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諸葛亮兵法(三)

諸葛亮兵法(三)

  謹  候

  ---------------------------------------------------------------

  原文

  夫敗軍喪師,未有不因輕敵而致禍者,故師出以律,失律則凶。律有十五焉,一曰慮,間諜明也;二曰詰,誶候謹也;三曰勇,敵眾不撓也;四曰廉,見利思義也;五曰平,賞罰均也;六曰忍,善含恥也;七曰寬,能客眾也,八曰信,重然諾也;九曰敬,禮賢能也;十曰明,不納讒也;十一曰謹,不違禮也;十二日仁,善養士卒也;十三曰忠,以身徇國也;十四曰分,知止足也,十五曰謀,自料知他也。

  譯文

  凡是將領領兵出師不利,都是因為輕視敵軍而產生的後果,所以軍隊在出師時要嚴格法律、法令,詳細考慮各種細節,按戰爭規律行事,否則的話仍然會招致滅亡。這些應該注意的問題有十五項:一是慮,要仔細地考慮、謀劃,探明敵人的所有情況;二是詰,盤問、追查,搜集敵人情報,並仔細判斷情報的真假;三是勇,見敵人陣勢威武強大的不退怯;四是廉,不為眼前小利所誘惑,以義為重;五是平,賞罰公正,公平合理;六是忍,忍辱負重,寄希望於未來更偉大的使命;七是寬,寬厚,寬宏大量,能包容他人;八是信,忠信、誠實,遵守諾言;九是敬,對有才德的人以禮相待;十是明,明白是非,不聽信攙言;十一是謹,嚴謹、慎重,不違禮不悖法;十二是仁,仁愛,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體貼下級官兵;十三是忠,忠誠報國,為了國家的利益,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十四是分,行為有分寸,守本分,做事情量力而行;十五是謀,足智多謀,能知己知彼。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治軍用兵必須嚴謹的問題。作者提出「師出以律」,要求將領治軍用兵都必須按原則辦事,否則就會「敗軍喪師」。接著,作者提出了十五項「律」,詳細陳述了治軍用兵必須遵循的十五項原則。這十五項原則,概括起來,就是中國兵法常說的,也是作者在多篇文章中反覆論述過的「仁、義、禮、智、勇、嚴、信」等項,這是造就一支仁義無敵之師的關鍵。任何一位想要有所作為的將領,必須遵循這些原則,才能帶好兵,打勝仗。

  拓例

  甘寧談笑自若退敵
  三國時期,赤壁之戰以後,孫權和劉備的聯軍乘勝追擊曹操的敗軍,一直追到南郡。駐守南郡的魏國大將曹仁,以逸待勞,擊敗了吳國的先頭部隊。周瑜大怒,準備調兵遣將,與曹仁決一雌雄。
  甘寧上前勸阻,他認為南郡與夷陵互為犄角,應該先襲取夷陵,然後再進攻南郡。吳軍大都督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議,命他領兵攻取夷陵。
  甘寧率軍直逼夷陵城下,與魏軍守將曹洪激戰二十餘回合,曹洪敗走,領兵往南郡退逃。甘寧命令部下,迅速奪取了夷陵。
  甘寧手下兵員很少,只有幾百人,入城後立即招兵,也不過千人。當天黃昏,曹仁派曹純和牛金引兵與曹洪匯合,共聚五千餘人,把夷陵城團團圍住。曹軍架設雲梯攻城,被甘寧守軍擊退。
  第二天,曹軍構築高樓,然後士兵在高樓上向城中射箭,頓時箭如雨發,射死射傷不少吳軍兵士。吳軍將士都有些害怕,唯獨甘寧有說有笑同往常一樣,毫不緊張。他命人收集曹軍射來的數萬枝箭,選派優秀箭手,與魏軍對射由於甘寧率軍沉著應戰,頑強固守,曹軍無法攻破城池。不久,周瑜派來救兵,配合甘寧擊退曹軍。周瑜為甘寧解圍後,親自慰勞守城將士,並為甘寧記了一功。甘寧臨危不懼,沉著鎮定,談笑自若,在軍中傳為美談。

  機  形

  ---------------------------------------------------------------

  原文

  夫以愚克智,逆也;以智克愚,順也,以智克智,機也。其道有三,一曰事,二曰勢,三曰情。事機作而不能應,非智也;勢機動而不能制,非賢也;情機發而不能行,非勇也。善將者,必因機而立勝。

