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消寒祭祖在冬節

消寒祭祖在冬節

今年陽歷12月21日是冬至,冬至是農歷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每年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為冬至,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早在兩千多年前,我國就已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載:“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通緯·孝經援神契》:“大雪後十五日,鬥指子,為冬至,十一月中(夏歷/農歷)。陰極而陽始至,日南至,漸長至也。”可見冬至又代表著一年之始,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於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農歷十一月又稱為“建子之月”。

    過了冬至,白天一天天變長,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此時過節源於漢代,《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是上天賜予的福氣,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冬至過節之俗則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唐、宋時,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冬至,皇帝到天壇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裏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周禮.春官》雲:“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祇物魅。”古時華夏民眾按照天圓地方的原則,冬至圜丘祭天,夏至方澤祭地。

   傳統上冬至半月是喜慶氣氛濃重的節期,是蘊含最豐富、最多不同節俗的節日,且具影響力、繼承力。慶祝方式多樣,包括但不限於祭祀(祭天、祭地、祭神明、祭祖妣)、賀禮(拜賀、送寒衣)、飲食、文藝(數九)等。


  冬至民間有貼繪"九九消寒圖"的習俗。消寒圖是記載進九以後天氣陰晴的。以蔔來年豐欠。消寒圖形式很多。一般是在紙上畫成九欄,每欄繪成九枚銅錢,每錢代表一天,旁邊標明日期,這樣正好九九八十一天(如從頭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起,則至來年的三月十二日止)。每天用毛筆根據"上畫陰,下畫晴,左風右雨雪當中"進行塗抹。有的文人雅士則畫九枝素梅,每枝九朵,每朵代表一日,謂之"雅圖"。
早在漢朝時,就流行冬至日兒媳婦向公婆獻鞋襪的風俗,《中華古今註》:“漢有繡鴛鴦履,昭帝令冬至日獻姑舅。”此後,歷朝承之,直到清末,此俗還盛行於北方。那麽,為什麽在冬至日兒媳要向公婆獻鞋襪呢?曹植在其《冬至獻襪履表》中說:“國家冬至,獻履貢襪,以迎福踐長。”原來,貢獻鞋襪是為了“迎福踐長”,以圖祓厄迎福,生命得以長久。

    另外,冬至日還有測日影、添線、飛灰、履長等習俗。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現在江南一帶仍有,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俗稱“添歲”。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冬至經過數千年發展,形成了獨特的節令食文化。諸如餛飩、餃子、湯圓、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為年節食品。曾較為時興的“冬至亞歲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獻冬至盤、供冬至團、餛飩拜冬等。

    北方人過冬至都習慣吃餃子,相傳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裏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裏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裏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

    古詩有雲:“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便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於互贈親朋。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他們在家宴上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