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261章 天生尤物


     在公子朝說出了誅心之言後,大殿中再次一片寂寥,右師樂大心喉嚨微動,似乎想說點什麼,但看到對面向氏兄弟依然靜坐後,又把話嚥回了肚裡。

    這罪名有些強詞奪理,在宋公和公女態度不明時,先靜觀其變罷。

    面對這惱羞成怒的污衊,趙無恤卻沒有太在意。在這個言論極其自由的時代,下臣指著國君鼻子噴口水進諫如家常便飯,什麼難聽的話沒說過,可被國君砍了腦袋的卻寥寥無幾,想要摳字眼因言獲罪一個人可不太容易。

    不過這盆污水也不能接著,他得一滴不漏地給公子朝潑回去,無恤正思索著要如何反駁,卻聽見南子首先發言了。

    南子突然像個撒嬌的小姑娘,俏臉上笑容綻放,對著公子朝嬌憨地說道:「叔祖父,難道南子不美?你不覺得傾城傾國這個詞很配南子?」

    公子朝萬萬沒想到南子會出此言,連忙奉承道:「南子美甚,是宋國五百年來最美麗的翁主,是天生的尤物……」

    南子突然秀眉一揚,彷彿變了個人似的,高聲打斷了他的話:「尤物?南子聽聞,晉國叔向之母曾經說過,大凡上天賦予的尤物,不妖惑自身,必媚惑他人,如果不是德義之人,就一定會招致禍患。叔祖父說的話,難道不是對南子的中傷?和趙氏君子的詩有何區別?若要治罪,難道你就能倖免?」

    公子朝被南子一番犀利的言語噴得滿頭大汗,想要解釋卻又結結巴巴,趙無恤則彷彿重新認識她一般,曉有興致地看著這位孫女輩刁難叔祖父的情形。

    南子站在高處驕傲地昂著頭,俯視方才還一度欣賞的公子朝,現在只覺得他是個跳樑的小丑。是趙無恤《東方有佳人》的陪襯。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2章 引狼入室


    南子的情緒如同風雨驟變,她馬上話音一轉,嘆息道:「只可惜,生為女子,永遠掌控不了自己的命運,雖然我今日鬧了一鬧,但宋衛聯姻已定,明年我就要嫁到衛國,去服侍衛侯了……」

    趙無恤心知,南子所謂的憤懣,就是因為這門婚事。

    本來身為衛國國君,迎娶宋國公女可謂是門當戶對。但去年時,衛使是為剛剛行冠的衛國太子求婚,衛太子和公女年齡相合,所以宋公才允諾。

    南子憤慨地說道:「可到了今年,卻變成了衛侯自娶!且不說這頗似衛宣公、楚平王的舉動讓人不快,就說衛侯的一些喜好,也早在商丘傳遍了,讓我,讓我如何甘心!」

    她憤懣地用粉拳錘了一下廊柱,本來要嫁的年少郎君突然換成了四旬鰥夫,南子要是能滿意那才奇怪。

    更別說衛侯元還有些特殊的癖好,他先是和公子朝有染,現如今又轉而寵愛美男彌子瑕,據說有時還會帶著後宮如夫人來場三人四人۰大戰……

    這些消息,趙無恤早已從別處打聽到了,只是在南子這裡得到了最終證實。

    於是他微微嘆息道:「也對,換了哪個正常的女子,也不會滿意如此婚事,宋公這一舉動,簡直是把公女往火坑裡推……」

    南子頷首道:「如今晉宋已經背盟,與齊國交好的鄭國、曹國都與宋國不善,他們位於宋國東西兩側。所以君父才想要南聯吳國,北聯衛國以求自保,季子遠嫁句吳蠻荒之地,我則要去衛國忍受齷齪……」

    她抬起了讓人憐惜的雙眸,嬌軀再次貼了上來:「君子。你捨得我去麼?」

    趙無恤笑而不答,他嘴裡說可惜,心裡卻半點漣漪都沒有。只是在思考宋衛聯姻對局勢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3章 曹伯好田獵