  譯文

  大凡愚笨的人能夠戰勝聰明的人,是違反常理的偶然事件;聰明的人能夠戰勝愚笨的人,是合乎常理的必然事情;而聰明的人在一起交戰,就全看掌握戰機如何了。掌握戰機的關鍵有三點:一是事機,二是勢機,三是情機,當事情已經發生,有利於己而不利於敵時,不能作出相應的反應,不能算是聰明;當形勢發生變化,有利於己而不利於敵時,去不能拿出克敵制勝的辦法,也不夠賢者的資格;當整個態勢已經很明確對己方有利時,卻不能斷然採取行動,這也不能算是勇敢。所以,善於指揮軍隊的將領,一定要根據情況的變化,掌握時機取得勝利,即因機立勝。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用兵的戰略思想,講究一個「因機而立勝」,也就是順應形勢,把握戰機,從而克敵致勝。這是為將之人應有的戰略素養。戰爭中,情況瞬息萬變,指揮全軍的將領,如不能審時度勢,捕捉戰機,及時用兵,後果可想而知。有勇無謀,只知蠻幹的將領是愚蠢的將領,沒有不失敗的。

  拓例

  敗兵追敵勝在謀
  曹操征伐張繡,勢在必得,可是一天突然率兵撤退。張繡大喜,親自帶兵追擊曹操。謀士賈詡對張繡說:「不要去追,追的話肯定要吃敗仗。」張繡不聽賈詡的意見,領兵前進與曹操交戰,結果大敗而歸。
  賈詡見張繡吃了敗仗回來,馬上對張繡說:「趕快再去追擊,再次交戰必定能夠取得勝利。」張繡推托說:「先前沒有採用您的意見,以至於到這種地步。如今已經失敗,怎麼又要追呢?」賈詡說:「戰鬥形勢起了變化,趕緊追擊必能得勝。」張繡聽從了賈翊的意見,連忙聚集敗兵前去追擊,與曹軍大戰了一場,果然得勝而歸。
  張繡雖然打了勝仗,卻不得其解,他問賈詡:「我先用精兵追趕撤退的曹軍,而您說肯定要失敗;我敗退後用敗兵去襲擊剛打了勝仗的曹軍,而您說必定取勝。事實完全像您所預言的,為什麼會精兵失敗、敗兵得勝呢?」賈詡說:「這好理解,您雖然善於用兵,卻不是曹操的對手,曹軍剛撤退時,曹操必須親自壓陣;我們追兵雖然精銳,但不是他們的對手,因此我知道我軍必敗。曹操先前在進攻您的時候沒有發生任何差錯,卻突然退兵了,肯定是國內發生了什麼事。曹操現已打敗您的追兵,必然是輕裝快速前進,即使留下一些將領在後面掩護,那些將領出也不是您的對手,因此,您雖用敗兵而打起來必定得勝。」張繡聽了表示十分信服。

  重  刑

  ---------------------------------------------------------------

  原文

  吳起曰:鼓鼙金鐸,所以威耳,旌幟,所以威目,禁令刑罰,所以威心。耳威以聲,不可不清;目威以容,不可不明;心威以刑,不可不嚴。三者不立,士可怠也。故曰,將之所麾,莫不心移;將之所指,莫不前死矣。

  譯文

  吳起說:「軍隊中敲擊鼙鼓、金鋒的目的,在於引起士卒在聽覺方面的敏銳注意力,聽從指揮,揮舞旗幟,在於集中士卒在視覺方面的注意力,而各項法規、禁令及刑罰的目的在於管理士卒,節制士卒的行動。」在軍隊中,用聲音引起士卒的注意,要求士卒聽從指揮時,發聲的器具必須音質清脆宏亮;用旗幟來指揮士兵作戰時,旗幟的顏色要鮮明、醒目;用刑罰、禁令來約束士卒的行動時,執法必須公正、嚴明。如果做不到上述三點,軍容就會紊亂,士卒就會渙散、懈怠。所以說,在指揮部隊的問題上,應該達到這樣的程度:只要將帥的指揮旗幟揮舞搖動,部下就會英勇前進,只要將帥的命令一下,所有的士卒就會同仇敵愾,拚死上前,報效國家。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從嚴治軍問題,這是一個人人都知道的題目。但諸葛亮在這個普通的題目中有他的獨到之處,一開
  頭就引用傑出的軍事家吳起的話,提出「威耳、威目、威心」的見解,接著,從這三個方面深入論述了由表及裡從嚴治軍的思想,這就不是人人都懂得的了。尤其對「威耳」的論述,更表現了作者的高明;一支軍隊不但要求內在方面講求軍容嚴整,令行禁止,賞罰分明;而且要講求外在的「鼓鼙金鋒」,軍威雄壯,既振奮軍心,又威鎮敵膽。這樣的軍隊,
  當然就能做到「將之所麾,莫不心移;將之所指,莫不前死」了。諸葛亮所論,實在是治軍的精髓。

