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魚鉤的材質與性能分析

[轉貼]魚鉤的材質與性能分析

一、魚鉤的強度與鉤體的粗細有關嗎? 強度是金屬材料主要的力學性能(又稱機械性能)指標,是指金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能力。通常所說的強度是指「抗拉強度」,也稱強度極限。強度是單位面積上的承載力,對任何金屬材料來說,都能通過專門的拉伸試驗機測出其強度值。一旦測出其強度值,就成為最基本的參考資料,絕不會因材料的粗細而發生變化。各國早已將鋼材進行分類並制定了一系列的牌號標準,以供生產者及使用者查找、遵循。例如70號鋼(優質碳素結構鋼)經查標準(GB699—65),其抗拉強度不小於73kg,/mm2,如果我們用這種鋼製造魚鉤(不考慮熱處理),當鋼絲直徑為1.13mm時,其截面積剛好是1mm2,則這種鋼絲的承拉力為73kg;如果鋼絲直徑增大到1.6mm,其截面積則為2mm2,則鋼絲的承拉力為73(kg/mm2)×2(mm2)=146kg。這說明鋼絲粗細的變化使其截面積發生變化,而承拉力則隨截面積變化的倍數而變化,但此鋼絲的強度值即承拉力與截面積之比仍舊是73k/mm2。這就說明:「魚鉤加粗則強度增大」這句話是不對的。正確的說法是:魚鉤加粗,承受拉力有增大的趨勢。只能定性,不能定量。因為魚鉤具有曲線形狀,能承受的拉力不能按直線形狀計算。
二、魚鉤性能的好壞能否僅以強度來衡量?製作魚鉤的鋼絲本身是可以用強度判斷其性能好壞,這對選什麼樣的鋼絲來制魚鉤是非常重要的。但鋼絲成型後(包括磨刃、開倒刺、彎曲成型及錘扁柄端等),就不能以強度來衡量魚鉤性能好壞。事實上釣友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條幾千克重的魚就會將鉤門拉開(俗稱拉直)而逃之夭夭。但不能說這是魚鉤的強度低造成的。因為中魚後魚鉤的受力與魚種的大小、中魚部位、刺入深度及逃逸時的衝擊力等有很大關係,受力情況分析較複雜而且是隨機的,因此鉤的性能要求除了對原鋼絲要有較高的強度、硬度外,使製成的魚鉤還要有較高的剛性、彈性,一定的塑性韌性和抗疲勞性。別小看一枚小小的魚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三、關於高碳魚鉤鋼是鐵碳合金,分為兩個大類:碳鋼及合金鋼。就碳鋼而言,按其含碳量,碳鋼可分為低碳鋼(含碳0.3%以下)、中碳鋼(含碳0.13%—0.6%)和高碳鋼(含碳0.6%以上)。鋼的性能與其化學成分(碳量及其他元素含量)有密切關係,據資料介紹,當碳鋼中的碳量小於0.9%時,隨著含碳量的增加,強度硬度直線上升,而塑性、韌性含碳0.8%的碳工具鋼製造的,強度、硬度高,並有一定的韌性抵抗衝擊力。而高碳鎢釩鋼魚鉤,是在碳鋼的基礎上再加入合金元素鎢釩(含金元素總量不超過5%),是一種低合金鋼材料,用它來製造魚鉤性能肯定大大超過用普碳鋼製造的魚鉤,但這種魚鉤的生產成本將提高許多。
四、關於魚鉤的淬火 究竟魚鉤要不要淬火?簡而言之,魚鉤不需淬火,但魚鉤材料(鋼絲)一定要淬火。 所謂的淬火,是指將鋼件加熱至使其內部組織結構發生轉變的溫度,這個加熱溫度取決於鋼中的碳量,對於製造魚鉤的鋼絲來說,大約在735~800℃之間。在此溫度保持一段時間(保溫)後,快速冷卻使鋼獲得全新的組織結構。此後,還必須進行回火處理,最終獲得所要求的組織結構及性能。淬火是進一步提高鋼性能的重要途徑。現以對魚鉤製造過程的理解程度,試作如下敘述:1.製造魚鉤的鋼絲,是經「拉絲」工藝冷拉而成,須經多次冷拉才能達到所要求的直徑;2.將鋼絲進行淬火及回火,獲得所要求的組織結構稱為索氏體(sorbite),具有很高的強韌性;3.用此鋼絲製成不同類型的魚鉤;4.魚鉤成型時,會產生「冷做硬化」現象(強度、硬度增大,塑性、韌性降低,脆性增大),最後還要進行200~250℃的應力回火。如果魚鉤要進行上黑(發藍)、鍍金屬層等,也應在此階段進行。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