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其它小說] 家園 作者:酒徒 (全書完)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三章 浮沉 (五 下)
    “本月初八,樊尚書以戰事不利斬裴弘策。諸將聞弘策死,皆不敢入城。”長史趙子銘的讀軍報聲在中軍帳內回蕩。雄武營的將領們難得地安靜了一回,整座大帳內除了夏蟲偶爾不知趣地唱和幾下外,其余什麼雜音都沒有。

    “五品以上從賊者,計十一人,七品以上從賊者,四十三人……”趙子銘偷偷地看了一眼坐在上首的李旭和宇文士及,盡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平靜。他不清楚第一次看了這份軍書後,主將和監軍兩位大人的感受如何。反正趙子銘知道任何一個對大隋朝廷派系稍有常識的將領,看到這份軍報後心肝都會抽搐。就像他現在這樣,每讀出一個熟悉的名字,胃腸肝脾腎就一塊兒打哆嗦。

    這串名單太恐怖了,真不知道留守東都的樊尚書是怎麼做到這一點的。他幾乎把當朝七大姓中留在東都的少壯弟子們全逼到了叛軍一方。而這些人的父親,要麼是當今聖上身邊的近臣,要麼此時手中重兵在握。

    “初十日,叛軍拜楊恭道為征東大將軍,虞柔為行軍長史,出兵守慈道!”念到這句,趙子銘心里又是一哆嗦,楊恭道是觀王楊雄的次子,虞柔的父親是皇帝身邊的重臣虞世基,兩家的黨羽加起來,佔了文臣的兩成。勉強鎮定心神,他繼續讀軍書上的文字,“拜來淵為平南將軍,周仲副之,取伊闕道。拜韓世萼為討逆將軍,領兵攻打滎陽,遣郎將顧覺、鄭儼攻打虎牢關!”

    幾個文職官員取出一份大隋軍圖,用炭筆在上面一一勾勒出敵軍動向。這份先皇在世時制作的河南諸郡形勢圖畫得很詳細,東都洛陽周邊的每一處山川、道路、河流都標記得清清楚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三章 浮沉 (六 上)

    「果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宇文士及推開眾人,用手指了指地圖上目前大軍所在位置,又指了指黎陽、滎陽和洛陽,搖頭冷笑。這一刻,他臉上的表情與其說是在誇讚,不如說是在嘲諷。

    如果換做以前,宇文士及肯定以『匹夫之勇』四個字來打擊李旭。現在改做似褒還貶,已經是為對方留了顏面。黎陽城是一座位於黃河以北,永濟渠南岸的屯糧重鎮。此城距離叛軍重兵集結的洛陽有三百多里,水路來往十分方便。此外,目前正在攻打滎陽城的韓世萼所部叛軍和黎陽之間的距離也僅僅二百里出頭。兩座城市以南、北運河相連。一旦叛軍如期將滎陽拿下,藉著通濟渠和永濟渠兩條水道,三天內肯定能趕到黎陽戰場。

    而眼下雄武營所在位置是河間郡與上谷郡的交界處,距離黎陽有一千多里。李旭遠在千里之外發現敵軍破綻,然後妄想著一擊致命。這種舉動不是匹夫之勇是什麼?恐怕沒等大伙趕到黎陽,守軍早已做好了準備。而一旦雄武營千里奔襲卻挫於堅城之下,韓世萼、周仲領兵再從水路殺來,眾人就全部死無葬身之地。