  拓例

  嚴明賞罰奏奇效
  春秋末期,魯國國都北邊的一個大柴蕩著火,天刮北風,火勢向南蔓延,快要危及國都。國君魯哀公親自救火,但他旁邊只有幾名隨從,許多人都去追趕被火逼出來的野獸,卻不去救火。魯哀公很生氣,把孔子召來,問他應該怎麼辦。孔子說:「那些追趕野獸的人又快活又不受處罰,而救火的人又勞苦又沒有獎賞,這就是救火的人少的原因。」魯哀公說:「你的意見很好,應該賞罰分明。」孔子說:「現在是危急時刻,來不及去賞救火的人,再說,凡是救了火的人都要獎賞,國家的花費就很大,您只要用刑罰就管事。」於是,魯哀公下令說:「不救火的人,與戰爭中投降叛逃者同罪;追趕野獸的,與擅入禁地的同罪。」這道命令頒布後,火很快就被撲滅了。

  善  將

  ---------------------------------------------------------------

  原文

  古之善將者有四,示之以進退,故人知禁;誘之以仁義,敵人知禮;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勸;決之以賞罰,故人知信。禁、禮、勸、信,師之大徑也,未有綱直而目不舒也。故能戰必勝,攻必取。庸將不然,退則不能止,進則不能禁,故與軍同亡,無勸戒則賞罰失度,人不知信,而賢良退伏,諂頑登用,是以戰必敗散也。

  譯文

  從古至今,善於領兵打仗的將領用兵的原則有四點:令出如山,向部下講明什麼是進,什麼叫退,什麼是不應該做的;用仁、義的思想教育部下,使士卒能知書達禮;告誡部下明辨是非,使士卒能互相勉勵,規過勸善;嚴格賞罰,使士卒不敢渙散,有信用,上述四點基本的原則:禁、禮、勸、信是部隊中的重要規範,如果徹底做到了這四點,就好像主要的支架已經搭好,其它的細微末節也就自然地順展開來,有了法規,具體的內容也就明晰了,這樣軍隊就能戰必勝,攻伐時得其所需。無能的將領做不到這四點:沒有規制,一旦下令撤退,士卒不聽指揮,抱頭鼠竄;而下令進攻時,則沒有節制,步調不一,甚至紛紛逃避,怠慢拖延,全軍也就難逃滅亡的下場;勸戒不明,賞罰無度,失信於士卒,上下不能一心,賢德之人紛紛遠走,諂媚狡猾的小人得勢,這樣的將領帶出的部隊,一定會每戰必敗。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從正反兩方面詳盡論述了帶兵的原則。他把這些原則歸結為四項:禁、禮、勸、信」,並且把這些原則稱之為治軍的「大經」。「大經」者,也就是最重要的規範準則了。接著,他又從反正論述,說明違背這四項原則的嚴重危害,把不按四項原則治軍的將領稱作「庸將」,指出他們必敗的下場。這樣正反結合的論述,說得十分透徹、突出,引人警覺。

  拓例

  李自成汝州決戰
  1643年,孫傳庭率明軍主力部隊進抵汝州,與李自成起義軍進行決戰。9月孫傳庭軍隊攻中寶豐,進抵郟縣城下。李自成隨機應變,他憑借郟縣城下的深溝高壘,堅守不戰,把明軍的主邊部隊拴在郟縣,同時派遣一支精銳部隊,一直向北,繞過嵩山,從背後襲擊離汝州僅幾十里的白沙。由於白沙是從洛陽到汝州的必經之地,攻佔白沙,就斷絕了明軍的運輸線,數萬明軍的糧食供應頓時成了大問題,軍心動搖。汝州城下的明軍嘩變。孫傳庭見勢不妙,決定自己先回洛陽籌運糧餉,而讓總兵陳永福留下指揮大軍。本已軍心不穩的明軍,見主帥突然離去,更加混亂,許多士兵紛紛離去。農民軍內部又查獲了向孫傳庭暗送情報的奸細,清除了隱患。李自成抓住戰機,集中兵力,積極反攻,步兵與騎兵互相配合,使明軍倉皇失措,不得不迅速撤退。
  這時,天下大雨,道路泥濘,明軍攜帶的大量戰車無法前行,士兵們又不願推車。數千輛戰車停在路上,擋住了明軍的退路,車倒馬翻。農民起義軍趁機追上明軍,明軍大亂,毫無鬥志,卻又無處藏身,死者達數千人之多。明軍總兵高傑見大勢已去,急忙帶領明軍向西逃竄。農民軍緊緊追擊,不給明軍喘息的機會,一晝夜追擊二百里,終於在孟津將明軍全部阻截住,並將其圍殲。明軍死亡4萬餘人,戰車也損失殆盡。仍然留在郟縣來不及撤退的陳永福所部明軍,也被農民軍包圍,大部被消滅。先期返回洛陽的明軍主帥孫傳庭,眼看全部覆沒,自殺未遂,被手下的殘兵擁入潼關。
  汝州決戰以後,明王朝用以真壓農民起義軍的有生力量便幾乎被全部消滅,再也無力向農民軍發起進攻。3個月後,李自成率軍攻佔陝西,隨後進入山西、直隸(現河北省)。1644年4月25日,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身亡,明朝的統治就此結束。

