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其它小說] 家園 作者:酒徒 (全書完)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一 上)

    一場伏擊戰打完,馬賊們將三百狼騎砍死了二百三十多人,順手還搶得了三百多匹戰馬。而他們自己卻只付出了戰死七人,輕傷二十幾個的代價。一時間,眾人氣焰大漲。附近幾個部族接到阿史那卻禺的命令後本來躍躍欲試,在逃回去的殘兵口中聽聞有數千馬賊前來增援,嚇得全縮回了營寨裡。

    劉弘基等人見突厥人膽怯,索性不再掩飾行藏,大搖大擺地直撲燕山。沿途部族見了馬隊掀起的遮天煙塵,不敢上前攔阻,只敢派本族青壯遠遠地在煙塵之後送行般跟著,以此向阿史那家族交差。待阿史那卻禺聞訊點了三千狼騎趕來,眾馬賊早已經渡過了沽河,退進了萬里燕山中。

    燕山已經是大隋與塞外諸族的邊界,阿史那卻禺再強橫也不願在這個時候冒著與大隋開戰的風險帶重兵越境。而派小股人馬進山剿匪,狼騎又未必是馬賊們的對手。望著連綿欺起伏的群山,他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灰溜溜返回了草原。

    山區向來是馬賊們的天下,近年來大隋民生凋敝,很多活不下去的人不得不鋌而走險。所以群山中大小綹子多如牛毛。劉季真把一陣風的旗號打出去,立刻有人前來接應。大伙將馬隊化整為零,幾天之後,順順利利地混過了長城。然後又把戰馬集中起來,扮作一個從塞外販馬回來的大商隊,繼續向中原進發。

    也不知道馬販子張亮用了些什麼手段,沿途關卡、橋樑居然分文不取,一律放行,任由這支碩大順利走到了密雲。這裡距離漁陽只有一日距離,再往南去,就要與羅藝的虎賁鐵騎遭遇了。劉季真沒有捋老虎鬚的雅興,先包了個客棧請大伙醉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一 下)

    兩日後,二人到了遼東郡。先找了個當地大戶,給了半弔錢,把馬群寄放下。然後問主人家借了房間、臉盆,打來冷水整理衣冠。

    眼下大戰在即,遼東郡日日過兵。尋常兵爺抓了百姓牧馬,不藉機勒索就不錯了,哪肯給半分好處。那家主人摸著五百個肉好,收亦不是,不收亦不敢。站在門口直到二人收拾停當了,才躡手躡腳地湊上前,低聲祈求道:「二位將軍請收回賞賜吧,小老兒生在大隋,為國出些力,原本,原本是應該的。這錢,是萬萬,萬萬不敢收。」

    「你且拿著,我們兩個要入城去公幹。這一百匹馬都由你家照顧,照顧好了,另有錢給。如果被人將馬偷了去……」劉弘基撣了撣頭上的皮弁,正色道。(注1)

    「小老兒不敢,小老兒不敢!」房主大聲保證。

    劉弘基本來就長得一身富貴氣,此刻換上了錦衣,皮冠,更顯得非同尋常人物。這種官府子弟怎是普通百姓敢得罪的,一時間,戶主嚇得連連作揖,口稱不敢,半串錢抖得如念珠般響。

    「老丈,錢您收好吧。我們不是壞人,不會故意找您老的麻煩!」李旭見主人家實在可憐,上前以晚輩之禮做了一個大揖,低聲安慰。(注2)

    「折殺小老兒,折殺小老兒了!」戶主見一個錦袍淄冠的少年向自己行如此大禮,哆嗦得愈發厲害,放下半串銅錢,雙手齊眉,屈膝便欲還拜。劉弘基實在看得不耐煩,衝上前一把拉住他的胳膊,叫道:「讓你收下你就收下,只半天時間,難道我們兩個還能訛你不成!」

    「小老兒不敢,小老兒不敢!」戶主哆嗦著回答,禮終還是沒能還下去。劉弘基不肯再耽擱時間,扯了李旭出門,從馬群中挑出兩匹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二 上)

