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其它小說] 家園 作者:酒徒 (全書完)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五 上)

    收攏殘兵,最關鍵一步在於收攏其心。薛世雄不愧為行伍多年的老將軍,簡單的一句「回家」激起了所有人求生的渴望。心中再度有了目標,士卒們的表現便不再像剛逃離生天時那麼混亂。主將發出的命令能被基本順利地執行,大軍行進時的秩序也比夜間好了許多。

    雖然眼下深入敵境,高句麗人隨時都可能追上來。薛世雄卻不肯讓將士們抓機一切機會逃命,第一天上午和下午各走了二十里,便選了一塊有險可守,有水源可用的丘陵地帶,紮下營寨來讓大伙休息。

    第二日,大軍休息到巳時才拔營,上下午各走三十里路,到了下午申時三刻,又早早地紮下了營盤。薛世雄一邊派出斥候四下打探敵軍動向,一邊派出射藝比較出眾的士卒隨著王元通到營地周邊打獵。同時還選了三百多身體較強健,在家時做過農活的老兵到山谷裡尋找野菜、蘑菇、黃花等物,替大伙改善伙食。

    如此三天走下來,士卒們的腹中漸飽,心中的恐慌感覺漸去,身體上的疲勞也慢慢開始恢復。薛世雄見此,又適當地派出三個團的步卒,襲擊了一處偏僻的遊牧部落,在對方毫無防備之下,隋軍自然是大獲全勝,牛羊、駑馬搶了不下百頭,尾隨潰兵追殺出十五里才奏凱而還。薛世雄大喜,給出戰將士每人記下大功一次,賞米兩斗。同時下令,將劫掠來的牲畜盡數殺了,烤成肉塊供大伙進補。一時間,這支軍中歡聲雷動,幾乎每個人都堅信在如此英明的將領統帥下,大伙可以平安撤回遼西。

    見薛世雄如此會收買人心,護糧軍中便有人暗生不滿。眼下這支兵馬是大伙救出來的,所用糧食也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五 下)

    薛世雄將軍不喜歡躲在山裡被人挖,在離開泊汋寨後的第五天,他突然率領大軍出現在泊汋寨東北方四百餘里的倉巖寨附近。先以三百多名老弱殘兵扮做一個靺鞨人的部落,打劫倉巖寨附近的村莊,待倉巖寨的留守巴野王率軍出寨剿匪時,三千多隋軍突然從樹林內冒了出來。

    倉巖寨兵丁大部分都被乙支文德徵調到馬砦水附近切斷隋軍後路去了,留在寨內的全部兵馬加在一起不過七百多人,並且多為老弱之輩。這點兒兵力,根本不夠給薛世雄塞牙縫,戰鬥只持續了不到半個時辰,巴野王被冷箭射死,七百士卒全軍覆沒。

    隨即,薛世雄率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進倉巖寨,縱兵大掠一番後,將倉巖寨付之一炬,然後,軍出倉巖,兵鋒直指距離倉巖寨不到百里的哥勿寨。哥勿寨留守兵將嚇得緊閉寨門,不敢迎戰。薛世雄也不強攻,命人一把火將哥勿寨附近田野裡的莊稼燒了乾淨,然後又消失在群山深處。

    三天後,隋軍大搖大擺地出現在木底寨前。木底寨守軍無力阻攔,眼睜睜地看著隋軍「徵集」乾淨了寨外幾個來不及逃走的遊牧部落的馬匹。然後,整支隋軍脫胎換骨,補足了兩個騎兵團後,還讓近一千士卒有了戰馬代步。

    恢復了活力的殘兵們不再慢慢於山中爬行,他們以一日夜強行軍一百五十里的速度躲開了前來救援木底寨的高句麗大軍,先向北虛晃一槍,給人造成準備投奔大隋臣屬靺鞨國的假像,隨即向南,沿小遼水殺奔新城。

    遼東被攪了個雞飛狗跳,已經習慣了隋軍以仁義之師形象出現的各部落突然發覺,這支打著大隋旗號的殘兵堪比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六 上)

