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討論] 八裡橋:蒙古騎兵的最後榮耀

八裡橋:蒙古騎兵的最後榮耀

北京有倆八裡橋,一是東邊的東八裡橋,一是西邊的西八裡橋。東八裡橋距離通州八裡,西八裡橋距離北京城八裡。西八裡橋在北京廣安門通往盧溝橋的路上,是一座平面的石板橋,處於馬關營村,四周都是馬關營的菜地,在1986年修建京石高速時拆了,但地名還留存著;東八裡橋比西八裡橋的名氣要大得多,它坐落于通州區和朝陽區的交接。以前歸通州,現在歸朝陽。現在一提八裡橋,主要指東八裡橋。要說這八裡橋得先說通惠河。通惠河是元代郭守敬主持挖建的一條漕運河道,名字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命名的。這條運河最早是從昌平的白浮村的神山泉,經甕山泊(今昆明湖),至積水潭、中南海,自崇文門外向東,在朝陽區楊閘村向東南折去,至通州張家灣村入潞河,即現在的北運河故道。這樣連接上京杭大運河,全長達82公里。後因戰亂和山洪,通惠河的上游都廢棄了。現在說通惠河,一般都指從東便門大通橋至通州縣城入北運河這段河道,全長有20公里。這一段在過去是兩岸垂柳,每一步都是一處可觀的美景。八裡橋就是坐落在這通惠河上,與通州縣城相距八裡遠的一座橋。   
    一、八裡橋原名叫永通橋,在民間有「永通橋,通南北,永通橋下過往的船隻數不清」的民謠。八裡的距離不是虛指,確實是東距通州整整8華里,地鐵八通線、京通快速路、京哈高速路都從八裡橋邊經過,每天人來車往,川流不息。曾有當地的傳說,說八裡橋是橋身長達八裡,而且只有一個拱,當年運糧的船隻成片地在橋前面落下桅杆,從橋拱中穿過,再豎起桅杆來。這是個太過誇張的說法,而當年漕運的壯觀景象卻是有案可稽的。八裡橋建于明正統十一年(西元1446年),南北走向,橫跨通惠河。橋身一共有三個拱券,中間的很大,可以通過比較大的船隻。兩邊的比較小,但很對稱,錯落有致。橋為純石塊建成,異常的堅固,每塊石頭與石頭之間,都嵌入鐵楔子相連。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橋面兩側有32副石欄板,板面上都雕刻滿了各種花樣和紋飾,看上去,雕刻的刀法十分流暢,粗獷有力。橋欄板上有望柱33對,每個望柱上都雕刻有石獅子。那些石獅子的形態也是各種各樣,栩栩如生,可與盧溝橋的石獅子相媲美。橋的東西兩端,各雕刻有一對神獸,那對神獸長著長長的鬃毛和細密的鱗甲,昂首挺胸,好不威風。在橋下的岸邊上,也就是東西兩側,南北兩岸,各趴著一隻鎮水獸。這四隻鎮水獸也是雕刻精美,都是扭著脖子,看著橋下污染的流水。在橋的南邊,也就是河的南岸,偏東大概有二百多米的堤岸,立著一通高大的石碑。石碑足有五六米高,碑身上左邊是滿文,右邊是漢文。這是雍正爺的禦制石道碑,即雍正爺為了表示大清國在此修建從京城到通州之間的道路,特意在此立碑紀念的。早起,北京城內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修築一條石頭鋪成的道路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尤其是在康熙雍正乾隆的時代,凡是修了石頭道路,皇帝都會在旁邊立個巨大的石碑來紀念。這座石碑外面還是建有一座黃琉璃瓦的碑亭,連裡面的房梁上都畫滿了彩畫。可惜最早建的在八國聯軍時代被燒毀,現在看到的是2005年仿古複建的。單單從這古橋和古碑的石刻上來看,就是十分精美的文物了。在早年間,這一帶的風景十分美麗。通惠河邊上是楊柳依依,一片水鄉美景,古老的石橋、石碑更添加了懷古的感覺。這裡一直是通州郊區的踏青聖地。在清代,統治者們定期要到位於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去祭祀祖先,從北京城到遵化必然要走這座橋。   這座古橋精美的雕刻和滄桑的歷史,足以使人在它身邊駐留片刻,來想想當年,在這座橋上發生的事情。