    李旭現在有求於人,未免存了患得患失之意,越是細想,心情越亂。一年來發生的諸多事情接踵在眼前浮現,卻沒一件能理清楚。在屋子中煩躁地兜了半個圈子,信手揮去,耳畔卻傳來一聲「仙嗡」脆響,低頭再看,發現自己的手又拂到了那具古琴上。

    關於琴藝,李旭只是為了應付考試粗略學過幾個譜子。當年在易縣求學時,他家中沒有餘錢置辦這高雅之物,而縣學裡的琴歸劉夫子掌管。在劉夫子眼裡,像李旭這種既不識時務,背後又沒人撐腰的,早晚都是個回家種地的貨,除了授藝時間不得不讓他「玷污」高雅外,平素想摸一摸琴弦都是萬無可能。

    想起當年求學時的情景,李旭淡淡歎了一口氣。當年事情煩惱也罷,快樂也好,都已經成為了一個雋永的回憶。市儈的劉夫子,博學的楊夫子,還有一群志向遠大胸無溝壑的快樂少年,曾經是那樣近,回憶起來又是那樣遠。

    不知不覺中,他信手調正的琴弦,雙手輕輕地在弦上撥動起來。蔡邕的《秋思》是有心功名的學子必修之曲,模模糊糊地,李旭感覺自己還記得譜子的大概。一時想不起來的,就隨意彈去,雖然曲不對譜,一顆煩亂的心卻隨著琴聲慢慢停止了躁動。

    他想起了自己在月牙湖畔和甘羅、陶闊脫絲共同渡過的美好時光,曲聲明快歡暢。想起幾個人在奚族斥候的圍追堵截中患難與共,曲聲又變得慷慨激揚。待想起擊敗索頭奚部後,霫人部落對俘虜的野蠻殺戮,一股鬱鬱之氣又從指尖流出,帶著琴聲也鏗鏘起來…….

    轉眼,一曲《秋思》已近結尾,瑟瑟秋風夾雜著鼓角聲鳴穿窗而出,令整個院落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二 下)

    劉弘基已經年近而立,自然不肯與李世民這個才十四歲的孩子動手。情急之下,眼角餘光掃到了李旭,心中頓時有了計較。

    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他笑著將禍水東引:「二郎想找人討教武藝,何不尋一個年齡和自己相仿之人。他春天時在塞上曾陣斬索頭奚部可汗俟力弗,古之秦舞陽之勇,亦不過如此……」(注1)

    「當真!」建成、婉兒、世民兄妹三人同聲驚叫,再度打量李旭,才發現對方雖然穿了一身書生衣冠,腰上別了一把連母雞都殺不起的飾劍,那幅骨架和身高卻絕不是一個書生所有。不由的,三人對劉弘基的話信了幾分,目光中也隨即露出些佩服之色來。

    「你們可以問問他自己可有此事!」劉弘基微微一笑,趁熱打鐵。李旭出身寒微,這是他與建成、世民等世家子弟交往時的一個大短項。但是,聽了他才草原上所作所為之人,絕不敢再以常人眼光看他。所以劉弘基認為,於其讓自己的好兄弟欠了人情去求唐公,不如反過頭來讓唐公的幾個子弟主動與李旭交往。如此,對好兄弟目前的處境和將來發展,都有莫大的好處。

    李旭從來沒跟官場上人打過交道,怎麼會理解劉弘基的良苦用心,見李氏兄妹以目光詢來,立刻紅了臉,吞吞吐吐地解釋道:「那是,那是在兩軍陣前,奚人敗局已,已定。我無意出刀,沒想到還是殺了他!」

    「無意出刀都能刀劈可汗頭,若是有心出刀,豈不是整個草原都給你翻過來!」李建成拍掌讚歎,臉上充滿了欣賞之意。

    「來人,把我的皮甲給仲堅兄拿來!」李世民高興地大叫。恨不得馬上下場與對方走上幾圈。他自幼習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三 上)