    從曹國邊鄙的戎邑往東,濟水河潺潺流淌,其南岸是一片廣闊的草場和林囿,此地名為「郊」,是曹國的公室狩獵之所。鶯飛草長的五月中旬,一支龐大的狩獵隊伍正疾馳著從林苑裡呼嘯而過。

    隊伍裡有十餘乘龐大的駟馬戎車,後面跟著百名手持干戈的徒卒,正是貴族田獵的標準配製。當先的車上是一位身穿窄袖田獵紋皮弁服的年輕國君,他唇上留著短鬚,目光緊緊盯著在隊伍前方側方奔跑的十多頭黑色獵犬。

    「陳酒行觴,夜以繼日,強弩弋高鳥,走犬逐狡兔,此其為樂也」。以犬來作為嚮導捕獵是中夏貴族很熱衷的事情,為此一頭良種的中山狄犬可以在陶邑賣到一鎰黃金的天價,原因無他,正是這位新繼位的曹伯陽瘋狂痴迷於田獵之道的緣故。

    車隊之外,還有二十多名挽弓搭箭的輕騎士,帶頭的是一位身穿玄色皮弁服,下套狄絝的少年君子,他和騎從們坐在馬鞍上,雙腿緊緊夾著馬腹。

    少年君子正是趙無恤,他們一行人在進入曹國後東行了一天,就到達了郊囿,遇到了先前邀他「會獵於濟陰」的曹伯陽。

    就在這時,身材狹長的獵犬們發現獵物後發出了一陣狂吠,隨後像離弦的箭般加速朝林子裡衝去。

    狩獵的車騎們唿哨一聲後分為三隊,徒卒湧入密林中不停敲擊手裡的干戈發出響聲驚懼禽獸,戎車和輕騎從左右包抄。不一會兒林中的飛禽走獸驚慌逃竄,被徒卒趕出叢林棲息地,正好中了獵人們布下的圈套。

    圍獵的技巧在於圍,將獵物驅趕到預定的狩獵場,不僅可以提高狩獵的效率。還有著濃厚的軍事訓練意義。

    於是片刻之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4章 天下之中


    趙無恤一行人跟隨曹伯行駕到達陶邑後,他的爪牙兵卒們自然只能停留在外郭紮營,由曹國的行人署司儀負責接待,提供粟米、菜蔬等必須物品。

    而他則帶著張孟談、封凜、成摶、邢敖等人一起進了陶邑,到館驛與子貢見面。

    一行人寒暄之後,就又步行前去觀看天下聞名的陶市。

    當這時代整個東亞最大的商貿城市顯現在眼前時,縱然是見多識廣的趙無恤,也有些應接不暇。

    城中道路筆直,鋪著青石板,這裡不再分前朝後市,不再市坊分離,市肆遍佈每一條街道,百貨陳雜,熙熙攘攘。身穿宋繡魯繒的富足商賈領著皂衣侍從招搖過市,討價還價的聲音喧囂其上,熱鬧程度遠超絳市、商丘北市。

    玄衣的市官「褚師」則帶著市掾吏巡視期間,收取百分之五的貿易稅。

    無恤發現,有些地方還是「百工居肆」,也就是前店後坊,身份自由的百工一邊生產手工製品如陶、酒等,一邊在前肆販賣。他一一踱步過去查看詢問價錢,只見貨物大多做工精良。

    已經到此兩個月的子貢為他們介紹道:「自古以來,江、淮、河、濟被稱為『四瀆』,陶邑處於四瀆所形成的河道交通網中央,陸路也四通八達。這裡南通宋、吳,北適燕、晉,東接齊、魯、泗上諸侯,西連鄭、周。時人讚嘆,陶,天下之中,諸侯四通,貨物所交易也。」

    沒怎麼出過遠門的成摶、邢敖有些眼暈,直感嘆道:「今日一見。果不其然。」

    張孟談則左右觀望後說道:」市者,貨之準也,市者。可以知治亂,可以知多寡。今日來到陶市後。我才知道曹國的立國之基就在於此,也明白了為何歷代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5章 鼓勵消費


