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中藥材介紹】杜仲

【中藥材介紹】杜仲

補陽類中藥---杜仲





一、產地

生於山地林中,或栽培。分佈長江中游及南部各省,主產四川、陝西、湖北、河南、貴州、雲南;江西、甘肅、湖南、廣西亦有生產。


 


二、原物狀

為杜仲科杜仲屬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 入藥用其樹皮。近年研究葉與皮的功用相似,可用葉代皮用。杜仲又稱絲棉木,又名厚杜仲。皮質厚,折斷時白絲多而如棉者,質佳。拼音: Du Zhong,拉丁: Cortex Eucommiae,(英)Eucommia Bark,別名: 思仙、木綿、思仲、絲連皮、扯絲皮、絲綿皮。

落葉喬木,高達20米,小枝光滑呈淡褐色或黃褐色,樹皮灰色,有皮孔,髓片狀,皮、枝、葉均含膠質。單葉互生,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8cm,寬3~7.5cm,高達15~20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廣楔形,邊緣有鋸齒,下面脈上有毛。花單性,異株,無花被,先葉開放,單生於新枝基部;雄花雄蕊5~10枚,花絲極短;雌花子房狹長,單生於新枝基部;頂端有2叉狀花柱。翅果扁薄,狹橢圓形,長約3.5cm。花期3~5月,果期7~9月。藥用部位:樹皮,採收: 4~6月剝取。加工:瓜去粗皮,堆置「發汗」至內皮呈紫褐色,曬乾。

樹皮板片狀,少數為卷片,厚1~7mm。外表面淡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或縱裂槽紋,較薄者未去粗皮,可見明顯的皮孔;內表面暗紫色,肖滑。質脆,折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有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氣微,味稍苦。樹皮、葉和果實所含杜仲膠、絕緣性強,並能抗海水侵蝕,為重要工業原料。





杜仲是我國名貴特產,是倖存的古老樹種之一。杜仲皮入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等功效,是一種天然的抗衰老藥物。珍貴落葉喬木杜仲,在世界上被稱為「植物界的孤兒」,50萬年前的冰川期,使杜仲家庭的其他種和屬相繼絕滅,僅在中國遺留下一種杜仲,為世界植物學家所珍重。

杜仲雌雄異株,必須雌雄伴生,方能受精結實。早在西漢時期成書的中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杜仲,取名「思仙」,稱「久服此藥可長生成仙」。直到今天,杜仲樹皮的奇妙藥效仍使藥學家們迷惑不解:血壓高患者服了可以降壓;血壓低的人服後又能升壓,這一獨特的「雙向調節」功能,是任何現代化學降壓藥都無法企及的。杜仲樹葉在日本市場大受歡迎,日本人認為杜仲葉是天然植物飲料極品,其鈣、鉀的含量與相等重量的牛奶相比,要高出10倍以上。

杜仲藥用價值的新發現,使這味古老中藥身價倍增。1987年每公斤杜仲皮市價12元,近兩年竟達到70元。一株樹能扒下幾百元的樹皮,搶剝搶購杜仲之風立時刮遍全國產地。貴州遵義、四川巫縣、□西略陽,似風捲殘雲一般,一片片茂密的杜仲林轉眼間蕩然無存,一份份告急電雪片般飛向林業部。

1989年西方耶誕節,大洋彼岸的巴西人砍伐10萬株松柏做聖誕樹,引起舉國上下對森林生態的嚴重關注;可中國人有誰知道,與此同時的一年之間,全國被毀掉的杜仲藥樹就達1000萬株!

杜仲本是典型的多年生木本藥材,按入藥標準,樹齡達到15年以上才能采剝,而且,為保杜仲樹的性命,藥農立下了隔年環剝的傳世規矩。可現在,在東南一帶杜仲傳統產地,山民置農活於不顧,漫山遍野尋找杜仲樹,連拇指粗的小樹也不放過。他們把到了採藥樹齡的大樹整棵伐倒,從頭到根統統剝光,不到採藥樹齡的幼樹皮薄難剝,就用木棍、石塊砸松硬剝,滿山都是「乒乒乓乓」的砸樹聲。

走進北方藥都安國,或是廣東清平藥材市場,藥攤上大都是從幼樹上剝下來的杜仲嫩皮,成熟的「板皮」已成罕見之物。能躲過第四紀冰川的杜仲,卻逃不脫現代人的尖刀利斧。只因樹皮的藥用價值,竟遭此「滿門抄斬」的厄運!

炮製方法

1、杜仲:除去粗皮,洗淨,潤透,切成方塊或絲條,曬乾。

2、鹽杜仲:先用食鹽加適量開水溶化,取杜仲塊或絲條,使與鹽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後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為度,取出晾乾。(每杜仲100斤,用食鹽3斤)杜仲經炒制後,則杜仲膠被破壞,有效成分易於煎出。炒杜仲又名鹽杜仲、鹽水炒杜仲、炙杜仲、焦杜仲等。為淨杜仲絲用鹽水淋噴拌勻,待吸盡,再用文火炒至黃褐色入藥者。引藥走下,補肝腎、壯筋骨作用增強。

3、制炭:取杜仲塊,置鍋內用武火炒至黑色並斷絲,但須存性,用鹽水噴灑,取出,防止複燃,晾乾即得,每杜仲塊100公斤,用食鹽3公斤,或取杜仲塊,先用鹽水拌勻吸盡後置鍋中,用武火炒至黑色並斷絲存性,用水噴滅火星,取出晾乾。1《雷公炮炙論》:「凡使杜仲,先須削去粗皮,用酥、蜜炙之。凡修事一斤,酥二兩,蜜三兩,二味相和令一處用。」2《本草述鉤元》:「杜仲,用酒炒斷絲。」 杜仲炭為淨杜仲絲用武火炒至黑褐色,內裏絲斷,存性,然後取出,用清水淋灑滅盡火星,曬乾入藥者。偏於止血。

 

杜仲是根據神話傳說得名

我國明代偉大的藥學家李時珍在其所著《本草綱目》中稱杜仲樹的名字源於人名,謂「 昔有杜仲 ( 人名 ) 服此得道 」。古時候,有個叫杜仲的人,經常服食一種木本植物,後來竟得道成仙而去。(「杜仲,人名也。昔用杜仲服此得道,固此名之。」)後人遂把這種植物喚為「思仙」、「思仲」,或乾脆以其名「杜仲」稱之。古代這類故事很多,大多記述某人服某藥得道成仙,如黃精、地黃、茯苓、菊花、枸杞等,這些藥都具有抗衰老作用。

 