    就在此時,劉弘基也看見了那名老者,立刻快步迎上前,正站,雙手附心,前行一步,舉拳齊眉,躬身兩次,然後將伸出的齊眉雙手收回觸及額頭,再躬了第三躬,口中說道:「晚輩弘基拜見世伯!」,最後以手附心,退一步下來,目光迎上對方面孔。(注1)

    來人正色,直軀,先受了他這個大揖,而後雙手附心,胸前環抱,微微向下躬了躬身,笑著回答:「老夫自受命押糧以來,日日盼著你至,照應你平安還家,也好對令尊有個交代。沒想到,你卻是姍姍來遲!」

    「小侄思量著此番東征,軍中必缺好馬,所以特地到塞外去了一遭!路上耽擱了些時日,望世伯恕罪!」劉弘基笑了笑,低聲補充。

    「你能來就好,又何必去塞外苦寒之地冒那份險!」李淵伸出手來拍了拍劉弘基肩膀,歎道:「當年分別,你才到老夫額頭,如今卻高出老夫甚多了。有道是老樹身旁發新枝,新舊輪替是天道,不服氣不行啊。與你同來的壯士是誰,能否給老夫介紹?」

    「是小侄在路上交的一個朋友,姓李名旭,字仲堅。」劉弘基笑著回答,轉身向李旭招了招手,低聲命令:「仲堅,趕快見過唐公。」

    李旭早就從劉弘基和老者相互之間見禮過程中推斷出此人必是唐公無疑。只有輩分高出一代的人,劉弘基才會以大揖相拜,而對方才有資格用比大揖低了一級別的平揖相還。但是,從小到大,他從來沒見過地位如此顯赫的官員,所以一時未免心慌,不知道該怎樣相見才不算失禮,只好傻愣愣在一旁站著。

    此刻聽見劉弘基召喚,李旭知道自己躲也躲不過,硬著頭皮走上前行了一個平揖,說道:「上谷李仲堅見過唐公,祝唐公身體安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三 下)

    當天下午,李淵在府中備下家宴,為兩位遠道而來的世侄接風洗塵。劉弘基和李旭難卻主人家盛情,只好敬領了。賓主數人把酒言歡,說起這些年來的世事變幻,不勝感慨。

    作為世襲的唐公,李淵妻妾子祠頗多,但眼下公務在身,他自然不能把所有家眷都帶到屯糧重地來,所以此時留在身邊的只有正妻竇氏和竇氏所親生的三男一女。其中幼子元吉不過十歲,還屬於繞膝撒賴階段。見到客來,立刻瘋了般要求入席同飲。李淵呵斥了幾回無果,只好笑著將他安排在下首。

    竇氏夫人性子沉靜,伴在李淵身邊受了客人一禮,抿了半爵酒,便藉故退了下去。李淵待妻子離開,立刻命人傳營妓前來奏樂獻舞。這些營妓都是他為即將到來的各位將軍所備,才藝品貌皆稱不俗。眾人邊喝酒邊賞花,倒也興趣盎然。

    酒至半酣,李淵問起劉弘基近況。劉弘基苦笑了一下,大聲回答道:「世伯有所不知,家父在任時未曾積累下什麼錢財。所以我與母親、兄弟只能靠故舊接濟勉強度日而已。這次接到朝廷軍書,沒錢置辦戰馬,只好走著去報道。結果誤了期,被地方官當逃兵捉了。多虧朋友幫忙打點才從大牢裡脫身……」

    「這糊塗的狗官!」李淵氣得一拍桌子,大聲罵道。

    在懷遠鎮諸多官吏中,他平素以脾氣好而著稱。突然發了無名火,登時把一干樂師營妓全嚇傻了,當即斷了曲子,停了廣袖,一個個楞在原地不知所措。

    「沒你們的事情,都退下去吧,每人去領十個銅錢買酒!」李淵知道自己失態,揮了揮手,苦笑著命令。自從被皇帝從地方大吏調成無半點實權從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三章 出仕 (四 上)