    二、 八裡橋不僅是風景名勝,還是著名的古戰場。這裡地處交通要衝,戰略上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中外戰爭。在大清咸豐十年(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在這一年的陽曆九月二十一日,三萬清軍曾在這裡與六千英法聯軍展開了一場血戰。曾經有一種傳說,是英法聯軍在得知這處地名為八裡橋時,很是害怕。他們以為這座橋長達八裡,他們在想,如果中國軍隊封鎖橋面的話,他們怎麼可能沖過八裡之長的橋而到達對岸呢?其實這是笑話。可八裡橋之戰的故事,遠遠不像歷史教科書上所說得那麼簡單。從咸豐六年,1856年開始,因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所簽訂的條約結束,而洋人還想繼續爭取擴大他們在中國的利益。在這期間,發生了 「亞羅號事件」和「西林教案」。「亞羅號」本是一艘中國船,只是在香港英方登記註冊過,廣東水師曾在上面逮捕過一些海盜和涉嫌的水手;「西林教案」是法國天主教神甫馬賴進入中國內地活動,于1856年2月在廣西西林縣被處死一案。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法國藉口「西林教案」,一起向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他們先攻打廣州,又于1859年進攻大沽炮臺,結果遭到了慘敗。1860年2月,英、法兩國政府分別再度任命額爾金和葛羅為全權代表,率領英軍一萬五千余人,法軍約七千人,繼續侵略中國。4月,英法聯軍佔領舟山。5、6月,英軍占大連灣,法軍占煙臺,封鎖了渤海灣,並以此作為進攻大沽炮臺的基地。大沽炮臺地勢險要,為兵家必爭之地。若從正面直接進攻,在中國的重炮防守之下,英法聯軍難以攻破。於是,聯軍就採取了先佔領大沽周邊地方,從側面進攻的方式。結果清廷因大炮是固定在炮臺上無法轉動而遭到慘敗。還有一些另人無奈的細節。大沽炮臺一共分為五處炮臺,英法聯軍僅僅攻佔了兩處側翼的小炮臺,另外三處主炮臺就投降不打了。洋人覺得奇怪,就問被俘的清兵,結果竟然是清朝的將領陣亡,若要繼續指揮必須要等朝廷任命新的指揮官,否則越權就是死罪。無人敢繼續指揮戰爭,只能投降了。大沽炮臺失守後,清政府與英法聯軍在通州展開談判,結果談判無果,而此時,清政府仍舊是天朝大國,英法等國不外乎是他的藩屬國而已,就下令扣押了英方以巴夏禮為首的談判人員共39人。巴夏禮是個中國通,在英法聯軍中做翻譯。聯軍見談判破裂,就繼續進攻,不久攻下了天津、通州,清軍退守在八裡橋一帶。1860年9月21日,即農曆八月初七,這一天的淩晨四時,英法侵略軍以6000人的兵力,在炮火掩護下,自通州郭家墳分三路向八裡橋一帶猛撲。這時英法聯軍駐紮在八裡橋的南邊,清軍在北面,雙方隔著通惠河相望,戰爭的焦點就集中在爭奪八裡橋這座古橋上。上午七時許,英法聯軍分東、西、南三路對八裡橋守軍發起攻擊。而中國一方的守將,是當時清朝最精銳的部隊,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鐵騎。蒙古騎兵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兵種,在元代時橫掃歐洲,甚至在成吉思汗的繼承者的率領下,打到多瑙河流域。