    眾將領無奈地搖頭,臉上的興奮表情頃刻被失望與困惑所取代。宇文士及指點得沒錯,楊玄感不是傻子,他不會棄囤積總量相當於大隋全年收成的黎陽倉於不顧。眼下他之所以把兵馬都放在黃河以南,是因為他知道東征大軍趕回來的速度沒有那麼快。如果他能在東征軍趕到黃河渡口之前打下洛陽,扣壓百官的親屬為人質,則黎陽倉的糧食完全可以不要。而一旦有朝廷方面的兵馬在他打下洛陽之前威脅到黎陽倉,為了維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三章 浮沉 (六 下)
    李旭知道眾將校畏懼什麼。韓世萼背後的家族雖然不如其他降敵將領背後的那樣強大,但韓世萼本人,卻是個早已名聲在外的青年才俊。據說此人在兵法方面的領悟能力和武技方面的造詣,在十多年前就得到過楚國公楊素的稱贊。這些年來由于天下太平,他雖然沒得到什麼單獨領兵的機會,但才名卻越傳越廣。有人甚至信誓旦旦地肯定,二十年後,待大隋老一輩將領陸續作古,韓世萼將繼承宇文述成為軍中第一人。其余少年才俊,如來護兒的五子來弘、虎賁將軍羅藝等等,皆不足道。

    旭子不相信韓世萼的用兵能力真的如傳說中那麼強。並且,對方的名氣越大,越令他心里升起躍躍欲試的念頭。從軍之後,他已經接觸過一些有名望的貴冑子弟,如李建成、宇文士及等。經驗告訴他,這些人除了對官場風雲的洞察力敏銳一些外,其他方面,和自己差不多。他們也有擅長和不擅長的方面,也有膽怯和失去冷靜的時候。面對危機時也會驚慌失措,冷汗直流,無論外在表現和內心感受,普通的什麼樣,他們也什麼樣。

    “如果我在野戰中擊敗韓世萼!”李旭忍不住幻想,目光就像少年時在書院,總是希望取得比同門師兄更好的成績般熱烈。他不畏懼韓世萼的名頭,至于對方的家世,如果不是雄武營主動攻擊他,而是他帶著叛軍追殺過來,韓氏家族再不講理,也不能要求雄武營挨打不還手吧?

    抱著這種心態,他帶領著雄武營瘋狂趕路。沿途每天都有人和戰馬支持不住掉隊,但剩下的士卒卻越來越精干。開始長途奔襲的第六天傍晚,雄武營終于在一個名叫安陽的小縣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三章 浮沉 (七 上)
    標準的騎兵攻擊陣型為多重橫隊,每重橫隊之間,同一橫隊每名成員之間都有固定的距離。這樣,才能更好地防止敵軍羽箭齊射。在沖鋒時,前排騎兵和後排騎兵的位置也要交錯開,以避免因接觸敵軍,速度驟減而引發的誤傷。雄武營的將士們沒經歷過嚴格的軍陣訓練,自然無法達到動作標準。他們軍官們的大聲指點下,剛剛勉強地在疾馳中拉開彼此之間的距離,已經迫近到叛軍一百步之內。

    好在叛軍的訓練程度更差,兜頭一陣稀稀落落的羽箭射來,竟然有一半沒射達騎兵們所在位置。另一半羽箭從騎兵們頭頂的天空落下,大部分亦沒有擊中目標。只有少數幾支幸運的羽箭完成了使命,力道卻被胸甲和頭盔抵消,造成的傷亡如同嬰兒搔癢。

    騎兵們見對方戰斗力如此之差,興奮地大聲嚎叫起來。“啊啊啊”,“嗷嗷嗷”,他們惡狼一樣嚎叫著,在戰鼓聲的催促下努力向前。雖然只有三千多人,氣勢卻好像百萬之眾。馬蹄掀起的煙塵遮天蔽日,遮住了叛軍的視線。對面的叛軍有些害怕了,顫抖著雙手放出第二波羽箭。由于雙方距離的迫近,這輪箭雨造成的傷害稍大些。但騎兵們已經收不住速度,他們無視身邊袍澤的死亡,拼命磕打馬鐙,將坐騎的速度壓榨到極限。

    李旭收起了橫刀,從親兵的手中接過長槊,提臂,沉肘,將長槊端平,伸直,借著戰馬的速度沖向敵陣正中央。同一時間,沖在第一排的騎兵與主將做了同樣的動作,提臂,沉肘,端平長槊,微弓下腰,將槊尖對準敵人的胸口。

    他們不再喊叫,屏住了呼吸,耳邊除了轟然的馬蹄聲和流箭發出的  聲外,再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三章 浮沉(七下)

    元務本慢慢站直了身軀,一切都結束了。正如對方主將所說,自己輸了,輸了個乾乾淨淨。這場所謂的「順應天命,解民倒懸」的舉義,從開始就是一場鬧劇。自己帶著三萬大軍,卻在不到一個時辰內被一個來歷不明,職位不過五品的無名小將以四千衣衫不整的騎兵擊潰。照這種比例算去,楚公麾下號稱三十萬眾,能得當對方幾萬大軍?