    一天後,曹國宮室,一座高台聳立在濟水河畔,可以遙望商賈們無帆的木舟在緩緩流淌的水面上穿梭不停。

    曹伯陽身穿朝服坐於此處,頗有些不耐地扶了扶頭頂的高冠,他正在等待流亡的趙氏君子無恤覲見。

    雖然在狩獵時覺得自己與趙無恤「志趣相投」,但無論是有陳氏背景的齊商,還是由鄭國官方親自出面支持的鄭商,都是曹伯不願得罪的。所以曹伯索性採取了拖延和支吾的態度,只盼趙無恤等不耐煩早日北上離開曹境,如此一來,大家可以相安無事。

    不過在趙無恤允諾贈予他趙氏駿馬和獨特的四*車作為禮物後,曹伯拿人手軟,只能勉強再接見一次。

    就在此時,有司引領著身穿玄冠白衣的趙無恤上來了,他身後還帶著皂色深衣,小步趨行的子貢。

    趙無恤站立拱手長拜,而地位更低的子貢則下拜頓首。

    「外臣趙氏子無恤拜見曹伯。」

    「衛之鄙人端木賜拜見曹伯。」

    曹伯寬袖一揮道:「請起,賜席。」

    寺人在十步外擺放了一個蒲蓆,這是接待外臣的中等規格,席是賜給趙無恤的,子貢沒有身份,只能在無恤身後站著。

    曹伯看著趙無恤和那個一度被他囚禁的商賈,正琢磨著要如何敷衍過去,卻是趙無恤先開口說話了。

    「曹伯,外臣今日前來叨擾,卻是想說說貨殖一事,不知……」

    曹伯撫著唇上的短鬚,打著哈哈說道:「正所謂雞司夜,狸捕鼠。國君和下臣各有其職,寡人只是垂坐朝堂,狩獵祭祀而已。市肆之事一概不過問,都是交給司城、褚師去管的。今日本欲與子泰說說秋狩之趣。誰知你卻要和我談這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6章 侈靡之業


    在趙無恤和子貢以「不加稅而國用足」說曹伯後,曹伯陽立刻拍案同意在陶邑鼓勵侈糜之業,並由趙無恤的人專門經營。

    子貢預測,每年曹國府庫可以增收市稅數倍,這可以一項長遠利益,相比之下齊、鄭商賈的那點賄賂又算得了什麼?甚至於,在利益的誘惑下,曹伯對他們背後勢力的那點畏懼也徹底沒了,從今天開始,他要想辦法把這些蠢蟲在陶市地盤上賺取的錢帛一一留下!

    曹伯最初還有些不放心,但在趙無恤喚來兩隊兵卒,在宮中一處闊地上表演了一場蹴鞠對抗後,他便對這一行當有了足夠的信心。

    「雖然沒有田獵有趣,但也能吸引不少商賈,還有販夫販婦,以及富裕的國人前去花費錢帛觀看。」

    隨後,在曹國太僕和巫祝的見證下,曹伯與趙無恤、子貢在濟水河畔的高台上歃血盟誓。

    曹國保證趙無恤在陶邑開辦的侈靡之業收取十一稅,永不增加,作為這「高稅」的代價是,可以讓趙無恤的商賈、兵卒在曹國境內自由同行。若是有其他商賈也試圖進入這一行當,則徵稅起點為五稅一。

    如此一來,趙無恤便得到了曹國的外交通行權,同時也未雨綢繆,將可能會效仿他們創業的競爭對手扼殺在萌芽之中。

    曹伯還簽署了命令,讓司城署工正管理的匠人、還有褚師、市掾吏不得阻撓趙無恤等人的活動,並竭盡全力給予幫助。要爭取在五天之內,將無恤和子貢描述的「侈糜之業」拉起一個架子。

