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兵臨天下 作者:高月 (連載中)

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


    武昌州衙內已亂成一團,近百名從事文吏正在忙碌地收拾各種物資及文書,院子裡的箱子堆積如山一般,再過十天,州衙就要正式遷回襄陽,儘管很多人都有些依依不捨,但每個人都知道,州衙遷回襄陽是荊州復興的開始,這又使所有人心中充滿了希望。

    在州衙議事堂內,魯肅正和長史徐庶進行第一次談判,儘管五萬餘士兵被放回江東,但上百名牙將以上的軍官卻不在釋放之列,尤其太史慈、呂蒙和徐盛三名主要大將依然被軟禁在武昌城內,這就使江東沒有任何談判上的優勢。    更何況蘄春郡、廬江郡、豫章郡和九江郡等四個郡,目前都被江夏軍佔領,如果荊州一鼓作氣東征,江東甚至會有滅國的危險,形勢對江東都極為嚴峻,使魯肅不敢有半點鬆懈。    徐庶是一個誠實坦率的人,不像賈詡的話語中暗藏陷阱,令人防不勝防,所以魯肅心中的壓力稍小,這也讓他暗暗感激劉璟在談判對手上的安排,使雙方能夠以誠相見。

   “我在城內聽到一個傳聞,說州牧將要求江東放開內河禁和海禁,可有這麼回事?”   魯肅小心翼翼問道。

    徐庶笑了笑,   “這是放開貿易的一種方式,確實有這個要求,當然,作為對等,江東商人同樣可以來荊州進行各種貿易,我覺得這對雙方都有利,這是好事,子敬為何有擔憂之心。”  

     魯肅苦笑一聲,   “話雖這麼說,可是江夏錢要遠遠勝過江東錢,一旦江夏錢大量湧入江東,恐怕江東會遭遇滅頂之災,所以”

    不等魯肅說下去,徐庶擺擺手道:   “子敬,話不能這樣說,若論銅礦,江東歷陽的銅礦要遠比江夏的銅礦大,據我所知,江東的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2章    舉棋不定


    武昌城外,徐庶將魯肅送上了坐船,徐庶拱手笑道:  “希望子敬在請示吳侯之後,早日歸來,我們期待和子敬重逢,我很期盼那時是我們共飲美酒之時。”  

     魯肅只勉強的笑了笑,   “我會盡力而為!”  

    “子敬,保重!”

    船隻起航了,漸漸離開了武昌碼頭,魯肅站在船頭,怔怔望著滔滔長江水,不禁心潮起伏,他不知該怎麼回去向吳侯禀報,江東能承受失去蘄春郡和豫章郡之痛嗎?    可是它們已經事實上被荊州軍佔領了,除了承認現實,江東還可能奪得回來嗎?    魯肅禁受不住江風吹盪,他忍不住想大喊大叫,以發洩他內心的憤懣。

    就在魯肅離開武昌返回江東的同一時刻,巴蜀的局勢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無論是東州士還是巴蜀本土派係都感受到了來自外面的威脅,這種威脅是從曹軍南下開始。    劉璋大為恐慌,派法正出使曹軍,試探曹操的目的,雖然曹操在赤壁戰敗,但並不能消除劉璋心中的不安,劉璟的強勢崛起讓他感到十分不安,他急需在東面建一道籬障。    而這個時候,劉備向他表達了兩家聯合對付劉璟的心願,劉備的提議得到了巴蜀本土派的支持,劉璋受到巫女的鼓動,最終決定聯合劉備,共同對付劉璟西進。

    不過劉璋並不是一個很有主見的人,他意志不夠堅定,性格懦弱,容易被旁人左右,這些缺陷無論如何都不應是一個君主的品格,這也和劉璋本人的經歷有關。    中平五年,劉焉向漢靈帝建言設立州牧總管各地軍政大權,自己出任益州牧,隨後,出任奉車都尉的三子劉璋受朝廷派遣詔諭劉焉,劉焉就把他留下不再返回朝中。    在數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3章    商人抉擇


