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fw] 道教的產生

[fw] 道教的產生

道教的產生



--------------------------------------------------------------------------------



    道教形成於東漢的中後期。它之所以產生,不是偶然的,而有其所以產生的歷史條件和社會思想淵源,並經長期的醞釀和積累的必然結果。

歷史背景
    第一,中國封建社會由戰國進入秦漢時代,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當時的世界上居於發達的領先地位。但是,秦漢的社會發展,又受到封建生產方式的制約,呈現時起時伏的波浪式延展的趨勢。即使在秦漢鼎盛時期,社會矛盾也很尖銳。在封建生產關係的基礎上,地主階級和封建國家對廣大農民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土地兼併也日益加劇,使得「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貧民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無聊,亡逃山林,轉為盜賊,赭衣(囚徒)半道,斷獄歲以千數」。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民對地主階級的反抗也日益增多。封建統治者如何對付農民的反抗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迫切問題。秦王朝以法家思想為指導,實行嚴刑峻法,僅憑暴力真壓以加強其統治,又迷信神仙方士,大搞鬼神祠祀,夢想由一世至萬世,但卻轉瞬之間即為農民大起義的怒濤所覆滅,從而震撼了整個地主階級,迫使繼起的漢王朝統治者不得不從中吸取教訓,結合實際,重新調整其所謂「治國理民」的理論和策略,實行約法省禁與清靜無為相結合的「黃老政治」,以安定社會秩序。於是,社會經濟得到了較快的恢復和發展,出現了「文景之治」的繁榮景象。漢武帝即位之後,他憑借幾代經營積蓄起來的雄厚資財,連續發起反擊北方匈奴的侵擾和開拓西南疆域的大規模戰爭,擴大和鞏固了邊防陣地。中國封建社會,處於空前強盛時期。但同時卻「多殺士眾,竭民財力,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大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蓄)積至今未復,亡德澤於民」。封建社會的固有矛盾愈來愈尖銳。到武帝晚年,「郡國盜賊群起」,農民紛紛起義。「南陽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齊有徐勃,燕趙之間有堅盧、范生之屬。大群至數千人,擅自號,攻城邑,取庫兵,釋死罪,縛辱郡太守、都尉,殺二千石,為檄告縣趣具食;小群以百數,掠鹵鄉里者,不可勝數也」。
    西漢王朝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便由盛而衰,最後終於滅亡。光武雖號中興,但這個東漢王朝卻是建立在農民起義的火山上的,只有光武、明帝和章帝三代,社會稍為安定。
    從和帝開始,世家大族和地方豪強勢力迅速膨脹,並在政治上逐步形成外戚與宦官兩大集團,彼此爭奪政治權力,把持朝政;地方官吏則貪殘專恣,不奉法令,侵冤小民。東漢王朝的統治日益腐朽和黑暗,整個社會一直動盪不安,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莫大的痛苦。特別是在外戚、宦官兩大集團激烈爭奪政權的過程中,豪強地主大量兼併土地。廣大農民喪失土地後,一部分淪為依附豪強地主的佃農或僱傭,受著極其殘酷的剝削,更多的農民則變成無家可歸、輾轉道路的流民,處境尤其悲慘,被迫起為「盜賊」,甚至出現「貧困之民,或有賣其首級以要酬賞,父兄相代殘身,妻籋相視分裂」等目不忍睹的悲慘景象。加以當時自然災害頻仍,疫病流行,廣大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造成人民深重苦難的現實世界,是宗教賴以滋生的氣候和土壤。一方面,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廣大人民群眾,在擺脫秦王朝的奴役之後,又受到新建的漢王朝日益沉重的壓搾而痛苦不堪。但他們當時受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局限,生產規模小,生產力水平低下,科學知識十分貧乏,人民群眾既無法避免、也無法理解封建壓迫和自然災害所造成的社會不平與人世苦難的根源,他們渴望擺脫苦難,而又找不到出路。