生藥材鑒定

乾燥樹皮,為平坦的板片狀或卷片狀,大小厚薄不一,一般厚約3~10毫米,長約40~ 100釐米。外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規則縱裂槽紋及斜方形橫裂皮孔,有時可見淡灰色地衣斑。但商品多已削去部分糙皮,故外表面淡棕色,較平滑。內表面光滑,暗紫色。質脆易折斷,斷面有銀白色絲狀物相連,細密,略有伸縮性。氣微,味稍苦,嚼之有膠狀殘餘物。以皮厚而大,糙皮刮淨,外面黃棕色,內面黑褐色而光,折斷時白絲多者為佳。皮薄、斷面絲少或皮厚帶粗皮者質次。顯微鑒定:老樹皮橫切面:落皮層較厚。韌皮部有斷續的石細胞層約5-6條,每層厚約3列細胞,石細胞壁極厚;射線寬2-3列細胞;有不規則形的橡膠質團塊散佈,以近石細胞層處為多見。縱切面觀橡膠質糸存在於橡膠細胞中。粉末:深灰棕色。1石細胞類長方形、類方形、類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直徑32-80 μm,長至180μm,壁厚6-28μm,大多厚薄不勻,孔溝明顯,有的胞腔含橡膠質團塊。2 橡膠絲細長條狀,稍彎曲或扭曲成團,表面顯顆粒性。3木栓細胞表面觀多角形,壁不均勻增厚,木化,紋孔細小,胞腔內常含橙紅色物;斷面觀略呈長方形,壁一邊薄,另一邊厚,孔溝明顯。另可見篩管分子、澱粉粒等。

 

真假杜仲的辨別

未經細加工的真品杜仲呈板片狀或兩邊稍向內卷,大小不一,厚3~7毫米。外表淡棕或灰褐色,有明顯的皺紋,內表面暗紫色、光滑、質脆、易折斷,斷面有細密、銀白色、富彈性的橡膠絲相連,此細絲可拉到一釐米以上的長度,味稍苦。常見的假杜仲有四種:杜仲籐、籐杜仲、紅杜仲三種,外表、色都與真品相似,但內表面的色都不同、且有細縱紋。斷面雖都銀白色或白色膠絲,但都較稀疏且彈力也不大。其味除籐杜仲外也稍澀。另有絲棉木、外表面和內表面色均不同於真品,內表皮還有細縱紋,斷面的白色膠絲拉到3毫米即折斷,味微甜。

超級資料>藥物手冊>中草藥>中藥大典>皮類>杜仲"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text-underline: single" href="javascript:void(0)">

杜仲


識別口訣:扁平或微卷,斷面膠絲緊相連;皮內紫棕平而滑,外皮縱裂極明。

 

杜仲是集藥用、材用、工業原料三種用途於一體

杜仲是著名的中藥,以四川、貴州所產最為著名,統稱 「 川仲 」 。川仲產於四川大巴山山脈及貴州婁山山脈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藥材。漢仲產於陝西、湖北,而集散於漢口者,品質亦佳。均以皮厚、塊整、乾燥、無粗皮、斷面白絲多、內表面黑褐色者為佳。杜仲性溫,味甘,微辛,功能補肝腎、強盤胃。葉和果實中所含杜仲膠,為優質硬橡膠。

近代醫學研究發現,杜仲除傳統的醫療功效外,還具有雙向調節血壓的作用,並可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腦血管硬化。北京醫科大學藥學院研究證明,杜仲具有促進記憶,抗疲勞,抗衰老,抗腫瘤及提高綜合免疫力的獨特效用。 20 世紀 80 年代著名學者,美籍華人胡秀英歸國講學,把杜仲,人參並列為兩大補品,對杜仲的保健功效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美國航天局專家認為,杜仲能促進機體代謝和預防老年骨質疏鬆。

近年來,日本對杜仲的保健功效研究較多,許多科研成果已被應用於生產,目前,日本國內市場到處可見杜仲茶,杜仲醬,杜仲掛麵等多種杜仲保健食品。

我國目前一些杜仲產區有關廠家生產的杜仲茶,杜仲速容粉,杜仲沖劑,杜仲晶,杜仲咖啡,杜仲可樂及杜仲酒等保健品也先後上市,利用杜仲皮或杜仲葉提取物作為保健食品添加劑,杜仲葉粉摻入畜,禽及魚類飼料內,不僅可以提高畜禽及魚類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杜仲,亦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它的全株除木材外,各種組織和器官都含有豐富的杜仲膠。用化學方法提煉的杜仲膠,是一種硬性橡膠,具有優良的物理、化學性能;熱塑性高,耐水性強,絕緣性好,粘著性足,抗腐拒蝕,耐酸耐鹼,廣泛應用於航空工業、電氣工業和電訊器材工業及民用、醫用工業。它在水中也絕緣不導電,是製造海底電纜、礦山坑道電纜必需的材料,也是各種耐酸容器裏襯和輸油管的極好材料,還可製作電工絕緣器材。杜仲膠還是一種高級粘合劑,用它來粘合鋼鐵、玻璃等,有「牢不可破」之效。它對人體無刺激,醫學上用作人的補牙材料。近幾年來,由於杜仲膠開發的新進展,通過改性杜仲膠可制彈性橡膠及熱塑材料等,使這一寶貴資源進入一個高效益的開發階段。杜仲膠的這些特殊用途,使其在國內外市場上的身價遠遠超過了普通天然橡膠。

杜仲又是優良的用材樹,材質堅韌,木質色潔白或粉紅,紋理細緻,美觀勻稱,不易折裂,無心材、邊材之分,不遭蟲蛀,是製作傢俱、農具、舟車和建築的良好用材,也可用於鑲嵌裝飾;亦可制木拖鞋,治療腳氣。

杜仲是集藥用、材用、工業原料3種用途於一體的珍貴經濟林木,全身是寶。它的系列產品多,綜合加工後,市場銷路好,經濟效益高,除滿足國內市場外,還可出口換彙。陝南秦巴山區為杜仲的最佳產區,地處北亞熱帶,氣候溫暖多雨,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無霜期長。

 

三、杜仲培植法

杜仲最喜歡的生長環境

(1) 溫度:能冷能熱

杜仲對溫度的適應幅度比較寬,在年平均氣溫9℃~20℃,極端最高氣溫不高於44℃,極端最低氣溫不低於-33℃,植株均能正常生長發育。杜仲主要產區一般平均氣溫在11℃~17℃,1月平均氣溫0℃~5.5℃,7月平均氣溫19℃~29℃,極端最低氣溫-20℃~-4℃。如貴州遵義、河南洛陽、湖北鄖西、湖南湘西、陝南、川東北、江蘇江浦、皖南等地,這些地區屬中、北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杜仲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的溫度條件都能得到充分滿足,成為杜仲藥材GAP的主要生產基地。在北方吉林、遼寧部分地區栽培的杜仲,要經受-35℃以下低溫的考驗,根部雖能存活,但地上部分往往遭受凍害,冬季抽條嚴重。在這些地區栽培杜仲時應慎重,但可以考慮營造以採葉為主的林區, 每年平茬或截幹採葉。我國南部南亞熱帶高溫地區,如廣東、廣西等省的大部分地區,年平均氣溫在22℃以上,冬季極端最低氣溫在0℃以上,杜仲樹因冬季低溫休眠的條件得不到滿足,生長發育不良,病蟲害嚴重,該類型地區不適宜栽培杜仲。杜仲的地理分佈位置約在北緯25°~35°,東經104°~119°。

