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俠仙俠] 大奉打更人 作者:賣報小郎君(連載中)

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光
        

    儒家的事跟我有什麼關係,我隻是披著儒家外皮的打更人....許七安自嘲著,擺正了臉色,盯著玉石鏡的鏡麵。

    俄頃,鏡麵顯現出文字,四號的傳書過來了:【我曾經遊曆過西域,那裏的人普遍都不識字,蒙昧落後,更不知“禮”為何物。不過,當地人頗為好客。他們熱情的招待了以劍客形像出現的我,可當我告之當地人“讀書人”身份後,他們對我的態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轉變。

    【謾罵、威脅、驅趕,讓我不得不離開當地,而後的遊曆中,我再也沒表露過讀書人的身份。】

    ...這就是所謂的,學渣對學霸的憤怒?許七安沒有發表意見,繼續等待下一段傳書。

    【四:我以為西域隻是單純討厭讀書人,後來意識到,他們不是討厭讀書人,而是討厭儒家,正統的儒家。這讓我想到了以前讀史書時的一段記載,嗯,五百年前的那段曆史之後,佛門曾經在大奉頗為昌盛,遍地傳教。

    【好景不長,不到百年,朝廷就開始滅佛,推動滅佛的正是當時的首輔。而他還有一個身份,雲鹿書院的院長。】

    以前的讀書人幾乎都是雲鹿書院出身,儒家正統出現割裂是在兩百年前....許七安鍵入信息:【就這?】

    當時的大奉是儒家的地盤,佛門要傳教中原,儒家出手阻截完全是情理之中。同理,西域憎惡讀書人,一樣合情合理。

    這個瓜吃的沒什麼意思。

    【四:嘿,三號,你最近有些怠惰啊。】

    許七安:“???”

    那我要不要啃著手指頭,給你表演一段“大腦在顫抖”。

    【四:還是說因為在備考春闈,所以沒時間讀史?嗯,我要說的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八十三章 查驗躉船
        

    連綿成片的血光....那艘官船上全員惡人啊....許七安吃了一驚。

    但他沒有魯莽的做出判斷,因為運河上時常鬧水匪,這些吏員也有可能剛剛擊退了試圖劫掠的匪徒。

    “那艘是什麼船,怎麼跟我們的不一樣?”許七安望著越來越近的官船,隨口問著身邊的同僚。

    在場老銅鑼不少,見多識廣,辨認過後,回答道:“那是躉船,看旗幟,似乎是禹州來的。”

    躉船是那種平底的大船,多用來運載貨物。

    許七安“哦”了一聲,目光微閃間,繼續問道:“禹州附近有鬧水匪嗎?”

    宋廷風“嗤”的笑起來,手搭在許七安肩膀:“這裏距離禹州榷關不過半日的路程,你見過有在衙門口攔路打劫的?”

    “那就沒問題了。”許七安點點頭,彷彿確定了某些事的語氣。

    “什麼沒問題了?”

    “撈功勳沒問題了。”他看了眼宋廷風,見兩船即將擦肩而過,飛快道:“廷風,立刻回艙去找薑金鑼,就說有急事。”

    他接著掃過甲板上的七八位銅鑼,沉聲道:“那條船有問題,你們跟著我行動。”

    說完,他朝著側麵那艘躉船,大喝道:“停船!”

    聲音滾滾,在江麵回蕩。

    躉船上的吏員們竟絲毫不予理會,假裝沒聽見。甚至有船工悄然調整了風帆的角度,躉船斜向遠離打更人所在的官船。

    這下子,其他銅鑼也察覺到了不對勁,還未等他們開口,便看見許七安在護欄一撐,腳下甲板“哢擦”斷裂,他整個人像炮彈般激射而出。

    瞬間橫跨過數十米的距離,穩當當的落在躉船的甲板上。

    “哢擦...”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八十四章 監守自盜
        

    “我用司天監的望氣術觀測過,他們所有人都帶著血光。”許七安道。

    在望氣術的定義裏,血光代表著什麼,閱曆豐富的金鑼毫無疑問是知曉的。

    “你怎麼會望氣術?”薑律中問了一嘴,轉頭看向官船,朝著甲板上一位出來看熱鬧的白衣術士張開了手掌。

    無形的氣機扭曲了空氣,將那位手舞足蹈的白衣術士攝來躉船。

    “看一看他們的氣數。”薑律中溫和道。

    白衣術士皺了皺眉,表達自己的不悅。身為高傲的術士,即使麵對一位高品武夫,他也有著威武不能淫的底氣。

    “傻愣什麼?快點。”許七安催促。

    “哦哦”白衣術士乖順的點頭,沉默片刻,眸子裏溢出了清光。

    他仔細觀察船艙,俄頃,收斂了清光說道:“的確血光滔天。”

    薑律中眸子一下子銳利起來,保險起見,問道:“還有什麼其他異常?”

