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軟體使用的基本法則

軟體使用的基本法則

軟體雖然看似個個神通廣大,但是只能了解它的個性,其實很快可以合作愉快,軟體的特性大致上我可以把它分為三種,下面來看我一一為你解說。

創造型軟體:

此種軟體它主要的目的是創造各種完成品,著名的代表作有「Photoshop」、「Namo WebEditor」、「Word」....等類似軟體,遇到這一種軟體基本上要從「File」/「New」著手,開啟了一個新的檔案後,它們會有很強的功能,要摸清楚他的底細,可能要花一段不算短的時間,所以強烈建議可以從它的「Tool」開始使用,大概就可以窺視它大致上的功能了。





接下來你可以盡情的使用它,放心大膽的玩它的所有功能選項,因為功能越強、越複雜的軟體,就越有所謂的「Undo」(回復)功能,當然這類的軟體為了讓使用者可以快速的完成各種成品,通常會有「Template」(範本)來供你套用,如果你需要快速完成你要的東西,找這一功能基本上就沒錯了。

當然在你完成你偉大的作品後,千萬不要忘記「File」/「Save」,不管好不好,留下記錄,下次才不至於於從頭來過。

輔助型軟體:

它以幫助其他檔案文件為他的主要工作,著名的代表作有「Winamp」、「ACDsee」、「WinRar」....等類似軟體,基本上它本身沒有產出任何成品的能力,主要的功能在與某一個檔案相輔相成、相互合作,使他的功能發會到極致。

「輔助型軟體」基本上若沒有某種特定的「檔案」,它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同時它的存在也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建議從「File」/「Open」或是「File」/「Add File」著手,當它與相對應的檔案相遇後,馬上會發生作用,這時他的功能大概發揮了十之八九了,另外它通常會有一個「Wizard」(精靈)功能,開啟它後只要跟隨他的腳步,讓「Next」它會帶你完成所有的設定。

隱藏型軟體:

它的功能較多,可能為改善效能、增進便利、阻擋廣告或是檔案下載之類的,雖然它們各有各的功能,但是有個通性,它們生性害羞,所以常常藏在右下角的常駐列裡,當然看到他的機會可能是它有緊急的事要告訴你的時候,這類軟體著名的有「F-Secure Anti-Virus」、「FlashGet」..等類似軟體。

三類軟體介紹完之後,我想除了主要功能外,通常軟體的「Options」「Setting」中,會有一些選項可供你細部調整你所要的功能,在這裡你可以找到你的喜好及特別的要求(除非它沒有提供)。

因為
「Options」或是「Setting」通常會影響整個主功能的執行結果,若你沒有把握,這時只好「看人臉色」囉!首先將滑鼠移到你想要知道的選項上面,停留數秒,通常它會告訴你選項的功能為何..等消息,作為你調整的依據。

最後你難免會對它的「祖宗八代」及「生辰八字」有所好奇,這時可以點選「Help」/「About」功能,你就可以了解它的一切資訊包括:制造公司、版本、序號....等。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