 


(2) 水分:過多過少都不行

杜仲的正常生長發育與杜仲林內水分狀況有密切關係。水分供應過多或過少,都會給杜仲樹的生長造成影響。目前杜仲產區大部分在丘陵、山區,缺乏灌溉條件,因此,天然降水成了杜仲樹水分供應的主要來源。杜仲主要產區年降水量450~1500mm,其中4~10月份杜仲生長發育期間,降水量佔全年的80%左右。在生長季節內,長江以南地區降水量分佈比較均勻,而且總降水量較大,能滿足杜仲樹生長的需要。黃河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區,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春、秋季乾旱,在這種乾旱的氣候條件下,杜仲生長表現良好。引種到降水量只有88mm的新疆阿克蘇地區,杜仲仍能正常生長,說明杜仲具有較強的耐乾旱特性。江西九連山年降水量達1800mm以上,20年生杜仲胸徑達到30cm以上,證明杜仲有耐水濕的特性。但從南方降雨量較大地區的調查顯示,生長季節長期陰雨連綿,易造成林內空氣濕度過大,病蟲害嚴重。而從外觀上看,空氣濕度過大的林區,樹幹上常生長許多綠色苔蘚。故南方地區造林密度不宜過密。北方乾旱地區,新栽培區一般需具有較好的水利條件,適當的灌溉能夠促進杜仲的生長,一般每年灌溉2~4次即可滿足植株生長需要。


 


(3) 光照:喜光怕陰

杜仲為強喜光樹種,對光照要求比較強烈,耐陰性差。生長環境的光照強弱和受光時間的長短,對杜仲的生長發育有明顯的影響。據調查,杜仲生長在陽坡、半陽坡光照比較充足的地方,樹勢強壯,葉厚而呈濃綠色。而生長在光照較差的林下或長年光照差的陰坡,則長勢弱,出現樹冠小、自然整枝明顯、葉色淡而薄的現象。據測定,光照條件好的樹冠上部或週邊葉片的單葉厚為0.22mm,而樹冠下部的葉片厚僅0.12mm。初植密度較密的杜仲林,林木鬱閉後,植株粗生長速度緩慢,林內大量側枝枯死,產葉量銳減,而高生長速度比散生木和孤立木快,這是為了爭奪光線的求生本能。光照不足是影響雌株產果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杜仲宜栽植在平原區及丘陵、山區的陽坡、半陽坡。林木鬱閉後,應及時採取間伐等措施,以保證植株有充足的光照。

 

(4) 風:幼樹怕風

杜仲大樹在生長季節和休眠期,都具有較強的抗風能力。冬、春多風的北方產區,如河南、山東、河北中南部、山西等省,以杜仲營造農田防護林網,具有較好的防風護田效果。杜仲幼樹在生長季節枝幹一般較柔軟,遇4~5級以上大風,樹幹易彎曲,故營造農田防護林網,每林帶宜栽植4~6行,並注意選擇抗彎曲的優良品種。風在南方各產區對杜仲的生長發育影響不大,而在北京以北地區,冬季氣候寒冷,有風日數多且風力大,在北京市西北部、遼寧瀋陽及吉林長白山等地,冬季大風常是造成杜仲抽條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寒冷地區發展杜仲除了考慮溫度條件外,還應注意選擇無大風危害的地區。

 

(5) 土壤:喜土質松、pH值適中的土壤

杜仲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強。據對各種類型的杜仲生長情況調查分析,杜仲在酸性土(紅壤、黃紅壤、黃壤、黃棕壤、酸性紫色土)和鈣質土(石灰土、石灰性褐土、鈣質紫色土)中都能成活生長。但不同土壤上杜仲的生長發育效果差別很大。影響杜仲生長的土壤條件主要是土壤質地、土層厚度、肥力以及土壤的酸鹼度。土壤質地以沙質壤土、壤土和礫質壤土為最好,過於黏重、透氣性差的土壤不適宜杜仲生長。

杜仲為垂直根系,喜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在過於貧瘠或土層較薄的土壤上杜仲生長不良。如在豫西黃土丘陵區,原面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上,8年生杜仲胸徑達16.2cm,樹高8.5m;而在岩石裸露,過於貧瘠的黏土上,10年生杜仲胸徑僅5.3cm,樹高3.7m。因此,石質山區的土層厚度一般要求在60cm以上。杜仲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微酸性到微鹼性土壤,pH值5.0~8.4範圍內都能正常生長。pH值過小,杜仲會發生頂芽、主梢枯萎、葉片凋落,或雖成活但生長停滯,最後全株逐步死亡的現象。據調查,杜仲在pH值8.4的鹽鹼地上生長發育良好,8年生胸徑達20.4cm,樹高9.6m。因此,適宜杜仲生長的土壤是:平原區或土層較深厚的丘陵山區,土壤肥沃、濕潤、排水良好,pH值在5.0~8.4之間,土質松的沙質壤土,壤土或礫質壤土。

 

(6) 地形與海拔:平原丘陵最適宜

杜仲對地形有廣泛的適應性,我國杜仲主要栽培區杜仲林或散生植株所處的地形特點,既有侵蝕、剝蝕地貌,也有以碳酸鹽類岩石構成的喀斯特(巖溶)地貌,還有丘陵、台原、平原、盆地地貌以及高原和各種地貌組成的山地。杜仲的老產區主要以低山、中山地貌為主,而新產區主要以丘陵區和平原區為主,從林木生長情況看,灌溉條件較好的平原和丘陵區表現最好。山地以較平緩的坡腳、溝坳,丘陵區以梯田、堰埂比山地的陡坡、嶺脊生長好。我國杜仲垂直分佈範圍較廣,從海拔25m以下的平原區到海拔2500m的山區都有杜仲分佈。但集中產區的海拔高度多在100~1500m。低海拔對杜仲無不良影響,而海拔過高則影響樹木的生長發育,長勢減弱,果實成熟期推遲。

 

