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歷史軍事] 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連載中)

第121章 義利之辨


    在鄉寺中的石案前鋪席對坐,子貢一邊飲著加了蜂蜜的甜豆漿,一邊思索。

    這趙氏君子,居然能知道夫子前不久對弟子們私下說過的「有朋自遠方來」這句話,莫非是哪位師兄弟記述吐露,傳到了晉國?

    真的有這麼快麼?

    而且,這是不是說明,就如同他在半年前就開始關注趙無恤一樣,趙無恤也在默默關注著遠在魯國的夫子呢?

    想到這種可能,子貢不由得精神一振。

    不過,雖然鄉寺居所簡陋,但這所飲的豆汁,還有這光滑的陶盞,價格可不低吧,難道趙氏君子是朴於外而奢於內的虛偽之人?

    然而,對面的趙無恤卻彷彿看穿了他想法般,笑盈盈地說道:「子貢所飲之物,在成邑幾乎每個國人都能喝到,種了你帶來的戎菽之後,希望明年能讓野人氓隸們也受此澤惠。」

    他又指了指那光滑的瓷盞:「雖然看似光滑無比,扣之有金玉之聲,其實卻不貴,僅僅能當兩個白陶盞的價錢。」

    「竟能如此!君子之領邑,真是叫賜眼界大寬。」子貢一向估價極準,今日卻謬之千里,心中不由得微微震驚。

    趙無恤不以為意,他心裡暗道,這些算得了什麼,真正的好東西,都集中在新建的匠作區呢。

    當然,在談生意之前,他覺得還是將兩人關係再拉近一些為好,便裝作好奇地問道:「子貢此次回魯國,可見到你的夫子了?」

    子貢便將夫子出任中都宰的事情告知趙無恤,本意是想抬高下夫子的地位,比起原先的一個無職下士,一邑之宰顯然更拿得出手些。

    不過趙無恤對此卻不是很關注,沒記錯的話,之後幾年孔丘還會一路走高,最終和陽虎一樣,宰執魯國,一個千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2章 不同的路


    正在忙碌的魯陶翁遠遠見到子貢後,認出他就是當日要贖買送他們歸國的好心衛商,連忙過來拜伏道謝。經子貢一詢問,得知他們已經在此安定了下來,每日都能吃飽飯,待遇與自由的國人並無區別。

    「托君子之福,六十以上的老者每日都能食豆腐一餐,五日有一頓肉食。麥熟之後,吾等又吃上又軟又香的麵餅和水引餅,族人們都已經樂於此地,連思鄉都忘了!」魯陶翁面色紅潤,看得出日子的確過得不錯。

    又軟又香的水引餅?那是什麼東西,帶著好奇,子貢繼續跟在趙無恤身後前行,又進了一間新建的鑄房內。

    只見裡面擺放著少量黑色的惡金(鐵),以及青金色的美金(青銅),鑄匠揮舞著銅錘在叮叮噹噹地敲打不停。

    還有木匠在切割打磨木材,用火焰將其輮(rou)彎,手腳粗糙的國人老農,則對著木板上墨線所畫的式樣指指點點。

    端木賜看出來了,這是在製作農具。

    俗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話放到農夫身上也是一樣的。所以趙無恤對於新農具的改造,也十分重視。

    傳說上古之時,神農氏「始作耒耜(leisi),教民耕種」,自此以後,「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銚」。

    但到了春秋時代,這些原始的農具已經顯得落後了。在成邑,一人踏耒而耕,每日不過十畝,費時費力。而近幾十年新發明的工具犁,也還處於最原始的狀態,效率不高。

    於是趙無恤便回憶著前世在老家見過的農具,在木板簡牘上畫出草圖後,交予力田桑羊翁加以研究改進,再由匠人製出。

    春秋時,冶鐵已經在中原逐漸發展起來,但冶煉出來的生鐵雜質很多,製作鐵兵器依然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3章 食不厭精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在和趙無恤交談後,子貢此前二十年的人生理念出現了一條裂隙。作為一個貨殖列國,買進賣出的商賈,子貢見識多廣,多與社會中下層接觸,自然知道倉廩和衣食的重要性。

    出於他的職業,子貢十分贊同趙無恤的說法,粟麥葛麻,這些才是禮樂的基礎。但他在曲阜時接受的教育,以及對夫子的崇拜,又讓子貢覺得,夫子才是對的。

    上行下效,以禮樂為準繩,才是真正的治理之道!