    雙方剛一開始接觸,新城留守高芮就開始後悔。他最初的判斷沒錯,眼前這伙隋軍的確是一支胡亂組合起來的殘兵,從他們陣型中那些疏漏地段就能看出,這些人在一起作戰沒多久。

    但是,這伙胡亂組合起來的殘軍身上居然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人數比對方少了一半的他們,居然正面衝進了高句麗人的方陣。他們的隊列當中存在無數缺陷,但在此時,那些缺陷卻如同鋼銼鋸齒。

    第一銼上去,就將高句麗人的陣列銼掉了厚厚的一層。

    前衝的高句麗士兵慘叫著倒下,難以置信地看見敵軍的橫刀從自己的身體中抽出來,帶著一抹血光刺向身邊的同伴。緊接著,他聽見同伴的慘呼,看見同伴的身體倒在自己身旁,看見一個與自己長相差不多的隋人,大笑著跌到在塵埃當中。

    高句麗人的攻勢嘎然而止,伴隨著巨大的碰撞聲,敵我雙方的隊列瞬間都變了型,士兵們面對面用盾牌擠壓著對手,用橫刀、長矛在盾牌和手臂的縫隙間互捅。不斷有人慘叫著跌倒,雙方的陣列卻都不肯後退半步。活著的人就踩在同伴的屍體上面,跟踉蹌蹌地揮舞著刀矛,受傷的人大聲哭喊,卻祈求不來任何憐憫。

    衝在最前排的士兵很快就都拼光了,後排的士兵卻不顧一切擁上。人們互相推搡著,擠壓著,血肉橫飛!

    隋軍藉著地利優勢奮力向前擠,試圖將高句麗人擠下山坡。高句麗人憑借人數優勢用力前衝,試圖將隋軍擠成肉醬。僵持的時間短暫而漫長,無數生命在這一刻回到大地的懷抱,無數靈魂飛上高空,在風中眷戀地俯視自己的軀體,沒有仇恨,只有對生命深深的眷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六 下)

    小遼水迤邐向西,越過新城,蓋牟,在遼東城南與大梁河交匯,一併匯入大遼河。十餘日來,大遼河上每天都有屍體漂下,駐守在西岸的隋軍對此早就習以為常,除了偶爾有人念及袍澤之情,挫草為香,裁葉為錢,燒起一股青煙為漂向大海的弟兄們送行外,大部分時間裡,大伙對河中央的腐屍都不聞不問。任由吃得肥嘟嘟的老鴰和比螞蚱小不了多少的蒼蠅在浮屍上舉行盛宴,且舞且歌。

    不是他們殘忍,而是他們早已麻木。眼前這條河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死亡之河,遠征軍戰敗的消息傳來後,圍困在遼東城外的大軍倉惶後撤,光撤軍時被擠下浮橋淹死的士兵就數以萬計。二十四路征遼大軍,除了衛文升一軍得以保全外,其他各軍都損失慘重。最慘的是那三十萬迂迴奔襲平壤的府兵精銳,至今返回遼西的還不到兩千七百人,其餘的,全做了千秋雄鬼。

    「嘎!」一隻在樹梢上假寐的老鴰發出聲慘叫,拍打這翅膀向河道中央撲去。又有「食物」漂下來了,這回看上去好像鮮嫩些,它得趕緊去佔個好位置,否則能下腳的地方肯定又被蜂擁而來的同伴們擠滿。

    事實證明這只呆鳥的擔心是多餘的。河道中突然漂下來的屍體太多了,多到烏鴉們根本不用去爭搶。一些不知名的魚兒就聚集在這些遺體的後邊,雙鰭和尾巴在黑色的河面上掃出條長長的水跡。

    守浮橋的士兵也看到了上游漂過來的慘烈景象,他們聚集在橋邊議論紛紛。大軍撤回遼西已經十三天了,按理說,被俘的將士早已被高句麗人屠戮殆盡,不可能還有這麼多人被一次性拋入遼河。況且,這些屍體的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一章 出柙 (一 上)

