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fw] 天後媽祖

[fw] 天後媽祖



媽 祖 的 來 歷 : 媽 祖 是 中 國 東 南 沿 海 和 海 外 華 人 供 奉 的 海 洋 保 護 神 , 又 稱 天 妃 、 天 後 、 天 妃 娘 娘 、 天 上 聖 母 等 等 。 道 教 《 太 上 老 君 說 天 妃 救 苦 靈 驗 經 》 稱 , 太 上 老 君 封 媽 祖 為 「 輔 斗 昭 孝 純 正 靈 應 孚 濟 護 國 庇 民 妙 靈 昭 應 弘 仁 普 濟 天 妃 」 。 有 關 媽 祖 的 記 載 , 大 約 起 於 北 宋 。 媽 祖 原 是 都 巡 檢 林 願 之 女 , 名 默 娘 , 生 於 宋 太 祖 建 隆 元 年 ( 9 6 0 年 ) , 歿 於 宋 太 宗 雍 熙 四 年 ( 9 8 7 年 ) , 享 年 二 十 八 歲 。 林 默 娘 初 生 時 , 紅 光 滿 室 , 異 氣 氤 氳 。 由 於 生 而 彌 月 , 不 聞 哭 聲 , 故 名 之 曰 默 娘 。 林 默 娘 八 歲 就 塾 讀 書 , 喜 燒 香 禮 佛 。 十 三 歲 得 道 典 秘 法 。 十 六 歲 觀 井 得 符 , 能 布 席 渡 海 救 人 。 昇 化 以 後 , 有 禱 輒 應 。 自 宣 和 以 後 , 兩 宋 間 先 後 敕 封 達 九 次 。 其 封 號 , 南 宋 光 宗 紹 熙 ( 1 1 9 0 年 ) 由 「 夫 人 」 進 爵 為 「 妃 」 , 元 世 祖 時 又 進 爵 為 「 天 妃 」 , 清 康 熙 時 再 進 爵 為 「 天 後 」 。 至 清 嘉 慶 年 間 , 媽 祖 的 封 號 已 經 累 積 到 二 十 八 字 。


救 度 生 民 : 媽 祖 之 主 要 神 跡 是 救 濟 海 上 遇 難 之 生 民 。 據 傳 , 媽 祖 有 隨 從 , 千 裡 眼 、 順 風 耳 , 能 解 救 於 千 裡 之 外 。 媽 祖 常 穿 朱 衣 , 乘 雲 遊 於 島 嶼 之 間 。 如 果 海 風 驟 起 , 船 舶 遇 難 , 只 要 口 誦 媽 祖 聖 號 , 媽 祖 就 會 到 場 營 救 。 《 太 上 老 君 說 天 妃 救 苦 靈 驗 經 》 稱 , 媽 祖 所 救 就 是 「 翻 覆 舟 船 , 損 人 性 命 , 橫 被 傷 殺 , 無 由 解 脫 」 。 後 來 , 媽 祖 之 職 能 略 有 擴 大 。 同 經 還 稱 「 若 有 行 商 坐 賈 , 買 賣 積 財 , 或 農 工 技 藝 , 種 作 經 營 , 或 行 兵 布 陣 , 或 產 難 」 , 「 或 疾 病 」 , 「 但 能 起 恭 敬 心 , 稱 吾 名 者 , 我 即 應 時 孚 感 , 令 得 所 願 遂 心 , 所 謀 如 意 」 。 因 此 , 民 間 亦 有 以 媽 祖 為 送 子 娘 娘 的 。


奉 祀 : 中 國 東 南 沿 海 各 地 大 多 建 有 媽 祖 廟 , 其 中 以 福 建 泉 州 莆 田 媽 祖 廟 為 祖 庭 。 台 灣 省 有 媽 祖 廟 7 4 座 , 其 中 有 廟 史 可 考 者 3 9 座 , 內 建 於 明 代 的 2 座 , 建 於 清 代 3 7 座 。 每 年 三 月 二 十 三 日 是 媽 祖 神 誕 之 日 , 福 建 莆 田 的 媽 祖 廟 和 以 台 灣 北 港 朝 天 宮 為 代 表 的 媽 祖 廟 都 要 舉 行 奉 祀 和 媽 祖 像 巡 街 活 動 , 媽 祖 信 徒 人 數 之 多 , 香 火 之 旺 , 至 今 亦 然 。


