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其它小說] 家園 作者:酒徒 (全書完)

第二卷 功名誤 第四章 國殤 (八 上)

    為了保證軍糧能及時送達,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派來的信使是追隨了他很多年的一名得力家將。此人單名一個仲字,武藝高強,認路本領也甚是了得。儘管如此,第一夜,送糧隊也僅僅趕出了一百多里。

    不是劉弘基等人不盡心趕路,而是高句麗境內根本沒有任何一條大隋常見的那種寬闊筆直的馳道。遼東的所有道路全都是憑人踩出來的,有的地方根本就沒有路,全憑山川走勢水流方向自然形成。有的地方看上去平整如鏡,護糧隊卻不得不繞上一個大圈子。否則,按領路人宇文仲的說法,那是從來沒有人走過的沼澤,只看見野獸進去過,從來沒見到任何活物走出來。

    天快亮的時候,大伙在一個不知名山坡陽面紮下了營。根本不用劉弘基下令小心煙火,沒有人還有心思弄口熱乎飯吃。幾乎在聽到休息號角的同時,將士們立刻像爛了的螃蟹一樣散了架。不一會兒,四下裡就響起了雷鳴般的鼾聲。

    「咱們每匹馬上才帶了五石糧食,將士們全是輕裝,還累成這種樣子。東征軍大部分為步卒,每人卻要攜帶三石軍糧……」望著四下裡七躺八歪的將士,錢九瓏不住地搖頭。

    百里「急」行,以強健著稱的他和另一個李府家將樊興也累得筋酸骨軟。礙於在小輩們面前的顏面,二人才沒有在下馬後立刻倒下去。一邊整理行裝,一邊伺候李建成活動筋骨。此時,靠在他們身上的李建成卻累得路都不會走了,雙腿岔開,每一步都是端端正正的八字。

    「這,這樣下去,可,可不行,白天的行軍,還,還可能遇到高句麗游騎!不用,不用戰,咱們,咱們就敗了!」李建成趔趔趄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四章 國殤 (八 下)

    大伙宿營的山谷甚大,卻在半個谷底都挖到了發芽的穀物。每個埋藏點裡挖到的穀物都不多,只三、五斤而已,可成千上萬個埋藏點計算下來,此地少說也埋了三萬石軍糧。當下眾人議論紛紛,都不知道這軍糧是何人而埋。如果是隋軍輜重營被人截了,高句麗人必然將所有糧草都帶走才對。即便倉卒間不能帶走,放火燒掉或集中埋在一處顯然也比分散了埋省力氣。何苦又挖這麼多小坑,播種一樣把糧草埋起來!

    劉弘基向李建成使了個眼色,扣著宇文仲的手腕,將他拖到了樹林裡。看看距離護糧隊將士已遠,他刷地一聲拔出腰刀,惡狠狠地架在對方的脖子上,低聲質問道:「說,這是怎麼回事?大軍到底還有沒有糧草?」

    「劉將軍,劉將軍,您別,別….」論武藝,宇文仲絲毫不在劉弘基之下。可看了對方那殺氣騰騰的眼神,他居然一點反抗之心都提不起來。一邊告饒,一邊結結巴巴地說道:「還,還有吧,至少,至少將官還有!」

    「放屁,將軍什麼時候會沒吃的!」李府衛士錢九瓏也著了急,一腳將宇文仲踢了仰巴叉,再一腳踩到對方的胸口上,怒罵道:「到現在了你還不肯說實話,信不信?爺們兒現在就殺了你,然後掉頭回懷遠鎮去!」

    「別,別」宇文仲連連擺手,也不知是求大伙別殺了他,還是求大伙別調頭西返。結巴了好半天,終於緩過一口氣來,說道:「我奉命回來求糧時,士卒們已經開始殺馬。校尉以上每天還能保證兩頓干飯,旅率、隊正之流,就只能一干一稀了!」

    「***,那還叫有糧。既然斷了頓,你家將軍不趕緊撤,還等什麼?」錢九瓏氣得一拳砸在樹上,把人腰粗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一 上)