    人在極度絕望後,往往會表現出來某種異乎尋常的冷靜。眼下元務本就是如此,他不再試圖自殺,也不再想著如何為自己的侄兒報仇,而是很禮貌地向旭子拱拱手,像朋友初見般客氣的問道:「將軍從何而來,可否告知在下?」

    李旭被元務本的古怪表現弄得一愣,沒等他來得及回答,李孟嘗已經衝了過去,用刀尖指著元務本的臉,高聲罵道:「爺們兒從遼東千里迢迢趕回來的,要不是你們幾個小丑鬧騰,爺們現在早已蕩平了高句麗!」

    「遼東?」元務本驚詫地問。今天他只所以敢領軍迎戰,就是以為來人不過是附近州郡臨時拼湊起來的,試圖趁大軍主力圍攻洛陽時前來揀便宜的地方兵馬。今天早上據細作匯報,從遼東匆匆回趕的兵馬還在七百里之外,根本不可能這麼快衝到黎陽城下。

    「元某已經認輸,將軍何必騙我這將死之人?」元務本不願相信李孟嘗的話,冷笑一聲,抗議道。

    「我等的確是從遼東而來!」李旭見元務本不再試圖反抗,收起弓,禮貌地回答。黎陽城還在叛軍手中,而元務本是奪取黎陽的關鍵人物,因此旭子不敢對其稍有慢待。答完了話,他又叫過長史趙子銘和校尉崔潛,命令二人去約束眾將士,不准他們傷害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三章 浮沉(八 上)
    “仲堅,先生也是為這些人著想!”宇文士及一邊替元務本解釋,一邊向李旭連連搖頭。

    “哼!”李旭冷哼了一聲,轉身去檢視安慰自家傷號,心里的感覺比吃了一百只蒼蠅還難受。對于元務本于戰敗後表現出來的冷靜與勇氣,他很是佩服。但此人視百姓如芻狗的態度,卻實在招人討厭。在旭子眼里,那些俘虜雖然勇氣差了些,戰斗力也十分薄弱,但都是些像舅舅張寶生那樣老實巴交的無辜百姓。若不是楊玄感、元務本等人野心太大,此刻這些俘虜還好好地在家種田耍子,誰會跑來做掉腦袋的買賣!

    眼下戰敗了,元務本還擺出一幅高高在上的聖人姿態,仿佛他自己可以承擔下一切責任,憑借勇氣和智慧能為治下“群氓”謀得一條活路。卻不想想如果不是他們幾個為了虛名和貪念,連鎧甲和兵器都沒有就敢倉卒起事,那些人怎會落到如此境地!

    雄武營其他將領對元務本也沒有什麼好感,見李旭來檢視戰果,立刻故意提高了嗓門。“回稟將軍,我軍陣亡兩百一十二人,重傷四十七人,輕傷六百。尚能戰者,四千三百五十八!毖敵三千有余,俘虜敵軍將士兩萬零三百六十三。其中校尉六十人,督尉,別將十一人。郎將一”長史趙子銘捧著清冊大聲讀道。粗略統計上來得數字本來沒有如此精確,但是為了羞辱元務本,他故意在把數字讀到個位。

    “偽郡守元務本投降,正等候將軍發落!”趙子銘將清冊上繳,用眼角的余光“瞄”了元務本一下,抱拳,肅立,然後轉身站到了一旁。

    “稟將軍,此戰繳獲旌旗二十面,鎧甲一百五十副,橫刀五百余把,菜刀六千,鐵叉六千,木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四章取捨(一上)