    眼前是一條燃燒著的河流,烏鴉在半空中盤旋,野狼在不遠處嚎叫,曠野屬於它們,四下裡都是他們的大餐。袍澤們在狼群中紛亂地奔跑,有人在操著不同的腔調哭喊,有人在痛苦地呻吟,有人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拚命享受著生命中最後一縷陽光。

    那陽光也是紅色的,紅得就像河上燃燒的橋樑。無數高句麗人怒吼著殺來,把護糧隊的同伴們一個挨一個砍翻。李旭想拔刀迎戰,卻發現自己根本無法動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同伴的頭被高句麗人割下來,壘成一座座佛塔。身披袈裟的和尚們坐在塔尖上念叨著古怪的經文,黑煙起處,牛頭、馬面、夜叉、小鬼一個挨一個爬出來,用鋼叉叉起無頭的屍體。那些無頭屍體還沒有死,只是不能出聲,他們在叉尖上用力掙扎,手臂、腿腳上下揮舞,然後猛地燃燒起來,烈焰般點燃失火的天空。

    忽然,那些鬼怪都變成了自己的袍澤,披著整齊的鎧甲,結成方陣,肅立。人頭堆就的佛塔上,大隋皇帝陛下身穿戎裝,奮力揮手。「朕今天至此,是來看一看一年多來,為我大隋駐守此地的壯士是什麼模樣。朕今天到這裡來,也是來看一看遼河兩岸的萬里江山。朕來了,朕看到了,朕沒有失望!」

    他大聲高喊,手指東方:「弟兄們,你們誰能告訴我,那邊是什麼地方?」

    「遼東!」眾人異口同聲地回答。

    「一河之隔,你們可否為朕將那片疆土取過來?」站在骷髏堆上的皇帝陛下輕輕笑了笑,又問。

    「戰,戰,戰!」將士們振臂高呼,聲音響徹原野。

    皇帝陛下笑著飄了起來,飄向了半空。然後,無數高句麗人與大隋兵馬戰在了一處。李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一章 出柙 (一 下)

    見到兩個老人難過,李旭心裡也湧起了幾分別離之意。不想讓母親擔心,他笑了笑,低聲安慰道:「我只是去護糧,又不用打仗,沒什麼危險!」

    「沒什麼危險,沒什麼危險你那一身傷怎麼來的。誰不知道高句麗人兇惡,人都說遼河水倒流,壯士一去……」忠嬸卻是心急,大聲反駁。話快說完了,才猛然意識到自己不該在少爺臨行前犯口彩,重重地向立下吐了兩口吐沫,又向吐沫上踩了幾腳,訕訕地解釋道:「您看我這嘴,夫人少爺別怪,我老得有些糊塗……」

    「你說他,是為了他好!」李張氏趕緊打斷忠嬸的話,低聲安慰道,「況且他是你從小抱大的,一直像你的親兒子般…….」

    「粥好了,我,我去看火!」不待李張氏的話說完,忠嬸低著頭逃了開去。一邊走,一邊撩衣角擦眼睛。

    「你別怪她,忠嬸是為了你好!」李張氏看看兒子瞬間鐵青的臉,低聲勸解。

    「我知道!我沒怪他!」李旭無力地對母親笑了笑,掩飾掉眉宇之間流露出來的酸苦。忠嬸的幾句話出於好心,卻像一柄大錘般重重地砸在了他的胸口上。『遼河遼河水倒流,壯士一去不回頭』,這話說得一點兒都沒錯。當日三百名護糧壯士馬踏連營,硬從死亡邊緣拉回了三千多弟兄。大伙帶著回家的渴望轉戰千里,衝破重重阻攔,卻沒想到,在離家咫尺之遙看見了兩團烈焰。

