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淺談想飼育出極大鍬必備的基本方法與概念

淺談想飼育出極大鍬必備的基本方法與概念

在進入討論之前先聲明這是小弟個人的幾年野採觀察野外幼蟲生長環境
與繁殖飼育經驗心得與私房菜的分享
(無關食材選擇但優於您習慣使用的食材的成果)
(如果選對食材飼育將有不錯的成果)
這些經驗全都是邊測試邊觀察邊調整邊飼育的方式一步一腳印的建構起來

因為自己深深的覺得養極大鍬比養出很多很多基本尺寸來的困難許多
而且要處理自己好不容易養出極大鍬的過程您會覺得很容易也很簡單
但要處理手中一堆基本尺寸就夠您傷腦筋的了(這還不包含幼蟲期的資源浪費)
最好最好的方式就廣結善緣囉!
說這只希望有飼育的蟲友們多花些心思在時間跟空間上取得最有利的成果
別忘了養大養小都必須要先用您半年的時間含母蟲產卵時間
希望以上對有心養大蟲的蟲友們更有信心

一.親種的選擇
挑越大越好這觀念是臺灣這幾年開始流行養蟲從日本學來的現有框架中的觀念
也深植在眾多蟲友們的心中現在也就成為最基本的贏在起跑點的方式
但每個人都有能力去買極大的蟲嗎?答案是否定的
那有沒有其它方式也可以贏在起跑點呢?答案是肯定的
就我個人的經驗就有幾種方式可以讓您的蟲蟲也可以贏在起跑點
但也間接使有能力去買極大蟲的蟲友更加的贏在起跑點
(如果肯採納這方法與概念的話)
希望能拉近些彼此的起跑點

捨極大之種公選極大之種母
蟲店購買或野採盡量能挑越大就挑越大能挑越寬就挑越寬
(野採的記得挑好就收其餘幫幫忙要記得放掉呀!)
記得種母的影響力不比種公差

二.幼蟲(一齡初)分公母
突破傳統二齡挑公母思維使您更贏在起跑點
這就需要有經驗了(分享私房菜)
首先母蟲放入產卵環境兩個月至兩個半月
有人一定會問為什麼要放那麼久?
因為這是給予飼養者更方便更容易取得最好也最多可贏在起跑點的公幼

開始取幼蟲這階段的幼蟲最大應該有二齡初最小也有卵膨脹到將孵出的一齡蟲
不管多寡只挑越接近剛破卵的幼蟲最佳而卵膨脹到將孵出的一齡蟲改天選
至於個人經驗與昆蟲生存法則相信二齡初與一齡末幼蟲會是母蟲居多
(我試驗過幾次養出的心得)
雖然有少數公幼蟲也在這階段但由於較慢吃到我們認為可養大的食材上
所以我通常都不留(因為沒贏在起跑點)除非產量不多或有空間飼育才會留
重點之一來了要如何幼蟲(一齡初)挑公蟲呢?
請參考下圖:
在同批幼蟲中相互交叉比對挑出(這時您的雙眼將決定這批蟲的命運要用心喔!)


這樣挑出的一齡幼幾乎八九成都是公蟲

三.容器的選擇
建議只要您飼育的蟲種體型只要比臺灣產的細角大型(含細角)
就要用250cc以上的容器一盒裝一隻您挑出的一齡公幼
等3齡後在挑出更大更有希望的公幼放入更大的容器
過程中加不加食材就您自己決定但一定有加分效果
切記食材不可以省喔不然前面的努力就白費了
飼育空間大小密度是決對會影響成蟲大小(比細角小型的蟲種沒影響)
有確定的一齡公幼加上現在的優良食材在加上空間上的讓步
您就要有驚喜的準備那種成究感可是會讓您一再的回味喔!
當然只針對技術較成熟的蟲種

舉個影響我養蟲上一個蠻重要的經歷
話說2004年初的一次野採
那次我記得是跟進桑一起上山劈蟲
來到海拔兩千左右的山上
再一次的機緣下很幸運的從一根頗大的木頭
長度兩公尺左右寬度直徑快接近一公尺
採到四隻公平頭成蟲與一隻公的小條背成蟲
剛下去的一下便聞到濃濃的很接近幾乎相同的繡珍菇的菌香味
硬度適中不會太硬
裡頭的食痕很粗直徑三到四公分左右
也有不到五.六個的小蛹室但都沒蟲了
就這一整枝朽木裡面加起來含五.六個的小蛹室裡頭不到15隻蟲
而四隻公平頭最小的就有63mm最大68mm
當時這個結果很肯定的告訴我
1.條背用木屑養可能會比較好
2.母平頭頂多吃一年就成蟲比公蟲早開溜
3.平頭吃臺菌一定可以養出大型
4.大型公蟲鐵定吃一年以上
5.空間密度也是重點之一(雖然以前就知道了但這次給我正確的答案了)

以上為小弟飼育上的一點點經驗
還請多多指教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