    之後,無恤回駐紮在外郭的兵營去選拔人手,畢竟這裡不同於商丘時有樂氏幫忙,一切都得白手起家,這之後幾天的土木活還得以武卒為主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7章 馳逐蹴鞠


    經過兩百餘年的發展,陶邑的商品經濟已經發展了起來,其中勢力最大的商賈分別為齊商和鄭商,兩家人既競爭又合作,平日也有聯姻往來。

    所以今日得了父輩們的囑咐後,陳平仲,弦伯甫,玉辛三位商賈之子,便一大早就乘坐馬車來到了位於陶邑外郭區新建起的「侈靡之所」。

    此處交通便利,正北對著一個可以停靠舟舸的小碼頭,正東是連同陶邑東西的涂道,據說周邊方圓半裡的土地,都被司城署租給了趙氏君子。

    三人的馬車沿著涂道前行,可還沒到地方,卻已經走不動了。

    「怎麼這麼多人?」玉辛掀開了蒲簾探頭一看,卻見這裡早就人潮湧動,滿耳都是嘈雜的喧鬧聲。

    這還是「侈靡之所」剛剛建成後第一次對外開放,消息又是昨天才傳出來的,竟然一下子聚集了這麼多人來觀戰,實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

    弦伯甫卻不意外:「陶邑幾乎人人行商販賣貨物,不事農稼亦能溫飽,本就閒散之人極多。現在就是路上有人吵嘴,也能圍上一群人,何況趙氏君子鬧出了這麼大陣仗,還有曹伯為他們撐腰。」

    望著被堵得水洩不通的涂道,御者說根本過不去,三人有些犯難。他們雖然只是商賈,平日裡卻也錦衣玉食,才不願意在這大熱天裡和渾身汗臭的庶民們擠一起。

    就在這時,卻有位皂衣的豎人過來行禮,說是此處的主人已經為三位留好了專用的通道和看台,請隨他前去。

    三人面面相覷,心裡暗暗吃驚,這才幾天時間。那個說服了曹伯鼓勵侈靡的衛國商賈就已經探明了他們的身份和出行?真是駭人聽聞。

    其實,今天但凡能乘著馬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8章 金蟬脫殼


    已經一片沸騰的蹴鞠場看台上,子貢卻在心裡暗暗打著算盤。

    「從今日的情況來看,正常的一場比賽,少說也會有千餘觀眾,等周圍的看台完全搭建好以後,甚至可以多達兩三千人,比起普通的邑市熱鬧多了。光是君子所說的入場門票,就是一份不小的收入。」

    按照趙無恤的想法,曹國的士大夫和各家財大氣粗的商賈們,也可以邀請他們組織蹴鞠隊伍參加比賽。等到產業慢慢做大,人數變多後,甚至可以舉辦聯賽,賭球的流水賬可不少,到那時才是真正的日入斗金。

    蹴鞠結束後,庶民們在曹國兵卒的引導下分批離開,沒有發生趙無恤擔心的踩踏事件。眾人意猶未盡,在離開校場後,又發現旁邊還有一些小型的鬥雞場、角抵場,頓時興致沖沖地湧了過去,卻被告知這次要一人交付一枚在陶市流通的齊刀幣才行。

    有人罵罵咧咧地離開了,但多數人還是排著隊交了錢進去觀看,裡面頓時響起一陣熱鬧的叫好和賭鬥聲。

    等到日暮西陲時,他們才結束了這一天的玩樂,頓時飢腸轆轆,直報怨周邊實在太過荒蕪,以至於這些場地像是鶴立雞群的存在,沒有什麼店舖酒肆可以就食,或者有女閭也行啊!

