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分享] 不是每個女人都適合當媽,也不是每個女人都必須當媽

不是每個女人都適合當媽,也不是每個女人都必須當媽

壹個女人,必須要成為母親嗎?

今天推薦的文章,從4個方面進行討論,女性該用什麽標準來判斷該不該生孩子?

“如果能夠穿越時空去見到還沒有生妳的年輕時的媽媽,妳會對她說些什麽呢?”

這是之前微博上壹個很熱的話題。我原本以為答案裏都是各種各樣雙色球、彩票號碼或者買房子的建議,沒想到,最多的留言是:

“別跟我爸結婚,他天天打妳。”

“我是女兒,下壹個才是兒子,別生我。”

“不想生我就別生我,不要生了我還怨我。”

“希望妳能擁有更好的人生,我不介意我不存在……”

看得人心裏難過。

壹. 孩子的聲討:不相愛的父母不應當生育

看評論,主要反映了以下壹些現實:

重男輕女極其嚴重;

母親這壹輩的女人,婚姻太多不幸了,但在父母的不和中幾乎沒有人是站在父親壹方的,普遍認為這種情況下的父親是“混蛋”;

這壹代的年輕人內心也很不快樂,很多人不希望出生。

當然,這不能作為抽樣的樣本來統計,只能是作為個案來看待。

轉發與留言各自壹萬多,但認為母親婚姻不幸、認為自己沒有必要出生的孩子,竟然集中那麽多,說明,這真是壹種客觀存在。

這些“母親”,主要集中在五十多六十多歲的這壹代人。

為什麽年輕壹代們會有那麽大的比例認為父母婚姻不幸,母親活得憋屈,自己也很壓抑,甚至寧願不出生?

而且,在這裏,妳看到的都是同情母親?


▲著名旅美畫家 李自健 油畫作品《母親》

我能理解,因為在他們眼中,母親是婚姻不幸的主要承受者。

並不是說,“母親”這個角色就是完美的。

但問題發生時,那個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婚姻家庭當中、投入生育和撫養孩子的人,顯然會承擔更大的痛苦。

最可笑的是,在傳統的文化壓力之下,離婚對女人來說是壹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遭受家暴、出軌或者夫妻感情不和,不是去解決這個問題、或者幹脆分開……

而是——“生個孩子就好了”。

我聽過好多例子,妻子在懷孕期間丈夫出軌,孩子生下來以後妻子以淚洗面,解決辦法是什麽呢?

再生壹個二胎。

這樣的父母,人品差到要爆表,智商情商皆為負數,對待自己的人生極其不嚴肅。

他們能生出什麽樣的孩子?能給孩子壹個健康的童年嗎?能讓孩子快樂成長嗎?

只怕,他們的孩子以後又要來聲討這種不負責任了。

二.反復自問:“我真的想要孩子嗎?”

當然,婚姻、生育對於男性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但不管從哪方面來說,是否生育的決定,應該把握在女性手中。

因為子宮是女性的。

人類作為壹種高等動物,只要需要種族繁衍,雌性就有責任挑選基因優良的雄性,以及明顯有責任心、有能力養育後代的雄性。

這樣才能讓人類生生不息地繁衍下去,越來越優秀。

反之,沒有責任心的雌性,才會沒頭沒腦地把珍貴的生育機會,隨便交給不合格的雄性。

而且,對方還沒有責任心,隨時拍拍屁股走掉,只留下雌性,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把幼兒潦草地撫養長大。

人種便越來越退化。


▲種族繁衍是動物的本能

女性應盡的責任就是,好好甄選適合繁殖和生育的男性,讓其為養育後代共同築巢、提供溫飽,並讓後代受更好教育。

——如果條件不成熟,那麽不生育,也不失為壹種自我負責的方式。

從社會的角度來說,當傳統定位為“男主外、女主內”的時候,就相當於把女性的主職釘牢在婚姻與家庭之內。再加上生孩子、撫養孩子,女性承擔的責任往往比男性大得多。

今天哪怕男女同樣要工作、同樣應該分擔家務了,該不該生孩子、想不想生孩子、什麽時候生,也是女性必須好好思考的問題。

女性必須反復地躬身自問:我真的想要孩子嗎?我準備好了嗎?