四、化學成分

含杜仲膠、杜仲甙(olivil)、京尼平(genipin)、果膠、生物鹼、有機酸、酮糖、維生素C等成分。樹皮含杜仲膠(Gutta-percha)6~10%,根皮約含10~12%,為易溶於乙醇,難溶於水的硬性樹膠。此外,還含糖甙0.142毫克%、生物鹼0.066毫克%、果膠6.5毫克%、脂肪2.9毫克%、樹脂1.76毫克%、有機酸0.25毫克%、酮糖(水解前2.15毫克%、水解後3.5毫克%)、維生素C20.7毫克%、醛糖、綠原酸。種子所含脂肪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麻酸67.38%、亞油酸9.97%、油酸15.81%、硬脂酸2.15%、棕櫚酸4.68%。果實含膠量可達27%,易溶於乙醇、丙酮等有機溶劑。杜仲皮、葉含14種木脂素和木脂素甙(ligninoglycosides),與甙元聯接的糖均為吡喃葡萄糖。其中二苯基四氫夫喃木脂素及其甙有松脂素雙糖甙等,松脂素雙糖甙(pinoresinol diglycoside)為杜仲降壓的有效成分。從杜仲皮中還分到正二十九烷、正卅烷醇、白樺脂醇(betulin)、白樺脂酸、β-穀甾醇、熊果酸、香草酸。杜仲皮和葉還含有17種游離氨基酸以及鍺、硒等15種微量元素。尚含環烯醚萜類成分,從杜仲皮、葉中分出10種環烯醚萜類(iridoids),有都桷子素葡萄糖甙(geniposide)、桃葉珊瑚甙(aucubin)、筋骨草甙(ajugoside)、杜仲甙(ulmoside)、玄參甙乙酸酯(harpagide acetate)及葡匐甙(reptoside)等,除杜仲甙類外,其餘成分甙元均以β-甙鏈聯接吡喃葡萄糖。杜仲甙類糖部分為異麥芽糖(isomaltose-葡萄糖-α-葡萄糖甙)。

 

五、性味歸經

性甘,溫,歸腎、肝經。

 

六、功用主治

治腰脊酸疼,肢體痿弱,遺精,滑精,五更洩瀉,虛勞,小便餘瀝,陰下濕癢,胎動不安,胎漏欲墮,胎水腫滿,滑胎,高血壓。

《藥物配伍》

1、配牛膝,補肝腎及強筋骨之力增強,常用於治肝腎不足的腰腿疼痛及兩足無力等症。

2、配續斷,功能補肝腎,利腰膝,固沖任,常用於肝腎不足所致諸症。

3、配補骨脂,溫補腎陽力增,兼補脾、肝,既澀下元,又固沖任,常用於腎陽不足,下元虛冷之陽痿,腰膝冷痛及下元不固之滑精遺尿,亦可用於肝腎不足之腰膝酸軟,胎動不安及脾腎陽虛洩瀉等症。

4、配五加皮,既強壯筋骨又祛風濕,乃補瀉兼施的藥對,適宜治療肝腎兩虛,風濕侵入筋骨而致的腰腿痛,足膝酸痛,關節不利,兩下肢無力等症。

七、藥理作用

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處方用名:杜仲、川杜仲、黑仁仲、生杜仲、厚杜仲。處方中寫杜仲指生杜仲,為原藥材去雜質切絲生用入藥者。《神農本草經》謂「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王好古謂「潤肝燥,補肝經風虛」。《玉揪藥解》謂「去關節濕淫」。

(1).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的影響:杜仲皮、枝、葉既能使幼年小鼠的胸腺萎縮,又能使大鼠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下降,故認為對垂體-腎上腺皮質功能有興奮作用。

(2).抗炎作用:杜仲皮、葉對大白鼠實驗性(蛋清性)關節炎有防治作用。

(3).對吞噬功能的影響:杜仲皮、枝、葉均能增加小鼠血中炭末郭清率,故有增強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的作用。

(4).對子宮平滑肌的影響:杜仲皮、葉對大鼠離體子宮有抑製作用,並能對抗乙醯膽鹼對子宮的興奮作用。

(5). 對體液免疫的影響:用羊紅細胞免疫的小鼠,杜仲皮能促進脾臟中的溶血空斑數顯著增加。


 


1.古代藥理

杜仲入藥的歷史很久,西元前3世紀的《神農本草經》,已將杜仲列為藥中上品,我國的第 1 部藥書《神農本草經》中便明確記載了杜仲皮的藥效:「 主治腰脊疼,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餘瀝。久服輕身不老。 」 書中把杜仲稱為藥中上品,並稱屬上品者,可多服、久服,無毒或微毒,有明顯滋補、強壯之功效。全書共錄藥物 365 味,上品者占 120 味,杜仲皮便為 120 味上品藥中之一味。說明當時對杜仲的藥用價植評價很高。


 


2.近代藥理

現代藥理學證實了杜仲藥理作用:

(1) 降壓作用:經多年臨床試驗證實的,杜仲有明顯的降壓作用,而且療效平穩,無毒、無副作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Charles J Sih, et al . Separation and synthesis of pinoresinol diglucoside moides olive J Am Chem Soc 1976,98(17):5412等研究發現杜仲降血壓的有效成分是松酯醇二葡萄糖甘,桃葉珊瑚甙,綠原酸,和杜仲多糖類。

(2) 抗腫瘤作用:現代藥理實驗證明杜仲有抗癌和抑癌之功效,日本學者研究了杜仲的變異原性抑製作用(antimutagenicity),發現該作用與綠原酸等抗變異原性成分有關,揭示了杜仲對腫瘤預防的重要意義。

(3) 補腎、增強機體免疫作用:實驗表明明杜仲具有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的作用,說明杜仲作為助陽補腎是有科學依據的。研究發現杜仲既能啟動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和腹腔巨噬細胞系統的吞噬活性,增強機體的非特異免疫功能,又能對遲髮型超敏反應起抑製作用。

(4) 抗氧化、抗衰老、抗肌肉骨骼老化:杜仲含有一種可促進人體的皮膚、骨骼、肌肉中膠蛋白的合成與分解的特殊成分,具有促進代謝、防止衰退的功能,可用來預防宇航員因太空失重而引起的骨骼和肌肉衰退,同時發現杜仲無論在體內還是體外,均有明顯抗自由基作用。

(5) 抗菌、抗病毒:杜仲綠原酸有較強的抗菌消炎作用,桃葉珊瑚甘及其多聚體有明顯的抑菌作用,桃葉珊瑚甘元對革蘭氏陰性、陽性菌都有抑製作用。桃葉珊瑚甘有抑菌、利尿作用,並能促進傷口癒合;桃葉珊瑚甘與葡萄糖甘一起預培養後還會產生明顯的抗病毒作用,但其本身開不具有抗病毒功能。日本愛知醫科大學加齡醫科學研究所經研究確認,從杜仲中提取的鹼性物質有抗破壞人體免疫系統病毒的功能,這種物質有可能用於預防和治療愛滋病。

(6) 其他作用:利尿,利膽,降血脂,保胎。


 


八、臨床應用

1.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以肝腎不足,腰膝酸痛乏力者為宜。《本草匯言》曰「方氏《直指》雲;凡下焦之虛,非杜仲不補;下焦之濕,非杜仲不利,足脛之酸,非杜仲不去;腰膝之疼,非杜仲不除。...補肝益腎,誠為要劑。如肝腎陽虛而有風濕病者,以鹽酒浸炙,為效甚捷。」為臨床治風濕常用藥之一。

2.習慣性流產:《簡便單方》用杜仲、續斷、山藥為丸服,防治頻慣墮胎或三、四月即墮者。這可能包括部分ABO血型不合、Rh因數所致者。《聖濟總錄》以本品研末,棗肉為丸治胎動不安。本品「溫補以固胎元」(《本草求真》),以腎虛者為宜。

 