    有道是人生如登山,總於不上不下時最迷茫。目前旭子的狀態正是這樣,論官職爵位,他這個大隋忠勇伯已經是不折不扣的士族。可在看事情的目光和心底歸屬方面,他依舊眷戀著自己的父老鄉親。

    抬頭向上看,那些世代簪纓的豪門大戶如同隔著一塊碩大的水晶壁,他看得見,卻融不進去。低頭向下看,父輩的笑臉和音容卻早已經模糊,無論他如何依戀,都再回不到起點。他就這樣不上不下地吊著,找不到路,也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而四野的風卻不斷地吹過來,一點點把少年人的熱情吹冷,心吹得越來越麻木。

    好在這次他沒有被「吹」多久,楊玄感麾下的將士不給他自憐自艾的時間。就在元務本被殺後的第二天下午,斥候們帶回了一連串壞消息。

    衛文升戰敗了,四萬府兵被楊玄感麾下連鎧甲都沒有的船夫和盜賊打了個落花流水。號稱一代名將的衛文升兩天內連敗十二場,多虧了樊子蓋從洛陽城內出兵牽制,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命運,。同時,韓世萼帶著叛軍順利攻下了虎牢關,留下叛將顧覺鎮守此城,然後親自帶著七萬大軍渡過黃河,沿永濟渠向黎陽撲來。

    「你可打聽清楚了誰在韓世萼手下替其謀劃?」聽完負責掌管斥候的校尉李孟嘗的匯報後,旭子忍不住追問。韓世萼用兵迅速果決,幾乎每一步都符合楊夫子筆記中的精要。如果夫子此時就在他的帳下,師徒兩個就不得不刀兵相見了。

    「是蒲山公李密。」校尉李孟嘗大聲回答,「據斥候打聽來的消息,自從收降了前中書舍人韋福嗣,楊玄感就漸漸疏遠了李密。所以李密現在給韓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四章 取捨(一下)

    二人言語上雖然對李密的人品和能力大加奚落,用兵時卻不敢等閒視之。此刻叛軍固然沒經歷過什麼正經訓練,雄武營的訓練程度也不比對方好太多。只不過是經歷過一場遼東血戰,多了些膽氣而已。拿著如此訓練程度的將士去欺負欺負元務本這種對行軍打仗一竅不通的文官還可以,若帶著四千多弟兄們出城去迎戰韓世萼和李密這種將門後代統帥的七萬大軍,的確就是活得不耐煩了。

    因此,宇文士及和李旭二人制止了眾將的胡鬧。命趙子銘取來黍米算籌,當著大伙的面,一一推演起黎陽城攻守方案來。那長史趙子銘也是個有心機的,自從大軍入城後,一直盡心研究著黎陽附近的山川地勢。幕僚們在他的指點下,七手八腳,一會功夫就用黍米堆出了黎陽城的大致輪廓。趙子銘用手指在城牆外抹了道小溝做永濟渠,用算籌碼了個四方型做山川,整個地圖雖然略顯粗糙,看上去卻也一目瞭然。

    黎陽城夾在黃河與永濟渠之間,周圍地勢甚為平緩。離城西三里之外有座大坯山,算得上要地,只是離城太遠了,此時士卒戰鬥力又實在虛弱,所以李旭和宇文士及也不敢分兵互為犄角。眼下最穩妥的辦法就是緊閉四門,龜縮不出。黎陽城乃屯糧重地,為了防賊,城牆修得頗為高大。大伙如果一味死守的話,只要不出什麼指揮上的大錯,李密和韓世萼沒有十天半個月的功夫入不了城。此外,敵人如果捨命強攻,擺在城牆上的那些滾木、擂石也能派上用場。唯一遺憾的是城樓裡的那些開皇年間打造的床子弩,因為年代太久遠了,已經無法繼續使用。否則趁李密等人不備轟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四章 取舍(二上)

    才跑出的西城牆陰影範圍,宇文士及就看到對面有一匹戰馬匆匆忙忙的向自己沖來。馬背上的人正是張秀,看見宇文士及,他連禮也顧不上行,趴在馬鞍上氣喘吁吁地喊道︰“宇,宇文大人,將軍請你趕緊,趕緊帶人增援城,城東,敵軍,敵軍,殺,就要殺進來了!”

