不知道在科
林斯已經發生的戰鬥,它正在從雅典向科林斯行駛。在傘兵襲擊下倖存的英軍士兵,
丟掉車輛,逃進山區。德傘兵又在附近收集了一些小船,在運河上架起一座浮橋,
橋北的傘兵通過浮橋與橋南的傘兵會合。
    在運河南岸,斯特姆沒有遇到什麼大的抵杭,便於下午1時開進科林斯城,接
受了市長、城內駐軍司令官和警察局長的投降。第2營攻佔了科林斯機場,繳獲了
停在機場上的13架飛機。
    當時在比較靠南的納夫起利昂港口的英聯邦軍第6旅尚不知道科林斯大橋已被
炸毀和德軍已控制了那個地方。旅長費賴伯格少將派第26營營長佩奇中校率領該
營沿公路向北部的科林斯進發,命令他實施反衝擊,驅逐德軍,守住科林斯大橋。
佩奇邊走邊制定作戰計劃,他決定用兩個連去增援守橋部隊,其餘各連則向他們能
找到的所有德軍陣地發起攻擊。這支英軍在北進途中,遭到德軍戰鬥機的不斷襲擊,
但還是設法在下午4時到達科林斯。在與德國傘兵警戒部隊進行了幾次小規模戰鬥
之後,佩奇碰上一名英軍倖存者,他告訴佩奇科林斯大橋已被炸毀。於是佩奇停止
了前進,後來奉命撤退到阿爾戈斯北部高地一線,遲滯德軍對納夫普利昂港口的推
進。
    這時,英聯邦軍第4旅的主力還沒有越過科林斯大橋。26日晚,大橋被炸的
消息傳到第4旅,旅長普迪克看到已無法按原計劃去伯羅奔尼撒半島的港口乘船撤
退,立即決定掉轉方向,向東南方前進。這是唯一可取的撤退路線,他可以設法在
雅典周圍再堅持一天時間的防禦,使部隊利用這一天時間從拉夫里昂港附近海上撤
退。雖然這需要走較長的路途,但普迪克只剩下這個機會了。恰好德軍正在南進的
地面部隊不十分清楚這些情況。德軍誤把第4旅認為是英軍少數後衛部隊,沒有全
力追殲。4月27日夜間,普迪克帶領剩下的部隊從拉夫里昂港全部撤離。已通過
科林斯大橋的英聯邦軍和希軍也迅速向莫內姆伐西亞等港口集中,陸續撤離半島。
    27日,德軍1個機械化師從帕特雷港登陸,至科林斯城與斯特姆率領的傘兵
會合後,即向南面納夫普利昂、卡拉梅、莫內姆伐西亞等港口追擊。但德軍晚到了
幾小時,英聯邦軍和希軍已全部乘船撤走。
    此次作戰中,德傘兵陣亡63人,負傷158人,失蹤16人,運輸機無一損
失。英聯邦軍損失近1000人,希臘軍損失近1500人。
    德軍對科林斯大橋的空降突擊,由於發起的時間太晚,未能阻止盟軍的多數部
隊向伯羅奔尼撒半島撤退,而且沒有保護住橋樑,使追擊的德軍受阻,所以這次行
動不能算是成功。但德軍極其成功地進行了陸空協同作戰,在傘降著陸之前,戰鬥
機、轟炸機給予了密切的支援。而英聯邦軍由於過高地估計了德軍的空降力量,對
抗擊傘兵失去信心,加上一再撤退的疲勞和不斷遭到德軍飛機的轟炸掃射而被弄得
暈頭轉向,因而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TOP

飛奪埃本·埃馬耳要塞--首次使用滑翔機突擊

    1940年5月10日,在德軍"A"集團軍群第18集團軍投入荷蘭之戰時,
該集團軍群的第6集團軍同時開始了向比利時的挺進。希特勒企圖以進攻比利時來
轉移盟軍對他把阿登地區作為主攻方向的注意。盟軍此時確實認為,德軍的主攻方
向和1914年一樣,是通過列日攻打布魯塞爾。德軍第6集團軍的行動就是要使
盟軍感到自己的預料是正確的。如果希特勒的企圖能夠實現的話,英國和法國的軍
隊就會向北進入比利時去阻擊第6集團軍。這樣,擔任西線主攻的"B"集團軍群就
可以集中兵力迅速突破阿登地區,突入盟軍主力的側翼和後方。正如希特勒事後所
說的:"我把攻擊的重點放在想要突破的戰線左翼,同時在另一翼採取了佯攻。"

    固若金湯的堡壘群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歐各國為防禦德國侵略,在與德國相鄰的邊境上都構築
了堅固的築壘防線: 在荷蘭為哥雷比-起爾防線;在比利時為艾伯特運河防線;在
法國為馬奇諾防線。這三條防線自北而南,互相銜接,連綿數百公里。到5月10
日,比利時軍隊共有22個師,包括18個步兵師(其中只有6個是正規師)、兩
個摩托化師、1個騎兵師、1個重炮兵師,共約65萬人。比軍沒有坦克,防空設
施薄弱,只有1個戰鬥機團。其戰前的部署是這樣的:4個師配置在荷比邊境一線,
6個師用來保衛安特衛普至那慕爾的"KW線",12個師扼守艾伯特運河。比利時
在戰爭爆發前還未最後確定戰爭的打法,對於固守哪塊陣地也還未做出抉擇。因為
艾伯特運河防線掩護了整個比利時國土,所以軍隊重點配置在這一線。
    當德軍"A"集團軍群44個師的龐大突擊部隊在阿登地區對面的德國邊界上停
下來準備進攻的時候,"A"集團軍群的博克上將卻命令賴歇瑙將軍指揮的第6集團
軍盡量進入靠近艾伯特運河的出擊位置。因為博克雖然知道自己的任務是助攻,但
他仍希望能以令人吃驚的速度向東推進,以使盟軍確信德軍的主要進攻力量是從比
利時向前推進。而德軍進攻比利時的最大障礙,就是艾伯特運河。
    由於艾伯特運河是為了防止德國經由比利時發動進攻而專門修建的築壘運河,
河岸陡峭,遍佈防禦工事,尤其還有運河邊的埃本·埃馬耳要塞扼守著運河,因而
構成了被認為可與馬奇諾防線相片美的最可靠的反坦克防線。 德軍要進攻亞琛-馬
斯特裡赫特-布魯塞爾一線, 就必須渡過這條運河。如果德軍第6集團軍在艾伯特
運河受阻,那麼德軍的進攻就會在還沒有發揮其銳氣之前停滯下來。為此,德軍決
定首先於1940年5月10日空降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並奪取埃本·埃馬耳
要寒西北部的艾伯特運河上的3座橋樑--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費爾德韋茲爾特
橋,至少也要拿下其中的1座。
    埃本·埃馬耳要塞地處荷蘭與比利時國境的比利時一側,位於馬斯特裡赫特城
和維斯城之間。該要塞是艾伯特運河防線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奇諾防線北面
延伸部的強大築壘和重要支撐點,同時也是比利時東部防禦體系的核心。其炮兵火
力可控制艾伯特運河和馬斯河16公里之內的所有渡口。要塞建築在一個花崗岩的
小高地上,高地南北長900米,東西寬700米。它的東北和西北面幾乎是垂直
的斷崖峭壁,高約40米,水勢滔滔的艾伯特運河流經崖下;南面橫隔著寬大的反
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護牆。要塞的各個側面都被所謂的"運河帶"和"塹壕帶"包圍著,
並築有鋼筋水泥碉堡,裡面配有探照燈、60毫米反坦克炮和重機槍。要塞東面的
馬斯河與艾伯特運河平行,形成外圍障礙。
    埃本·埃馬耳要塞實際上是一個精心設計建造的堡壘群。它是仿照馬奇諾防線
的錯綜複雜的防禦工事構築的。乍一看,每座堡壘彷彿都是零散分佈在一塊五角形
的區域內,但實際上,它是一個把炮台、轉動式裝甲炮塔、高射炮陣地、反坦克炮
陣地、重機槍陣地等巧妙地結合起來的防禦體系,各部分之間由長達4.5公里的
地下加固坑道和交通壕連接在一起。每件武器都經過精心地布設,以便使之發揮最
大效力。要塞對任何方向都便於觀察。通入要塞的每條坑道都可以阻止敵人的進攻。
在要塞的上面沒有暴露的石工痕跡,也沒有暴露陣地的建築物,到處長滿了雜草。
在要塞頂部有4座暗炮塔,用液壓升降機供給彈藥,並可隨時縮入地下。為了迷惑
敵人,比軍還在要塞各處設置了假炮塔。要塞是在和平時期由一批專家設計,經過
3年精心施工,於1935年竣工的。它在當時被列為歐洲最重要的防禦陣地之一
和世界上最堅固的要塞,並被形象地比喻為比利時東邊的"大門",艾伯特運河防線
上的一把"鎖"。人們普遍認為該要塞固若金湯,堅不可摧。在這座近代化要塞的建
造上,儘管比利時軍隊絞盡了腦計,但因要塞主要是為了防禦地面進攻,所以有一
點他們沒有考慮到,那就是敵人有可能來自空中,降落在炮台和裝甲炮塔之間的空
地上。
   

    埃本·埃馬耳要塞的防守部隊共1200人,由橋特蘭德少校指揮,屬第7步
兵師。全部人員均可處於距地面25米以下的掩體內,並備有可供長迫使用的飲水、
食品以及大量彈藥。要塞的武器配備齊全,有安裝在轉動式裝甲炮塔上的120毫
米火炮2門,其射程對任何方向都是16公里;在要塞頂上的陣地內還有同樣射程
的75毫米火炮16門,60毫米反坦克炮12門,高射炮6門,輕、重機槍37
挺。這些火炮和機槍只是要塞火力的一部分,因為它的火力是同野戰工事有機地聯
繫在一起的--沿著要塞的外緣,在壕溝和河旁,還有很多掩體和掩蔽壕,以及互相
支援的火力發射陣地。對於一般的炮擊,埃本·埃馬耳要塞無疑是可以經得住的。
實際上,防禦計劃已將敵人一旦突破山腳下的外圍防線時向要塞頂部實施猛烈炮擊
的可能性考慮在內了。由於要塞如此堅固和火力如此強大,守衛這一地區的比利時
第7步兵師接受了長達19公里寬的防禦正面。
    埃本·埃馬耳要塞西北側艾伯特運河上的坎尼橋、弗羅恩哈芬橋和費爾德韋茲
爾特橋,是由東向西越過運河的必經之途。每座橋樑由1個班防守,包括1名軍官
和12名士兵。橋樑附近戒備森嚴,均築有橋頭陣地,在兩岸橋頭兩側600米范
圍內還築有水泥地堡。各橋配備有反坦克炮1門和機槍等其他輕武器。為防止萬一,
橋墩上安放了炸藥,設置有兩種爆破系統:電子爆破和常用的引信爆破,後者的延
遲時間也只有兩分鐘,這樣隨時都可以對橋樑實施破壞。平時這3座橋的守備分隊
屬埃本·埃馬耳要塞指揮,在要塞炮兵火力的控制之內。在要塞炮火的支援下,守
橋分隊可以經得起一場激烈的戰鬥。而且增援部隊相距不遠,一旦橋頭吃緊可及時
到達。即使橋樑失陷,埃本·埃馬耳要塞的大炮也能制止對方的前進,使對方不管
奪取哪座橋,都得付出巨大的代價。

    委以重任的"花崗岩"突擊隊

    德軍一直對埃本·埃馬耳要塞十分感興趣,自1938年起,就開始搜集有關
要塞的資料,至1939年已獲得了要塞內部的詳細設計圖,並悄悄地對這個堅固
防禦體系進行了認真的研究。為了找到摧毀它的特殊方法和進行襲擊的準備,根據
情報人員的瞭解和要塞的設計圖紙,德軍於1939年秋天開始仿造了兩個埃本·
埃馬耳要塞。在格拉芬弗爾軍事訓練中心造了一個規模完全一樣的"複製品",在希
爾德斯海姆空軍基地又造了一個小一點的模型。
    希特勒本人對解決如何突襲埃本·埃馬耳要塞這個難題也相當關心。出人預料
的是,他就此問題徵求了一個女人的意見。被徵求意見的人是一位富有朝氣的著名
女飛行員漢娜·萊普,她是極少數與希特勒保持長久關係的女人中的一個。萊普小
姐是一名熟練的滑翔機飛行員,當她聽到希特勒說起攻擊埃本·埃馬耳要塞的困難
後,立即建議使用部隊乘載滑翔機進行無聲的突擊。希特勒對她的建議發生了興趣,
馬上召見了戈林、斯圖登特和航空工程師格哈特·康拉德。希特勒說他已決定把奪
取埃本·埃馬耳要塞作為一項特殊任務交給空軍來擔負,並告訴斯圖登特,他想用
空降突擊攻打埃本·埃馬耳要塞,但他又不願削弱在荷蘭進攻的傘兵突擊力量,因
為那裡的傘兵突擊力量不足。經過討論,斯圖登特估計,奪取要塞所需人數最少也
得500人,而且這些人可以由傘兵和滑翔機配合發動攻擊,這就證實了萊普建議
的可行性。斯圖登特指定了一名他瞭解並且深信會完成這種任務的年輕軍官擔任突
擊埃本·埃馬耳要塞的指揮官,這位年輕軍官就是他的一名參謀沃爾特·科赫上尉。
    1939年10月下旬,希特勒親自召見了科赫。他走到一幅比利時大地圖前,
指著埃本·埃馬耳要塞說,一定要把這個要塞拿下來,還要奪取坎尼、弗羅恩哈芬
和費爾德韋茲爾特等地的艾伯特運河上橋樑。希特勒撥給科赫的部隊只有傘兵第1
團的1個加強連,一些工兵和這次進攻所需要的容克-52飛機和滑翔機。希特勒
命令他馬上著手準備。於是,由科赫上尉擔任隊長的專門執行襲擊埃本·埃馬耳要
塞任務的空降突擊隊就成立了。
    針對要塞的地形特點,科赫計劃使用滑翔機將突擊隊直接降落在要塞上面。將
要使用的滑翔機是德國空軍優良的DS-230式滑翔機,這是德軍為執行空降突
擊任務於幾年之前研製出來的。
    早在1932年,當時設在瓦薩爾庫帕的羅恩·羅斯濟登公司就製造了一架長
翼滑翔機,用飛機拖曳,能利用強烈的上升氣流上升到高空進行氣象觀測。193
3年,這架能在空中飛翔的氣象觀測滑翔機隨同新組建的德國滑翔飛行研究所遷到
達姆施塔特的格裡斯海姆。在這裡,它首先用做被拖曳飛行的教練機。當時還是德
國滑翔飛行研究所女飛行員的萊普小姐,就是最早試用容克-52飛機拖曳滑翔機
的人之一。後來任德國航空部長的烏德特聽到這個消息後,前來達姆施塔特參觀了
這架滑翔機。他認為這種大型滑翔機完全能用於軍事目的,可以用它把笨重的物資
送到前線,也可以用它給被包圍的部隊運送彈藥和糧食,說不定還能把相當數量的
兵力悄悄地運到敵後。烏德特曾和一家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談了這些想法。不久,這
家研究所接受了製造軍用滑翔機的定貨。軍用滑翔機由漢斯·雅克普斯設計製造,
並命名為DS-230型。1937年,DS-230式滑翔機在哥達車輛廠投入
成批生產。這是一種帶支架的上單翼機,長方形的機身採用的是用亞麻布蒙著的鋼
管結構。機長11.3米,翼展22米。起飛後扔掉起特大的機輪,著陸時使用一
個堅固的金屬滑橇。這種滑翔機自重900公斤,能載1噸重的貨物,也就是說,
可以乘載1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由於它的著陸速度低,可達每小時50多公里,
因此很受空降部隊的喜歡。
    從1938年秋天開始,在當時還處於絕密之中的斯圖登特的空降部隊裡,就
成立了以基斯少尉為首的小規模運輸滑翔機指揮部。從演練的結果來看,當突擊一
個守備力量較強的狹窄地段時,滑翔機部隊要比傘兵更有把握取勝。因為當運載傘
兵的運輸機飛抵時,總要先被敵人發現,然後才能空降。即使從90米的最低跳傘
高度跳傘,傘兵也還要有15秒鐘的時間在空中飄蕩,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而且,
即使傘兵以最快的出艙速度,在7秒鐘內全部跳出機艙,1個班也要散落在300
米長的地帶上。著陸後,傘兵們還必須拋掉傘具,集合,尋找投下來的武器箱,這
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使敵人有可能對最初的衝擊作出及時反應,抓住對傘兵最不
利的時機,爭取戰鬥主動權。而運輸滑翔機就全然不同了。它可以在黑暗的夜色掩
護下,悄悄地進入目標區域,這就使奇襲的效果更為理想。滑翔機駕駛員可以使這
些"鳥"降落在目標附近20米之內。士兵們從機身的寬大艙門跳下後,就能夠立即
投入戰鬥。
    科赫接受任務後,對埃本·埃馬耳要塞作了認真研究。他在格拉芬弗爾對要塞
模型進行了詳細觀察,熟記了各種照片和地圖,並利用偵察飛行從空中對要塞進行
了實地觀察。他所看到的一切使他深信,在白天進攻要塞,其代價必然很大,用那
麼一點兵力去攻擊,實際上幾乎等於去自殺。他認為只有在夜間讓滑翔機直接降落
在要塞頂部,才能成功地奪取要塞。為了提高攻擊初期的突襲效果,他計劃在攻擊
之前不實施炮火準備和航空火力準備。
    科赫親自把他的計劃呈送給希特勒,得到元首的完全贊同。在斯圖登特正式批
准了整個作戰方案後,科赫便開始制定具體作戰計劃。他把部隊分成4個分隊,每
個分隊約100人。各分隊的任務十分明確,1個分隊負責突擊要塞,3個分隊負
責奪占艾伯特運河上的3座橋樑。各分隊又進一步區分了任務,有噴火器組(用於
致敵驚慌和摧毀地堡)、機槍組、反坦克組、迫擊炮組及爆破組。各組都配備了適
合於完成任務的兵器。科赫要求每個士兵通過訓練至少能夠掌握兩種軍事技術,以
便在戰鬥中能夠代替他人完成任務。如果這些組的成員和他們的分隊隔開,他們也
可以組成獨立的單位繼續戰鬥。
    根據這些設想,科赫率領他的部隊從1939年11月至1940年4月,用
半年時間在遙遠的、靠近捷克舊邊界的格拉芬弗爾訓練基地進行了極其艱苦和嚴格
的訓練。訓練先從理論課開始,並利用沙盤和立體模型等形象教具施教。由於希特
勒曾要求預行演習和訓練要絕對保密,非經當局允許,洩密者一律處死,因此,突
擊部隊在希爾德斯海姆空軍基地組建起來後,就與外界隔絕了。這裡沒有休假,不
准外出,信件要經過嚴格檢查,禁止和其他部隊的人員交談。此外,每人還必須在
一項規定上簽名。規定上寫的是:凡用書信、繪畫或其他方式將本部隊的性質及其
任務洩露給他人者,不管有意或無意,格殺勿論。實際上,在訓練期間,確有兩人
由於違反了這項規定被判處死刑。不過,他們在這次作戰成功後得到了赦免。為了
絕對保密,儘管士兵們都對要塞的內部工事設施瞭如指掌,但要塞的名字卻直到所
有訓練結束後才告訴他們。繼理論訓練之後,開始了不分晝夜、不分好壞天起的外
場訓練。到1939年聖誕節後,他們就以蘇台德地區、阿爾特法塔的捷克要塞作
為假想目標進行實兵演習了。計劃最後明確後,科赫利用模型反覆演練達12次之
多。所有的戰鬥組都乘滑翔機在狹窄場地上練習了幾次夜間著陸。為減少滑翔機的
滑跑距離,在滑翔機的滑橇上纏上了帶刺鐵絲,著陸時後面還可放出小型減速傘。
起初,傘兵全都分配在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的分隊裡,後來科赫又給每個攻橋分
隊分配了一個由13人組成的傘兵機槍班。為了能摧毀堅固的混凝土地下掩蔽體,
還專門研製出一種50公斤重的錐孔裝藥炸藥包。
    訓練卓有成效,各突擊分隊的戰鬥能力有了明顯提高,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心理
效果。 曾經空降到埃本·埃馬耳要塞中執行過任務的工兵排長維茨希回憶說:"開
始,我們對即將發起的進攻有些膽怯。但是,我們逐漸對自己的力量有了信心。不
久,我們就確信:從要塞上部發起進攻的一方要比在內部防禦的一方安全得多。"
    科赫的突擊部隊於4月底結束訓練,開到科隆的厄斯特哈姆和布茲韋勒哈爾機
場待命。由於保密工作做得很嚴,就連機場部隊的指揮官也不知道為什麼有這麼多
滑翔機要在這兩個機場的機庫裡開箱和裝配。
    斯圖登特最後確定,突擊隊共700人,編成兩個梯隊。第1梯隊400人,
分成4個突擊分隊,使用滑翔機機降。第1分隊代號"花崗岩",隊長威其格中尉,
兵力85人,配備輕武器和2.5噸炸藥,使用11架滑翔機,任務是奪取和破壞
要塞表面陣地;第2分隊代號"水泥",隊長沙赫特少尉,兵力96人,與科赫突擊
部隊指揮部一起, 使用11架滑翔機,任務是奪取弗羅恩哈芬橋;第3分隊代號"
鋼", 隊長阿爾特曼中尉,兵力92人,使用9架滑翔機,任務是奪取費爾德韋茲
爾特橋;第4分隊代號"鐵",隊長施勒希特少尉,兵力90人,使用10架滑翔機,
任務是奪取坎尼橋。各突擊分隊奪取目標後,扼守到正面進攻部隊到達。第2梯隊
300人,在第1梯隊後乘容克-52飛機傘降,任務是增援第1梯隊襲擊要塞的
分隊。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支援空降兵地面戰鬥。第1梯隊的滑翔機將從荷蘭方向
進入目標,並在進入荷蘭領空前就脫離拖曳機、悄悄地越過荷蘭狹窄的領土上空進
入比利時,滑翔距離100公里。
    由於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將兩線戰役的開戰時間定於凌晨3時,而滑翔機要準確
地降落在指定地點,駕駛員必須能看清地形才行,這就是說,在滑翔機進入目標的
決定性時刻,需要天色微明,所以科赫對此提出了要求:機降突擊時間最晚也要和
陸軍相同,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在全面進攻開始前幾分鐘。但是,必須等到曙光初
升的時刻, 而凌晨3時天色太黑。為此,希特勒親自出面干預,把進攻時間定為"
日出前30分鐘"。 這個時間是從無數次訓練中總結出來的,這是滑翔機駕駛員能
夠勉強看清地形的時刻。就這樣,德國西線部隊的這伙"冒險家"試圖以空降突擊來
奪取這座世界上屈指可數的著名要塞的準備工作一切就緒了。

    秘 密 出 擊

    1940年5月10日4時30分,41架容克-52飛機拖著DS-230
型滑翔機從科隆的厄斯特哈姆和布茲韋勒哈爾機場起飛。戰爭史上一次極其大膽的
作戰行動就這樣開始了。路道上,滑翔機被拖曳著向前滑行,很快起落架的震動聲
消失了,眨眼之間滑翔機便一架一架地飛越機場圍牆,跟著容克-52飛機不斷爬
升。大約每隔30秒鐘,便有1個三機組拖著滑翔機騰空而起。幾分鐘後,41架
容克-52飛機都安全升空。儘管天色還是一片漆黑,並且拖曳著沉重的滑翔機,
但運輸機都沒出什麼問題。這些飛機在科隆南部的綠色地帶上空的集合點匯齊後,
開始向西沿著一直延伸到國境線的"燈火走廊"飛行。飛機下面是埃佛倫附近的十字
路口,在那裡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個燈標。接著,在5公里遠的費雷亨旁邊,又看
到了第二個燈標。就這樣,當飛機飛過一個燈標上空時,就可以看到下一個燈標,
有時甚至能看到第三個燈標。所以,儘管是在漆黑的夜色中飛行,飛機仍能保持正
確的航向。這些燈標將一直引導飛機飛到亞琛附近的預定"分手點"。41架滑翔機
上的突擊隊員們都倚在橫貫中央的大樑上,時而熱得出汗,時而冷得發抖。
    突然, "花崗岩」突擊分隊的1架飛機的機長發現在他的右前方有一片青煙,
這說明在同一高度,還有1架飛機,而且眼看雙機就要相撞。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情
況,為了避免空中相撞,他不顧後面還拖著1架滑翔機,猛推機頭向下俯衝。這時,
滑翔機駕駛員感到升降舵變得沉重起來,他拚命想把升降舵保持在原來的位置上,
只聽叭的一聲,座艙的風擋玻璃好像被鞭子狠狠地抽了一下。原來,由於剎那間的
壓力增加,牽引繩斷了。滑翔機在空中倒是又恢復了平衡,但拖曳機發動機的轟鳴
聲漸漸遠去,四周顯得格外寧靜。這架滑翔機只好戴著突擊隊員又飛回科隆。糟糕
的是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的第1分隊隊長威其格中尉就在其中。滑翔機勉強越過
萊茵河,在一塊草地上降落下來。飛機編隊仍在按計劃向西飛行。坐在"花崗岩"突
擊隊其他滑翔機上的隊員們當然無法知道自己的指揮官已經被甩掉。不過,這關係
不大,因為各組都有自己早已確定的任務。滑翔機的每一位駕駛員對於在這寬闊的
要塞高地上,在哪座碉堡的後面,或在哪座轉動炮塔的側面著陸最合適都已一清二
楚。在周密的作戰計劃中已考慮到了滑翔機意外掉隊的可能,並且在出擊命令中明
確規定,任何指揮官,在兄弟部隊失敗或無法著陸的情況下,都有責任帶領部下去
完成該部未完成的任務。
    不幸的是,20分鐘後,"花崗岩"突擊隊又有1架滑翔機掉隊了。當時是在盧
漢貝格的燈標上空,這架滑翔機的駕駛員看到拖曳他的那架容克-52飛機的機翼
開始晃動起來,而且它的標誌燈不停地閃亮。莫不是脫離信號?滑翔機駕駛員有點
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幾秒鐘後,他脫掉了牽引繩,開始滑翔。這完全是個誤解。
飛機才剛剛飛了一半路程,高度還不到1500米。從這裡滑翔連國境都到不了。
最後滑翔機降落在迪倫附近的草地上。隊員們跳出滑翔機,他們找到一輛汽車,急
速駛往國境,在那裡,陸軍部隊正趁著黎明前的黑暗集結待命,準備發起進攻。
    這樣,"花崗岩"突擊隊就只剩9架飛機了。他們終於在亞琛和勞聯斯貝格連接
線西北的費喬烏山上看見了最後一座燈標,它標誌著已經到達"分手點"。為了不讓
比利時軍隊發覺飛機發動機的聲音,滑翔機將從這裡開始單獨滑翔,隱蔽地飛越荷
蘭的馬斯特裡赫特角。
    科赫上尉原先預計,為了克服逆風的影響,總得準備多飛8到10升鐘。但沒
想到恰好這天是順風,而且風力比氣象站預報的要強得多。結果飛到這個地方的時
間比預想的要早了10分鐘。為使這次奇襲圓滿成功,原計劃是在發起總攻前5分
鐘,突擊隊先在埃本·埃馬耳要塞開火。可是現在,這種設想已無法實現。
    也正是由於風向的原因, 飛機的高度過低,只有2000-2200米,原計
算到"燈火走廊"盡頭時,飛機的高度必須達到2600米,因為只有在這個高度上,
滑翔機才能以適當的滑行角度飛抵目標。由於沒有達到規定的高度,容克-52飛
機的飛行員把滑翔機向前多拖了一段,跑到了荷蘭上空,他們是想幫助滑翔機彌補
高度不夠帶來的問題,沒想到卻幫了倒忙。因為容克-52飛機發動機的聲音等於
給荷蘭和比利時軍隊發了警報。滑翔機剛剛脫離了容克-52飛機,就遭到荷蘭軍
隊的炮擊,輕型高炮吐出的紅色火珠從四面八方向空中飛來。滑翔機駕駛員不時地
轉彎或作蛇行運動,靈活地躲開了炮火,沒有1架飛機中彈。由於這些滑翔機駕駛
員全是精選的老手,所以他們仍然按照計劃保持著隊形飛到各自目標上空,開始無
聲無息地進行大角度俯衝。
    10日凌晨3時10分,埃本·埃馬耳要塞指揮官橋特蘭德少校接到第7步兵
師司令部"要嚴加戒備"的電話,他立即命令部隊進入臨戰狀態。監視哨不時地從裝
甲碉堡中向外觀察,嚴密地監視著這漆黑的四周。兩個小時平安地過去了,天色開
始微微發亮。突然,從荷蘭國境的馬斯特裡赫特方向傳來了激烈的高炮聲。在埃本
·埃馬耳要塞的碉堡中,比利時炮手已做好高炮的戰鬥準備。他們以為是德國轟炸
機要來襲擊這裡,可是側耳細聽了老半天,也沒有聽見飛機發動機的聲音。
    就在這時,滑翔機利用微明的天色悄悄地從側後進入,降落了下來。奪取要塞
表面陣地的突擊分隊的9架滑翔機,1架接1架地在長滿雜草的要塞頂部的預定地
點滑行著陸。由於帶有減速裝置,著陸後只滑行了20米。比利時的哨兵看著這群
幽靈似的"巨鳥"突然降落在他們跟前,個個被驚得目瞪口呆,竟沒有發出警報。突
擊隊員和駕駛員從滑翔機上衝下來,儘管沒有指揮員,但因各組訓練有素,仍按預
定計劃立即開始突擊。在帶著大量炸藥的工兵帶領下,他們直向爆破目標衝去。為
了掩護進攻,有幾個人報了發煙手榴彈。頃刻之間,第一聲爆炸響徹了整個要塞--
這是絕大部分守衛部隊所聽到的唯一警報。緊接著,突擊隊員們使用手榴彈和炸藥
包,連續快速地逐個對炮塔、碉堡、坑道口進行破壞,用衝鋒鎗進行掃射。一門門
要塞火炮被摧毀,一些比利時士兵戰戰兢兢地舉起了雙手。就在這時,有兩個突擊
組被迷惑了,他們發現通過空中照相拍攝下來的結構堅固的兩座碉堡根本就不存在。
這是比利時在要塞建造的假炮塔。德軍原先認出了一些假炮塔,並且把這些假炮塔
加在訓練用的要塞模型上; 而另一些假炮塔則愚弄了他們。現在他們才發現"直徑
5米的裝甲碉堡"原來是用薄鐵皮偽裝的。 專門研製的錐孔裝藥炸藥包穿透了3米
厚的混凝土,突擊隊經短促戰鬥,不到10分鐘就炸毀和破壞了要塞頂上的所有火
炮和軍事設施,突擊隊控制了要塞的表面陣地。看不見外面情況而又被巨大爆炸聲
搞得暈頭轉向的守軍慌做一團,一籌莫展,只能猜想上面所發生的事情。這時要塞
頂上的作戰活動就只剩下突擊隊的工兵為打通坑道網洞口而進行的有組織的爆破了。
    奪取3座橋樑的突擊分隊的滑翔機均按計劃分別在橋的西端著陸,從哨所背後
出豈不意地向橋樑猛撲過去。費爾德韋茲爾特橋和弗羅恩哈芬橋的守衛部隊還沒有
來得及做出反應,德軍便迅速、完整地佔領了這兩座橋。要塞指揮官橋特蘭德在滑
翔機著陸時剛好用電話命令炸毀坎尼橋和馬斯河上的另外兩座小橋,結果坎尼橋正
好在德軍襲擊時被炸毀。突擊隊攻取橋樑的戰鬥,得到德軍阿爾登戈高炮營的88
毫米大炮以及俯衝轟炸機的有力支援,使突擊隊在佔領兩座橋樑後的一整天中,抗
住了比利時軍隊的猛烈炮擊而堅守了下來。

