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歷史]南宋初年的」劉苗之亂」

[歷史]南宋初年的」劉苗之亂」

苗劉之變也稱「明受之變」。

建炎元年(1127)十月,宋高宗留住揚州以來,以內侍省押班康履為首的宦官驕恣用事、妄作威福,引起諸將及士大夫的不滿。到杭州後,主張逃跑的王淵因與宦官勾結而升任同簽書樞密院事。因此,患從統制苗傅、威州刺史劉正彥等人密謀發動兵變,先斬王淵、再殺宦官。

建炎三年(1129)三月五日,苗傅幕賓王世修伏兵城北橋下,等王淵退朝路過,即摔下馬,劉正彥以勾結宦官謀反的罪名當即把他斬首。接著:苗、劉率兵包圍行宮,一面分兵捕殺宦官康履、曾擇等,一面脅迫宋高宗傳位於三歲的皇子趙慎,改元明受,請隆祐太后(即元祐皇后)垂簾聽政,尊高宗為睿聖仁孝皇帝,居顯寧寺,改稱睿聖宮。苗傅升任御營使司都統制,劉正彥為副都統制。

建炎三年(1129)三月,苗劉之變消息傳出後,駐守平江府(今江蘇蘇州)的禮部侍郎、節制軍馬張浚與知江寧府(今江蘇南京)、同簽書樞密院事、江東安撫制置使呂頤浩即決議起兵討伐,並得到屯守吳江(今江蘇)的御營前軍統制張俊、由鹽城(今江蘇)來的御營平寇左將軍韓世忠及殿前都指揮使、制置使劉光世的支持。張俊、韓世忠還先後領兵至平江,聽張浚調遣。三月甲午,呂頤浩在江寧起兵勤王,次日進至丹陽(今江蘇),劉光世引兵來會。戊戌,韓世忠部也從平江出發進駐秀州(今浙江嘉興)。同日,呂頤浩、張浚、劉光世、張俊、韓世忠等聯名傳檄中外、聲討苗劉。接著,以韓世忠為前鋒、張俊翼之,劉光世為游擊,呂頤浩、張浚總中軍,從平江大舉出兵討伐。苗、劉聞訊後,大為驚恐,被迫朝見高宗於睿聖宮,並在宰相朱勝非等的督迫下,同意高宗復位。

四月初一,高宗還行宮復辟,與隆祐太后御前殿垂簾聽政,恢復建炎年號,趙敷被立為皇太子(後於八月卒)。四月庚戌,呂、張等軍至臨平(今浙江餘杭),大敗駐防的苗劉軍苗翊、馬柔吉部,推進至北關。苗、劉二人乃引精兵二千人夜開湧金門出逃,韓世忠、張浚、劉光世入城,拜見高宗於內殿。次日,太后撤簾,呂頤浩等引勤王兵入城。癸丑,朱勝非罷相,呂頤浩拜為尚書右僕射(右相)、兼中書侍郎,劉光世為御營副使,韓世忠、張俊為御營左、右軍都統制,張浚則此前已被任命為知樞密院事。

苗、劉出逃後,尚書省即下令各州縣捕捉,接著又懸重賞緝拿,並命韓世忠為江浙制置使率軍追討。五月,苗、劉經浙西入福建,至浦城,劉正彥首先被韓世忠俘獲。苗傅棄軍變姓埋名匿於建陽(今福建),被土豪唐標執送韓世忠。世忠將二人押解至建康(今江蘇南京,當時高宗正在建康),同磔於市。

TOP

這麼多人中就韓世忠熟悉一些,慚愧啊,樓住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