    “啊!”宇文士及驚得身體晃了晃,差點兒沒從馬背上栽下去。“李將軍呢?”他用馬鞭指著張秀大聲追問,“李將軍在哪?他還說了什麼?”

    “李,李將軍已經帶著親兵去,去堵城門了,讓,讓我來求援,快,快,慢了就來不及了!”張秀抹了一把汗,邊喊,邊撥轉馬頭。

    西城外又傳來劇烈的喊殺聲,敵軍開始了第三次強攻。宇文士及顧不上回頭,跟在張秀馬後直向城中心沖。縣衙附近,還集結著一千多名雄武營弟兄。那是他和李旭留在備用的最後家底。除了無法親自趕回來調兵的李旭外,只有他這個監軍有權差遣這波兵馬。

    “我怎麼這麼笨啊,連這麼明顯得聲東擊西計謀都沒看出來!”宇文士及一邊瘋狂地縱馬狂奔,一邊懊悔地想。昨日分配防守任務,李安遠主動請纓,拿下了任務最艱巨的西城防衛工作。諸位核心將領中實戰能力最差的長史趙子銘,被宇文士及和李旭安排在了東城。大伙都認為李密著急奪糧,決不會舍近求遠,不攻城西而攻城東。誰料到反賊李密最擅長玩的就是陰謀,他今天下午這手聲“西”擊“東”,不但成功吸引了城中防守者的主意力,並且恰巧打中了黎陽城的防御薄弱點。

    宇文士及知道自己過于輕視了李密,此人既然能攛掇著楊玄感造反,手中肯定不止下午所表現出來的那點兒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四章 取舍(二下)

    布置在甕城周圍的十幾把釘拍是一等一的守城利器。每個釘拍五尺多長,兩尺多寬,重達六十多斤,上面布滿了生銹的鐵釘,從兩丈多高的城牆上嘩啦一聲砸下去,就是下面踫到一頭駱駝,也給砸成了爛西瓜,更何況是轉圜不開的大活人了。

    隨著宇文士及回落的刀光,只听得“嘩啦!”“嘩啦!”聲不絕于耳,十幾把釘拍落下,再被將士們搖起,搖起,落下,頃刻間,將靠近牆壁的叛軍砸得人仰馬翻。蜂擁在甕城內的叛軍抵擋不住,只好拼命遠離城牆,擠向自己的同伴。狹小的一座甕城中,哪里有那麼多空地可擠。眼看著落下去的釘拍在半空中一個盤旋,將底下的倒霉蛋又掃傷三、五個,然後被城牆上的隋軍搖動轆轤,“嘩啦!”“嘩啦!”地攪起來,接著再用長矛遠遠地推離城牆,拖著鐵鏈,在半空中盤旋著砸將下去。

    “蹲身舉盾,蹲身舉盾!”甕城中負責指揮的叛軍將領大聲命令。距離城牆根兒較近的士卒們蹲下身體,用盾牌遮住頭上的天空。落下的釘拍最初沒掃到任何目標,然後被鐵鏈帶著畫出一條漂亮的弧線,在落到最低點之前,掛到了幾面盾牌。刺耳的金屬刮擦聲在叛軍頭頂上響起,躲在盾牌下的士兵臉色蒼白,被噪音折磨得幾乎瘋掉。當刺耳的刮擦聲結束,他們知道自己依靠群體的力量幸運地躲過了一劫,抬頭身邊的同伴,卻發現這次身邊被盾牌下的袍澤的手臂軟軟地垂在體側,整個人早已經被砸昏了過去。

    “後排弟兄退到門洞內,左右弟兄向中間靠攏。弓箭手,封鎖頭頂城牆,防止官軍再放釘拍!”站在甕城中的叛軍將領非常機靈,發現了釘拍的攻擊弱點後,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