  審  因

  ---------------------------------------------------------------

  原文

  夫因人之勢以伐惡,則黃帝不能與爭威矣。因人之力以決勝,則湯、武不能與爭功矣。若能審因而加之威勝,則萬夫之雄將可圖,四海之英豪受制矣。

  譯文

  如果能順應百姓的心願來征伐邪惡勢力,就是黃帝也不能與這樣的行為相比,如果能借助百姓的力量,群策群力獲得勝利,那麼就是商湯、周武王也不能與這樣的功勞相比。在此基礎上,審時度勢,以德威服人,則在下的各路英雄都會屈服這樣的將帥之下,四海之內,各方豪傑則也會甘心受到節制。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用兵原則,提出出兵要「審因」和「威勝」。所謂「審因」,就是要順應時勢,師出有名,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要打正義的戰爭。師出有名,打正義戰爭,才能得到群眾的擁護。「威勝」則要求為將之人,善於憑借這種群眾擁護而形成的群眾力量的優勢取勝。一員將領能達到「審因」和「威勝」的要求,就可以成為萬夫莫當的大將,征服四海的豪傑了。

  拓例

  姜子牙伐紂滅商
  商朝最後一個君主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殘酷暴虐、荒淫無度的庸君。他肆意殺害宗室大臣,毒刑整人。他以殘害百姓為樂。有的忠君大臣多次強諫,紂王竟不悔悟,反而惱羞成怒,殺的殺,趕的趕。有的大臣沒辦法只好棄官憤然出走。像紂王手下的名臣姜子牙就是其中的一個。
  周武王決心發兵來滅商,推翻紂王的殘暴統治。他先暗中派人到商,察看國情,瞭解情況。不久,被派去的人捎信說:「商朝國勢危殆,民心動亂。」武王認為伐商的時機還未到。後來,武王又接到報告說:「商,現在是壞人當道,宗室離心離德,一場大的暴動正在醞釀著。」武王還是按兵不動。最後,被派去的人又捎信說:「商朝的百姓只是內心憤怒,閉口不敢說話,卻咬牙切齒。」這時武王覺得伐商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他聯合八方諸侯國,向商朝發起總攻。昏庸的紂王自以為自己兵多士眾,派出17萬大軍迎戰。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兩軍相遇後,商朝前軍的奴隸兵突然陣前暴動起義,倒戈反擊,殺得商兵全軍潰敗。紂王逃奔鹿台自焚。

  兵  勢

  ---------------------------------------------------------------

  原文

  夫行兵之勢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大勢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風氣調和。地勢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門幽洞,羊腸曲沃。人勢者,主聖將賢,三軍由禮,士卒用命,糧甲堅備。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聽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矣。

  譯文

  大凡將帥領兵出征要注意三種情勢:天時、地利、人和,這是戰爭勝利的基本因素和條件。天時,就是指天氣晴朗、氣候溫和適中,寒暑不烈,不旱不荒,天象正常,沒有不祥的徵兆,這是有利於我方的自然因素。地利,就是指我方城牆高壘於險峻的地勢之上,有深溝、大河做天然屏障,地形複雜,深不可測,還有唯一的羊腸小路還曲折迂迴。人和,就是君主聖明將帥賢達,三軍上下守禮守法,整齊統一,士卒個個都能效命沙場,糧餉充足,武器堅利。卓越超群的將帥如果能憑借天時,就地利,依人和,就可以所向無敵,大獲全勝。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出兵打仗的戰術原則。文章指出,必須善於順應天時,善於利用地利,充分發揮人和。為將之人能做到這三點,就能「所向者無敵,所擊者萬全」了。

