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中國修了條網線,竟然把美國給逼急了

中國修了條網線,竟然把美國給逼急了

來源: 差評/日期: 2021-03-15



中共大V差評:在 171 年前,也就是清道光皇帝在位的最後一年,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在英國和法國之間鋪設成功,當時主要用于發送摩斯電碼。

或許那時的人們還沒意識到,這一根根跨洋過海的線,在未來,會成爲大國博弈之間的重要籌碼。

這可不,最近一條中國企業參與建設的海底光纜,就成爲不少外媒報道的焦點。

漂亮國的老牌媒體彭博社,更是寫了一篇標題名爲 “ 中國通往歐洲的 7500 英裏海底光纜,加劇了互聯網爭端 ” 的文章,帶起了節奏。

而在了解他們在 BB 啥之前,差評君覺得,有必要給大夥介紹一下這個名叫“ 和平 ” ,卻又引起了爭議的海底光纜項目。



500

“ 和平 ”項目的全名是“ Pakistan & East Africa Connecting East Europe ”。

取首字母縮寫,你說巧不巧,就剛好是“ 和平 ”的英文“ PEACE "。

這工程由華爲海洋負責承建,長度達到了 12000 公裏,它計劃以巴基斯坦爲起點,途徑東非,最後抵達歐洲的法國。


其中,“ 和平 ”光纜從中國到巴基斯坦的陸上直達部分,早在 2018 年就建成了。

等今年年底項目正式建成之後,這條光纜是可以直連中國、非洲和歐洲的。

而這也將會是從亞洲到歐洲最直接、容量最大的線路。

根據外媒報道,和平海底光纜每秒可傳輸的數據量,約等于美國網飛( 網絡視頻網站 )上約 9 萬小時時長的視頻數據。



但就是這麽一條讓中、非、歐都樂呵呵的大項目,卻不小心惹惱了遙遠的美利堅。


老美的說辭也是換湯不換藥:別用中國造的設備!他們會監聽你!

能讓老美這麽大發雷霆,背後的緣由其實和 5G、芯片等等領域一樣,那就是中國的海底光纜,也成爲了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雖然在生活中已經很難再見到網線的蹤影,到處都是各種無線設備,有些筆記本甚至都去掉了獨立的網口。

但說起來你們可能不信,“ 無線的假象 ”的一般只出現在網絡連接的 “ 最後一英裏 ”。

因爲需要更大的帶寬和穩定性,真正的網絡大動脈,其實還是那些翻山越海的光纜們。


而這其中,全世界又有 95 %國際互聯網數據,是需要通過海底光纜傳輸的。

原因也很簡單,我們這顆藍星 70% 以上的地方是海洋,陸地上的光纜只能限制在接壤的國家之間。

海底光纜,就這麽成了國際數據傳輸的最主要通道,截止去年的 3 月份,世界上海底光纜的總長度就超過了 110 萬公裏。

換句話說,這長度是地月距離的三倍多。

大家肯定都聽說過“ 要想富,先修路 ”這句老話,而在信息時代,海底光纜,就是那條致富的信息高速公路。

在過去,大部分的海底光纜都是由那些富得流油的電信運營商主導投資的。

例如中美之間的第一條海底光纜 CUCN、亞太海底光纜 APCN2 等等。

然後它們會向使用這些光纜的公司收費。


而這些年,互聯網公司對國際間的流量需求也越來越大。

那些十幾二十年前的老舊海纜們,也載不下新世界那麽大量的數據了。

租房租久了的互聯網巨頭們,也開始決定自己買房了。

于是它們開始紛紛投資海底光纜,爭奪著世界互聯網的數據大動脈。

簡單地舉個例子,光是谷歌就投資了數十條的海底光纜。

而在某條網線不小心出現故障時,備胎豐富的他,立馬能另找一條使用。

一些谷歌私有的線路,還能專線專用,更大的帶寬、更大的權限,反正總比和其他公司一起擠公交車強。


而那些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想要吸引更多的海外用戶、提升自己的海外服務的話,帶寬大、速率高、時延低的海底光纜肯定也是不可缺少的。

