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兵臨天下 作者:高月 (連載中)

第390章 黃忠的忠告


    徐庶匆匆走進大帳,躬身施禮,“屬下有件事想向州牧稟報!”

    劉璟看了一眼賈詡,賈詡會意,向徐庶笑了笑,負手走出帳去了,劉璟這才對徐庶一擺手笑道:“元直請坐下說!”

    徐庶坐下,又拱手道:“我想和州牧談談戰俘的事情。”

    “長史一定很驚喜,居然有十幾萬勞力,這可是天降巨大財富。”

    “不是!”

    徐庶搖頭道:“恰恰相反,我感到非常苦惱,因為我們養不活這麼多人,而且江夏也沒有這麼多土地給他們耕種。”

    劉璟不由有些哭笑不得,他記得上一次徐庶在武昌向他抱怨人手嚴重不足,現在又抱怨戰俘太多。

    徐庶彷彿明白劉璟的想法,嘆了口氣道:“我是說過勞力多多益善,但州牧這次竟然俘獲了十六萬戰俘,這就遠遠超過了江夏的承受能力,事實上,我們只需兩三萬勞力便足夠了。”

    停一下徐庶又道:“其實這些戰俘絕大部分都是北方農民,州牧應該考慮把他們放回去,人都是有感恩之心,這為將來我們進軍中原時獲得底層民眾支持打下基礎,希望州牧能有更長遠的目光。”

    劉璟笑了起來,“原來元直也是仁義之人。”

    徐庶臉一紅,“當初州牧放回一萬曹軍戰俘,我雖不太贊同,實在是因為當時江夏缺勞力,但此一時彼一時,既然赤壁大勝,我們就需做長遠打算,把戰俘放回北方,讓他們返鄉與家人團聚,不僅能得民心,同時也能贏得北方各大士族的支持,這可是長遠買賣。”

    “可是我打算從降卒中挑出三万精銳,補充我的兵力。”

    “三萬人倒無妨,其餘降兵我覺得還是放回去較好。”

    劉璟背著手走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91章 功虧一簣


當曹軍和兩江聯軍在赤壁對峙之時,江陵也並不平靜,劉備親率兩萬軍隊駐紮在長江,虎視眈眈北岸的江陵城,一方面,他打出了聯吳抗曹的旗幟,另一方面他也是急於奪回江陵城。
  
但慘淡的現實卻橫亙在劉備面前,儘管他有沖天雄心壯志,卻沒有一點能實現的可能,劉備軍隊沒有渡江的船隻,只能望江興嘆。
  
也正是這個原因,曹操從一開始便沒有把劉備軍隊放在心上,長江南岸幾百里內的船隻早已被曹軍收刮一空,所有能造船的工匠和船夫也都被曹軍抓走。
  
面對無法渡江的窘境,劉備除了憤怒和嘆息外,卻始終束手無策,儘管他也臨時造了幾十艘小船,卻無法解決大軍渡江所需。
  
不過就在劉備幾乎快要絕望之時,一個機會卻悄然來臨。
  
五更時分,一艘小船從長江中劃來,漸漸靠近了南岸,這是劉備軍中新造的五十艘小船之一,這種小船很像南方江河裡最常見的漁船,可以在普通的江河中航行,但要靠它渡過波浪滔天的長江,卻是九死一生。
  
劉備用它作為斥候小船,投放了二十艘入長江,但短短十天后,便只剩下三艘,此時從長江內劃來小船正是三艘剩船中的一艘。
  
船上有兩名劉備軍探子,都是划船技術極為高超之人,他們正是憑藉高超的水上本事,才能屢次渡過長江。
  
“口令!”
  
當小船漸漸靠近岸邊時,岸上傳來了厲聲喝問,一支巡哨士兵發現了這艘小船。
  
“驅逐曹賊!”船上探子立刻回應道。
  
口令正確,岸上巡哨士兵改變了態度,上前幫助他們靠岸,“是從對岸過來嗎?兩位弟兄不容易啊!”
  