    雲家在成都的府宅位於城南,是一座佔地三十畝的大宅,劉璋在去年賞賜給了雲紹,以表達劉璋對雲氏的寵愛,對雲家的眷顧,大宅內住著雲紹和他的兩個兒子。    雲家原本只是商人,可自從女兒成為劉璋寵妾後,雲家的生活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們不再經商,光城外的五百頃良田的田租就足夠他們一家人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更不用說劉璋賞賜的大量金錢。    不過雲紹也有煩惱,他心裡很清楚劉璋未必能長久,怎麼才能長久保護家族的利益,便是讓雲紹睡不著覺的大問題,直到最近,他才終於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希望。

    雲紹從州衙出來,匆匆返回了家,他顯得心事重重,一直來到後宅的一間院子前,一名三十餘歲的男子正在院中清掃,雲紹連忙問道:   “請問司馬先生可在?”   

    “我正在等雲公呢!”   司馬懿從一棵大樹後轉了出來,手中拿著一本書,滿臉笑容道:  “雲公回來了?”   司馬懿在蜀中已活動了數月,他主要是依靠董和與法正的關係,董和也就是董允之父,官任蜀郡太守,同時也是東州士族領袖人物,在他的引薦下,司馬懿頻頻和東州派系的官員會面,成功地獲取了他們的支援。    但在巴蜀本地派系上,司馬懿卻遇到了挫折,巴蜀本土派對劉璟戒心很大,不願和荊州合作,他派人冒充信使給他們送劉璟的信,包括吳懿、張鬆在內本土派領袖都不願接劉璟的信,將信使拒之門外。

    但通過鄧芝的引薦,司馬懿認識了雲紹,這個巴蜀最得寵的權貴外戚,同樣,司馬懿的到來也給雲紹帶來了一線希望,雲紹不屬於巴蜀本土派,也不屬於東州派,他骨子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4章    荊州使者


    張易出了成都南門,並沒有走偏僻小道,而是沿著官道一路向東奔馳,在巴蜀腹地,張松的權勢極大,他身上有張松令牌,沒有人敢為難他。    只有到偏遠之地,張易才會提高警惕,尤其到了巴東郡,他甚至考慮要化妝成一個小商人過郡,但至少現在他不用擔心什麼問題。

    張易縱馬一路向東南方向疾奔,天快亮時,他抵達了一座小鎮,松林鎮,因小鎮後面有一片連綿十幾里的松林而得名,這裡已屬於東廣漢郡的郪縣管轄,不過這一帶風土人情和成都沒有什麼區別。    張易在一家小店裡買了乾糧,又灌滿一壺清水便繼續趕路了,主人交代他務必在三天內趕到巫城,時間非常緊迫,必須晝夜趕路,他翻身上馬,又繼續向巴郡方向奔去。

    穿過小鎮,便進入了松林區域,一條寬闊的官道橫穿整片松林,此時正值清晨,松林內十分安靜,官道幾乎見不到行人。    大約走了兩裡,張易見路旁有一座休息的亭子,便翻身下馬,牽馬向亭子走去,他需要讓馬匹休息一下,自己順便吃一點東西,才能繼續趕路。    可剛走了沒幾步,他忽然感覺頭頂一陣風聲,不等他反應過來,一個黑影從松樹上撲下來,將他從馬上掀翻倒地,張易大驚,翻身要起來,旁邊衝上幾個黑衣人,將他死死按在地上,一名大漢用刀柄猛地將他敲暈,捆住手腳,用碎布堵住了嘴,將他裝進一個布袋裡。

    這時,一名黑衣人將從張易身上搜到的油紙包遞給了從樹上撲下來的男子,這名男子正是司馬懿的貼身護衛楊順,他奉司馬懿之命,帶領十幾名手下追踪張易,他們抄小路趕在了張易前面。    楊順見張易一路沒有休息吃飯,便猜他一定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5章    内外交困


    司馬懿也怒目而望,只見說此話之人,竟然是益州軍方的二號人物張任,司馬懿不由哼了一聲問道:   “張將軍此話何意?”