並且根據數據推算,在未來的 5 年,非洲會成爲一片互聯網的藍海。

不算其他互聯網服務,光是電信運營商的收入都將會達到 510 億美元。

這下再看看“ 和平 ”光纜途徑的路線,好像正在對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們說:路已修好了,請速來。

“ 和平 ”光纜,也因此被稱爲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


另外,海纜也成爲了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像是像美國、新加坡、日本等海纜的重要節點因爲海纜的密布,也都被建滿了數據中心。

其中谷歌爲了提高雲服務的訪問速度和穩定性,對標亞馬遜的 AWS,更是在去年又規劃了三條海底光纜。

而英國康沃爾郡下某個不知名的小鎮,也因爲谷歌海纜的登錄,搖身一變成爲了世界互聯網數據重鎮。


在這個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時代,世界數據中心,可能並不亞于過去的世界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


最後,海纜還和國家安全相關。

畢竟,傳輸數據的高速公路控制在他國之手可並不是什麽好消息。打起仗來人家把光纜一斷,你真的只好抓瞎了。

而這次法國最後沒有像老美舉白旗,選擇和中國連上“ 和平 ”這一根網線,也可能正于此相關。畢竟兩頭下注是最穩的。

法國總統馬克龍就說:法國不必完全依靠美國的決定。

德國總理也表示:在數字時代和中國脫鈎,可不是件什麽好事兒。


那麽問題來了,海底光纜這玩意兒這麽牛,那麽我們國家在這個領域發展的咋樣呢?

差評君想說的是:有壞消息,但也有好消息。



壞消息是,不得不承認,中國在海底光纜的建設上,是遠遠落後于西方的。

根據《 中國國際光纜互聯互通白皮書 》 的數據。在 2018 年,中國的海底光纜的數量是 10 條,但美國的數量是中國的 8 倍、英國是我們的 5 倍。

要是再人均一下帶寬,我們落後的就更多了。

同樣,世界三大海纜建造商,也就是諾基亞、NEC 和 SubCom ,他們都來自國外。


但好消息是,很多時候,國運順起來擋都擋不住。

因爲海底光纜這種東西啊,並不是連上了就一勞永逸的。根據報告顯示,在一般條件下,海纜的使用壽命一般在 25 年左右。

說巧不不巧,目前世界上 40% 的海纜都是在 2000 年左右建成的。

也就是說一波更新換代迫在眉睫。


而如今的我們,就剛好趕上了這一波海纜的建設高潮。

好在國內海纜相關企業也都相當給力,悶聲發著大財。其中的華爲海洋,就已經靜悄悄地成爲了世界第四大海纜制造商。


雖然名叫“ 華爲海洋 ”但它如今已經被亨通光電所收購。當然,亨通光電本身也是制造光纜出生,而華爲,目前是亨通的第三大股東。。。

我們國家正在建設中海纜的項目,也都是他們的身影。

可以看到“ 和平 ”光纜的大名,就在裏面。


看著海纜的商業價值和戰略地位,還有中國正在發芽的海纜産業,這會兒大夥們知道美國爲啥造謠中國海纜了吧。

在去年,就有一條由美國直達香港的海底光纜完工,名叫 PLCN。

爲了不讓香港成爲亞太地區的數據樞紐,這條從 2015 年就開始建設的海纜,最後在美國的施壓下決定放棄香港,直連了美國認爲更好控制的台灣。

當然,借口一樣也是和不信任中國企業相關。。。


同樣在去年,時任美國務卿蓬佩奧,也汙蔑中企建設的海底光纜會被用于“情報收集”。

只能說爲了阻撓中國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老美真的是用心了。

最後,差評君想講完開頭的那段故事。

在 1850 年,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鋪設成功之後,其實它並沒有正式投入使用。

因爲傳說有一位漁民,在出海打漁的時候發現了這根電纜,沒見過這玩意的他把它當成了海藻。剪加下了電纜的他,還把電纜裏的金屬當成了金子。

而漁民也堅信自己發現了寶藏,一次又一次地往深海繼續尋找。


雖然這位老哥成功毀掉了世界的上第一條海纜。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沒有說錯,因爲如今的海纜確實是寶藏。

是一個在大國博弈之中,都舉足輕重的海底寶藏。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