    雖然劉弘基等人刻意不驚動大伙,還是有將士私下得到了原來駐守營寨的大隋將士被屠殺的消息。隨著消息的蔓延,越來越多的護糧軍弟兄湧來為自己的袍澤送行,先是三三兩兩,後是成群結隊,最後,近八百護糧士卒將佛塔圍了個水洩不通。

    看到那一雙雙不瞑的眼睛,幾乎每個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狂吐不止。一邊嘔吐,一邊用南腔北調的聲音咒罵和嚎啕。嚎啕過後,便是死一般的沉寂,悲憤的士卒們高舉著火把,山巖般站在佛塔旁邊一動不動,以自己的沉默來守護那已經遠去的英魂。

    躲在護糧軍中混日子的傢伙,十有八九不看好這場討伐高句麗的戰爭。他們不願意為了皇帝陛下那無法理解的榮譽感而戰死遼東,更不願意讓自己的白骨鋪就某個雄心勃勃傢伙的封侯之路。他們很少有馬上取功名的野心,平素最高理想不過是撈一點軍功,以便在自己的家族中博個更好的繼承位置。他們和這個時代所有普通人一樣,大部分人都貪生怕死,大部分人都貪財好色,大部分人欺軟怕硬,有便宜就想多佔一點,有難處就想往遠處躲,但是在這一刻,他們之中絕大部分人都不希望眼睜睜地看著陷在遼東的三十萬袍澤的腦袋被高句麗人切下來,壘成佛塔。

    劉弘基命人從營壘的柵欄上拆下干木頭,堆在了佛塔周圍,潑上菜油。然後由李建成親手點燃了這座埋葬著五百條生命的佛塔。火焰跳起的一剎那,劉弘基大聲命令全軍回營休息。至於明天如何選擇,已經不由他們幾個將領來決定。這個時刻,任何膽敢說放棄的人,將被整個大隋當作死敵。

    這一刻,他的心智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一 下)

    下午,護糧軍再次改變陣型,原來擔任後衛的李旭及其所部被調到了隊伍正前方。原來被護在隊伍中央的新兵們則打著糧袋子做的戰旗分散在了運糧隊的兩側。錢九瓏和樊興二人各帶一隊李府老兵,與本隊保持二里左右的距離擔任斥候。劉弘基給他們的命令是,遇到落單的敵軍斥候,立刻擊殺。遇到大股游騎,一邊示警一邊快速返回,等待大軍前往支援。

    同時,護糧軍調整行進速度,不再埋頭趕路,而是擺出一幅隨時準備和敵軍開戰的架勢,沿著烏骨水徐徐向前推進。這支隊伍中戰馬數量足足是人員數量的四倍,本來就很顯聲勢。經劉弘基等人刻意一調整,立刻愈發招搖。遠遠看去,就好像有支人數過萬的鐵騎在行軍,無論誰擋在面前,都將被其碾個粉碎。

    這種障眼法果然騙過了很多人,從下午到太陽落山,護糧軍至少和三支人數不下五百的高句麗士兵相遇,每一次,對方見到隋軍佈滿河灘的旌旗,都嚇得落荒而走。沒一支隊伍敢擺開陣勢來探一探鐵騎的虛實。

    「高句麗人好像也是新兵!」李旭望著遠遠遁去,連戰旗倒了都不敢回頭揀的敵軍,偷偷嘀咕。

    「他們都是附近部族,當初跑沒影了的。現在看到便宜,又回頭來打落水狗!」宇文仲憤怒地向李旭解釋攔路者不敢一戰的原因。

    原來,遼東各地部落眾多,很多部族名義上歸高句麗國王管轄,實際上他們不聽任何人號令。當初遠征軍路過各地,這些部落望風而走。眼下隋軍戰敗的消息傳開,他們當然要打著高句麗的名號衝上前渾水摸魚。這樣的部落見到上萬人的正規軍,肯定沒膽量上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二 上)

