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轉貼] GoWithMi啟動亞洲分布式共享經濟

GoWithMi啟動亞洲分布式共享經濟

GoWithMi啟動亞洲分布式共享經濟




GoWithMi提供

2018年12月25日 09:00 中時電子報
綜合報導



GoWithMi提供

10日,Vitalik Buterin在Twitter連發15條推文,闡述了區塊鏈技術在非金融領域中的應用,表示區塊鏈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比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更具優勢。




11日,亞洲第一家區塊鏈項目展示平臺——臺灣F.plus(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開市十分鐘即募資60%,3725萬GMAT亦於當天全部兌換完畢,其中,GoWithMi項目的募資,引得超理性投資人群體競逐。業內觀察人士認為,GoWithMi作為非金融領域應用,具有強落地、高頻剛需場景的典型特性,垂直於數位地圖領域的公鏈屬性,對接共用經濟,推動實體產業的路線清晰,在當下投資愈加理性、務實的背景下,這一項目對行業頗具啟發意義。


分散式位置服務,做區塊鏈的基礎設施


地圖位置服務,是互聯網最大的基礎設施,社交、電商、搜索等眾多互聯網應用,都仰賴地圖和定位提供服務,由於地圖行業對訊息的準確性、實時性、覆蓋面有高要求,目前,提供地圖位置服務的企業都是我們熟悉的業界大咖,如Google、Apple、Microsoft、Amazon、Facebook、百度、阿裏巴巴、騰訊,儘管地圖的直接商業收益僅有數百億美金規模,但因其具有連結實體空間與數位空間的作用,戰略價值巨大。統計顯示,全球62%的互聯網數據都有地理數據屬性,僅百度、騰訊、高德三家企業,每天位置服務被調用和響應位置服務便超過1600億次,而與地圖依存度極高的共用經濟,2018年產業規模已達5200億美元,2020年預計將突破一萬億美元。



GoWithMi提供
不過,現有的地圖位置服務,無論是電子地圖,亦或是眾包地圖,都存在生產成本高昂、數據不夠全面準確、數據無法覆蓋全球、盈利模式單一、用戶隱私不被保護等痼疾,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在於“超級中心端”的地圖位置服務模式,巨頭僅需最小化付出,便可掌控最大的互聯網基礎設施,最大化佔有用戶隱私和數據權益,其缺乏自我變革的動因。


區塊鏈產業正處於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期,瞄準高頻剛需會帶來流量,流量則催生項目擴展與應用落地,進而吸引更大規模用戶,生態的良性發展,離不開產業公鏈與底層應用,如果說,實體空間與數位空間的連接點是地圖位置服務,那麼,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的連接點,便是去中心化的分散式位置服務。


在這一背景下,GoWithMi定位於全球首個分散式位置服務基礎設施,就是要打破“控制數據與服務的超級中心端”。Gowithmi通過POM、Spatial Bancor等一系列共識激勵與博弈機制的設計,驅動用戶貢獻移動設備採集的數據,經過多人執行協調博弈與共識交叉驗證,確權用戶的點滴貢獻,將數據產生的收益與用戶分成,從而解決此前眾包地圖存在的用戶驅動力不足,數據下沉不夠等問題,實現地理資訊數據高覆蓋、高品質、低成本的規模生產。


同時,地理數據與服務全部運行在GoWithMi空間算力網酪節點之上,開發者可自由調用服務,任何人都可以搭建起與地圖有關的Dapp,而每個人亦可享有數據隱私權,並獲得確權收益。


通過GoWithMi,每個人都可以從共用經濟受益


GoWithMi的目標,不止於地圖數據方面,項目旨在探索一條地理位置服務與共用經濟融合的解決方案,一方面,GoWithMi可以與地理位置服務相關產業深度結合,並幫助數位地圖生態做區塊鏈底層升級;另一方面,聚焦解決核心剛需與痛點,通過通證體系激勵加速生態,快速完成冷啟動。


GoWithMi擁有兩種數位資產,流通結算通證GMAT,以及生態內居住區、工作區、消費區等商業的收益主體GoZone,系統內設六種基本場景角色,包括採集數據的Mapper礦工、空間算力礦工、使用出行服務的普通用戶、商業經營者(即智慧合約的創建者和運營者),由智能合約驅動的商業勞動者(即各類服務的提供者)以及GoZone所有者。

GoWithMi提供

可以看出,GoWithMi可以為每一位用戶提供價值確權和更大的獎勵與權益,用戶也可以通過出售空間,將地圖資源資產化,並可通過購買和出售地區進行數位資產流動。在生態層面,從數據採集、空間算力,到使用服務、提供服務,再到創建服務、持有商業區,每個用戶都可以在GoWithMi獲取價值。