他們的特點是速度很快,擅長用彎刀和弓箭,往往是在對方還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時,就被他們消滅掉了。而蒙古騎兵的弓箭十分了得,他們都能拉開硬弓,射出的箭可以直接穿透鎧甲。在清代,清朝政府多年來實施滿蒙聯姻的政策也是如此,一直把蒙古八旗作為自己做強勁的部隊。而這次八裡橋之戰也是如此,可惜的是,結局不是清廷錯了,而是時代錯了。
    三、世界已經過了冷兵器時代,在過去最為強勁的部隊轉眼間就成為最落後的。在八裡橋戰役中,聯軍已經有了精確的大炮,和比較原始的連發槍,法國士兵手中的步槍有效射程可達一千五百米,還配備有先進的火炮。而蒙古騎兵還處於大刀弓箭的地步,所以說,這場戰爭成了對清軍的大屠殺。清軍並非沒有火器。早在清初,八旗建立制度時就有了火器營。用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當時的二炮,這一營房的駐地就在北京的西部,如今還留有火器營的地名。可是,火器營使用的槍械是老式的火槍,從槍管裡先裝入火藥,再裝入大粒的鐵砂子,然後用扡子從槍口往裡搗緊,再點火開槍。這種槍一直作為打獵打鳥之用。作為打仗的話,一個人要是開了一槍,得跑到一邊去裝彈藥。而清軍最致命的一點是,他們不知為什麼有一個把火藥綁在身上的習慣。從當時留下的老照片上來看,清軍的火藥就是斜肩背著,要麼就像褲腰帶一樣纏在腰裡。結果,英法聯軍只要開一炮,就可以達到火燒連營的效果。清軍還沒有打,自己就都炸成一片了。後來直到八國聯軍進北京時,老舍先生的父親還是這樣為國盡忠的。從大的戰略上來說,英法聯軍是進攻的一方,他們應該進攻八裡橋,而清軍是防守在八裡橋上打陣地戰。清軍卻在武器遠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全部出擊。清軍自動放棄了自己的陣地,根本沒有利用自己在家門口打仗的優勢,被聯軍只要在八裡橋頭碼上幾門大炮,就什麼都解決了。那些騎在馬上比較快的蒙古騎兵,並沒有像電影中那樣沖入敵陣去大肆砍殺,甚至連跟英法聯軍的短兵相接的機會都沒有。根據歷史的記載,沖到最前面的一個蒙古騎兵,也就是離英法聯軍最近的距離,還有五十米。他們的弓箭也沒有發揮出任何作用。在八裡橋之戰中,僧格林沁一直命令蒙古騎兵衝殺,他們用馬刀和弓箭等武器,齊聲呼喊殺敵。一部分騎兵一度沖到敵軍指揮部附近。隨後,由於南路法軍第二旅將大炮炮彈傾瀉在八裡橋上,清軍的傷亡更加重大了,把八裡橋下通惠河的水都染紅了。八裡橋邊仍舊是炮火遮天蔽日,八旗子弟視死如歸,不斷的沖過重重火力封鎖的八裡橋,橋上的將士倒下了,後面的將士又沖了上來。八裡橋的石欄板被炸得粉碎,許多石獅子也被炸毀,橋面上堆滿了清軍的屍體,始終沒有靠近英法聯軍的部隊去進行肉搏戰。這場仗從早上七點打到了中午十一點就接近尾聲了,聯軍發動反擊,越過了八裡橋,清軍就一下子潰敗了。清軍的潰敗是一下子四處散開,根本不是有組織的撤退,但大量的清軍還是向著北京城的方向逃了。聯軍也有相當數量的騎兵,就沿著朝陽路一路追趕。清軍到了朝陽門後一拐彎沿著二環路逃向德勝門,那時德勝門北邊還沒有八達嶺高速,還都是樹林子和荒地,到了德勝門後一下子就散開了。等聯軍追到德勝門,連個人影都看不到。聯軍本想攻打德勝門,直接拿下皇宮,抓住中國的皇帝,發現德勝門城樓高大,防守嚴密,很難攻破。他們四處打聽,誤以為中國的皇帝在圓明園。此時天已經黑了,於是,英法聯軍兵分兩路,英軍駐紮在德勝門外,法軍趕到圓明園去駐紮。在法軍佔領圓明園時,卻遭到了比較有效的抵抗:有幾個太監拿著火槍,打死了幾個法國騎兵。