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養兒育女]媽媽壓力大 寶寶心怕怕

[養兒育女]媽媽壓力大 寶寶心怕怕

越來越多的媽媽們想要生活事業兩不誤,然而在現實中卻不能天天陽光明媚,時時四季如春在家裏也好,在公司也好,不是這個事,就是那個人,總是讓我們心裏不自在。成年人又不能夠像小孩子一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盡情發洩,不計後果。
哎,常言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呢!如果媽媽們不懂得如何及時有效的消除自己的負面情緒,而積累到最後,「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滅亡」,那可就真的麻煩了。那個你平時悉心照顧的小寶貝,愛也愛不夠的小人兒,那個最弱小,毫無反抗能力的小不點,很有可能在這時也變得「一點也不可愛」,而成為首當其衝的「城門失火」的「池中魚」了。

小寶寶人小,心靈更弱小,時時需要貼心的呵護。不經意的一次小小的傷害在孩子清澈的眼睛裡,看起來也是那麼的讓人心痛。當然,磕磕絆絆在所難免,但是媽媽的狂風暴雨還是讓孩子「敬而遠之」吧!英國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對工作不滿意的媽媽們請別人幫忙照看孩子有助於減輕孩子的精神壓力。

巴斯大學的特納-科波博士以及布利斯托大學的傑索樸博士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在他們研究過程的六個月中,研究人員每天早晨和晚上分別兩次從56名年齡在三歲到四歲之間的孩子口腔中提取唾液,進行測試分析,研究孩子體內的管制緊張的可體松荷爾蒙(cortisone),又稱腎傷皮質素的水平。同時也調查了媽媽們在這六個月中在工作單位和家裏的情況,來作為比較。結果是肯定的,體內可體松水平如果長期過高或者長期受到干擾,孩子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研究結果證實,在媽媽因為工作已經導致感情上精疲力竭的情況下,孩子被送到保姆處或者託兒所,反倒能免受其苦。

人的心就像一個大花瓶,看到的也好,聽到的也好,如果像浮雲流水般過去就過去了,如果動了心,他就留下了,喜怒哀樂,東家長西家短,珍珠瑪瑙,石頭破爛,他就都在你的心裏種下了,花瓶堆的越來越滿,腦海中也就再也不能清靜了。良辰美景會讓你心情愉快,週身舒服,惡語嫌言卻會越來越沉,把你的心變的冷漠阻塞。聰明的媽媽懂得如何「取其精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較真的媽媽卻不懂的一顆寬容善良的心才會讓眼前的世界變的溫柔可愛。

有人說是孩子讓媽媽成熟長大,是啊,哪個媽媽不想孩子天天都會舒心快樂,過的幸福呢,然而,一個暴跳如雷的媽媽也好,一個愁眉苦臉的媽媽也好,孩子怎麼會有平和的心情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怎麼會有一個溫馨細微的心境來生出幸福的花兒呢?幸福不就是一種感覺嗎?一顆怨恨抱怨的心裏生不出幸福,然而,一個幸福感恩的媽媽的小孩,那個真正的感覺自己是個珍寶的小寶貝,他就是真正幸福的。

美國《兒科心理學》雜誌報導,在孩子出生前有過吸毒史的母親,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心理壓力一般很大,這種壓力有可能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並且脾氣古怪。

來自羅得島州布萊利醫院的辛可夫和他的同事,在對984個幼兒(其中有394個幼兒的母親吸食過毒品,並且目前仍被生母撫養)進行研究後發現,如果母親在撫育孩子時,經常處在壓力非常大的狀態下,在嬰兒出生後到4個月大時,會經常看不慣孩子的姿勢、動作、脾氣等,從而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及脾氣,並將會給孩子今後的成長產生長期的影響。

瑞典一項研究發現,媽媽的緊張焦慮,會增加小寶寶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第一型糖尿病就是胰島素倚賴型糖尿病,肇因於自體免疫系統失常,失常的原因,目前醫學還沒有結論。瑞典的研究追蹤了將近六千個兒童,他們發現,有過離婚或者家庭暴力經歷的母親,養出來的孩子,在兩歲半這左右,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機率,比一般小孩將近高了兩倍。研究人員研判這是情緒感染的結果,媽媽的緊張和焦慮,使得小孩體內的壓力賀爾蒙上升,引發胰島素排斥,造成糖尿病。

心理學方面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表示,媽媽的壓力,煩躁,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境,性格,看世界的角度,尤其在孩子的模仿年齡階段,孩子的一切行為都是父母的鏡子,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是孩子的模範,爸爸媽媽又有甚麼理由把自己的壞情緒展現給心如澄鏡的孩子,污染他們呢﹖

孩子就像青草地,種上甚麼就長成甚麼,孩子就像鏡子,你是甚麼他就像什麼,想想剛出生時的小寶寶,每一個都是那麼天真無邪,純潔可愛,然而短短時間,小天使就變樣了,變髒了,有個這樣那樣的毛病,做媽媽的怎能不痛心呢,然而,反觀自己,媽媽們怕是更加心痛了,為了讓我們的小天使保持那麼一份心清體透,純真善良,媽媽趕快向自己的小寶寶看齊,讓自己的心也變得簡單快樂起來吧。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