    第二天一早,唐公李淵即以行軍司庫的名義當眾褒獎了兩位為國捐馬的壯士,並在自己的職權範圍內保舉他們二人做了護庫旅帥和督糧隊正。劉弘基和李旭謝過司庫大人提拔之恩,領了衣甲器械後,正式成為了大隋行軍中的一員。

    安排好一天閒雜事務,李淵立刻派心腹跟著劉、李二人到郊外農家,將除受傷的黑風和二人坐騎外的所有戰馬都趕入了軍營。這九十多匹馬中有五十匹是突厥軍馬,其餘四十幾匹亦是在中原難得一見的良駒。懷遠鎮的大小官員看到後,一個個羨慕得眼睛放光。都說唐公有不測之福,居然在大軍未出征前能弄到這麼多好馬來。

    李淵在官場打了那麼多年滾,自然知道大伙心裡存得什麼念頭。當即命人挑出三十匹血統最純正,骨架最精奇的戰馬,命人單獨用精料餵養。準備在大軍到來時,以功勳後代和大隋良家子的名義進獻給當今聖上。其餘的戰馬則揮揮手,由著麾下大小官吏和兵頭們去挑。

    眾人歡呼一聲,立刻扎進了馬群。頃刻間,近七十匹良馬被瓜分了個乾乾淨淨。至於李淵這個主官,居然一片馬掌釘都沒撈到。建成、弘基和李旭三個忿忿不平,私下嘀咕官吏們沒良心,李淵聽了,也只是一笑而過。

    稍後,有人帶著李旭和劉弘基去軍營安置。他們兩個是李淵親自保舉的軍官,又是所有官吏胯下坐騎的故主,所以走到哪裡都被人高看一眼。負責掌管旗鼓帳篷的王姓參軍還親自帶人騰出了兩間大屋,供兩位壯士暫時「歇腳」。

    「多謝王將軍美意,我們兩個初來乍到,還是住在帳篷裡好。免得壞了這裡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四 下)

    天漸漸轉冷,李旭的心也一天比一天變涼。在他心中,真正的官軍應該是羅將軍、步校尉那樣叱吒風雲的鐵血男兒,絕對不該是身邊這些混吃等死的傢伙。這些人非但沒有馬上取功名的雄心,甚至學一學怎麼握刀的心思都沒有。

    但失望的心情並不影響他每天帶隊巡倉,也不影響他與上司和同僚們打成一片。劉弘基那天教導得好,如果你沒有力量改變現實,只能強迫自己去適應。懷遠鎮這裡雖然不理想,總好過了去別的行軍中做小雜兵。況且身邊這些同僚雖然懶了些,色了些,心腸卻都不壞。至少他們從來不做強買強賣,欺壓良善的勾當。

    『行軍和虎賁鐵騎不一樣!』經過了近半個月的琢磨,並與王參軍等老油子請教,李旭終於弄明白了大隋軍制的概況。依照建國以來的傳統,全國兵馬分為禁軍、府軍、邊軍和行軍四大類。其中禁軍也稱內府,是二到五品官員的後代才能加入的地方。而府軍和邊軍是大隋的常備兵馬,加入後全家可以免除課役。至於行軍,則屬於朝廷對外大規模作戰才拉起來的臨時隊伍,通常由府軍老兵擔任隊正、火長一類軍官,普通士兵全是強征來的百姓,鎧甲、兵器和戰馬都需要臨時征來的士兵們自己準備。

    此番東征,皇帝陛下一共徵召了一百三十萬人,以府軍為骨幹組建了十二個行軍,每軍人馬從五萬到三十萬不等。唐公李淵負責在懷遠鎮替所有兵馬準備糧草,不隸屬於任何行軍。皇帝陛下專門給了他一個從五品司庫督尉的職務,轄一千二百人,分為四個團十二個旅。能當上火長、隊正、旅率、校尉的,幾乎每個人身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五 上)

