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父母影響幼兒10大壞習!

父母影響幼兒10大壞習!

根據研究發現,父母改正孩子不良習慣的方法,多半不是採取斥責就是教訓,有時甚至會帶點羞辱的口吻,可惜對孩子而言,這種教育方法大都不具效益。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雖然大人說的話他們不一定會聽,但是照顧者們是他們學習融入社會最初的模仿對象,孩子一定會仿效您的行為,因此照顧者需仔細留意自身言行,以及孩子們常接觸的環境、人事,即便是照顧孩子的保母或長輩也需仔細挑選,避免孩子習得不良習慣!
偏食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即使是成人,依舊有許多不良的飲食習慣,有人不吃芹菜或榴槤;有人重口味或不吃辣等,在要求孩子不能偏食,必須什麼都吃的情況下,本身有偏食習慣的照顧者不僅沒有正確的行為示範,對孩子教養也失去說服力,孩子會納悶:「為什麼媽咪叫我不要偏食,可是她都不吃?」,接著「那我也不要吃」的想法會在孩子腦中油然而生,進而以實際行動去表現。

這樣糾正準沒錯
A:避免在孩子面前強調「偏食的惡習」,如爸爸不吃紅蘿蔔,夾菜時對他說:「你不吃這個,不夾給你了!」如此孩子會注意。
B:避免讓孩子察覺照顧者有偏食惡習,與孩子一起吃飯時,如要挑菜,應避開孩子眼光,不要讓孩子看到。
C:如果孩子不小心學得您偏食的惡習,建議讓他吃其他替代的營養東西。

亂丟東西、不會物歸原處
易犯指數★★★★☆
原因剖析
當有客人要來拜訪時,相信很多人家中會開始一團亂,忙著收拾東西,東塞西藏的情況,連一旁的孩子都一團霧水。會有這樣的窘況,主因是平時不良惡習所導致,不少人貪圖一時方便,東西用過隨手一擺,才會使得環境變得如此凌亂不堪,看在孩子眼中,自然就加以仿效,玩具玩完不收,絆倒經過的人;衣服亂丟,要穿時找不到等情況,更是三天兩頭上演。然而,大人們東西亂丟,不會物歸原處的不良習慣不僅對自己不方便,更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

這樣糾正準沒錯
A:如果要亂,維持某一個特定範圍內,如在自己房間裡,避免讓孩子看到,在孩子活動及視線範圍的空間內應保持整潔。
B:當您在收拾時,要提醒孩子,告訴他:「媽媽有用過東西後都會收,所以你也要用完就收」。
C:教孩子學收納時,可多準備幾個箱子,讓孩子學習分類歸箱。如外面貼有積木圖案貼紙的箱子是收積木的;貼娃娃圖案貼紙的是收玩偶的;分門別類的收拾,可讓孩子即使亂丟,也是丟在箱子裡。

教養錦囊:
孩子的行為大多有目的,如果他們的行為目的是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力,那麼大人的種種反應,會增強鼓勵孩子不良習慣的重複出現。

不遵守交通規則
易犯指數★★★☆☆

電視看太久
易犯指數★★★★☆

教養錦囊
如果你看到孩子的不良習慣,實在無法自制,想教訓或痛責孩子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儘速地離開現場。切記!這種方法並不是一蹴可及的,不要嘗試一次就心灰意懶,必須持之以恆,才能收到宏效。

亂丟垃圾
易犯指數★★★☆☆

三分鐘熱度
易犯指數★★★☆☆

無視規則
易犯指數★★☆☆☆

打斷談話
易犯指數★★★☆☆

不當餵食及不良衛生清潔習慣
易犯指數★★★☆☆

生活小惡習
易犯指數★★☆☆☆

教養錦囊
不去刻意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涯,只是從旁扮演輔助的角色,讓孩子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才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aska110169 經驗 +5 發人省思 2007-6-7 06:23
  • aska110169 金幣 +10 發人省思 2007-6-7 06:23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