    因此往往幻想有一種超人間的力量來伸張正義,並幫助他們改善處境,於是就把希望寄托在神靈的護皊上。這是產生宗教的內在條件;另一方面,統治階級在面臨嚴重的社會危機的時候,也極力企圖利用宗教來麻痺人民反抗的意志,宣揚君權神授,藉以消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人民抗爭的風暴,同時也希望宗教成為他們統治的後盾,祈求「長治久安」和個人的福壽康寧。在上列兩種條件下,宗教的產生,就成了客觀的社會需要。
    第二,漢代統治思想的宗教化,也直接為道教的產生提供了有利的社會條件。
    秦王朝的覆滅,暴露了單靠嚴刑峻法和暴力真壓,並不能解決社會矛盾,治國安民。漢初奉行黃老之術,雖然使社會矛盾得到了緩解,也未能防止封建社會固有矛盾的發展,以致到漢武帝時,又面臨「盜賊群起」、農民以暴力反抗官府的事件「不可勝數」的嚴重社會問題。為了在不可避免的社會矛盾中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們鑒於歷史上「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的經驗,企圖借助鬼神的威力,加強「文武並用」的「長久之術」,以使黎民百姓成為規規矩矩的順民。
    《淮南子》明確主張「因鬼神為禨祥,而為之立禁」,「借鬼神之威,以聲其教」。
    漢武帝更是身體力行,他即位之後,「尤敬鬼神之相」,重用神仙方士,大搞祠神求仙活動。為適應封建統治階級利用神權維護皇權的需要,董仲舒的宗天神學也應運而生。他援引陰陽五行學說,重新解釋儒家經典,建立了一套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神學體系,把「天」說成是有意志、有目的、能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具有無上的權威,是「百神之大君」。認為自然界日月星辰的運行,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人類社會的治亂興衰,吉凶禍福,都是由這個「大君」的意志所決定的。而帝王則是「承天意以從事」。當帝王的行為體現了天意,積善累德,天就降符瑞任命他、嘉獎他;當帝王違反了天的意志,有了過失,天就降災異警告他,讓他改過;如果屢告不改,就要受到天的懲罰。這種「天人感應」思想,實際上是一種「善惡報應」思想的表現,是宗教思想的核心內容,它為封建專制中央集權的統治提供了理論依據。這種宗天神學,縱貫於昭、宣、元、成、哀、平各代,在政治生活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董仲舒不僅是一個宣揚「天人感應」、陰陽災異的宗天神學家,而且還是神仙方術的鼓吹者。他在《春秋繁露》這一著作中,不僅以神秘的陰陽五行學說附會儒家經義,而且還創造求雨、止雨儀式,登壇祈禱作法,集儒生、巫師、方士於一身。他將儒學加以宗教化,促使儒生與方士合流。以董仲舒為前導,在漢王朝的支持下,讖緯之學逐漸興起。「讖」是一種假托神意製造的政治預言,「詭為隱語,預決吉凶」,源出巫師和方士,由來已久。「緯」是以神意來對儒家經典所作的解釋,把儒家六經宗教化,把孔子神化為超人的教主。二者的形式雖然不同,但就其宗教神秘主義的實質來說,則是一樣的。所以,「迨彌傳彌失,又益以妖妄之辭,遂與讖合而為一」,合稱讖緯之學。
    西漢末年,這種讖緯之學極為盛行。漢光武也是靠圖讖起家的,即位以後,更是大力提倡,使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官方之學,於是整個社會都籠罩在濃厚的宗教神秘主義氣氛之中。
    這種氣氛,顯然是孕育道教極為重要的氣候和土壤。再加上佛教在漢代的傳入,也給某些神仙方士創立道教提供了啟示,成為道教產生的助產劑。可見道教的產生,乃是當時客觀的社會歷史條件所決定的。
    當然,有了這種氣候和土壤,還必須要有產生道教的種子。沒有這種種子,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憑空產生。道教既是中國本民族的傳統宗教,因而這種種子的來源也只能從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中去尋找。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就有必要進一步考察它的思想淵源。