同時,得益於分層式的組織架構,GoWithMi的生態可實現空間節點自治,進而分而治之,實現自組織自運營的體系,可以顯著解決共用經濟長期存在的過於扁平、難於運營的困難。


去中心化、無“中間人”、可信任的特徵,人人均可受益、自組織自運營的亮點,GoWithMi可謂找到了技術、場景、用戶的最大公約數,帶來生產關系及價值分配的變革,顯露出顛覆地圖行業及共用經濟格局的勢頭。


冷啟動完成,印尼市場盈利,用戶規模效應顯現


GoWithMi的共識生產模式,適用於東南亞、東亞、南亞、非洲、南美洲等發展中國家,這些市場佔全球60%面積,擁有40億人口,但由於地域廣變化快,中心商業驅動力差,中心化地圖服務巨頭的投資產出比相對不高,未出現絕對的巨頭,但其互聯網產業、共用經濟、中心商業的增長速度都顯著高於歐美等成熟市場,項目瞄準這一潛力市場,可最大限度發揮高覆蓋、高品質、低成本的規模生產優勢,並加速共用經濟融合,因此,通證GMAT擁有長週期、高回報的地圖數位服務背書。


GoWithMi採用衛星影像圖+外包路測驗證模式,已獲取東南亞、東亞、南亞冷啟動地圖全量數據,初始地圖數據已實現東南亞地區全覆蓋。GoWithMi手機3D地圖APP已在印尼上線7個月,更新10個Android版本,6個iOS版本,實現了大雅加達地區3D地圖覆蓋,並在全球獨家實現印尼全境基礎地圖覆蓋。



GoWithMi提供

目前,APP下載量已達100萬+,DAU達2萬+,並成為印尼2018亞運會官方合作夥伴,通過“地理空間數據實驗性共識採集”方式,幾乎零成本獲得了Google Map同區域兩倍以上密度的數據,且數據品質已通過全球最嚴苛的汽車前裝標準測試,進入全球車商采購目錄。目前,項目在印尼市場已錄得營收,2019年第一季度,Gowithmi預計將在新加坡、臺灣上線地圖與路況預報產品,手機地圖產品增加POI查詢和路況導航功能,並登陸首個交易所。


Gowithmi運營的強效,離不開強有力的團隊,以創始人李東、聯合創始人任軼、創始合夥人潘袁員、Marina Wei、Iwan SP等組成的核心團隊,在電子地圖、導航、移動產品行業擁有15年以上的經驗與資源積累。


在技術端,Gowithmi團隊已實現多個行業首創突破,首創“空間雙鏈雙分片”結構、首創“空間多方隨機分片協議”、首創“GeoMesh 技術框架”、首創“空間預言機”、原創“計算版IPFS”,完整實現了從數據共識採集、去中心化數據生產、去中心化位置引擎到大規模商用的“端到端”一站式支持的信任鏈網。


作為地圖產業與共用經濟的連接器,Gowithmi已與東南亞最大共用出行公司Grab、印尼最大O2O服務企業Go-Jek、微軟Bing、全球最大to B地圖平臺Mapbox等數十家夥伴與客戶達成合作,並獲得全球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全球頂級地圖專家陶闖、高德地圖創始人成從武等十餘位知名投資人及顧問的支持。


臺灣,擁有深厚的技術基礎,密集的技術人才,正在成為繼韓國、新加坡之後的下一個區塊鏈創業熱土,在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臺灣從業者敏感度高,交流活躍,表現出理性、務實、正向的一面。作為全球性區塊鏈應用項目,GoWithMi在臺灣的落地,體現出臺灣區塊鏈產業的強大吸引力,相信隨著GoWithMi在台灣市場的持續深耕,將對項目今後在東亞以及亞洲市場的拓展提供強勁助益。


此番GoWithMi登陸台灣F.plus(訪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連結,請先 註冊登入會員 )平臺,已經引發業界關於區塊鏈地圖與共用經濟融合熱切討論,目前,GoWithMi TokenRaising募集早鳥活動正在進行中,2018年12月24日中午12點-2019年1月10日24點,到F.plus參與兌換,除f.plus兌換優惠外,用ETH兌換GMAT,也獎勵投資額度的8%。

應用商店:Search “GoWithMi” in Google play or Appstore

(中時電子報)




<以上新聞皆轉貼分享 僅供參考>
轉貼資料來源:中時新聞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