    宇文士及身上最好用的器官便是舌頭,風捲殘雲般舔乾淨了四碗糊糊,不待劉弘基等人發問,他旋即主動向大伙講起了遠征軍的遭遇。

    十餘日前,在逼得高句麗答應割地求和後,遠征軍緩緩後退。誰料高句麗人卻沒有遵守信用的習慣,見隋軍撤退,隨即沿途騷擾。為了避免被敵軍看出糧潰的破綻,大隋兵馬結成方陣,且戰且走,七月壬寅(二十四)退至薩水河畔。軍剛半渡,數十萬高句麗人四下殺了上來。此時士卒們已經連續四、五日只靠米粥果腹,早就餓得頭暈眼花,哪裡還有力氣再戰。一時間,九路兵馬皆潰,左屯衛大將軍辛世雄當場戰死,其他各軍被俘被殺者不計其數。(注1)高句麗人一擊得手後,隨即銜尾掩殺。從薩水北岸追到馬砦水南岸,一氣殺出了三百餘里。多虧了王仁恭、李景兩位將軍勇猛,親率死士殿後,遠征軍才避免了覆滅的命運。來時大軍建在馬砦水上的浮橋早已被高句麗人破壞掉,倖存的將士們以木材和羊皮為筏,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渡過了馬砦水大伙本以為此番得以逃出生天,誰知道前腳剛上岸,東征前留在背後的高句麗各城將士和遼東大小部族就結隊殺了過來。一番激戰,將最後的幾萬倖存者也沖了七零八落。如今,九路兵馬主帥除了辛世雄可確定戰死外,其他各人皆無消息。至於普通士卒,更是死的死,散的散,百中不餘其一了。

    宇文士及的一番話如兜頭冷水,澆滅了眾人心中最後一絲希望之火。眾人原本還指望著好歹將三十萬大軍接出一兩萬來,此番風險也算沒有白冒。如今,非但一萬石糧食要浪費掉,大伙能否平安殺回懷遠鎮去也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無家(二下)

    不待李建成等人去遠,劉弘基和李旭立即命令剩餘的弟兄們拉著馬匹躲進了樹林。選擇留下來去泊汋寨解圍的,都是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好漢,所以劉弘基也不用廢話做什麼鼓動。他把人粗略編成了三個旅,留下一個隊弟兄在林子四周警戒,然後揮揮手,命令其餘人去林中歇息。

    情知自己這次八成將一去不回,大伙心裡反而變得踏實了些。不一會兒,樹林中就響起了低低的鼾聲。劉弘基和李旭不敢睡,抱著兵器沿樹林外圍巡邏。走了片刻,劉弘基放慢腳步,歉意地說道:「拉著你來遼東,本想送一場富貴給你。誰料到,反把你送到馬砦水邊上來了……」

    「劉大哥何出此言,說實話,我當年最大志願不過是在地方混個戶槽,能混上校尉,嘿嘿…..」李旭指指頭上的鐵盔,坦誠地拿自己開起了玩笑,「早已經喜歡瘋了,即便真的戰死沙場,這輩子也算沒辱沒祖宗!」

    「看你那點志向!」劉弘基側身砸了李旭一拳,笑罵:「我要是你,怎麼也得當了將軍再想戰死!」

    二人相視而笑,都覺得心情好生輕鬆。彼此之間彷彿又回到了攜手自草原往回闖的那幾天,除了友情外,不見一絲塵雜。

    「劉大哥平生志向是什麼?大將軍麼,還是冠軍侯?」李旭笑夠了,有一搭沒一搭地追問。

    「當個地方刺史,就像家父那樣!」劉弘基低聲回答,「家父生前不斂財,結果他故去後,母親和我受盡人家白眼。以前的親戚、好友突然間都遠了,好像我剛剛染了瘟疫般!」

    說到這,他忍不住輕輕歎了口氣,「所以,我就立志這輩子一定要做到刺史,郡守,讓母親不再受人白眼,將來我要是有了兒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三 上)

