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台灣美術史綱/戰後台灣美術史(1945-2012) (358MB@PDF@KF/ML/FD/RF/UU)

台灣美術史綱/戰後台灣美術史(1945-2012) (358MB@PDF@KF/ML/FD/RF/UU)

【檔案名稱】:台灣美術史綱/戰後台灣美術史(1945-2012)
【檔案大小】:232MB+126MB
【檔案格式】:PDF
【檔案語言】:繁體中文
【檔案空間】:KF/ML/FD/RF/UU
【上傳日期】:2023/04/22
【刪檔天數】:30天無下載自動砍檔
【預覽圖片】:

【內容簡介】:
《台灣美術史綱》
  台灣美術史從先民時期至今的統整梳理,為台灣美術的起落,提供細密而具省思的觀察。

  台灣由於地形氣候的多樣和歷史的複雜更迭,澱積了豐富的文化層次。從距今七千至五千年前的「大坌坑文化」有陶器的製作開始,進入農業時期以後的圓山文化、芝山岩文化,後來的營埔文化、鳳鼻頭文化,乃至十三行文化、阿美文化等,都證明了台灣的文化發展在數千年前就已有長足的發展,至西元後再經漢人的移入、殖民政權的遞嬗、西方文明的影響,又交切出殊異的文化景觀,最後形成民國以來台灣美術發展的脈理與震央。

  本書從台灣先民的歷史與文化表現開始,以十二章的龐然架構,梳理這段文化長河經漢人文化、殖民體制、政治戒嚴、新藝術運動、鄉土寫實風潮至當代藝術,和多種民族與生活型態沖刷下的起落、特徵與代表,其考證充分、解述分明,為台灣美術至當代的進展,提供了細密而具省思的統整觀察。


《戰後台灣美術史(1945-2012)》
  以重要美術運動為書寫框架,二百餘幅圖版為參述依據
  在圖象與文字的有力對應中,召喚鮮明的台灣美術史記憶


  二次大戰結束以來的七十多年,是歷經社會寫實、新藝術風格、前衛與現代藝術、鄉土運動等時代洗禮的台灣美術,發展最為蓬勃、成就也最為可觀的一段時期。本書立基於對台灣戰後紛繁多變的美術運動與其時代脈絡的深入觀察,以重要美術運動為書寫框架,扣合今日書籍出版的圖象化趨勢,為文字媒介的追溯帶來圖片的有力對應,據以召喚更鮮明的歷史記憶。

  本書是國內著名美術史學者蕭瓊瑞教授繼《台灣美術史綱》之後,對戰後台灣美術發展的近觀之作,特別聚焦於1945年以來在時代脈絡激盪中的台灣美術事件、代表藝術家與其作品樣貌,囊括十萬餘言、二百餘幅圖版,並附以紀事年表。

  做為一本以提供研究參考為目標的美術史著作,本書以作者長年的研究為基礎,進行嚴謹觀察與系統鋪述,咸信能使讀者在川流不息的資訊洪流中,對戰後台灣現代美術有更多、更全面而具體的認識與瞭解。

作者簡介:
蕭瓊瑞
  1955年生於澎湖,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美術史研究者,專研臺灣美術史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

  經歷:臺南市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新聞中心主任、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臺南市文化基金會執行委員、臺南市公共藝術委員會委員、臺南市文獻管理委員會委員、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委員、財團法人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李仲生文教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朱銘文教基金會董事。曾兼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開授臺灣美術史。

  著作:《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之發展》、《觀看與思維—臺灣美術史論集》、《臺灣美術評論全集—劉國松》、《臺南市藝術人才暨團體基本史料彙編》、《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府城民間傳統畫師輯》、《雲山麗水—府城民間畫師潘麗水之研究》、《島民.風俗.畫—18世紀臺灣原住民生活圖錄》、《圖說臺灣美術史》、《激盪與迴游—臺灣近現代藝術11家》、《臺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臺灣美術全集25—張萬傳》、《美術家傳記叢書—豐美.彩繪.潘麗水》、《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林覺》、《美術家傳記叢書— 陽光.海洋.林天瑞》

【下載載點】:
台灣美術史綱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戰後台灣美術史(1945-2012)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解壓密碼】:無

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