  拓例

  洛澗挫敵銳氣
  公元四世紀,中國呈南北對峙的局面。在南方,西晉皇族司馬睿稱帝,建立東晉政權。在北方,許多少數民族都建立了政權,史稱16國。公元357年,前秦的苻堅自立為帝。經過多次戰爭,苻堅統一北方,積極準備南下滅晉。
  公元383年5月,苻堅率幾十萬大軍,號稱百萬,浩浩蕩蕩南下攻晉。東晉派出謝石、謝玄、劉牢率軍迎戰,但東晉的軍隊只有8萬人,前秦的軍事力量處於絕對優勢地位。10月18日,前秦先頭部隊攻克壽陽,並派梁成率5萬軍隊進到洛澗,以阻擋從東面趕來援助的晉軍。東晉的援軍受阻,只好退守硤石。這時,苻堅得知在硤石的東晉軍隊兵力很少,糧食也不足,便以為可以一舉消滅東晉。於是,他把大軍留在項城,自帶8千輕騎趕到壽陽,並派朱序前往晉軍營中勸降。朱序本是東晉將領,戰敗被俘後被迫投降。他到晉軍營地見到謝石、謝玄後,不僅不勸降,反而告訴謝玄和謝石,前秦的軍隊準備不足,各路兵力尚未集結完畢,並建議趁此良機,進攻前秦軍隊的前鋒,挫其銳氣。謝石和謝玄接受朱序的意見。11月,晉軍前鋒劉牢率五千精兵強渡洛澗,夜襲梁成的營寨,大敗五萬前秦軍隊,殲滅1萬5千人,主將梁成也被晉軍斬殺。與此同時,謝石、謝玄率軍水陸並進,一舉推進到淝水東岸,與前秦軍隊隔河相對。
  洛澗一仗,東晉軍隊打擊了前秦軍隊的銳氣,鼓舞了晉軍將士的士氣,堅定了以弱勝強的信心。原來看不起東晉軍隊的苻堅,站在幫陽城頭,看到河對岸的晉軍陣營嚴整,士兵的刀槍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心裡非常慌亂,以至錯把河對岸山上的草木也當成晉軍士兵。後人謂之「草木皆兵」。他再也不敢輕視晉軍,下令嚴守淝水,不許晉軍渡河。
  晉軍在洛澗之戰中雖然沒有與前秦主力交鋒,但已為在不久後的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軍隊創造了有利條件。

  勝  敗

  ---------------------------------------------------------------

  原文

  賢才居上,不肖居下,三軍悅樂,士卒畏服,相議以勇鬥,相望以威武,相勸以刑賞,此必勝之征也。士卒惰慢,三軍數驚,下無禮信,人不畏法,相恐以敵,相語以利,相囑以禍福,相惑以妖言,此必敗之征也。

  譯文

  軍隊出師必勝的條件是:真正有才德的人擔任著重要職務,沒有才德的人被貶斥到最低位置,三軍將士情緒高昂,團結統一,上下關係和睦,士卒服從命令,勇敢善戰,軍容威武雄壯,法紀嚴明。軍隊出師不利,必然伴隨下列徵兆:士兵懶惰、散漫,不遵守軍紀,全軍將士非常畏懼對敵作戰,兵卒不講信義,不畏懼刑罰,對敵軍實力估計過高,內部不團結,彼此之間通常的話題是與利益有關的事情,喜歡猜測事情的吉凶禍福,附會各種無稽之談,軍內流言蜚語盛行,軍心渙散。

  解析

  本篇文章從正反兩方面談論導致勝敗的種種徵兆,這是將領作出投入戰鬥判斷的重要參考。所謂不打無把握之仗,就是要判斷出取勝的把握方能投入戰鬥嘛!在諸多徵兆中,諸葛亮特別強調「賢才居上」,把讓賢德之人擔任要職列為取勝的最根本條件。從根本上說,這還是一個用人問題,只有任用賢德之人擔任要職,軍隊才能團結一致,才能軍風端正,士氣高昂,保證必勝。