“今天運氣不錯,江面上風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93章 部署後路


長江南岸,兩萬荊南軍已列隊整齊,在等待對岸船隻過來,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時辰,黑漆漆的江面上沒有任何動靜,劉備有點焦急起來,他背著手在岸邊不停地來回踱步。
  
旁邊,張飛也忍不住地問道:“大哥,會不會遭遇到什麼意外了,或者無法渡江?”
  
劉備嘆了口氣,“我也不知道,不過如果無法渡江,會有人遊回來,看樣子應該已渡過江了。”
  
就在這時,岸邊忽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騷動,有人喊道:“江面上有船來了!”
  
劉備精神一振,快步走上前去,只見黑漆漆的江面上出現了兩艘船的影子,張飛吃驚地喊道:“怎麼回事,只有兩艘船?”
  
劉備心中十分疑惑,怎麼會只有兩艘船,“三弟,你看清楚了,確實只有兩艘?”
  
“我看得很清楚,只有兩艘,好像船上沒人,是江水把船送來,​​怎麼回事?”張飛聲音裡十分緊張,就彷彿看見了鬼船。
  
兩艘在水邊擱淺,幾十名士兵奔了上去,片刻士兵們背過來兩人,一名軍​​士對劉備緊張地稟報導:“船上幾名弟兄都中箭陣亡,只有這兩名弟兄好像還有一口氣。”
  
劉備心中彷彿沉入深淵,不管是什麼原因,今晚的渡江計劃估計都不會成功了,旁邊龐統臉色也十分蒼白,他也意識到自己的計劃失敗了。
  
“醒來了!”
  
士兵們喊了起來,劉備連忙上前,只見一名小腹中箭的士兵緩緩甦醒,劉備連忙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回稟皇叔,回來時....遇到了曹軍...船隊,有幾百艘.....”
  
沒說完,士兵又暈了過來,劉備連忙吩咐:“趕快讓軍醫來治療!”
  
他嘆了口氣,負手慢慢走到水邊,凝視著黑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卷三 赤壁  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


      在武昌城南有一條裡許長的小巷,叫做清平巷,巷子裡住著七八戶北方來的士族,大多以教書為業,每天都會有百餘孩童來此讀書求學,書聲琅琅,寧靜中帶著生機。

小巷中又種著五棵茂盛的老槐樹,高約數丈,樹冠如蓋,枝葉相連,在夏天時格外茂盛,從城牆遠望去,就儼如小巷上空覆蓋一片綠雲,所以這條小巷又叫做五槐巷或者綠雲巷。

這天上午,劉璟帶著十幾名親兵隨從來到小巷,他擺擺手,讓隨從們在巷外等候,他則背著手悠閒地走進小巷,一直走到最裡面一座宅子,宅子已經脫漆發白的大門旁掛著一塊牌子,上寫著‘清貧院’三個字。

劉璟不由笑了起來,這是甘為清貧了,這裡住著一名北方名儒,名叫李詢,常山郡真定縣人,來荊州避戰亂已有七八年,原本住在襄陽隆中,三年前遷來江夏,租賃了這座小宅,以教書為業,甘守清貧。

不過今天劉璟來這裡卻不是為了找這位儒者,而是來找他的一個房客。

劉璟敲了敲門,門開了,開門者是一個年約六七歲的小童,他歪著頭看了劉璟半晌,道:“我們家只收孩童為徒,你太大了。”

劉璟穿一身白色儒袍,頭戴峨冠,看起來就像一個求學的士子,原來這孩子把當作來求學的生徒了,劉璟搖搖頭笑道:“我不是來求學?”

“那你找誰,找我祖父嗎?”小童又追根問底道。

“也不是!”

這時,院子裡傳來一個年輕女子輕柔的聲音,“小逸,是誰啊?”

“阿姑,我不認識這個人。”

“小逸,你這樣可無禮了。”

腳步聲走近,門口出現了一個年輕女子,年約二十歲左右,談不上美貌,不過長得非常清秀,舉手投足間有一種書香門第的氣質,儘管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95章 旁敲側擊


碼頭上,楊修上了船,在船頭對劉璟拱手道:“我會盡快回復丞相,相信不久會再回武昌。”
  
劉璟笑著回禮,“楊主簿辛苦了,希望再次會晤。”
  
船隻起航,楊修身影漸漸遠去,劉璟一招手將侍衛首領李青叫上前,取出一封信遞給他,吩咐道:“立刻用鴿信將這封信傳到許都!”
  