    "拔釘子"戰鬥

    在奪取埃本·埃馬耳要塞的空降兵還在進行突擊的時候,大批德國斯圖卡式俯
沖轟炸機就已到達,它們對通往要塞的道路進行了轟炸和掃射,封鎖了通向要塞的
所有通路,使起斷絕了外援。橋特蘭德發現要塞頂部已被德軍佔領,他一方面組織
反衝擊,一方面要求要塞附近的炮兵進行火力支援,向這裡轟擊。鄰近的碉堡立刻
作出反應,火炮開始射擊。但是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很快就發現了這些火炮的炮口
火焰,便集中全力,迅速摧毀了這些炮兵掩體和火炮。天亮以後,比利時第1軍的
1個野戰炮兵營開到了埃本·埃馬耳要塞附近,準備炮擊要塞上的德軍,但由於沒
有高射炮兵,這個野戰炮兵營還未來得及進入射擊陣地,其大炮就被德軍的俯衝轟
炸機輕而易舉地全部炸毀了。
    7時,德軍突擊隊第2梯隊到達,300名傘兵成功地空降到要塞頂上,突擊
力量得到增強。在這些傘兵空降的同時,德軍還在阿爾貝特運河西部40公里縱深
的廣大地區投下了假傘兵。這些假傘兵是穿著德國軍服的草人,傘具綁在它們的身
上。為了模擬槍聲,還在假傘兵身上安裝了自動點火炸藥。這些假傘兵確實起到了
擾亂比利時軍隊的作用,他們不得不去迎擊這些出現在背後的新敵人。
    橋特蘭德少校在要塞裡曾組織了幾次反衝擊,企圖把德軍從要塞上邊趕走,但
都沒有成功。於是他只好把力量僅限於阻止德軍空降兵打進來。要塞儘管失去了大
部分火炮,但它並沒有陷落。因為要塞四周的地下防禦體系和運河塹壕連在一起,
德軍無法從上面接近。這樣,德軍空降兵也只能控制表面陣地,雙方處於相持狀態。
    從8時期,比軍第1榴彈炮兵團開到埃本·埃馬耳要塞北面,在要塞外向要塞
頂部的德空降兵進行火力襲擊。但在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的攻擊下,炮兵團的襲擊
未能奏效就敗了回去。隨後,比軍第7師又組織了1個步兵營向要塞推進,準備反
擊,但這支部隊也被德軍發現,斯圖卡式俯衝轟炸機立即轉回來對該營進行轟炸掃
射,使其無法接近要塞。
    8時30分,1架滑翔機意外地出現在要塞上空,在要塞上面德軍的歡呼聲中
降落在頂部。從滑翔機上跳下來的是威其格中尉。原來,威其格乘坐的滑翔機在萊
茵河附近的草地上降落後,他立刻命令部下在這塊草地上修出一條跑道來。在士兵
們迅速推倒籬笆,清除障礙物時,威其格在附近的公路上攔住一輛汽車。20分鐘
後,他回到了科隆的厄斯特哈姆機場。可是,那裡1架容克-52飛機也沒有了,
他只好打電話從別的機場調了1架其他類型的飛機代替。這架飛機順利地從草地上
把滑翔機拖曳起來。這樣,威其格才得以重新擔當了突擊部隊的指揮官。
    按計劃,德軍飛機又空投了炸藥箱,突擊隊準備用這些炸藥對還沒有完全被炸
毀的碉堡實施再次爆破。 5月10日全天,德軍都在埃本·埃馬耳要塞進行"撥釘
子"戰鬥, 有的戰鬥小組甚至從高達40米的斷崖上把炸藥吊下去爆破。時間一小
時一小時地過去了,收縮在要塞內部的比軍痛苦地忍受德軍的折磨。
    德軍第6集團軍在德軍空降突擊的同時從正面向比利時發動了進攻。由於空降
兵控制了埃本·埃馬耳要塞外部,使要寒的槍炮不能發揮火力去阻止德軍的前進,
德正面進攻部隊順利地突破了比軍前沿防線,渡過馬斯河,於當天黃昏抵達艾伯特
運河東岸,並接替了奪取橋樑的突擊隊。傍晚,德軍1個工兵營企圖在埃本·埃馬
耳要塞前面通過運河,但被1座未被傘兵消滅的暗炮台的火炮所阻止。夜幕降臨後,
德軍派出1個由50人組成的工兵組用橡皮船偷偷渡過被水淹沒的地區,摧毀了那
座暗炮台和剩下的另外幾座暗堡。11日凌晨,該工兵營順利通過了運河,登上要
塞,然後在空降兵的協助下,對鋼筋混凝土的地下工事、坑道等進行連續爆破。整
個上午,埃本·埃馬耳要塞一直在爆破的震撼之下抖動,同時德軍工兵手持噴火器
和自動武器向要塞縱深推進。守備部隊有60人被擊斃,40人受傷。13時15
分,比利時守軍派出了談判代表,橋特蘭德少校請求投降。埃本·埃馬耳要塞陷落。
    在奪取要塞的戰鬥中,德軍空降突擊隊以突然的行動獲得了巨大戰果,打死打
傷比軍110餘人,俘虜1000餘人,德軍僅付出亡6人、傷19人的代價。德
第6集團軍從這個缺口向比利時快速推進,於5月17日佔領了比利時首都布魯塞
爾。5月28日,比利時宣佈投降。
    德軍空降突擊埃本·埃馬耳要塞是戰爭史上第一次使用拖曳滑翔機作戰的大膽
嘗試。埃本·埃馬耳要塞的陷落使德軍突破了艾伯特運河的防線,為地面部隊打開
了通向比利時心臟布魯塞爾的大門。

TOP

血火長空--"敦刻爾克大撤退"時的空戰

    敦刻爾克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法國港口城市,在二戰期間,它卻以世界上最
大一次撤退的發生地而聞名於世。在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短短9天的
時間裡,近34萬英法聯軍在這裡奇跡般地逃脫了德軍的三面重圍,回到英國本土,
從而為英國後來的反攻保存了實力。
    在這場血與火的生死較量中,英德雙方兵員損失慘重,美麗的敦刻爾克港也變
成了一座人間地獄。空中、地面、江河硝煙滾滾,彈雨如梭,海灘、堤道、港口陳
屍遍地,血流成河。到處都是飛機的轟鳴聲,子彈的狂嘯聲和炸彈的爆炸聲,法蘭
西在燃燒,在流血,在呻吟......
    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英國皇家空軍為掩護地面撤退,與佔絕對優勢的德國空
軍展開了殊死的搏戰,在空中譜寫了一曲曲反法西斯侵略的動人樂章。

    希特勒突然叫"停"

    早在1939年10月9日, 希特勒就指示陸軍總司令部制定入侵西歐的"黃
色方案"。 1940年5月,在北海至瑞士邊境800公里長的西部防線上,希將
勒集中了訓練有素的136個師,其中包括擁有3000輛坦克的10個坦克師,
7個摩托化帥,在大批重型轟炸機、戰鬥機、傘兵運輸機和滿載突擊隊的滑翔機的
配合下,閃電般攻佔了丹麥、挪威兩國。英、法倉促對德宣戰。就在英國首相內維
爾·張伯倫令人寬慰地斷言"希特勒已經錯過時機"之後5個星期,德國又對荷蘭、
比利時、盧森堡三國發動了閃擊,同時以10個裝甲師為先頭部隊越過阿登山區,
直逼法國腹地,將法軍苦心經營的馬其諾防線置於無用之地。
    馮·倫斯德將軍率領勢不可擋的德國裝甲部隊攔腰切斷了法國北部戰線英法聯
軍與李姆河以南法軍主力的聯繫,爾後揮師南下,追擊節節敗退的英法聯軍。英法
聯軍雖然也實施過多次反突擊,但終因兵力不足、行動遲緩而失敗。34萬英法聯
軍和部分比利時軍隊在短短10天內就被圍困在敦刻爾克至比利時邊境海濱的狹小
地域內,命運危在旦夕。
    此時,阿道夫·希特勒狂熱的日耳曼民族自豪感又升騰起來,他為他強大的德
意志軍隊而欣喜若狂。他興奮地吼叫著,全身的血液都在沸騰,叫囂著讓進攻部隊
發動更猛烈的攻擊,一舉殲敵於敦刻爾克。就在這時,帝國元帥、納粹空軍頭子赫
爾曼·戈林坐不住了,他有自己的一番打算。敦刻爾克的盟軍顯然已成了甕中之鱉,
他不能容忍強大的帝國空軍在這種時候無所作為,而把功勞全部記在裝甲部隊頭上。
「出擊,出擊,堅決要出擊"的慾火促使他豈不及待地撥通了元首的電話。
    德國空軍此時正當春風得意之時,在此之前的戰鬥中它曾有過不少的"傑作":
    在攻擊比利時的德軍大炮打響前2小時,德國的傘兵部隊和由滑翔機運輸的突
擊部隊首先對比利時境內的重要目標進行了大膽的襲擊,一舉奪占或摧毀了比方的
主要防禦工事、橋樑、交通樞紐、司令部和軍火庫,並且完好無損地佔領了橫跨艾
伯特運河的三座重要橋樑,同時還出動轟炸機空襲比軍機場,將其一半以上飛機毀
於地面。
    在荷蘭,德國傘兵部隊出豈不意從天而降,控制了重要的馬斯河大壩水閘,從
而打亂了荷軍試圖以洪水阻擋德軍進攻的計劃。轟炸機群向英法防禦部隊進行了超
強度的突擊,為地面裝甲部隊輕而易舉地在盟軍堅固的防線撕開口子打下了基礎。
    此外,德國空軍還同英、法空軍進行過多次交鋒,給原本就不太強大的法軍以
重創, 也給英國遠征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因此,德國空軍常常以"世界最強大的
空軍"而自居。 1分鐘後,希特勒在他的"石頭城"統帥部拿起了電話。戈林焦急的
請求道: "元首,就讓帝國的空軍去結束這場戰鬥吧!光榮的地面裝甲部隊應在休
整後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希特勒與作戰局長約德爾少將商議了戈林的方案,約德爾十分贊同戈林的建議,
他認為將裝甲部隊用於敦刻爾克周圍的沼澤地帶是不明智的,而應將這股鐵流融入
對巴黎的進攻。但是這一建議卻遭到了古德裡安等前方裝甲部隊指揮官的激烈反對。
他們認為:在對敦刻爾克已達成三面包圍,但海上退路並未切斷的情況下,任何給
予敵人喘息機會的行為都可能導致功虧一簣。他們的意見與參謀本部取得了一致。
戈林得知這一消息後怒不可遏,大罵他們根本沒有把強大的帝國空軍放在眼裡,這
是對他本人難以忍受的污辱。終於,憑借戈林在納粹黨內不可動搖的副領袖地位,
使得參謀本部最後與空軍達成了"共識"。
   

    5月24日, 德國圍攻敦刻爾克的坦克突擊兵團接到希特勒的命令:"停止攻
擊行動,消滅敦刻爾克敵軍的任務改由地面炮兵和步兵配合空軍完成。"

    "發電機"計劃

    早在德軍以排山倒海之勢向法國西北部挺進之時,英國人就已經發現:德軍進
攻的目標並不是巴黎,而是英吉利海峽一線。非常明顯,德軍旗圖將英國遠征軍包
圍在法國大陸,使之孤立無援,陷入絕境。
    英國遠征軍最高指揮官戈特勳爵焦急不安地向英國戰時內閣報告說:他也許將
不得不在德軍包抄他們後路前使英國遠征軍脫身。然而,他接到的命令卻是要他向
西南方向的亞眠進發,與法軍主力會合。
    5月20日,形勢急轉直下,德軍裝甲部隊先於英軍搶佔亞眠,並且抵達海濱。
至此,英法聯軍被南北割裂的事實已成定局,南部英軍的命運不容樂觀。
    就在這時,英國戰時內閣接到了新任首相丘吉爾的指令:「做為一種預防措施,
海軍部隊應徵集大量運輸船隻, 時刻準備駛向法國沿海的港口和海灣。"海軍中將
伯特倫·拉姆奇爵士奉命制定一項代號為"發電機"的撤退計劃。該計劃預計在法國
沿海的加來、布倫、敦刻爾克3個港口,每天各渡送1萬人回英國,以保存遠征軍
實力;而且在可能的情況下,澤布臘赫、奧斯坦和紐波特港口也要加以利用。海軍
很快便籌集了30艘渡船,12艘海軍掃雷船和其他可以利用的船隻,其中包括橫
渡海峽的一日游遊艇、6艘小型沿海商船以及部分前來英國港口避難的荷蘭漁船。
    與此同時,拉姆奇爵士建議戰時內閣給英國遠征軍加強適當的空中力量,因為
遠征軍現有的老式飛機數量有限,攻擊力不強,很難擔負如此龐大的撤退掩護任務。
遺憾的是他的建議遭到了空軍戰鬥機司令部司令休·道丁上將的反對。休·道丁認
為在國內擔負保衛本土任務的作戰飛機絕對不能少於現有數量。必要時,可派飛機
越過海峽支援遠征軍的行動。
    5月23日,德軍裝甲兵先頭部隊突破英軍臨時設置的最後一道防禦陣地,情
況萬分緊急。戈特急忙下令打開敦刻爾克至加來一線的水閘,大水淹沒了周圍的低
地,暫時擋住了德國人的進攻;同時,戈特發佈命令,號召全體將士誓死固守城池,
直到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
    5月25日,戈特向戰時內閣發出了一封措詞強硬的電報:如果不想使英國遠
征軍全軍覆沒,現在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利用還在我們手中的敦刻爾克港,將遠征軍
撤離法國。
    5月26日下午6時57分,丘吉爾命令拉奇姆中將開始實施"發電機"計劃,
並特別說明被困於敦刻爾克的法國官兵同樣應分享撤退的機會。但是,"發電機"計
劃中的3個港口只有敦刻爾克一處可以利用,況且空中掩護、地面運輸等多種設施
均很薄弱。因此,憑借現有的力量,在短時間內營救出30餘萬大軍幾乎如天方夜
談。
    海軍部急忙派出官兵到各大造船廠籌措船隻。焦急已經使英國人顧不上保守秘
密,無線電廣播裡大聲向全國呼籲,號召所有擁有船隻的人都來加入這支前所未聞
的"艦隊"。數以千計的業餘水手和遊艇主駕駛著各式各樣的船隻聞訊而來,它們大
到數千噸位的貨輪,小到僅能載數人的遊艇。這支奇形怪狀的"艦隊"很快在英國東
南部港口彙集起來。
    通往敦刻爾克的航線總共有3條。航程最短的是Z航線,僅需2個半小時,但
它位於德國大炮射程之內,不能起用;第二條是較短的X航線,但它幾乎被英國的
佈雷區全部封鎖,要掃清這些路障至少需一周時間;那麼唯一能夠選擇的就只有Y
航線了。Y航線由奧斯德港出發,繞過克溫特的水雷浮標向西南折行,最後到達敦
刻爾克港,全程近6個小時。這條航線可以躲避德軍大炮的射擊,但暴露在德軍轟
炸機下的時間卻無疑延長了。
    當晚,第一批救援船浩浩蕩蕩駛向敦刻爾克港。考慮到德國空軍沒有把敦刻爾
克當做主要攻擊目標,英國空軍沒有為船隊提供空中護航。

    初 戰 得 逞

    5月25日晚,目空一切的戈林在空軍司令部召開作戰會議,對敦刻爾克的空
中作戰做最後部署。
    戈林穿著自己設計的樣式奇特的軍服,在圓形會議廳的中間顯得格外醒目。他
細細地環視了一周之後,忽然習慣性地揮起了拳頭,猛烈地砸在了桌上。
    "各位將軍", 戈林以他特有的腔調說道,"親愛的元首已將最後的決戰交給我
們完成。我們必須證明:帝國空軍同地面裝甲部隊一樣勢不可擋,可以將英國佬置
於死地。 要讓全世界都知道,德國空軍是不可戰勝的"。他開始嘶喊起來,尖厲的
聲音在大廳裡震顫。
    在場的人顯然已經習慣了這種開場白,瞪大了眼睛,緊閉著嘴巴,傾聽著戈林
的訓話。
    參謀長開始報告轟炸敦刻爾克的作戰計劃。他的講話不斷被戈林打斷,戈林對
計劃中僅使用5個航空團的兵力十分不滿,他要求把德國西部和駐守荷蘭的第2航
空隊的兵力也全部用上,實施一場龐大的轟炸計劃。
    5月27日清晨,夜幕還沒有收起,萬籟俱寂。執行第1波次轟炸任務的兩個
轟炸航空團和兩個殲擊航空團從德國西部直飛敦刻爾克,目標是轟炸敦刻爾克港口
和主要碼頭。途中,它們沒有遇到任何英法飛機的阻攔。
    當施瓦茨上校率領他的俯衝轟炸機團首先抵達敦刻爾克上空時,天空已經發亮,
通往港口的道路上擠滿了各種各樣的車輛和驚慌的人群。隨著施瓦茨一聲令下,一
架架俯衝轟炸機猛地撲向毫無防備的英法士兵。霎那間,炸彈像雨點般傾瀉在擠滿
士兵的碼頭和堤道上,地面上火光沖天,血肉橫飛。大海裡不時掀起數來高的巨浪,
將碼頭邊上的人流無情捲入海中。施瓦茨興奮得狂叫起來:"太棒了,棒極了!"
    緊接著,像烏雲一般的又一個黑壓壓的機群鋪天蓋日,蜂湧而至。它們忽而向
下俯衝,進行低空轟炸;忽而投下威力巨大的高爆彈又急速爬高--這種驚險的垂直
俯衝起到了咄咄逼人的恐怖效果,很多缺乏經驗的英法士兵似乎感到每一次俯衝都
好像是對著自己胸膛開火,以致呆呆地站在空曠的海岸上,居然忘記了臥倒。
    由於敦刻爾克第一次遭到這樣猛烈的轟炸,地面上的人群亂成一團。英軍指揮
官大叫著,命令士兵跳入戰壕,利用各種輕重武器對空還擊。混戰中,一架德機被
擊中,拖著濃煙栽進海裡,頓時,碼頭上發出一片歡呼。士兵們似乎到此時才反應
過來:生與死的交鋒又一次擺在了眼前。
    接到報告後的英國空軍立即出動了兩個中隊的噴火式戰鬥機和颶風式戰鬥機。
但當英國飛機趕到敦刻爾克上空時,德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英機漫無目標地在
敦刻爾克上空盤旋,企圖攔截住德軍的某個轟炸機群,但直到油料耗盡也未見到1
架飛機的影子,只得飛回本土加油。
    然而,就在英國戰鬥機離開敦刻爾克幾分鐘以後,德國進行轟炸的第2波次機
群出現了。它們殺氣騰騰,如入無人之境,肆無忌憚地對毫無保護的英軍艦船進行
密集的轟炸。緊靠碼頭的幾艘大型運輸船幾乎同時期火,並開始慢慢下沉,船上的
士兵無望的紛紛跳入飄滿死屍的水中。一些小船企圖駛離岸邊,但德機對它們也絲
毫不放,落在船邊的炸彈將一艘艘小船掀翻,撤退工作陷入了一片混亂,被迫暫時
停止。 為了躲避轟炸,已經開到海上的運兵船採取忽左忽右的做「之"字形航行,
高速駛過彈雨如注,惡浪滔天的海面,軍艦上的大炮一刻不停的開火,猛烈回擊。
    大約1小時以後,英軍比·希金上校率領兩個中隊的40餘架"颶風"戰鬥機再
次越過海岸,飛向敦刻爾克。英機剛剛到達敦刻爾克上空,便發現了遠處正在逼近
的德軍又一波次的轟炸機群。幾乎同時,擔任護航的德軍戰鬥機也發現了英國機群。
頃刻之間,一場空中惡戰開始了,一架架戰機盤旋翻滾,追逐混戰,發動機尖銳的
嘯叫聲此伏彼起,充耳不絕。只見1架"颶風式"戰鬥機緊緊咬住1架德國轟炸機不
放,突然傳來"轟"的一聲,倉惶逃循的德機不幸與另一德機相撞,漫天飛舞的飛機
殘骸碎片落入茫茫大海之中。
    被激怒了的皇家空軍誓死作戰,驚恐的德軍轟炸機倉惶投下炸彈,掉頭就逃。
這次轟炸,德軍沒有達到預定效果,大部分炸彈丟到海裡或沙灘上。但英軍為此也
付出了沉重的代價,11架旋風式戰鬥機被擊落。
    德軍的轟炸幾乎持續了一整天,總共投下了1.5萬枚高爆炸彈和3萬枚燃燒
彈。當夜色降臨,德機的轟炸停止了的時候,敦刻爾克地面依然是火光一片、濃煙
滾滾。這一天,英軍只有7669人被輸送回國,大約有40餘艘船隻被擊沉;德
軍損失了23架飛機,比10天以來德軍損失的飛機總數還要多。
    當天晚上,戈林接到了轟炸報告,他激動地將這一"喜訊"報告給元首,但對於
損失卻隻字未提。

    "天 公 作 美」

    27日深夜,德國東部和荷蘭境內的各機場燈火通明,各種車輛往來穿梭,忙
著為機場上的飛機進行加油掛彈和臨時維修,為第二天的轟炸做最後的準備。
    28日凌晨,德國空軍參謀長耶順內克少將接到偵察飛機和前線地面部隊的報
告:敦刻爾克上空大霧瀰漫,加上地面濃煙覆蓋,空中看不清目標,無法繼續進行
空襲。耶順內克趕緊將這一情況報告給戈林。
    "不行, 我要的是轟炸!轟炸!!再轟炸!!!你明白嗎?絕不能讓英國佬從
海上跑掉, 你不能以天氣來掩蓋你的無能。"話筒裡傳來戈林瘋狂的吼叫,百般無
奈的耶順內克只好命令飛機照常起飛。
    5月28日上午,德軍派出的兩個轟炸機大隊由於敦刻爾克上空能見度極低,
只好帶彈返回。
    此時,盟軍的撤退正在緊張地進行。他們運用了一切可以動用的船隻,甚至驅
逐艦也改成了運兵船。除了利用僅剩的幾處碼頭外,海灘也被充分利用品來。他們
用繩索牽著渡過海峽的小船,讓等候在海灘的士兵乘小船渡到海上的大船旁邊。岸
上的士兵被分成50人一組,每組由1名軍官和1名海員指揮。每當有救援船靠岸,
他們便一組組地被帶到海邊,涉過沒踝、沒膝、齊腰、齊胸的海水,小心避開不斷
漂到身邊的同伴的屍首,艱難地爬上小船。
    下午,氣象情況仍然很差。耶順內克少將在辦公室裡焦急地踱步,戈林一次次
地電話催促使他感到一陣陣耳鳴。他早已命令轟炸機群掛彈待發,但面對敦克爾克
惡劣的天氣卻無計可施。這時參謀為他送來了氣象報告,預計近幾天內法國東南部
仍將持續陰雨天氣。耶順內克有些緊張,他明白如果這幾天時機錯過,英軍將很可
能把被圍困部隊全部撤回本土。他命令氣象部門拿出更詳細的氣象報告,同時接通
了作戰室的電話。
    "各機場待戰飛機, 立即以3至5架小形編隊對敦刻爾克實施連續轟炸。不管
目標上空能見度如何, 炸彈必須投下去。"無奈之時,他只能出此下策,以求擾亂
英軍的撤退部署。
    敦刻爾克上空又響起了轟炸機發出的隆隆聲。新集中起來的幾支高炮部隊開始
漫無目的地對空射擊,士兵紛紛跳進附近的戰壕。然而,投下的炸彈幾乎沒有造成
什麼傷害,不是投進了距岸灘很遠的海裡,就是投在無人的空曠地,偶爾有幾顆落
在士兵聚集的沙灘,柔軟的沙子也像座墊似的把大部分爆炸力吸收掉了,哪怕是炸
彈就在身旁爆炸,也不過是撲一臉泥沙而已。
    這種無目的的零星轟炸一直在不間斷地進行。但撤退的士兵很快便對之習以為
常了,他們紛紛爬出戰壕,做他們要做的事情,排在後面等候上船的士兵,甚至玩
起了沙灘排球,就像在英格蘭島歡渡週末一樣悠閒自得。
    29日早上,撤退行動的總指揮拉姆奇海軍中將收到來自本土的電報:29日
共有6.5萬人安全返回。但拉姆奇心中卻沒有絲毫的輕鬆感,在敦克爾克岸邊等
待撤離的部隊越來越多,在敦刻爾克西部和北部的德軍地面部隊又加強了攻勢,防
御圈在不斷地縮小,他只有祈求上帝讓這種大霧天氣能多持續幾天。但遺憾的是上
帝並不總那麼遂從人願,大約下午2點鐘,陽光又灑滿了敦刻爾克的海灘。
    還不到1個小時,德軍3個大隊的施圖卡大型轟炸機編隊便趕到了。一架架德
機像饑惡的鷹鷲一樣撲向地面的"獵物",彷彿要奪回這幾天的損失。這次德機只把
大型運輸船隻作為主要轟炸對象。一架俯衝轟炸機追上已經駛離港口的「奧洛國王"
號大型渡船,從高空直插下去,在機身就要觸到船上的煙囪時迅速打開彈倉,炸彈
幾乎全部落在了甲板上,在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奧洛國王"號很快便沉入
了水中。距岸50米遠的另一艘英國先進的驅逐艦也未能逃此惡運,兩架德機同時
向它俯衝下來,艦炮還來不及瞄準,幾枚炸彈就已經命中了艦後的動力倉,鍋爐開
始爆炸,緊接著又1架德機襲來將其擊沉。海上的運輸船已經完全失去隊形,亂作
一團,許多船隻起火,拋錨在海上。
    5點27分,新趕來的德軍第2航空隊兩個轟炸機團又對英國船隊進行了猛烈
的轟炸。
    這天下午, 英國海軍損失驅逐艦3艘,遭受重創7艘,還有"奧洛國王"號、"
海峽皇后"號、"洛琳娜"號、"芬內拉"號和"諾爾曼尼亞"號等5艘大型渡船被擊毀。
當晚,拉姆奇將軍不得不把8艘最現代化的驅逐艦撤出戰鬥,因為這些戰艦直接關
系到即將來臨的抗擊德國入侵的戰鬥成敗,他不能拿它們來冒險。儘管遭受到如此
大的損失,這一天英軍仍然從港口撤走了3.35萬人,從海灘撤走了1.4萬人,
其中包括近1萬名法軍。
    5月31日凌晨,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敦刻爾克港又暫時恢復了平靜,從英國
本土新籌集的大量民船也加入了輸送的行列,撤退的速度明顯加快。同時,地面防
御部隊也頂住了德軍的多次進攻,防禦圈縮小到33公里,以便收縮兵力做最後的
抵抗,為海上撤退贏得更多的時間。