    他還來不及深思,就被趙無恤執手,帶去了匠作坊的下一個區域。

    眼前的夯土建築,是由鄉寺賒賬,民眾出力新建起的大磨坊。走進去後,子貢發現裡面轉動著數面畜力石器械,精巧程度可與龍骨水車一拼。

    趙無恤介紹說,這是石磨,可以替代手工的舂搗,他與子貢所說的買賣,就在這裡。

    其實,這並不是趙無恤的初衷。但他也無奈,本來的打算,是要做上等瓷器販賣的,可首次燒製失敗,府庫空虛心中不安,就先得在這上面打打主意。眼前比起最初的手推石磨,已經先進太多,體積也變大了不少,可惜成鄉石匠稀缺,製作緩慢。

    子貢進入磨坊後,只見大袋的脫殼麥粒被壯漢扛起,倒入石磨中,在馱馬和騾子的拉動下,磨成了粗細各異,顏色不同的麥粉。

    他看得嘖嘖稱奇:「君子領邑內精巧之物何其多也,換做隸妾舂搗,恐怕要花費好幾天,而且這麥粉……」

    子貢伸手在漏斗下的麻布袋裡,捋起一點麥粉在手中,手指慢慢搓磨,只覺得細如河沙,入口也嘗不出有粗糙之感。

    「居然能如此精細,也不知道口感如何?」

    趙無恤哈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4章 奇貨可居(上)


    「三石!」

    在聽到子貢報價時,趙無恤差點咬了舌頭,說好的仁義儒商呢,真是黑心啊,他心中只剩下了這個詞。

    他方才已經說過了,一斗白麥粉的原料不過一又半斗脫殼的麥子。加上牲畜、人力、器具磨損、運輸、市稅等,最終的成本最多也就二斗麥。

    可如今,子貢卻要一斗賣三十斗……利超十五倍!

    子貢卻一副無辜的表情:「君子別這麼看著我,耕田之利,也有十倍,韓氏的珠玉之贏,甚至可達百倍。只賺十五倍的利潤,已經是仁義之極了!」

    此人果然是在商言商啊,趙無恤心中暗道,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

    農夫的耕田之利,被土地的所有者貴族和官府盤剝後,能有五倍就不錯了。力田疾作,卻不得暖衣餘食,如何能相提並論?

    至於珠玉……的確是百倍之利,但獲取也比隨處可見的麥子難上百倍,更容易壟斷,不是他這種小領主能過問涉及的,不說也罷。

    子貢之所以喊出了這麼一個看似極貴的價格,是因為他往日做生意,走的也是「好廢舉,與時轉貨資」的路子。即賤買貴賣,根據時令不同改變路線的貨物種類,既然這東西全天下僅在成鄉出產,賣得貴點,也不過分。

    趙無恤和子貢商量著,麥粉當然是要作為奢侈品賣的,最初的買家,自然是要找那些吃膩了粟米稻飯的貴族了。無恤最初還擔心士大夫們會不買帳,但子貢卻保證,那些貴人們為了滿足口腹之慾,經常出百金求各地山野珍饈,類似的生意,他過去幾年間見過不少。

    其餘的肉、魚、菜的花樣且不說,光是主食,就有「飯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陽山之裸,南海之黑黍」的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5章 奇貨可居(下)