    “有!”

    許七安自然是有把握才動手的,“還有幾點比較可疑,一:船艙裏有打鬥的痕跡,是最近才有的。

    二:這些人並不是常年水上討生活的人,因為他們連怎麼去除河魚的土腥味都不知道。

    三:他們過於心虛了,不管是初見我們時的慌張,以及後來不管我提什麼要求,他們都毫無怨氣的滿足嗬,以我對吏員的了解,都是一些混不吝的,即使不敢得罪打更人,但如果真的問心無愧,那應該是有恃無恐的抱怨幾句。畢竟漕運可不歸打更人管。

    而他們的表現,是一副恨不得把我們應付過去的做派,有求必應。”

    不會除魚腥味,連這種細節都能記在心裏,許寧宴果然是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理
        

    漕運衙門分為兩個係統,排岸司和綱運司。最高級別的官員是轉運使,正四品。管理著漕運衙門裏裏外外近千人。

    “漕運是朝廷所有衙門中,最有油水的。元景20年,朝廷曾經推行過賣官,賣的都是漕運相關的職位。”張巡撫一邊帶路,一邊沉聲道:

    “到了元景22年,賣官鬻爵的政策被魏公和王首輔聯手取締。但隻是兩年,濫竽充數進來的蛀蟲便多到令人發指。時至今日,仍有一群屍位素餐之輩竊居高位。”

    許七安對張巡撫的憤慨不甚在意,反而從他的話中,提取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點。

    需要魏淵和王首輔兩個死敵聯手壓製,那個賣官鬻爵的人是誰?

    毫無疑問,是元景帝。

    史書上賣官鬻爵的皇帝不少,元景帝不是個例,這些皇帝都有一個共同點:花錢如流水。

    而且史書上對這類皇帝的評價都不會太好,至少對這種行為抱著抨擊的態度。

    禹州漕運衙門到了,衙役見一群人馬來勢洶洶,為首的是穿緋袍的大官,以及胸口繡金鑼的大更人。

    連問詢都沒有,狂奔著衝進衙門稟報。

    過了幾分鍾,禹州漕運衙門的轉運使,正四品大員,步履匆匆的親自出門迎接。

    這位轉運使年過五旬,鬍子花白,相貌普通,眉心有一顆黑痣,讓他平平無奇的外表多了幾分特殊。

    “本官張行英,奉旨前往雲州查案,這是內閣的文書。”張巡撫取出一本薄薄冊子,遞過去。

    “原來是巡撫大人,失敬失敬,裏邊請。”轉運使看完文書後,恭敬的遞還,然後側著身,做出請的手勢。

    一行人進了衙門,轉運使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八十六章 失之交臂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麵。

    白居易當年寫這一句的時候,不知道心裏是否有暗諷琵琶女矯情做作?

    許七安就覺得叫做紅袖的花魁娘子挺做作,或者自視甚高?打茶圍後半段才姍姍來遲,不鹹不淡的輕笑一聲,捏著酒杯說:

    “奴家身子不適,休息了片刻,幾位老爺莫要見怪。”

    喝了一杯酒當做賠禮,就沒有任何表現了。

    不過也有盡職盡責的充當令官,玩行酒令。嗯,在場都是銅鑼,行的肯定不是雅令,是劃拳和搖骰子。

    臉上笑容過於職業化....腰桿一直挺著,身軀略顯僵硬,這說明沒有真正融入氛圍裏....比較忌諱與酒客有肢體接觸,剛才被我摸了一下小手,眼裏是有厭惡的....

    總結:看不起武者。

    許七安喜歡觀察人的微表情,以及細微動作。因為這些細節都是內心一定程度的折射。

    這是他當年留下來的職業病。

    紅袖姑娘的表現,讓許七安想起了初見浮香花魁,當日那位教坊司豔名遠播的花魁,也是這般表麵客套,內心疏離的態度。

    隻不過浮香的職業道德更高,沒有表現的辣麼明顯,而這位紅袖,則有些赤裸裸。

    當然,浮香是京城教坊司的花魁,京城什麼地方?達官顯貴雲集,豈是禹州能比。

    除了職業道德外,容貌方麵,紅袖自然是極美的,有著江南女子的柔美和嬌柔氣質。

    說話總是帶著“呀”“呢”之類的尾音,軟濡軟濡的,跟誰說過都像是在與情郎交談。

    “奴家為幾位老爺彈奏一曲吧。”紅袖溫婉笑道。

    “紅袖娘子的琴技在禹州教坊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故人?
        