三.消除恐懼:生孩子的“目的”是什麽?

我想,前提是,妳應該找到合適的、有資格繁殖後代、也有耐心照顧他人的男性。

試問壹下,妳目前的婚姻是妳想要的嗎;妳的丈夫,正是妳愛的人嗎;他能給妳安全感嗎?

說起來很輕松,姑娘們都會說,“他對我很好啊”。

我以為,“對我好”,是走向婚姻的必要條件,但絕不是充分條件。

而且,這個“對我好”,主觀意識太強,太容易發生變化。

妳圖的“對我好”,是幫妳送花、拎包、系鞋帶、甜言蜜語,還是真正把妳的利益擺在面前?

見過太多案例裏,“鳳凰男”把財產都用來接濟鄉下的親戚了,甚至連嶽父母的家產都要覬覦;

在自己的父母幹涉家庭生活中,要求妻子無原則地順從父母;

還有壹些人,甚至在妻子難產需要動手術的時候,也為了保全男嬰,不肯簽手術同意書……

這樣的案例,我可以舉出無數個。

假如說,婚後出軌可能是因為感情發生了變化,不代表當初他沒有愛過妳。

那麽,這些極其自私的舉動,說明了這種“丈夫”從來就只愛自己,沒有愛過別人,妳應該及早擦亮眼睛了。



只要夫妻兩人的感情並不那麽如意,生孩子,將會使妳們的不和乘以壹個平方。

這樣的孩子既會成為妳們重新調整婚姻關系的障礙,讓妳不敢離婚;也會坑了孩子,讓他變成壹個出氣筒。

靠“生孩子”來解決夫妻矛盾,就和喝鴆酒來解渴沒有什麽區別。

很想提醒女性,妳要進入婚姻,就應該有離婚的能力,甚至是萬壹帶著孩子也敢離婚的能力。

女性應該把婚姻看成是壹種合同,不管妳覺得妳們有多相愛,永不公開。

既然是合同,簽署的時候同時也該有違約的條款,那就是婚姻退出的機制。

否則,不管對方是出軌、家暴、重男輕女、吃喝嫖賭五毒俱全,妳也只能說這句話了:“還能怎麽辦呢,當然是原諒他啦。”

妳問過妳的孩子原諒這樣的爸媽嗎?

更何況,這樣沒有責任心的母親,最擅長的就是把自己的壓力轉嫁到孩子身上,認為都是孩子害了自己壹輩子;自己忍耐不幸都是為了孩子好。

四.生育的條件: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知相愛

什麽情況下適合生育?

是夫妻之間相愛相知,是兩人願意共同為孩子的未來奮鬥;

是身心健康,心智健全,知道每個人的責任、義務和邊界。

如果這樣的家庭很想要孩子,那是壹件好事,他們有身心平衡健康的孩子的機率是非常大的,對他們自己、對人類來說都是功德。

說了那麽久,可能有人說,妳為什麽不提經濟條件了?現在的房價那麽高,沒有房子、沒有學位敢生嗎?窮人哪有資格生孩子?



當然,這也不是不重要。

想要孩子過上好壹點的生活,受到好壹點的教育,經濟條件對每個人都是種考驗。

但這並沒有壹個固定的硬指標。

難道要按照資產排列,達到壹定標準的才有資格生孩子?

可那些富有的、有權勢的,如李天壹出生的家庭,又把他教育好了嗎?

外在的好教育,就像奢侈品:

有條件的人可以買愛瑪仕,條件稍遜的可以買普通名牌包;

弱壹點的還可以買沒有什麽牌子的包包,照樣能裝東西,結實好用就行。

——不同的人可以尋求不同層次的教育。

我覺得,讓孩子建立健康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才是那個兜底的包包,可能平凡,但仍然能做壹個大寫的“人”。

以後,當某天妳的孩子能以妳為榮、而不是以妳提供的物質為榮的時候;

當他感謝妳,帶他感受到這個有趣的世界的時候……

那就是妳的教育成功了。

TOP

發新話題

本站所有圖文均屬網友發表,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站無關,如有侵權請通知版主會盡快刪除。