    眾人紛紛議論道:「這得讓多少隸臣妾執棒、槌舂搗,再用葛布細篩,才能得出如此精細的麥粉!」

    感嘆歸感嘆,眾人好奇之下,湊上去問了問,被告知價錢後,頓時勃然大怒

    「一斗換三石粟米!?」

    「汝為何不去府庫裡搶!」

    「這東西真能吃麼?」

    子貢雖然受夫子影響,自稱言義而少言利,不取不義之利。但他商人天性所在,對於討價還價極其在行,此刻只是保持著儒雅的微笑,根本不為所動。

    等眾人口乾舌燥時,他才緩緩說道:「此物除了我這攤位外,諸位還曾在何處見過,天下獨此一家!一旦錯過,悔之晚矣!」

    這就是趙無恤形容的「奇貨可居」了,而用子貢的話來說,賣三石都已經算良心價了。

    子貢待周圍嗡嗡的議論聲稍歇後,又繼續道:「這裡還有麥粉製成的烤餅等物,各位自行品嚐,願買者買,絕不強賈。若是一次購買超過一石,在下還會附贈一塊簡牘,上面寫有粉食的十餘種做法。」

    這自然也是子貢的主意,趙無恤不由得感慨,在商言商,他能成為一代巨賈,果然是有幾分商業頭腦的。

    此時,眾人已經將攤位圍了裡三圈外三圈。在子貢的隨從端上早已準備好的食物後,他們各自掰了一塊白面烤餅,或麥黃色的「饅頭」,小心翼翼地放進口中細細咀嚼,眼睛頓時都亮了。

    「善!大善!」

    「勝卻麥飯藿餅無數倍!」

    「何止,不周之粟,陽山之裸,皆不如也!」

    他們讚不絕口,但仍然在和子貢討價還價,想壓一壓。

    「這黃色麥粉與淡白麥粉做出的食物,區別也不是很大,為何差價多達兩石?」

    一旁的人也跟著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6章 國險多馬


    各人都有自己的煩惱,韓姬擺駕離開後,季嬴的笑容也慢慢褪去了,變成了憂愁苦悶。

    侍女媛來時,也將前些日子薇在雨天獻劍於無恤,包括她的身世,都一點不漏地告知了季嬴,這讓季嬴不免有些擔心。

    「想不到,她原本也是士大夫家的淑女,可她的祖先,可是殺一侯二卿四大夫的夏姬啊……說不準此女和傳聞中一樣,會一些妖媚採補之術,所以才能如此美貌,容顏不老。」

    不過,這事情,還是交予自己未來的弟媳去操心吧……

    想到這裡,她更是煩惱地揉了揉眉間。

    在案几下,有一張趙鞅從溫地寄回來的帛書,所述內容,與趙廣德帶去成邑的相差無幾。

    ……

    「賤庶子捨本逐末!只會以此奇淫巧計之術來投機囤積,矇蔽國人!」

    趙仲信氣得渾身發顫,原本面如冠玉的臉龐也扭曲了起來,他一揮手,將一塊看上去酥軟可口的麥餅狠狠地扔出去老遠。

    一旁侍候的豎寺們看得一陣心疼,這一塊細膩的麥餅,可是要用幾斗粟米來換啊,那可是他們半旬的口糧……

    「仲兄稍安,說起來,此物味道還真是不錯,連我都忍不住想餐餐皆食,何況鄉邑氏族們。」

    往日滿臉陰驁的趙叔齊則冷靜多了,他跪坐在席上,不慌不忙地將一塊麥麵製成的烤餅吃完,一粒渣滓都不剩下。

    趙仲信衝過來指著他斥責道:「你還有閒情品嚐?你可知道,每吃一塊,就意味著你的領邑,有數斗粟麥流到了賤庶子的倉稟之中!」

    原來,在下宮打響名聲後,子貢的生意,已經開始擴展到周邊小鄉之中。食不果腹的野人氓隸自然是吃不起的,但各鄉的氏族,還有富裕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7章 仁哉賢主!


