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資訊]當心 狂犬病.

[資訊]當心 狂犬病.

當心 狂犬病.

文/萬丹鄉社區衛生促進委員會

  最近台灣為了撲殺流浪狗,避免狂犬病的蔓延,受到國內外動物保護協會的抗議。

  台灣到處都有流浪狗,我們有需要認識狂犬病,以免帶有狂犬病毒的「瘋狗」造成傷害。

 一、狂犬病簡介

  狂犬病是人畜共通傳染病,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在唾液中含有大量病毒,被咬傷的人、畜會經由傷口感染而發病。

  狂犬病是一種病毒性腦脊髓炎,狗的症狀,可分為狂躁型及麻痺型兩種。狂躁型呈不安、過度敏感、異嗜及流涎等前期症狀。刺激期易受激怒,並有流涎現象。末期則是沈睡、下顎麻痺、舌頭下垂及流涎等症狀。而且運動困難,有脫力衰弱現象。麻痺型的前期亦顯現狂躁現象,而於初期便出現麻痺症狀,其喉頭、下顎及後肢有麻痺的現象,並有吞嚥困難情形,致死時間較短。

  人感染狂犬病的潛伏期約為三十至六十日,若咬傷部位接近頭部,則較快發生症狀。呈現症狀初期,全身不舒服,被咬傷部位周圍之知覺較敏感。同時,飲水時有吞嚥困難現象,對水有恐懼感,故稱為「恐水病」。最後,呈現肌肉麻痺及昏睡而死亡。

  台灣地區自民國四十八年起就無狂犬病的發生,目前並非疫區,但現有犬隻數量估計約有二百三十萬隻,而且鄰近國家除日本外,均有狂犬病的發生,一旦有狂犬病由境外移入,恐怕會引起流行,應加以防範。

  二、狂犬病的預防措施

  1.飼養的犬應每年定期帶到開業的獸醫診所、各縣市家畜疾病防治所或各鄉鎮市公所獸醫師處施打狂犬病疫苗。   
  2.「愛它就不要丟棄它」,切勿隨意棄養畜犬。
  3.進口的犬貓動物須經檢疫,切勿走私進口,以防範狂犬病侵入。
  4.發現棄犬時,請通知環保單位捕捉。

  三、被動物咬傷的處理

  1.立即以肥皂或清潔劑完全清潔傷口,並以水沖洗後,迅速到醫院就醫。
  2.由醫護人員進行傷口的消毒,並由醫師視情況需要,施予預防破傷風及其他細菌感染的防護措施。
  3.被動物咬傷後,並非一定要施打狂犬病疫苗,應視咬人動物的情況而定。
  (1).被健康的動物咬傷者,尚無需注射狂犬病疫苗。
  (2).咬人動物如有疑似狂犬病的清況,要立刻施打疫苗,如經十天的觀察,咬人動物很健康,則停止注射。
  (3).如需施打狂犬病疫苗,可持醫師之診斷書及處方箋到行政院衛生署防疫處、檢疫總所及其中區、南區疫病監視中心及花蓮檢疫分所等單位免費領取,前往時請先以電話聯絡。
  (4).咬人的犬類,必需繫留並觀察十天,如染患狂犬病者,通常在五至八天內會有病徵變化。

  (5).施打狂犬病疫苗應注意

   a.疫苗為預防發病用,全程的注射共要五劑,第一劑儘可能在疑似狂犬病動物咬傷後即注射,其餘的則在第一劑注射後之第三、七、十四和三十天時施打,如果可以,在第九十天再追加一劑。

   b.注射狂犬病疫苗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的疼痛、紅斑、腫脹、發癢,輕微的全身反應,如頭痛、嘔吐、肌肉痛、下腹痛、暈眩等,較嚴重者可能發生腦炎。

[ 本帖最後由 sendoh96 於 2007-1-11 12:00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