    最 後 的 激 戰

    5月31日,德國空軍作戰室的氣氛異常沉悶。因為整整兩天未對敦刻爾克進
行有效的轟炸,希特勒對此非常不滿。眼看著一批批英法士兵從他的眼皮底下溜走,
他實在氣憤難平。這時,氣象報告打破了室內死一般的沉靜:預計24小時內敦刻
爾克上空將出現晴朗天氣,轟炸可繼續進行。大家頓時忙碌起來。
    與此同時, 英軍也得到了同樣的氣象報告,戰時內閣決定動用大量先進的"颶
風式"戰鬥機和"噴火式"飛機在敦刻爾克上空進行不間斷的巡邏, 為撤退部隊提供
安全保障。
    一場空中激戰又一次拉開了帷幕。
    6月1日拂曉,英吉利海峽上蕩起的陣陣微風,吹散了水面上的晨霧,圓盤似
的旭日貼著海面冉冉升起,風平浪靜的海面上泛起了一道道粼光。
    首批擔任警戒任務的28架"颶風式"戰鬥機從英國南部起飛了。它們穿過英吉
利海峽,向著預定的敦刻爾克以西30公里的巡邏空域飛去。當機群剛剛抵達敦刻
爾克上空時,領航飛機便發現了正在逼近的德國機群,飛行員們趕忙提高飛行高度,
直撲德機。但當他們臨近敵機時卻被德機強大的陣容驚呆了:德機組成了上、中、
下三層的立體編隊,下面是40餘架轟炸機,中間是擔任近距離支援任務的戰鬥機,
最高一層是進行高空支援的戰鬥機。
    "颶風"飛機鑽入了高空雲層,試圖躲過敵人強大的掩護機群,然後從背後進行
攻擊,但為時晚矣,敵機顯然已經發現了他們的動機,大批敵戰鬥機急衝下來,死
死咬住了他們。英機豈不得已只好將編隊一分為二,一部分直撲敵轟炸機群,另一
部分向敵戰鬥機猛撲過去。
    這是一場德軍佔絕對優勢的空中肉搏戰。
    突然,一架德轟炸機首先被英機擊中,拖著濃煙滾滾的尾巴掉了下去。德機見
狀立即將其餘的轟炸機排成圓形防陣,互相掩護尾翼,以消除英機從背後攻擊的威
脅。英機見狀只好迅速拔高,企圖從高空打開突破口。
    不料, 此時的高空更是彈雨穿梭,殺聲一片。英1架「颶風"戰鬥機從背後向
1架德戰鬥機發起了攻擊,德機向左一拐,巧妙地避開了"颶風"式飛機的火力,子
彈從它的右側擦過,使英機撲了個空。可就在這時,另一架斜插過來的德機卻躲閃
不及,被擊中墜落。
    德軍一看形勢不好,趕緊變換戰術。1架德戰鬥機急速向下滑行,看起來好像
要逃離戰場。1架英機立即追了上來將它咬住,正當這架德機眼看要成為戰利品的
時候,突然從高空射來一束急促的子彈將這架尾追的英機擊落。這種德軍創造出來
的"誘餌戰術"使英機頻頻上當,僅僅幾分鐘就有3架英國飛機被擊落。
    戰鬥進行得相當殘酷,英國飛行員以頑強的毅力與數倍於己的德機周旋著。不
久,第2批從英國旗飛的兩個中隊的戰鬥機也加入了空戰。敦刻爾克西部的天空充
滿了戰鬥的喧囂聲,彈片、硝煙、火光在空中瀰漫著,本是晴朗的天空此時卻看不
到一絲蔚藍。
    這一仗英國空軍終於以頑強的行動打退了德軍,擊毀擊傷德機21架,打亂了
德軍的空襲計劃,狂傲的德意志帝國空軍第一次嘗到了英國空軍的厲害。
    然而德軍並沒有死心,他們派出了更加強大的戰鬥機群,為轟炸提供空中掩護。
6月1日上午,英德在敦刻爾克的空中交戰幾乎從未間斷,規模在不斷擴大。英國
空軍幾乎出動了一切可以動用的飛機--颶風式飛機,噴火式飛機,裝有炮塔的雙座
無畏式飛機,甚至赫德森轟炸機、雙翼箭魚式魚雷轟炸機及笨重的安森偵察機都從
英國旗飛,參加空戰。但是儘管如此,仍然未能完全阻止住蜂群一樣湧來的德機的
進攻,一些德轟炸機躲過了英機的攔截,在敦刻爾克港大肆轟炸。
    下午,狡猾的德國人改變了戰術,他們利用大編隊英國轟炸機離開加油的機會,
發動主要攻擊。他們以部分戰鬥機牽制住警戒的小股英機,轟炸機則迅速飛抵敦刻
爾克上空,從較高的高度對地面進行襲擊,投彈後迅速返回,使得英機幾次平空。
    這一天英軍有31艘艦船被擊沉,11艘遭受重創,是為時9天的撤退中損失
最慘重的一天。
    晚上, 拉姆奇將軍向英軍總部報告了當天的損失情況。他最後說:"今天,痛
苦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們無法阻止德軍空襲,白天撤退等於自取滅亡,撤退應改由
夜間進行。 "的確,英國空軍已經傾其所能,殲擊機中隊輪番出動,有的飛機一天
竟出動35次之多。考慮到為以後的作戰保存空中力量,英軍總部同意了拉姆奇將
軍夜間撤退的計劃。
    6月2日以後,撤退完全改在夜間進行,德國空軍對此無可奈何,隨即轉移了
空襲目標,開始對巴黎等地進行大規模空襲,對敦刻爾克的攻擊又重新交給了地面
部隊。
    但此舉已為時過晚,被圍英法聯軍已大部撤回英國。6月4日,英軍終於實現
了從敦刻爾克撤出33.8萬餘人的奇跡。為此,英國雖然付出了損失110餘架
飛機的慘痛代價,但德國空軍損失更大,它不但損失了150餘架飛機,而且未能
阻止住登船行動,使盟軍為爾後的戰爭保存了巨大的有生力量。
    英國歷史學家評論說: 「歐洲的光復和德國的滅亡始於敦克爾克。"而德國決
定由空軍取代地面裝甲部隊消滅敦克爾克的盟軍則被視為二戰初期"德軍最大的失
誤"。

TOP

不列顛上空之戰--1940年英德空戰

    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
初,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挪威等國相繼淪陷。5月,德軍翻越阿登山脈,繞過
馬其諾防線深入法國領土。納粹德國的鐵蹄很快將脆弱的法蘭西抵抗力量碾得粉碎。
6月22日,法國投降。然而,英國卻成功地用軍艦、商船、漁船等渡海工具從敦
刻爾克撤回了遠征軍以及法國抵抗力量30餘萬人,從而使英國擁有了令納粹德國
感到不安的抵抗實力。
    輕而易舉的勝利使希特勒的慾望無限膨脹起來,他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東方,准
備向蘇聯發動進攻。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希特勒希望能與英國旗和。他相信,英國
人已經嚇怕了,只要他一進行戰爭恐嚇,敵人就會不戰而降,和談當然是英國人求
之不得的。因此,在1940年5月至7月這兩個月裡,希特勒並沒有定下進攻英
國的具體計劃,而是在草擬對英國的"和約"。他通過當時中立的瑞典國王和梵蒂岡
的羅馬教皇,向倫敦試探和談的可能性。納粹黨徒還企圖綁架取道西班牙和葡萄牙
前往巴哈馬就任總督的英王的兄嫂溫莎公爵夫婦,妄圖以重金收買,為其溝通和談
渠道。
    然而,此時擔任英國首相的已不是軟弱無能的張伯倫,而是"好戰"的原海軍大
臣丘吉爾。英國人民對政府過去執行的綏靖政策已深厭痛絕,他們不能容忍政府一
錯再錯。 5月13日,丘吉爾在首相就職典禮上代表內閣全體成員演講:"......
你們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我說,我們的政策就是用上帝賦予我們的全部力量在
海上、陸地和空中發動戰爭,向黑暗可悲的、人類罪惡史上沒有先例的獸性暴政發
動戰爭。 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以丘吉爾為代表的新政府代表英國人民向萬惡的納
粹公開表明了戰鬥到底的決心。
    英國人的抵抗決心使納粹德國的誘降計劃徹底破產。於是,惱羞成怒的希特勒
決心以武力征服。

    "海獅"出籠 空軍初受挫

    1940年7月16日, 希特勒發出了準備進攻英國的16號指令,即"海獅
計劃"。"海獅計劃"總的戰略意圖是:在從拉姆斯格特到懷特島以西的廣闊戰線上,
進行一次突然的軍事行動;以部署在挪威、荷蘭、比利時和法國的3000架飛機
去摧毀英國的防禦體系,在空戰中消滅英國空軍,並用火力壓制住英國海軍,奪取
制空、制海權,然後派25到40個師登陸作戰,一舉佔領英國。
    "海獅計劃"規定:在8月5日前後開始對英國進行空中攻勢,然後根據空中攻
勢的結果決定登陸日期。因此,"海獅計劃"成敗的關鍵將取決於空中戰役的結果。
希特勒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空軍司令戈林身上。
    帝國元帥戈林1893年1月生於巴伐利亞,其父與鐵血宰相俾斯麥關係親密,
曾受俾斯麥委派出任德屬西南非洲(今納米比亞)總督。戈林1911年畢業於德
國的"西點"--大利希特菲爾德軍事學院,然後轉入空軍學習飛行,一戰中曾任著名
的裡希特霍芬飛行中隊的最後一任指揮官。一戰結束後,落難的戈林結識了希特勒,
成為希特勒的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為希特勒組建自己的隊伍,奪取政權立下汗馬功
勞。1935年,戈林又受命組建了獨立的德國空軍。在戈林的扶植下,德國空軍
迅速發展,至1940年初,已擁有各類飛機4000餘架,另外每月還能新增戰
斗機475架、轟炸機265架。
    根據希特勒的指示,戈林組成了攻擊英國的空軍集團。該集團由第2、第3、
第5航空隊組成,分別部署在法國西北部、比利時、荷蘭、丹麥和挪威,從而形成
了對英國的半月形攻擊態勢。該集團共擁有各類作戰飛機3500餘架,其中戰鬥
機1400餘架,轟炸機1600餘架,各型預備飛機400餘架。而當時英國本
土防空力量只有戰鬥機約800架,高炮2000餘門。德軍無疑擁有絕對的數量
優勢。 戈林向希特勒宣稱,他的空軍"只需4天時間,就可像進攻波蘭那樣戰勝英
國"。 然而,戈林忽視了英國巨大的戰爭潛力。不列顛之戰開始不久,英國航空工
業隨即加緊了作戰飛機的生產,僅8月份就生產各類飛機1600架,其中殲擊機
600餘架;而且英國擁有本土防衛作戰的有利條件,飛行員沒有被捕的風險。
    事實上,納粹德國在6月初就以一小部分兵力開始了對英國的試探性轟炸,企
圖通過轟炸誘使英國戰鬥機暴露實力和駐地,以查明英國空軍的兵力與部署情況,
消耗與其憊英國空軍的戰鬥力及試探英國防空體系的範圍和有效程度。德國空軍所
選擇的轟炸目標主要有空軍基地、城市和運輸商船。儘管在兩個多月的試探性轟炸
中,德國差不多攻擊了英國所有的空軍基地,炸沉船隻45萬餘噸,在很大程度上
干擾了英國的戰爭準備,但英國空軍的頑強抵抗使"海獅計劃"尚未付諸實施即遭到
挫折。其中有代表性的一次空戰發生在7月10日。
   

    7月10日早晨,巡邏中的德國偵察機發現了從福克斯頓駛往多佛爾的英國大
型沿海護衛艦隊。情報很快傳到了德軍海峽轟炸機隊司令約翰內斯·芬克上校的前
線指揮部。指揮部立即向1個轟炸機大隊發出了戰鬥警報,並命令1個殲擊機大隊
護航,另1個驅逐機大隊也飛往同一目標。這70餘架德國飛機很快升空,組成立
體編隊向英國海岸撲去。 芬克上校自負地命令說:"堅決將其擊沉,決不允許英國
船隻在海峽航行。"看來,他是下決心要給英國船隊一點顏色。
    德機起飛後不久,英國本土搜索雷達網中的幾個雷達站同時發現在加來上空有
大批敵機集結。於是,英國戰鬥機迅速從拉姆斯格特附近的曼斯頓機場起飛迎戰。
英空軍第32飛行中隊的6架"旋風"式戰鬥機在比金·希爾隊長的率領下向加來上
空飛去。飛行員們在地面雷達引導下準確地向敵機逼近。當強大的德機陣容出現在
面前時,他們不禁大吃一驚:敵機分為三層,組成了低、中、高立體隊型。在20
架轟炸機上面是一層近距離支援的驅逐機,最上一層是殲擊機。
    但他們並未因此而驚慌失措。隊長比金·希爾中尉冷靜地命令戰友們飛進積雨
雲中,躲過德國殲擊機群,然後再伺機襲擊飛行在殲擊機群下方的轟炸機。
    時機終於來了。"攻擊!"希爾果斷髮出了戰鬥命令。
    3架"旋風"戰鬥機像餓虎撲食一樣向敵轟炸機群直撲過去,另外3架則朝驅逐
機群猛衝,奮力阻擊敵護航機隊,為同伴殲敵創造條件。
    這是一場6︰70的空中肉搏戰!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空中攻擊戰!
    頃刻之間,船隊上方佈滿了盤旋翻滾,追逐混戰的飛機。發動機尖厲的吼叫聲,
機槍、機炮呼嘯的轟鳴聲不絕於耳。德國轟炸機被突如其來的英國飛機嚇懵了,倉
惶扔下炸彈,海面上頓時掀起一股股沖天水柱。
    1架德機首先被擊中,拖著濃煙滾滾的尾巴一頭栽向大海。接著,又是"轟"的
一聲巨響,2架德機相撞了,天空頓時閃現出一個巨大的火球,燃燒著的飛機殘骸
碎片漫天撒落在英吉利海峽。面對這種形勢,德機匆忙返航,撤出戰鬥。它們只擊
中了1艘船。而英國6名飛行員全部安全返航。

    "鷹 目 計 劃"

    "海獅計劃"實施前空戰的失敗並未能打消希特勒吞併英國的野心。相反,他希
望"德國空軍對英國的偉大空戰"立刻開始實施。8月2日,德國空軍總司令部發佈
了發動"不列顛戰役"的命令。戈林誇下海口:英國南部的空中防禦將在4天內土崩
瓦解,而英國空軍則將在4周之內被逐出英國上空。8月6日,戈林命令下級指揮
官在10日開始全面出擊。這次進攻計劃被稱為"鷹目"計劃。許多德國飛行員一想
到這項能使他們贏得戰爭勝利的"鷹目"計劃就得意非凡,他們把不列顛島的地圖畫
在機身上,並加上"倫敦-8月15日-完蛋"這種十分傲慢的說明。
    由於天氣原因,計劃被迫推遲。8月12日,戈林下令於次日實施"鷹目"計劃。
作為大空襲的前奏,德國空軍12日對英軍的沿岸雷達站進行了猛烈的突襲。英國
有6個雷達站被擊中並遭嚴重破壞,1個雷達站被完全摧毀。但德國人此時還不了
解雷達對英國防空的重要性,他們在發展和運用這種電子裝置方面遠遠落在英國人
後面。德國王牌飛行員阿道夫·加蘭德後來說:「我們意識到皇家戰鬥機中隊一定
受地面某種新裝置的控制,因為我們聽到指揮'噴火'式和'颶風'式飛機同德國機群
作戰的命令是非常熟練和準確的。這種雷達及其對戰鬥機的控制使我們感到意外,
而且是非常慘痛的意外。可是我們卻拿它沒有辦法,怎麼也炸不爛它。"
    從8月13日開始至8月23日,"不列顛戰役"進入第一階段,在歷時10天
的戰鬥中,德國對英國進行了5次大規模轟炸,企圖摧毀英國空軍。德國空軍採取
的戰術手段是集中優勢兵力,空襲英國的政治、經濟中心和空軍主力配置地區,采
取大機群出航,小編隊進入目標分波次連續突擊,使英國防空力量不能實施集中抗
擊。
    8月13日,天空陰雲密佈,能見度極差,特別是在蘇塞克斯和肯特上空,密
布的濃雲常常低至4000英尺,天氣比以前更不適合空戰。但戈林已經不能再等
了,希特勒已急不可耐,甚至有點憤怒了。於是,強大的德國轟炸機隊按計劃出發
了。
    但是,護航的戰鬥機隊卻沒有按計劃同時期飛,只有少數戰鬥機跟隨而出,德
國轟炸機只好在幾乎沒有戰鬥機掩護的情況下單獨出擊。由80架"道尼爾"-17
飛機組成的龐大機群前去轟炸東徹奇機場和希爾內斯港口, 數量差不多的「容克"
-88飛機,從海岸上空轟鳴而過,飛向奧迪漢和法恩巴勒,一大群"施圖卡"飛機
則沿著漢普郡海岸線飛行。
    由於部署了警戒雷達,英國戰鬥機司令部很快得到了德軍即將來空襲的情報。
第8戰鬥機大隊司令派克將軍命令兩個"噴火"式飛行中隊和兩個"旋風"式飛行中隊
前去保護泰晤士河口的一支船隊以及霍金吉、羅斯湯兩地的前進機場,並派出一個
機群在坎特伯雷上空巡邏。他把2/3的"噴火"式飛機和一半的"旋風"式飛機留在
手頭,以便對敵機實施集中攻擊。第10戰鬥機大隊司令布蘭德也派出了兩個中隊
的「旋風"飛機到多塞特上空巡邏。
    德國最先出擊的是第1飛行訓練團第5驅逐機大隊。23架雙引擎驅逐機在大
隊長林斯貝爾格上尉的率領下,進入蘇格蘭南岸地區。
    當林斯貝爾格上尉越過英國海岸線時, 處在編隊最後的一架飛機發出警報:"
後方發現'噴火'式飛機。"
    這一聲警報使德國飛行員們像遭到電擊一樣,神經頓時緊張起來。他們明白:
多少顯得有些笨拙的雙發"梅塞施米特"飛機的飛行性能不如英國的"噴火"式。 "梅
塞施米特"-110飛機於1936年編入現役, 最高速度為545公里/小時,
航程1400公里, 機載20毫米航炮2門,7.92毫米機槍6挺;「噴火"式
飛機1937年底開始服役,時速500公里/小時,機載8挺白郎寧機槍,射速
高達1260發/分。儘管"噴火"式飛機的速度和爬升率要稍慢於梅塞施米特-1
10,但其轉彎半徑小,操縱方便,戰鬥中顯得機動靈活。
    林斯貝爾格立即命令全隊排成圓形防禦陣式,互相掩護尾部。林斯貝爾格率先
按編隊部署開始轉彎。在他還沒有完全轉過來的時候,飛在高空的英國殲擊機突然
高速從後方追了上來。
    林斯貝爾格的飛機馬上向右一拐,巧妙地避開了"噴火"式飛機的火力。好險哪!
子彈從他的左側擦身而過,"噴火"式戰鬥機撲了個空。另一架德機想用俯衝動作躲
避,但卻沒有林斯貝爾格走運,這架德機的速度沒能一下子提起來,因而被英國飛
機緊緊咬住,遭到攻擊。
    "噴火"式飛機的機翼下噴吐著火舌,竭盡全力向圓形方陣俯衝而來。水平飛行
的驅逐機在射程之內能夠捕捉戰機的時間只有短暫的一瞬,因此,"噴火"式飛機的
8挺機槍一起向德國飛機噴射。一會兒,就有兩架德機被擊落了。
    林斯貝爾格上尉的驅逐機大隊返回基地時損傷過半,有5架被擊毀,10多架
中彈受傷。這次出擊引起的餘波兩天後還在德軍中迴盪。戈林大發脾氣,他怎麼也
不能容忍他的空軍出現這種情況。這個戰果給戈林一記響亮的耳光。他誇下的海口
看來不可能實現了。
    德軍在其他方向的情況也同樣不妙,以東徹奇機場為目標的德國轟炸機群顯然
成功地實施了轟炸,但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以希爾內斯港為目的地的轟炸機群更
不走運,被英國"旋風"式飛機緊緊咬住,只好胡亂扔出炸彈,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鷹目"行動結束時, 德國空軍共損失飛機47架,另有80餘架被擊傷,而英國空
軍僅損失飛機13架。"進攻失敗了",德國空軍裡希特霍芬將軍在日記裡沉痛而又
無可奈何地寫道。
    8月15日,天氣開始出人意料的好轉,雲霧逐漸散去,持續了好幾天的陰暗
天氣豁然晴朗,這是實施大規模空襲的大好天氣。德國空軍統帥部根本沒有估計到
天氣的變化,各航空隊的指揮官都被戈林召到卡琳山莊開會去了。
    留在加來博寧格斯司令部值班的德國空軍第2航空隊參謀如保羅·戴希曼上校
長時間地仰望天空。他在考慮到底該怎麼辦。最後,戴希曼以一個軍人的責任感承
擔了風險。他立即向各部隊發出了出擊的命令。誰能料到,這一天竟會成為對英本
土空戰中最激烈最壯觀的一天。
    根據戴希曼的命令,德國空軍傾巢而出,龐大的機群由1800餘架飛機組成,
其中轟炸機600餘架,戰鬥機1200餘架。整個英格蘭南部上空頓時充滿了戰
斗的喧囂:轟炸機隆隆轟鳴,戰鬥機騰升俯衝,穿梭交織,機槍瘋狂地掃射,機炮
連續噴射著冒火的彈頭......這是世界空戰史上空前絕後的一大奇觀。
    德國空軍在英格蘭南部投入如此強大的兵力有起很深的用意。因為德國空軍從
基地到作戰目標距離約650-750公里, 再加上全程20%左右的"戰術備份"
航程, 這樣攻擊英國本土的飛機就必須具有1800公里左右的續航力。 但當時
「梅塞施米特"-109戰鬥機的航程只有750公里, 剛飛至英國海岸就會因燃
油耗盡而墜入海中。這樣,德國"亨克爾"-111及"容克"轟炸機就不得不在沒有
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出擊。這無異于飛蛾撲火,非常危險。因此,德國空軍旗圖通
過猛攻南部來鉗制英國戰鬥機,以便在對英格蘭中部實施突擊時遭到盡可能少的敵
機阻截。
    然而,德國空軍的這個陰謀被英國道丁元帥識破了。道丁把原來部署在英格蘭
南部雙方爭奪焦點以外的第11戰鬥機大隊北調蘇格蘭,與一直沒有參戰的第12、
13戰鬥機大隊合兵一處,這樣德軍的企圖又破產了。
    正當英格蘭南部上空空戰正酣時,英格蘭北部上空也展開了激烈的廝殺,這又
是一場針鋒相對的惡戰。13時45分,德軍第一攻擊波共63架"亨克爾"-11
1飛機飛往細卡斯爾北部地區。當機群離英格蘭海岸大約還有40公里時,機上的
無線電設備突然喧囂起來,敵情報告一個接一個:
    "左側發現'噴火'式戰鬥機!"
    "敵戰鬥機正從太陽方向飛來!"
    "我機遭到敵機攻擊!"
    為該機群護航的是駐斯塔萬格福斯基地的第76驅逐機團第1大隊的21架驅
逐機。這個大隊戰鬥力強,歷史上戰果輝煌,在1939年12月德意志灣空戰中
曾擊落過當時參戰的英"惠靈頓"式飛機的大半。在佔領挪威時,也是該大隊冒著對
方綿密的防空火網,最先降落在奧斯陸的福內布機場。在德國空軍中,這個大隊名
聲顯赫。
    但是,今天的任務似乎非常棘手。英國空軍不但比他們更為頑強,而且佔有數
量上的絕對優勢。
    飛在這個驅逐機掩護編隊最前面的是大隊長雷斯特曼上尉,他的任務是配合負
責偵聽的中隊長哈特維希監聽英國戰鬥機之間的通信聯絡。他想以此為突破口掌握
英國空軍的防禦體系,從而制定德國轟炸機部隊相應的戰術及飛行航線等。可是,
還沒等他們偵聽清楚什麼內容,英國的一架"噴火"式飛機就順著陽光向德指揮機撲
來。雷斯特曼還沒來得及調頭進入迎戰狀態就被對方密集射擊的子彈擊中,飛機尖
叫著一頭栽進大海,大隊長雷斯特曼上尉與飛機一起葬身英吉利海峽。
    擊落這架指揮機的是英國第72飛行中隊的"噴火"式戰鬥機。15分鐘後,前
來阻擊的英國飛機從四面向德機發起了立體攻勢,又1架德機被擊傷。面對強大的
對手,雙方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起殺,英國也有數架飛機被擊毀或因傷退出戰鬥。
    16時45分,英格蘭南部空域的格鬥仍在進行。這時,德國200多架飛機
組成的編隊越過海峽向北飛去。
    在1小時前剛剛結束戰鬥的英國空軍"噴火"式和"颶風"式飛機已在地面待命。
不一會兒,幾乎所有中隊都發出了"起飛準備完畢"的信號。一聲令下,170餘架
飛機同時升空,前去迎擊從南部入侵的德國飛機。
    德國飛行員切身體驗到了英軍頑強抵抗的滋味。當英國海岸剛剛出現在領航員
黑爾比希上尉眼前時,這種體驗隨即又開始了。各中隊編隊最後的所有"容克"88
式飛機幾乎同時發出警報:"後面發現敵戰鬥機。"
    從德機後方飛來的是英國的"噴火"式飛機,它們所有的機槍都吐著復仇的火舌,
從德機編隊上方向下俯衝,其速度之快令人驚訝。這些飛機剛衝過有效發射陣位便
又重新拉起,迅速上升轉彎,佔領有利位置,準備再次攻擊。天空中頓時出現一道
道優美的弧形尾跡。
    黑爾比希看到為轟炸機護航的戰鬥機群。正在數千米上空窮於應戰,已無暇他
顧。看來依賴它們的保護已是不可能了,只好依靠自己了。德機沒有改變原來的航
線,繼續朝目標飛行。為了做到尾部射手能彼此掩護,德機採取了密集隊形。
    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又開始了新一輪攻擊。針對德機的新隊形,英機採用了分
別夾擊殿後轟炸機的戰術。這樣一來,德軍飛機無計可施,只得轉彎躲避、編隊被
打亂了。英國戰鬥機乘機追擊四處逃竄的"容克"飛機,天空頓時出現了一幅追逐場
面,英軍的"獵兔戰"開始了。德國轟炸機陷入了一片混亂的逃亡之中。
    其後幾天,由於天氣惡劣,空戰中斷。至23日,不列顛之戰的第一階段結束。
在這一階段中,英國有12個空軍基地被摧毀,6個雷達站失去工作能力,1個指
揮中心被炸,7個飛機製造廠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另外還有1座彈藥庫、10座
儲油庫被炸毀。但是,由於德國選擇的目標太多,活動的地區過於廣闊,從而分散
了兵力,降低了轟炸效果。同時,德國空軍本身也損失慘重,轟炸機幾乎消耗了1
/3,因此,它的預期目的沒有實現。最令德國飛行員感到莫名片妙的是,他們明
明是根據地面指令飛行、轟炸,可偏偏有4/5的炸彈沒有命中目標,卻投在了荒
山曠野;而英國戰鬥機日復一日,甚至每時每刻都非常及時地使自己處於最有利的
位置。英國的飛機好像預先計算好了將與越過英吉利海峽的德機的遭遇時間而從機
場起飛的。德國飛行員對此非常疑惑且百思不得其解。其實,他們怎能想到將在半
個世紀以後把整個世界都鬧得沸沸揚揚的"電子戰"此時已拉開了序幕。
    當時德國飛機還沒有獨立的機載導航設備,主要靠地面無線電定向信標導航。
對此,英國很快研製出了一系列"梅康"電台,用於截獲德軍電台發出的信號,然後
加以放大再從別處發射出去,從而把德國飛機引入歧途。時隔不久,這種對抗又有
了新發展。當德軍使用一種無線電射束相當準確地把轟炸機引向目標上空時,英國
也相應建立起一批電台,利用"分裂射束"法干擾德軍的無線電射束,使德軍飛機投
擲的炸彈起離目標。正是通過這種對抗,英國有效地減小了德國空襲造成的損失。
德軍主持無線電射束研究的馬蒂尼戰後承認,他沒有及早覺察到一場高頻率戰爭已
經開始,過低估計了英國進行電子對抗的能力。
    戈林對德國空軍的戰績非常不滿。19日,他在卡琳莊園回顧了局勢後命令:
等天氣好轉,空軍立即集中力量攻擊英國皇家空軍。
    從8月24日開始,德軍汲取了前一階段的教訓,集中全力轟炸英國第11戰
斗機大隊所部署的區域。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德國從8月24日至9月6日,平均
每天出動飛機1000多架次。不列顛戰役已經進入了決定性階段,英國皇家空軍
駕駛員一個月以來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之中,每天要出動好幾次,他們已經太疲
勞了。儘管他們堅持著進行最後的艱苦努力,但德軍方面的數量優勢開始發揮效力。
英國南部的5個前進機場遭到嚴重破壞。更糟糕的是,沿海7個關鍵性扇形雷達站
中的6個遭到十分猛烈的轟炸,整個通訊與指揮控制系統瀕於徹底癱瘓的邊緣。同
時,皇家空軍戰鬥機的防禦力量開始削弱了,短短10天內,就有446架戰鬥機
被毀或遭破壞。此外,103名駕駛員陣亡,128名重傷,這兩個數字之和幾乎
是當時全部駕駛員的1/4。英國面臨著災難性的危險,整個國家也陷入了一片恐
慌之中。 丘吉爾首相焦慮地說:"如果敵人再堅持下去,整個戰鬥機指揮部的全部
組織就可能垮臺,國家就有淪陷的危險。"
    然而,偏偏在這個時候,戈林犯了一個與希特勒在5月24日停止使用坦克進
攻敦刻爾克相似的錯誤。為了報復英國人8月25日對柏林的空襲,戈林轉而命令
德軍從9月7日開始大規模空襲倫敦。精疲力竭的英國空軍飛行員終於得到了一次
寶貴的喘息機會,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又重新恢復了戰鬥力。