    在子貢開始貨殖後,往日最多繞著成鄉牆垣巡邏的輕騎士也有了新工作,那就是作為商隊的扈衛。

    子貢在下宮花費數千石糧食,也就換回了七八十頭牛馬,但趙無恤還嫌不足,因為這只能解燃眉之急。成鄉三萬畝土地,按照五百畝分配一耕牛、耕馬來算,剛好夠用。但此外還要加上用來拉車運貨的,用來拉磨出產麥粉的,起碼還要百餘頭才行。

    剩餘的幾千石粟米,被趙無恤分成了幾個部分。

    首先,要將之前讓國野民眾幫忙修建匠作坊的賒債還了。老聃曾言:「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在成邑,趙無恤必須保持一個言出必行的君子形象,才能驅使民眾做更多的改變。

    兩百兵卒,和那些勤勉和技術好的百工之人也有粟米甚至麥粉補貼,好讓他們在訓練或做工時激發出更大的積極性。

    隨後,他又給每裡六十歲以上老人,以及在計吏僑所教授的學童們,每人都發放了部分口糧。

    贍養孤寡老弱,推行禮樂教化,一向是評判鄉宰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這年頭,名聲是很重要的,和預料中的一樣,趙無恤收穫了一片頌揚之聲,如今的成鄉,除了少數人以外,基本是鐵桶一塊。

    而趙無恤最重視的一項,還是鼓勵生育,他在去歲建議趙鞅取消殉葬制度,就是為了不將每年千餘人口消耗在無助於現實的喪葬上。

    人口,是這個時代決定邦國存亡和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人口多,則軍賦多,軍賦的多寡決定兵員的數量,兵員的數量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的優劣。

    在歷史上,宗周的興亡,很大程度上就是與人口的增減息息相關。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8章 竊國大盜


    在衛國,子貢的家族端木氏已經衰落多年,連續數代人沒有出過大夫,現如今和普通的窮士、國人沒有什麼區別。

    但因為他在夫子處學習的緣故,內心頗有一些高傲,潛意識裡認為「肉食者鄙」。

    的確,這時代的許多貴族已經失去了對知識的壟斷,且見識不高。

    他們追求的多是粟麥滿倉,對於盈利的認知,也只是從庶民手中奪取更多的土地,將山澤林囿劃歸私人所有,在道路多設壅塞收行人商稅而已。加稅加賦,從十一到五一稅,再到二半之稅,齊國甚至還有三分之二稅!

    總而言之,都屬於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夫子曾言,「苛政猛於虎」!這些苛政使得庶民罷敝,餓殍相望於道,而民聞公命,如逃寇讎,還逼得商路不通,道路壅塞。

    而趙氏君子這種輕徭賦稅,一旦有所收穫,就將利益與國人庶民分攤,並做一些扶助孤寡老幼之事。他頒布的新政令,在增加人口之餘,更是能將溺嬰的陋習徹底掃除!

    他還將堆積無用的硬通貨粟米,果斷地花費出去,買牛買馬,打製新農具,這種氣魄,實屬罕見。

    「君子,你的這些舉措,和齊國陳氏頗有些相似啊……」

    子貢去過齊國,故有此說。

    趙無恤一聽卻來了興趣,齊國陳氏,其實也就是後來代齊成功的田氏,陳、田在春秋讀音相同。

    和歷史上三分晉國的趙魏韓一樣,陳氏也是從齊國數十個卿大夫氏族中殺出來的佼佼者者,甚至還更厲害些。因為陳氏的祖先陳公子完,直到齊桓公時才進入齊國,地位非但比不上被天子尊為上卿的國、高兩氏,下卿管、鮑二族,比起後來一度專齊的崔氏、慶氏、欒氏等都大為不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29章 士相見禮


    而爭強好勝的老爹趙鞅也對趙無恤提了要求:必須贏得大射禮!

