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禽言獸語

禽言獸語

動物的語言

俗話說: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之間建立友善關係,雙方必須彼此瞭解才行。這種瞭解的方式,一般地稱它為禽言獸語。

  動物並不像人那樣,借助於語言進行交談,它只是利用自己各種不同的情感,向同伴或共生的朋友發出危險警報,或者通知它們哪兒有食物等等。

  一條狗遇到自己的同類,自然不會說什麼客套話,它只不過搖搖尾巴。譯成人的語言就是:"見到你很高興。"如果它要是咆哮,那就是在喊:"走開,我受不了!"

  動物的這種表達情感的方式又稱做情感語言。它是對外界因素無意識的、直接的反應。這與人類的語言完全不同。人類的語言屬於人類所獨有的高級的第二信號系統,是運用概念,而不是簡單的刺激因素。

  動物的語言可與人們突然受到打擊時所產生的保護性反應相比較。這是對外界刺激的直接的反射性反應,大腦隨後才開始進行分析……

  動物的情感語言是處於人類的反射性反應的水平上。

  此外,動物對自己的語言是天生就會的。而人則需要長時間的頑強地學習,才能用語言正確地陳述意思。

  實驗證明,即使把某個動物從小就與自己的同類隔離開,到了一定的時候,它照樣能掌握自己物種的"語言"。譬如:危險時發出警報,向雌性獻殷勤,威嚇對手等等。動物的情感語言是從祖先那兒遺傳下來的一種本能。

  人除了自己的民族語言,下一番功夫還可以學會其他的外國語。動物則不能,它們連自己血緣關係最近的其他種動物的語言也學不會。

  在動物園裡,雄黑鸛常常追求雌白鸛,雌白鸛也以愛相酬,在為時不久的相愛之後,便著手建巢,然而它們並不能在巢裡生兒育女,因為它們之間相互不能瞭解。

舞蹈語言

每年6月,出現一種棕褐色蛺蝶,每個前翅上有兩個斑。它們以花蜜為食,在花叢中轉來轉去。

  有時一支雄蝶會落在地上的小土包上,看樣子似乎是飽餐之後要消遣一下,其實,那是在耐心地等待雌蝶。它可能要等很久,有時實在耐不住了,便會激動而盲目地追趕身邊飛過的小甲蟲、蒼蠅、小鳥、其它種蝴蝶,甚至落葉。有時還無聊地追趕自己的影子。

  如果有只雌蝶在一旁飛過,它會立即追上去。雌蝶也會立即落地,這是雄蝶早就等待的一種特殊信號。假如被雄蝶追趕的飛行物不往地上落,那末雄蝶追一會兒也就不再追了。

  雌蝶落地之後,雄蝶便落在雌蝶身旁,合起翅膀,靠得很近。倘若雌蝶還沒有發育成熟,不想做母親,便拍打翅膀告訴雄蝶還為時尚早,雄蝶便又去尋找別的雌蝶。如果雌蝶落在那裡不動,雄蝶就用優美的姿勢去大獻殷勤。

  開頭時,雄蝶站在雌蝶面前不斷顫動翅膀,爾後稍稍抬起翅膀,顯示翅膀上帶黑邊的美麗的白斑,翅膀有節奏地一開一合,觸鬚也隨著動來動去。這樣表演幾秒鐘,有時可延續1分鐘。然後雄蝶擺出一副極美的姿勢:抬起兩個前翅,向兩旁盡量展開,在雌蝶面前低下頭去,彷彿在深鞠躬。再往後是鞠躬的姿勢不變,合上翅膀,溫存地把雌蝶的觸鬚夾在翅膀中間。蝴蝶親吻了!這可不是一般的姿勢。在雄蝶的翅膀上,芳香腺正好是在夾住雌蝶觸鬚的那個地方。

  雄蝶拉開翅膀,轉過身,開始很快地跳起舞,在雌蝶周圍轉來轉去。這種蝴蝶舞蹈的時間是在7月末。

  在海洋裡你有時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一支雄棘魚在另一支雄棘魚面前突然頭朝下跳躍著,瘋狂地用嘴咬砂子。那是在說:"走開,這是我的地盤,你若不走我就這樣對付你。"這就是雄棘魚的戰舞。

  雄棘魚在邀請雌棘魚入巢時,也是使用舞蹈語言;它在雌棘魚面前猛然拐來拐去地搖擺著,彷彿在懇求說:"做我的妻子,做我未來孩子的母親吧!"

