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養兒育女][轉貼]少蔬果少喝水 小孩大代「痔」

[養兒育女][轉貼]少蔬果少喝水 小孩大代「痔」

由於飲食習慣不良、課業繁重、活動量少,使得兒童便秘極為常見。飲食方面,常是肉類、蛋、牛奶吃得太多,粗糧、蔬菜等植物纖維吃得太少,喝水不足,導致腸中食物殘渣對腸壁的機械性刺激減少,難以引起排便反射。
加上功課壓力、生活緊張,長時間坐著不動、缺乏運動,或不願使用學校廁所而強忍便意,均會引起結腸運動失調而呈痙攣性變化,以致沒排空大腸內大便而造成便秘。
患有便秘的小孩,糞便在腸胃道中停留愈久而愈堅硬,解便時容易出現肛裂疼痛出血,小朋友就更害怕排便,而形成惡性循環。
長期便秘,可說禍害無窮。首先,腸內細菌會將腸道未消化的蛋白質分解成多種對人體有害的酸性代謝產物,日積月累,被腸壁吸收後即有肝臟代謝障礙、大腦中樞神經系統損害的可能,這會使得小孩記憶力降低、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而躁動不安。
再者,因為沒有出就難有入,所以便秘會影響到胃口,而且食物在體內發酵,容易想吐、脹氣,甚至腹痛,小朋友常會有口臭、口破,同時免疫力也會變差,變得常常喉嚨痛、感冒,動不動就生病。
如果小孩長期便秘,大量硬的糞便在直腸造成糞石,使肛門口輕微地打開,糞水從糞石旁滲漏出來而弄髒褲子,這便類似於中醫所謂的「熱結旁流」。此外,長期便秘,由於直腸中大量的糞便會在膀胱上形成壓力,使得小朋友遺尿,而且也容易發生膀胱和泌尿道感染。
中藥如地黃、麥門冬等,不僅有軟便效果,同時還能改善免疫功能;而雞內金、山楂等,不但利於腸胃蠕動,還可消食開胃,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又如涼膈散、潤腸丸或增液湯等方子,也都是常用的方劑,只要配合得當,不只可以治療便秘,更可改善體質而達到治本的效果,但要由合格中醫師開方診治。
患有便秘的小孩,應多攝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較多的食物,而且每天要喝足量的開水,並有適當運動,絕不可強忍便意。如果便秘已影響到生活作息與學習,甚至免疫力下降而百病叢生,那只好尋求醫師的治療與調理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