    張任是張松族弟,他對張松之死深為憤恨,雖然說是被劉璋所殺,但張任直覺此事必然和司馬懿有關,只是他找不到證據,心中的憤恨終於忍無可忍,便出言譏諷。    張任冷笑一聲,   “我只是聽說而已,此事風傳很盛,並非張任胡亂猜測,我覺得應該不是空穴來風。”

    司馬懿起身冷冷道:   “既然這是巴蜀的待客之道,我就告辭了!”  

     他轉身便走,嚇得劉璋連忙上前攔住,   “先生息怒!先生息怒!”  他一指張任罵道:   “無知之徒,劉荊州是聖上親封州牧,御賜楚侯之爵,豈能是假,你再敢挑撥我和兄弟的關係,我定斬不饒,來人!給我將他趕出去。”

    數十名侍衛上前將張任推了出去,劉璋又賠禮道:   “在哪裡都有不會說話之人,請先生不要見怪。”   

     司馬懿這才收斂怒容,回頭重新坐下,張任被趕出正堂,他不由望著天空長嘆一聲,   “無能之輩,怎配佔據益漢龍興之地,這是天意啊!”       他心中悵然,怏怏而去。

    大堂內,眾人又喝了兩杯酒,劉璋這才試探道:   “剛才司馬先生說,吾弟也想​​和我一敘,其實我也有這個想法,可惜被巫城阻隔了去路,我有心無力啊!”  

     司馬懿呵呵一笑,   “這個容易,我們替巴蜀攻下巫城,然後再拱手送給州牧,可好?”  

     劉璋大喜,能奪下巫城這個要塞,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他連忙問道:   “此話當真?”  

    “當然是真,其實我主壓根就沒有取巴蜀之意,我們的戰略目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6章    急於求和


    但此時孫權無暇多想,他急於和魯肅交談,便命侍衛將孫尚香護送回城。

    望著大群侍衛護衛馬車走遠,魯肅才慢慢走上前躬身行禮道:   “參見吳侯!”

    孫權拍拍他肩膀,讚許道:   “把士兵們帶回來,這是你的第一大功績!”  

     魯肅搖搖頭,慚愧道:   “這並非微臣的功績,是劉璟給尚香公主的面子。”  

    “尚香的面子?”   孫權有些愕然,怎麼可能是自己妹妹的面子?但隨即他便明白過來,以劉璟的身份,他絕不會為一個女人放回這麼多戰俘,這其實是劉璟的一種態度,兩家罷兵,以和為貴。    想到這,孫權不再糾結此事,話題一轉問道:   “說說和荊州的談判情況,他們提出了什麼條件?”   這才是孫權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江東形勢十分嚴峻,趙雲的軍隊依然駐紮在江北歷陽縣,保持對江東的南壓之勢,令江東朝野驚懼,而兩次西征更使他威望大跌,不滿之聲充斥朝野。    山越人已公開表態,不再承認他為江東之主,甚至江東部分郡縣出現了希望他退位的呼籲,內外交困,使孫權壓力極大。    如果不能妥善解決西征後事,他的江東之主恐怕就保不住了,不過,劉璟放回五萬餘戰俘雖然有收買江東民心的嫌疑,但也在關鍵之時助了自己一臂之力,讓自己對朝野多少有了一點交代。    魯肅剛要回答,孫權卻擺擺手,   “回去路上說,這裡不是說話之地。”

    .......

