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養兒育女]承認孩子的感覺

[養兒育女]承認孩子的感覺

讓我們承認吧!當孩子表現生氣或受傷的感覺時,要去聆聽他們,並沒有那麼容易。我們比較容易,也比較樂意聆聽孩子表現正向的情緒。
當孩子從學校回到家裡,大聲的說著:「媽,老師說我交的報告很棒喔!她還給了我一顆星星喲!」或很高興的說道:「這個小寶寶好有趣喔!她讓我覺得很開心」時,我們也會覺得很愉快。但是,當訊息不是這麼正面的時候,事情就會完全不同了。當一個年紀大的孩子一直抱怨新弟弟或妹妹時,你一定會很想排解他的怨恨和嫉妒。

許多家長都有錯誤的認知,他們以為應該要試著和孩子討論生氣、悲觀或難過的感覺。當然,我們不會希望孩子不快樂,但是,我們也沒有力量,可以每一次都幫他們把事情變好。告訴一個無法加入棒球隊的孩子:「你會沒事的啦!這又不是世界末日。」會否定他受傷的感覺。同樣的,如果你對一個弟弟弄壞他最心愛玩具的學步兒說:「不要這麼生氣,他又不是故意的。」也無法讓他得到安慰。類似這樣的意見,會讓孩子覺得,我們好像既不瞭解他們的感受,也不在乎他們的感覺。

解決孩子的兩難問題,真的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也沒有力量,可以在他們不高興的時候,讓他們變得快樂起來。但是,不管孩子幾歲,我們都可以讓他們知道:他們的感覺是合理的;有那些感覺也沒有什麼不可以。

對父母來說,承認感覺,是一個需要熟練的重要技巧。這裡有一些具體的辦法:

一、描述你所聽到或看到的事情,不要去評斷 舉例來說,你八歲的孩子抱怨功課太多,不要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回應他:「你現在已經三年級了,你不能期待學校都很好玩、有很多遊戲。」或是用否定、反駁,或批評的方式來回應他:「為什麼你每次都一直抱怨?那個功課真的很簡單。」相反的,你可以用描述、不具評斷性的方式來回應:「看起來真的有好多功課,三年級真不簡單啊!」

二、承認孩子的感覺 舉例來說,你的四歲孩子說:「這裡好黑,我好怕會有怪物來。」試著不要這樣回答:「不要胡說八道,哪裡有怪物這種東西」,或「不要像個小嬰兒一樣」,或者「你只是在找藉口,不要上床睡覺而已」。承認孩子的感覺,你可以說:「我猜在黑漆漆的房間裡睡覺,會讓你覺得很可怕,我們有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讓你不要這麼害怕呢?」

三、當你不確定要說什麼,或是需要更多的訊息時,再說一遍或換個方式說說看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說:「公車司機當著我所有朋友的面前,對我大吼大叫。」不要回答:「你一定做了什麼不好的事情喔!」或「你做了什麼事?」這些回答讓你在知道事情真相之前,就先判了孩子有罪。相反的,你可以說:「他在你所有朋友的面前,對你大吼大叫?噢!」這樣的回應,比較能夠引發出究竟發生什麼事的進一步細節。

我時常提醒父母:對孩子的感覺要多包容一點,對他們的行為則要更嚴格一點。一個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感覺,卻能掌握自己的行為。作為父母,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幫助孩子瞭解,所說的話和行動之間的重要區別。這個訊息就是:你可以有你的感覺,但是,你要控制你所做的事情。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