“遵命!”
  
李青接過信去安排傳信了,劉璟這才翻身上馬,帶著隨從向城內而去,可剛走沒幾步,不遠處便傳來一陣喧鬧,隱隱聽見有人在喊:“不要阻攔,我們要見州牧!”
  
劉璟勒住戰馬,向遠處望去,只見有一群人要向這邊奔來,卻被士兵攔住了,他們大聲叫喊,揮舞著胳膊,神情憤怒之極。
  
劉璟心中奇怪,催馬上前問道:“發生了什麼事?”
  
“啟稟州牧,這些人說要告狀!”
  
劉璟見這群人穿著打扮像是商人,便遠遠問道:“你們都是什麼人,告什麼狀?”
  
一群人都要衝過來,卻被親兵攔住,只准一名老者為代表上前,老者上前跪下道:“啟稟州牧,我們都是武昌的船家,靠往來運貨為業,但這幾個月,大家都快被逼死了。”
  
老人說完,後面人都在喊,“我們已經有三四月沒有生意了,大家都要餓死了,求州牧管管吧!”
  
劉璟有些奇怪,“怎麼會,前段時間從赤壁運貨到武昌,不是讓民船也參與了嗎?”
  
老者磕了一頭,含淚道:“這種好事情輪不到我們,都是陶家包攬了,官家的生意我們也不敢奢望,只求陶家平時能給我們一口飯吃,不要什麼都獨占。”
  
劉璟有些明白了,他臉才沉下來問道:“陶家是怎麼個獨占?”
  
“回稟州牧,這個沿江碼頭是官碼頭,要麼是官船,要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96章 陶家自省


入夜,劉璟在後堂裡陪自己的兒子玩耍,小傢伙已快四個月,好吃貪睡,但今晚他卻十分興奮,調皮活潑,被劉璟逗得咯咯直笑,這時,陶湛端著一碗參茶走了進來,見兒子和丈夫玩得正開心,她心中也極為欣慰。

不過此時她心中卻有一絲憂慮,就在剛才,大嫂找到她,告訴她兄長陶政被停職,含蓄的懇求她幫忙說情,這讓陶湛有些驚訝,倒不是兄長被停職這件事,而是兄長遭到的罪名,狎妓而有失體統,如果這也算罪名的話,那荊州大部分官員都該停職。

不過正是有些奇怪,陶湛才感覺到其中必有蹊蹺,她決定找個機會,私下問一問丈夫。

陶湛放下茶碗,拍了拍兒子的小屁股,把他抱了起來,“小虎兒該睡覺了!”

劉致頓時又哭又鬧,要繼續和爹爹玩,陶湛卻不理他,直接將他交給了奶娘,或許是真的疲倦了,劉致只哭鬧兩聲,便倒在奶娘懷中睡著了,奶娘將他抱了出去。

劉璟靠在榻圍上,和兒子玩了大半個時辰,他也有點疲憊了,陶湛摸摸他額頭,柔聲道:“大虎兒也該睡了吧!”

劉璟握住妻子白嫩細膩的手,笑道:“是該睡了,和娘子共寢去。”

陶湛臉微微一紅,掙脫他的手,將參茶端給他,“先喝了!”

劉璟將參茶一飲而盡,陶湛心中歡喜,拉著丈夫的手快步走出了書房。

.........

寢房內,兩人相擁而臥,陶湛像隻貓似的蜷縮在丈夫懷中,低低喘息著,劉璟輕輕撫摸妻子的秀髮,他也想利用這個機會給妻子說說陶家之事,但不知怎麼開口。

“夫君想說什麼?”陶湛感覺到丈夫有話要說,她不由抬頭注視著丈夫的目光。

劉璟吻了吻妻子光潔的額頭,笑道:“今天陶家有人找你了嗎?”