    倫 敦 大 劫 難

    在納粹德國空軍總司令戈林的私人檔案資料中,有這樣一幅帶有戰場背景的宣
傳照片:戈林站在法國加來海岸的一個高山頂上,對面多佛爾的白色峭壁在遠處閃
閃發光, 一批批德國轟炸機正向英吉利海峽對岸猛撲過去;機場上,密集排列的"
施圖卡"轟炸機已做好出發準備, 隨時可以升空。這張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40
年9月7日下午5時,德國大規模空襲倫敦的前一刻。
    希特勒對英國有能力空襲柏林大為震怒。他命令戈林進行相應的報復行動。希
特勒甚至認為轟炸倫敦能造成英國國民的恐慌情緒,德國或許不需陸軍勞師遠征就
能迫使英國舉手投降。其實,戈林和希特勒在1940年初就曾設想出倫敦被炸的
情景。在一次總理府晚餐會上,希特勒簡直陶醉在自己的夢幻之中,大談如何轟炸
倫敦。 他說:"你看過倫敦的地圖嗎?城市這麼擁擠,一把火即可燒燬全城,就像
200多年前發生過的那樣。戈林想用無數具有新威力的燃燒彈,在倫敦的各區播
下火種,使倫敦到處都是火源,成千個火源將匯成一片火海。戈林的想法完全正確。
炸彈可能不起作用,但是,用燃燒彈就可以把倫敦燒燬。"
    9月7日下午7時50分,由625架轟炸機、648架戰鬥機和驅逐機組成
的聲勢浩大的機群從不同航向、不同高度越過英吉利海峽直撲倫敦。英國戰鬥機部
隊仍然估計德軍要再次襲擊他們的戰鬥機前進基地,因此主動讓出了飛往倫敦的通
道。但是,這一回他們上當了,德軍已經改變了攻擊目標。當英國飛行員發覺大事
不好時,已經來不及在敵人轟炸機飛臨目標上空之前對其進行攔截了。第一波次德
機對泰晤士港、人口稠密的倫敦東區、伍爾威奇工廠等目標準確地投下了高爆炸彈。
英國23個飛行中隊全部怒吼著向德國轟炸機群橫衝過來,在倫敦上空展開了激戰。
但他們來晚了一步,短短一個小時內,德軍就成功地將300多噸高爆炸彈、燃燒
彈瀉入倫敦。倫敦頓時成為一片火海。大大小小的工業設施、交通樞紐、電力網絡、
平民住宅相繼被毀,爆炸聲、坍塌聲、呼救聲、慘叫聲以及警車、消防車的呼嘯聲
伴著黑煙直衝雲霄。城市瞬間化為瓦礫,草木頓時燃成灰燼,整個大地在顫抖,整
個天空在呻吟!據不完全統計,那一晚僅轟炸引起的大火就達1300多處。然而,
納粹的殘忍並沒有而且也不可能冥滅這個民族頑強不屈的靈魂。相反,他們的行為
更增添了英國平民對納粹的仇視和憎恨,為納粹的罪惡史又增加了沉重的一頁。
    當太陽再次在倫敦上空升起的時候,倫敦依舊被一片濃濃的黑煙籠罩著,陽光
幾乎無法透過這層厚厚的煙幕,更無法抹去倫敦市民對恐怖的灰暗記憶。從純軍事
角度講,德國首次大規模空襲倫敦獲得了成功。
    9月9日下午5時,德國空軍200餘架轟炸機在強大護航機群的掩護下,第
二次前去轟炸倫敦。不過這一回它們不再那麼幸運了。英國空軍早就做好了復仇准
備,嚴陣以待敵人的再次入侵。就在德國機群剛剛飛越英吉利海峽時,英國「噴火"
式和"旋風"式飛行中隊就立即奉命起飛。當德軍第一批幾乎被護航戰鬥機簇擁著的
轟炸機編隊飛入多佛爾上空時,已在空中待戰多時的兩個英國飛行中隊迅速猛撲過
去, 「旋風"式戰鬥機中隊專門襲擊敵人轟炸機,"噴火"式戰鬥機中隊則全力攔截
敵戰鬥機。雙方飛機在天空中你追我趕,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蔚蘭的晴空頓時出
現了一道道白色的飛行尾跡。儘管德軍最後還是進行了轟炸,但他們也得到了有力
的警告:再也別想在不受攻擊的情況下到達倫敦上空了。其後幾天,德國又不惜代
價地繼續闖入倫敦地區上空並給倫敦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撕心裂肺的空襲警報整日
叫囂,嚴重干擾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倫敦工業區的生產能力激劇下降。
    在這命運攸關的時刻,英國戰鬥機司令部改變了攔截戰術,"噴火"式和"旋風"
式戰鬥機不再以零星分散的中隊投入戰鬥,它們將統一組成大的機群,以能夠同德
軍一爭高下的形式和德國空軍抗爭。另外,倫敦的民防體系也開始發揮作用了,5
萬多居民自願參加了對空監視工作,他們攜帶望遠鏡及手提電話機日夜巡邏,不知
疲倦地對空中進行著嚴密的監視,及時發出空襲警報。倫敦還組織了龐大的全民防
護組織,義務消防隊和緊急醫療所遍佈大街小巷,為減輕空襲造成的損失做出了不
可磨滅的貢獻。
    9月15日,德國空軍再次出動。第2航空隊第3轟炸航空團在坎特伯雷上空
首先遇到英機攔截。這是英國空軍第72、第92中隊的"噴火"式戰鬥機。這兩個
中隊曾在英國北部及敦刻爾克上空抗擊敵機的戰鬥中建立過功勳。今天,又成為它
們立功的良機。這些英國戰鬥機還沒等佔據有利位置就豈不及待地從前方直接衝入
德轟炸機編隊。飛行員們猛按射擊按鈕,使自己的滿腔怒火化成了條條復仇的火焰
向德國轟炸機群起天蓋地射擊。幾分鐘之內,德國轟炸機就接二連三地拖著濃煙,
哀嚎著墜入大海。
    當空戰正在激烈進行的時候,丘吉爾首相來到指揮空戰的帕克將軍司令部。他
一言不發地走進地下室,兩眼緊緊盯著隨時都在變化的作戰形勢圖。這場殊死的戰
斗對大英帝國來說生死攸關。
    "還有多少預備力量?"這位一直沉默不言的前海軍大臣不安地問。
    "沒有了,所有力量已經全用上了。"帕克將軍回答。
    交戰雙方都竭盡全力,去贏得此次空戰的勝利。
    這是決定前途命運的殊死搏鬥。
    德軍終於狼狽逃竄了!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之後,德國空軍再也不敢與
英國空軍進行大規模的拚殺了,它再也損失不起了。僅此一天,德軍就被擊落飛機
185架。丘吉爾激動地說:這一天是世界空戰史上前所未有的、最為激烈的一天。
後來,英國把9月15日定為"不列顛空戰節",以表達對勝利的慶賀。
    在德軍還沉浸在失利的沮喪之中時,英國皇家空軍借勝利的餘威發起了反擊。
9月16日和17日,英軍持續猛烈地轟炸了準備發動入侵的德軍艦停泊港,使德
國海軍遭到嚴重打擊。 海軍將領紛紛向元首報告:"在安特衛普,運輸船隊遭受重
大損失,港內的5艘運輸輪受重傷,一艘駁船沉沒,一列軍火列車被炸毀,倉庫多
處著火。 "在敦刻爾克,共有84艘德國大小駁船被擊沉或受損。從瑟堡傳來的消
息更令希特勒沮喪:一座大型軍火庫被炸毀,一所大型軍糧倉庫被焚燒,多艘輪船
和魚雷艇被炸沉, 人員傷亡慘重。有人甚至這樣斗膽直截了當地對希特勒說:"如
果再下令繼續集結登陸部隊,還不如直接把我的士兵送到攪肉機裡。"
    英國空軍如此快的復甦使德國驚恐不已。戈林終於看到,他的自負以及無能已
使他在希特勒面前失寵,其他各軍種也對他怨氣沖天。為了盡可能減小損失,戈林
下令:從10月1日開始,對倫敦的空襲改為夜間進行。
    2日傍晚,由1000多架飛機組成的德國龐大機群又起飛了,它要再次把死
神帶進倫敦。儘管英國空軍全力氣飛攔截,但效果不甚理想。英軍對夜間城市防空
還缺乏足夠的經驗,大批德國轟炸機成功地飛抵倫敦上空。頓時,整個城市響徹了
刺耳的空襲警報,燈火管制使街區陷入一漆黑暗。探照燈光束像一把把鋒利的寶劍
在空中掃來掃去,為地面防空部隊和戰鬥機搜尋目標。只見各種飛機時而俯衝,時
而拉升,一股股沖天煙火隨之而起,一架架飛機拖著濃濃的黑煙栽向大地,整個倫
敦街區看上去好像正承受一場空前的大劫難。
    德國空軍的夜襲使英國防空陷入了很大的被動,至1941年2月,德軍共出
動飛機24000餘架次,被擊落156架;而倫敦則遭受了慘重損失,市民死亡
近萬人,市區1/5的房屋被炸毀,交通和公共設施遭到嚴重破壞,每天從倫敦開
出的火車由轟炸前的60次減至4次。附近其他城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其中
最為嚴重的是航空工業中心考文垂,德軍向那裡投了16000餘噸炸彈,整個城
市幾乎被毀,12家飛機零件工廠也遭到嚴重毀壞。
    英國空軍面對這種被動局面想出了各種辦法:一方面,他們用飛機裝載探照燈
配合地面探照燈部隊為戰鬥機照明,並在德機來襲方向大量施放阻攔氣球;另一方
面,以無線電干擾德國空軍的夜間導航設備,破壞德機投彈命中率。他們還及時研
製出了炮瞄雷達、戰鬥機夜航設備和機載雷達系統等一批全新武器裝備。所有這些
措施有效地遏制了納粹空軍的猖獗進犯,從而減小了倫敦的損失。
    直至希特勒下決心入侵蘇聯後,轟炸仍在持續,但已主要作為掩蓋進攻蘇聯企
圖的煙幕,空襲規模也逐漸減小。5月,當進攻蘇聯的準備一切就緒時,德國空軍
開始大規模轉向東線戰場,不列顛之戰結束。
    在整個"不列顛戰役"期間,英國損失作戰飛機近千架,被炸死炸傷各類人員1
4.7萬餘人,被毀房屋達100多萬幢。但英勇善戰的英國飛機員也給納粹造成
了無法承受的損失,使德國損失飛機2400餘架,"海獅計劃"不得不無限起推遲,
並最終化為泡影。丘吉爾首相對"不列顛戰役"中的戰鬥機飛行員對英國人民的貢獻
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他在國會講話中說: "戰爭史上, 還從來不曾有如此多的人
(英國人民)從如此少的人(飛行員)那裡得到如此大的好處。"

TOP

拔掉狼牙--盟軍航空兵大西洋、地中海獵潛戰

    漫漫反潛路

    潛艇戰大師、 德國海軍元帥鄧尼茨曾講過:"烏鴉抓不住鼴鼠,飛機也消滅不
了潛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飛機確如一隻隻呆笨的烏鴉,面對尖齒利爪
的鼴鼠--潛艇而束手無策。
    1939年8月23日,英國岸防航空兵按戰前擬制的戰時應急計劃開始在北
海上空巡邏。9月3日正午時分,英法對德宣戰。飛機開始懸掛反潛炸彈,隨時准
備攻擊德國潛艇。9月5日,岸防航空兵第233航空中隊的1架"安桑"式飛機奉
命在蘇格蘭西海岸附近海面巡邏。這已是飛行員們參加反潛巡邏的第14天了。在
此期間,至少有46艘德國潛艇從他們的眼皮底下溜走。無邊的大海,枯燥的飛行,
焦慮、鬱悶的心情和無所事事的感覺沉重地籠罩著機組的每一位成員。這一次,他
們是不是又要無功而返了呢?突然,機首右前方的海面上出現了一艘潛艇。潛艇也
似乎發現了飛機,正在下潛。機長毫不猶豫,眼睛瞪得圓圓的,緊盯著即將潛入海
底的潛艇,超低空俯衝過去,連投兩枚100磅炸彈。然而潛艇僅受到輕微震動便
逃跑了。飛機的遭遇則慘得多。它低空投彈後,炸彈像一對水瓶兒似的撞擊水面後
又"彈"向空中。撞擊使引信延時開關打開,飛機機組人員目瞪口呆:炸彈直追飛機,
在飛機正下方爆炸了。飛散的彈片擊穿了飛機油箱,汽油汩汩流出。返回基地已是
不可能了,只好在海上迫降。機組人員狼狽地從機艙爬出來,拖出救生艇爬了上去。
當他們回到岸防航空兵總部後卻遭到上司的一頓臭罵--潛艇向岸防航空兵司令部抗
議:原來他們攻擊的是一艘英國潛艇。
    過了一個星期,9月14日,英軍飛機第一次與真正的敵人遭遇了。但這次的
遭遇比上次還慘。兩架"大鷗"式俯衝轟炸機從"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起飛,對德
國U-30潛艇實施了攻擊。炸彈又一次打了水漂兒在空中爆炸,兩架飛機被彈片
擊傷雙雙掉落海裡,德國潛艇卻安然無恙。艇長倫其中尉命令潛艇浮出水面,從容
地打撈起兩名落水的英國飛行員,然後又下潛離去。第二天,同樣的故事又重演了
一遍。
    看來,需要對炸彈進行改裝,同時,還需要增設轟炸瞄準具和新的探測儀起。
但裝備一種嶄新的武器,從研製到完善和成批生產至少需要2年時間,因此改裝一
種原有的武器以滿足急需便成為首選方案。當時在英國能找到的唯一的機載反潛武
器就是450磅的圓柱形反潛炸彈。英軍以這種炸彈為原型,在1940年春末制
造出了一種供反潛飛機臨時使用的武器,這就是Ⅶ型深水炸彈。這種炸彈的彈頭部
有圓形整流罩,尾部有尾翼,空中姿態很穩。
    這種改進的深水炸彈與原來的反潛炸彈相比,有三個優點:一是採用水壓引信,
比老式延時引信簡單,因此可靠性高;二是爆炸威力比老式反潛炸彈大;三是這種
深水炸彈只有到達預定深度後,水壓引信才會起爆,因此爆炸不會給飛機造成任何
危險。岸防航空兵於1940年8月由海軍部領來700個這種反潛炸彈,經局部
改制後裝備在較大型的反潛飛機上。之後,又將小型的250磅Ⅷ型深水炸彈裝備
在小型飛機上。
    解決了攻擊用的武器問題,還要解決測定潛艇位置的問題。鮑恩博士解決了這
個問題。鮑恩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研製了ASⅦ型雷達,接著又為這種雷達設計了
配套的天線系統。這樣,雷達的作用距離有了明顯的增加。
    飛機攻擊潛艇的配套裝備基本上配齊了,但實戰攻擊效果並不理想,原因何在
呢?專門研究反潛炸彈的威廉斯教授找到了答案。
    當時深水炸彈的定深都在100-200英尺之間, 這是潛艇從發現飛機時開
始下潛,在飛機實施攻擊的時間內所能下潛的平均深度。當攻擊飛機從潛艇上方通
過時,潛艇確實處於125英尺左右的深度上,但由於與下潛漩渦的水平距離加大
了,潛艇並不一定會被擊傷。能被深水炸彈擊中的,只有在水面上的潛艇或正在下
潛的潛艇。但深水炸彈總是在這些目標下方很深的地方爆炸,從而不能給潛艇造成
致命的損傷。 因此,威廉斯教授重新確定深水炸彈的定深為20-50英尺,並開
始製造相應的淺定深水壓引信。
   

    飛機與潛艇總是千方百計地設法首先發現對方。最初,潛艇總能在飛機攻擊之
前就潛入水下。能否採取措施使飛機不太容易被潛艇發現呢?無論是晝間還是夜間,
在光亮的天空背景下, 飛機總是一個容易被看見的黑點。岸防航空兵使用的"威特
雷"和"威靈頓"式飛機過去一直執行夜間轟炸任務, 飛機下表面為黑色塗色。飛行
員們聯想到,海鷗和其他海鳥的腹部一般是較明亮的白色,這可以使它們捕食的動
物不容易發現它們。因此,1架"威靈頓"式飛機下表面被迫為白色,它和另1架塗r
黑色的飛機進行了對比試驗。當兩架飛機飛過地面觀察員的上空,塗白色的飛機被
發現的距離要比塗黑色的飛機低20%。威廉斯根據這個數據算出,白色飛機攻擊
水面潛艇的機會要比黑色飛機高30%。他建議所有反潛飛機下表面都塗成白色。
    反潛航空兵還仔細研究了德國潛艇的"狼群"戰術。鄧尼茨的"狼群"戰術是,先
用1架偵察飛機或1艘潛艇搜索敵方護航運輸隊,發現護航運輸隊後將測得的位置
報告給駐在里昂的潛艇作戰指揮部,並對護航運輸隊進行跟蹤,邊跟蹤邊發報,指
明運輸隊的新位置。"狼群"便在總部的命令下從四面八方向護航運輸隊靠攏,並對
獵物實施群體攻擊。如果能捕獲跟蹤潛艇發報的信號,並利用該信號測定汽艇位,
用飛機進行攻擊,就可以使"群狼"無眼,無法進攻。因此,英國科學家們研製了一
種小型高頻定向探測儀。用數個儀器測得的方位數據便可以準確地測出這艘重要的
跟蹤潛艇的位置。
    準備工作基本就緒,"烏鴉"即將對"鼴鼠"大開殺戒。

    潛艇殺手布洛克

    1941年下半年,岸防航空兵接收了新的成員--第120航空中隊。該中隊
裝備的是美國4發動機的"解放者"式飛機。這是當時的一種先進的反潛飛機。它的
最大特點是飛行距離遠,最大載油量為2500加侖,可以在距基地1100英里
遠的區域內巡邏3小時,最大續航時間為16小時。飛機上裝有4門20毫米前射
機關炮,6門0.303英吋機關炮,6個250磅深水炸彈;機尾裝有ASⅦ型
雷達的旁視掃瞄設備,機首、機翼上裝有自導天線。德國潛艇的主力於1942年
夏天轉移到大西洋中部,在岸基飛機中只有第120中隊的"解放者"式飛機能到達
這一海域。布洛克便是該中隊的成員。
    布洛克是北愛爾蘭人, 戰爭初期曾駕駛"安桑"式和「赫德遜"式飛機進行反潛
作戰,當120中隊換裝"解放者"式飛機後,他便參加了120中隊,他被官方稱
為"卓越的"飛行員,"傑出的"領航員。截止到1942年7月底,他已飛行了23
00小時。布洛克眼睛像雄鷹一樣敏銳,德國潛艇很少能逃過他的視線。他對新式
武器異常感興趣,總是力求發揮新式裝備的最佳戰鬥效能。
    布洛克有很強的組織和領導能力,能把整個機組人員的熱情調動起來。他本人
也對獵潛工作充滿熱情,而大多數飛行員都把獵潛飛行看作是各種飛行任務中最令
人厭煩的一種。
    1941年10月,布洛克和他的同伴對潛艇進行了首次攻擊。到1942年
8月15日為止,他們已經7次發現潛艇,3次進行了攻擊。由於其他機組在同樣
的時間內甚至1艘潛艇也未發現,他們的成績就格外引人注目了。布洛克既重視目
視搜索技術,又重視雷達搜索技術,因此他們總比別人成績突出。
    1942年8月16日,布洛克在亞速爾群島附近海面發現了一艘德國潛艇。
他用深水炸彈進行了攻擊,由於飛機沒有攜帶淺定深深水炸彈,這艘U-89潛艇
雖遭損傷但並未被擊沉。兩天以後,布洛克在同一地區又攻擊了另一艘潛艇,該艇
受到重創,但最終還是返回了基地。
    布洛克和他的機組成員非常惱火,為什麼總不能把潛艇擊沉?經過考慮,布洛
克改革了攻擊潛艇的方法。以前岸防航空兵的飛行員總是從垂直於潛艇的正橫方向
進行攻擊,有一半炸彈要落在目標被毀傷距離之外,這是一種浪費。布洛克決定下
次攻擊時他要從潛艇首尾方向進行攻擊,並將炸彈的間隔減至最小限度,使每個深
水炸彈都能發揮最大的作用。這就要求飛行員有高超的飛行技巧,不允許攻擊方向
有絲毫偏差,否則炸彈將不能覆蓋潛艇。
    10月12日中午,布洛克由冰島起飛,為一支運輸隊護航。飛行平穩地飛行
著,海面異常平靜。突然,機組一名成員發現右側8英里的海面上出現一條航跡,
在平滑如鏡的海面上泛著白光,異常顯眼。布洛克迅速駕機飛了過去。他從太陽方
向接近,以免潛艇上的人員發現他。他看清了,是一艘德國潛艇。他繞到潛艇艇尾
方向,像一支離弦之箭筆直地向潛艇俯衝過去。在潛艇從其機首下方消失的瞬間,
他投下了深水炸彈,深水炸彈之間的間隔只有25英尺。有兩個深水炸彈因機械故
障未能脫離彈架,其餘6個均準確地進入水下應有的位置。太棒了,即使有人直接
站在潛艇甲板上,順著潛艇舷邊拋下深水炸彈,也很難取得比這更好的結果。一枚
炸彈在艇尾附近爆炸,各有兩枚在艇殼的兩邊爆炸,最後一枚在艇首爆炸。潛艇的
碎起飛向空中,一大塊橢圓形彈片擦著飛機後炮塔飛過。潛艇耐壓固殼數處破裂,
它被擊沉了!
    看來,這種首尾方向攻擊是卓有成效的。3個星期後,即11月5日,布洛克
又攻擊了兩艘德國潛艇。第一艘反應很快,看到即將遭受攻擊便很快地潛入水中。
第二艘潛艇的觀察哨則不太警惕,沒有及時發現飛機。布洛克從該艇的首尾方向進
行了準確的攻擊,從艇首到艇尾,炸彈一個接一個爆炸,潛艇被擊沉了。
    12月,布洛克又創造了單機粉碎敵人"狼群"戰術的範例。12月7日,鄧尼
茨命令"莽撞者"和"裝甲車"兩個艇群共20餘艘潛艇駛向大部分岸基飛機掩護不到
的"大西洋空白區",攻擊同盟國大西洋護航運輸隊。
    12月8日,德國潛艇一大早便發現了這支護航運輸隊。一艘商船被擊沉了。
德國人首戰告捷。然而好景不長,布洛克的"解放者"式飛機飛來了,德國人又要倒
霉了。下面是布洛克的回憶:

    天剛麻麻亮,我們飛到了護航運輸隊的上空。總部已告訴我們,德國潛艇正在
四周活動,我們因此特別小心謹慎地進行著搜索。那天能見度不太好,灰濛濛的。
不久下了一場冰雹,天氣更壞了。我圍繞著護航運輸隊進行著大面積搜索,開始了
巡邏活動。我幾乎馬上就交到了好運。在商船隊後面,我的左側,一艘在水面上的
潛艇高速航行著,它正在全速追趕護航運輸隊。我決定給其以迎頭痛擊。飛機一個
俯衝,以閃電般的速度飛向潛艇。我敢保證,這將是一艘倒霉的潛艇了。它已無法
下潛,來不及了。我用6枚深水炸彈進行了攻擊。當我拉起飛機繞回來時,潛艇消
失了。

    一個小時後,又有兩艘相距約300碼的潛艇發瘋似地追趕20英里外的護航
運輸隊,它們對前面的那塊"肥肉"饞涎欲滴,根本沒有想到空中即將到來的危險。
然而,布洛克僅剩下兩枚炸彈。他清楚,他的任務是護航,不一定非要擊沉潛艇,
於是便決定把它們逼入水中。他把兩枚深水炸彈投了下去,潛艇受到驚嚇,急忙潛
入水中。
    8枚深水炸彈已經用完,但布洛克仍在繼續巡邏。機組人員的午餐時間到了,
一名炮手用廚房的電爐燒好了牛排和土豆。布洛克回憶道:

    我坐在座艙中,把盤子放在膝差上,打開了自動駕駛儀。準備就餐。可是1艘
德國潛艇的出現把這份牛排給冷落了。我抓住操縱桿,發出警報,盛著牛排和土豆
的盤子從我膝上滑了出去。全體人員都跳了起來,後面響起一陣盤子落地的聲音。

    布洛克向潛艇俯衝下去,用加農炮進行掃射,把那艘潛艇逼入了水下。此後的
5小時又15分鐘的時間內,布洛克共發現了8艘潛艇,對7艘進行了攻擊。這架"
解放者"式飛機已對護航運輸隊進行了7小時15分鐘的掩護,續航時間已達極限,
於是飛機飛向冰島,返回雷克雅未克基地,總共飛行了16小時25分鐘。
    布洛克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共發現潛艇23艘,攻擊了16艘。由於1942年
許多其他飛行員沒有任何戰績,相比之下,布洛克是出色的,但他並未就此罷休。
在後來的比斯開灣獵潛戰中,他還有精彩的表演。

    "閒逛的安妮"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前面的攻擊對象都是處在水面上的潛艇,對於潛入海面以
下的潛艇,怎麼實施攻擊呢?
    首先要解決對潛艇的水下定位問題。為此,科學家們研製了磁力探測儀和聲納
浮標。聲納浮標由一個小型的浮在海面上的無線電發射機和一個用長線掛在下面的
水聽器組成。水聽器收聽周圍水中的各種聲音,把它們傳送給水面發射機,飛機可
以用專門的接收機收到浮標發射的信號。浮標由飛機快速布撒。落水時,水聽器與
浮標底部的容器脫離,由電纜連接。水聽器必須與浮標脫離,這樣波浪沖擊浮標所
產生的噪音就不會淹沒微弱的潛艇螺旋槳噪音。水聽器與浮標之間的電纜最長可達
24米。當浮標落水時,撞擊使電路接通,經短時間預熱後,發射機開始發射由水
聽器接收到的噪音。這些早期的聲納浮標為非定向浮標,不能指示噪音來自哪個方
向。另外,潛艇螺旋槳在水下高速運轉時會產生大量汽泡,氣泡所爆發的聲音叫空
化噪音, 潛艇航速越高,空化噪音越大。當潛艇在水下以不產生空化噪音的"安靜
航速"運動時, 這些早期的聲納浮標也接收不到信號。浮標大約每次工作4小時,
之後,電能耗盡。海水逐漸溶化浮標底部的可溶塞,使浮標注水下沉,以避免被敵
方打撈。
    有了這種水下探測器,就需要有水下攻擊型武器來配合它。美國海軍科學家研
制了一種非常可怕的武器--航空自導魚雷,人們親切地稱呼它為"閒逛的安妮"。魚
雷的聲波自導頭可根據潛艇螺旋槳的空化噪音而跟蹤潛艇。魚雷本身的螺旋槳噪音
不能大於目標噪音,因此它只能是一種慢速武器。一般情況下,德國潛艇下潛後總
是以盡可能快的速度逃離下潛漩渦,以避免深水炸彈的攻擊,這樣它就會產生空化
噪音。魚雷上的聲波自導頭可以有效地在3/4英里內跟蹤這種空化噪音。如果德
國潛艇長時間在下潛後有意降低航速,他就會安全地逃開這種魚雷的攻擊。因此,
對這種魚雷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
    這種魚雷首先裝備了英國空軍第86中隊和第120中隊,這兩個中隊的作戰
半徑均能到達中大西洋。另外,護航航空母艦也開始在大洋中游弋。德國水兵們面
臨著更大的災難。1943年5月的第一個週末,大西洋爭奪戰決戰階段的作戰行
動開始了。德國情報部門掌握了盟軍兩支護航運輸隊的航線,36艘潛艇奉命出動。
鄧尼茨元帥籌劃嚴密,各位艇長也躊躇滿志,發誓要給護航運輸隊以猛烈攻擊。一
場惡戰開始了。
    5月10日,艇長克勞森海軍上尉發現了護航運輸隊,他指揮U-403潛艇
緊緊跟隨著護航運輸隊,邊發報邊伺機攻擊。下午,盟軍護航航空母艦"比特"號上
的1架"劍魚"式飛機發現了U-403艇,對它進行了攻擊,但遭到潛艇上猛烈的
對空火力射擊,飛機被擊傷了。然而潛艇不得不下潛,與護航運輸隊脫離了接觸。
那架受傷的"劍魚"也歪歪扭扭地飛回母艦。
    12日,又1架"劍魚"起飛攻擊了德軍U-230潛艇。U-230潛艇副艇
長維爾納海軍中尉後來回憶道:

    我們未能安全下潛。飛機從低空飛來,我轉動炮塔準備射擊,火炮卻出了故障,
只好用沒裝彈藥的空炮嚇唬飛機。我艇向左舷機動,規避攻擊。飛機加快盤旋速度,
從我艇正前方衝過來。正當我們不知所措時,飛機卻在俯衝到最低位置時出了故障,
發動機停車了。機翼插入水中,然後整個機身鑽進了洶湧的大洋。飛機的外翼猛烈
地碰到了艇的艦橋圍殼。飛行員被拋出座艙,舉手求救。然而,他飛機上的4顆准
備攻擊我們的炸彈毫不留情地把他送上了西天。猛烈的爆炸震得艇尾向右傾斜,不
過我們總算逃脫了。

    仍然是12日,英國空軍中尉賴特首次用自導魚雷擊傷了一艘潛艇。當飛機飛
臨U-456艇時,潛艇被迫下潛,賴特中尉便對準下潛漩渦,投下1枚自導魚雷。
機組人員抱著懷疑的態度,在該區域上空盤旋了2分鐘,後來看到距魚雷入水點約
900碼處鼓起一個小水柱。不一會兒,艇長泰赫爾特海軍上尉便操縱受傷的潛艇
浮出了水面,並對飛機進行了猛烈的射擊。飛機由於燃油不夠便饒過了這條"瘸狼"。
但逃過初一逃不過十五,次日晨,加拿大第423飛行中隊的1架"桑德蘭"式飛機
和2艘護航軍艦配合,將這艘潛艇送入了海底。
    護航運輸隊安全渡過了中大西洋。
    當中大西洋的戰鬥即將結束的時候,同盟國飛機在5月14日用自導魚雷進行
了兩次成功的攻擊。第86中隊和美國海軍第84巡邏中隊的兩架飛機各對1艘剛
剛下潛的潛艇發射了自導魚雷。每次都是經過一段時間後在水面上看到一股蘑菇狀
的水柱。飛行員甚至不能肯定這枚小小的魚雷是否已經擊沉了潛艇。然而德國的戰
時日誌清楚地記載著U-266和U-657艇正是在這些海域神秘地失蹤的。
    自導魚雷也裝到了艦載機的掛架上。7月,在亞速爾群島附近水域護航的美國
航空母艦"桑蒂"號派出雙機進行巡邏飛行,飛機均掛載了自導魚雷。美機採用了一
種新的戰術:用一架飛機迫使潛艇下潛,另一架飛機在其下潛漩渦的正前方施放自
導魚雷。7月14日,美機用這種戰術擊沉了U-160潛艇,15日擊沉了U-
509,30日擊沉了U-43。
    "閒逛的安妮"對德國潛艇進行著可怕的屠殺。 然而,潛艇並沒有善罷甘休,"
狼牙"仍舊鋒利,它還在拚死頑抗著。

    "惡狼"的反抗

    給盟軍飛機留下痛苦記憶的第一艘德國潛艇是U-595。1942年11月
14日早晨,英國皇家空軍第500海上巡邏中隊中隊長斯波茨伍德空軍中校在地
中海南部奧蘭以北水域發現1艘德國潛艇,駕駛這艘潛艇的德國艇長克瓦耶特-法
斯勒姆是一位難對付的對手。他曾在"沙恩霍斯特"號戰列巡洋艦上駕駛過1架水上
飛機,有3年飛行經歷。他對飛機的薄弱部位瞭如指掌,駕艇技術又非常高超。這
一仗注定是一場惡戰。
    英軍的"赫德遜"式飛機開始攻擊了。首次攻擊非常成功,深水炸彈的爆炸將潛
艇拋出了水面,然後又落入一片水霧中。然而,潛艇卻絲毫無損,因為德艇長在炸
彈爆炸的瞬間以驚人的駕駛技術把潛艇易損的尾槳和舵機轉向了安全方向。艇長命
令炮手就位,準備對空射擊。"赫德遜"式飛機第二次向潛艇發動攻擊。中校對著顛
簸的潛艇歸了一串炮彈,艇長一邊規避一邊向炮手下命令。潛艇逐漸不再顛簸,可
以向飛機射擊了。當飛機又一次進入攻擊陣位時,潛艇上的炮彈像長了眼睛一樣直
射飛機的油箱和副翼。油箱被擊穿了,副翼也無法操縱,飛機無法做機動動作,不
得不退出戰鬥。中校用無線電招來了本中隊的另外兩架飛機。格林中尉的飛機首先
進行攻擊,飛機下滑到離水面約30英尺高度,緊靠潛艇艇首投下了深水炸彈。潛
艇規避未及而受傷。但艇上的火力仍然猛烈而準確,飛機數處中彈,機身佈滿了被
打穿的窟窿,炮塔被打壞,信號彈艙起火,格林被濃煙熏得睜不開眼睛,他不得不
退出戰鬥。這時又1架飛機趕來了,兩機同時向潛艇攻擊,艇長馬上辨出了哪架飛
機是主攻,命令集火射擊主攻飛機,飛機又被擊傷了。另一架飛機見勢不妙,只得
和受傷的飛機一塊兒退出了戰鬥。1小時後,第500中隊的恩索爾少校駕機趕到,
他不顧敵人猛烈的炮火,準確地投下了深水炸彈。潛艇由於受傷而無法規避這最後
一擊。艇長命令艇員破壞掉秘密設備,將文件拋入海裡,然後將潛艇擱淺在非洲北
海岸。不久美軍俘虜了所有倖存者。
    另一艘給盟軍飛機重創的德國潛艇是U-615,艇長拉爾夫·卡比茨基海軍
上尉也曾經當過飛行員。這次他駕艇同9架飛機進行了廝殺,並取得擊落1架、擊
傷2架的戰績。
    戰鬥發生在委內瑞拉外海。1943年8月5日晚,從特立尼達基地起飛的美
國1架"水手"式飛機攻擊了U-615,但未對其造成任何傷害。潛艇逃跑了。馬
圖斯基上尉駕駛的另一架"水手"式飛機次日找到了它,並給其重創。卡比茨基艇長
向司令部報告:"潛艇受損,艇首露出水面,航速僅兩節,水平舵未壞,人員平安。
"緊接著又是沉重的一擊,電文變了,「破損--破損--起火"。但這第二次攻擊也給
飛機造成了嚴重後果,卡比茨基的炮手擊中飛機數處,打壞了機舵,飛機墜向海底,
無一人生還。這時,潛艇也已無法下潛,德國人處於束手就擒的境地。飛機從四面
八方趕來。潛艇失去了機動能力,但仍用對空火力擊傷1架"水手"式飛機。潛艇艇
員們在等待著夜幕的降臨。然而,天剛黑,1架美國B-18轟炸機就攻擊了它,
1架"水手"式用照明彈照明。攻擊沒有成功,潛艇又一次逃脫。午夜後不久,又1
架飛機發現了它,但它偽裝成被擊毀的樣子而未遭攻擊。直到天亮時,1艘美國海
軍驅逐艦出現在它面前時,它才徹底失望。艇長命令艇員逃生,然後他打開海底門
與潛艇一片沉到了海底。
    如果說上述兩艇負隅頑抗的下場不太美妙,那U-450艇就比它們幸運多了。
1943年10月底,伯梅海軍中尉指揮著德國海軍U-450艇由直布羅陀海峽
向地中海航行。1架"威靈頓"式飛機發現了它。乘坐這架飛機的一名英國陸軍軍官
後來敘述了這場戰鬥的情景:

    沒有月光,繁星閃爍。海面上,到處閃動著白色的斑點。遠處,燈塔有規律地
閃亮著。除了發動機的轟鳴和機內通話設備的談話聲外,萬籟俱寂。駕駛員躺在飛
機頭部,副駕駛員操縱著飛機。我站在機頭部位,一隻腳踏在無線電室門口,另一
只腳踏著駕駛台伸出的支架。儀表板的刻度盤上發出一縷微弱的螢光。我們已飛了
4小時,不知何時是喝咖啡的時間。
    那個小個子蘇格蘭人講了幾句話,但我沒有聽懂。正駕駛員開始往回爬,我身
體緊貼著後面的門,好讓他擠過去操縱飛機,副駕駛員則回到他原來躺著的位置。
正駕駛員檢查了儀表。事先已安排好了,如果我們投入戰鬥,我在機首機槍就位。
副駕駛拉了拉我的腿,示意我到位子上去。我一隻腳靠著他蹲了下來,雙手緊握機
槍,大拇指頂住按鈕。我看不見前方有什麼,只見一個燈塔從右側滑過,飛機在加
速,發生了什麼事?
    我不知何時該射擊,也不想通過機內通話設備去問,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
要用到它。 所以我拉掉副駕駛員左耳上的耳機,大聲喊:"要我射擊時,碰一下我
的腿。 "我喊了兩遍,但他一直注視前方沒有理我。前面什麼也看不見,我們將遇
到什麼呢?是一艘船還是一架飛機?但我怎麼知道它是敵方的還是己方的呢?下次
起飛前我一定要弄清楚這個問題。
    究竟出了什麼事?探照燈打開了,周圍是一片濃霧。他媽的!外面連個鬼也看
不見!啊,1艘潛艇!有人在機內通話設備裡大叫起來,於是我的拇指按了下去,
一溜高爾夫球似的紅色槍彈飛向潛艇。我事先應弄清他們喊的是什麼意思。如果打
錯了,有人會因此挨罵的。我們繼續俯衝,頭幾個高爾夫球變成煙頭大小了。距離
太遠了,這些子彈飛過去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飛機速度更快了,幾個"煙頭"打到了
指揮室右邊,還有一些打到了左邊。越來越大的暗紅色的"網球"也開始向我們飛來,
這是1艘德國潛艇!謝天謝地!我緊按槍機,保持射向。那些"網球"直向機頭飛來,
但卻擦了過去。紅色"網球"逐漸集中,形成一個漏斗狀的火力網。我真希望敲掉潛
艇指揮室,但未命中,飛機飛過去了,探照燈也熄滅了。我向左下方看去,除了星
星什麼也看不見。
    駕駛員用機內通話起喊著:"真倒霉,真倒霉!"我覺得周圍突然間充滿了很多
外面新鮮的空氣,還夾雜了一點汽油味。駕駛員呼叫機內每位成員的名字。"比爾!
活著嗎? ""活著,先生。""威爾遜,你在嗎?""在,先生,但燈被打滅了。"「湯
米, 你好嗎?""好,先生""斯科蒂?"他連喊三聲,一次比一次急促。斯科蒂終於
回話了。都安全。
    副駕駛員從我兩腿下面爬出來,查看駕駛台的下面。下面亂成一團,發亮的管
道有的在滲油,有的在噴油,亂七八糟。飛機一側有一個拳頭大小的洞。我們返航
了......
    深水炸彈未能投下去,U-450安全駛入了地中海。那架受傷的"威靈頓"載
著那位有了點經驗的陸軍軍官,一搖一擺地飛回了直布羅陀。

    無 力 回 天

    自導魚雷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把潛艇送上西天,因此這種可怕的武器並未給德國
水兵造成心理恐慌,他們壓根兒不知道這種武器的存在。然而,另一種更直接的反
潛武器卻令德國水兵們談虎色變、聞風喪膽,給他們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正如
德國海軍的命令所言:火箭彈齊射對於年輕的和沒有經驗的人有很大的精神威脅,
應用嚴格的紀律加以克服。
    從1942年起,英國就一直在研製這種火箭彈。1942年11月,"劍魚"
式和"赫德遜"式飛機對這種武器進行了試驗。在威爾士彭迪尼河上設置了一個半潛
水目標,代表德國潛艇的固殼和上層建築,飛行員向該目標進行射擊。結果表明,
火箭彈只要命中目標,無論命中何處都會造成致命的後果。這種武器很快便定型生
產了。這種反潛火箭彈重66磅,其中25磅為純鋼半穿甲彈頭。火箭射出後迅速
加速,燃料燒盡時接近聲速。彈頭頂部外形經過精心設計,能控制火箭彈入水後的
水下彈道。切入水角度為13°,彈道向上彎曲,不會進入大於8英尺的水下深度。
在距入水點約80英尺的距離上火箭彈出水。火箭彈靠穿甲能力殺傷目標,它能在
潛艇的水線以下炸一個洞。它的最理想的瞄準位置是距目標約20碼的水面上的一
點。1943年春,火箭彈裝備了部隊,開始了它的戰鬥歷程。
    1943年5月23日,英國護航航空母艦"射手"號參加了戰鬥。艦上搭載的"
劍魚"式飛機均掛載了反潛火箭彈, 每架飛機懸掛8枚。高頻無線電測位裝置測定
了1艘跟隨在護航運輸隊後面不斷發報的潛艇的位置。兩架飛機被派了出去。霍羅
克斯海軍中尉發現前方約10英里處出現了目標,便駕機鑽進雲層以免被發現。當
他估計已趕上潛艇時,便向左轉彎,飛出雲層,潛艇就在左舷1英里處。霍羅克斯
壓低機頭,可怕的炮口對準了企圖下潛逃竄的潛艇。在800碼距離上,他發射了
兩枚火箭彈,偏了150碼,沒有命中;400碼距離上,他進行了第2次齊射,
又差了30碼;在300碼距離上第3次齊射,僅僅差了10碼;這時飛機已衝至
距潛艇200碼,中尉屏住呼吸進行了第4次齊射,命中了潛艇尾部水線以上。其
實,這些火箭彈無需直接擊中目標,只要左右不發生氣差,它們入水後便可以沿著
彎曲的水下彈道擊中目標。霍羅克斯的第3次齊射便至少有1枚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擊中了U-752潛艇的第4號水櫃,然後穿透耐壓艇體,海水直灌軍官會議室。
艇長施勒特爾海軍上尉立即取消了下潛的命令,潛艇傾斜著浮至水面,漏出大量燃
油。水兵們一窩蜂似地跑出指揮室奔向高射機關炮,以猛烈的炮火向飛機射擊。霍
羅克斯的火箭彈已發射完, 他撤到了敵機關炮的有效射程外監視著它。另1架"野
貓"式飛機開始攻擊, 飛行員用機關炮對準潛艇進行了長時間的突擊,向指揮室發
射了600發0.5英吋口徑炮彈,打死了艇長施勒特爾和其他幾個人。德軍群龍
無首,便沉掉了被炸傷的潛艇,倖存者不久被俘虜。到1943年夏季,飛機已成
為德國潛艇最致命的對手,但是,飛機只能攻擊水面上或剛剛下潛的潛艇。對於長
時間在水下潛航的潛艇,飛機是無能為力的。發現這些潛艇並測定其位置是困難的。
因此,鄧尼茨命令發展一種新型裝備,通氣管,它能在潛艇處於潛望深度時伸出水
面,在通氣管的頂端有一個浮球消栓,當波浪淹過進氣口時可防止海水灌進艇內。
這樣,艇內空氣清新,水下航行也可以用柴油機(柴油機需要空氣)而無需消耗蓄
電池的寶貴電能。這樣,大大減少了飛機發現潛艇的機會。但是,戰爭中,一方一
項新裝備或新戰術的採用總能引起另一方的反應。盟軍作戰研究和戰術發展小組針
對德國的通氣管提出了一個使用聲納浮標和自導魚雷相結合的攻擊潛航潛艇的方法。
成功的戰例發生在戰爭末期。1945年3月20日,英國空軍第86中隊的史密
斯空軍上尉及其機組駕駛一架「解放者"式飛機在奧克尼群島附近水域巡邏。 雷達
員報告,在3英里處發現一個可疑目標。史密斯飛向目標,但在距離半英里時,目
標卻消失在紛亂的海浪回波之中。天已暗了下來,飛機未帶探照燈和照明彈,用目
視什麼也看不清。飛行員又搜索了兩遍,依然什麼也沒有發現。也許是塊漂浮物或
別的什麼東西?飛行員充滿疑慮,於是決定布設一組聲納浮標進行偵察。飛機在一
個3英里見方的區域的正中和四個角各布設一個聲納浮標,每個浮標上都隨帶一個
光標。終於,操縱手從第一個聲納浮標處清晰地聽到了螺旋槳以每分鐘114次的
轉速擊水的聲音,可以肯定下面有一艘潛艇。他轉動接收起,依次收聽了每個聲納
浮標,德國潛艇的位置已被縮小到方形區域的1/4內。在操縱手縮小搜索範圍的
同時,雷達員也在一剎那間抓住了從通氣管頭部反射回來的一個回波信號。正當史
密斯把飛機拉回原位準備攻擊時,信號又消失了。但聲納浮標已指示了一個概略位
置,而雷達最後發現目標的地點在此範圍內,因此,史密斯按此位置投下了兩枚自
導魚雷。攻擊之後,史密斯拉起"解放者"式飛機,環繞著漂浮在海面上的光標飛行。
飛機下方的那艘潛艇仍在利用通氣管潛航著,毫無察覺。施放魚雷6分鐘後,聲納
浮標操縱手從監聽耳機中聽到一聲很長的迴響,然後除了海浪的聲音外什麼也聽不
到了。飛機外面,也看不到一點兒擊沉潛艇的跡象。但是,敵方記錄表明,U-9
05艇正是在該水域該時間失蹤的。
    1945年5月7日,航空兵對1艘德國潛艇發動了最後一次攻擊。第210
中隊的默裡空軍上尉及其機組駕駛1架"卡塔林納"式飛機,用深水炸彈攻擊了U-
320潛艇。接著布設了一圈聲納浮標,監聽其中聽到了引擎和機啟發出的斷續的
嘈雜聲,潛艇肯定已被擊傷。5月9日,在西線取得和平的第一天,這艘潛艇及其
全體艇員都沉沒了--他們不想投降。
    歷史上最艱苦卓絕的大規模反潛戰役結束了。在這場戰爭中,德國損失潛艇7
27艘。政治、道義和戰略上的錯誤使失敗者只能痛飲一杯失敗的苦酒,發出一片
流水落花的詠歎。但是,6年的交戰,無論是飛機,還是潛艇;無論是戰術,還是
技術;無論是指揮,還是勇氣;都在戰爭史上樹立了一座豐碑,都給後人留下了正
面的經驗和反面的教訓。

TOP

海空千里大角逐--英軍圍殲德艦"俾斯麥"號

    二戰爆發後,浩瀚的大西洋成了交戰國雙方殘酷廝殺的戰場。納粹潛艇在大西
洋上肆意攻擊同盟國商船隊,猖狂一時;其水面艦艇也不甘示弱,它們時而埋伏在
挪威海域數不清的島嶼後面,時而出沒於波濤洶湧的北大西洋,伺機吃掉盟國護航
運輸船隊。其中,德國超級戰列艦"俾斯麥"號成了盟國海上運輸的心腹之患。19
41年5月,英國皇家海軍為了消滅突入大西洋的"俾斯麥"號,動用了多艘水面艦
艇和數十架艦載飛機,海空密切協同,在冰冷的北大西洋上展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
海上追殲戰。

    神秘的"萊茵演習"

    1941年5月22日,英國海軍部收到一份空軍偵察機傳來的緊急敵情通報:
德國威力強大的新戰列艦"俾斯麥"號已離開挪威海,去向不明。不久又有消息傳來:
兩艘大型德國戰艦在11艘商船的掩護和陪伴下,正在卡特加特海峽向北航行,其
中1艘可能就是"俾斯麥"號。
    英國海軍部的參謀人員緊張了,他們忙著在海圖上標繪出目標的位置。自從1
939年9月戰爭爆發以來,納粹德國一直把握著戰爭的主動權。在陸上,德軍已
橫掃歐洲,推進到英吉利海峽,法國沿岸已為德軍控制;在海上,納粹潛艇出沒無
常,"狼群"戰術使盟國防不勝防,大西洋運輸線上損失的商船數已接近危險的邊緣。
同時,德國的海上襲擊艦也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沒,給盟國的海上運輸造成很大損失。
    早在1939年9月戰爭爆發前,當時的德國海軍總司令雷槐爾就制定了海上
襲擊艦和潛艇並舉的戰略方針。雷德爾仔細計算了戰前英德兩國海軍的實力對比:
各種戰列艦之比為15︰5;各類巡洋艦64︰8;驅逐艦為230︰30;英國
有9艘航空母艦,德國1艘也沒有;只是在潛艇方面英德相等,即58︰57。在
皇家海軍加上法國海軍的絕對優勢面前,雷德爾別無選擇,只能像上次大戰中一樣,
讓德國主力水面艦艇在海上分散行動,襲擊對方運輸商船或單獨行動的戰鬥艦隻。
    1939年8月21日, 德國袖珍戰列艦"斯佩"號在補給船「阿爾特馬克"號
伴隨下離開港口,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南大西洋。3天後,"德意志"號戰列艦由另
一艘補給船陪同來到北大西洋。為了達到襲擊商船的目的,德國海上襲擊艦採用了
多種手段:修造假火炮,使敵艦誤認為是火力強大的對手;使用偽裝網蓋住大炮,
欺騙敵商船;當敵艦追擊時,在無線電中使用假船名;為了欺騙敵艦隊,故意用英
商船名義發出「發現德國海上襲擊艦"電文,然後逃之夭夭. .....。其中"斯佩"號
在4個月內就擊沉9艘英船(共5萬噸)。
    為了消滅猖狂的海上襲擊艦,英國皇家海軍傷透了腦筋。丘吉爾就任海軍部長
後,把龐大的海軍力量(包括英法兩國23艘重型水面艦艇)分成12支搜索分艦
隊,分別冠以"G、H、I、K、L、X、Y"的編號散佈全球海洋中,它們每一支
都具有搜索和擊毀一艘德國海上襲擊艦的能力。1939年12月,英國的"G"艦
隊在阿根廷的拉普拉塔河口擊傷"斯佩"號,迫使它自沉。德國海上襲擊艦的行動因
此而有所收斂。
    眼下,"俾斯麥"號突然出現,其意圖何在呢?是單純的為商船護航,還是想在
商船護航下闖入大西洋?若是一艘普通德艦,英國海軍部還不至於如此緊張,但這
是一艘被譽為「海軍中最可怕的軍艦"的德國超級戰列艦, 必須慎重對待。若它闖
入大西洋,對英國日益嚴重的海上運輸,無異於雪上加霜。
    "俾斯麥"號是一艘巨型戰列艦。它於1935年動工建造,1940年建成服
役。在德國,曾有4艘戰艦用鐵血宰相的名字命名。第1艘是海防艦,1877年
下水;第2艘是巡洋艦,1897年由基爾船廠建造;第3艘於一次大戰期間在漢
堡下水,但一直沒有竣工。第4艘"俾斯麥"號長224米,寬36米,排水量4.
2萬噸。兩舷中甲板下裝甲厚度330毫米,主甲板裝甲厚度分別為101.6毫
米和50.8毫米。它裝有8門381毫米主炮,12門150毫米副炮,16門
105毫米高炮和40門機關炮,大大小小的火炮使全艦炮管林立,像一座浮動的
海上炮塔。在速度上,龐大的"俾斯麥"號與任何一艘英艦相比都毫不遜色。聯想到
上次大戰中德國戰艦驚人的抗打擊能力,英國海軍部感到對付這艘德艦真是太棘手
了。
   

