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武俠仙俠] 書劍恩仇錄 作者:金庸(全書完)

註:
    一、陳家洛之母姓徐名燦,字湘蘋,世家之女,能詩詞,才華敏
瞻,並非如本書中所云為貧家出身。筆記中云:「京城元夜,婦女連
□而出,踏月天街,必至正陽門下摸釘乃回。舊俗傳為『走百病』。
海寧陳相國夫人有詞以紀其事,詞云:『華燈看罷移香□。正御陌,
游塵絕。素裳粉袂玉為容,人月都無分別。丹樓雲淡,金門霜冷,纖
手摩拿怯。三橋婉轉凌波躡。斂翠黛,低回說。年年長向鳳城游,曾
望蕊珠宮闕。星橋雲爛,火城日近,踏遍天街月。」

    二、乾隆向陳家洛立誓,若生異心,死後陵墓給人發掘。乾隆死
後,所葬陵墓稱為「裕陵」。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五月,孫殿英
部以火藥爆開乾隆及慈禧太后陵墓,搜獲大批寶物而去,乾隆遺體全
遭損毀。後溥儀派「內務府總管大臣」寶熙、「侍郎」陳毅(非中供
元帥)等去辦理善後。寶熙有《於役東陵日記》,七月十六日記云:
「幸將高宗元首及后妃顱骨,全行覓得,其四體百骸,則十不存五。
」陳毅所作《東陵紀事詩》有句云:「帝共后妃六,軀惟完其一,傷
哉十全主,遺骸不免析」,其注云:「……確為男體,即高宗也……
下頷已碎為二,檢驗吏審而合之。上下齒本共三十六,體干高偉,骨
皆紫黑色,股及脊猶粘有皮肉……腰肋不甚全,又缺左脛,其餘手指
足趾諸零骸,竟無以覓。高宗……自稱『十全老人』,乃賓天百三十
年,竟嬰此奇慘……」香港高伯雨先生輯有《乾隆慈禧墳墓被盜紀實
》一書。

    三、《清宮詞》中,有兩首與本書故事有關,摘錄於下:巨族鹽
官高渤海,異聞百載每傳疑。冕旒漢制終難復,曾向安瀾駐翠蕤。(
原註:海寧陳氏有安瀾園,高宗南巡時,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TOP

後記

    《書劍恩仇錄》是我所寫的第一部小說。從一九五五年到現在,
整整二十年了。

    我是浙江海寧人。乾隆皇帝的傳說,從小就在故鄉聽到了的。小
時候做童子軍,曾在海寧乾隆皇帝所造的石塘邊露營,半夜裡瞧著滾
滾怒潮洶湧而來。因此第一部小說寫了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是很
自然的。但陳家洛這人物是我的杜撰。香香公主也不是傳說中或歷史
上的香妃。香香公主比香妃美得多了。本書中所附的香妃插圖,只是
讓讀者們看到,乾隆有這樣的一個嬪妃。

    海寧在清朝時屬杭州府,是個海濱小縣,只以海潮出名。

    近代的著名人物有王國維、蔣百里、徐志摩等,他們的性格中都
有一些憂鬱色調和悲劇意味,也都帶著幾分不合時宜的執拗。陳家洛
身上,或許也有一點這幾個人的影子。但海寧不出武人,即使是軍事
學家蔣百里,也只會講武,不大會動武。

    歷史學家孟森作過考據,認為乾隆是海寧陳家後人的傳說靠不住
,香妃為皇太后害死的傳說也是假的。歷史學家當然不喜歡傳說,但
寫小說的人喜歡。乾隆修建海寧海塘,全力以赴,直到大功告成,這
件事有厚惠於民。我在書中將他寫得很不堪,有時覺得有些抱歉。

    他的詩作得不好,本來也沒多大相干,只是我小時候在海寧、杭
州,到處見到他御制詩的石刻,心中實在很有反感,現在展閱名畫的
複印,仍然到處見到他的題字,不諷刺他一番,悶氣難伸。

    除了小學時寫過描紅格子之外,我從來沒練過字,封面上所寫的
書名和簽名,不值書法家一哂。對詩詞也是一竅不通,直到最近修改
本書,才翻閱王力先生的《漢 ...

提示: 遊客只能瀏覽部分內容,請 登入註冊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aska110169 經驗 +20 感謝您對論壇的貢獻 2007-3-23 08:54
  • aska110169 金幣 +20 感謝您對論壇的貢獻 2007-3-23 08:54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