“就是,我還要問你呢!”

陶湛推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97章 上品之利


陶湛也不得不佩服祖父,姜果然是老的辣,祖父竟一下子看出問題不在兄長的身上。

她也沒有說話,等待兄長的回答,陶政自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半天也回答不出來,他只得脹紅了臉躬身道:“孩兒也不知。”

陶烈看了他半晌,從蒼老渾濁眼中射出的目光卻變得異常鋭利,陶政讓他有些失望,從剛才自己把手鏈給劉致時,陶政那種遺憾的眼神就讓他感到失望了。

這可是他的長孫,他寄託了極大希望的第三代,陶家唯一的入仕者,竟然是如此的平庸,甚至還不如他的妹妹,陶湛尚知在這個時候要來找自己。

陶烈輕輕嘆了口氣,又問陶湛道:“湛兒能告訴我嗎?”

陶湛笑了笑,柔聲道:“我聽夫君說,好像昨天上午有不少人在碼頭告狀,說陶家獨占了武昌的船運。”

陶烈這才恍然大悟,‘獨占’這兩個字太敏感了,這必然已使劉璟感到不滿,所有才會有陶政被彈劾停職,這就是一個警告啊!

陶烈心中暗暗嘆息,幾個兒子眼光短淺,脫不開商人的本性,他便對陶湛道:“這件事我知道了,你去見見姐妹們吧!我會處理好這件事。”

陶湛知道祖父是明白人,她便不再多說什麼,關鍵是她不能太多參與陶家之事,那會讓丈夫不滿,她起身跟著姑姑走了。

望著孫女走遠,陶烈臉沉了下來,回頭冷冷對陶政道:“速去把你父親找來。”

陶政心中也明白了幾分,嚇得他連忙起身去找父親了。

自從孫女陶湛出嫁後,陶烈便不再過問陶家事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年事已高,更重要是,他希望兒孫能夠自立,不再需要他操心,陶家一樣能繁盛下去。

但從今天的情形來看,情況並不如意,陶家似乎並沒有跟上形勢,依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二卷 江夏 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


    夜裡,劉璟在書房裡察看陶烈送給兒子的金剛寶鏈,妻子說這是陶家的傳家之寶,讓劉璟頗感興趣。

    手鏈是用純金打造,鑲嵌了九顆鴿卵大的金剛石,分粉紅、淡黃、湛藍、無色等四種顏色,光彩奪目,璀璨異常,從財富上來說,這條金剛寶鏈確實價值連城,天下獨一無二。

    但劉璟感興趣的卻是手鏈的獨特身份,這竟是光武帝劉秀的心愛之物,是帝王之寶,只是怎麼知道這是劉秀之物?

    這時,陶湛端一杯茶走上前,嫣然笑道:“我記得小時候玩過這條寶鏈,好像在蓋子裡有玄機。”

    ‘蓋子?’劉璟又翻找一圈,這才發現在手連結口處有一個小小的翻蓋,不注意還難以發現,他小心打開蓋子,見內壁上果然刻了一個‘御’字。

    “夫君真的想替致兒收下這條寶鏈?”

    陶湛本想把寶鏈還給父親,但父親堅決不收,她只好帶回府來,但她不希望兒子有這麼貴重的東西,最好還是能還給陶家。

    劉璟搖搖頭道:“既然這是光武帝之物,陶家確實不能擁有,不過我也暫時不能要神鬼之書全方閲讀。”

    “那夫君打算怎麼處理它?”陶湛不解的問道。

    劉璟微微一笑,“我打算把它進獻給當今天子,來表明我的心志。”

    陶湛心中不太願意,這畢竟是陶家的傳家之寶,丈夫卻要把它進獻給那個傀儡皇帝,但她也知道,丈夫此舉必有深意,陶湛便低聲道:“夫君自己決定吧!我不反對。”

    劉璟明白妻子的心思,輕輕把妻子摟入懷中,笑著安慰她道:“放心吧!這手鏈不是食物,吃掉就沒有了,它就那裡,不會消失的。”