    下午的疑兵之計很奏效,當圍困泊汋寨的高句麗人聽說有一支規模上萬的大隋生力軍從烏骨城方向殺來的時候,將士和渠帥們著實緊張了一陣子。正當大伙為沒有及時攻下泊汋寨而暗自後悔的當口,遊蕩在外圍的斥候又快速回報,隋軍在距離泊汋寨二十里左右處突然後撤,眼下已經撤過了烏骨城,正快速沿他們來時的道路轉向遼西。

    聞此信,將軍和渠帥們大鬆一口氣。旋即下令弟兄們繼續緊守營盤,以免泊汋寨的隋軍趁機突圍。至於進攻,暫時還是放一放吧。泊汋寨裡有不少床弩之類的重傢伙,為了幾千名快餓死的人,把自家弟兄搭進去有些犯不上。

    實際上,泊汋寨的規模非常小,裡邊的守軍頂多不會超過四千人,高句麗人如果下決心攻寨,可以在兩個時辰之內粉碎守軍的防禦。但自從薩水邊奇襲隋軍取得輝煌的大勝後,高句麗人揀便宜揀慣了,不再願意對付有抵抗力的敵人。隋軍無糧,這個事實天下皆知。只要將泊汋寨團團圍住,用不了十天裡邊的人就會活活餓死。大隋朝統一製造的鎧甲、刀矛、弓弩的質量強於高句麗製造的百倍,到時候大伙就可以進去隨便揀,根本不會遇到半點抵抗。

    打著這種如意算盤,十幾個來自不同城市,都舉著高句麗旗號的隊伍將泊汋寨圍了個水洩不通。他們之中有的是高句麗朝廷的正規軍,有的是來自國內城、蒼巖寨和哥勿寨的地方豪強武裝,還有的乾脆就是靺鞨族的部落,因為貪圖高句麗人開出的賞金,背著國主偷偷來遼東打秋風。反正在大隋兵士眼中,所有遼東部族長得都差不多,大伙不怕事情敗露了,引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三 下)

    三百壯士懷著死志而來,他們卻不願看到自己的同伴戰死於眼前,沒等敵人的刀鋒靠近齊破凝的身體,距離他最近的王元通揮動著一根著了火的長槊衝到了朋友的身側。

    王元通的武藝和齊破凝在半斤八兩之間,但他的兵器卻大佔便宜。為了在營寨中縱火方便,王元通特意把一捆乾柴挑在了馬槊上。著了火的乾柴迸射出無數紅星,逼得殺過來的高句麗人不斷後退。這些連鎧甲都沒穿就上前拚命的傢伙也許不怕死,他們的身體和毛髮卻沒人的意志力一樣堅強。連聲慘叫之後,齊破凝轉危為安,武士彟和另幾名騎兵殺上來,把他和王元通擋在了攻擊隊列內。

    「謝了!」齊破凝低聲說道,方欲縱馬繼續向前衝殺,忽然,他聽見了一陣詭異的「嗖嗖」聲。

    「有人放箭!」狂奔中的騎兵們大聲喊道。高句麗人瘋了,根本不顧附近的袍澤身無寸縷。他們採用這種密集的射擊方式,殺傷最大的肯定是自己人。

    漆黑的夜空突然塌下了一塊,近百支羽箭呼嘯著落下。射翻擋在騎兵們身前的高句麗人,射翻著了火的戰馬,射翻前衝的大隋騎兵。

    死亡毫無預兆地疾掠而來,無情地奪走最外圍的騎兵和戰馬的生命。王元通身上挨了兩箭,胸口處傳來的劇痛令他幾乎跌下馬去。沖在他正前方的那個不知名的弟兄連人帶馬被射成了刺蝟,前衝數步,一頭栽進了赤裸的人群。武士彟被人射中了大腿,騎兵甲抵消了弓箭的大部分力道,但箭尖在肉裡隨著馬匹的顛簸一下下地刺激著他的經絡。

    這隊人馬的攻擊速度猛然一滯,緊跟著,他們就看見有無數高句麗人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四 上)

