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探訪中國四大石窟 之 雲崗石窟 [30P]

探訪中國四大石窟 之 雲崗石窟 [30P]

探訪中國四大石窟 之 雲崗石窟 [30P]
   
   
   中國的四大石窟是指:

   
    * 雲崗石窟  :位於山西大同城西的武周山麓。
    * 龍門石窟  :位於河南洛陽南郊伊河岸邊。
    * 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天水東南。
    * 敦煌莫高窟:位於甘肅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東麓。







   雲崗石窟指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裡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建於北魏年間,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

大型石窟。石窟依山開鑿,在武州河北岸東西綿延1公裡,主要洞窟達51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

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幾釐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

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開鑿於

北魏時期;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196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雲岡石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北魏時,雖有太武帝七年時詔令毀佛焚經坑殺僧人的滅佛事件(參見三武之禍),但大體來說,佛教蓬勃發展,故開窟造像頗為

盛行。

初期,曇曜上奏文成帝,於和平元年,在桑乾河的支流(武周川)的斷崖上鑿山石壁,開窟五所 。之後,武州山開窟造像大規模

地展開,進入了崇佛的高潮時期。河北等地的數十萬傳統匠師雕鑿了其他的窟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在雲崗石窟的雕鑿上也

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故在中區石窟中(5-13窟)可見到許多帶有漢族色彩的佛像。

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之後,開鑿的熱潮逐漸衰退,此後窟龕多由貴族官吏為祈福超渡而建。這些窟多為小型棟窟,即曇曜五窟以

西的諸小窟。
   
   在雲崗石窟開鑿的初期,其風格帶有濃厚犍陀羅及笈多王朝的色彩。佛像的姿勢也明顯反映了外來的風格,包括臉形較為豐腴

、肉髻較高以及眼廓較深、鼻子較高。

雲崗石窟開鑿的高峰期是北魏孝文帝時。石窟的主要結構多沿襲漢朝,佛像的衣着與表情也與初期較為不同。例如:大多數佛及

菩薩的服飾都近似於南朝士大夫的穿着,且臉形、五官也較為世俗化、漢人化。

第三期石窟多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石窟規模縮小但數量增多。本期的石窟多是為了祈求平安及超渡亡者而興建,故在窟

中有世俗男女供養人排列於龕下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

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

點。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筑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

龕,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筑、裝飾風格,

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文化遺產價值:
























  第一窟、第二窟兩窟為雙窟,位於雲岡石窟東端。一窟中央雕出兩層方形塔柱,后壁立像為彌勒,四壁佛像大多風化剝蝕,

南壁窟門兩側雕維摩、文殊,東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較完整﹔二窟中央為一方形三層塔柱,每層四面刻出三間樓閣式

佛龕,窟內壁面還雕出五層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資料。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壁高約25米,傳為曇曜譯經樓,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

出一對三層方塔。后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

各高6.2米。從這三像的風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紀)時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長方形立柱,南北兩面各雕六佛像,東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門上方有北魏正光紀年(公元520一525年)銘記,這是雲岡石窟現存最晚的銘記。

  第五窟,位於雲岡石窟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

的佛像。窟的四壁滿雕佛龕、佛像。拱門兩側,刻有二佛對坐在菩提樹已頂部浮雕飛天,線條優美。兩窟窟前有五間四層樓閣,

現存建筑為清初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個連接窟頂的兩層方形塔柱,高約15米。塔柱下面叫層大龕,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

佛像,北面雕釋迎多寶對坐像,東面雕交腳彌勒像。塔柱四面大龕兩側和窟東、南、兩三壁以及明窗兩側,雕出33幅描寫釋迦牟

尼從誕生到成道的佛傳故事浮雕。此窟規模宏偉,雕飾富麗,技法精煉,是雲岡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后兩室。后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於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

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九窟,分前后兩室,前室門拱兩柱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后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

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供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

貴,是研究我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

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余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雲岡石窟最早開業鑿的五個洞窟,通稱“曇曜五窟。”十六窟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

迦像,高13.5米,立於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龕。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龕,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

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龕,是以后補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

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帶大約在遼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釋迦坐像,高13.7米,這個像面部豐滿,

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為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

  縱觀群佛,在這綿延一公裡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亙,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

態,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游人。這些佛像,飛天,

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

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証。雲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

精華所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