過了幾天,聯軍在德勝門與清朝守軍談判,要求清軍投降。並聲稱,如果清軍不投降的話,就把大炮架在德勝門上直接把紫禁城轟了。其實聯軍的大炮再先進,也無法從德勝門上直接打到故宮,只是在吹牛。而被大炮打怕了的清軍信以為真,一下子投降了。在咸豐皇帝逃走後,他兄弟恭親王「鬼子六」出面和英法聯軍談判。這時,英法聯軍分別有組織,有計劃的洗劫了圓明園。   英法聯軍與清軍談判的一個主要的專案,就是要放回巴夏禮一行人質。三日後,「鬼子六」在武力的逼迫下向英法聯軍交還了人質,39名人質生還的僅有18人。生還的人中就有巴夏禮,巴夏禮對著英法聯軍一頓的訴苦和搬弄是非,結果英軍統帥大怒,他們想,清朝皇帝最喜歡的東西就是圓明園,於是就派騎兵去火燒了圓明園。其實,防止出現火燒圓明園的悲劇也很簡單,當初直接把巴夏禮等人剁巴了完事,省了那麼多麻煩。就算省不了麻煩也會錯開燒圓明園的日子,那天正趕上颳風,錯開日子就燒不了那麼多了。其實虐死洋人的問題,誰也不賴,只是中西方的文明根本對不上話。中國自古以來就沒有優待俘虜的傳統,當時的罪犯都會一刀一刀地剮掉,整死幾個洋俘虜算個毛?當時要求中國在這方面文明點,純屬雞同鴨講。
    四、八裡橋之戰是近代軍隊與古代軍隊的一次典型戰役。英法聯軍經歷過拿破崙戰爭,兵員是義務兵役制加職業軍官團。裝備的是配備刺刀的步槍和滑膛炮。清軍仍舊是以冷兵器裝備為主的步騎混合軍隊。與聯軍有不止一代的代差。十九世紀歐洲的近代軍隊在面對世界各地的封建王朝的軍隊作戰時,大都是以壓倒性的勝利的。八裡橋之戰,三萬多清軍傷亡過半,而六千人的聯軍只有十二人陣亡。八裡橋之戰清軍敗了,曾經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不好使了。有一種說法是,騎兵作戰只能向前衝鋒,如果蒙古騎兵的人再多一點,英法聯軍就沒子彈了,隨後就可以沖入敵陣一律屠殺。不過歷史不能假設,敗了就敗了,完了也就完了,不能盼著敵人沒有子彈而取勝。法軍統帥孟托班回國後被皇帝拿破崙三世封為「八裡橋伯爵」,還讓他當了參議員。法國皇帝還提議再給他年金五萬法郎作為獎賞,但遭到了多數議員的反對。議員們認為,發生在八裡橋的不過是「一場引人發笑的戰鬥」,說「在整個戰役期間,我們只有十二個人被打死」,不值得再給他那麼高的獎賞! 八裡橋之戰後,清政府將傷痕累累的八裡橋重新修復,但仍不免留下了一些炮彈造成的創傷。直到了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民國政府修京通柏油路時,將橋兩端墊土,降低了石橋的坡度。1949年後,橋面鋪上瀝青。後來為保護古橋的歷史風貌,減少洪水對橋的衝擊,在橋南北兩端開道引河,各建三洞水泥橋一座,用來洩洪分流,橋間以水泥構成分水泊岸。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古橋已經年久失修,橋體變形,護欄板更是多處損毀。而在修建京唐高速公路和京通快速路時,都把八裡橋避讓開來,並劃為古跡保護起來。2001年,八裡橋經過全面修復,將引橋伸長,在兩端各加上石拱券以防止洪水襲擊,並修復了橋上的石獅子算得是一個景觀,儘管橋下的通惠河污染嚴重,時常斷流。如今,留有英法聯軍洋槍洋炮彈痕的八裡橋仍巍然橫跨在古老的通惠河上,向人們訴說著當年的滄桑歲月。而蒙古騎兵的馬蹄聲,是再也聽不到了。反正現在英法聯軍也打不過八裡橋,他們要麼是被堵在京通快速路的收費站上,要麼是擠不上地鐵八通線,要麼就是被中傳、二外的女學生們迷住了。既然他們打不過來,所以我們就把北京城牆拆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