  拓例

  諸葛亮說吳抗曹
  赤壁大戰之前,北方曹操力量最強大,處於攻勢地位。而孫權、劉備則處於劣勢、守勢地位。特別是劉備連吃敗仗被曹軍趕的直往南跑。曹操帶領大軍南下,孫權、劉備面臨曹操號稱百萬的大兵只好準備應戰。兩軍決戰需做各種工作,而廓清內外環境是很重要的方面。就內部而言必須統一認識。劉備集團內部比較一致,決心抗擊曹操。孫權集團則戰和不統一。諸葛亮對劉備說:「事情緊急,請派我去向孫權求援吧。」劉備同意了他的請求,諸葛亮領命去了東吳。
  當時孫權駐軍在柴桑,正在觀望劉備和曹操的龍爭虎鬥。諸葛亮來到這裡,對孫權說:「天下大亂以來,您起兵佔據了江東,劉備也在漢水以南招募軍隊,和曹操爭奪天下。現在曹操已削平群雄,基本上平定了北方,最近又攻破了荊州,威名震動四海。劉備沒有安身之所,好似英雄無用武之地,所以才跑到夏口。將軍您應估量自己的力量來應付眼前的局面:如果您不能依靠吳、越的兵力與中原的曹操抗衡,不如早點兒放下武器,捆起盔甲,向曹操稱臣。現在您表面上裝出服從曹操的樣子,內心裡卻遲疑不決,另有打算,在事情已危急到如此時刻還不能決斷,大禍很快就要臨頭孫權問道:「如果像您說的沒力量抗衡就投降,劉備為什麼不向曹操稱臣投降呢?」
  諸葛亮答道:「當年的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個壯士,尚能守節而不屈辱投降,何況劉備作為皇族的後代,有蓋世無雙的才能,許多賢士都仰慕他,投奔到他的門下,就好像水流向大海一樣,如果他的事業不成功,那是天意,怎麼能因為暫時的挫折就投降曹操稱臣呢?」
  孫權有些不高興了,吼道:「我也不會投降曹操的!我怎麼能拿整個東吳的土地和十萬將士去受別人控制呢?現在除了劉備,沒人能夠抵擋曹操,但劉備剛剛打了敗仗,怎麼能再和曹操相抗衡呢?」
  諸葛亮說:「劉備雖然在長打了敗仗,但現在歸隊的戰士加上關羽的水軍,還有精兵上萬人,劉琦手下的將士也不少於一萬人。曹操的軍隊遠道而來,疲憊不堪,聽說追趕劉備的騎兵一天一夜走了三百多里路,他們現在的情況,如同『強弓發出的箭,到射程末了時,它的力量連魯地出產的薄絹也不能穿透』一樣已經不堪一擊了。這種做法為兵法所忌。而且,北方人不習慣於水戰,再加上荊州百姓是被逼著歸附曹操的,這些都是打敗曹操的有利條件。現在將軍您如果能夠派出猛將統率幾萬大軍,和劉備同心協力,一定能打敗曹操。曹操兵敗,必然會退回北方,這樣,劉備的荊州和您的東吳,勢力就會增強,三分天下,各據一方的局面就形成了。成功與失敗,就在現在了。」
  孫權聽諸葛亮如此一說,茅塞頓開,非常高興,便派周瑜、程普、魯肅等帶三萬大軍,與劉備合力抵抗曹操。
  孫劉這兩大集團解決了內、外環境問題便為全心全力、集中精力與曹操決戰掃道路,創造了條件。最終取得了赤壁大戰的勝利。

  假  權

  ---------------------------------------------------------------

  原文

  夫將者,人命之所縣也,成敗之所繫也,禍福之所倚也,而上不假之以賞罰,是猶束猿猱之手,而責之以騰捷,膠離婁之目,而使之辨青黃,不可得也。若賞移在權臣,罰不由主將,人苟自利,誰懷鬥心?雖伊、呂之謀,韓、白之功,而不能自衛也。故孫武曰:「將之出,君命有所不受。」亞夫曰:「軍中聞將軍之命,不聞有天子之詔」。

  譯文

  將帥是軍隊中的關鍵。他懸繫著千萬士卒的性命,關係著戰爭的勝敗結局,左右著國家命運的盛衰興亡。如果君主不把指揮軍隊的權力全部交給將帥,就好像用繩索捆住猿猴的手足卻斥令它快速地攀爬樹木,跳躍飛奔,又好像用膠帶粘貼人的雙眼,卻要求他辨別各種顏色,這都是不可行的事情。如果賞罰大權被權貴所操縱,主將沒有任何可以自主的權力,上下必然會被私心、利力所籠罩,人苟且於私利,就沒有人會為國家效命,更沒有旺盛的鬥志。那麼,就是有伊尹、呂不韋那樣出類拔萃的才智,有韓信、白起那樣的功績,也不能自保。所以,孫武說:「將帥一旦領兵作戰,一概不從君命」。亞夫也講:「在軍中,只有將帥的命令可聽,沒有聽見君主的詔令」。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兵權問題。這個問題,諸葛亮在《將苑》的第一篇文章《兵權》中,已有論述,不過側重點不同:《兵權》論述的是統兵之權,是總的指揮權;《假權》一文著重論述的是臨陣指揮之權,強調「將之出,君命有所不受。」要求保證將領臨陣指揮的全權。文章一開頭就用了三個排句,突出說明這個指揮權關係重大。接著,文章又用比喻加以論證,最後還引用孫武和周亞夫這樣傑出的軍事家的名言加以證明,可見諸葛亮對這個問題的高度重視。這個問題也確實太重要了,諸葛亮自己就有切身之痛。當他四出祁山,好不容易連勝司馬懿,打出了大好形勢時,後主劉禪卻聽信宦官的讒言,下旨召回諸葛亮,意欲削權防變。諸葛亮無奈撤兵,結果功號一簣,白白葬送了大好形勢。最終諸葛亮沒能征服中原,抱撼而死。授予將領全權,確實是用兵的根本。