參 考 文 獻:
《 鑄 鼎 餘 聞 》、
《 三 教 源 流 搜 神 大 全 》 、
《 太 上 老 君 說 天 妃 救 苦 靈 驗 經 》


媽祖顯聖事跡



歷代褒封
從宋徽宗到清道光為止,媽祖受皇帝褒封多次,由夫人、妃、天妃、天後,直至天上聖母。

宋朝
宣和五年1123年,  宋徽宗封 順濟廟額
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宋高宗封 賜靈惠夫人
紹興三十年1160年, 高宗加封 靈惠昭應夫人
乾道二年1166年,  靈惠昭應崇福夫人
淳熙十二年1184年, 孝宗封 靈慈昭應崇福善利夫人
紹熙三年1192年,  光宗詔封靈惠妃
慶元四年1198年,  甯宗封慈惠夫人
嘉定元年1208年,  封 顯衛
嘉定十年1217年,  靈惠助順顯衛英烈妃
嘉熙三年1239年,  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妃
寶祐二年1254年,  靈惠助順嘉應英烈協正妃
寶祐四年1256年,  靈惠協正嘉應慈濟妃
開慶元年1259年,  理宗 顯濟妃
景定三年1262年,  靈惠顯濟嘉應善慶妃


元朝
至元十五年1278年, 護國明著靈惠協正善慶顯濟天妃
至元十八年1281年, 世祖封 護國明著天妃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世祖封 護國顯佑明著天妃
大德三年1299年,  成宗封 輔聖庇民明著天妃
延佑元年1214年,  仁宗加封 護國庇民廣濟明著天妃
天曆二年1329年,  文宗封 護國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至正十四年1354年, 輔國護聖庇民廣濟福惠明著天妃


明朝
洪武五年1372年,太祖封 昭孝純正孚濟感應聖妃
永樂七年1409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清朝
康熙十九年1680年, 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後
乾隆二年1737年,  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天後
嘉慶五年1814年,  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讚順垂慈篤祐天後
道光十九年1839年, 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誠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天後
咸豐七年1857年,  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宏仁普濟福佑群生諴感鹹孚顯神贊順垂慈篤祜安瀾利運澤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慶靖洋錫祉恩周德溥衛漕保泰振武綏疆天後之神。




和台灣媽祖信仰相關的祭祀活動
[媽祖生]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的誕辰。在這一天,各地的媽祖廟都會張燈結綵、演戲,非常熱鬧。最古老的澎湖馬公的天後宮,被中華民國內政部列為一級古蹟。

大甲鎮瀾宮每年在媽祖生日前則舉辦「大甲媽祖回娘家」的活動,讓信眾步行跟隨著媽祖神轎,從大甲一直往南走到北港。該活動參加者動輒十數萬人,隊伍迤邐數公里,可說是在台灣僅見的最大規模宗教活動。近年來改往新港奉天宮進香繞境出巡,路程更遠,人數卻更多。

至於北港朝天宮的迎媽租,其熱鬧場面也與大甲媽祖出巡不相上下。每年開春之後,各地到北港拜媽祖的信眾便絡繹不絕。到了誕辰當天,湧進北港的信眾,更有如浪濤洶湧般,鎮日鑼鼓喧天,熱鬧的程度甚至到瘋狂的地步。


[迎媽祖]
所謂的「迎媽祖」,是到外地去迎一尊本地居民普遍信仰或有淵源的媽祖來參與巡境的活動。不管自己村裡或是共同舉行迎媽祖的區域是否已有一尊「在莊媽」或「在地媽」,都可能會往外地去迎媽祖。通常是往地域層級高一點的地方去迎媽祖。例如,臺中縣霧峰﹑烏日與大裡地區有一個「東保十八莊」迎媽祖的活動,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共有十八個村莊參與,這十八個村莊並沒有共有的廟,但卻有一尊共有的媽祖稱為「十八莊媽」。每年3月1日(農曆)開始把附近的旱溪媽祖、南屯媽祖、臺中媽祖、彰化媽祖通通請來,參與繞境,隊伍當中,「十八莊媽」在前領路,各莊依一定的順序,逐日在莊內迎神繞境並請客。

近來學界人士從「祭祀圈」的概念來探討這些迎媽祖的活動,藉由「神界」的疆域觀念,重新解讀「人界」中不同地域之間的從屬關係。這是典型宗教社會學式的研究取向。


[進香]
「進香」則是到遠處的、有名的、歷史悠久的、香火旺盛的寺廟去朝香,表示對該神明的敬意。與迎媽祖的差別是進香並不會把對方的媽祖之神像請回來,只是去分沾她的香火,因此自己的神明是要出去的。到了進香對象的媽祖廟,神像也要進去,放在神殿上,有時是用「掬火」的方式,有時是用交香的方式,沾取對方的香火。另一個與迎媽祖的差別是進香的地點不一定與地域層級有關,因此進香的地點遠一點也是常見的事。

1987年丁卯年九月初九,是媽祖昇天一千週年紀念,在湄州島舉行了大型的媽祖千年祭典。有上萬名的香客湧進祖廟進香,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和學者參與。

TOP


原來天后從宋朝以來
被封了那麼多的名諱
好厲害哦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