    「會有的,一個月後,這周邊將會市坊林立,到時候也歡迎諸位來此開設店肆!」子貢送眾商賈離開時,信心滿滿地說道。

    從一開始,趙無恤和子貢就打定主意,要以蹴鞠、馳逐為核心,將這時代流行的娛樂項目聚集在一起,打造一個綜合性娛樂場所。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樂趣。

    如此一來,這些「侈靡之業」便能像漩渦一樣吸引人氣。陶邑是天下之中,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69章 城濮之丘


    傍晚時分休息時,蒙城人漆萬終於有空解下一圈又一圈的葛布綁腿,脫下磨損嚴重的麻布履,在袍澤幫忙下用荊棘挑掉了腳上的水泡,至此,他的腳板上已經全是堅硬的老繭。

    這種旅帥讓眾人打的綁腿在趕路時的確是好用的東西,可以有效減輕腿部的痠痛,據旅帥說,這是神農氏走遍九州時就用過的東西,他只不過是從典史裡重新翻出來罷了。

    漆萬又有些苦惱地看著已經露出了大腳趾的麻履,他腳大,從戴城到曹國陶丘已經穿壞了一雙,如今第二雙又要報廢了。

    漆萬細細算來,他已經跟著旅帥走了兩百多里地,這是他以往二十多年裡活動範圍的十倍有餘。他從來沒想到自己會離家這麼遠過,而且還離開了宋境,到了外國,見識了數不清的城邑和山川。

    在熱鬧富庶的陶丘駐紮時,他們被旅帥安排著修建了幾處場地,隨即便被趕回了軍營,卒長以下者嚴令禁止外出。趙無恤這是怕他們還沒經歷戰陣,就被陶丘侈靡的生活腐蝕了……指望這些沒見過世面的宋國新卒做霓虹燈下的哨兵,無異於痴人說夢。

    「等到三年後完成了載書規定的時間,我一定要來此好好消遣消遣!」

    有人望著遠處燈紅酒綠的侈靡之所嚥了嚥口水,但漆萬擔心的卻是遠在宋國的阿父阿母身體,希望在得到足夠的募金後能回去將想辦法讓他們遷業。

    當夜,有人隱隱做聲哭泣,在哭聲尚未波及開來時,他們就被兩長和伍長揪了出去嚴令申斥了一頓。

    「噤聲!若是引起了營嘯,你萬死不能辭其咎!」

    第二天,得知有宋人思鄉後。趙無恤立刻改善了他們的伙食,每人都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270章 甄邑攻略(上)


    六月初五,位於濮水以北數十里的甄邑。

    這裡從前是昆吾氏的舊壤,帝顓頊的遺墟。史書所載:「十有五年春,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會於甄。」齊桓公曾在甄地兩會諸侯,這是他開始霸業的地方。

    熱鬧非凡的甄之盟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年,現如今這裡是屬於衛國大夫孔氏的養邑,地處都城濮陽以東百餘里。

    不同於因大盜肆虐而人煙稀疏的濮水之南,這裡人口茂集,路上儘是行人,鄉邑內外不時有國人出入。百里沃野,河流縱橫,是一片膏腴之地。

    甄邑是個千室中邑,邑城周長兩三里,有人口八千多。

    因為此處位於「午道」的中心,是從新鄭、濮陽東去魯國,或者從商丘、陶邑北上齊國高唐的必經之地。所以一年四季裡商賈往來頻繁,清晨時分邑門邊還要排起長隊。

    城牆用黃土夯築而成,高約三丈,基部寬兩丈,頂部寬一丈,只能容納三人並排行走。東西南北各開了一個邑門,門兩側各有一個高五丈的角樓。

    弭兵之會後中原數十年的和平,使得衛國武備鬆弛,甄邑外的護城溝壑壅塞填平,水雖未完全乾涸,但已經失去了作用。邑門內外松松拉拉地站了二十來名守卒,邑牆上也有同等數量的衛卒巡邏,除此之外,再無任何守備的措施。

    守城南邑門的小吏名為甄堇父,是本地氏族甄氏的小宗子弟,光靠抽取過邑的門稅,以及不時得到的好處,也過得十分滋潤。如今衛國雖然捲入了齊、晉兩國之間的戰爭,但主要的戰場尚在大河以西。暫時沒有波及到這裡,還沒到邑門緊閉的程度。

    這一天午後,一隊二三十人的行商打南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