  拓例

  審時度勢破敵軍
  建安十六年,偏將軍馬超等人謀反,殺了涼州刺史韋康。建安十九年,韋康舊部趙衢、尹奉、姜敘等人起兵征討馬超。姜敘在鹵城,馬超在冀城,趙衢等人誘使馬超出城攻姜敘,便冀城空虛,趙衢等人乘機攻入冀城,將馬超的妻子殺死。馬超攻鹵城不下,又回不了冀城,他只好逃奔漢中。姜敘等人兵少,不敢貿然去追。
  姜敘派人找夏侯淵求援。夏侯淵與手下諸將商議此事,諸將都說沒有曹操的命令不便行動。夏侯淵卻認為,將在外,應當審時度勢,怎麼有利就怎麼幹。他說:「曹操在鄴城,從這裡去往返一趟就有四千里地,等命令來時,姜敘他們早就被馬超打敗了,非趕快去救援不可。」
  於是,夏侯淵命令部將張郃率五千步騎兵,從陳倉一條小路上去追擊馬超,他自己在後面押運糧草督陣。馬超如喪家之犬,戰鬥還沒打響,他就跑了,丟下的大批軍用物資,成了張郃頜的戰利品。夏侯淵趕到時,支持馬超謀反的各縣,都已獻城投降。
  和馬超一起叛亂的韓遂,此時正在不遠處的顯親,夏侯淵想襲擊顯親,斬殺韓遂。韓遂得到消息後,連夜逃走。夏侯淵與部將們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有的說應立即攻擊韓遂,有的說應去攻打興國。夏侯淵認為,韓遂有精兵強將,興國的城池很牢固,攻擊哪一個都不可能立即得手,不如採取調虎離山之計,先去攻打長離的諸羌子弟,其中有很多是在韓遂的部隊中當兵。如果韓遂捨棄長離,羌人子弟就無家可歸;如果韓遂去救長離,就把韓遂誘出了城,可以和他在野外作戰,則韓遂必敗。眾將官認為主帥說得有理,遂按計劃行動。
  夏侯淵留下督將看守軍需物資,親率輕兵步騎去長離,攻燒羌屯,斬殺和抓獲了很多羌人。在韓遂軍中的羌人將士,紛紛奔回自己的部落。韓遂也率兵出城去救長離,被夏侯淵攔在半路。
  夏侯淵手下的部將見韓遂的兵馬很多,建議挖壕溝打持久戰。夏侯淵卻說:「我們圍戰千里,現在挖溝紮營,士兵們會很疲憊的,不能堅持多久。韓遂兵馬雖多,我看很容易打敗他。」於是夏侯淵下令擂起戰鼓,手下將士神威大振,高喊著衝向韓遂的陣地,韓遂的將士人心已散,毫無鬥志,頓時亂了陣腳,四散奔逃。
  夏侯淵得勝回圖陽,稍事休整,又兵圍興國城。興國五千人逃奔馬超而去,其餘的人都投降了夏侯淵。夏侯淵又乘勢掃蕩了高平等地,繳獲很多糧草和牛馬。
  夏侯淵審時度勢,趕馬超,追韓遂,破興國,平高平,連戰皆捷。仗都打完了,曹操所派的節度使才拿著曹操的命令趕來。

  哀  死

  ---------------------------------------------------------------

  原文

  古之善將者,養人如養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傷者,注而撫之,死者,哀而葬之,饑者,捨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禮而祿之,勇者,賞而勸之。將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譯文

  古代凡是優秀的將領,對待自己的部下就好像對待自己的兒女一樣,當困難來臨時,身先士卒,首當其衝,站在最前面,在功勞榮譽面前,與部下謙讓,把功勞、榮譽推給部下,對待受傷的士卒,百般安慰和撫恤,當部下為國捐軀時,又能厚葬他們,並妥善地安排好後事,在糧食不夠吃時,主動地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下級,在天氣寒冷的時候,把自己的衣服讓給士卒穿用,對待有才智的人,以禮相待,並委之以高官,對待英勇擅戰的部下,他會給予恰當、及時的獎賞並勉勵他再立新功。身為一名將帥,做到了上面的幾項內容,就會所向披靡,百戰百勝。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養人如養已子」的論點,這和我國歷代將領「愛兵如子」的說法是一致的。諸葛亮是不是第一位提出這一主張的人,沒有考證,不敢妄下斷語,但他在一千多年前就如此明確地提出這一論點,總是十分可貴的。更可貴之處還在於,諸葛亮不但提出了主張,而且提出了這一系列愛兵的途徑,總共達八項,相當詳盡。作者說,如能做到這些,就能造就一支所向無敵的軍隊。諸葛亮在前面論述過從嚴治軍,這裡又專文論述愛兵如已子,可見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這個問題確實是領兵的要旨之一,得軍心者就能取得將士效命的結果,失軍心者則會導至敗亡喪身的後果。