TOP

思想淵源


    道教的思想淵源是「雜而多端」的,大體有以下幾種主要因素:
    首先是道家思想。道家和道教,本來是有區別的。先秦道家,是以老、莊為代表的哲學派別,而道教乃是東漢形成的一種宗教。但二者又不是毫無聯繫的。道教創立的時候,奉老子為教主,以老子《道德經》為其主要經典,規定為教徒必須習誦的功課。《道德經》的基本思想是「道」,並把道視為超時空的天地萬物的根源,既有本體的意義,也含有規律的意義,其界屬模糊不清,「玄之又玄」,十分神秘,不同的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說。《莊子》更把道解釋成為:「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並謂「黃帝得之,以登雲天;顓頊得之,以處玄宮;禺強得之,立乎北極;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說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東維,騎箕尾,而比於列星。」這種以道為萬古常存、得道以後便可以長生久視、成為神仙的思想,為後來的道教所汲取。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它從宗教的角度把道說成是神異之物,靈而有信,「為一切之祖首,萬物之父母」,並與神秘化了的元氣說結合起來,認為道是「虛無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其大無外,其微無內」,無形無名,有清有濁,有動有靜,「萬象以之生,五音以之成」,宇宙、陰陽、萬物,都是由它化生的。
    道教還把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這種思想在道教產生之前就有了。東漢明帝、章帝
之際,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稱:「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
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明,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把老
子與道合而為一。道教繼續發揮了這種思想。
    《太平經》曰:「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顯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無不在。不在之在,在乎無極。無極之極,極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極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應十方。敷有無之妙,應接無窮,……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傳為張陵(或為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也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其後《混元皇帝聖紀》又稱:「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也。」於是老子與道便被神化為眾生信奉的神靈。道是天地萬物之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這說明哲學家老子和哲學範疇「道」在道教中已被神化為天上的神靈。因此,信道也就變成了信神,崇奉老子亦即崇奉天神。修道成仙思想乃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的教理教義和各種修煉方術,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而展開的。道教的命名,也與它的基本信仰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此可見,道家思想乃是道教最為重要的思想淵源之一;道家哲學乃是它的理論基礎之一。《魏書·釋老志》在談到道教的本源和宗旨時便稱:「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千變萬化,有德不德,隨感應物,厥跡無常。……其為教也,鹹蠲去邪累,澡雪心神,積行樹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昇天,長生世上。」這裡所說的道家,就是指道教。正因為道教的形成和發展,與道家老子確有不解之緣,所以人們習慣上常常把道教也稱為道家。