    李旭認識來人手裡的兵器,當日在遼水東岸,劉武周手持一柄鐵蒺藜骨朵,與左武衛的將士們將高句麗人的軍陣沖了個七零八落。當日,他曾經為對方的壯舉熱血沸騰,今天,他知道自己可以和對方一樣勇敢。

    「向這邊衝!」李旭一邊縱馬踐踏高句麗士卒,一邊向劉武周大喊。擋在他馬前的那伙腹背受敵的高句麗人此刻已經完全失去了方寸,大部分人丟下兵器,沒有沒頭蒼蠅一樣瘋跑。慌亂之中,個別人甚至把身體主動湊到了馬蹄下,被戰馬重重地一踏,慘叫著,骨肉分離。

    「這邊,這邊,衝散高句麗人!」武士彟帶著幾十名護糧壯士齊聲高喊。他們的聲音吸引了突圍者的注意力,劉武周抬起頭,看到騎在特勒驃上的李旭,精神登時大振,信手將擋在面前的兩個高句麗士兵搗矮了半尺,扯開嗓子大叫道:「弟兄們,皇上派人接咱們來了。加把勁兒啊!」

    跟在劉武週身後,已經筋疲力盡的騎兵終於看到了近在咫尺的援軍,一瞬間士氣暴漲。他們中間不少人認識劉弘基和李旭,當日皇帝陛下親授二人官職,不知羨慕壞了多少心存封侯之志的武士。此刻,二位皇帝陛下親自授職的將領已經殺來了,百萬大軍還會遠麼?

    心中存在希望,人就可能被激發出最大的活力。兩百多名騎兵同聲吶喊著,突然間氣勢如虎。在前後兩側同時打擊下,高句麗人最後一道防線土崩瓦解。兩方將士快速匯流到一處,沒等劉弘基開口詢問,劉武周大聲叫道:「後邊還有三千二百步卒,劉將軍,是皇上派你來救我等的麼?」

    「士彟,帶著劉隊正向外衝,走中間那條道,把擋在眼前的一切活物清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功名誤 第五章 無家 (四 下)

    聽了劉弘基的話,眾人無不落淚,看了看身邊漫天火光,恨不得這場大火永遠燒下去,將高句麗人燒得亡國滅種才好。

    是夜,護糧軍壯士三百殺入敵營,帶傷而歸的,只有六十三人。

    是年,高句麗君臣以隋軍屍體壘起長城,沿馬砦水南岸綿延竟達百里。被劉弘基等人從泊汋寨中救出的這支殘兵,居然是馬砦水兵敗後保留最完整建制的隊伍之一。

    這支隊伍完全是憑著心中的希望在支撐,才彼此攙扶著逃出了重圍。一直衝到宇文士及面前,大夥兒還堅信是皇帝陛下派了精兵前來相救。及看到那數千根火把和火把下三十幾個吹號角吹得臉色都開始發青的士卒,才明白此地設得不過是疑兵,其他所有援軍,已經在敵營中跟大伙見過面了。

    眾人又驚又怕,有膽小者便要奪了馬匹先走。宇文士及卻冷了臉色,拎著橫刀站在馱馬前,大聲罵道,「你們還是帶把兒的麼,救命恩人還陷在敵營裡,自己就想跑了?遼東這麼大,四處都是敵軍,你們能跑到哪去?即便跑回了中原,你們有臉面對祖宗麼?今天大伙要麼留下來與救命恩人共同進退,要從我宇文士及屍體上踏過去。想當白眼狼奪糧食和馬匹先逃,卻是門兒也沒有!」

    他平素就以口舌凌厲見稱,此時心中動了怒,話更是說得尖酸刻薄。想奪馬的殘兵人數雖然多,一時卻誰也沒勇氣上前砍翻當朝皇帝的駙馬督尉大人。僵持數息之後,又有幾十名劉武周麾下的士卒策馬趕了過來,護在了宇文士及身側。

    殘兵們自覺心虛,被宇文士及用目光逼得連連後退。回頭望著高句麗人那連綿數十里的營寨,又唯恐敵軍追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