    陶湛將臉貼在丈夫胸前,輕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399章 天子封爵


    新年又稱旦日,是一年之始,按照例制,這一天須舉行大型朝會,天子上朝,接受百官臣僚祝賀,同時各地太守、邊疆屬國使臣向天子獻禮。

    天還沒有亮,許昌宮德陽殿前廣場四周點燃了數百盞燈籠,將廣場內照如白晝,朝官們三五成群,各聚在一起在竊竊私語,話題都不離一個多月前的赤壁大戰。

    儘管曹操已下丞相令,不准朝野議論此戰,但事實上,他的命令堵不住天下人之口,尤其朝中百官大多對曹操獨攬大權、枉殺孔融極為不滿,所以曹操這次赤壁之敗也就成了百官們發洩心中憤懣的藉口。

    在廣場一角,太常卿楊彪正和太尉伏完低聲說著最近發生之事,楊彪也就是主簿楊修之父,今年已六十歲,在朝廷內德高望重,幾年前被曹操下獄,出獄後便藉口腳疾,在家閉門不出,今天因為是旦日大朝,他也須上朝祝賀天子。

    而伏完則是伏皇后之父,年約五十歲,官拜太尉,素和楊彪交厚,兩人數月不見,今日一聚,兩人的話題也自然說到了赤壁之戰。

    “國丈,我昨晚夜觀天象,發現凋敝已久的紫微宮竟有復明之相,莫非就是喻指江夏?”楊彪有些興奮道。

    伏完不以為然道:“一場赤壁之戰還不足以說明什麼,不過是北軍不識水戰而已,楊公抱的希望太大,恐怕會失望更大。”

    “不然!”

    楊彪搖搖道:“我聽修兒說,他數次見過劉璟,說此人胸懷錦繡,有匡扶天下之志,連曹賊也數次讚他為英雄,是平生之勁敵,而且我聽說,他放十餘萬戰俘回鄉與家人團聚,由此可見其心懷仁慈,是我漢室復興之望。”

    “我也希望如此,不過我更希望他能明人臣之道,不要有非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400章 荀攸四策


    曹操的馬車駛出了許昌宮,在數百騎兵的嚴密護衛下,向丞相府駛去,馬車內,曹操微閉雙眼靠在軟褥上,心中卻在思量今天發生的事情。

    很顯然,今天的獻禮只是劉璟的一個試探,自己是奉詔去荊州討逆,雖然劉璟獲勝,但他也難以擺脫逆賊的名聲,所以就有了今天的獻禮,就是試圖彌補他叛逆的身份,重新和朝廷建立平衡。

    這一點曹操並不反對,如果他是勝利者,他會將劉璟趕盡殺絕,不會給他任何機會。

    但他在赤壁大戰中失敗了,作為失敗者,他需要恢復平衡,穩住南方,讓他能全力以赴掃平河北,還有西涼的馬騰,這些北方諸侯都需要他在三年內掃平。

    也是這個原因,曹操才奏請天子封劉璟為楚侯,一方面是為了穩住他,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和孫權平起平坐,為挑起南方的內訌創造條件。

    不過劉璟使者的突然出現,自己竟然事先不知,看來朝廷中有人居心叵測啊!曹操眼睛瞇了起來,閃爍著凶光,侍中荀悅,還有河北荀諶,難道荀家真要和自己唱對台戲了嗎?

    這時,馬車忽然停了下來,只聽車外傳來了夏侯惇的聲音,“我要見丞相,煩請替我通報!”

    曹操拉開車簾,只見夏侯惇正和侍衛首領說著什麼,在他身後還跟著侄子夏侯霸,曹操心念一轉,便猜到他們找自己,必然和夏侯淵有關。

    曹操問道:“元讓有什麼事?”

    夏侯惇帶著侄子快步走上前,躬身施禮道:“臣是為弟妙才之事而來,聽說劉璟已經開出了釋放條件,臣心中萬分焦急,懇請丞相解惑!”

    曹操不由一怔,夏侯惇怎麼會知道劉璟開出釋放條件?這件事很隱秘,自己再三叮囑楊修,不准他說出去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