    先秦道家後來演變為黃老之學。這種黃老之學是以道家的清靜養生、無為治世為主,但汲取了陰陽、儒、墨、名、法各家的部分內容,已不完全是先秦的道家,而是被稱為黃老術的新道家。後來,黃老養生之術演變為道教的修煉方術,奉黃老術的黃老道家便是道教的前驅。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對道家思想曾作過這樣的評述:「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是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他所說的道家,就是指黃老道術的新道家。司馬談的這種觀點,被東晉道士葛洪所採用。
    葛洪依據司馬談的這種觀點,從神仙道教的基本立場出發,闡述了他的道本儒末、道高於儒的思想,以為道家之教「務在全大宗之樸,守真正之源」,主張「包儒墨之善,總名法之要」,吸收各家之長,來建樹其神仙道教的理論體系。在修道方法上,他也主張「內寶養生之道,外則和光於世,治身而身長修,治國而國太平。以六經訓俗士,以方術授知音,欲少留則且止而佐時,欲升騰則凌霄而輕舉」。這就是他的「外儒內道」和儒道雙修、內外兩得的兩重人格的本質表現,也是上層化的士族貴族神仙道教的一個顯著特點。
    其次,道教還汲取了儒家的倫理綱常思想。這種倫理綱常的核心是「三綱五常」,這是封建社會中最主要的道德規範。
    這種倫理綱常思想,是儒家導其源,道教纘其緒,作了繼承和發展。在道書中,雖然很少提到三綱五常的名稱,但宣揚這種倫理道德思想頗力;在宣揚這些倫理道德的時候,往往與它的長生成仙思想結合起來,而且以「神」的威力驅使人們去奉行,這對維護封建社會的倫常和秩序,更容易發揮其特殊的作用。《荀子·禮論》提出「禮有三本」之說,認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董仲舒則認為「王道之三綱可求於天」,把三綱五常說成是天經地義。《太平經》汲取了這些思想,提出「人亦天地之子也,子不慎力養天地所為,名為不孝之子也。」並稱:
    「子不孝,弟子不順,臣不忠,罪皆不與於赦。令天甚疾之,地甚惡之,以為大事,以為大咎也。鬼神甚非之,故為最惡下行也。」又謂:「子不孝,則不能盡力養其親;弟子不順,則不能盡力修明其師道;臣不忠,則不能盡力共事其君,為此三行而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惡之,死尚有餘責於地下,名為三行不順善之子也。」《太平經》不僅繼承儒家旨趣,大肆宣揚天、地、君、父、師信仰的重要,而且還第一次將「天地君父師」合為一體,這在當時儒家的經典中尚未如此,而這正是後來社會上「天地君親師」信仰的由來,其影響尤其深遠。《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亦說:諸欲修道者,務必「臣忠、子孝、夫信、婦貞、兄敬、弟順,內無二心。」它特別強調「事師不可不敬,事親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仁義不可不行。」《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中,更把儒家的許多封建倫理道德規範都包括進去了,它說:「與人君言,則惠於國;與人父言,則慈於子;與人師言,則愛於眾;與人兄言,則悌於行;與人臣言,則忠於君;與人子言,則孝於親;與人友言,則信於交;與人婦言,則貞於夫;與人夫言,則和於室;……與奴婢言,則慎於事。」這樣,把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各種關係的道德規範都講到了,用「忠」、「孝」、「慈」、「愛」、「惠」、「悌」、「和」、「貞」、「信」、「慎」等道德規範來調整各種不同的人與人的關係,比儒家講得更集中,更全面。
    先秦儒家思想,到西漢董仲舒為之一變。董仲舒以「天人感應」為核心的宗天神學以及隨之而起的讖緯神學,均為道教直接所吸收,成為道教的重要淵源。如《河圖紀命符》說:
    「天地有司過之神,隨人所犯輕重以奪其算紀。……又人身中有三屍。三屍之為物,實魂魄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饗食人祭醊。每到六甲窮日,輒上天白司命,道人罪過。過大者奪人紀,小者奪人算。故求仙之人,先去三屍,恬淡無慾,神靜性明,積眾善,乃服藥有益,乃成仙。」這類神秘的東西,幾乎原封不動地為後來的道教所吸收,並加以發揮。其他如「少室山有玉膏,服即成仙」;崑崙山為仙人集聚之所;西王母為賜授仙經、指導修道之神;黃帝原本北斗黃神,即位後即「一道修德,唯仁是行」,最後乘龍上天;五嶽四海和人的耳、目、鼻、齒、發皆各有神;以及星象預示吉凶之說和召神劾鬼之術,如此等等,均是便於道教利用的資料。