《臨床報導》

(1) 治療高血壓病:以10%杜仲酊每次30滴,日服三次。共治119例,經1-23個月的觀察,療效滿意者51例(42.8%),平均治療9.1個月,稍進步者15例(12.6%);無效者53例(44.6%)。未發現不良反應,另有以5%杜仲酊每次5毫升,日服三次,治療124例,對早期高血壓病的療效較好,在治療一個半月內有四例血壓降至正常;對重症高血壓則不能遏制其發展。有人認為杜仲對自覺證狀的改善較其他藥物顯著,曾用杜仲,利血平、利血平合併肼苯噠秦三組進行療效對照,結果降壓效果以杜仲最差,有效率為50%,其他兩組分別為90% 、95%;但自覺證狀的減輕則以杜仲最佳,占82.5%,其他兩組分別為65.1% 、61.3%,實驗觀察證明,炒杜仲的降壓作用比生杜仲的降壓作用大,醇浸液比水煎液的降壓作用小。

(2) 治療小兒痲痺後遺症:用杜仲1.5兩,豬腳一隻;加水適量,文火熬四小時,取藥汁每日兩次分服;次日將藥渣另加豬腳一隻再行煎服,隔日一劑,共服10劑,治療一例病史兩年的患兒,用過中西醫及新醫療法均無效,經用上方,同時進行肌肉按摩及功能訓練,一週後,肌力開始有進步,可獨立行走30米;兩週後可獨立行走200米,步態較穩,肌力顯著進步;第三週已能獨立行走600米,步態穩健有力。

 

九、用量用法

內服:煎湯,3~5錢;浸酒或入丸、散。

 

十、禁忌

陰虛火旺者慎服。

(1)《本草經集注》:「惡蛇皮、元參。」

(2)《本草經疏》:「腎虛火熾者不宜用。即用當與黃柏、知母同入。」

(3)《得配本草》:「內熱、精血燥二者禁用。」

十一、方例

1.各種症狀的杜仲治療法─源自新編中藥大辭典

(1)治腰痛:杜仲一斤,五味子半升。二物切,分十四劑,每夜取一劑,以水一升,浸至五更,煎三分減一,濾取汁,以羊腎三、四枚,切下之,再煮三、五沸,如作羹法,空腹頓服。用鹽、醋和之亦得。(《篋中方》)

(2)治腰痛:川木香一錢,八角茴香三錢,杜仲(炒去絲)三錢。水一鐘,酒半鐘,煎服,渣再煎。(《活人心統》思仙散)

(3)治猝腰痛不可忍:杜仲二兩(去粗皮,炙微黃,銼),丹參二兩,芎藭一兩半,桂心一兩,細辛三分。上藥搗粗羅為散,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煎至五分,去滓,次入酒二分,更煎三、兩沸,每於食前溫服。(《聖惠方》杜仲散)

(4)治中風筋脈攣急,腰膝無力:杜仲(去粗皮,炙,銼)一兩半,芎藭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上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一盞,去滓,空心溫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汗出慎外風。(《聖濟總錄》杜仲飲)

(5)治小便餘瀝,陰下濕癢:川杜仲四兩,小茴香二兩(俱鹽、酒浸炒),車前子一兩五錢,山茱萸肉三兩(俱炒) 。共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6)治婦人胞胎不安:杜仲不計多少,去粗皮細銼,瓦上焙乾,搗羅為末,煮棗肉糊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爛,糯米湯下。(《聖濟總錄》杜仲丸)

(7)治頻慣墮胎或三、四月即墮者:於兩月前,以杜仲八兩(糯米煎湯,浸透,炒去絲),續斷二兩(酒浸,焙乾,為末) ,以山藥五、六兩為末,作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飲下。(《簡便單方》)

(8)治高血壓:(A)杜仲、夏枯草各五錢,紅牛膝三錢,水芹菜三兩,魚鰍串一兩。煨水服,一日三次。(《貴州草藥》) (B)杜仲、夏枯草、黃芩各五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2.
右歸丸

藥材:
熟地8-50克 山藥6克 枸杞6克 山茱萸3克 炙草5克 肉桂4克 杜仲6克 制附子7克。《景嶽全書》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溫補腎陽。

主治:
腎陽不足,腰痛腰酸,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脈沉細。

方解:
熟地、山藥、山萸、枸杞培補腎陰;肉桂、附子溫養腎陽、炙甘草補中益氣,杜仲強壯益精。共湊溫補腎陽之效。

臨床應用:


本方辯證要點是腎陽不足、 命門火衰、氣祛神疲、畏寒肢冷、陽萎、滑精、腰酸膝軟、舌淡苔白、脈沉細;各氣短者加人參、白朮;火不礙土、洩瀉腹痛者宜加炮薑、肉豆寇;若血虛血滯、加當歸。



 

3.甲狀腺機能減退症、脾腎陽虛型:

藥方:
以四君子湯合右歸丸加減。西洋參(另煎兌服)6g、白朮30g、茯苓15g、肉桂3g、附子(先煎)6g、杜仲12g、山茱萸10g、鹿角膠(烊化)10g、菟絲子15g、熟地10g、當歸10g、枸杞子15g。

適用:
神疲乏力,嗜睡倦怠,記憶減退、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腰膝酸軟、胃寒肢冷、皮膚乾燥脫屑、毛髮乾枯脫落,納減便秘,全身浮腫,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法宜溫腎健脾。



 

4.
腦下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精血虧損型:

藥方:
以大補元煎加減,西洋參(另煎兌服)6g、熟地15g、山藥15g、山茱萸12g、當歸12g、黃芪20g、枸杞子15g、益母草15g、杜仲15g、川斷12g、桑寄生15g。


適用:
乏力肢軟、面色蒼白、腰酸倦怠、月經量少或閉經,毛髮脫落,舌淡苔薄,脈沉細弱。方法宜大補氣血、益腎填精。



 

5. 經行先後無定、腎虛型:

藥方:
以固陰煎加減,西洋參(另煎兌服)8g、當歸12g、黃芪15g、山藥15g、熟地10g、山茱萸12g、菟絲子12g、枸杞子12g、巴戟天8g、杜仲12g。

適用:
量少血淡、質清稀,小腹空墜,腰酸痛如折,頭暈耳鳴,夜尿多,舌淡苔薄,脈沉細。方法宜補腎調經。



 

6. 習慣性流產、氣血兩虛型:

藥方:
以固胎丸加減。西洋參(另煎兌服)8g、白芍15g、黃芪20g、茯苓15g、白朮15g、山茱萸12g、枸杞子15g、杜仲12g、川斷12g、阿膠(烊化)10g。

適用:
面色黃白或萎黃,心悸氣短,頭暈目眩,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脈細弱。方法宜益氣養血,補腎安胎。



 