    因為勝者,入秋後便可以進入虒祁宮陪伴國君,或為黑衣宮甲,或為助祭人。

    現任的晉侯諱午,是個剛行冠不久的青年君主,和知氏關係比較密切,對其他諸卿則不冷不淡。這是自然,換了誰都不會對一群天天琢磨著挖自家牆角的臣子有好臉色。

    趙無恤記得,在原本的歷史上,因為和晉侯關係不善,趙氏在六卿之亂中處處受制,被知氏下了不少黑手。若是自己能夠走近晉侯,稍微改善一下趙氏與國君的關係呢?

    畢竟趙鞅在表面上,還是很公忠體國的,平王子朝之亂,召陵之會,都盡心盡力。他對為晉謀求霸主地位十分熱心,這方面甩了「卿無公行」的范鞅和中行寅幾條街。

    當然,這只是在朝堂之上,暗地裡,老趙家也沒少挖晉國牆角,畢竟六卿相爭,如同六舸爭流,勢力不進則退。

    另一方面,只要晉侯首肯,趙氏解救樂祁也會變得容易許多。

    無恤往日也僅僅是在路過時,仰望過虒祁宮高大的牆垣和門樓。他的准岳父樂祁,正是軟禁在裡面,若能順利進入虒祁宮,不知道能否探望探望他。

    ……

    官署區內,早有張氏的豎人在外等候,引領趙無恤的車駕轉過兩條巷子,入了一個偏南的裡閭。

    春秋時講究士相見禮,初次登門拜訪,有一套嚴格的禮制,絲毫馬虎不得。

    理論上,趙無恤作為卿之庶子,地位比大夫庶子的張孟談高,本應該是其主動上門。但趙無恤想以朋友之誼相交,而且還欠了他一個人情,少不得要屈尊拜訪下。

    實際上,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兩人就多次以簡冊來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130章 射分四耦


    和魏駒客氣了幾句後,四人分位列坐於堂上。

    張孟談雖為東道主,但他地位比魏駒、趙無恤要低,所以坐到了東邊。

    魏駒身為魏氏嫡子,坐於西面客席首位,趙無恤次之,樂符離在末尾。

    魏駒笑容樸實謙厚,可眼睛卻瞥著自己下席的趙無恤,心中暗暗得意。嫡子就是比庶子佔優勢,這位次一排,就顯得他才是主客,而趙無恤和樂符離只是陪襯。

    客人來齊後,天還沒黑,飯食飲酒不必著急,四人落座說著些閒話,聊了聊兩月不見,都做了什麼。

    魏駒雖然只受了一個月的禁足思過,但因為去了趟安邑,其實才回來沒幾天,不然也不會聽說趙無恤拜訪張孟談,就搶先一步趕來了。

    他與趙無恤的明爭暗鬥,不僅僅在泮宮諸子的領導權上,還在對一些潛在人才的招攬交好上。

    趙無恤在成邑窩了兩月後,魏駒自覺又掌控了半個泮宮,還起了招攬張孟談的心思。雖然張氏目前投靠的是趙鞅,但一個宗族中幾人分別侍奉六卿,也不是沒有的事情。

    遠的來說,當年他們魏氏的好盟友欒盈,就曾得到了范、中行、知等敵對勢力子弟的委質效忠。而近的,他就知道,張孟談的一位堂兄張柳朔,正是范吉射之黨。

    所以,說起近來在安邑幫助父親魏曼多調兵遣將,打理軍務,他眉飛色舞,生怕不能在張孟談面前表現出自己的才幹和地位。

    他已經板上釘釘是魏氏的世子,而趙無恤那邊卻沒有著落,現在僅有一個破落的小鄉。相信以張孟談的志向,自己曉之以情動之以利,他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選擇魏氏來輔佐!

    而樂符離在這種場合最能活躍氣氛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