    橋斷了,回家的大門在孤軍踏上門檻前轟然關閉。兩千絕望的士卒面對十餘萬高句麗追兵,不可能再一次創造奇跡。仗著戰馬的腳力,李旭、劉弘基等人衝出重圍,且戰且逃,一直逃到武厲邏城的對岸,才被該城守軍用木筏接過了河。(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一章 出柙 (二 上)

    當日,遍野的廝殺聲中,那句呼喊居然是如此清晰。李旭和劉弘基等人正是聽了對岸的提醒,才於亂軍之中殺出一條血路,輾轉逃出了生天。大伙都猜測到了派數十人在河岸邊齊聲大喊的幕後主使者是誰,劉弘基事後說過,李建成不是一個有急智之人,這主意肯定不是他想出來的。而宇文述老將軍據說是一看見兒子的身影,當即昏倒在了河灘上。

    「逃,向北逃,仲堅,向北逃--」李旭隱約聽見那幾十個人的呼喊中夾雜著一個焦灼的女聲。每次他從惡夢中醒來,那聲音就在耳邊一遍遍迴響。今天,直到他牽著坐騎出了家門,喊聲還縈繞著不肯散去。

    他記得在自己和劉弘基、武士彟等人於遼西養傷期間,李婉兒曾經來看望過大伙的次數。她或者跟在李建成身後,或者與李世民同行,每次來時,都很少說話,只是聽男人們談論片刻遼東戰事的得失,就默默起身走了出去。李二小姐突然表現出來的女孩子氣讓大伙很是納悶,武士彟還偷偷戲言,說什麼女大十八變,無論誰家女孩子長到待嫁之年,也會從獅子突然變成綿羊。

    旭子不敢猜測李婉兒的溫柔是因為自己,雖然他於內心深處很渴望事實是這樣。李婉兒喜歡找李旭練武、聊天,這是整個護糧軍都知道的事情。但李婉兒喜歡一切能引起她好奇的東西,比如說毛色怪異的小貓、小狗、馬匹、牛羊,甚至塞外風情,契丹人的衣服,靺鞨人的服飾。『她對旭子,只是不經意流露出來的好奇。』劉弘基曾經在大伙瞎嚼舌頭時這樣警告,李旭也隱隱贊同這個觀點。

    『她僅僅是好奇,嗯,好奇。』旭子一遍遍安慰著自己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一章 出柙 (二 下)

    就在李家被離愁別緒所充滿的時候,十里外的張家也開始為五娃子收拾行裝。本來,按張父的意思,既然五娃子已經混上了一個小小的官職,不妨托些熟人上下打點,找個理由在家中多住些時日。等到遼東戰局明朗了,再決定是到軍中立功,還是準備趕考。但這個建議剛一出口就被五娃子當場否決了。

    「萬一打點不周,像上次一樣被人強抓去運糧,弄不好就填了溝渠。與其到時候再去求旭子救命,不如現在就老老實實跟在他身後混。旭子是個講情義的人,他現在剛當上校尉,我就是隊正。改天他升了別將,我就是旅率,他若當了大將軍,打仗親兄弟,我至少也弄個車騎幹幹,比天天背書準備考試不省事得多!再說了,現在皇上哪有心思弄科舉,高句麗人那麼不給他老人家顏面……」張五娃搖頭晃腦,沉寂在陞官發財的美夢中。

    自打去年從遼東返回來,他就一天也沒讀過書。讀書沒用,功名還在馬上取。旭子的騎術,旭子的刀法,旭子的功業,李旭的一切都成了他的楷模。沒人的時候,他就把自己想像成李旭,熱血沸騰地在夢裡廝殺一番。

    李旭年齡比他小,當年在縣學時讀書讀不過他,打架也沒他有水平。不過出去歷練了一年,就變得如此厲害。張五娃堅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表弟那樣,快速地在馬背上出人頭地。

    他這種想法影響了周圍不少年青人。雖然去年上谷郡有很多子弟一去不回,今年皇帝下令募民間勇士充當驍果的時候,小小的易縣城居然有近百人應募。雖然很多子弟被父母得知消息後,硬生生又拖回了家中,最後在衙門裡留了名姓的也有四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一章 出柙 (三 上)