  拓例

  平天下先興禮儀
  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後,百廢待興。在他的興邦強國的計劃中,他首先考慮的是興禮儀。東漢建安七年春天,他率軍進駐譙縣。在譙縣境內,他走了一天,也沒遇見一個熟人,這使他感慨萬分。他對部將說:我起正義之師,為天下人剷除抱亂。故鄉的人民很支持我,父送子,妻送郎,跟我走的人很多都戰死在沙場。這真讓我悲痛欲絕。」
  曹操安頓下來後,馬上下令:「凡是跟我當兵的將士,因戰死沙場而絕了後代的,找他們的親戚當他們的後裔,分給田地,由官府配給耕牛,設立學校,教育這些英雄的後代。要建立祠廟,讓活著的後代能夠有地方祭祀自己的祖先。能夠把死者的後代培養成人,我死後見到我那些先去的將士,就沒什麼可遺憾的了。」
  第二年秋天,曹操又下令:「十五年戰亂,使青年人沒見過仁義禮儀的風尚,這使我很憂傷。我命令所轄各郡都要提倡和重視古代聖賢們的典籍的研究,要建立學校,滿五百戶的縣要設立專門負責培養年青人的官員,選拔本地優秀子弟給以教育,使先王之道不致廢絕,從而興天下。」
  各郡縣按照曹操的命令,大興教育。教育興而人才起,人才起而百廢興。曹操的教育計劃,為漢王朝崩潰後魏、蜀、吳三國的建立,奠定了人才基礎。

  三  賓

  ---------------------------------------------------------------

  原文

  夫三軍之行也,必有賓客,群議得失,以資將用。有詞若縣流,奇謀不測,博聞廣見,多藝多才,此萬夫之望,可引為上賓。有猛若熊虎,捷若騰猿,剛如鐵石,利若龍泉,此一時之雄,可以為中賓。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常人之能,此可引為下賓。

  譯文

  凡是三軍出征作戰,將帥必須有各類幕僚人員為自己策劃參謀,共同討論利弊得失,輔佐在將帥左右。有些人口若懸河,能提出奇妙的謀略,見聞廣博,多才多藝,這是萬里挑一的出色人才,可以成為將帥的高級幕僚,有的人像熊虎一樣勇猛,像猿猴一樣敏捷,性格則烈如鐵石,作戰如楚地龍泉般銳利無比,這些人是一代豪傑,可以成為將帥的中級幕僚。有的人喜歡發表言論,但能力一般,只是普通之輩,可以成為將帥的下級幕僚。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了識人、用人問題,這也是帶兵的根本。諸葛亮在前面的文章中已不止一次論述了這個主題,不過各篇側重點不同而已。在這篇文章中,諸葛亮把人分為三種,主張把有真才實學的能人引為「上賓」,而把只會花言巧語,譁眾取寵的人引為「下賓」。不過,這說起來容易,真正識人就難了,以諸葛亮這樣精明的統帥,也錯用了只會誇誇其談,死搬書本的馬謖,導至街亭大敗,連累一生謹慎的諸葛亮也只好行一次險,唱了一回「空城計」,差點連命都保不住。看來,為將領兵之人,真得好好研讀諸葛亮的《知人性》一文,照他論述的那樣,多方面考察人,徹底瞭解人的本性,從而做到恰當用人。否則,一著不慎,就可能滿盤皆輸了!

  拓例

  毛遂自薦說楚王
  戰國時期,秦國攻打趙國,幾天工夫把個趙國的國都邯鄲團團圍住。趙王一面命令將士堅守城池,一面派平原君到楚國請求救兵。平原君深感此次楚國之行,成敗與趙國生死存亡息息相關,於是決定從數千門客中挑選20名文武雙全的門客一道去楚國求救,並討論合縱抗秦之策。
  平原君立刻在門客中挑選去楚的人,可是挑來挑去,選了又選,只挑選出19人,還差一人,怎麼也選不出來。
  這時,門客中有個叫毛遂的,找到平原君,自薦道:「將軍此次挑選的人,聽說還少一個,我向將軍推薦我自己,請您也帶上我吧!」平原君看看,此人其貌不揚,個子不高,一臉凶相。平原君根本不記得這個人,就問他:「你到我這多年了?」毛遂回答說:「已三年。」平原君不大高興地說:「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錐子放在袋子裡,它的尖會刺破袋子露出來,可是你在我這呆了三年,我從沒聽說過你的情況,可見你是沒有什麼才能,所以你還是不要去了。」毛遂看了看平原君,請求說:「我今天要求的正是像錐子一樣被放進袋子,如果早能這樣,早就刺破袋子顯露鋒芒了!」平原君佩服毛遂的膽量和口才,於是就決定把毛遂帶上,也正好湊夠了數。
  到了楚國,平原谷和楚王談了整整一上午合縱抗秦的事,可楚王就是不肯出兵。毛遂見事情如此不順利有些不耐煩,他手按寶劍走到楚王面前慷慨陳詞,楚王見毛遂持劍站在自己面前,又覺得他的話很有道理,最後終於答應聯合抗秦,派兵救趙。
  邯鄲解圍,趙國得救後,平原君讚揚毛遂說:「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勝過百萬雄師。」從此平原君把毛遂當為上賓。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