    但是,"俾斯麥"號的存在對英國的大西洋運輸線始終是一個威脅。與其耗費大
量的兵力去監視它,不如集中兵力畢其功於一役,消滅這艘德艦。況且,英國皇家
海軍在數量上佔有優勢,又掌握著敵艦的行蹤,消滅它是有可能的。於是,英國海
軍部定下決心:殲滅"俾斯麥"號。
    此刻,"俾斯麥"號的艦首正衝開擁塞的流冰塊,向北開往流冰四伏的北冰洋。
這次「俾斯麥"號出征,的確是德國人策劃的又一次海上襲擊行動。1941年初,
德國海上襲擊艦的行動再一次達到高潮,戰果輝煌。雷德爾不禁躊躇滿志,他決心
進行一次更大規模的行動, 除了再派出"沙恩霍斯特"等重型戰艦外,這次讓"俾斯
麥"號也披掛上陣,作戰的行動代號為"萊茵演習"。
    "萊茵演習"作戰行動的要點是用兩支強大的德國艦隊夾攻北大西洋盟軍運輸線。
"俾斯麥"號和巡洋艦"歐根親王"號在北方;"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在南方,
這兩支艦隊將像巨鉗一樣切斷英國的生命線--北大西洋航線。可惜的是,停在法國
布勒斯特港的"沙恩霍斯特"號和"格奈森諾"號還未出征就被英國飛機炸壞,難以出
航,最後只好決定由德國海軍將領呂特晏斯指揮"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單獨出
征。5月18日,這兩艘德艦離開波羅的海訓練基地,在大霧掩護下駛出卡特加特
海峽,錨泊在挪威海岸的卑爾根。它們在等待季節性的暴風雨。這兩艘德艦沒有料
到,他們一出現就被英國人盯上了。

    "胡德"號出師不利

    英國海軍部決定調用本土艦隊完成這一艱巨任務。接到命令後,本土艦隊司令
約翰·托維海軍上將立即開始調兵遣將。 托維上將手下有一支由兩艘戰列艦("喬
治五世"號和「威爾士親王"號)、兩艘巡洋艦("胡德"號和"反擊"號)和1艘航空
母艦("勝利"號)組成的海軍力量。從數量上看,英國佔有5︰1的優勢,但從質
量上看則不容樂觀。
    "反擊"號已有35年艦齡,裝有兩門比"俾斯麥"號小的炮,裝甲單薄,而且續
航時間短。"胡德"號是與"俾斯麥"號同級的超級戰艦,也有381毫米巨炮8門,
它的航速略高。但其致命的弱點是主裝甲板僅有100毫米厚,而且艦齡也有30
多年了。"威爾士親王"號又太新了,它的兩個炮塔是3星期前才裝的,而且機器還
未來得及試轉。"勝利"號也差不多是處於同樣狀態,它剛載運飛機,後備役的飛行
員都是第一次在航空母艦甲板上著陸。因此,托維上將認為只有"喬治五世"號能與"
俾斯麥"號匹敵。
    5月21日午夜,"威爾士親王"號和"胡德"號奉命起航,駛往格陵蘭和冰島之
間的丹麥海峽, 那裡已有1艘巡洋艦「諾福克"號在監視通往大西洋的北部航道。
22日晚7時,托維上將接到空中偵察的報告:"俾斯麥"號和伴隨它的巡洋艦已離
開了挪威海岸的卑爾根。"看來德艦已駛向大西洋,現在出擊正是時候!"托維上將
吩咐手下的參謀人員立即做好出發的準備。同時,他又派出巡洋艦"薩福克"號去增
援在丹麥海峽巡邏的"諾福克"號。
    丹麥海峽是北極圈內一條險惡的水路,從北極和格陵蘭漂來的大小冰塊和流冰,
在霧起茫茫的大海上互相撞擊,發出駭人的隆隆巨響。5月春寒,流冰把300多
公里寬的海峽堵塞得只剩下80公里的航道。5月23日,黑雲沉沉,雨雪交加,
傍晚的時候,丹麥海峽又出現了大霧,只是在靠近北極浮冰的邊緣處,有一條寬約
3英里的航道能見度比較好。"薩福克"號便轉向這條航道的西南方。晚上7時22
分,裝有遠程雷達的"薩福克"號在螢光屏上發現了兩艘來歷不明的軍艦。不久,透
過雲層中灑下的夕陽餘暉,瞭望哨發現兩艘鋼鐵巨艦穿過薄霧正向自己駛來,那正
是"俾斯麥"號和它的護航巡洋艦"歐根親王"號。"發現目標!"瞭望哨大聲向全艦報
告。
    艦長埃裡斯上校知道自己決不是敵艦的對手,他巧妙地把"薩福克"號駛入薄霧
中,暗中尾隨在兩艘敵艦後面約15海里處,並發出了"發現敵艦"的無線電信號。
不遠處的「諾福克"號收到了這些信號, 馬上靠攏過來。在北極半明半暗的夜裡,
兩艘英艦緊緊地盯住獵物,幾乎是全速地穿過丹麥海峽冰冷的水域,在茫茫霧裡,
在雨雪交加中,穿出穿進。
    與此同時,海軍中將霍蘭德指揮的"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分隊連同6艘驅
逐艦已在奮力前進以截擊敵人。艦上的官兵從半夜剛過就已處於戰備狀態。第二天
清晨,他們看到了那兩艘德艦,戰鬥警報拉響了。炮手們悄無聲息地轉動著巨大的
炮塔,情緒高漲,一場激烈的海戰即將拉開帷幕。
    晨霧漸漸散去, 清冷的黎明來到了銀裝素裹的北極海面。衝出丹麥海峽的"俾
斯麥"號上的水兵們望著浩瀚的大西洋歡呼起來, 可是他們高興得太早了。雙方的
戰艦在逐漸接近, 當相距2.5萬碼時,"胡德"號和"威爾士親王"號搶先開火,"
俾斯麥"號周圍騰起了巨大的水柱。 德艦反應迅速,立刻開始還擊。"俾斯麥"號1
5英吋的大炮怒吼著噴出火焰,巨大的艦身在炮聲中微微顫抖,大團的硝煙淹沒了
一切。炮彈在冰冷的空氣中掠過,發出一片尖嘯聲,英艦上水兵們的心懸了起來,
幾秒鐘後,這群炮彈將落在何處呢?
    隨著一陣悶雷般的巨響,桔紅色的閃光和水柱立刻吞沒了英艦"胡德"號,狡滑
的德艦首先集中火力向"胡德"號發難了。 "歐根親王"號首開紀錄,一大團火苗從"
胡德"號主桅旁騰起, 火焰竄得很高,像一輪升起的太陽的上半端。射程在不斷縮
短,當"俾斯麥"號的8門主炮第3次齊射時,一發15英吋炮的炮彈穿透了"胡德"
號甲板,一團碩大的熾熱火球衝向天空,"胡德"號的彈藥艙爆炸了。兩分鐘後,斷
裂成兩截的"胡德"號消失在大西洋的波濤中,全艦1419名官兵只有3人倖存。
    現在輪到"威爾士親王"號受難了。"俾斯麥"號15英吋炮彈落下之處,附近的
海面上便豎起一道高聳的水牆,"歐根親王"號的8英吋大炮也湊進來,炮彈雨點般
密集地一個接一個落下。一枚15英吋炮彈穿過艦橋爆炸,艦橋上立刻血肉橫飛,
除艦長利奇上校和信號兵外,艦橋上其餘官兵皆被炸死。
    更糟的是,"威爾士親王"號的炮塔一直在出現小的機械故障,忽而開一炮,忽
而啞一炮,隨艦出海的技術人員忙得滿頭大汗。軍艦接連中彈,已進水5噸,利奇
艦長只得下令退出戰鬥,等待後援,在煙幕掩護下,傷痕纍纍的"威爾士親王"號邊
退邊用14英吋的尾炮繼續射擊,竟然有兩發炮彈擊中了"俾斯麥"號,其中1發不
豈不倚正好擊穿了燃油艙,造成燃油大量洩漏。德艦隊指揮官呂特晏斯上將十分惱
火,眼看著到嘴邊的肥肉又溜掉了。他下令德艦駛往法國的布勒斯特港補充油料。

    追擊、追擊再追擊

    海面上的硝煙漸漸散去,初升的太陽照耀著戰運不佳的英國艦隊。剛剛趕到的
托維上將望著海面上漂浮的軍艦殘骸和大片油跡, 不禁怒火萬丈。英國海軍部對"
胡德"號的沉沒也大為震驚, 海軍大臣電告托維:海軍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一定要
擊沉這艘兇惡無比的納粹戰艦。遠在1500海里外的直布羅陀巡邏的H艦隊奉命
趕往戰場;在中大西洋西北部外幾百海里,戰列艦"萊米裡斯"號奉命撤出護航,並
向西攔截敵艦。距愛爾蘭海岸約500海里處,戰列艦"羅裡"號也撤出護航,奉命
截擊。它們得到的命令是:"追擊、追擊、再追擊。"
    "俾斯麥"號雖然受了傷,可航速絲毫未減,它拖著一道長長的油跡向布勒斯特
港全速航行。托維上將則率領艦隊緊緊追趕,但英艦隊在速度上慢於"俾斯麥"號,
眼看與敵艦的距離越拉越大。托維上將在"喬治五世"號上冷靜地分析了形勢,現在
自己直接掌握的兵力只有航空母艦"勝利"號和巡洋艦"反擊"號,以及繼續跟蹤德艦
的"諾福克"號、 「薩福克"號,受傷的"威爾士親王"號正在靠近"諾福克"號。為了
避免"俾斯麥"號逃脫,唯一的辦法就是用"勝利"號上的飛機進行攻擊,如果飛機能
對它的水下部位造成損壞,那就足以減低它的速度。儘管托維對航母的攻擊作用仍
半信半疑,他還是下達了命令。
    5月24日22時10分, 只載有9架"劍魚"式飛機的「勝利"號航母對12
0海里外的"俾斯麥」 號發起了空襲。在夜暗中,埃斯蒙德海軍少校率領這種掛有
魚雷的雙翼機,從顛簸的飛機甲板上艱難地起飛了。這些飛行員都是第1次參加戰
鬥,但他們頂著大風,頑強地飛行。他們駕駛的這種魚雷轟炸機是英國1936年
出廠的老式雙翼機,由費爾雷公司生產,可掛一枚1610磅的魚雷,裝備兩挺0
.3英吋機槍,航程為1030英里。在1940年11月11日夜間對意大利塔
蘭托港的奇襲中,"劍魚"式飛機嶄露頭角,用魚雷擊沉了停泊在港內的3艘意大利
戰列艦,證明了飛機在海戰中的地位。但這次"劍魚"式飛機將要攻擊的是高速行駛
中的巨型戰列艦,它有著令人生畏的防空火力。
    在一塊低低的雲層下,埃斯蒙德發現了"俾斯麥"號。正當英機試圖穿雲而下時,
翻滾的陰雲忽開忽合, 突然間又遮住了"俾斯麥"號。英機只好西飛,在跟蹤的"薩
福克"號和"諾福克"號上空掉過頭來,準備重新進入。
    幾分鐘後,"劍魚"式飛機降下高度,朝"俾斯麥"號英勇逼近。德艦猛烈開炮,
曳光彈漫天飛舞。埃斯蒙德冒雨前衝,一直到離目標只有半海里時,才朝著黑乎乎
的龐然大物投下魚雷。 在他身後,兩架魚雷機也順利地投下魚雷,但「俾斯麥"號
費力扭動著龐大的身軀,一連躲開了這3枚魚雷。
    這時,一架"劍魚"式從"俾斯麥"號右舷方向獨自發起了攻擊。大雨落在發燙的
炮管上,嗤嗤地散發起團團水蒸氣。水蒸氣擋住了炮手的視線。魚雷隱身在起伏的
波濤下,趁機衝向"俾斯麥"號,擊中了它的右舷。但這一部位的裝甲板厚度達12
.5英吋,"俾斯麥"號損傷不大,航速未減。機群只好返航。這一天英國艦隊除了
損失了"胡德"號外,一無所獲。
    更不幸的是,5月25日凌晨3時,跟蹤德艦的"薩福克"號失去了與"俾斯麥"
號的接觸。原來,狡滑的呂特晏斯在遭到英機攻擊後感到不妙,為了脫身,他指揮
兩艘德艦與跟蹤的英國巡洋艦繞開了圈子,走"Z"字型航線,乘英艦轉向之機,兩
艘德艦從英艦尾部方向溜掉了。
    天亮了,托維上將站在"喬治五世"號的艦橋上,望著茫茫大霧,心急如焚。剛
才幾艘英國主力艦已發來電報,稱它們的燃油已所乘無幾,彈藥和食起也需補充。
托維心裡明白,隨著時間的推移,"俾斯麥"號將進入德國潛艇和岸基飛機的保護圈,
那時, 再想殲滅它就十分困難了。托維上將現在最擔心的是,由於無法弄清"俾斯
麥"號的確切位置, 英艦隊現在追擊的方向可能與敵艦逃跑的方向不一致,這樣下
去距離只會越拉越大,即使發現了敵艦,英國艦隊也將因燃料不足而望洋興歎。
    入夜,托維輾轉難眠。由於燃油不足,驅逐艦已出列駛向冰島基地,"反擊"號
也離隊回航,追擊眼看就要停止。5月26日上午10時30分,一封電報使愁眉
不展的托維上將精神大振。"俾斯麥"號被找到了!原來,這天上午,一架美國特種
偵察機發現了"俾斯麥"號。駕駛這架PBY水上飛機的是美國的史密斯海軍上尉,
他和其他8名美軍飛行員奉上級特別密令,配合英軍行動。當史密斯上尉駕機接近
當天巡邏的折返點時,突然看見海面上有一大團灰色的東西。還沒等史密斯飛近看
個究竟,那團灰色的龐然大物竟然噴出道道火蛇,接著大口徑高射炮彈在飛機四周
炸開,潔靜的天空綻開了大朵黑色煙團。"俾斯麥"號自己暴露了。飛機被炸彈爆炸
的氣浪推得搖搖晃晃,史密斯猛蹬方向舵,飛機一個漂亮的180度轉彎,飛離了
高射炮火網。 機上的發報員沉著地向英國艦隊報告:"距布勒斯特690海里處,
發現'俾斯麥'號!"
    但此時, 托維的本土艦隊在德艦西北方向130海里,已毫無希望追上"俾斯
麥"號; "羅裡"號在北,"復仇"號在西,"萊米裡斯"號在南,也都鞭長莫及。能夠
從東插入,攔住呂特晏斯逃跑的,就只有薩默維爾海軍中將率領的H艦隊了。此刻,
H艦隊正全速前進, 如果H艦隊中的航空母艦對「俾斯麥"號實施魚雷攻擊,或許
還有可能拖住或擊沉它,這也是唯一的希望了。
    H艦隊包括戰鬥巡洋艦"榮譽"號、航空母艦"皇家方舟"號、巡洋艦"謝菲爾德"
號和6艘驅逐艦。其中"皇家方舟"號是英國最大的航空母艦,排水量2.3萬噸,
可載機70架。對於有著"大炮巨艦"傳統的英國人來說,這艘航母現在可成了救星。
11時,H艦隊趕到了"俾斯麥"號前方約100海里處,切斷了呂特晏斯的去路。

    航空母艦顯神威

    14時50分,H艦隊收到"發現'俾斯麥'"號的信號。薩默維爾深深懂得,在
這場大追擊中,他已從"候補"升格為主力,如果堵截失敗,英國皇家海軍的聲望將
一落千丈。所以一個多小時前,薩默維爾就已讓"謝菲爾德"號巡洋艦出列先行,以
便用雷達盯住對手。現在目標已被發現,"皇家方舟"上的飛行員們個個求戰心切,
飛機已排列在飛行甲板上。
    這時,"皇家方舟"號距敵艦只有40海里了,艦長蒙德下達了起飛命令。海面
上狂風怒吼,淹沒了飛機引擎的轟鳴,巨浪排山倒海般地壓向飛行甲板,龐大的航
空母艦就像是一葉小舟,上下劇烈顛簸,14架"劍魚"式魚雷機頂著疾風起飛了。
由於蒙德沒有接到"謝菲爾德"號出發時發來的燈光信號,他告訴飛行員們,目標附
近沒有別的艦隻。
    "劍魚"式飛機穿過雨霧,飛行了大約40分鐘,突然,領隊在雷達粗略估計的"
俾斯麥"號概略位置上發現了一艘軍艦。在茫茫霧靄中,軍艦灰濛濛的,肯定是"俾
斯麥"號! 領隊豈不急待地下達了攻擊命令。14架"劍魚"式飛機分成兩隊,迎著
驚濤駭浪降低了高度,魚貫向隱約可見的軍艦衝去,飛行員們太緊張了,誰也來不
及仔細辨認目標。"皇家方舟"號的飛行員果然訓練有素,在短短的十幾秒內就有8
架飛機投放了魚雷,另4架則準備繞到另一側打它個措手不及。奇怪的是,敵艦竟
然一炮未發,一名眼尖的飛行員終於辨認出他們攻擊的正是英國巡洋艦"謝菲爾德"
號!他驚呼起來:「噢,我的上帝!"
    在"謝菲爾德"號上,艦長拉康收到了薩默維爾的指示,說飛行突擊隊已經出發,
所以他看見飛機時並不意外。當他把望遠鏡對向它們時,拉康吃了一驚:它們正要
俯衝下來進攻他的軍艦!艦橋上的官兵目瞪口呆地看著自己的飛機一個接一個地投
下魚雷,一時束手無策。8條魚雷噴吐著白色泡沫向"謝菲爾德"號高速駛來,全艦
官兵亂作一團,眼看一場悲劇就要發生。幸虧拉康艦長經驗豐富,他把軍艦開足馬
力,飛快地轉動輪機,軍艦在海浪中左轉右躲,居然一口氣避開了6條魚雷,另兩
條魚雷撞上突兀的海浪自行爆炸了,軍艦安然無恙,真是一場虛驚!
    飛行員們神情沮喪地返回了母艦。晚上7時,這支突擊隊又一次走上甲板,飛
機已重新加油掛彈。大雨滂沱,橫掃海面,每個機組人員都知道,這次出擊只能成
功,不許失敗。機會不多了!
    天色越來越暗,載著沉重魚雷的"劍魚"式飛機時而穿過厚厚的雲層,時而闖過
暴雨區,頑強地飛行著。約40分鐘後,"謝菲爾德"號看見了這些飛機,它向機群
發出"敵艦在正前方12海里"的信號,看著飛機升起鑽進雲層裡。過了片刻,在左
舷方向傳來一陣槍炮聲以及空中無數炮彈爆炸時的閃光,"謝菲爾德"號上的人知道
攻擊已經開始了。
    "劍魚"式飛機鑽出雲層,冒著猛烈的炮火,從兩舷同時向"俾斯麥"號展開猛攻。
"俾斯麥"號上炮聲震耳欲聾,小口徑機關炮、104毫米高炮劈劈啪啪,如炒爆豆
一般。龐大的艦身忽左忽右,規避著英艦投下的條條魚雷。
    在"俾斯麥"號右舷前方半海里處,一架英機中彈起火,一架負傷而逃,另外兩
架鑽進了雲層,在高空盤旋。當它們穿雲而下再次衝向"俾斯麥"號時,又遭到德艦
炮手的迎頭痛擊,一架"劍魚"式靈巧地調頭飛走,另一架則被擊中,拖著濃煙墜向
大海。 乘德艦炮手們停止射擊的短暫間隙,幾架英機突然從雲層中撲下,逼近"俾
斯麥"號, 數枚魚雷投入海中,濺起大片浪花。當飛行員重新拉平時,他們看見這
艘德艦的尾部騰起沖天的火光,魚雷命中了德艦。
    在"謝菲爾德"號的艦橋上,人們焦急地等待著,遠處的高射炮火的亮光閃爍了
一陣,然後完全消失了。一陣短暫的停息後,人們看見了返航的第1架飛機,隨後
是第2架以及更多的飛機返回。它們低空從軍艦旁掠過,飛行員們開心地笑著,向
上豎起姆指,看來大功告成了。
    飛行突擊隊順利地返回了"皇家方舟"號,在這次英勇的突擊中,共有5架飛機
被炮火擊傷,1架飛機上竟數出了127個彈孔,駕駛員和槍炮手都受了傷。除了
這些輕微的損失外,只有1架飛機被擊落。飛行員們報告說,"俾斯麥"號的中部和
尾部被擊中了。
    這時從「謝菲爾德"號、 "皇家方舟"號上跟蹤的飛機向托維上將發來的報告都
證實:"俾斯麥"號在它的航線上掉了頭,朝正北方向移動,這是一種令人費解的、
實際上是自殺性的姿態。 當最後一架掉隊的跟蹤飛機帶著實際已空了的油箱返回"
皇家方舟"號時, 機組人員報告了一個重要情報:空襲剛過,"俾斯麥"號轉了兩個
大圈,明顯地朝北停下來,它一直在羅盤指針的這個方向上,停在海面上打轉。現
在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俾斯麥"號的舵機被打壞了。
    原來,在"劍魚"式飛機猛烈的攻擊下,"俾斯麥"號中了兩條魚雷,一條命中艦
身,只造成輕微破壞,另一條卻是致命的,它擊中了艦尾,炸壞了螺旋槳,支離破
碎的槳體又卡住了舵,這艘巨艦開始身不由己地原地打轉。水兵們瘋狂地拉動人工
舵鐵鏈,企圖控制航向,但無濟於事。幾個小時後,呂特晏斯派潛水員再次檢查了
受傷的舵機,證明舵已無法修復,呂特晏斯知道"俾斯麥"號無法逃脫了。當天夜裡,
他以"萊茵演習"艦隊司令的名義, 向柏林發了訣別電:"船已不堪操縱,將戰至最
後一顆炮彈。"希特勒的回電是:"戰列艦'俾斯麥'號的全體將士們,全德國與你們
同在。拿出你們堅決的勇氣來,把能做的盡力而為。你們只要能恪盡職守,一定能
激勵為德國生存而戰的德國國民。"
    命運似乎同英國人開了個玩笑,在經過幾天幾夜的追擊後,英國海軍部的高級
軍官們總算鬆了口氣,他們經歷了緊張、焦慮和絕望。當攻擊"俾斯麥"號的希望實
際上已降到零時,敵艦失去機動能力的消息又令人高興得難以置信。"俾斯麥"號上
的德軍官兵在絕望和恐懼中迎來了第2天的黎明。在風雨中天逐漸放亮了。上午8
時15分,"諾福克"號在前方約8海里處看見了"俾斯麥"號。8時47分,戰列艦"
羅裡"號的16英吋大炮打響了最後的殲滅戰。 8時54分,"諾福克"號用8英吋
的大炮在2萬碼處開了火,"喬治五世"號和"羅裡"號也逼近敵艦,用它們的副炮加
入戰鬥。9時04分,H艦隊的巡洋艦"多塞特那"號也加入戰鬥。
    數千發炮彈雨點般地向"俾斯麥"號起去,火光中不時傳來爆炸聲。上午10時,
"俾斯麥"號已成為一堆沉默的殘骸。艦內完全是燃燒的地獄,裡面大火的熾熱光亮
透過兩側無數彈孔清晰可見。艦上人員丟棄了大炮,可以看見一群群的人在甲板上
跑來跑去,而這時英艦的炮彈仍不斷落下。有些艦上人員不顧被淹死的危險跳海逃
命。由於採用了嚴密的防水結構,"俾斯麥"號居然還沒有沉。
    英國戰列艦的大炮靜下來後,在一旁觀戰的巡洋艦和驅逐艦衝上來,把魚雷送
給毫無抵抗的"俾斯麥"號。英國航空兵和軍艦先後向"俾斯麥"號發射魚雷71枚,
直接命中9枚以上,吃了那麼多炮彈的"俾斯麥"號再也支撐不住了。10時40分,
這艘被稱為"德國海軍的驕傲"的龐然大物,翻轉著沉入波濤滾滾的大海,包括呂特
晏斯在內的2200名官兵, 除113人被救活外,其餘全部隨艦戰死。此刻,"
俾斯麥"號離布勒斯特港僅有400海里,還不到一天的航程。

TOP

獵殲"北方孤狼"--英軍擊沉德艦"提爾普茨"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白霧茫茫、銀裝素裹的北冰洋上,有一條異常繁忙的
海上運輸線,它就是從英國和美國通向蘇聯北部港口的北極航線。通過這條航線,
英美向蘇聯運送了大量軍用物資,對蘇聯取得衛國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在
這條航線上,盟國的海員們除了與北極惡劣的氣候和巨大的浮冰作鬥爭外,還得時
刻提防德國潛艇、戰艦和岸基轟炸機的襲擊。
    1942年初, 就在北極航線開通後不久,德國的超級戰艦「提爾普茨"號來
到了挪威北部。 從此,這條危險的航線上又多了一隻隨時都有可能殺出來的"攔路
虎"。 為了除掉"提爾普茨"號,確保北極航線安全,英國皇家海軍及盟國艦隻從1
942年起就對它採取了襲擊行動,但直至1944年底,英國空軍用重型轟炸機
才將其炸沉。在這場歷時3年之久的海空作戰中,英國動用了海、空、潛各種力量,
採取大小攻擊行動幾十次,為擊沉一艘軍艦而如此大動干戈,在世界戰爭史上也是
少有的。

    可怕的"北方孤狼"

    1941年6月22日清晨,德國數百萬大軍在俯衝轟炸機的尖嘯聲中突入蘇
聯,蘇德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就在希特勒軍隊入侵的
當天,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就發表廣播演說:「任何對納粹帝國作戰的個人或
國家,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我們將要對俄國和俄國人民進行我們所能給予的
一切援助......俄國的危難就是我國的危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就此形成了。
    應蘇聯政府的要求,英美等國開始向與德軍打得難分難解的蘇聯緊急運送作戰
物資。1941年9月28日,1艘重巡洋艦護衛著14艘商船從阿爾漢格爾斯克
出發西航,這個從蘇聯向西行駛的空船隊被編為QP-1編隊。29日,在冰島港
口赫夫納菲奧德編組的PQ-1船隊解纜,10艘滿載戰爭物資的貨船在1艘重巡
洋艦和2艘驅逐艦掩護下,開往戰火連天的蘇聯地區,兩支船隊均安全到達目的地,
無一損失。北極航線正式開通了。
    然而,參加首次航行的水手們可能還想不到這條航線在往後的歲月裡命運將會
如何。北極航線橫貫北冰洋,那裡是一片令人生畏的冰雪世界。許多地區終年封凍,
海面上漂浮著流冰和冰山。那裡冬季狂風咆哮,夏天霧氣茫茫。從冰島到阿爾漢格
爾斯克的航線總長約2200海里,極易受到以挪威為基地的德國空軍、水面艦艇
和潛艇的威脅。更為恐怖的是,在北極地區的極晝期間,不論白天還是夜晚,艦船
都處在光天化日之下,難於隱蔽;極夜降臨後,又整天航行在漫漫黑夜中,冰山和
流冰隨時都有可能撞沉商船。
    德國人最初對北極航線的開通並不在意。但自從德國軍隊在莫斯科城下碰壁後,
希特勒便遷怒於英美對蘇聯的援助。他強令德國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茲抽調潛艇到挪
威沿海,命令海軍司令雷德爾派重型水面艦艇進駐挪威沿岸的峽灣和港口,聯合打
擊北極航運。1942年初,駐挪威的德國空軍第5航空隊大大加強了兵力,許多
偵察機和"福克·沃爾夫"遠程巡邏轟炸機停在白雪皚皚的挪威機場上。為觀察北極
氣象和流冰情況,一些秘密氣象哨被派往荒涼的峽灣和小島。從此,寒冷的北極空
氣中充滿了火藥味。
    1942年1月17日, 英國海軍部接到一份飛機偵察報告:德國戰列艦"提
爾普茨"號在離開德國海軍基地基爾後, 已駛抵挪威的沿海港口特龍黑姆。這一消
息使英國海軍部頓時焦急萬分。1月2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給聯合參謀部的一
封短信中寫道: "擊沉哪怕是擊傷'提爾普茨'號,是當前海上一件最大的戰事,沒
有任何其他目標能與此相比. ....."於是,一場歷時3年的以"提爾普茨"為目標的
海空攻擊戰拉開了帷幕。
    "提爾普茨"號是"俾斯麥"號的姐妹艦,始建於1936年10月,1937年
10月下水,1940年12月服役。"俾斯麥"號被擊沉後,它成了德國最大的一
艘戰列艦,素有"北方孤狼"之稱。該艦標準排水量達41700噸,航速30節。
艦上裝備相當票全,計有381毫米主炮8門、150毫米副炮12門、105毫
米高射炮16門、37毫米高炮16門、20毫米高射機關炮20餘門。這樣一艘
威力巨大的超級戰艦突然出現在北極海域,怎能不令英國海軍部談虎變色呢?
   