7. 經痛


痛經的主證是伴隨月經週期出現小腹疼痛,所以,辨證時首先應識別疼痛的屬性,並根據疼痛發生的時間、性質、部位、程度,結合月經的期、色、量、質、兼證、舌、脈,以及患者的素體情況等辨其寒熱虛實。如經血量少、質稠、挾塊而痛發於經前者,多屬實;經血量少、色暗紅、質薄而痛發於經後者,多屬虛;痛為掣痛、絞痛、灼痛、刺痛、拒按者屬實;痛為隱痛、墜痛、喜揉按者屬虛。另外腸癰、癥瘕、胃脘痛等疾病出現的腹痛證,亦可發生在經期或於經期加重。故臨症時,需詳細門診並依據輔助手段加以鑒別。

(l)陽虛內寒

主證:
經期或經後小腹冷痛、喜按,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苔白潤,脈沉。

主治:
溫經散寒,暖宮止痛。

藥方:
溫經湯加減。吳茱萸10g,小茴香10g,桂枝15g,當歸15g,白芍20g,阿膠10g(另包),甘草10g,大棗10g,細辛3g,杜仲10g,附子5g。腰腿酸軟者加杜仲15g,續斷25g;經量少者加紅花15g。

(2)寒濕凝滯

主證: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色暗黑有塊,噁心嘔吐,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主治:
溫經散寒除濕,活血理氣止痛。

藥方:
少腹逐瘀湯加減。當歸15g,赤芍15g,川芎10g,肉掛10g,炮薑15g,小茴香10g,元胡15g,五靈脂15g,蒲黃15g(另包),川楝子10g,茯苓15g,半夏10g,蒼朮15g。兼腰痛者加川斷15g,杜仲15g。



(3)
、氣血虛弱

主證:
經期或經淨後,小腹隱痛、喜揉按,月經色淡量少,質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主治:
益氣補血止痛。

藥方:
聖愈湯加減。黨參20g,黃芪30g,川芎15g,當歸15g,熟地15g,元胡15g,香附15g。證見頭暈、心悸、失眠者,加夜交籐15g,枸杞15g;腰膝酸軟者,加杜仲15g,川斷15g。



 

8.
腰痛

30例腰痛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0~30歲5例,31~40歲8例,41~50歲13例,50歲以上4例。病例均有腰痛,活動不利,遇陰雨輒複增劇,或有跌仆損挫史。檢查「血沉」、抗「O」均在正常範圍內,腰椎正側片未見異常,中醫診斷為「腰痛」。


藥材1:
杜仲20g,生川烏、川木瓜、川牛膝、川芎、秦艽、防風、全蟲各9g,蜈蚣3條,狗脊10g。加減:屬寒濕痛加五加皮、蒼朮;屬瘀血腰痛加土鱉蟲、廣三七。

製法:
將藥物裝入能容4~5斤水的玻璃瓶中,倒入純糧白酒2kg,然後密封,1周後服用。

用法:
1日2次,每次2~3小酒盅,10天為1療程。

治療結果:
全部病例服兩個療程後症狀消失或減輕。30例中痊癒19例(3年內未復發),顯效8例(半年內無復發),有效3例(症狀減輕)。

藥材2:
杜仲20g,生川烏、川木瓜、川牛膝、川芎、秦艽、防風、全蟲各9g,蜈蚣3條,狗脊10g,土鱉蟲5枚,廣三七6g

治療結果:
服藥2個療程,腰痛症狀消失,活動自如,繼服1療程,隨訪3年未再復發。

藥材3:
杜仲20g,生川烏、川木瓜、川牛膝、川芎、蓁艽、防風、全蟲各9g,蜈蚣3條,狗脊10g,五加皮9g,蒼朮9g

治療結果:
服藥1個療程,症狀明顯減輕,繼服1療程,症狀完全消失,隨訪3年未再復發。

 

9. 杜仲湯配合手法治療腰腿痛─
杜仲湯

藥材:由杜仲、枸杞、雞血籐、丹參、玄胡、獨活、劉寄奴、徐長卿、防己、伸筋草、五加皮各15g組成。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解:杜仲湯中杜仲、枸杞補益肝腎,強壯筋骨;雞血籐、丹參活血化瘀,和營通絡;玄胡、徐長卿祛風散瘀,和血鎮痛;獨活、劉寄奴、防己、五加皮、伸筋草等通經除濕,舒筋解痙。


 

10. 風濕

藥材:
金毛狗脊 川牛膝 海風籐 宣木瓜 桑樹枝 松樹節 川續斷 黑杜仲 酒秦艽 大熟地 桂枝各一錢 大歸身二兩 用河水二碗煎六分和紹興酒一小杯同飲。

適用:
治氣血俱虧手足麻木感受風濕不能行動。

用法:
無論男女一方分作五服每日一服六日痊癒。如末痊癒用酒十斤將藥泡服。此方試驗數百人神效非常,不可輕忽。



 

11.癱瘓治療

藥材:
蒼朮2錢、白芷2錢、羌活2錢、黃芩2錢、川芎2錢、薄荷2錢、厚樸2錢、荊芥2錢、桑寄生2錢、白細辛2錢、木瓜2錢 杜仲1.5錢、牛膝1.5錢、續斷1.5錢、當歸1.5錢、威靈仙1.5錢、鑽地風1.5錢、千年健1.5錢、防風1.2錢 川烏1錢、草烏1錢、五加皮1錢、秦艽1錢、桂枝1.錢、豬筋四兩、用雄雞一隻(重一斤者為律,輕重俱不合用)。

適用:
癱瘓藥酒治一切風濕癱瘓甚效。

製法:
殺雞燖去毛不可見水,不要腸肚臟。用瓦鍋同前藥入糟燒酒五斤蒸好取雞先食。酒早晚隨便飲。

用法:
病輕者服雞後必愈。重者飲酒完即愈。極重再服一料痊癒。但飲酒時其痛更甚,須要忍耐痛止即愈。

禁忌:
忌生冷寒涼滯氣等物。宜逸不宜勞。避風濕節房事。

 

12. 除濕酒

藥材:
虎骨(豹骨代) 12g、防己12g、雲苓12g、杜仲12g、松節12g、秦艽12g、狗脊12g、茄根12g,續斷9g、伸筋草9g,獨活6g、蠶矢6g,木瓜12g、枸杞12g、蒼耳子12g、豨薟草12g,桑枝15g,牛膝12g。

作法:
將上藥浸於糧酒2,500CC中,過5日即成。

功效:
除風散寒,祛濕通絡。

主治:
風寒濕痺證。

用法:
口服,每次10ml,每日1次。

禁忌:
服用藥酒應注意陰虛有熱或外感風熱或風濕熱痺以及高血壓、孕婦等均應禁服。還應注意藥酒內不要兌入其他酒類或就果菜飲用。

除內服外,虎骨酒還可擦患部,或加點穴按摩,或加用小木棒叩擊,亦有一定療效。



 

13. 治風濕性關節炎


內服藥方

藥材:
白朮12g、杜仲12g、仙靈脾12g,全蠍9g、秦艽9g、防風9g、川烏9g、草烏9g、木瓜9g、牛膝9g、當歸9g、川芎9g、金銀花9g、麻黃9g、烏梅9g,蜈蚣3條,白酒250毫升,紅糖250克。