    每個人的際遇都是不同的,錯過便錯過了,再怎麼後悔都無法挽回。

    錯失一炮而紅的紅袖娘子,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大概要好些天才能領悟這個道理,然後在很長時間的憂悶中自我調節。

    紅袖花魁哭成這樣,隻能退出打茶圍,魏公子等人不愧是知書達理的讀書人,非但沒有抱怨責怪,反而安慰紅袖好生歇息。

    送走紅袖之後,魏公子等人繼續喝酒,教坊司這種地方,本就是社交、應酬場所。

    美人在側是錦上添花,不在也無妨。男人之間該喝酒喝酒,該聊天聊天。

    “剛才,不是說有打更人來打茶圍嗎?”魏公子心裏一動,想起這個細節,問身邊陪酒的丫鬟:

    “方才紅袖娘子說,其中有人自稱,浮香是他相好?”

    “好像是的。”丫鬟說。

    魏公子內心隱約有了猜測,不再喝酒,鄭重其事的盯著丫鬟:“那...銅鑼叫什麼?”

    “公子,奴家不知道。”丫鬟搖搖頭,心說這我就沒在意了。

    其他公子哥都是聰明人,聯想到紅袖娘子方才的異常,吃了一驚:“那,那許寧宴來禹州了?”

    綱運使的案子今天才發生,還沒在禹州傳開,這群學子裏,隻有魏公子有官場背景,但要知道這些事,也得一兩天之後。

    “明日可以去驛站看看,若是那位打更人住在驛站,少不得要拜訪一番。”

    ....

    驛站!

    馬車減速,停靠在驛站外。

    張巡撫從馬車下來,臉色嚴肅,與隨行的薑律中一起返回驛站。此時已經是圓月高懸的夜晚。

    張巡撫看了眼稍遠處的馬棚,隻有零星幾匹馬拴在那裏,進了驛站,問過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八十八章 這位小大人是...
        

    是他啊....許七安恍然大悟,想起了那個白嫖自己詩詞的大儒。

    楊恭是誰不認識,但說起紫陽居士,那就如雷貫耳了。這貨趁著自己忘記那首送別詩的名字,在二郎吟誦詩詞後,強行安排了詩名。

    簡直厚顏無恥到了極點。

    許七安後來用詩詞吊著書院三位大儒,然後心安理得的白嫖他們,就是受到了紫陽居士的啟發,並且一點點愧疚心理都沒有。

    人在江湖飄,不是你白嫖,就是我白嫖。

    在碼頭附近雇了一輛馬車,張巡撫坐進去之後,掀開車窗簾子,繼續說道:“紫陽居士是元景14年的狀元,次年致仕,在書院教書育人,桃李滿天下。”

    許七安心裏一動:“次年致仕?”

    狀元能進翰林院,而翰林院的庶吉士又被稱為儲相。也就是說,狀元是能角逐首輔之位的。

    次年致仕,血虧!

    “是受到了朝堂黨爭的傾軋,別看如今各黨派爭鬥激烈,但麵對雲鹿書院讀書人時,矛頭一致對外。”張巡撫歎息一聲:

    “紫陽居士中狀元後,便被丟到了犄角旮旯,無人理會。他因此消沉了一年,日日流連教坊司,次年便辭官而去,回雲鹿書院教學。”

    ....這個我聽說過,白嫖了近一年。許七安由衷的羨慕。

    對於紫陽居士遭受朝堂各黨派傾軋這件事,張巡撫除了歎息,沒有多餘的解釋。

    因為有一個雲鹿書院小老弟的許七安,心裏門兒清。

    兩百年前的爭國本事件,讓皇室對雲鹿書院的讀書人又忌憚又厭惡,於是程姓亞聖崛起,創立國子監,取代雲鹿書院為朝廷輸送人才。

    可以說雙方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詩驚四座
        

    青州知府問話的時候,其餘官員也停止了交談和飲酒,笑而不語的關注著這邊。

    大就是大,小就是小,又大有小的是金箍棒和筋搏....許七安心裏吐槽這位四品官員對自己稱呼,表麵上回以微笑:

    “卑職當不起大人這般稱呼,那詩確實是卑職寫的。”

    哦,果然是他....眾官員露出恍然之色。

    剛聽到許七安這個名字時,他們沒有反應過來,但也覺得這個名字耳熟。這麼長時間過去,反複思量後,對這位奇怪銅鑼的身份有了些許猜測。

    隨著許七安幾首傳世名作的流傳,盡管官場和儒林沒有刻意宣傳他的名聲,但在座的都是一州高官,有相應的渠道做打聽。

    難怪了,布政使大人聽到這個名字後,立刻火急火燎的趕過來。

    《綿羊亭送紫陽居士之青州》,早已傳遍大江南北,這位大儒剛一出仕,就有這首名作打頭陣,可謂佔盡人和之利。

    而這一切都歸功於眼前這個叫許七安的銅鑼。

    “久仰大名,果然是相貌堂堂,人中龍鳳。”