    回城的馬車裡,魯肅小心翼翼向孫權提出了劉璟的條件。孫權沉默了,半晌,他微微嘆息一聲,嘆息聲中充滿了無奈,讓他怎麼接受呢?開放內河禁,割讓蘄春郡和豫章郡,銷毀千石以上戰船,賠償三十萬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7章 雨中頓悟


    襄陽城在經曆了兩年多的種種磨難後,終於重新恢複了它的尊嚴和地位,襄陽城在十天前正式重新成為荊州的州治,劉璟任命蘇飛為江夏太守,結束了江夏郡長達七年的政治中心,開始轉身成為荊州最大的商貿中心。

    入夜,天空下起了細細雨絲,使炎熱的夏夜裏多了幾分涼爽之意,在賈詡的府門前,魏延正背著手來回踱步。

    門房幾次要替他去稟報主人,都被他阻止了,他心中很亂,不知自己該不該來拜訪賈詡。

    魏延因為嚴守下雉縣有功,又升了一級,擔任副校尉之職,這就是一種劉璟的恩威施加,先因罪貶職,再因功升職,並加以重用,終於讓魏延服服帖帖,不敢再像赤壁之時和劉璟討價還價。

    魏延此時已知道荊州下一步的戰略將是西征,如何能在西征中得到一席之地,對他而言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他渴望能立功受封,象趙雲那樣被封為中郎將,甚至能像黃忠那樣升為裨將軍。

    但他現在不敢再直接找劉璟要求參與西征,魏延也學會了婉轉表達自己的心願,他想找一人幫他在劉璟面前說情。

    魏延的目光忍不住向賈詡的大門望去,他知道自己該找誰,賈詡是劉璟最為信任的謀主,如果賈詡肯在劉璟麵前推薦他,那麼自己肯定有機會參與西征。

    從前魏延有些瞧不起這些文臣謀士,但經曆上次周不疑在下雉縣的謀劃後,魏延已徹底改變了對謀士的偏見,他也漸漸明白了將、帥、謀三者之間的緊密關係。

    這時,門房低聲喊道:“魏將軍,老爺的馬車出來了!”

    魏延一怔,賈詡要出門嗎?賈府大門開了,一輛馬車從門內駛出,魏延再也忍不住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8章 誰為鼓槌


    商議半個時辰後,眾人皆起身告辭,劉璟給賈詡使了個眼色,賈詡會意,便有意晚走一步,留了下來。

    這時,劉璟正和蒯良談及荊州書院之事,劉璟笑道:“荊州書院關係到我們將來的後續人才,非常重要,我已和徐長史談過此事,我們將全力支持書院遷回襄陽,不過我想聽聽你們自己的想法。”

    蒯良連忙道:“現在書院內部有兩個方案,一是遷回隆中,其次是在襄陽城內建書院,這兩個方案支持度大概一樣。”

    劉璟沉思片刻問道:“龐德公是什麼態度?”

    龐德公是荊州乃至天下的學界泰鬥,他的意見至關重要,就算劉璟已有想法,也必須先尊重他的意見。

    “龐德公並不支持遷去隆中,他說隆中有一個鹿門書院足矣,放不下荊州書院。”

    劉璟笑了起來,看來龐德公比他想象的要聰明,知道鹿門書院和荊州書院的區別。

    劉璟取出襄陽城地圖,攤放在桌上,指西南一角道:“這裏是襄陽舊書院,占地四十畝,旁邊是原蔡忠的府邸,現在空置著,占地三十畝,臨近的白槐巷蔡氏劍館占地二十畝,還有一些零星建築,加起來大概有百餘畝,可以以舊書院為中心,重新建成襄陽書院。”

    蒯良大喜,他看到了真正的支持,劉璟連地方都給他們選好了,這可不是嘴上說說,他歎息一聲說:“大家都歸心似箭,希望能在年內搬回襄陽。”

    “年內搬回肯定沒有問題,徐長史都會安排好,我一般不會過問,不過我對書院有一個原則,希望蒯公能記住。”

    “州牧請講!”

    劉璟沉吟一下道:“它雖然名為荊州書院,但我希望它是招天下之才,蒯公明白嗎?”