    酒樓中的笑聲很快就停止了,確切一點說,大伙的笑聲被李旭和秦子嬰兩個人臉上的表情給硬塞回了喉嚨裡。平時本來就很少笑的李旭臉色鐵青,手按在腰間的刀柄上,五指不停地開開合合。而秦子嬰則張大了一雙飽含詩意的眼睛,手指直直地探向了窗外。

    「火,火……」從小讀書讀到大的秦子嬰緊張得無法把話說完整。事實上,也不需要他把話說得再完整了,夾雜在北風中的號角聲穿過窗子,把喝得半醉的所有人瞬間凍醒。

    「是軍營方向!」劉弘基第一個跳起來,衝下樓梯。簡陋的木梯被他踩得搖搖晃晃,幾乎隨時要垮踏下去。

    這個節骨眼上,沒有人會顧及腳下的安危。樓梯的晃動越來越劇烈,整個酒樓都跟著晃悠起來。幾個隔壁房間的酒客探出頭來罵街,看見快速下衝的公子哥們,趕緊把頭又縮了回去。王元通等人不喜歡欺負人,但那身黃色的戎服足以保證他們不受別人欺負。(注1)

    「爺,爺,您還沒付帳!」酒樓掌櫃見眾人欲走,趕緊衝了出來。王元通一把推開了他,罵道:「***,瞎了你的狗眼,爺什麼時候賒過你的帳!滾開,唐公點兵!」

    掌櫃的不敢再攔,哭喪著臉蹲在了門框邊上。走在王元通身後的齊破凝隨手扔下一個錢袋子,叫道:「自己數,剩下的存在你櫃上。若是敢黑了爺們的錢,小心你的屁股!」

    「嗨,嗨,不敢,小人不敢!」已經自認倒霉的掌櫃喜出望外,抱著一小袋銅錢連連作揖。從重量上他就能推測出來,袋子中的銅錢恐怕有小半吊。懷遠鎮地方小,沒什麼名貴菜。五百個錢,足夠眼前這些瘟神們再來十次八次了。

    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二章 出仕 (五 下)

    「唐公之舉深得用兵之道!」回房間的路上,劉弘基低聲評價。

    「明松暗緊,分寸掐拿得恰到好處!」李旭點頭認同。這話倒不是在拍李淵的馬屁,自己這幫同僚是什麼德行李旭最清楚,如果剛才唐公稍稍表現出些緊張之意,估計此時軍心已經崩潰了。

    「唉!」劉弘基歎了口氣,彷彿在為懷遠鎮的命運而深深地擔憂。他年齡比李旭大了一倍,看到的東西也比眾人多出許多。把屯糧之所放在兩國邊境上,這是一個非常蹊蹺的安排。但透過這種蹊蹺,卻能隱約推斷出一個不可以告知於人的事實。

    見對方不說話,李旭也有些黯然。去年棄學出塞,就是為了逃避這場戰爭。今年到懷遠鎮投軍,也是為了避免成為浪死遼東的冤魂。但是,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自己無論怎麼逃都沒逃過…….

    二人大步地走著,各自想著心事。從校場到住所的距離轉瞬即至。可兩個人彷彿都忘了路,斜斜地繞了過去,兜了半個圈子,又斜斜地繞了回來。

    沉默了片刻,劉弘基低聲建議:「兄弟,該咱們為唐公作點事了!」

    「劉大哥,你說吧,咱們怎麼做!」李旭點點頭,聲音不大,但是非常果決。唐公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的確應該有所回報。況且,方纔他離去前那意味深長的一瞥顯然有所表達,自己猜測不到李淵的心思,但這個問題難不住心思縝密的劉弘基。

    「幫唐公守住懷遠鎮!如果大軍未動,糧草先失,唐公肯定身敗名裂!」劉弘基停住腳步,望著黑漆漆的天空說道。剎那間,草原上一起突圍時那種蔑視天地的氣概又回到了他身上。

    這才是李旭認識的劉弘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