    1942年3月1日,PQ-12船隊從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開出,向東航行;
同日,從摩爾曼斯克向西開出了QP-8船隊。為了對付"提爾普茨"號的威脅,P
Q-12船隊由英國戰列艦"約克公爵"號、"聲望"號,重巡洋艦"伯威克"號、航空
母艦"勝利"號和旗艦"喬治五世"號以及6艘輕型水面艦艇護航,司令官是英國本土
艦隊司令托維海軍上將。
    3月5日,一架德國遠程巡邏機在楊馬延島南方70海里上空的雲洞中發現了
PQ-12船隊並立刻報告了德國空軍在挪威的指揮部。以U-134為首的4艘
德國潛艇受命追蹤PQ-12。3月6日,德國海軍果然出動了"提爾普茨"號和3
艘驅逐艦前彼截擊PQ-12。 不久,一艘英國偵察潛艇在潛望鏡中辨認出"提爾
普茨"號巨大的身影,艇長急忙發報電告英護航艦隊。
    此刻,托維上將正站在"喬治五世"號的艦橋上,眺望著海面上龐大的運輸船隊。
值班的參謀軍官匆匆走來,遞給他一份急電。托維漫不經心地掃了一眼,猛然全身
一震:發現"提爾普茨"號!儘管這已在意料之中,但托維上將對10個月前發生在
北大西洋的往事仍記憶猶新:
    1941年5月,"俾斯麥"號戰列艦闖入大西洋,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
前去攔擊的英國4萬噸級的戰列艦"胡德"號竟不堪一擊,剛一交手就被"俾斯麥"號
的15英吋大炮攔腰炸成兩段,沉入大海;英國最新的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遭到
重創,只是在煙幕掩護下才倖免於難。最後,英國人調集了2艘航空母艦、7艘戰
列艦、12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的龐大兵力,才最後截住"俾斯麥"號並將其擊沉。
托維上將就是那場海戰的指揮官。想到即將與"俾斯麥"號的姐妹艦"提爾普茨"號交
手,托維心裡一陣緊張。
    3月7日,北極地區霧靄沉沉,能見度極差。當PQ-12船隊與QP-8在
熊島西南200海里處交會時, "提爾普茨"號離它們僅有80-90海里,但是由
於天氣寒冷,雙方的水上飛機都無法起飛尋找對方,"勝利"號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
結滿了冰,作戰飛機也無法升空作戰,第1次交手的戰機失去了。下午,德國驅逐
艦發現了QP-8船隊的15艘空貨船,擊沉了其中的1艘蘇聯貨船。第2天,從"
勝利"號上起飛的12架英國魚雷轟炸機搜索並攻擊了"提爾普茨"號, 由於氣候惡
劣, 攻擊沒有奏效。但這次攻擊拉開了英國皇家海、空軍與「提爾普茨"號冰海血
戰的序幕。
    1942年夏天,蘇聯戰場形勢出現危機。英國在斯大林的一再催促下,編組
了PQ-17護航運輸船隊,它包括36艘商船,3艘救護船和1艘加油船。PQ
-17的護航力量也相當可觀,它包括漢密爾頓海軍少將指揮的直接護航艦隊和托
維上將的機動打擊艦隊。另外,9艘英國潛艇和2艘蘇聯潛艇在挪威沿海布設偵察
警戒線,監視可怕的"提爾普茨"號。
    7月5日下午,"提爾普茨"號率"捨爾"號、"希佩爾"號戰列艦在大張旗鼓的宣
傳聲中開出了挪威北部的阿爾塔峽灣基地。英國間諜火速將此情況報告給皇家海軍。
誰知這支艦隊只是在附近海面上繞了個圈子,便在夜幕的掩蔽下悄悄返回了基地。
德軍擔心"提爾普茨"號會遭到與"俾斯麥"號同樣的厄運。
    英國海軍部接到"提爾普茨"號出動的消息後,悲觀地估計了形勢,認為托維的
打擊艦隊不可能先於"提爾普茨"號趕到。為了避免護航艦隻被"提爾普茨"號381
毫米大炮擊沉, 英國海軍大臣龐德在35分鐘內3次電令漢密爾頓:"鑒於敵方水
面艦艇的威脅,巡洋艦應以最大速度向西方撤退......";"運輸船應分散向俄國港
口進發。"可見英國海軍部對「提爾普茨"號畏懼到何種程度!
    結果,分散行駛又失去護航的PQ-17船隊成了德國飛機和潛艇的靶子,一
個星期後,24艘商船沉沒了,許多海員凍死在冰海裡。最後,僅有13艘彈痕累
累的商船開到蘇聯港口,3000多輛軍用卡車、430輛坦克、210架飛機和
10多萬噸物資沉入大海。雖然"提爾提茨"號一炮未發,但它是釀成這起悲劇的元
凶!

    "我想至少應該炸瘸它"

    盟國海軍對"提爾普茨"號真是恨之入骨。 為了協助英國皇家海軍擊沉"提爾普
茨"號,美國海軍也派出了"黃蜂"號、"突擊者"號航空母艦,準備大動干戈。
    然而,要擊沉"提爾普茨"號談何容易。首先,它總是龜縮在基地內,軍港嚴密
的防空體系加上它自身強大的高射炮火,能在泊地上空構成密集的火網;其次,德
國人在"提爾普茨"號的四周設置了3道防魚雷網;而且,該艦裝甲厚達12.5英
寸,普通炸彈、魚雷對其根本不起作用。德國海軍的將領們當時曾向希特勒起誓,
讓他一百個放心。因此,在一年多的時間裡,英美海軍雖然採取了幾次行動,卻未
傷及「提爾普茨"號一根毫毛。
    英國人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為了維護皇家海軍的聲譽,只得冒險一試。19
43年9月,英國海軍派出了兩艘袖珍潛艇,冒著觸雷的危險,小心翼翼地剪開防
潛網進入阿爾塔峽灣。 兩艘袖珍艇把裝有約1000公斤炸藥的藥筒固定在"提爾
普茨"號的艦體上。1小時後,定時裝置引爆了炸藥,劇烈的爆炸將「提爾普茨"號
震得東搖西晃,艦上主機全部損壞。袖珍艇以為大功告成,向英國海軍部發回了捷
報。
    但是,1944年初,英國新上任的海軍大臣坎寧安爵士卻接到情報部門的一
份報告:"'提爾普茨'號還在卡亞錨地,已經快修好。"
    坎寧安暗吃一驚,根據X艇的報告,"提爾普茨"號至少需要進塢修理數月才能
出海。難道它傷得不重嗎?坎寧安知道,如果"提爾普茨"號再次出海,北極航線所
受的壓力不知道要增大多少倍。必須趕在它修好之前實施再次攻擊,力爭將起擊沉,
或者至少擊成重傷。
    坎寧安爵士找來了英國本土艦隊副司令亨利·莫爾海軍中將,讓他負責實施這
次攻擊行動。莫爾不敢怠慢,他與手下經驗豐富的海軍軍官麥金托什上校共同制定
了代號為「鎢"的作戰方案。考慮到戰列艦無法通過阿爾塔峽灣的雷障,「鎢"作戰
的主角將由艦載機擔任, 參戰的兵力包括"勝利"號、"暴怒"號大型航空母艦,"皇
權"號、"追蹤者"號、「搜索者"號和"保護者"號4艘護航航空母艦。這6艘航空母
艦的實力已遠非當年追殲"俾斯麥"號時所能比,那時首次突擊"俾斯麥"號的"勝利"
號航空母艦隻搭載了9架老式的"劍魚"式魚雷轟炸機,而這次,6艘航空母艦將搭
載42架"梭魚"式轟炸機、28架"海盜"式、20架"惡婦"式和48架"野貓"式戰
斗機。此外,還有12架"劍魚式"用於反潛作戰。
    阿爾塔峽灣位於挪威北部,鑲嵌在斯堪的納維亞山脈高聳的巖脊中。峽灣周圍
群山環抱,經常霧靄繚繞,有效地庇護著"提爾普茨"號免遭飛機襲擊。灣內海水較
淺, "提爾普茨"號外側又設有防雷柵,無法用魚雷攻擊,所以麥金托什計劃讓"梭
魚"式飛機攜帶炸彈進行轟炸攻擊。為了炸穿「提爾普茨"號厚重的裝甲,麥金托什
專門選用了美國最新研製的720公斤穿甲彈。戰鬥機則分工明確:"海盜"式負責
對付德機攔截,"惡婦"式專門掃射"提爾普茨"號的主炮和副炮炮塔,"野貓式"側壓
制高炮火力,攻擊高射炮群和艦上的機關炮。
    坎寧安上將對莫爾交來的計劃很滿意。他再三囑托莫爾:「這次行動關係到皇
家海軍的聲譽。 你們必須認真準備,我想你們至少應該炸瘸它,讓這頭可怕的'北
方孤狼'動彈不得。"
    "您放心,我的飛行員們會幹得很出色,"莫爾答道,"他們在洛奇-埃裡博爾海
灣內已進行過多次模擬訓練。那裡有一條水道和阿爾塔峽灣相似,我們在海灣內用
鐵皮和木板搭起了'提爾普茨'號的模型,模型上有發煙裝置和炮塔,飛行員們投彈
後,炮塔能逼真地模擬高炮開火和中彈後的景況,訓練效果不錯。」
    坎寧安批准了"鎢"作戰計劃。 3月28日,參戰的艦船和飛機在洛奇-埃裡博
爾海灣進行了最後一次演練,"勝利"號和"暴怒"號航空母艦還對換了第827飛行
中隊和第831飛行中隊,以便組成兩個攻擊波,使"勝利"號每次可以起飛12架"
梭魚"式, "暴怒"號每波起飛9架"梭魚"式。每波戰鬥機為12架"海盜"式、10
架"惡婦"式和20架"野貓"式。
    4月3日清晨,攻擊部隊到達阿爾塔峽灣以北120海里的水域。在淡淡的晨
霧中,編隊中的6艘航空母艦紛紛調轉龐大的軀體,準備迎風起飛飛機。這次行動
的主力是"勝利", 號和"暴怒"號航空母艦。"勝利"號和空襲塔蘭托的「光輝"號是
同型艦,它於1937年動工,1939年下水,1940年服役。1941年5
月,"勝利"號參加了圍殲"俾斯麥"號的戰鬥。這一次,它和"暴怒"號共搭載了42
架"梭魚"式轟炸機。第1波21架,共掛720公斤重磅穿甲彈7題,225公斤
半穿甲彈24顆,負責炸穿"提爾普茨"號露天甲板;此外,還掛有225公斤標準
炸彈12顆,270公斤深水炸彈4顆,以轟炸艙面建築和水線下的艦體。戰鬥機
則由護航航空母艦派出。
    4時15分,"勝利"號航母的飛行甲板上響起了一片飛機引擎的隆隆聲,第1
攻擊波的空中指揮官福克納海軍少校駕駛"梭魚"式首先期飛。其他幾艘航母上也彈
出了一架架飛機,它們在低空盤旋著,逐漸形成編隊。4時37分,編好隊形的第
一攻擊波61架飛機,調頭向南飛去。
    為了躲避德軍雷達的監視,攻擊機群降低了飛行高度,開始作掠海飛行,一架
架飛機幾乎是緊貼著海面向前疾飛。北極海洶湧的波濤互相撞擊著,浪花四濺,有
的飛行員稍不注意,便擦到了浪尖,被風吹散的水珠飛濺到擋風玻璃上。機群在高
速飛行,廣闊無垠的大海就像是一片藍色的地毯,飛快地向後倒去,令人頭暈目眩。
幸虧飛行員們進行過多次嚴格訓練,他們把飛機穩定在10米左右的高度上,整個
機群像一艘巨大的快艇,掠過海面,身後犁開一片白色的航跡。
    25分鐘後,天水線的盡頭出現了挪威海岸起伏的群山。福爾納帶領機群開始
作小角度爬升。61架戰鷹一越過挪威半島的喬倫山脈,便看到了天邊一輪初升的
旭日,它射出的萬道霞光使機翼下的雪山披上了一層紅裝。飛機越過挪威海岸後不
久,飛行員們便看到了遠處幽曲的阿爾塔峽灣,"提爾普茨"號就藏在峽灣北端的卡
亞錨地。陡峭的群山和深谷使阿爾塔峽灣顯得神秘莫測。
    突然, 福爾納機內的無線電話中傳來了激動的聲音:"發現敵艦,它在我們正
前方!"飛在前面的戰鬥機飛行員已經看見了"提爾普茨"號高聳的前桅。
    機群的轟鳴聲驚醒了德國人。由於機群低空飛行,德軍雷達未能提前發現目標,
此時,驟然響起的空襲警報更加使人心悸。"提爾普茨"號上剛從睡夢中醒來的炮手
們懵懵懂懂地奔向炮位。 全艦來不及採取損管措施,15的水密門尚未關B閉,英
國機群就蜂擁而來,"惡婦"式、"野貓"式戰鬥機輪番掃射,向"提爾普茨"號潑下彈
雨,12.7毫米的穿甲子彈打得艙面上到處都是彈孔,許多炮手還未來得及開炮
便栽倒在炮位上。
    德軍部署在岸上的高射炮群開火了,從峽灣兩岸群山的蒼松翠柏中竄出了道道
火蛇,一架"梭魚"式突然機身一歪,拖著一道濃煙急速向海面墜去。福爾納來不及
細看,他率領「梭魚"式飛機在3000米高空進入轟炸航線。接著,福爾納駕駛"
梭魚"式開始俯衝。 他緊握操縱桿,兩眼死死盯住越來越大的"提爾普茨"號,25
00米,2000術,1000米......發動機聲嘶力竭地吼叫著,高度只剩下9
00米了, 福爾納大喊:「投彈!"投彈手打開了彈艙,碩大的720公斤炸彈帶
著尖嘯聲落向敵艦。
    720公斤炸彈的威力是驚人的,它凝聚著盟軍科研人員的心血,一枚炸彈爆
炸激起的水柱達百米之高。"提爾普茨"號龐大的鋼鐵身軀經受著重磅炸彈一次又一
次的轟擊。一顆720公斤炸彈橫飛的彈片撕破了為水上偵察機加油的輸油管線,
使汽油燃起了熊熊大火。 225公斤標準炸彈也不斷命中「提爾普茨"號,艦上不
時騰起火光,被炸碎的鋼鐵殘片到處飛舞。不久,第2顆720公斤重磅炸彈又斜
穿上甲板,炸毀了初級軍官住艙。第3顆則擊中了145毫米厚的裝甲帶的下部,
將艦體外板炸開了一個半米寬的口子,海水湧進了舷艙。
    "梭魚"式投下的深水炸彈也器具威力。一枚深彈在"提爾普茨"近弦水下爆炸,
強大的衝擊波使外板凹進了一個0.9米深、4.9米寬、15米長的大坑,給右
舷肋骨和□龍骨造成嚴重損傷,凹坑處的焊縫也被撕裂了。
    1分鐘後,"梭魚"式飛機投光了炸彈,向北飛去,"惡婦"式、"野貓"式又掃射
了一陣, 才心滿意足地離開。此時,「提爾普茨"號上濃煙滾滾,火光閃閃,甲板
上到處是鋼鐵碎片和水兵的殘肢斷臂。德艦上的發煙裝置還在不停地噴出煙霧,防
備著英機可能的再次攻擊。
    德國人這次猜對了。此刻,由蘭斯海軍少校帶領的第2次攻擊波已經起飛。1
9架梭魚式轟炸機總共掛了兩顆720公斤炸彈、39顆225公斤半穿甲彈、9
顆225公斤標準炸彈和兩顆270公斤深水炸彈。
    40分鐘後, 第2攻擊波的飛機到達了卡亞上空。此時「提示普茨"號已淹沒
在大片煙霧中。艦上的炮手們被煙霧擋住了視線,但他們根據飛機的隆隆聲朝空中
瘋狂地射擊,機關炮的"嗒嗒"聲和105毫米炮的悶響匯成一片,甲板上瀰漫著強
烈的炮彈發射藥味。 但這一切正如飛行員們在洛奇-埃裡博爾峽灣訓練時所設想的
一樣,第2攻擊波的飛機有條不紊地對"提爾普茨"號發起了攻擊。"梭魚"式飛機英
勇俯衝,穿過煙霧,向德艦投下一枚枚炸彈,戰鬥機則用12.7毫米穿甲彈壓制
高射炮火。
    這次,共有5顆炸彈命中了"提爾普茨"號。1顆720公斤炸彈擊穿了50毫
米厚的裝甲,鑽進了艦樓。兩顆225公斤標準炸彈在上甲板爆炸。一顆225公
斤半穿甲彈穿透右舷機庫的頂蓋,將一座150毫米的副炮摧毀;另一顆半穿甲彈
則將上甲板炸開了一個1.8米直徑的洞,使下面的住艙和儲存庫起火。
    蘭斯少校投完炸彈後並沒有離去,他駕機在濃煙上空盤旋,觀察戰果。他看見"
提爾普茨"號癱在水面上, 海風把濃煙向四處扯開,露出甲板上支離破碎的上層建
築,一些水兵跌跌撞撞地來回奔跑救火,龐大的艦身明顯地向右傾斜。蘭斯少校知
道,"提爾普茨"受了重傷,現在他要趕回去向莫爾中將報告喜訊了。
    在"暴怒"號的飛行甲板上,莫爾中將、麥金托什上校、福爾納少校等人在焦急
地等待著。蘭斯一降落,他們就急切地迎上前去。莫爾大聲問道:"少校,辛苦啦!
幹得怎麼樣?"
    "將軍,我們閹了那頭野豬,可惜未能宰掉它!"蘭斯風趣地回答。
    將軍笑了。

    "沒有我們炸不毀的目標!"

    趁"提爾普茨"躺在卡亞峽灣修理的機會,坎寧安又組織皇家海軍航空兵對它實
施了幾次轟炸:
    4月24日, "鎢"作戰之後21天,皇家海軍又進行了「行星"作戰,6艘航
空母艦再次出動。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惡劣的氣候使機群無法起飛,計劃不得不取
消。
    5月15日, ""勝利"號和"暴怒"號航空母艦派出了27架"梭魚"式轟炸機,
由大批"海盜"式、 "海火"式戰鬥機護航,撲向卡亞峽灣。但峽灣內陰雲密佈,將"
提爾普茨"遮得嚴嚴密密,"梭魚"式盲目亂炸一氣,空手而歸。
    7月17日,皇家海軍又動用了"不倦"號和"可怖"號航空母艦,這次作戰的代
號為"吉祥物"作戰。但"提爾普茨"號憑借大量發煙裝置發出的煙霧掩護,又一次幸
運地避開了成噸的炸彈,94架攻擊飛機只炸沉了一艘油船和一艘拖輪。
    8月22日,5艘航空母艦再次發起攻擊。98架飛機分成兩個攻擊波,接連
光顧了"提爾普茨"誇。由於煙幛遮擋,攻擊效果同樣微乎其微。
    時近9月,盟軍在法國境內推進迅速,美軍在太起洋上也已展開大反攻,可堂
堂的英國皇家海軍竟解決不了一艘負傷的"提爾普茨"號,坎寧安心裡憋著一股火,
他一直盼著「提爾普茨"出海, 讓海軍艦載魚雷機收拾它,德艦水線以下部位畢竟
不如上層甲板裝甲厚實。可狡滑的德艦就是賴在泊地不出動,看來鄧尼茨是故意想
用"提爾普茨"號拖住英國本土艦隊。
    要對付"提爾普茨"號,最令人頭疼的就是其厚重的裝甲,在它的中部主甲板下,
有長約150米的裝甲帶,裝甲硬化層厚度達203毫米,將彈藥庫、主機艙、主
鍋爐艙等要害部位全都保護起來。"提爾普茨"號即使首尾部分受創,也照樣能浮在
水面上。在"鎢"作成中,英國雖然以損失兩架「梭魚"式飛機的代價,嚴重破壞了"
提爾普茨"號鋼甲外部設施, 殺傷敵艦員438名,但它12.5英吋厚的裝甲板
奇跡般地受住了英機的轟炸,居然無一處被擊穿。看來720公斤的重磅炸彈也無
法結果它的性命。
    一想到"提爾普茨"號出色的抗打擊能力,坎寧安不禁聯憶起德國海軍之父馮·
提爾普茨伯爵來,眼下這艘該死的德艦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提爾普茨伯爵就任
德國海軍發展部大臣期間,積極主張提高軍艦的生存力,認為增加浮力是提高軍艦
防禦的主要手段。在他的倡導下,德艦在結構設計上除裝甲厚實外,艙室設置狹窄,
還重重設置了水密門。從日德蘭海戰到圍殲"俾斯麥"號,德艦在戰鬥中無一不表現
出高度的抗打擊能力。
    正當坎寧安一愁莫展之際,一位海軍參謀軍官建議:我們的艦載機已無法掛載
更重的炸彈了,不妨讓空軍的"蘭開斯特"式重型轟炸機試一試,也許它的重磅炸彈
可以炸沉「提爾普茨"號。
    坎寧安思忖再三,覺得海軍既然無法炸沉"提爾普茨"號,再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不如從大局出發,把這件做了一半的工作交給空軍,也落個順水人情。9月初,坎
寧安把這一設想告訴了皇家空軍,空軍果然爽快地答應了。
    皇家空軍調來參戰的是赫赫有名的第5轟炸機部隊的第617飛行中隊。該中
隊由清一色的"蘭開斯特"式重型轟炸機編成,以擅長轟炸戰略目標而名揚英倫三島。
中隊長泰特中校接受任務時很自信地表示:"沒有我們617中隊炸不毀的目標。"
    泰特的自信是有道理的,第617中隊有自己的"殺手鑭"。一是該中隊的轟炸
機投彈裝置上普遍安裝了炸彈自動瞄準器,它可以進行"超前計算",以補償飛機的
高度、速度、風速、空氣溫度和空氣壓力帶來的種種影響,命中率相當高,而且第
617中隊的這種瞄準器在皇家空軍中也是獨一份;二是"蘭開斯特"式能攜帶5.
5噸重的特製大炸彈,綽號"大頑童"。炸彈的設計者巴恩斯·沃利斯曾保證,這種
炸彈即使稍微偏離一點目標, 其威力也和直接命中一樣。第617中隊的"蘭開斯
特"式經改裝, 曾多次攜帶"大頑童"執行任務這種流線型的大炸彈投下時的速度超
過音速,能穿過厚厚的鋼筋混凝土層。所以泰特相信,只要"大頑童"能直接命中,
「提爾普茨"號的裝甲再厚也無濟於事。
    1944年9月15日,泰特率領第617飛行中隊和配合行動的第9飛行中
隊共27架飛機對停泊在卡亞錨地的"提爾普茨"號進行了第一次轟炸。但是,德國
人搶先施放了煙霧,大團的黑煙將"提爾普茨"號遮住,英國轟炸機只好盲目投下炸
彈,只有泰特中校投下的5.5噸炸彈命中了敵艦,巨大的爆炸力將"提爾普茨"右
舷炸開了一個9.7米寬、14.6米長的大洞,洶湧的海水湧進破洞,使艦首吃
水增加了2.4米。落在軍艦周圍的一些炸彈將艦上大量的光學儀器和火控設備震
壞,"提爾普茨"號又需要動大手術了。
    但是,這時歐洲戰場的形勢已發生劇變,盟軍和蘇軍已從東西兩面逼近德國邊
界,也許不等"提爾普茨"號修好,戰爭就可能結束了,因此鄧尼茨下令:不要再修
復"提爾普茨"號了,設法將它開到特羅姆瑟,用作海岸浮動炮台。
    特羅姆瑟位於阿爾塔峽灣西南,直線距離大約160公里。根據希特勒的命令,
入侵挪威的德軍準備在這一帶抗擊盟軍登陸。"提爾普茨"號火力兇猛,可以有效地
封鎖出入特羅姆瑟的航道。
    10月15日,"提爾普茨"號在拖輪的幫助下緩緩駛出了阿爾塔峽灣,它沒有
想到,一架英國偵察機在雲層後面遠遠地跟蹤著。10月18日,從英國大型航空
母艦"復仇"號上起飛的7架"螢火蟲"式飛機在特羅姆瑟附近的哈科依錨地發現了"
提爾普茨"號。 "螢火蟲"式飛機冒著高射炮火,從不同角度拍下了戰列艦和它周圍
地勢的照片。
    10月29日晨,泰特中校率領32架"蘭開斯特"式從沃西默思基地起飛,第
2次轟炸"提爾普茨"。當泰特中校一馬當先飛近哈科依錨地時,他驚喜地發現錨地
上空沒有煙霧,泰特正要瞄準投彈,不料天公不作美,不知從哪裡飄來的一大片陰
雲又遮住了瞄準視線。德艦猛烈的炮火使英機不能久留,機群胡亂扔下炸彈返航了。
    兩炸"提爾普茨"不成,泰特中校有些著急了。不過他認真分析了前兩次轟炸效
果不佳的教訓,認為"提爾普茨"的炮火不足為患,前兩次攻擊只有1架"蘭開斯特"
式受傷, 關鍵是要有好的天氣,並且要在敵艦施放煙霧之前發起攻擊,對付"提爾
普茨"號,不僅要鬥勇,而且還要善於用謀。
    11月12日,西北風將天空多日不散的陰雲吹得無影無蹤,泰特中校終於盼
來了一個便於轟炸的好天氣。天還未亮,泰特中校就率領第1隊飛機隆隆起飛了。
每一架"蘭開斯特"式的機腹下面,都微微露出半個圓滾滾的大炸彈,樣子十分滑稽。
這一次,29架轟炸機沒有編隊飛行,而是一架架地單獨飛越挪威海岸,以造成偵
察飛行的假象。直到8時15分,轟炸機群才在特羅姆瑟東南方集結,再次編成4
隊,在3270米至5000米高度上,向目標逼近。
    "提爾普茨"艦上, 艦長榮格上校正在拚命向德國巴杜福斯空軍基地求援:"有
大群敵機向我艦飛來,距離75海里,請求空軍起飛攔截!請求空軍起飛攔截!"
    但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榮格盯著雷達螢光屏上越來越近的亮點,只得下令施放
煙幕。艦上的炮手們進入戰位,大大小小的炮口指向了天空。風不斷把濃煙吹散,
軍艦的上空依舊是一片藍天,哈科依錨地開闊的地形使煙幕失去了作用。炮手們兩
眼死盯住英機來襲的方向,大有視死如歸之感。
    9時38分,英機進入主炮射程,"提爾普茨"號前甲板的6門381毫米主炮
發出巨響,一起將720公斤重的炮彈射向空中,緊接著150毫米副炮和105
毫米高炮相繼開火,霎時間在英國轟炸機群的前方織成了一張嚴密的火網。
    泰特率領第1攻擊群飛在最前面,飛機周圍到處是炮彈爆炸後黑色的硝煙。在
劇烈的震動中,"蘭開斯特"式機腹部位的彈艙打開了,"大頑童"似長了眼睛一樣直
向敵艦墜去。"提爾普茨"號這次在劫難逃了。"大頑童"落下之處,沖天的水柱挾裹
著海底的泥沙拔地而起,乒乓球大小的鋼鐵彈片四處橫飛,一顆炸彈筆直地落下,
悄無聲息地鑽入前甲板巨大的炮塔,緊接著一聲驚天的巨響,幾十噸重的炮塔便被
掀到了半空,艦上的水兵們驚呆了,還沒等炸飛的碎鋼破片下落,一些水兵便調頭
向甲板下的艙室奔去,他們還寄希望於厚實的主裝甲板,認為它能保護他們的性命。
但5.5噸重的炸彈簡直無堅不摧,一顆炸彈鑽過左舷鍋爐艙上部的裝甲甲板,將
左舷外板炸開了一個大洞。破口從主甲板到裝甲甲板、魚雷艙壁,直至□龍骨,長
達14米。左舷主鍋爐艙和主機艙進水,艦體迅速左傾。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4顆命中"提爾普茨"的"大頑童"炸彈全部落在軍艦左舷,
不一會兒,左舷中部就有67米長的部位進水,"提爾普茨"不斷地向左傾斜......
    9時52分,"提爾普茨"號終於底朝天地躺在了沙洲上,1000多名德國海
軍官兵被悶死在艙內。英國皇家海空軍總算長舒了一口氣。