製法:
將藥、酒共致陶罐內,布封口,泥糊緊,文火煎2小時後,埋地下或放進井水中,去火毒,1晝夜後濾渣取液備用。

用法:
每飯後服35毫升,日3次,10天為1療程。

外用處方


藥材:
大血籐30g、絡石籐30g、青風籐30g,木瓜15g、沒藥15g,牛膝12g、木防己12g、丹皮12g、乳香12g、田七12g,桃仁6g、桑支6g,白酒500毫升。

用法:
藥浸酒內1周後用棉花沾藥酒塗擦患處,日3-5次

療效:
治風濕性關節炎內服外擦1療程見效,3療程可癒。有效率達90%。

 



14. 三痺湯(《婦人良方》)─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藥材:
獨活、秦艽、防風、細辛、當歸、芍葯、川芎、幹地黃、杜仲、牛膝、黨參、茯苓、甘草、肉桂心、黃芪、續斷、生薑。

適用:
風濕性關節炎日久不愈,腰膝冷痛,手足拘攣,中醫辨證為風寒濕痺,屬於肝腎兩虧,氣血不足者。

 



15.
治療頸椎骨質增生的土單驗方

(1)
頸椎病方

藥材:
鹿角片、鹿角膠各10g,仙靈脾30g,生熟地、肉蓯蓉、牛膝、川芎、葛根各10g ,骨碎補、赤白芍、木瓜、杜仲各15g,澤瀉20g,茯苓12g。


功效:
溫陽通經,活血祛風,解肌止痛。

主治:
頸椎病。

用法用量:
水泛為丸,每服6g,每日3次。

(2)
頸病清暈飲

藥材:
天麻12g、鉤籐12g (後下),蔓荊子12g、生白芍12g、首烏12g、丹參12g、白菊花12g、青葙子12g、生龍骨12g、玄胡12g、薑黃12g、寄生12g,當歸9g,川芎9g,生牡蠣15g,石決明20g,杜仲15g。


用法:
水煎服。

煎法:
1劑藥煎3次,每1次煎時先將生龍骨、生牡蠣、石決明先煎煮沸15分鐘,再納入天麻、蔓荊子、川芎、當歸、生白芍、首烏、丹參、青葙子、玄胡、薑黃、杜仲、寄生、煮沸10分鐘,再加入鉤籐、白菊花,繼續煮沸3~5分鐘,即可取藥液服用,2煎3煎將上藥煮沸10~15分鐘即可,日服3次。

功效:
和血、活血、潛陽、鎮逆。

主治:
頸椎病椎動脈型。

附註:
嘔吐加竹茹12g,法半夏12g;煩躁不安加琥珀15g,研末沖服;小便黃赤加車前子12g,茯苓 12g。《中國中醫骨傷科百家方技精華》

(3)
石虎膏

藥材:
石斛60g,生虎骨120g,赤芍45g,白及30g,川芎30g,羌活45g,桂枝60g ,生杜仲45g,生地120g,川烏30g,白蘞30g,生山甲30g,獨活45g,麻黃30g,透骨草60g ,當歸120g,生草烏30g,紅花30g,大黃30g,防風45g,甘草30g。以上藥料用香油7500ml ,兌肉桂面45g,乳香面30g,沒藥面30g,麝香1.5g,血竭面45g,廣木香面1.5g,公丁香面1.5g。


製法:
攪勻。每大張淨油30ml,小張淨油15ml。

功效:
祛風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
頸椎病經絡痺阻型。

用法:
貼患處。

 



16.
杜仲茶

杜仲具有補腎與強壯筋骨的作用,對於久坐引起的腰酸背痛有一定的療效。可降低中性脂肪。因為杜仲所含成分可促進新陳代謝和熱量消耗,而使體重下降。除此之外還有預防衰老、強身健體的作用。

【杜仲葉】杜仲是中國特產樹種,分佈在中國西部、西南部,普遍栽培,偶有野生。杜仲是一種傳統名貴滋補中藥,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壓、抗衰老的作用。中國古代很早就將杜仲作為藥用,《神農本草經》及《本草綱目》對其藥用均有詳細記載。現代動物實驗證明,杜仲的樹皮和葉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成分,可促進人體的皮膚、骨骼、肌肉中的膠原蛋白的合成與分解,具有促進新陳代謝、防止衰退的功能,而且它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清除自由基、滋補強壯、降低血壓、抗腫瘤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近年來,國內外研製的杜仲保健品已廣泛用於防治高血病、老年骨質疏鬆症、老年癡呆症、關節疼痛、神經官能症等。

中國科學工作者採用秦嶺南坡西段當年產杜仲葉,提取其有效成分,並進行化學分析,發現其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17種氨基酸及糖類、生物鹼、黃酮類等11個專案的化學成分,在此基礎上,從保健功能的角度出發,以杜仲葉為主要原料,研製出了具有抗疲勞功能的保健飲品。

日本科學家經研究證實,杜仲葉有鎮靜、安神、止痛、強精、分解膽固醇及中和脂肪、降壓、利尿、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據此,將其葉浸泡、清洗、搾取後經過精加工製成杜仲茶。其茶味道清香鮮美,色澤純正濃郁,不僅含有多種微量元素,而且營養全面,有益於人體吸收利用,常飲可利膽、降壓、促進新陳代謝、同時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由於該茶不含咖啡因,可於夜晚飲用,老少咸宜。

 



十二、藥膳及食療

1.高血壓藥膳

(1) 雙果汁

材料:
杜仲3錢、決明子3錢、藕粉兩大匙、水3碗半。

作法:


1.先用紗袋將決明子裝好,之後再加入三碗水,同時加入杜仲,置於鍋中煎煮。

2.用半碗水把兩大匙藕粉調勻。

3.把攪拌均勻的藕粉倒入煮滾的決明子、杜仲湯汁當中,一邊煮一邊均勻攪拌成糊狀即可。



(2) 蘆筍拌黃瓜

材料:
杜仲3錢、糖少許、蘆筍6兩、鹽少許、大黃瓜半條、香油少許。

作法:


1.把杜仲放入盛有一碗半水的砂鍋中,以小火煎煮三十分鐘左右,之後放置待涼備用。

2.將大黃瓜去皮去子後,切成大約四公分長、半公分寬的細條,加鹽並放入碗中醃漬,目的在去除黃瓜中過多的水份。

3.加一匙鹽進滾水中,再將蘆筍放入滾水中川燙,等到水再次燒滾後,就將蘆筍撈起並瀝乾水份,放置待涼,稍涼之後,切成小段,平鋪在盤中,再將已處理好的黃瓜絲鋪在蘆筍上。

4.加一小匙鹽、一小匙糖、少許香油進已經涼的杜仲汁裡均勻攪拌。

5.將攪拌好的調味汁直接均勻澆淋在黃瓜蘆筍絲上即可食用。



(3) 杜仲綠豆絲

材料:
鮮橘皮20g,白糖40g。杜仲3錢、川七3錢、綠豆粉皮2張、蜂蜜適量。

作法:


1.用紗袋將川七粉末裝好並與杜仲一起放入 砂鍋中,加入一碗半的水,以小火煎煮約三十分鐘左右,直到剩下半碗的湯汁為止。

2.把綠豆粉皮切成細絲平鋪在碗中。

3.將之前煎煮好的湯汁淋在綠豆細絲上,最後再將蜂蜜淋在粉絲上即可食用。



(4) 雞絲涼麵

材料:
杜仲3錢、川七3錢、綠豆芽少許、醬油少許、胡蘿蔔少許、香油少許、芝麻醬少許、鹽少許、小黃瓜少許、糖少許、雞絲少許、涼麵適量。

作法:


1.用紗袋將川七粉末裝好並與杜仲一起放入砂鍋中,加入一碗半的水,以小火煎煮約三十分鐘左右,直到剩下半碗的湯汁為止。

2.將小黃瓜以及胡蘿蔔切絲備用,再將綠豆芽放入滾水中川燙後撈起。

3.將少許芝麻醬、杜仲川七的煎汁、醬油、少許的糖混合攪拌均勻,再灑上一些香油,此為調味醬汁。

4.把切成絲的材料及雞絲平鋪在涼麵上。

5.將調味醬汁按個人口味加入涼麵裏即可食用。


功效:
祛濕化痰,止咳和胃。

適用:
寒濕咳嗽而食慾不之振之症。

 



2. 民間廣泛流傳用杜仲治病的食療方

(1)治療原發性坐骨神經痛

材料:
杜仲20g、雞血籐30g、豬腰子2只同煮。

作法:
以豬腰子煮熟為度,除去藥渣。

用法:
溫服藥汁,食豬腰子。



(2)
治腎虛腰痛

材料:
杜仲20克、枸杞子30克、栗子7枚


作法:
加清水共煮後去杜仲渣,入大米100克,文火熬成粥

用法:
代早餐食。

(3)
治中老年人陽痿遺精

材料:
可每天用杜仲20克,豬腰子2只,核桃仁50克


作法:
加水共煎後去杜仲渣

用法:
吃豬腰子和核桃仁,喝湯。

(4)
治老年人尿頻

材料:
杜仲20克、雞內金20克(微炒研粉)、小茴香10克(微炒研粉)、大米100克


作法:
先用水煎杜仲,去渣留汁,再放入雞內金、小茴香、大米煮成粥

用法:
代晚餐食。

(5)
治先兆流產

材料:
杜仲、鹿角膠、阿膠各15克


作法:
先加水煎煮杜仲,去渣留汁,然後入100克糯米煮成粥,再放入搗碎的鹿角膠和阿膠,邊煮邊攪,直至鹿角膠和阿膠溶化,放糖適量調味,服食

用法:
每日1劑。一般連用3天,即可血止胎安。

 

3.腰椎間盤突出症的飲食療法

腰腿痛治療,無論是運用中醫、西醫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都應以飲食療法配合才能更好地促進醫療效果。在飲食療法中其中是以湯品為最主要的,各式各樣的湯品也有不同的適應症狀。


(1)豬腰煲杜仲


豬腰煲杜仲是最為廣東人所知的補腰骨湯品,民間有句口頭語「腰骨痛,豬腰煲杜仲」。其有補養肝腎、強筋健骨的功效,對足膝酸軟、腰背痛以及盜汗、小便頻數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材料:
杜仲15-30g、豬腰1個。

作法:
杜仲先置鍋裏,微火小炒,並灑上鹽水炒至微黃,然後與洗乾淨的豬腰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1000毫升(約4碗水量),先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至1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為1人用。

適用:
杜仲性溫,味甘、微辛,能「益肝腎,養筋骨」,「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豬腰性平味鹹,能「和理腎氣,通利膀胱」。同時杜仲還有降血壓和養胎的功效,此方湯有高血壓或懷孕的骨科疾病患者均可服用。

(2)川斷杜仲豬骨湯


川斷杜仲煲豬骨輔助治療剛發生的骨折、腰部損傷、腰腿痛等,為常用的骨科患者湯品。

材料:
川斷25g、杜仲30g、豬排骨500g、生薑2片。

作法:
川斷、杜仲用清水洗淨,浸泡30分鐘,然後各物一起放瓦煲內,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水量),先武火煲沸,改為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為1人用。

適用:
川斷性溫,味苦、微辛,功能補肝腎、強筋骨,調血脈,《本草別錄》說它「止痛,生肌肉,腕傷,惡血,腰痛,關節緩急」;杜仲性溫,味甘、微辛,功能補肝腎、強筋骨和安胎,《本草經》說它能「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豬骨性平味甘,有益腎、填髓、補骨的作用。

 



4. 民間常用的健骨強腰方


[方一]

材料:
豬腎1枚,椒鹽適量,杜仲10克,蔥薑適量。

作法:
杜仲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半個小時,濾取汁液;豬腎對剖兩半除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加入杜仲汁、椒鹽、黃酒、食鹽和澱粉,拌勻,備用;蔥薑切片以熱素油爆炒蔥薑、腰花,至嫩熟、湯汁緊裹即可出鍋。佐餐食用。

功效:
杜仲為杜仲科喬木植物杜仲的銀皮,含杜仲膠、樹脂、糖甙、有機酸等成分,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豬腎理腎氣,通膀胱;二者合用,共奏補腎強腰之功。適合於腎虛腰痛腳軟,陽痿遺精,頭痛眩暈者調養之用。久服可強健筋骨腰膝。

附註:
本品原製法為「豬腰子一枚,切片,以椒鹽醃去腥水,入杜仲末3錢在內,荷葉包煨食之。」但腥臊味太大,一般人難以接受,遂改之。



[
方二]   

材料:
豬腰1枚,杜仲10 g,鮮荷葉1張,花椒3 g,鹽少許。


作法:
豬腰子洗淨切開,去白色筋膜,放入椒鹽水中浸半小時,撈出。杜仲搗爛,放人豬腰內部,用鮮荷葉包緊。鍋內加水適量,煨豬腰,文火煨熟。

功效:
本方和理腎氣,通利膀胱,強壯筋骨。

適用:
腎虛腰痛,身面浮腫,遺精盜汗,老年尿頻,多尿或淋瀝不已,婦產流產等症。

 



5. 轉骨秘方-
中藥燉排骨

材料:
黃耆三錢、粉光三錢、益智三錢、杜仲二錢、遠志二錢。

作法:
先將藥材簡單沖洗一下,以三碗水加半杯米酒先浸泡兩小時,然後家小排骨三、四塊,放在電鍋中燉,大約燉一小時即可,一帖以一天內分三次吃完為原則。

功效:
轉骨、開胃、增強智力、腦力。

用法:


1.通常要連吃一星期到十天,之後每半個月再服用三帖。

2.排骨更換為魚頭、豬龍骨、豬腦、雞肉。吃素者可改放豆腐。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