    五娃子張秀是個敢想敢幹的人,從上谷郡啟程之後,沿途中他就開始向表弟灌輸對待女人的手段。只是旭子好像對此不太感興趣,每當張秀說到興高采烈處突然停下來的時候,發現表弟總是沉默地看著遠方。

    非常令人失望的沉默。女人在軍中一直是個很能勾起人談興的話題,無論懂與不懂,說得對與錯,只要有人肯接茬,大伙就可以在爭論中交流一個晚上。但李旭總是不置可否,張秀就很難一個人把話題繼續下去。對方的樣子就像一個固執的將軍,無論你如何給他出謀劃策,他不說你對,也不說你錯,依舊按照自己的固定思路去陷陣衝鋒。

    這種態度未免太傷人自尊,嘗試了幾次後,張秀在絕望中放棄了努力。他順著李旭的目光向遠方望去,只見平整開闊的田野間到處長滿綠幽幽的植物,一些粗手笨腳的農婦正弓著腰,不知道在田里拔著什麼。田壟間,是她們沒有人照管的孩子,有的在哭,有的在泥土裡面打滾,有的則在大聲叫喊著追逐匆匆飛過的蝴蝶。

    「好多韭菜啊,他們種這麼多韭菜賣給誰?」張秀猛然想起一個怪異的問題,衝口問道。

    「麥子!」李旭的回答簡短而有力,一下子把張秀砸了個大紅臉。

    原地楞了好一會兒,五娃子張秀才拍打著坐騎追上前。「古語笑人麥椒不分,好像就是說得我這種!」他訕訕地笑著,解釋。「我以前就看過放在倉裡的麥子,地裡長的什麼樣,真的第一次注意!」

    「高句麗人也種麥子,去年向回殺時,我們放火燒了很多!不知道這個冬天,他們有沒有飯吃!」李旭沒有回頭,自顧幽幽地說道。

    聽了這話,張秀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三卷 大風歌 第一章 出柙 (三 下)

    武士彟很高興自己的上司沒有拒絕其他兩家人的善意,無論是薛大將軍還是宇文大將軍,都不是一個小小的校尉可以得罪的起的,對方只要稍稍動些手段,就可以讓虎翼營再面臨一次全軍覆沒的風險。關於禮物,他不建議李旭破費太多。李、薛、宇文三家都不是短視得要向下屬搜刮來滿足自己慾望的鼠輩,和這些人交往,禮物只是代表著一種態度,而不在其價值的本身。

    李建成很喜歡李旭送給他的橫刀,雖然比起李家任何一件收藏品來說,李旭送的橫刀都上不得檯面。「其實應該我這當兄長的送你一件禮物,慶賀你傷癒歸來才是!」唐公世子摩挲著橫刀的皮鞘,笑逐顏開。「不過送你兵器吧,沒什麼比你那把黑長刀更鋒利。送你馬匹呢,整個軍中又找不到第二匹黑風!所以,我還是請你喝酒吧,把劉兄一起喊上,家中有幾壇御賜的蘭陵精釀,咱們仨找個清淨之處不醉不歸!」

    「還要算上我,四個人一起喝酒,肯定比三個人熱鬧!」李世民從屏風後竄出來,大聲抗議。順手奪下李建成手中橫刀,仔細把玩了兩回,很快又嘟起了嘴巴,「有大哥的禮物,我和二姐的呢,仲堅兄不會把我們兩個都忘了吧!」

    「胡鬧,咱家又不是貪官,哪有自己向客人討要禮物的道理!」李建成劈手搶回橫刀,微笑著呵斥。

    「能收到仲堅兄的禮物,我就是做一回貪官又何妨啊!」李世民順口應付。

    「胡說,也不怕爹聽見了用棍子打你!」李建成低聲警告。

    「若是爹知道,我便說是你的身教,我只不過是效仿大哥所為而已!」李世民振振有辭地反擊。

    「……」

    對於兩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