TOP

扼住狼喉--盟軍航空兵比斯開灣獵潛戰

    比斯開灣是一個狹長的水域,其東面和東北面是法國海岸,南面是西班牙海岸。
海灣僅寬約300海里,但它卻是德國3/4的潛艇往返作戰的必經之地,德軍鄧
尼茨元帥的"狼群"就由這裡出發撲向大西洋,撲向加勒比海,撲向北美洲的東海岸,
貪婪而殘忍地嘶咬著大洋上的"羊群"--同盟國護航運輸隊。同盟國損失慘重,正如
德國廣播電台得意洋洋報道的那樣: "您聽到過鐘擺的響聲嗎?鐘擺每響一聲,就
有一噸物資沉入海底,然而,使您感到神經緊張的鐘擺聲仍然不停地響著. ....."
盟國的戰爭決策者們發誓要向"狼群"開戰,比斯開灣的航道頓時成了雙方關注的焦
點,在這裡,盟軍航空兵與敵潛艇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地獄的燈光

    1942年6月5日凌晨,一艘意大利潛艇"盧吉托臘利"號在比斯開灣西南角
的水面航行。當時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時分,海面上一片漆黑。
    突然,潛艇指揮室值班員發現艇首方向一盞耀眼的白色燈光迅速向潛艇接近。
下潛已來不及了,那很可能是一架英國的飛機,為規避其攻擊,值班軍官命令左滿
舵,全速航行。約20秒種之後,燈光消失,一切恢復了平靜。
    燈光確實來自一架英國飛機。它是英國皇家空軍第172中隊傑夫·格雷斯韋
爾空軍少校駕駛的"威靈頓"式飛機,該機首次使用利式探照燈作戰。機上雷達員在
約6英里的距離上用ASV雷達捕捉到目標,隨即引導飛機向目標飛去。機組人員
進入戰鬥崗位,放下利式探照燈。飛機逐漸降低高度,直到有照明的高度計讀數為
250英尺為止。這時雷達員報告:「目標一英里。"
    坐在機首的特裡格少尉打開探照燈,慢慢轉動面前的操縱手柄、燈光由近及遠
地移動,越升越高,但他卻什麼也沒有發現......特裡格又將光束向下照射,一艘
大型潛艇在左機翼的下方一閃而過。格雷斯韋爾氣惱地詛咒著:"他媽的,溜掉了。
"因為他憑自己的經驗知道, 在他重新進入攻擊位置之前,敵艇有充分的時間下潛
到安全深度。
    這時,在潛艇指揮室裡,正進行著一場熱烈的爭論。艇員們解釋著剛才的現象:
"一定是一架己方的飛機,否則為什麼不進行攻擊呢?"因為意見不能統一,於是決
定發射識別信號彈。
    正當格雷斯韋爾調整航向準備再次進入攻擊位置的時候,吃驚地看到紅、綠、
白三顆火球騰空而起。於是飛機的機內通話也變得活躍起來,飛行員們爭論著,就
像下面潛艇裡發生的情況一樣:這是不是一艘英國潛艇呢?但飛行員們很快想到,
英國潛艇不向空中發射識別信號,它們只在水麵點燃各種顏色的浮燈。於是爭論結
束,準備攻擊。
    潛艇的信號彈給格雷斯韋爾提供了潛艇的準確航向,在信號彈的亮光熄滅之前,
雷達員已準確地捕捉到潛艇回波。格雷斯韋爾再次向潛艇接近,又降到250英尺
的高度, 在距離目標34英里處,特裡格打開了探照燈。他按通常的辦法將B光束
慢慢地由下而上照射, 果然發現了一艘潛艇。格雷斯韋爾聽到一聲喊叫:"目標正
前方! "便立即投彈。操縱機首機關炮的皮利少尉開始射擊,一串炮彈直奔潛艇指
揮室。格雷斯韋爾將飛機下降到50英尺,在潛艇的正上方投擲了4顆250磅深
水炸彈,每顆間隔35英尺。
    深水炸彈幾乎就在潛艇下方爆炸,潛艇遭到重創。電羅經被打碎,操舵裝置嚴
重損壞,蓄電池起火。艇長命令把彈藥艙淹沒在水線以下,以避免發生爆炸。潛艇
已無法繼續進行作戰巡航,艇長決定將潛艇駛往最近的一個己方港口,即比斯開灣
東南角的法國小港聖讓德呂茲,準備在那裡進行一下小修,然後開赴波爾多再進行
大修。
    6月5日一早,這艘嚴重毀壞的遊艇以15節航速,保持正東航向,搖搖晃晃
地航行在距西班牙海岸約6海里並與海岸平行的海面上。大霧向潛艇逼來,由於羅
經已部分損壞,未能指出艇首已過於向右舷偏轉。艇長猛然發現,在100碼遠的
地方,聳立著西班牙佩尼亞斯角的岩石海岸。艇長大喊全速倒車,但已經來不及了,
艇首重重地撞在了岩石上。
   

    兩艘拖船救出了這艘潛艇,把它拖到了西班牙的小港阿維萊斯。地方當局態度
明確:按照國際法規定,軍艦隻允許在中立國港口停留24小時,超過時限則要受
到拘留。如果到6月6日午夜意大利潛艇還不離開西班牙領土,它將被永遠扣留在
這裡。
    沒有別的辦法,這艘可憐的潛艇於深夜以4節航速緩慢而又艱難地駛離阿維萊
斯。出港後向東轉向,與海岸相距3海里向法國航行。幾乎在潛艇轉向的同時,澳
大利亞空軍第10中隊的埃傑頓少尉駕駛著「桑德蘭"式水上飛機, 離開德文郡的
蒙特巴頓基地,在比斯開灣內的西班牙海岸以北進行反潛和反艦巡邏。7日晨,飛
機發現了這艘倒霉的意大利潛艇,於是便進入攻擊。潛艇艇員用100毫米甲板炮
和13毫米機關炮反擊,飛機遭到損傷,兩名機組人員受傷。然而埃傑頓仍然堅持
攻擊,他連續投擲了8顆250磅深水炸彈,潛艇在飛濺的水霧浪花中消失了。然
而當浪消霧散後,它又頑強地浮了上來,只是舵裝置遭到了更嚴重的損壞。
    這艘倒霉的潛艇所受的折磨並未結束。 第10中隊約曼上尉駕駛的另一架"桑
德蘭"式飛機趕到了出事地點, 在潛艇上方盤旋。潛艇上的炮手主動向飛機開火,
擊傷了飛機尾部。被激怒的約曼調頭進入攻擊,雙方互相射擊,飛機尾部又一次被
擊中。憤怒的約曼向潛艇四周連續投擲了8顆深水炸彈,潛艇被拋出水面,又跌回
水中。
    兩架飛機燃油耗盡,不得已返回基地,而這艘意大利潛艇經過輪機兵15分鐘
的努力,又向西班牙的桑坦德港駛去。艇體嚴重傾斜,全體艇員站在甲板上高坡的
一側來保持平衡。潛艇終於靠岸了。它已無法離開中立國國土,西班牙當局宣佈扣
留這艘潛艇。
    然而故事並未結束。潛艇在港口進行了臨時修理。一個月後,準備進行大修並
移交給西班牙海軍。在拖入內港的途中,意大利艇員起動了一個發動機,割斷拖纜,
急速駛向公海。它逃掉了。
    後來這艘潛艇由意大利轉交給德國,又由德國轉交日本,日本投降後它又落到
美國人手中,最後於1946年由該艇的第6個主人炸沉。

    比斯開灣"十字架"1


    顯然,德國潛艇夜間遭到攻擊的原因是盟軍飛機裝備了ASV雷達和利式探照
燈。然而,這兩種裝備的誕生卻經歷了器具戲劇性的過程。
    1939年11月,英國研製的第一批ASV機載雷達開始試驗。其中有一部
於12月進行試驗,以確定其能否有效地測定潛艇位置。一架"赫德遜"式飛機載著
這部雷達,與英國潛艇事先擬定了一套用飛機的燈光和照明彈進行識別的信號。行
機在指定的時間和地點出現了, 潛艇便發出了識別信號,然而它這自作多情的"媚
眼"卻遭來一陣炸彈的攻擊, 原來這是一架偶然飛過的德國飛機。潛艇急忙下潛,
等它再次浮上來時,己方的飛機已飛過這裡到別處去了。後來又飛來一架飛機,艇
員們又一次發出信號,這次遭到的卻是英國戰鬥機用機槍進行的掃射,潛艇不得不
再次下潛。又過了很長時間,這艘潛艇的艇長才和"赫德遜"式飛機聯繫上,完成了
實驗。
    在1940年末使用的雷達有一個嚴重的缺陷--其最小觀察距離總是稍大於夜
間目視觀察潛艇的最大距離。理由很

    1德語中"十字架"與"通行"為同一個詞。-書香門第注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net

    簡單:當雷達發射一束短促的大功率脈衝時,異常靈敏的接收機在近距離時必
須關機,否則便會被燒壞,這樣便使雷達對附近大約34英里處的目標有一個盲區。
因此,當潛艇夜B間位於水面狀態時,幾乎總能夠避開空中攻擊。
    1940年9月,英國空軍上將鮑希爾向所屬部隊發佈通知,要求全體軍人為
打敗潛艇而獻計獻策,解決夜間攻擊潛艇的技術難題。
    利空軍少校當時是岸防航空司令部的一名行政官員,本不應當知道英軍高度機
密的ASV雷達的情況,更不應當知道它有那些缺點可被潛艇利用。然而,他不知
從什麼渠道知道了這些情況:用ASV雷達能在夜間發現潛艇,但當飛機接近到1
英里以內時,雷達會自動關機,潛艇將從雷達屏上消失。除非有月光或燈光使潛艇
能在1英里以內被目視發現,否則將無法實施攻擊。
    利想到了探照燈。他設想在飛機上安裝一個探照燈,到1英里以內時打開探照
燈,便可發現德國潛艇。他克服了種種技術難題實現了這一設想。他發明的利式探
照燈成為夜間攻擊潛艇的有力武器。
    1942年9月,德國潛艇找到了對付飛機夜間攻擊的技術措施。德國海軍早
就知道英國反潛飛機上的ASV雷達,1941年德國工程師曾將一部繳獲的AS
V雷達裝在一架"兀鷹"式飛機上,並進行了飛行試驗。但在1942年夏天以前,
這種雷達並未對德國潛艇造成嚴重威脅,利式探照燈出現後才根本改變了這種情況。
鄧尼茨不得不考慮採用新的對抗措施。
    德國製造了一批簡單的接收機,探測巡邏飛機上的ASV雷達的輻射波。接收
機操作員位於潛艇無線電室內,當雷達發出的波束照射潛艇時,耳機中能聽到一種
嗡嗡聲,這種聲音警告潛艇"敵機正在接近"。潛艇得到警報後完全來得及在飛機攻
擊之前安全下潛。當時德國還沒有永備式耐壓天線,德國海軍信號專家們先為接收
機設計了一種簡單的木框架天線,這種天線能緊夾在指揮室的構架上,用電纜穿過
敞開的指揮室升降口通到無線電室內。下潛之前,由水兵將天線和電纜收回艙內。
    這種接收機能捕捉到30英里外飛機發射的波束,比飛機上雷達員發現潛艇的
距離遠兩倍以上。鄧尼茨命令所有作戰潛艇緊急安裝這種接收機。
    德國國內工業無法完成這項繁重的任務。所以,法國兩家公司接受了大量生產
這種接收機的定貨,它們是巴黎的梅托克斯公司和格朗丹公司。以後這種接收機便
被命名為梅托克斯接收機。
    到9月中旬,幾艘德國潛艇裝備了梅托克斯接收機。在橫渡危險的比斯開灣時,
它們為沒有接收機的夥伴護航。到年底,這種接收機幾乎裝備了所有德國潛艇。1
0月份,比斯開灣上空的飛機僅發現一次潛艇。德國空軍元帥米爾其當時在筆記中
寫道:
    元首告訴我,自從潛艇有了這種裝備,在比斯開灣便沒有再損失過一艘潛艇,
而以前那裡卻是我們的墳墓。過去潛艇被敵人發現後,自己還一無所知便遭到敵人
攻擊。現在潛艇艇長對敵情瞭如指掌:"啊哈!有人現在在打我的主意呢!"
    由於接收機採用的是木質交叉形框架天線,因此德國潛艇艇員們將這種天線親
切地稱作"比斯開灣十字架"。這意味著潛艇又一次享受到在夜間通行比斯開灣幾乎
不受空中攻擊的"自由"。

    披著羊皮的狼

    梅托克斯接收機使德國潛艇在比斯開灣得到了通行自由,然而好景不長,19
43年3月份,U-333艇艇長施瓦夫海軍中尉向司令部報告:
    我艇在B5897海域,在未收到任何預先警報的情況下,遭到一架敵機的夜
間攻擊。我艇輕微損傷,敵機被擊落。ASV是一種米波雷達,梅托克斯接收機也
只能接收到厘米波雷達波束。當時德國人認為厘米波不具備反射性質,不能用於雷
達。而現在,潛艇突然受襲事件越來越多,德國人已懷疑到厘米波雷達的出現是這
些襲擊事件的原因了。鄧尼茨在他的戰時日記中憂鬱地寫道:
    敵人正在使用一種雷達,現在的梅托克斯接收機收不到這種雷達的信號。迄今
為止,只知道在荷蘭擊落的那架飛機上有一個9.7厘米波長的雷達......
    確實,英國飛機上裝備了新式ASVⅢ型雷達,這是一種厘米波雷達。
    鄧尼茨一方面命令加緊研製能接收到厘米波信號的納克索斯-U接收機,另一
方面改變潛艇的戰術以應付目前的困境。這種戰術就是反擊戰術。
    新戰術要求潛艇夜間潛航通過比斯開灣,白天上浮充電,因為白天潛艇能用目
視發現巡邏飛機,在飛機攻擊之前或下潛或反擊。由於這種反擊的費效比太高,不
久鄧尼茨又命令其潛艇編隊通過比斯開灣,遇到飛機攻擊時,不得下潛,而應集中
火力驅散或擊落飛機。
    一開始,這種集群編隊航行的效果很好。一對從大西洋返航的潛艇,結伴安全
通過了海灣,於6月7日抵達布勒斯特。11日又有一對安全通過。但情況並非總
是這麼理想。12日,5艘德國潛艇結伴航行在灣內,1架英國巡邏飛機發現了這
個艇群。但增援機群在天黑之前未趕到這裡。潛艇夜間進行了潛航。次日傍晚,李
中尉駕駛的一架"桑德蘭"式飛機再次發現了那個艇群。飛機冒著敵人猛烈的高射炮
火,對潛艇進行了致命的攻擊,深水炸彈擊中了一艘潛艇,但飛機也受到重傷,摔
到了海裡。受了傷的U-564潛艇離開艇群,在U-185艇的護衛下返回布勒
斯特。 6月14日正午剛過,1架「威特雷"式飛機發現了這兩艘返航的潛艇。增
援飛機還沒到,機長本森中士便單機向潛艇發動了攻擊。他用深水炸彈擊沉了U-
564潛艇,"威特雷"式飛機也受到重創。飛行員用無線電向基地報告飛機受傷,
正在返航,後來又報告受到德國戰鬥機群的圍攻,以後再也沒有得到那架飛機和飛
行員的消息。也許它已沉入了海底。U-185潛艇載著U-564潛艇的19名
倖存者向布勒斯特駛去。
    這種戰術持續了兩個星期,鄧尼茨便感覺到得不償失。他於6月17日改變戰
術,命令潛艇白天成群浮出海面,停留的時間只能以充電所需的最短時間為限,也
就是每24小時上浮4小時。另外,他改裝了一艘潛艇,把潛艇上88毫米的甲板
炮拆除,裝上兩座裝甲炮台,炮台上裝有兩座4聯裝20毫米機關炮和1座單管3
7毫米半自動炮,組成了強大的對空攻擊系統。這就是所謂的"誘殺飛機的潛艇"。
該艇載有67名乘員,超編16人,超編的人員中有一名艇醫,兩名偵察同盟國搜
索潛艇手段的科學家和一些受過特別訓練的炮手。它的任務十分明確--一定要擊落
敵機。
    該艇開始了巡邏。1架"桑德蘭"式飛機終於上鉤了,它繞著潛艇盤旋,伺機攻
擊。 潛艇上的炮手們一點也不著急,「寶貝兒,來吧!靠近點兒,好,就這樣"。
突然, 艇後部的炮手驚叫AE 來:"這是他媽的怎麼回事!見鬼!"他在起命地踢踹
著那門4聯裝20毫米機關炮的炮座,炮座受海水侵蝕生了銹,轉不動了。飛機正
是在這個時候猛然衝進缺少13火B力的潛艇上方空域, 投下了深水炸彈。不過飛
機已經被擊中,受了重傷。潛艇舵機被損壞,失去了平衡,搖搖晃晃地駛回布勒斯
特。那架受傷的飛機在返航途中,遭到一架德國遠程戰鬥機的截擊而被擊落。
    這艘潛艇經過修理,準備執行第2次"誘擊飛機"的任務。後主炮已修好,艇長
馮·哈特曼完全相信他那艘威力強大的潛艇在戰鬥中可以風光一下。如果他的炮手
能擊落3架或4架飛機,再擊傷2架,就可以給比斯開灣的盟軍飛機一個下馬威了。
    7月8日,這艘"披著羊皮的狼"又駛出了布勒斯特,在海灣內徘徊了4個白天。
但盟軍飛行員似乎識破了它的真面目,沒有去攻擊它。一直到12日下午,英國空
軍第248中隊的一個由3架"勇士"式戰鬥機組成的小隊發現了它。本來這個小隊
是出來尋找活躍在這一區域的德國容克-88飛機的,但遇到潛艇又豈能放手。於
是斯科菲爾德空軍上尉帶領他的小隊一個俯衝轉彎便向這個意外的目標衝去。出乎
德國水兵的意料,這3架飛機並沒有像其他反潛飛機那樣投彈轟炸,而是用12門
20毫米機關炮和18挺機關鎗的聯合火力對他們進行了快速俯衝掃射。
    這時,如果馮·哈特曼採取下潛躲避的辦法,他還可以逃掉,但他太相信自己
的火力了,根本沒把這3架飛機放在眼裡。他命令所有炮手就位,對準實施第2輪
攻擊的敵機射擊,於是激烈的對射開始了。炮彈爆炸,曳光彈飛竄。"勇士"式飛機
的飛行員看到敵艇艦橋和甲板上擠滿了射擊的人。斯科菲爾德正向潛艇指揮室射擊,
忽然看到大約有一個板球大小的東西從他的座艙旁一閃而過,可能是一發37毫米
的炮彈。波浪洶湧,潛艇劇烈地搖晃著,炮手們在這種條件下很難打得准,而飛機
則在無線電指揮下,不停頓地從四面八方進行輪番攻擊。飛機在第2輪掃射中的一
個齊射擊中了潛艇要害,一串炮彈穿進指揮室和炮位,像用長柄鐮刀割草似的掃倒
了艇長和炮手,10個水兵被打死,13人受傷。斯科菲爾德拉起飛機盤旋到有利
的觀察位置,準備再次攻擊。他看到潛艇的全部炮火停止了射擊,便命令飛機降低
高度,狠狠收拾這匹"狼"。在德國潛艇上,唯一沒有受重傷的軍官就是外科醫生氣
法芬格爾博士。當"勇士"式飛機對失去作戰能力的潛艇進行第3次掃射時,他指揮
艇員將傷員收入艙內。外科醫生表現了驚人的冷靜,他並不能斷定飛機有沒有攜帶
深水炸彈,但他知道沒有別的選擇,只能下潛。就是這個下潛的命令,拯救了這艘
潛艇, 它安全返回了基地。普法芬格爾博士因此被授予了最高軍事勳章--"德意志
十字"勳章。
    兩次"誘擊飛機"得到的教訓是明顯的。鄧尼茨在日記中寫道:
    這次行動充分證明,潛艇不是打飛機的理想武器,......
    此後,鄧尼茨命令潛艇僅在沒有選擇餘地時,或在結隊航行能夠集中火力時,
才可同飛機交戰。改裝過的那艘德國潛艇重新恢復了以前的任務,但還保留著大部
分對空武器。


    狼群的呻吟

    針對鄧尼茨的潛艇結隊航行通過比斯開灣的戰術,英國岸防航空兵經過仔細的
研究,很快採取了相應的措施--機群攻擊。這種方法與鄧尼茨的"狼群"戰術極其相
似,鄧尼茨的"狼群"戰術要求先用1艘潛艇對護航運輸隊進行搜索定位,再集中其
他潛艇在其周圍實施攻擊。英國岸防航空兵的集群攻擊戰術是:用1個包括7架飛
機的機群每天3次飛過橫跨潛艇交通線上的兩個區域(代號為"步槍隊"和"海參")
進行平行搜索監視,如果某架飛機發現了敵潛艇群,便在其周圍盤旋緊緊咬住,同
時用無線電向司令部報告方位,司令部便命令該機群的其他飛機趕赴現場。每次巡
邏的東西長度超過115英里,這是潛艇於水面航行4小時、水下航行20小時所
能行駛的最大距離。如果該區域有潛艇通過,其被發現的可能性達1/3。"狼群"
面臨著滅頂之災。
    潛艇群在通過海灣時, 空中的不斷襲擾經常使它們彼此間失去聯繫。離群的"
孤狼"便成為飛機攻擊的對象。 1943年7月8日,U-514潛艇通過菲尼斯
特雷角時處於水面孤艇航行的境地。英軍第224中隊的一架"解放者"式飛機上的
左炮手坎貝爾空軍中尉發現了這艘潛艇。飛機一個轉彎便進入了潛艇的正橫攻擊陣
位。看來這艘潛艇是難逃厄運了,因為這架"解放者"式飛機不比尋常,駕駛它的是
英軍最優秀的反潛飛行員布洛克空軍少校。他曾經單機粉碎過敵人的「狼群"戰術,
另外他剛剛度過7個月的休假回到崗位, 在「休假"中他試飛了裝備各種最新式反
潛武器的"解放者"式飛機。布洛克對新式武器很感興趣,他這架飛機上裝備了8管
空對艦火箭彈發射裝置,8枚深水炸彈和1枚令德潛艇聞風喪膽的"MK-24"型
自導魚雷。潛艇對即將到來的災難沒有做出充分估計,艇長奧弗爾曼海軍上尉仍在
向南航行。布洛克運用品高超的駕機技術,緊盯住潛艇發射了第1對火箭彈,距離
800碼。1分半鐘以後,英機從600碼的距離上發射了第2對火箭彈,過了3
/4秒後又在500碼的距離上把剩下的4發火箭彈一個齊射打了出去。不一會兒,
炮手看到一發火箭彈從潛艇另一邊的水中鑽了出來,他斷定這枚彈已經穿透了艇體
的水線下部。潛艇豎起來沉入海浪之中。布洛克不知潛艇是有意下潛規避攻擊還是
被擊沉,他一個盤旋把飛機拉了回來,對準潛艇下潛的漩渦又投下了8枚深水炸彈,
在起爆炸後又立即發射了一枚自導魚雷。究竟是哪種武器擊沉了U-514艇的?
這已成為一個永久的謎。當洶湧的波濤平靜下來後,海面上剩下的只是一大片夾雜
著漂浮物的油跡。
    兩個星期過後,在"步槍隊"巡邏區的中部,爆發了另一場激烈的戰鬥。英國空
軍第172中隊的詹寧斯空軍中尉駕駛一架"威靈頓"式飛機執行晝間巡邏,發現了
德國U-459號潛水油船。在相互射擊中,"威靈頓"式飛機受了重傷,但它仍然
強行攻擊潛艇。 飛機上唯一的倖存者後炮手特納中士後來回憶:"潛艇上的火力異
常猛烈, 我正在射擊,突然聽到一聲爆炸,然後就發現自己在水中掙扎。"飛機被
擊中了,詹寧斯中尉強行駕駛著失去控制的飛機撞向潛艇,飛機重重地撞在潛艇右
舷,撞掉了潛艇上的單管和4聯裝20毫米機關炮,撞死了射擊的水兵;機翼、機
尾和發動機摔到了海裡,殘存的機身撞在指揮室後部。當德國水兵把飛機殘骸砍斷
扔到海裡後,吃驚地發現兩枚深水炸彈躺在甲板上。艇長馮·維拉莫維茨-默倫多
夫海軍少校決定用驅逐艦採用的辦法來排除這兩枚深水炸彈。他命令高速航行,讓
兩名水兵把深水炸彈從後甲板推入水中。炸彈落水了,艇長長吁了一口氣,可他還
未來得及轉身,炸彈爆炸了。爆炸深度只有25英尺,簡直就在艇尾的正下方。舵
機被毀,柴油機的底座被震掉,電機機艙起火。默倫多夫做夢也沒有想到,英國空
軍早就生產了一種近水面爆炸的深水炸彈,對一般艦用深水炸彈行之有效的處理方
法對這種炸彈不靈了。當受傷的潛艇正在水上打轉的時候,英國空軍第547中隊
的1架"哈利法克斯"式飛機飛了過來,-459潛艇幾乎絕望了,它的武器已不能
使U用,潛艇本身也已嚴重受損無法下潛。艇長在萬般無奈之中下令汽艇,然後他
打開海底門和潛艇一同沉入海底。10個小時以後,一艘英國軍艦把特納中士和4
4名德國艇員救了上來。
    整個7月份, 比斯開灣的"狼群"都在呻吟。7月份的最後一仗,是一場空中"
獵鷹"對海上"狼群"的混戰。 30日早晨,英國空軍第53中隊的"解放者-0"式
飛機發現了由3艘潛艇組成的德國艇群企圖通過"步槍隊"巡邏區。飛機駕駛員歐文
空軍中尉緊握操縱桿在潛艇上空盤旋,並命令報務員向設在普利茅斯的司令部報告
情況。6架飛機很快趕到了現場。詹森空軍中尉駕駛"哈利法克斯"式飛機首先進行
攻擊。他的飛機上帶著3枚600磅的新式反潛深水炸彈,這種炸彈威力巨大,彈
體呈流線型,適於高空投擲。飛機在1600英尺的高度準備投彈,但潛艇炮手技
術嫻熟,他迅速開炮擊中了這架飛機。炸彈投偏了,飛機由於受傷向東北方向退出
戰鬥。另1架由亨索空軍中尉駕駛的"哈利法克斯"式飛機緊接著從3000英尺的
高度對潛艇進行了3次準確的投彈,每次投下1枚600磅的深水炸彈,其中1枚
炸彈落到了U-462潛水油船附近,潛艇受了重傷,速度越來越慢,最後完全停
了下來。這時,擔任主攻的飛機飛了過來。兩架"解放者"式首先進行攻擊,但德國
炮手集中火力抗擊,擊中了它們。此時,因速度稍慢而被甩在後面的"桑德蘭"式飛
機趁亂向潛艇猛撲過去。直到最後一分鐘,U-461的炮手才將炮口轉向這架飛
機,但飛機的前炮手已經進入了射擊距離,他進行了長時間的準確射擊,打啞了德
國潛艇的機關炮。混亂中,飛行員對準潛艇投下了7枚深水炸彈。U-461如一
根筷子被一折兩半,旋即沉沒。U-504潛艇的路易斯海軍上尉看到同伴沉沒,
便決定深潛。而此時,1架"卡塔林納"式飛機在其他飛機混戰的時候用無線電召來
了在附近巡邏的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艇部隊。編隊司令官下達了全體追擊的命令,很
快就看到了兩艘潛艇和在其上盤旋攻擊的飛機。所有軍艦同時用4英吋火炮向U-
462潛水油船射擊,很快便將其擊沉。U-504此時已下潛,軍艦用聲納很快
就發現了它,旋即用大定深深水炸彈將其擊沉。
    8月2日,鄧尼茨在英軍猛烈的空襲面前屈服了。他命令已在灣外的潛艇群分
散行動,在夜間浮出水面充電。至此,比斯開灣的戰鬥高潮過去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