TOP

    此外,《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對道教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東漢時的《太平經》就是「以陰陽五行為家」,而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乃是假借《周易》爻象的神秘思想來論述修仙的方法,對後世道教的影響甚大,被稱為「萬古丹經王」。此後,以易學和陰陽五行思想來闡發道教的內外丹法的道教學者相繼不絕。
    道教也汲取了墨家思想。章太炎先生早就指出過:道教思想是「本諸墨氏,源遠流長。」墨子提倡尊天明鬼,這種思想顯然是被道教所吸收,這方面無須多加說明。此外,墨子還站在小生產者的立場上,提倡自食其力和互利互助。墨子在《非樂》上提出「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在《天志》下又反對「不與其勞獲其實」。《太平經》亦強調「人各自衣食其力」,反對「強取人物」。墨子在《兼愛》中主張人與人之間應當實行「兼相愛,交相利」的原則;在《尚賢》下又認為「為賢之道」就是「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勸以教人」,只有這樣,才可以使「饑者得食,寒者得衣,亂者得治」;反之,他在《尚同》上說,若「至有餘力,不能以相勞;腐朽余財,不能以分;隱匿良道,不以相教」那就會使「天下之亂,若禽獸然」。《太平經》亦強調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互利思想,主張有財物的人應當「樂以養人」,「周窮救急」。它認為天地間的一切財物都是「天地中和之氣」所生,應屬於社會公有,不應為私人所獨佔。認為「此財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養人也。此家但遇得其聚處,比若倉中之鼠,常獨足食,此大倉之粟,本非獨鼠有也;少(小)內(指帝王的私庫)之錢財,本非獨以給一人也;其有不足者,悉當從其取也。愚人無知,以為終古獨當有之,不知乃萬屍(戶)之委輸,皆當得衣食於是也」。又稱:「或積財億萬,不肯救窮周急,使人饑寒而死,罪不除也。」有道德的人也應當以道德教人,否則也是犯了「不可除」的彌天大罪。認為「人積道無極,不肯教人開蒙求生,罪不除也。……
    人積德無極,不肯教人守德養性為謹,其罪不除也」。它也反對「智者」欺負「愚者」,「強者」欺負「弱者」,「少者」欺負「老者」。說「或多智,反欺不足者;或力強,反欺弱者;
    或後生,反欺老者,皆為逆,故天不久佑之。何也?然智者當苞養愚者,反欺之,一逆也;力強者當養力弱者,反欺之,二逆也;後生者當養老者,反欺之,三逆也。與天心不同,故後必有凶也。」《太平經》的這些思想,顯然都是墨子有關思想的繼承和發展。道教的有些神仙方技和變化方術,也依托墨子。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記有《墨子丹法》,《遐覽》記有「變化之術」的《墨子五行記》,稱「其法用藥用符,乃能令人飛行上下,隱淪無方」。《神仙傳》又記載孫博、封衡皆宗墨子,孫博「治墨子之術,能令草、木、金、石皆為火光,照耀數里,亦能使身成火,口中吐火」;封衡自幼學道,有《墨子隱形法》一篇。葛洪還把墨子列入《神仙傳》,說他外治經典,內修道術,精思道法,想像神仙,後得神人授書,「乃得地仙」。可見,墨子在道教信仰中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道教在產生過程中,除吸收以上所說的這些古代文化思想之外,還吸收了傳統的鬼神觀念和古代的宗教思想與巫術。
    在中國古代社會中,人們對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甚為崇拜,視之為神靈,對他們進行祭祀和祈禱,並由此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天神、地*和人鬼的神靈系統。道教承襲了這種鬼神思想,並將這個神靈系統中的許多神靈作為道教神靈的組成部分。古代殷人認為,卜筮可以決疑惑、斷吉凶;巫師可以交通鬼神,依仗巫術可以為人們祈福禳災。這種巫術,也為道教所吸收和繼承。