  對待雄棘魚的殷勤求愛,雌棘魚往往是身子下傾,那是在說:"我同意了。"反之則表示不接受。

  當雌棘魚送過秋波之後,雄棘魚便在雌棘魚頭部下方游個不止,而後向巢裡跑去,雌棘魚在後相隨。

  雄魚平趴在巢前,歪頭對著入口,意思是:"請進吧,這是咱們的家。"雌棘魚此時會在巢門前伸展開身子,好像在說:"噢,這就是咱們的家呀!"

  當雌棘魚鑽入巢內之後,雄棘魚便開始跳一種哆嗦舞,意思是:"快產卵,我可以照料。"

  棘魚間的這些舞蹈語言不是臆測的,而是通過實驗可以證明的。譬如,當雌棘魚剛一進巢,就把雄棘魚趕走,你會發現雌棘魚會一直呆在巢裡等待雄棘魚的產卵的信號,得不到信號它不會產卵。這時,你用一根玻璃棒模擬雄棘魚的哆嗦舞,使雌棘魚顫動不止,雌棘魚便會馬上產卵。不僅如此,對於已經懷仔的雌棘魚,雄棘魚的全部求愛過程,都可以用模型,採用這種翻譯出來的舞蹈語言加以重複,那時,雌棘魚會追隨在模型後面,一片癡情,即使沒有巢穴,它也要用嘴拱砂底,尋找巢窩的入口。它寧可相信假雄魚的信號,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姿勢語言

美洲臭鼠是一種樣子很好看的小獸。它遇到危險或想進攻誰時、便轉回身噴出一股黃色油呼呼的粘液,散發出極其難聞的氣味,奇臭無比,這股臭液能噴出3~4米遠。有趣的是臭鼠噴射臭液時是屁股對著目標,可卻能百發百中,這不能不說是一絕。如果有一滴臭液粘到你身上,幾天內你可不要到人群裡去,即使全身洗過並且換了衣服也不行。狗的嗅覺是靈敏的,倘若被臭鼠擊中,便會昏迷不醒,如同中了毒氣彈。

  臭鼠由於有這種武器,所以遇到危險時它並不急於逃跑。即使一群獵狗追趕它,它也不怕。有意思的是,臭鼠在發射臭液之前,事先是有警告的,它先是不停地跺腳,然後翹起尾巴,但尾巴尖還是半捲著。意思是在說:走開吧,蠢貨,不然我可不客氣了。如若沒有效果,它便會發出最後通諜——尾巴豎直朝天,毛都炸了起來。這種姿勢語言的意思是:"快跑,我可要發射了。"然後便急轉身,發射……

  有些動物在爭食獵物或造巢地點時,也往往使用獨特的恫嚇姿勢語言。公雞會頗為激烈地啄食假想的糧食,頻頻地點著頭;椋鳥和仙鶴會在對手的鼻子面前示威性地整理自己的羽毛;反嘴鷸卻擺出一副睡覺的架勢,似乎對對方不屑一顧。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海鷗會縮著頭,蜷著身子,顯出一種被降服的卑躬屈膝的樣子。而火雞更為乾脆,是趴在地上表示屈服。

翅膀語言

每一種昆蟲發出的嗡嗡聲,音調都各不相同,這說明,各種昆蟲扇動翅膀的頻率有所不同。有些學者借助於最新的電子儀器驗證了這一點,得出:每秒鐘翅膀振動的次數是:蚊子300~600次、黃蜂250次、蜜蜂200~250次(最高可達400次)、蒼蠅190次、丸花蜂130~170次、牛虻100次、瓢蟲75次、金龜子45次、蜻蜒38次、蝗蟲20次、蝴蝶10~12次。蝴蝶翅膀振動時發出的聲音我們人聽不見。因為低於聲頻。

  學者們仔細地研究了上面的數字,認為每種昆蟲都有各自不同的嗡嗡聲是不無原因的。翅膀除了主要的飛行功能外,還具有傳遞信息的功能。

  蚊子翅膀發出的嗡嗡聲是聚會的信號,蚊子一聽到這種聲音便蜂擁而至。每秒鐘振頻為500~550次的嗡嗡聲對雄蚊最有誘惑力,因為這是雌蚊翅膀振動的速度。即使周圍很喧鬧嘈雜,蚊子依然能聽到這種信號。因為蚊子的觸角上有聲音選擇器和放大器。觸角上長有長毛,遇到一定的振頻和音時便振動起來,而母蚊翅膀振動的次數正好與此相符。起音叉作用的觸角合著拍節而振動,向聽神經傳遞最使雄蚊感興趣的聲音信息。