    青州知府哈哈大笑起來,以光明磊落的姿態說著吹捧的話,抬人的水平如火純青。

    過獎過獎...不但是人中龍鳳,還是丁中龍鳳。許七安不得不承認,如果換一個位置,自身成為焦點,那麼令人厭惡的官場應酬一下子變的生動有趣起來,並想著如果能一直延續下去該多好。

    青州知府喝完酒,餘光瞥向主位的布政使楊恭,這位手腕能力俱是一流的大儒,收斂了令人壓抑的官威,神態輕鬆。

    這一刻,青州知府忽然想起了令人頭疼的戒碑,其實寫詩詞是最優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九十章 許七安的七封信
        

    夜色中,寒風吹拂,滿池的紅蓮搖搖晃晃,宛如湧動著的火海,煞是美麗。

    許七安無聲的深吸一口氣,嗅到了芬芳的幽香。

    “雲州多山,但不像南疆那般林莽蒼蒼,瘴氣彌漫。山中盛產草藥,物產豐富。”紫陽居士望著滿池的紅蓮,繼續道:

    “雲州同樣擁有肥沃的良田,水量充沛,每年產的米糧雖不及豫州、漳州這兩個被譽為大奉糧倉的地域,然而雲州每年的米糧養過兩州之人,綽綽有餘。”

    ...聽起來,雲州應該是丘陵地形。許七安恍然的點頭。

    五大陸地基本地形中,丘陵是最肥沃、物產最豐富的。上輩子所謂的魚米之鄉,便是在江南丘陵。

    豫州、漳州這兩個大奉糧倉屬於平原,而南疆是山脈地形,遍地都是高山,良田很少。

    紫陽居士沉聲道:“雲州還有一個地理優勢,它緊靠著南海,不用擔心腹背受敵的情況。退一步說,實在不行,也可以出航。

    “巫神教與大奉在邊境摩擦日漸嚴重,他們如果想製造內亂,讓大奉自顧不暇,選擇雲州是個明智之舉。”

    被你這麼一說,我怎麼感覺這趟雲州之行是團滅之旅?呸呸呸,童言無忌,童言無忌....

    “不用擔心,”彷彿看穿了許七安的擔憂,紫陽居士笑道:“大奉雖然問題很嚴重,但大抵還算平靜,朝廷的威嚴還在。

    “即使巫神教在雲州謀劃著身,也隻敢躲在暗中,不會明著來。這段時間閑來無事,熬了幾隻鷹,回頭送你一隻,若是雲州出現突發情況,可以用鷹傳書。比走驛路要快。”

    可再快,一來一回也得好些天吧....果然,沒有手機的世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第一百九十一章 殺敵
        

    大奉打更人京察風雲第一百九十一章殺敵大奉地理誌記載,雲州縱橫六萬裏,物產豐富,農桑、瓷器、草藥等等。武宗皇帝揭竿而起之前,雲州的富庶程度,在大奉各州可以排進前五。

    官道迢迢,蜿蜒著通往天邊,兩邊是黑土田野,遠處是連綿起伏的山巒。

    陽光剛升起沒多久,空氣中殘留著昨夜的低溫,一百多人的隊伍緩緩在官道前行。

    馬蹄“噠噠”聲裏,夾雜著車輪轔轔。

    “元景初年,雲州總人口達五百萬之數。而後,黃冊每十年編造一次,人口逐步銳減,元景30年,雲州人口三百五十多萬。現在是元景36年,再有四年就是重造黃冊之年,不知道這雲州還剩多少人口?”

    張巡撫掀開簾子,感慨著說道。

    30年裏人口縮減150萬,非常恐怖,而真實縮減人口隻會比這更多。因為雲州土地肥沃,不鬧天災的情況下,是不用考慮饑荒問題。

    也就是說,30年裏正常繁衍生息,人口是可以穩步增長的

    從500萬到350萬,可不是簡單的做減法,實際縮減人口至少再翻一倍許七安嘴裏飆出一聲國罵:“什麼鬼地方。”

    張巡撫看了他一眼,繼續道:“這損失的人口,一半是因為賦稅太重,棄田當了流民,或進城另謀生路,或落草為寇,這些人都是不記在黃冊裏的。

    “再就是匪患嚴重,燒殺劫掠,雪上加霜。有時候山寨土匪為了補充勞力,會主動下山劫掠百姓。嗬,山匪當然也不在黃冊之內。”

    許七安目光無聲的眺望遠方,耳邊聽著張巡撫的話,心裏則在分析

    元景初年還有五百萬人,元景十年的時候,人口還是縮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