    蒯良點點頭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59章    荊吳談判


    隊伍紛紛閃開,張纮只見劉璟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向這邊疾奔而至,他和魯肅連忙下了馬車,片刻,劉璟戰馬疾奔而至,他翻身下馬,快步走上前笑道:   “我正在樊城,來晚了,怠慢了兩位貴客。”  

     張纮和魯肅連忙上前施禮,   “參見劉州牧!”  

     劉璟向賈詡和徐庶點點頭,又給徐庶使個眼色,徐庶會意,先回去準備談判資料和談判地點。

    劉璟和張纮寒暄幾句,便親自帶著張纮步行前往正堂,賈詡則在後面陪同魯肅,走到台階前,劉璟指氣勢恢宏的大殿道:   “這是我伯父所修之正堂,坦率說,我覺得很不妥,準備將它拆除,可一想到曹操也在修建銅雀台,我就有點猶豫,不知張長史有何建議?”  

     張纮微微一笑,   “評判自在人心,曹丞相修銅雀台如何,世人心裡自然知曉,昔日景升因有僭越之舉,從而被朝廷找到南征藉口,州牧雖貴為楚侯,但畢竟是人臣,又豈會因曹操修銅雀台而得幸絕世人之口?昔日景升不妥之處若得州牧一一改之,我倒覺得更讓人感到敬佩。”   張纮說得很含蓄,但意思卻很明白,劉表犯規,你來改正,這才是明智之舉。

    劉璟點了點頭,賈詡和徐庶也這樣勸過他,只是他還有點猶豫,現在張纮從一個外人的角度來勸,意義就不一樣了。    想到這,劉璟回頭對董允道:   “安排一下,從明天開始拆除正堂!”

   “屬下遵命!”   董允立刻記下此事。

    這時,張纮又笑道:   “既拆之,當要告之,州牧應及時把此事禀奏朝廷,再請朝廷派人來核實,這樣才是一件完滿之事。”   張纮在朝為官多年,朝廷的一套規矩他很清楚,當初劉表僭越,引來大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60章    達成共識


     州衙的官房裡,賈詡正向劉璟回稟今天和張紘的溝通,劉璟忍不住笑了起來,“想用生鐵來補償糧食,這個價格怎麼算,中間的花頭很大,算得不好,我們只能得到四十萬糧價的生鐵,可算得好,那就相當於八十萬石的糧食,所以這個價格怎麼定呢?”

    賈詡也笑道:“我也提出了這個疑問,張紘說糧食價格和生鐵價格都由我們來決定,微臣感覺他們在這上面很願意吃大虧,但他們希望在土地割讓上,我們能接受他們的方案。”

    “吃小虧占大便宜,孫權一點不傻啊!他提出了什麼土地方案?”劉璟笑問道。

    “張紘首先答應把彭澤湖割讓給我們,這一點他們沒有爭議,但在割讓蘄春郡和豫章郡,他們有不同的意見。”

    “怎麼?他們不肯答應嗎?”劉璟的語氣冷了下來。

    “也不是,他們是希望晚一年把兩郡割讓給我們,等他們拿下廬陵郡、臨川郡和建安郡,再割讓蘄春和豫章兩郡,那樣就不會遭遇太大的反對,張紘說,希望我們能理解吳侯面臨的壓力。”

    劉璟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孫權現在遭遇的困境,如果再出現土地割讓的消息,江東民怨沸騰,孫權的吳侯之位就坐不下去了,孫賁會上臺,成為曹操的一條狗,這絕不符合荊州的利益。

    想到這,劉璟問道:“那江東怎麼保證把蘄春和豫章兩郡給我們?”

    賈詡笑道:“張紘意思是說,我們可以駐兵在這兩郡,他們不駐兵,只派任太守,一年後他們調走太守,由我們接手。”

    劉璟想了想,其實這兩郡他們是否駐兵也並不重要,他隨時可以奪回來,關鍵是長江水道的安全,他必須將江東軍在長江上的勢力趕到皖縣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