    道教對戰國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術也作了繼承,並有所發展。早在《莊子》和《楚辭》裡,有關神仙思想的言論已屢見不鮮。稍後,在燕齊和荊楚等地均出現了鼓吹長生成仙的方術。這種神仙方術原無系統的理論,後來,這些方士利用戰國時齊人鄒衍所論終始五德之運的五行陰陽學說加以解釋,從而形成了所謂的神仙家,即方仙道。秦皇、漢武對此都「莫不甘心」,求之「如恐弗及」,以致「自言有禁方、能神仙」之徒多到「不可勝數」的地步。傳說崇尚方仙道的宋毋忌、鄭伯僑等都嚮往神仙、「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之事」。以後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方術皆為道教所承襲,神仙方術衍化為道教的修煉方術,神仙方士也逐漸衍化為道士。
    由此可見,道教和我國傳統文化的許多領域都有血肉相連的密切關係,它的產生,乃是中國傳統文化直接孕育的結果。但從孕育到最後形成,經歷了一個較長時間的逐步衍化的醞釀過程。早在戰國之末,已有鼓吹長生成仙的所謂方仙道的漸次興起。西漢末年,由於讖緯神學的盛行,黃老學向宗教化的方向發展,隨即又有黃老學與方仙道相結合的所謂黃老道的出現。這些可視為道教的胚胎。不過它仍屬於類似宗教的信仰,尚未正式形成為宗教組織,行其術者一般謂之方士,還未稱為道士。到了前後漢交替的時候,開始出現方士又稱道士的情況。《漢書·王莽傳》說:「先是衛將軍王涉,素養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記,為涉言孛星掃宮室,劉氏當復興,國師公姓名是也。涉信其言。」這個鼓吹王涉造王莽反的西門君惠,在桓譚的《新論·辨惑》中仍稱方士。又據《後漢書·祭遵傳》記載,鼓動涿郡張豐造漢光武反的,也是道士:「初,豐好方術,有道士言豐當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豐肘云:『石中有玉璽。』豐信之,遂反。」《後漢書·許曼傳》載:「許曼……祖父峻,……行遇道士張巨君授以方術,所著《易林》,至今行於世。」《後漢書·第五倫傳》稱:第五倫「自以為久宦不達,遂將家屬客河東,變姓名,自號王伯齊,載鹽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這個第五倫看來並不是教徒方士,但因其隱姓埋名於民間,熱心為民眾公共衛生事業服務,經常為他們掃除垃圾,受到人們的尊敬,人們便以為他是道士,遂以道士稱之。說明道士之名在當時已為民間所熟知,而且視為一種尊稱。當時民間不僅有個別道士的活動,而且開始近於有組織的活動。如《後漢書·馬援傳》說:「初,卷人維汜,訞言稱神,有弟子數百人,坐伏誅。後其弟子李廣等,宣言『汜神化不死』,以誑惑百姓。十七年(指漢光武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遂共聚會徒黨,攻沒皖城,殺皖侯劉閔,自稱『南嶽大師』。」同書《臧宮傳》云:「十九年(43),妖巫維汜弟子單臣、傅鎮等復妖言相聚,入原武城,劫吏人,自稱將軍。」同書《桓帝紀》又稱:建和二年(148)「冬十月,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署置官屬,又南頓管伯亦稱『真人』,併圖舉兵,悉伏誅」。從這些起義的組織者相信「神化不死」以及自稱「南嶽大師」、「黃帝子」、「真人」和封建史學家稱之為「妖巫」等事實來看,表明當時民間已有類似於道教的組織存在了。
    由於上述各種條件已經具備,因而在經過了從方仙道到黃老道的長期醞釀之後,到東漢中後期,早期道教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便相繼正式出現。



註:
     《漢書》第4冊1137頁,第10冊3157頁,第9冊2887頁,第8冊2505頁,中華書局,1962年
     《史記》第10冊3151頁,第2冊451頁,中華書局,1959年
     《資治通鑒》第4冊1780頁,中華書局,1956年
     《十三經註疏》上冊第36頁,中華書局,1980年
     《道藏》第28冊108頁,第23冊674頁,第24冊271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文物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 《春秋繁露·郊義》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六
     《莊子集釋》第1冊246~247頁,中華書局,1982年
     《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第184頁,148頁,中華書局,1985年
     《春秋繁露·基義》
     《太平經合校》第405~406頁,中華書局,1960年
     《章太炎全集》第3冊449貞,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