  電工機師抱怨說,高壓變壓器經常有蚊子跑進去。這是因為,有許多變壓器發出的聲音與母蚊發出的振動聲正好同音,這導致了鍾情的雄蚊神魂顛倒,死於非命。

  蚊子在遇到危險時,翅膀的振頻會加到"第三檔上",發出全然不同的聲調,完全區別於它們去赴幽會時的嗡嗡聲。這就是警報聲。據說,工程師們已經沒計出了一種儀器,模擬蚊子的警報信號,驅趕蚊子最為有效,這要比任何避蚊膏和化學驅蚊都好。

氣味語言
  
每年5月間,你可以見到丸花蜂在樹木周圍飛來飛去,它落到樹皮上,而後又飛到另一棵樹上去,像是在尋找什麼東西似的。倘若你仔細地看一看,原來丸花蜂在咬樹。它咬了許多株大樹和灌木叢之後,便又回到出發點,開始新的飛行。它就這樣從早到晚,沿著同一條線路,去掉舊的記號,換成新的記號。

  丸花蜂由於饑餓,有時可能飛到正在開花的三葉草田裡,趕忙大口大口地用花蜜填飽肚子,然後還是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使它飛回被咬過的樹叢去。

  不久前,科學家們才揭開了丸花蜂這種奇怪做法的奧秘。原來它是把自己的"情書"留在了樹木花草上,邀請雌蜂來幽會。當然,咬樹的都是雄蜂。

  在雄丸花蜂的上顎基部有個芳香腺。清早時,雄丸花蜂在樹林或草地上徘徊,不斷去咬草莖和樹葉,在上面留下雄性的氣味,雌蜂察覺到這種有誘惑性的氣味,便飛到放有"情書"的地方,等待著多情的愛慕者。

  到了金黃色的秋天,雄鹿也是這樣,把"請貼"發送給情人。與丸花蜂不同,鹿的芳香腺至少有10個,其中兩個位於內眼角處,兩個在後足跟上,一個在尾下,一個在腹部,每個蹄子上還各有一個。雄鹿把芳香腺擦在樹木上,便留了自己的氣味。芳香腺分泌物在空氣中很快凝固,雨水也沖不掉,風也吹不跑。在雄鹿留下標記的樹木上久久保持著它訪問過的"紀念"。

  有一個叫卡爾﹒弗裡什的研究了船□魚的聽覺器,他訓練一群小魚集聚在岸邊的一個地方,在這裡餵它們。後來,他將一條船□魚作了記號:抓住後,用針輕輕刺一下肌肉,結果魚尾顏色變深了。他把魚放回河裡,當它剛剛游近魚群時,發生了一種沒有料到的事——船□魚都慌忙向四下逃去,藏到河底,鑽進砂中。過了一會兒,又聚集在一起,離開了這個地方,無論怎樣引誘它們,都沒有回到這裡。

  這一事例促使學者們考慮:那條船□魚是否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告訴給自己的同伴們了呢?顯然是不能的。那麼是什麼原因使魚群受驚了呢?是否可能是受傷的小魚疼得叫了起來呢?因為魚是會叫的。

  又捉住一條船□魚,把它切成塊,扔入水中。群魚又驚慌地跑散了。也可能是魚的屍體把它們嚇跑了吧?大自然裡一切都可能發生……

  又將一條船□魚切成一段段放在研缽裡搗碎,把魚汁進行過濾,然後一滴滴地倒入水中。魚群彷彿像劇院裡發生火災一樣,所有船□魚又跑走藏了起來。

  後來搞清楚了,船□魚以及與其血緣關係相近的河魚受傷時分泌出一種物質,別的魚一察覺有這種物質,便都慌忙逃走。這是一種特殊的適應性,是在長期的生存鬥爭中形成的。當狗魚捕捉小魚時,必定會用牙齒把魚皮咬破。被捕的小魚用皮膚向自己的弟兄們發出"訣別時的警告信號"。其他小魚得到信號,便趕快躲藏起來。學者們還發現,船□魚所發的化學警報信號,也會使血緣關係近的各種魚感到恐懼。

