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資訊][股市] 散戶如何變主力

[資訊][股市] 散戶如何變主力

四方力道定義

四方力道指散戶、實戶、大戶、主力四方的每日進出張數,這彙總所有與成交量有關資料,如券商進出、法人、外資等,主要取決於在量與價與其他數據資料綜合運算後,再加以分類定義,以站在主力所需要的資訊立場,經電腦程式分析後提供給投資者作參考。

當您應用四方力道時, 你會發現,你好像是主力一般,對主力,大戶和散戶的進出情形非常清楚,不用再依賴傳統的券商進出表或成交量的分析,大大提高了研判的有效性。也可以用來補助自己的研判或用來驗證消息牌、投顧牌。

舉例來說:若一支股的成交量是5000張,則經上述的運算後,可能散戶為進出小於50張,實戶進出介於50-100張,大戶進出介於250-500張,主力進出大於500張。同樣一支股成交量5000張,如果都是散戶進出,和都是大戶進出,代表的意義,當然截然不同。唯因每支股的價量變化不一樣,所以每支股的張數定義也不一樣。簡單說,四方力道就是量分析的研判結果。

至於四方力道能量,係將四方力道分析之張數,加權值運算後得出能量比例值(最大值為255,最小值為-255)。值越大表示越強,值越小表示越弱,讓使用者更好簡易研判強弱。

為什麼投資股票要瞭解主力動態,這是大家都有的概念,但真正能夠把它量化供作參考並非易事。

話說台灣股市自民國77年起,分析以技術分析為導向,作為股票買賣研判之參考,78年是技術分析最熱絡的年度,此時各報紙開始提供熱門股進出資料表供投資者作研判參考,為資料龐大,整理不易。

79年下半年起,股市資訊市場,出現以券商進出資料為導向之軟體,剛推出時,以號子,投顧,大戶等為其主要客戶,至80年初才正式公開銷售,開始作為投資者另一項研判工具,因係以券商進出資料做基礎,故名為券商進出表。至今股市資訊又加了外資,法人等資料,其實與券商進出表是大同小異,主要提供股市上大筆進出的變化且都是收盤後才知道。唯對投資者而言,這些資訊慢了一拍可就差多了。

除了資訊即時完整提供之外,主力影子也很重要。一般而言,主力(對一支股票買賣張數特別大)要作一支股票,使它長波段上漲,其操作策略,應有吸貨,拉抬,調節,拉抬,調節,出貨。但若為硬拉型主力,則不一定有吸貨動作發生,通常硬拉型,強勢但壽命短。你可以在四力力道決策系統,找到這些判斷的依據。

TOP

哇 這對散戶真是 金玉良言 感謝分享 感恩ㄋㄟ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