  在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之後,查明船□魚能夠很好地區分出15種魚的氣味。它們用嗅覺甚至能認出自己魚群裡的各種小魚。如果用移液管從飼養狗魚的魚池裡吸些水,然後滴到飼養船□魚的魚缸裡,這幾滴水會產生炸彈爆炸時的效果。恐怖的船□魚跑到魚缸底上,像死魚一樣一動不動。它們的這種奇特的反應是很容易理解的,因為狗魚追趕一切會動和閃光的東西,對不動的物質很少在意。

語言天才

  不久以前,科學家們查明海豚不是啞口無言的動物,它會用鼻孔發出各種吱吱聲,而且能發出各種超聲波。

  有人發現:一頭母海豚在和自己的小仔相互呼喚交談時,就使用了八百多種聲音。其中大半是表達某種命令的信號,小仔對這些信號的反應總是一致的。

  海豚有自己的求救呼喚語言,相當於我們人類的SOS。那是一種重複的忽哨聲。別的海豚聽到了這種聲音,便立即沉默下來,仔細地傾聽,然後去找尋遇難的同類,找到後便潛到遇難者下面,用嘴巴和背部把它托出水面。

  在美國佛囉哩達海洋水族館裡有一頭非常聰明的海豚,它模仿自己的教練模仿得很像。有一次幫助丈夫進行馴練的妻子覺得很開心,便大笑起來。這頭海豚又很快去模仿她,一見她就哈哈大笑起來。

  這位海豚教練就是約翰﹒利利博士。他發現:海豚很團結,從不欺侮弱者,並主動幫助有病的海豚。它們多言多語,在一起時彼此嘮叨個沒完。

  這位博士還發現:海豚在學習語言上甚至比人還強,因為海豚能很快掌握一些英語單詞,而人要學會海豚發出的狗叫聲、鳥叫聲、吱聲、忽哨聲……則慢得多,更不用說超聲了。

  有的研究人員還發現:海豚能理解他們說的話,甚至說半句海豚能都懂。它們按著人發出的命令列隊游動,轉彎;沿著指定的複雜路線找到魚,並趕魚入網;鑽火圈和拉著坐人的划水板……

  約翰﹒利利博士認為,受過訓練的海豚可成為漁民和研究海洋的科學家的得力助手。海豚很願意學習,幾乎什麼都可以學,甚至可以學會去炸毀敵人的潛艇。這最後一點刺激美國海軍部對海豚也發生了興趣。

觸碰語言

  雄蜘蛛去和雌蜘蛛相會時,每次總是冒著很大危險的。雌蜘蛛是近視眼,而且都很貪食。又大又兇的母蜘蛛還沒有搞清楚是誰走近了,便猛然撲過去,一口把它咬住。一旦發覺自己錯了,已為時過晚,情人已經喪命了。有些母蜘蛛已養成貪吃自己的情人的習慣。有一種美洲蜘蛛稱做黑寡婦,在繁殖季節,幾乎所有雄蜘蛛都葬身於自己看中的夫人的肚子裡。

  雄蜘蛛為了提前通知母蜘蛛自己要去登門拜訪,便抓住兇狠的母蜘蛛趴在上面的那根蛛絲,不住地搖晃。不同種的蜘蛛,搖晃的次數各有不同,都有各自的暗號。

  如果母蜘蛛樂意接待來客,它就用"約定的"節律搖蛛絲作為回答:"來吧,別怕,不吃你!"這時雄蜘蛛才進入危險區。當它走近母蜘蛛時,有時還要用前腿去撫摩母蜘蛛,彷彿在說:"是我,不是蒼蠅。"

  有一種不結大網的蜘蛛,用特殊的手勢打信號或在它前面跳舞通知母蜘蛛。譬如雄青蜘蛛走近母蜘蛛時,是用腿敲地來稟報自己來到了。回答的信號也是踏步聲。

結束語

  探討禽言獸語的奧秘,這僅僅是個開始,生物學家們還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找到許多尚存的疑問的答案。正如有的研究者說的那樣:我們現在的處境恰似語言學家一樣,只闡明了整個語言中幾個單詞的含義。就像詳解密碼一樣,離完全通曉它還差得很遠。

  然而,我們並不氣餒,正如我們對待許許多多其他的自然之謎一樣,我們將頑強地進取。我們相信,終有一天,人類會敲開這一座座奧秘之門。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